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靜待美俄關係惡化 借烏克蘭危機漁利

外媒:中國靜待美俄關係惡化 借烏克蘭危機漁利

2

  資料圖: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道,在烏克蘭局勢劇變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26日突然下令檢查中西部軍備。 [保存到相冊]

  【環球軍事報道】據西班牙「歐亞評論」網4月1日報道,未來中國可能會繼續在烏克蘭未來的問題上持中立姿態,靜待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並在恰當之時利用這種日漸緊張的局勢。

  文章稱,在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因克里米亞危機相互對峙之時,中國能夠很好的利用由華盛頓與莫斯科緊張局勢升級創造的戰略機會。中國在烏克蘭危機的問題上保持沉默,是基於以下幾個地緣政治因素:互不干涉內政原則、中俄同盟、中國在烏克蘭的投資,以及對中國西部民族分裂的擔憂。

  在適當的時候,中國對克里米亞危機的回應,可通過三個地緣政治問題解釋。其一:中國對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事務原則的支持,是出於原則,還是出於戰略利益,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其二,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對較弱國家主權的尊重是否會下降?其三,在衝突結束後,中國對待衝突的辦法——在其他各方相互爭執時坐壁上觀——是否仍然能夠為中國帶來回報?對於未來國際關係而言,這些問題的答案將越來越重要。

  對於敘利亞內戰,中國與俄羅斯同氣連枝,以敘利亞主權遭到西方國家威脅為基礎,否決了安理會決議。在眾多有關無賴國家與國際危機的事務中,北京與莫斯科都持一致立場——均是以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原則為基礎。因此,在俄羅斯被指控因干涉克里米亞危機而侵犯烏克蘭主權時,就將中國置於一個困難境地。由於害怕被指控道德虛偽,所以中國不希望被看作是公然支持莫斯科,但同時鑒於俄羅斯對中國整體外國政策與日俱增的重要性,中國也不願意與西方國家結盟反對克里姆林宮。

  新興中俄同盟是為了抗衡美國,同時為中國商業、能源與軍事利益服務。沿兩國漫長的邊境線,中俄兩國雙邊貿易自2002年以來已經翻了七番。中國越來越依賴身為全球頭號能源出口國的俄羅斯,以滿足其對石油和天然氣似乎永無止境的渴望。中國已經成為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的主要受益者,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武器裝備要多的多。

  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半島採取軍事行動後,中國與印度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相同,既不譴責也不縱容克里姆林宮。北京對此事的回應頗為模糊。秦剛外交部發言人秦剛稱,「中方歷來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然而,中國後來「闡明」了自己的立場,宣布中方考慮到了「烏克蘭問題的歷史經緯和現實的複雜性」。看起來,中國願意在這個問題上敞開大門,因為其發現自己將來有類似的困境,無論是在陸地邊境——從阿克賽欽到不丹在西藏的飛地 ,再到白頭山——還是在南海。

  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譴責莫斯科支持下的克里米亞公投時,中國投了棄權票。無論是俄羅斯,還是西方國家,都沒有從中國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儘管普京和奧巴馬都曾致電習近平,懇求他從俄羅斯或美國的角度來考慮烏克蘭的局面並投票。在避免評論公投的同時,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敦促各方「冷靜、保持克制,防止局勢升級和惡化」,並補充稱,「政治解決、對話是唯一的出路」。簡言之,在吞併成為即成事實後,中國站在普京一方。

  中國在烏克蘭的投資也是中國反應謹慎的一個原因。2012年12月,烏克蘭前任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和習近平主席簽署了總額高達100億的協議,中國將投資烏克蘭農業、航空、能源、金融行業和基礎設施建設,這使之成為烏克蘭第二大貿易夥伴。協議包括一項核條款,規定在烏克蘭受到核攻擊(甚至核攻擊威脅),北京就會為基輔提供軍事支持。考慮到當時基輔的政治方向,這個條款可是被視為是一個中國認為不會兌現的甜味劑,因為他知道西方國家針對烏克蘭發動核攻擊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基輔政治方向發生變化,中國對基輔的責任卻大致相同,因為俄羅斯利用核武器攻擊烏克蘭的可能性也接近於零。

  儘管亞努科維奇的倒台令中國失去了一個盟友,但新基輔政府更有可能會對繼續深化與中國的經濟與軍事關係感興趣。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會小心行事,以免因在克里米亞問題上與莫斯科過於密切,破壞與新基輔政府構建良好關係的橋樑。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基輔有可能會在這個問題給北京留下空間,以免危及本國經濟與軍事利益。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克里米亞的未來提供了無數的機遇與風險。自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採取軍事行動以來,鑒於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相互制裁,以及俄羅斯被暫停在G8集團的地位,美俄國親善的前景大大減少。毫無疑問,冷戰後東西方最嚴重的對抗中,中國明白其對克里姆林宮和白宮的戰略價值。由於西方國家試圖孤立和懲罰俄羅斯,莫斯科將會有更多的理由親近其中國合作夥伴,向中國出口更多能源,尋求對俄直接投資,並構成軍事同盟對抗西方國家。

  與此同時,烏克蘭危機應該令中國對把「不干涉」政策作為其外交政策支柱的做法提出一些基本問題。雖然從長期來看,維持合作關係,並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可能是符合中國利益,但北京在有關克里米亞的問題上對俄羅斯的支持仍然會非常微妙,而莫斯科明白箇中原因。在烏克蘭問題上持相對中立的立場,分析人士將沒有理由指責北京對美俄干涉弱國事務持雙重標準。

  當主角在各種衝突中相互攻擊時,中國是否能夠繼續坐在後台作壁上觀,此前其他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出色。中國沒有參與伊拉克戰爭,但卻贏得了大部分伊拉克石油合同,這就是最好的例子。幾乎沒有理由相信中國會改變自己的做法,基於最近的經驗,中國政府認為,保持中立和耐心,做一點損失都沒有,好處倒不少。未來中國可能會繼續在烏克蘭未來的問題上持中立姿態,靜待美俄關係進一步惡化,並在恰當之時利用這種日漸緊張的局勢。

推薦閱讀:

情人節這天川普和「好基友」分手了,國家安全顧問因通俄閃電般辭職
各大國是如何在敘利亞排兵布陣的?地球知識局
美俄對峙升級,陷入冷戰以來最危險時刻,莫斯科真的不相信眼淚嗎?
俄羅斯對美網路攻擊將延緩特朗普修復美俄關係
美俄兩國對壘黑海:局部冷戰態勢已經形成

TAG:中國 | 危機 | 烏克蘭 | 關係 | 外媒 | 美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