9分鐘讀完:《知識的錯覺: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9分鐘搞定

提高智力的方法


 

炫先森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書,是《知識的錯覺: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這本書會讓我們了解到個體的無知與錯覺,幫助我們認清集體的理性與非理性。

 

人類創造了複雜的社會,但人類的個體對這個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憐。比如,問你馬桶的工作原理、拉鏈的工作原理,你能詳細解釋清楚嗎?除非你是相關專業從業者,否則一定會傻眼。那,無知的我們為何仍舊生活得好好的,並且創造了複雜的社會呢?這得益於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共同體中——我們擅長從周圍的人、事、物上獲取經驗和智慧。但是,我們又難以分清知識是內在掌握的還是取自他人的,這便造成了知識的錯覺,以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識。

 

對無知、知識的錯覺、知識共同體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他人與社會,從而更好地與他人相處、更理性地面對技術、更有可能走向成功。

 

這本書的作者一共有兩位: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費恩巴赫。這兩位都是大學教授,且都是非常知名的認知科學家。斯洛曼長期致力於研究思維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對因果推理、判斷和決策等認知相關問題有獨到見解;費恩巴赫的研究重點是揭示認知科學如何影響社會問題,如政治、基因科學及消費者如何決策等。

 


博學的真相

我們怎麼就無知了


 

當我們了解了一丁點不足掛齒的知識時,就覺得自己像專家,就開始高談闊論了。有時候還真把別人唬住了。這又加深了我們的自以為是。

 

實際上,對於很多事情,我們看似了解,實則無知。不信?看看下面這個實驗:

 

我們對拉鏈很熟悉吧——比如,衣服上的拉鏈、袋子上的拉鏈。 

1到10分,你覺得你對拉鏈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想必很多人會打5分以上。的確,拉鏈作為日常事物,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 

既然如此熟悉,那麼請問,拉鏈是怎樣工作的呢?拉鏈的運作原理是怎樣的?能否詳細描述拉鏈的所有步驟,越詳細越好。 

——你是不是愣住了。是的,我們是很熟悉拉鏈,但也僅僅是熟悉,可對其工作原理毫無概念啊。 

那好,現在請重新評估對拉鏈的了解程度。1到10分,你覺得你對拉鏈的了解程度可以打多少分。 

——這次,恐怕大家都不好意思打5分以上了吧。

 

拉鏈可以替換成任何事物。比如,鐘錶、縫紉機、飛機、汽車、馬桶等等。如果我們不是相關行業的從業者,被問到這些事物的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會傻眼。有些即便是從業者也有可能傻眼。 

——不是很熟悉嗎?不是很了解嗎?怎麼問到其工作原理,就傻眼了呢?

 

被打臉了——我們常常對自己的理解水平感覺良好,但當要說明白、講清楚某樣東西時,我們才會紅著臉地發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就是個體認知的真相——除了我們精通的幾個領域之外,我們都很無知,至少比我們以為的要無知很多,卻渾然不覺。

 

那如何揭開「無知」的「真面目」呢?要求詳細解釋具體事物的運行原理就可以被打臉了。也就是說,一旦要求我們說清楚、講明白某個事物的詳細原理,我們自以為很了解的假象就會被揭穿。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所以這就會導致「解釋性深度錯覺」。「解釋性深度錯覺」是指,不需要去詳細解釋事物的運行原理,所以就不會揭穿我們很了解的假象,也就會給我們製造一種「很懂」「很了解」的錯覺。

 

比如上文的拉鏈實驗,如果不要求我們詳細解釋拉鏈的運行原理,那我們就會產生「解釋性深度錯覺」——產生對拉鏈很了解的錯覺。利物浦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給實驗對象展示了一幅車架部分組件缺失、沒有鏈條和踏板的自行車示意圖,讓實驗對象補全缺失的部分。測試結果是,就連專業的騎手都沒有補全缺失的部分。

 

好吧,我們都很無知。但是,那又怎樣?不照樣生活得好好的嗎,無知有什麼問題嗎?

