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與春節的來歷

                                             元旦與春節的來歷

                                                          www.hxlsw.com | 來源: | 李郁    法治周末    

元旦與春節原本「一家人」

元旦也好,春節也罷,它們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遠非熱鬧的節慶那麼簡單。尤其是梳理二者的形成,更會發現各種變化背後蘊含的除了生活生產經驗的總結,更有歷史觀文化觀的變遷 

現在所謂農曆年的春節,歷史上稱為「元旦」;而現在過的「春節」,古代是沒有的,是民國政府創造的。這種情況已經近百年了,我們都習慣了,以為古來如此。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現代科學證實,人要養成一種習慣,只需21天,何況百年?

人類歷史上的一切文化都是人創造的,不過有的能找到源頭,有的找不到

元旦和春節的形成都還算脈絡清晰,了解後覺得很有點意趣。

【農曆元旦被官方易名為「春節」】

袁世凱考慮到其他少數民族的習慣問題,只批准「元旦為春節」。由此,傳統農曆新年歲首被官方正式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曆的1月1日這一天

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隨後正式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

這裡所說的「黃帝紀元」是當時有的人想建立一種以傳說中黃帝誕生年為元年的紀年法。但因種種原因,這一設想沒能實現。不過民國紀年卻實行了,一直到現在,我國台灣地區仍在實行。

1912年1月13日,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於頒布曆書令》,責成內務部編印新曆書。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

這一年孫中山讓出最高權力,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剛開始,袁世凱還表示遵循孫中山的一切政令,包括繼續推行新曆。於是,在中國就出現了兩種曆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陽曆體系,作為公共行政、執法、國際交往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的農曆體系,人們按習慣沿用,服務於農時與日常社會生活。當時,政府雖然強力推行新曆法,但也考慮到民眾生活的需要,採取調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民國政府的內務部在致袁世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准給假一日。」袁世凱考慮到其他少數民族的習慣問題,只批准「元旦為春節」。由此,傳統農曆新年歲首被官方正式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曆的1月1日這一天。

但一般百姓並不理會公曆元旦,仍將農曆正月初一稱為新年,並按傳統方式慶賀。 

民國政府十分不滿這種二元曆法狀況,試圖全部統一使用公曆。一直到1930年,仍然是「二元並行」,於是政府重申:放假及各種禮儀娛樂,如賀年、團拜、祀祖、貼春聯等活動一律移置國曆新年前後舉行。

為了強化這一規定,春節期間政府派警察到關門停業的商店,強迫其開門營業,並將元寶茶及供祀的果品搗毀,有的還處以罰金,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但這種做法仍然成效不大,人們照舊過自己的春節,當局無可奈何。1934年年初,國民政府決定停止強制廢歷行為,民間名正言順過起農曆春節。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共產黨就決定繼承辛亥傳統,在曆法上採用公元紀年法,但對傳統年節給予特別關注。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並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

12月23日政務院第十二次政務會議通過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元旦、春節為法定節假日。

周邊國家一直受我國文化的影響,越南、韓國也過春節,也是農曆的正月初一。

【「元旦」之名始於1500年前】

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在我國,「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朝史學家、文學家蘭蕭子云的《介雅》一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後來,唐朝史學家、文學家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書中也說:「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意思是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規定以夏曆正月為「元」,正月初一為「旦」。宋人吳自牧《夢梁錄》中《正月》開篇話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在位時勤政於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其子無才不太成器,堯沒把「天子」之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

各個朝代的元旦日期有所不同,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據《史記》記載,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初一為元旦。從漢武帝起,才規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初一)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古稱還有元日、元正、元長、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這種風俗源於上古社會的「蜡祭」.「蠟」通「臘」,故也稱「臘祭」,主要祭祀莊稼和收穫神,如農神、禽獸神等。在社會生產力極為低下的時代,人們在新的一年開始之日,還要感謝神靈、祖先的恩惠,並祈求來年神靈繼續消災降福於人間。因此祭祀活動還有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了元旦慶賀情景。類似的詩文在歷史上還有很多。

