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服碘為何能防核輻射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發生後,我國一些公眾盲目搶購碘鹽,歐美部分公眾開始搶購碘片,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靠吃碘來防核輻射。那麼,吃碘防核輻射的機理何在?碘究竟能不能應對各種核輻射?

      核電站是靠放射性物質的裂變來產生能量的,正常狀態下放射性物質在多層防護裝置中發生核反應,為發電提供能量。當發生核泄漏時,核反應中產生的各种放射性物質就會播散出來,對周圍環境產生危害。這些物質包括放射性銫、鈾、鈈、碘以及氮、氬等,其中放射性銫、鈾、鈈、碘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放射性氮幾秒鐘後就很快會衰變,而放射性氬則對身體無害。相比較而言,銫、鈾、鈈,一般不易泄漏,而且其損傷人體,不以某個特定器官為靶標,生活中除遠離屏蔽外,尚沒有特定的防護方法。而放射性碘較易泄漏,且容易損傷年輕人的甲狀腺這一特定器官。有研究表明,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中,放射性碘是最大的損傷因素,該事故造成年齡在0~18周歲的人群暴發甲狀腺癌病例超過了5000例。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體內碘的總量約為30mg,其中70%~80%存在於甲狀腺內,是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而甲狀腺素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維持生長發育的一種重要激素。為了有足夠的原料合成身體需要的甲狀腺素,甲狀腺具備了很強的攝取和濃縮碘的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甲狀腺細胞內含碘濃度比血漿高25倍。日常生活中甲狀腺從食物中攝取的是無放射性的碘,而當發生核泄漏時,隨著放射性碘即碘131在周圍環境中的濃度增高,通過人體吸入和皮膚接觸對人體造成損傷。而對碘「情有獨鍾」的甲狀腺,不分青紅皂白,就會將絕大部分碘131攝入到甲狀腺組織中。碘131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碘,它屬於一種高毒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在其衰變時釋放的射線,會損傷甲狀腺細胞,持續大劑量會導致甲狀腺腫、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萎縮等,遠後期會使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增加。「服碘防護」就是指在核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釋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時,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碘化鉀),使甲狀腺組織內充滿穩定的碘,不留空席給外來的碘131。有專家形象地說,甲狀腺就好比一個陣地,「外敵」——碘131要「入侵」時,便先讓不損害自己的穩定碘,去佔領陣地,使「外敵」無立足之地,只好排出體外,達到維護身體健康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穩定性碘,能阻斷90%放射性碘在甲狀腺內的沉積。在吸入放射性碘數小時內服用穩定性碘,仍可使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對無色無聲,無味無臭,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儀器來探測和量度的核輻射來說,用碘片降低甚至防範碘131的危害,也許是人類目前唯一可主動採取的防護措施。因為如此,目前世界上每一個運營的核電廠,都將預存碘化鉀藥片作為必備的應急方案之一。

        服用碘可封閉甲狀腺,讓放射性碘無法「入侵」,但是碘片不能防止其他的放射性物質,比如最近東京電力公司測出的銫、鈈等。所以發生核泄漏時,需要將吃碘片和其他防護措施一起配合使用,如遠離放射源、隱蔽待於室內、關閉門窗等。

        此外,是否服用碘片,要根據當地政府部門的指導,不能擅自服用。成年人推薦量為100毫克碘,孕婦和3~12歲的兒童50毫克,3歲以下兒童25毫克。過量攝碘也會導致碘中毒,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而服用加碘鹽並不能起到服用碘片的作用。專家計算,成年人需一次攝入3公斤加碘鹽才能達到一片碘片的劑量,這遠遠超出了人類能承受的鹽的一次性攝入量。日常生活中,我們可通過多吃海帶、紫菜、螺旋藻等藻類食品,來增加碘的攝入。      
推薦閱讀:

福島核災七周年,可怕的不只是輻射魚
他撿起了一條「鑰匙鏈」,因此丟掉了雙腿左臂和22年的青春
人類骨頭揭示廣島原子彈釋放的輻射量,這是很驚人的!
遭遇核輻射「內外兼防」:隱蔽是主要防護措施

TAG:核輻射 | 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