 

 

生活的真相

我們無知怎麼還

生活得好好的呢


 

NO.1

具備抽象思維能力就夠我們生活了

 

無知的我們仍舊生活得好好的,首先得益於我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具備抽象思維能力就夠我們生活了。

 

什麼是抽象思維能力?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我們來看兩個大家都會遇到的案例: 

假設我們手上有同一個朋友的兩張照片,一張是她17歲時的畢業照,一張是她32歲時的結婚照。雖然「女大十八變」,兩張照片從視覺上難以找到相似之處,但相信我們仍舊可以看得出是同一個人。對此,大家沒有異議吧。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案例:比如,廣播里傳出了一首我們非常熟悉的歌曲,那麼無論它音色高低、用什麼樂器演奏、哪怕幾個音符錯了,我們一定都能聽得出來這首歌。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很多時候讓我們做出正確判斷的絕非細節,也絕非記憶,而是某種非常抽象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這種抽象的東西很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這樣做:

⊙當我們聽到一句完整的話時,我們會本能地提取句中的核心意思、潛台詞或者引申的含義;如果不是做會議記錄我們幾乎不可能會逐字逐句地記住原句。

⊙如果我們是一名咖啡機修理師,也不太會記住每個咖啡機的顏色、型號和性能,而是記住各個部件之間如何連接如何工作,這樣就可以修理好每台咖啡機了。

⊙如果我們是一名咖啡師,只需要掌握怎樣製作咖啡即可,至於咖啡機內部的運行原理則可以選擇忽略。

 

也就是說,心智非常善於取其所需去其無用。而心智取的這個東西——我們可以稱之為抽象的思維,也可以稱之為事物的運行規律,這就夠我們生活了。

 

再說得極端一點,有時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OK了。可上文不是說,這是無知的表現嗎?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餑論。其實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事情可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會釀出大禍,這一點我們在下文會詳述。

 

你可能會問了:我們可不可以把世間萬物的詳細原理了解透徹呢?哦,那你會被知識淹死掉吧。本書中,作者介紹了一個患有「超憶症」的人。「超憶症」即過目不忘,患病率屈指可數。這位「超憶症」患者說自己的腦袋像是個垃圾場,因為它無法歸納、總結和理解。可見,要那麼多細節幹嘛呢,儲存細節無益於有效行動;掌握全局概貌、總結歸納出事物運行規則以及深層次的規律才有益於有效行動。

 

總結一下:想要做出正確且有效的行動,需要我們有能力從感官接收到的信息洪流中攫取更深層、更抽象的信息。具備了這項能力,哪怕是無知或一知半解,我們照樣也可以生活得好好的。理解這一點,對理解知識的錯覺至關重要。

 

NO.2

「知識共同體」讓我們每個人都很博學

 

無知的我們仍舊生活得好好的,還得益於我們生活在「知識共同體」中,而這一點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深遠。

 

什麼叫「知識共同體」呢?我們來看例子:

假設你和朋友一起準備晚餐。你的廚藝非凡,朋友是一位調酒師對紅酒有研究。這時,鄰居路過你家門口說,小區門口的紅酒坊新上市了幾款上等的紅酒。請問,是讓朋友去買紅酒,還是你自己去買紅酒?答案顯而易見是讓朋友出馬買紅酒。原因很簡單,你對紅酒「無知」,但朋友對紅酒「專業」啊。

再假設,如果你想買紅酒,但這位對紅酒有研究的調酒師朋友不在身邊。請問,你會怎麼做?答案也毫無疑問,當我們遇到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事情時,通常會打電話給熟悉的朋友,向他們請教。

 

看吧,我們「無知」,但只要身邊有人「知」,我們就會無師自通地拿來使用。即便身邊沒有人,但有網路啊。網路比人更強大。我們很多人一遇到問題就上網搜索。

 

無論是借用別人的知識,還是上網搜索獲取知識,都會給我們造成一個錯覺——我們博學多聞——我們會本能地模糊自己內化的知識與外界得到的知識的邊界。得克薩斯大學的心理學者阿德里安·沃德發現,當進行互聯網搜索時,人們在認知方面的自尊心,即他們對自己記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感覺也隨之改善。此外,如果人們在互聯網上搜索了他們不了解的事情,之後他們被問及是在哪裡找到這些信息的,他們多半都不記得了,並回答說自己一直都知道這些信息。其中許多人完全忘記他們曾在互聯網上進行過搜索。他們將功勞歸於自己而不是網路。

 