【元旦春節依據古老曆法紀年】

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活動需要將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時都要確定下來,都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名稱,於是,古人發明了紀年、紀日、紀時的方法

慶祝一年的開始,大約是所有人類的共同意願。古今中外,都把新年的第一天作為重要的節日。為確定一年的起點和終點,確定時間坐標,人類發明了曆法。

人類初期肯定會發現日月交替,月缺月圓,四季輪迴等自然現象,但精確計算這些現象的時間卻是件難事,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才辦到的。

中國先民以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年的概念和農業有關,《說文》:「年,熟谷也。」穀物的成熟周期意味著寒暑往來的周期,也就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稱為太陽年。

以朔望月為基本單位的曆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基本單位的曆法是陽曆。中國古代主要的曆法不是純陰曆,也不是純陽曆,而是陰陽合曆,稱為農曆。農曆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置閏月使農曆年的平均長度與陽曆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這一特性造成了立春與春節並不是同一天,而是有間隔變化的。

農曆平年12個月,有6個大月(30天)和6個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一共354天。太陽年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是365.2422日,比陰曆12個月的總和多出11天多。所以陰曆每過3年就和實際太陽年相差1個月的時間,所以每3年就要加1個月,稱為閏月。這樣就使農曆年的平均時間約等於1個太陽年,並且和自然季節大致符合。但實際上3年1閏不夠一個太陽年,而5年兩閏又多了些,於是規定19年閏7個月。

置閏是古代曆法中的大事。《左傳文公六年》:「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世之道於是乎在矣。」如何安插閏月是古代曆法的重要問題。

古人又根據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把太陽年分為立春、雨水、驚蟄等24節氣。這些節氣先是平均15.22日弱。後代根據太陽移動的速度,有的規定為14日(如冬至前後),有的規定為16日多(夏至前後)。人類生活、生產和社會活動需要將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時都要確定下來,都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名稱,於是,古人發明了紀年、紀日、紀時的方法。 

中國古用「干」、「支」紀日,後來長期用以紀年、紀時。干,又稱為天干,共10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又稱為地支,共12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組合,一共可以形成60個不同的名稱,如「甲子」、「乙丑」等。干支紀年,60年一個周期。節氣和干支紀年直到今天還在應用。

中國上古時代就將一晝夜分為12等分,用12地支表示,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和現代對照,夜半12點至2點是子時,又稱子夜;6點到8點是卯時。古代官員一般是卯時上班,因而稱上班為「點卯」。 

中國古代最早的紀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紀年,例如「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漢武帝時開始用年號紀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二年」等。這種方法一直延續到清末。

【公元紀年和西方曆法歷史不同】

公元紀年在8世紀以後才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應用。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也都曾創造過自己的曆法,但都沒有流傳下來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國際通用的公曆紀元,是一個來自巴爾幹半島、名叫侶狄安尼西的羅馬僧侶,於公元525年發明的。他當時是想用這一方法計算復活節的日期。這種紀年方式以傳說中的耶穌誕生之年為公元元年,元年以前稱為公元前,其年份順序倒數。公元元年後則僅稱「公元」或直接寫年份,其年份順序順數。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Domini的縮寫,意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則以B.C.(英文BeforeChrist的縮寫,意為「基督以前」)表示。但需要指出的是,沒有公元零年。

公元元年相當於中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基督教紀年是以格里高利曆為基礎的。格里高利曆是純粹的陽曆的一種,最初也是用於計算復活節的。該曆法是由中世紀梵蒂岡教皇格里高利於公元1582年頒布施行的。格里高利曆法的前身儒略曆是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執行的。儒略曆是取代舊羅馬曆法的羅馬新曆法,是以頒布者凱撒大帝的名字命名的。

公元紀年在8世紀以後才被西歐基督教國家應用。即使教皇也是很長時間一直用在位期間為紀年方式記錄文件。到了11至14世紀的時候,公元的概念才普及。而公元成為世界主流的紀年方式也是歐洲國家在世界各地殖民的結果。

