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禪宗六祖傳法偈之分析

 

陳寅恪

 

  神秀、慧能傳法偈,《壇經》諸本及《傳燈錄》等書所載,其字句雖間有歧異之處,而意旨則皆相符會。茲依敦煌本《壇經》之文,分析說明之。

 

  神秀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台。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又偈曰: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敦煌本《壇經》偈文較通行本即後來所修改者語句拙質,意義重複,尚略存原始形式。至惠能第二偈中「心」,「身」二字應須互易,當是傳寫之誤。諸如此類,皆顯而易見,不待贅言。茲所欲討論者,即古今讀此傳法偈者眾矣,似皆未甚注意二事:

  (一)此偈之譬喻不適當。

  (二)此偈之意義未完備。請分別言之於下:

 

  (一)此偈之譬喻不適當

  何謂譬喻不適當?考印度禪學,其觀身之法,往往比人身於芭蕉等易於解剝之植物,以說明陰蘊俱空,肉體可厭之意,此類教義為佛藏中所習見者,無取博征。請引一二佛典原文,以見其例: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四《善達品》第七十九云:

  行如芭蕉葉,除去不得堅實。

  又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百七十二第二分《善達品》第七十七之二(即前經同本異譯。)云:

  如實知如芭蕉樹,葉葉析除,實不了得。

  又鳩摩羅什等譯《禪秘要法經》中云:

  先自觀身,使皮皮相裹,猶如芭蕉,然後安心。

  又沮渠京聲譯《治禪病秘要經》云:

  次觀厚皮九十九重,猶如芭蕉。(中略。)次復觀肉,亦九十九重,如芭蕉葉。中間有蟲,細於秋毫。蟲各四頭四口九十九尾。次當觀骨,見骨皎白,如白琉璃。九十八重,四百四脈入其骨間,流註上下,猶如芭蕉。

  據此,可知天竺禪學觀身取譬之例。至於傳法偈中所謂菩提樹者,乃一樹之專稱,釋迦牟尼曾坐其下,而成正覺者。依佛陀耶舍共佛念譯《長阿含經》卷一第一分初《大本緣經》所載,先後七佛自毗婆屍至釋迦牟尼,皆坐於一定之樹下,成最正覺。其關於釋迦牟尼之文句,茲逐錄於下:

  我今如來至真坐缽多樹下,成最正覺。佛時頌曰:

  我今釋迦文。坐於缽多樹。玄奘《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上云:

  金剛坐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黃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

  據此,可知菩提樹為永久堅牢之寶樹,決不能取以比譬變滅無常之肉身,致反乎重心神而輕肉體之教義。此所謂譬喻不適當者也。

 

  (二)此偈之意義未完備

  何謂意義未完備?細繹偈文,其意在身心對舉。言身則如樹,分析皆空。心則如鏡,光明普照。今偈文關於心之一方面,既已將譬喻及其本體作用敘說詳盡,詞顯而意賅。身之一方面,僅言及譬喻。無論其取譬不倫,即使比擬適當,亦缺少繼續之下文,是僅得文意之一半。此所謂意義不完備者也。

  然則此偈文義何以致如是之乖舛及不具足乎?應之曰:此蓋襲用前人之舊文,集合為一偈,而作者藝術未精,空疏不學,遂令傳心之語,成為半通之文。請略考禪家故事,以資說明。

  此偈中關於心之部分,其比喻及其體用之說明,佛藏之文相與類似者不少。茲僅舉其直接關係此偈者一事,即神秀弟子凈覺所著《楞伽師資記》中宋朝三藏求那跋陀之「安心法」。其原文云:

  亦如磨鏡。鏡上面塵落盡,心自明凈。案:此即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敘禪宗之息妄修心宗,所謂故須依師言教,背境觀心,息滅妄念,念盡即覺悟,無所不知。如鏡昏塵,須時時拂拭,塵盡明現,即無所不照者是也。凡教義之傳播衍繹,必有其漸次變易之跡象,故可依據之,以推測其淵源之所從出,及其成立之所以然。考《續高僧傳》卷二十五《習禪六·曇倫傳》(江北刻經處本。)石:

  釋曇倫姓孫氏。汴州浚儀人。十三出家。住修福寺。依端禪師。然端學次第觀,便誡倫曰:「汝繫心鼻端!可得靜也。」倫曰:「若見有心,可系鼻端。本來不見心相,不知何所系也。」(中略。)異時(端禪師)告曰:「令汝學坐,先凈昏情。猶如剝蔥,一一重重剝卻,然後得凈。」倫曰:「若見有蔥,可有剝削。本來無蔥,何所剝也。」

  據《續高僧傳》,曇倫卒於武德末年,年八十餘。則其生年必在魏末世。故以時代先後論,神秀、慧能之偈必從此脫胎,可無疑義。芭蕉為南方繁茂之植物,而北地不恆見。端禪師因易以北地日常服食之蔥,可謂能近取譬者也。若復易以「冷夏不凋,光鮮無變」之菩提寶樹,則比於不倫,失其本旨矣。蓋曇倫學禪故事,原謂本來無蔥,故無可剝。本來無心,故無可系。身心並舉,比擬既切,語意亦完。今神秀、慧能之偈僅得關於心者之一半。其關於身之一半,以文法及文意言,俱不可通。然古今傳誦,以為絕妙好詞,更無有疑之者,豈不異哉!予因分析偈文內容,證以禪門舊載,為之說明。在參究禪那之人得知今日所傳唐世曹溪頓派,匪獨其教義宗風溯源於先代,即文詞故實亦莫不掇拾前修之緒餘,而此半通半不通之偈文是其一例也。

 

推薦閱讀:

《陳寅恪的最後20年》摘錄
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清華國學四大導師
陳寅恪考試怪題中的「民國第一紅娘」:孫行者為什麼會對胡適之?
寂寞文化人

TAG:禪宗 | 陳寅恪 | 祖傳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