你可能會說,既然生活只需要具備抽象思維能力,而我們又生活在「知識共同體」中,那無知就無知唄,幹嘛非要把每件事弄得一清二楚。你的確很無知。因為你沒有認識到抽象思維的弊端和「共同體」的副作用。抽象思維弊端不勝枚舉,炫先森在這裡不再贅述。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共同體」所帶來的副作用。


 

無知的代價

警惕「共同體」的

副作用


 

NO.1

共同體中有些知識是不具備「共享意向性」

 

在「知識共同體」中,技術算一份子。技術越來越先進,我們生活得越來越方便,這看似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也別高興得太早。

 

我們以GPS為例來看看這個事情。如果你是一名司機,且使用過GPS導航系統,那一定有被技術坑過:GPS導航把你帶到了「斷頭路口」、水裡、懸崖邊。


⊙2012年3月,三名在澳大利亞旅遊的日本學生,就用GPS導航把車開進了太平洋。

⊙2009年5月31日,法航447航班從巴西里約熱內盧起飛,飛往巴黎。在技術幫助下的成功航行讓飛行員信心滿滿,掩蓋了他們理解上的錯覺。所以,此次途中,飛機出現故障,飛行員手忙腳亂完全不知道怎麼辦。最終,飛機墜毀大西洋,機上228人全部遇難。

⊙……

 

為什麼技術與我們不能達成共識?甚至還有些容不得我們討價還價。原因在於,技術不具備與人類「共享意向性」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當多個個體協同作業時,彙集起來的群體智慧遠遠大於每個個體的力量。比如,眾多個體的蜜蜂通力合作,可以完成一個複雜的蜂巢;測量師、挖掘機師、搭架工、水工、電工、泥水匠、窗戶安裝工等個體的通力合作,可以建造一幢高樓大廈。本書作者說,「當認知勞動被分化時,效能和功率將獲得爆炸性的增長。」——認知勞動分化是當今社會運行之基礎

 

在勞動分化個體通力合作提升效能這件事上,人類又具備一項其他機器和動物都不可企及的能力:共享注意力。

 

什麼是「共享注意力」?簡單來講就是,人類不僅可以共事,還知道彼此正在共事這件事。但是,其他機器和動物卻不行,比如蜜蜂,工蜂並不知道自己是工蜂,雄蜂也不知道自己是雄蜂;工蜂雖然干著保護巢穴、採集花蜜和花粉等工作,但這是進化而來的天然行為,工蜂自身並不知道這些。

 

人類共享注意力,就可以共享彼此的知識。而一旦知識被共享了,人類便可以共享意向性。共享意向性是指,共享慾望、願望、希望或謀慮等需求。共享意向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能力、合作共事的基本條件,也是人類最重要的才能。人類學研究專家托馬塞洛曾做過一個實驗,一名成年受試者在與兒童共同完成任務時中途放棄,兒童會鼓勵受試者繼續下去;當他對黑猩猩做出同樣的表現時,黑猩猩從未試圖鼓勵受試者。實驗顯示,孩子們為了獲得參與感而想要參加遊戲,黑猩猩則無法領會參與的意義所在。

 

回到技術這一話題。技術不能與我們達成共識,原因就在於技術不能與我們共享意向性。在可預見的未來,技術不會成為知識共同體中人類的平等夥伴,它仍然是一個工具。雖然技術無法取代人類,但可以把人類連成網路,這個網路說明真正的超級智能就在人群中。

 

那我們該怎樣避免技術帶來的傷害?監督它?無奈沒人能掌握和控制現代複雜技術的全部知識,而且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得愈加複雜。作者建議,通過眾包的方式來規避技術的隱患和無知的風險。

 

最成功也是最為我們所熟知的眾包平台是維基百科——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共享自己的知識。但要使眾包機制有效,僅僅有一個龐大的共同體是不夠的,共同體中還要有必要的專業知識。

 

NO.2

「共同體」決定著我們的態度和立場

 

胡蘿蔔素是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益的化學物質,它進入到人體後被分解,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兒童無法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量的胡蘿蔔素,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據估計,每年有50萬名兒童因維生素A缺乏症而失明。於是,科學家開發了一種能自然產生胡蘿蔔素的轉基因水稻品種。但是,這一行為遭到了反對轉基因的人們的反對。2013年,一群抗議者破壞了一塊即將收割的能產生胡蘿蔔素的轉基因水稻田。

