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內功(作者:李經梧)

           太極內功就是太極拳和氣功相結合修練的一種祛病、保健、延年並能增強太極拳技擊和產生鼓盪氣能力的一種功法。是內家拳術中內功與外功相結合的一種氣功,以意守命門部位(不是丹田呢?)為主,運用吐納、導引的運氣方法,以煉腰健腎,練氣強身,並用於增強技擊能力的一種功法。也是動靜相兼,內外合一的完整功法。歷來拳術家為了保持技擊上的"地位"和"實力",視為至寶,密不傳人。 -

  太極內功操練方法 --

  姿勢: --

  太極內功的姿勢很重要,與功法要求、意守部位、呼吸方法密切相關。大致分為三類:靜練式、動練式、活練式。可根據需要選擇。-

  (一)靜練式 --

    初級階段時應用,亦適用於治療疾病。分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種。(注,各氣功類書籍中均有詳載,故不再贅述。)-

 初級階段:練靜階段。要求以靜為主,以動為輔。在練初級功法時輔以太極拳運動。此段可分兩步進行; -

   1、以練神收心,也稱虛靜訓練。通過姿勢、呼吸、意守的鍛煉。使心神安寧,修心養性,達到心平氣和。這裡所說的「神」是古人所指心神,也就是大腦意識的修為。通過意守丹田和內視合一、靜守,排除雜念,以增強意識,謂之「練神」。 -

 [B]    2、以練氣入靜。在練神收心基礎上即開始練氣入靜。這裡所說的「氣」有兩個含義:一是呼吸之氣,亦大自然之氣。一是中醫所說的「元氣」,亦人之先天之氣。先天之氣又叫真氣或浩然正氣,練之即生陽氣、退陰氣,補正氣、退邪氣。陽氣足則陰氣散,正氣足則邪氣退。

[/B][ B][B]1、靜練式;是練功初級階段應用的姿勢,可分為仰卧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種行勢進行鍛煉。

[/B] -[B](1)仰卧式;採取平時睡覺的仰卧姿勢,頭頸部端正,枕頭略高一些(枕頭25公分左右),肩下墊3---6公分,以舒適為宜。兩腿併攏伸直兩足跟相靠,兩足尖分開,成自然八字形。兩臂自然伸展,放置身體兩側,手心向下貼於床上,或手心向上,手背貼於床上,全身放鬆,可適當加蓋衣物。

{B][B]    (2)靠式:靠式可分為靠卧式和靠坐式兩種。靠卧式:即採取平時休息的半卧姿勢。枕頭要高背下墊起約35——40公分成坡形。身體自然放鬆,胸微含,頭微向前傾,手放於身體兩側,下肢自然伸直;另一式,左腳搭於右腳背上壓住解溪穴,或左腳壓在右腳背上,舒適為宜。兩眼微閉內視或微露一線之光。

[/B][B]靠坐式:這種姿勢就是平時在躺椅上所呈現的姿勢,要求與靠卧式相同。這種姿勢運用方便,感覺舒適,故可多採用。

[/B] -[B](3)坐式:採用平坐位置,身體端正,兩腿自然分開,寬於肩同,膝關節彎成90度角,兩小腿平行垂直於地,兩腳落平。頭正直,微前傾(頂頭懸之意)含胸拔背。全身放鬆,兩眼微閉內視。

[/B] -[B](4)站式:站式是太極內功的基礎功。姿勢與太極拳預備式相同。身體自然直立,左腳橫開,兩腳平行向前,與肩同寬,頭正微微前傾,含胸拔背,松肩墜肘,兩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周身放鬆,兩眼凝視。

[/B] -[/B]  (二)動練式 --

  分單練式和帶功式。為中級階段。-

  1、站式。即太極預備式起,凝視後兩眼微合或微露一線之光看會陰。頭緩慢下垂,隨呼氣身體慢慢彎腰下蹲,蹲到兩膝發酸為度。姿勢到此定形,開始吐納練習,吐氣時把氣向下引導,兩手同時自然伸開;納氣時氣向上引到命門,隨吸氣兩手握拳,進行抓閉,抓閉後呼吸稍有停頓。(注,抓閉法後有詳述)(注,此式即為開腰法,重中之中。) --