在古羅馬時代,官方曆法最初本身是沒有數字紀年的,和古代中國以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名號紀年一樣,古羅馬最早是以在職羅馬執政官的名字來紀年。

執政官是羅馬共和國選舉產生的最高職務,身負宗教職責,特別是占卜。而這些執政官的名字也就以流水賬的形式記錄在了羅馬官方年代記里。而羅馬官方年代記並非是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就做記錄,而只是當他們獲得信息的時候才寫下來,這是古代年代記和現代年代記最大的區別。西方古代的年代記只是按信息獲得的時間先後順序來記錄。這一紀年法直到公元541年,當時拜占庭國王查士丁尼一世終止了這種紀年方式。

古羅馬還有一種紀年方法近似公元紀年,是以羅馬建城那一年作為元年,而前後反推、順推。羅馬國王曾以此種紀年法來慶祝羅馬建城800年。後來拜占庭帝國在公元537年規定使用此種紀年法。但是這種演算法限於某些古羅馬歷史學家使用,一直沒有取得統一的意見,沒有在更大範圍推廣。

古埃及人、古巴比倫人也都曾創造過自己的曆法,但都沒有流傳下來。

歐洲其他地方有從某城市建城開始紀年的方法,有的地方根本沒有紀年方法。許多歷史文獻記載當時發生的事件,涉及人物、地點,情節等,偶爾有季節、時辰的描述,但沒有年、日期的記載,沒有時間坐標。

【採用西曆有利於中西文化交融】

在任何一種文化形態中,控制時間體系和對時間的解釋者就是社會生活的控制者。而接受一種時空觀念,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接受了一種思想方式和文化形態

清末文化革新的領袖人物梁啟超在《新史學》中指出:「紀年者,歷史之符號,而於記錄考證所最不可缺之具也。以地理定空間之位置,以紀年定時間之位置,二者皆為歷史上最重要之事物。」

傳統中國的紀年以王朝更替和帝王的在位年代來計算,是與古代中國治亂興衰的易代觀念相聯繫的。

年號紀年最大的問題是不容易看出時代的先後,即便是60年一輪的「干支」紀年紀月紀日法,也都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點,即無法成為一種無限性的計數工具。而西曆和公元紀年恰恰是可以無限計數的。實行西曆,引入公元紀年,實際是引入了另一種文化系統的時間觀念。

立法和紀年都是人為的時間觀念,是人類文化的產物,接受一種異域的時間觀念,也是在接受一種異域的文化觀念。實行西曆,實際是實行西方時間觀念,與中國時間觀念交融,產生的意義非常深刻。

有學者認為,中西時間觀念的交融帶來了一種時間心態的重要轉變。以往中國的時間觀念,如天干地支紀年法,反映在個人記錄自己生命的方法中是循環往複的,如生肖記法,以12生肖的周而復始紀年。一個甲子60年,差不多正好是古人的平均壽命,是一個人從懂事到死亡的大致時段,人在這一生中要碰到數次自己的生肖年(本命年)。而公元紀年反映的是一種線性的時間觀念,是對上述循環時間觀的否定。

17世紀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法國思想家笛卡兒曾精闢地指出:時間是一種思想方式。在任何一種文化形態中,控制時間體系和對時間的解釋者就是社會生活的控制者。而接受一種時空觀念,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接受了一種思想方式和文化形態。

有人認為,歷史的觀念、發展演化的觀念等只有在線性時間觀念中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中國的循環時間觀念融合了基督教文化的線性時間觀念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個標誌。

從這種意義上說,西曆和基督教紀年的採用對中國走向世界有著重要的文化思想的促進作用。

------http://www.hxlsw.com/

推薦閱讀:

春節發紅包,是未來的「投資」還是「賠本的生意」?
聶榮恆:春節,我喜歡那些長輩的發問
喂?這裡有人劇透拜年祭!誰來管管
還沒睡夠,假期就已結束!奉上節後返崗高峰期攻略一份

TAG:春節 | 來歷 | 元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