 

你或許會說,向人們宣講科學,就會讓那些反對轉基因的人們放下偏見。這樣做,真的有效嗎?我們來看看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教授們做的一項實驗。

 

教授們找來了一批反對給孩子注射疫苗的父母,這些父母認為注射疫苗會讓孩子患上自閉症。

然後,教授們將這些父母分成4組:

教授們給第一組的父母分享了很多沒有注射疫苗從而患上各種疾病的案例;

第二組的父母觀看了很多患有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兒童照片和視頻,這些兒童因為沒有及時注射疫苗才導致生病;

教授們給第三組的父母分享了一個患麻疹感染的孩子的感人故事;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向第四組的父母發布了官方聲明,此聲明義正言辭地說清楚了注射疫苗的好處,與不及時注射疫苗的潛在惡果。

 

結果顯示,無論採取哪種方式,上述4組父母均沒有被說服,仍舊堅持不給孩子注射疫苗。其中,在觀看了病懨懨的孩子的照片和視頻後,一部分父母越發堅信注射疫苗會引發自閉症;聽完患麻疹感染的孩子的感人故事後,很多父母越發堅信注射疫苗會引發不可預知的惡果。

 

專家分析後認為,擺證據、講道理、說事實均不能改變我們對科學的態度,我們的態度(不僅僅對科學的態度)取決於一系列語境和文化因素,這些因素導致我們在很大程度上難以被撼動。「一系列語境和文化因素」就是我們上文說的「共同體」。也就是說,我們的態度、認知取決於我們生活的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我們彼此的信念、認知、理解都深深地交織在一起,讓我們改善某個認知就是在挑戰我們的身份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僅提供一點點關於轉基因作物、疫苗、進化或全球變暖的信息,是不可能改變我們的行為。

 

如果你對此還不能理解,我們不妨這樣舉例: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鋪天蓋地隨處可見,但是很多人仍舊在抽煙,而我們也仍舊在抽二手煙。原因就在於共同體對抽煙的態度沒有發生改變,我們身處其中的個體就很難改變對抽煙的行為。這樣的例子俯首即是。

 

作者說,倘若不改變共同體的共識,或不能讓多個共同體中的學習者聯合起來,培養科學素養的嘗試就無法見效。

 

NO.3

個體也會反作用「共同體」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主張無神論和言論自由,但與當局統治相向,被當局判刑,最終被迫走上了刑場;耶穌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落難於羅馬人之手……

 

20世紀初,很多統治者極力通過宣傳和恐嚇的方式,來消除獨立思考和政治對立,從而建立統一的意識形態。在他們看來,建立統一的意識形態才能引領一個國家走上真理之路。如今來看,絕對的正統無疑是錯誤的,建立絕對的正統釀出了許多無法挽回的悲劇。由此可見,20世紀初,這些極力要建立統一的意識形態的統治者以及他們的追隨者,都陷入了「解釋性深度錯覺」:沒有人要他們對「統一的意識形態」「真理」等做出解釋,所以他們就自以為使用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法。

 

雖然進入到21世紀了幾乎不再有統治者追求絕對的正統了,但當局者在制定法律法規時,如果陷入「解釋性深度錯覺」,同樣也會引發不堪設想的後果。比如,如果當地政府規定,每戶每個月使用10度以及10度以內的電量時,電費會按照成本價收取;如果超過10度以上,電費要翻倍收取。那麼,這個電費規定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小到你們家是用天然氣燒水洗澡還是用煤爐子燒水洗澡,大到會不會造成天然氣短缺。

 

我們生活在共同體中,共同體里一隻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引起龍捲風。

 

所以,不能僅憑個人感受就判斷一項政策的影響。我們得抽離自我的思維,從政策本身考慮,這項政策究竟在說什麼、它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它落地後會帶來怎樣的影響等等。

 

這個方法稱之為因果性解釋。因果性解釋即,根據因(制定出的一項政策)推導出會導致什麼樣的果(這項政策會導致怎樣的結果);根據結果反推找到釀出這樣結果的原因。

 