  2、活步站樁(太極看手式):開始先做預備姿勢,頭正直,兩腳橫開一步,含胸拔背,吸氣意貫丹田,此時閉息不呼,兩拳緊握,兩臂抬起,左手在前,左腿同時邁出,兩拳變掌向前按,兩眼看前手手指,左腿尖點地,前三後七,雙肘略彎,右肘俯於左肘(注,疑為右手附於左肘之誤),止步閉氣,待閉氣不能堅持時再呼吸換式。(注,此式略同形意拳的劈拳,不同之處在於,前足為點地,後手為附於前肘處。)-

  換式動作:將兩手輕落身體兩側,隨落手同時慢慢呼氣,將氣呼盡後再行吸氣抓閉握拳。抓閉後,與前勢左右相反作活步樁。本勢應在站練式基礎上進行。-

  3、帶功練拳:在練完靜練、動練、活步站樁基礎功之後,即可開始帶功練拳。要注意交替練習,正氣不足時,則可重新抓閉充實,待充實後再行帶功練拳,長期可達高級階段,即活練式。-

  (三)活練式-

  其沒有固定姿勢,是無形無相的東西,用則有,不用則無。採用喉頭呼吸法或意識呼吸法。以意行氣,氣通全身。此時可帶功演練整套太極拳。平時也可隨意練習,不必採用固定姿勢,可走路練、說話練、坐車練,即隨心所欲練,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意守:-

  太極內功意守部位和操作方法較其它功法多,依據練功的不同階段、步驟、姿勢和因人、因時而異,現分述如下:-

    1、意守會陰:即前後陰之間部位,也稱下丹田。(注,瑜伽中為脊根氣輪,或稱海底輪,位於中經基座。它是能量所在之處。就男性來說,其觸發點在生殖器和肛門之間的會陰穴那裡。就女性來說,位於子宮和陰道相交處子宮頸那裡。)意守這個部位可以迅速排除雜念,使神凝心穩。開始時兩眼平視,放到最遠處一目標上,如山川、花朵等,待神凝後,將所采之景物收回離眼1、2尺左右,停止凝視。待凝視幾分鐘後,由於雙眼凝視所采之景物會變的模糊不清,也有的單景色會變成重影或變成一個白色氣團,所以過去傳授此段功時叫採氣霧(物),待凝視中出現模糊不清的景物或氣霧(物)時,頭慢慢低下,眼看會陰,此步要與內視合一,以意下達會陰,意氣同行,守住會陰穴。-

  (注,此法主要為攝伏心神,激發海底輪能量。不可拘泥於眼前是否出現氣團。意守也不應過強,要在若有若無間。)-

  2、意守湧泉:以意領氣,從會陰慢慢經過大腿、膝關節、小腿、足踝部最後達到湧泉,領氣要緩慢進行,不可過急過快。初練時呼吸不深長,氣不能隨意念同時達意守部位時,可不管呼吸,任其自然,此即"氣斷意不斷"。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意氣自然合一。又因氣從會陰到達湧泉走的是一條線,故此又稱"連線意守法"。 --

  3、意守命門:是最關鍵的一環。以意守命門為主,以氣連絡其它部位,循環不止,故又稱"循環意守法"。練功開始,以意領氣,從湧泉開始配合吸氣,引氣經足踝、小腿、膝關節、大腿,最後到會陰合而為一,再從會陰引氣到後丹田(即命門)。引氣到命門後要停頓,意守命門的時間長短以體質、功夫深淺決定。停頓後再以意領氣從命門開始返回,經會陰後分兩條線經大腿、小腿、足踝達到湧泉。如此周而復始的進行,久而久之命門即可得到充實。姿勢可配合站式、坐式兩種。注意氣的運行要緩慢、均勻、無聲、無息,不可過急過快,不可用力。-

  4、意守關元:關元就是通稱的前丹田(位於肚臍下3寸小腹的中央部位),但不同於其它功法,此法練熟後可達到氣貫丹田、氣沖帶脈的功夫。方法是,以意領氣,從命門開始分兩條線沖向關元,稍有停頓,即進行意守。配合呼吸反覆進行,鍛煉日久,前後貫通,在腰的周圍似有一條帶子縛住,也就是帶脈部位,練到這一步,可達到帶脈充實,在此基礎上只要稍用意引導,結合呼吸便可產生鼓盪氣,這時帶功練拳就可提高拳術技擊能力。 --

  5、意守印堂:這是太極內功最後意守部位,必須在以上各功鍛煉成熟的基礎上才能運用,又因不易掌握其火候,在無人指導時不可自行練此功。方法是:將吐納的納氣(吸氣)不放,再把氣由意念提到背部,經夾脊、玉枕、百會、上星達到印堂,守住印堂。氣到印堂後再停住,不再下引,也不旋轉,兩眼內視,全身有意氣貫滿之感,精神貫注。如帶功練拳可優於平時。 --

