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講堂 -----宗舜法師:成佛之路 依普賢十大願修行

宗舜法師:成佛之路 依普賢十大願修行

2013年07月11日 08:27

來源:宗舜法師博客 作者:宗舜法師

分享到: 更多

宗舜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修學是為了成佛,成佛必須依願起行,付諸實踐,這在一般的信眾那裡都不成問題。但什麼是願?什麼是行?要發什麼樣的願?修什麼樣的行?只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所謂「願」,即是志願,是內心深處發出的願望和決心;「行」,即是行業、實踐,是朝著願望所指的目標,努力地去實踐。志願所向,必須有行業纔能得到滿足;而行業則必須有志願纔能有結果。所以,「願」和「行」常不相舍離,相輔相成而成其果。一切菩薩發四弘誓願後,一定要以六度之行業而成佛果。「願」與「行」猶如鳥之雙翅,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普賢行願品》中說:「以普賢行悟菩提。」這可以說為我們指出了一個學習方向,即如普賢菩薩一樣去修十大行願,即可成佛。那麼,十大願王又以什麼為心要?即「常隨佛學」和「恆順眾生」。這二願,一個代表智慧資糧的集聚,一個代表福德資糧的集聚,是整個《普賢行願品》的核心所在,也是成佛之必須。我們可以根據十大願王所側重的修行角度,將它分成修智慧資糧福德資糧兩個方面來說:

其一、總加行(修行前的基礎準備):懺悔業障願。

懺悔,是說悔謝罪過而請求寬恕。即造罪或犯罪時,皆應懺悔,始得除罪而清凈。《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云:「王若懺悔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凈如本。」無始以來,由於貪瞋痴,我們造下了種種的罪業,這些罪業招感的果報,不僅障礙了我們出世間的利益,也障礙了我們世間的利益。我們要懺悔的障礙有三種:第一煩惱障,第二業障,第三報障。只有用作法懺、取相懺、實相懺等「人格的清洗劑」去洗滌清凈,纔有成就的希望。

懺悔的儀則,據《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懺六聚法篇》說,欲行懺時,須具五緣:一,請十方佛菩薩等;二,誦經咒;三,說己罪名;四,立誓言;五,如教明證。

懺悔滅罪之相,據《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說:「若有眾生得三業善相時,光明徧滿其室,聞特殊異好香氣,身意快然。或夢佛菩薩來,手摩其頭,嘆言:『善哉!汝今清凈故我來證汝等。」

懺悔的功德,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說:

「若能如法懺悔者,所有煩惱悉皆除。猶如劫火壞世間,燒盡須彌並巨海,懺悔能燒煩惱薪,懺悔能往生天路,懺悔能得四禪樂,懺悔雨寶摩尼珠,懺悔能延金剛壽,懺悔能入常樂宮,懺悔能出三界獄,懺悔能開菩提華,懺悔見佛大圓鏡,懺悔能至於寶所。」

其二、智慧資糧的修習

(一)加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願。

所謂禮敬,是禮拜恭敬之意。按《大唐西域記·卷二》所說,印度致敬之儀分為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稱讚,是說稱揚讚歎佛、菩薩、善知識等的功德。通過這兩願的修行,將自己心中的我慢貢高消除,將執著得牢不可破「我」放下,這樣纔能進一步親近善知識。

(二)正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願。

這三願的核心在親近善知識,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修學佛法的第一步,是親近善知識。《菩提道次第論》中教導我們,在依止善知識聽法的時候,要依「六種想」:1,於己須如病者想;2,於說法者須如醫師想;3,於教法須如藥物想;4,於修行須如療病想;5,於如來須作正士想;6,於正法眼生起久住想。在這六種想里,最為重要的就是前四想。如果不能對善知識及善知識所傳授的教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理聽聞正法、樹立正知正見、如教隨行等都是做不到的。反之,纔能具足佛陀的大智,纔能完成利益眾生的事業。