⊙下雨天出門沒帶傘會淋濕衣服,在天性敏感的同事面前說了有歧義的話會引起同事誤解……有因至果的推理,讓我們預知這樣做後會引發怎樣的負面結果。

⊙老婆生氣,是不是我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老闆發飆,是不是我哪項工作沒有做到位?有果至因的推理,利於我們找到問題的原因。

 

作者做了一個實驗,採取了上文拉鏈的那個辦法:詢問受試者對一些政策的態度:

是否應對某國採取軍事制裁

法定退休年齡是否應該上調

不同時段使用電其費用是否應該不同

……

首先,讓受試者為上述政策自己所站的立場打分,1分代表非常支持,10分代表堅決反對。結果顯示,受試者的立場都非常鮮明。

隨後,讓受試者對上述政策給出解釋,既要解釋這項政策是什麼,目的是什麼,要達到怎樣的效果,還要預測這個政策落實後會導致怎樣的結果。結果顯示,所有的受試者給出的解釋都非常糟糕,甚至可以說大家都一無所知。

接下來,讓受試者對上述政策自己所站的立場再打分。結果顯示,很多受試者的立場處於中間值。也就是說,讓受試者對政策給出解釋後,緩和了他們立場的極端程度——給出說明,讓大家不那麼偏激了。

 

如此看來,因果性解釋是打破解釋性深度錯覺,從而改變人們立場或態度的好方法。

 

為了驗證這個方法是否真的好用,作者又做了一個實驗。

這個實驗與上述政策實驗類似,也是讓受試者為上述政策自己所站的立場打分,接著不是讓他們給出解釋,而是讓他們說明選擇這個立場的原因。

實驗結果顯示,讓受試者說明選擇立場的原因,絲毫沒有改變他們的立場,也沒有緩和態度上的偏激。

 

我們不難看出,讓我們做出因果性解釋,會讓我們面對知識上的空白,揭開了我們自以為很了解的真實面目,從而讓我們不再那麼偏激。但是,為所選擇的立場給出原因,則沒有這個「功效」。

 

這個實驗也再次說明了,因果性解釋是打破解釋性深度錯覺,從而改變我們立場或態度的好方法。

 

但是,在面對價值觀的問題時,因果性解釋就失效了,不能打破解釋性深度錯覺,更無法改變我們的立場或態度。

 

比如,墮胎。

你是支持墮胎,還是反對墮胎呢?

如果你支持,可能會說,女性有選擇的權利,不應該由其他人來告訴她們應該怎麼做;如果你反對,或許會認為,沒有人有權利決定一個無辜胎兒的性命,墮胎是謀殺,謀殺是犯罪。

不管你是支持,還是反對,態度都不是基於對墮胎政策的因果分析,而是根據價值觀來做判斷和給出理由。

不會有人說,怎麼就不能進行因果分析呢?那你試試看呢,像規劃項目的產出一樣,放在成本—效益分析的框架下,計算一下墮胎的成本和效益分別是多少,會怎樣影響民生和GDP等等。這麼做是在挑戰價值觀,是要被關在囚籠里遊街被人潑豬糞的。

再比如,安樂死,同樣也涉及到價值觀。

 

作者也做了實驗,針對墮胎和安樂死,讓實驗者針對自己的立場給出因果性解釋。最終發現,在給出因果性解釋的前後,實驗者的態度和立場沒有任何變化。並且,實驗者並沒有感受到自己的解釋性深度錯覺。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立場判斷基於後果的議題,可以通過因果性解釋來打破解釋性深度錯覺,從而改變我們立場或態度;以理由作為支撐的價值觀或道德的議題,因果性解釋不能打破解釋性深度錯覺,我們的立場或態度幾乎不會被改變。

 

某些當權人把這一點理解得非常透徹,經常把某些明明是結果導向的政策,打扮成基於價值觀判斷的樣子。對此,我們要擦亮眼睛。

 

怎樣擦亮眼睛呢?在共同體中,我們需要將認知勞動進行分工,讓可靠的知情人士或者專家,在特定的議題上站出來說話。可靠的知情人士或專家在他們所擅長的議題上是否涉有一己私利呢?技術如此發達,我們可以通過查閱他們過往經歷並評估其是否靠譜。查明一個專家的可靠性遠比培養一名專業人士要容易得多,這也是社會上種種問題唯一的解決途徑。


 