  呼吸:-

  1、自然呼吸法:用於初級階段,逐漸用意引導把胸式呼吸改變為腹式呼吸。 -

-

  2、導引呼吸法:用於第二階段。練功開始,口對會陰方向細長吐氣,隨著吐氣身體慢慢下降,降到兩膝發酸為度(參照"姿勢"一節)。用意引導氣由會陰降到大腿、膝關節、小腿、足心;吸氣時由足心再返回會陰,周而復始、令氣運行。 -

-

  3、抓閉呼吸法:運用於中級階段,練完導引運氣法後可接練本法。這種呼吸法從操作過程來講也可稱之謂吸、貼、抓、閉呼吸練功法。採取站式,在練完導引運氣法後,吐氣時把氣引導到足心,呼吸停頓,停頓後吸氣,引氣上行經兩小腿、膝關節、大腿、會陰、尾閭、命門;隨吸氣同時,兩手用力緊抓(握拳),兩腳十趾扣地不放,舌尖輕貼於上齒與齒齦之間,緊縮肛門並上提,吸氣到不能再吸(飽和)為止,然後停頓(閉住),停頓後隨呼氣再將氣慢慢順原路線回到足心。手指、腳趾放鬆,如此周而復始的進行。本呼吸法是一種內呼吸法,不介意口鼻呼吸。又因這種呼吸法比較猛烈,抓閉鍛煉時間不宜過長。抓閉停頓時間也要隨著鍛煉的時間加長而延長。(注,停頓時可默數三下,隨功深增至六下。) -

-

  4、喉頭呼吸法:本呼吸法是在抓閉呼吸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時忘掉口鼻呼吸形式,用意配合喉頭納氣。所謂喉頭納氣不同於生理上的淺呼吸,這指的是在經過抓閉呼吸鍛煉後,有了"內氣"感覺,但在技擊時不能等待練完抓閉呼吸後再與對方搏擊,而是要用一種迅速充實內氣的方法,也就是在一瞬間(大約四分之一秒)喉頭用意擴張一下,氣便迅速進入丹田,小腹立即充脹起來。這種呼吸從外表形式上看不到操作內容,張喉、充氣、鼓腹均在同時進行。姿勢採用站式或活步式,只稍用意念整個帶脈立即充實起來,腰部充實,氣遍全身。這種呼吸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在喉頭呼吸後把氣閉住,再進行抓閉呼吸鍛煉。這種呼吸過去多用在太極拳技擊上,因為它無固定形式,完全以意引氣,隨用隨來,非常方便。 -

-

  另外,還有意識呼吸,它是在喉頭呼吸法的鍛煉基礎上更高級的內呼吸法。它同喉頭呼吸法的區別是,無形無象,不用喉頭納氣,在應用中,如果是拳術技擊,只要手或肢體任何部位接觸對方時,意識反應立即出來,氣隨意識同時充滿帶脈和全身。這種呼吸在應用時,不必做任何準備,用則有,不用則無。 -

-

  5、內轉呼吸法:本呼吸法是把納入之氣用意引到腰部腹部,使中丹田(前丹田與後丹田之間)充實後再引氣圍繞臍的周圍轉圈。先從里圈開始由右向左,順時針方向外轉圈,共計轉36圈;然後再從左向右,逆時針方向,由外向里轉圈,共計36圈。 -

-

  6、沉氣呼吸法:本不在太極內功法之內。適用於初習者及體弱者。姿勢隨意,全身放鬆,以意配合呼氣,不用注意吸氣,呼氣開始以意導引氣由命門下降,降到會陰、大腿、小腿、湧泉,久練可感到呼氣時氣由命門下沉到足心,並能產生一股熱流。但必須注意,此法強調不管吸氣,只注意呼氣,任其自然。 -

-

  (六)收功法 --

  逐漸停止意守,兩眼慢慢睜開,兩手相搓發熱後撫摸面部,活動肢體,開始散步。如練整套太極功時,不拘哪一個姿勢,均以意收功,身體直立,以意使氣下沉到足心,然後活動肢體,散步即可。 -

-

  (作者:李經梧)-


推薦閱讀:

《內功真經》真本全書6
太極要出內功,先從培育根基開始!
能實戰的形意拳斜出直入打法
洪拳 | 鐵橋內功(四)

TAG:太極 | 內功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