其三、福德資糧的修習

(一)加行:廣修供養、隨喜功德願。

所謂供養,又稱供施、供給,或略稱供。是供給資養的意思。即是以飲食、衣服等供給佛法僧三寶以及父母、師長、亡者。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措、愛護的意思。廣修供養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最好辦法,它來源於對三寶以及眾生的感恩心。只有對恩田(如父母)、敬田(如三寶)、悲田(如貧者)廣加培植,纔會令眾生歡喜,感得無盡的福報。供養在經中,從二種乃至十種之多。依《普賢行願品疏》之說,則主要有財供養、法供養、觀行供養等三種。財供養,指以世間的財寶、香華等行供養。法供養,指依佛所說的教法,如實奉行,起菩提心,行二利行。觀行供養,指實踐周徧含容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無礙的深觀。財供養若能與法契合,則也可稱為法供養,若能住於深觀,亦可稱為觀行供養,而觀行供養又屬大法供養,已畢竟財、法二供養。

所謂隨喜,是隨順歡喜的意思。即見他人所作善根功德,隨之心生歡喜。《大智度論·卷六十一》說:「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一般說來,行福德者多為人所尊重愛敬。但是,隨喜福德,其功德更勝於自作者,且隨喜福德亦可視為實德。對於廣修供養來說,能真實做到隨喜功德,在積聚福德資糧的時候,可謂低成本、高效益。用隨喜功德的辦法對治自己的嫉妒自私心理,福德資糧當然就會迅速增長。

(二)正行:恆順眾生願。

佛教以眾生為本的宗教。為什麼呢?是因為從佛陀的角度來看,眾生歡喜則諸佛歡喜;而從眾生的角度來看,離開眾生無佛可成。所以《普賢行願品》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並把眾生比喻成樹根,把佛菩薩比喻成智慧花果,指出,若無眾生,是沒有希望成佛的。所謂「恆順」,就是永遠順從眾生的善性、善行。這一大願的核心,就是要把「以自我為中心」改變成「以眾生為中心」。如何去做呢?即是《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種種承事,種種供養」,為眾生做病苦時的良醫、做迷路時的嚮導、做黑暗裡的光明、做貧窮者的商主。用大悲心隨順眾生,就是對如來最好的供養。以一切眾生為福田去耕耘播種,所感的福德當然是虛空不能容受的了!

其四、總結行(修習完結時的作法):普皆迴向願。

所謂迴向,即是「迴轉趣向」的意思。即迴轉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凈土,或施與眾生等。在《大乘義章》卷九中,曾提出三種迴向,即:1,菩提迴向,也就是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種德;2,眾生迴向,也就是深念眾生,故願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給予他人;3,實際迴向,也就是為滅有為,趣求實際,以回自己所修的善根,求平等如是法性。我們修行所得的功德或者善根,原本是為自己集聚的。而大乘菩薩由於大悲增上,寧願把功德或者善根迴向給眾生,這就使得功德或者善根變成慈悲的力量。迴向的作用,一是使功德不壞失,二是使功德增長無盡,這就好像將一滴水珠放到大海里一樣。對於發大菩提心的修行人來說,一要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一切眾生,二要將自己所修的功德迴向無上佛道。我們如果能用普賢的心量,將所獲得的功德迴向給無量的眾生,那麼,我們所得到的功德,就會像虛空一樣廣大。

綜上所述,大乘菩薩無論是求自利還是利他,都離不開「智慧」。從現實生活來看,在信息高度發達、人類聯繫日益緊密的二十一世紀,注重人生問題,直接從「凈心」入手,由改造我們的身心,進而改造我們所處的環境,建立切實可行的人生佛教,纔能達到即此娑婆世界而創造和平幸福的凈土樂園的目的。太虛大師在《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教》中曾滿懷期望地說:「人生佛教,即由人乘進趣大乘的佛法,在我著的《大乘與人間兩般文化》、《人生觀的科學》、《現實主義》、《自由史觀》等各書中,曾有詳細的理論建立。現在最緊要的是:先了解佛法、正信佛法,由正信佛法而實行佛法。就普遍地機宜上,重在完成人生以發達人生而走上菩薩行的大乘覺路。就從保持人的業果言,在今日亦須以佛法建立起人生道德,使人間可為實行佛法的根據地。人人學佛,佛法纔可風行世界,普遍全球。」


推薦閱讀:

心戒法師答弟子問(七)
凈修法門—星雲法師
學誠法師:布施得財富,戒行得尊貴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九五一卷——第一九六0卷
平常心是什麼  文/衍慈法師

TAG:修行 | 法師 | 般若 | 成佛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