聰明的方法

利用「共同體」做出

聰明的決策


 

NO.1

新時代,聰明的新定義

 

教科書上說,門捷列夫畫出了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因為元素周期表獲得了至高的讚譽。但是,經考證,至少有5名科學家創造了類似的周期表,且他們發表論文的時間都早於門捷列夫畫出元素周期表的時間,甚至有一篇論文要早7年之久。

 

顯然,沒有前人的努力,就不會有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由此,我們可以說,元素周期表實際上是誕生於「知識共同體」中。

 

其實,不僅僅元素周期表,很多知識都誕生於「知識共同體」中。比如,發現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就曾說過,「沒有科學前驅的努力,就沒有相對論的問世」。

 

但是,我們頌揚的往往是個人的力量。我們的電影和書籍將人物偶像化,比如超人可憑一己之力拯救地球。其實,在現實世界,沒人活在真空里。偵探們也有其團隊,一起開會、思考和行動。科學家們不僅有實驗室和在其中工作、提供批判性想法的學生,也有同事、朋友和死對頭。這也就是我們上文說到的,知識並非儲存在某人的腦袋裡,而是在一個共同體中被共享。

 

一旦認識到個人的認知極其淺薄,而知識是存在共同體中時,我們對智力也就有了新定義。

 

關於智力的測評有許多,但其結果都是按照甲乙丙丁來排序。這樣的測評存在問題,其問題的原因就在於對智力的認知。這樣的測評都源自這樣的認知:智力是對某人思維能力的測量。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了,知識是存在於共同體中。所以,關於智力的測評,應該從個人對共同體的貢獻多寡這個角度進行測量。

 

也就是說,衡量一個人的智力,是要看這個人在團隊中貢獻了多少力量——智力不再是某個人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看這個人在所處團隊中的貢獻。

 

由此,智力不再僅包括個人的記憶力、執行力等等,還包括與人相處的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傾聽他人的能力等等。

 

所以,當我們為團隊挑選隊員時,個人能力對團隊的貢獻遠遠比他個人本身的能力重要得多。

 

如何衡量一個團隊的表現呢?當然得從團隊層面著手來衡量,個人智力此時就無關緊要了甚至根本就不重要了。比如,你想裝修房屋,寧可找一些半吊子但能通力合作的工人,也不要請一些各自為政的能工巧匠。同樣的,如果你想經營一家公司,小心謹慎和敢於冒險的員工都是不可或缺的,既要有安靜坐在辦公室里埋頭寫文件的員工也要有善於交際應酬的員工。

 

這又延伸了另一個話題: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認為,好點子很重要;我們看客們認為,那些創業成功的公司都是因為找到了好點子。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是處於共同體中,一支有水準的團隊遠遠比一個金點子要重要的多得多。因為有水準的團隊,既能通過市場運作機制找出好點子,也能將想法付諸實施,還能利用成員所長對勞動進行分工,從而實現創業成功。

 

NO.2

怎樣變得更聰明

 

了解到了智力的新定義,接下來我們聊聊,如何變得更聰明。

 

從自身角度出發,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來提高自己的聰明才智。

第一個方面是,我們要認識到,學習的目的不能僅僅是增強個人的智力,還應該學會如何利用他人的知識和技能。而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如上文所述,我們能獲取的絕大多數知識和技能其實都儲存在別人身上。這個別人當然也包括技術和機器。

第二個方面是,我們要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且是在哪方面無知。找出自己的無知,就是找到自己的知識邊界。我們還要認識到,認知勞動分化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和認知,從而造成我們在自己的角色上越陷越深。

德克薩斯大學的一位教授做過一個實驗,是通過觀察數對夫妻日常打理財務的方式,來分析夫妻兩人誰更具有財務決策能力。教授先是計算了日常哪位打理家裡的錢財。隨後,再對這些夫妻進行財務能力的考評。結果顯示,隨著結婚時間的增長,負責日常打理財務的那個人的財務素養也相應提高;而不打理財務的那位財務素養偏低。

這個實驗警醒我們,對他人的依賴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從而影響我們在學習和知識上的獲取,進而影響我們的決策以及給我們帶來偏見。

 

上面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給出的提高聰明的策略。如果把決策的全部重擔放在個人身上,由個人來承擔相應的決策,是偏頗的。

 

如上文所述,我們生活在共同體中,很多時候我們個人是不做決策的,而是由別人來設計選項,另有一些人呈現這些選項,還有一些人提出建議。此外,我們有時還會效仿他人的決策,比如巴菲特買什麼股票我們就跟風買什麼股票。所以,應該通過行為科學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決策。這個方法稱之為「助推」。

 

比如,我們點餐通常會先點一個大披薩再點沙拉,但往往大披薩還沒吃完就吃飽了,然後就開始懊悔。「助推」倡導自助餐廳把健康的食物擺在最前面,這樣可以利於我們先吃到健康食物。

 

也就是說,一旦弄清楚是哪些奇怪的認知驅使著我們的行為,我們就可以設計環境來讓這些奇怪的認知為我們所用,而不是深受其害。

 

這就是「助推」的意義所在:改變環境比改變人本身更容易也更有效。

 

具體有以下4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降低複雜度

銀行里的理財風險說明,如果能用5歲孩子能聽得懂的話來闡述,就會降低我們的理解難度。

第二個方法:簡單的決策法則

與其教給我們長篇大論的理財信息,不如直接了當地告訴我們:把賺到的15%的錢存起來;如果你年過半百在選擇貸款周期時不要超過15年期。

第三個方法:即時教育

比如,我們都知道失業會導致很多問題:從退休金賬戶提現、轉賣資產、心情抑鬱、仇視社會、申請網貸等等。實際上,此前我們接受過或者閱讀過關於應對失業的知識。但是,一旦面對失業,我們就會方寸大亂,把之前看到的知識忘得一乾二淨。所以,與其事先教育,不如即時教育。在失業的那一刻進行教育,比如理財教育、心理疏導教育等等,讓失業的人能充分了解到每一項的利弊得失。

第四個方法:核對你的理解力

切不可因為掌握了一丁點知識,就把自己當成專家,就輕易地做出決策。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比自己已知更有價值,對我們的成長和決策更有幫助。

 

 

炫先森讀後感


 

無知可以避免嗎?其實,問題並不在於無知,而在於無知卻渾然不覺。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鄧寧長期觀察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無知行為,並且詳細記錄在案。他說,人們的無知如此之多令人震驚,但真正震驚的並不是人們的無知如此之多,而是人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無知。

 

我們生活在知識的錯覺中,也並不完全是壞事。比如,對知識量過於自信,讓一些人敢於說大話、干大事。羅伯特·斯科特自詡是探險專家,拒絕使用雪橇犬就帶隊闖南極。最後,他們整支探險隊都葬身於南極大陸。

 

炫先森從本書中獲取了三個核心的知識點,分別是:無知、理解的錯覺和知識共同體。

無知:無知,但我們渾然不覺;無知不可怕,渾然不覺才可怕。

理解的錯覺:我們非常善於將他人的知識據為己有,卻分不清究竟哪些知識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哪些是從別處拿來的一知半解的知識。

知識共同體:炫先森認為,這是本書最核心的知識點,也是最大的亮點。我們不僅生活在知識共同體中,我們還比其他生物和機器具備一項特殊的能力:共享意向性。共同體會對我們造成傷害,但如何利用好共同體卻是成功的關鍵。

 

實際上,這些觀點並不新鮮甚至有些陳舊,但本書仍舊值得一讀,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我們忙於日常瑣事時會忽視這些觀點的存在,比如,我們常常就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無知。所以,只有反覆提醒才有可能讓我們警醒,從而觸發我們行動;其二是,認識到這些觀點遠遠不夠,還需要融入到我們的認知中去,用本書介紹的理念審慎地做決策,我們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本書中有大量的理論研究案例,使得本書沉穩又紮實,這與作者的出身有關。兩位作者都是學者出身,均是大學教授,且在人類行為學方面有長期的研究。所以,炫先森一直都在強調,選書時一定要看作者的背景


推薦閱讀:

內戰將至!庫爾德人明天舉行獨立公投,伊拉克政府軍有幾成勝算?
致弟弟的一封信: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十神象意之一:十神獨立意象
作為女人,你的努力是為了什麼
「末代港督」訪港 港獨夾道歡迎,叫囂獨立

TAG:錯覺 | 知識 | 思考 | 獨立 | 獨立思考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