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自學摘編
05-30
太極自學摘編(自百度吧老拳迷)太極拳有沒有入門是有標準的.在行拳走架時松靜沉穩,氣勢渾厚飽滿.全身溶為一體.打出整勁.開合纏繞招式純熟,精神領起,內氣鼓盪.一動一太極.做到這些才是拳化上身,還不是高手,只是入門第一步.,後面還有更高的東西要練.可嘆有多少人練了一輩子,連門都沒有進.不要追求感覺,那是虛幻的,也不要奢談懂勁神明.太極拳是實實在在練出來的.也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 十三勢總勁為"中",太極拳的理論基礎是中庸之道. 立身中正是超越所有要領和技法的總綱,不能曲解,鑽牛角尖。太極拳技擊要做到得機得勢,力無虛發.發力須注意時機.1,對方露出空檔.2,對方被你控制,已無法變招.3,對方被你牽動拔跟,已處於失勢.4,自己處於最佳發力位置.因為太極拳發力求個平衡,故發力後自己還是保持中正,不給對方有機可乘.萬一沒擊中,只要對方未變招前連擊.不要有抽回的動作.一松就打.如對方已變招,則粘上去,走化.我的貼子是不同師傅口授及自己的體會,跳出了門派局限,重於實際操作性.1,只講勁路不講著法是一大誤區.太極拳是由一招一式組成的,而每個招式中都包含對勁路的控制.沒有著法就沒有變化,特別在運動中,在激烈的對抗中.著熟過程是漫長且迴避不了的.很多師傅都避免談及,有的自己不懂,有的是不願教.武術到高級階段是不分內外家的.2,我練過十幾年的大松大軟,自己感覺已大成,結果連小混混也打不過.被迫重新拜師.松是有實為基礎,軟是以剛作後盾.有虛有實.剛柔相濟才是太極拳.松是一種意識.我講的松是實際操作中的松,那是轉關處,也是發勁前的瞬間.鬆鬆棚住是帶變數的,視對方變化而變,而且是帶內力的,也有實際操作性,當然也含意識之棚.膝不過尖.襠不低於膝.再低則右腿內側著地.如下勢,雀地龍.韌帶拉不開就不要勉強.以你的基礎,要改變練拳方法,不要追求低架,以中高架為主,身法步法活起來,向散手練法靠攏.鈕矩;我反對全身大松大軟,這是練不出功夫的.松要松在摺疊處,松得越透越好,越松越靈敏,發力越脆.在練拳時要鬆鬆棚住,當對方挨你任何部位,你能感覺力的大小,方向,這時你突然松透,對方就失去支撐點,甚至失勢.此時是你發力的機會.機會稍縱即逝,要把握的恰到好處.你的發勁較單一,大,小架發勁方法也不一樣,沒有充分利用整身,腰跨,及開合,內氣催動.在意不在氣,不是不要氣,氣是平時的積累,應用時不必注意,意到氣自然到.關於雙推掌發力方法,力發於足,腰跨合住,脊柱稍弓<典型的身備五弓之勢>在心意下沉的同時整身合打出去.身手的相對位置是不變的,手不要伸出去,所謂出掌不見掌.如進步雙推掌,猶如巨大的太極球,帶著沉勁打過去.白蛇吐信實際是穿掌動作,力發於足,主於腰跨,形於手,在心意下沉的同時,擰腰帶手打出去.有上下對拔之意.也可腰跨相合的同時將手打出去,注意往下多少往上也多少,保持平衡.手不要伸出,是腰跨,身體在發力.所謂出手不見手.此招不一定是實招,如對方拿你手,即右手扣腕左手托肘變閃通背,可打,可摔.發勁必須在得機得勢之時,切忌硬打,如對方力小,硬打能奏效,如對方內力大,則是以卵擊石.不要追求氣感,太極拳的氣是隨著開合聚散自然形成的,是實實在在的內氣,不是感覺。手上不但沒有氣感,什麼也沒有才是。不要迷信站樁,站樁是調神,調息,調身.有45分鐘足矣.久站傷骨.也練不出功夫.練拳是活樁,活樁才能出功.僅供參考飛天兔先生;我是過來之人,以前站樁2小時以上,我師兄每天4小時以上,可惜沒用,根本長不了多少功夫.最後師傅在無人時悄悄告訴我,傻站沒用.功夫在活樁中.因為人是活的 .去年,有另一老師來訪,閑談站樁時說起.一語道破天機.如果有師傅不教真功,老是叫你練站樁,有兩個可能;一是忽悠,根本不想傳你功夫,二是考驗你的耐性,就象舊時學徒先做三年飯一樣的.我練拳數十年,到老才明白,做了許多無用功.已悔之晚也.今天說出來,給後學借鑒.進入練功狀態是在無極時,無極站立是等待氣機發動.練得越好時間越短,高手在瞬間完成.起式一動,即是太極,太極狀態須攻防兼備.故起式就含技擊.如果沒有攻防意識,就成了表演,與拳理不符.因為起式太重要了,在學拳時要反覆練習.從無極到太極,出手就打,這就是太極拳技擊防不勝防的原因.[page]注意松沉.一個開合完成,接松沉,心氣連身體下落到跟.再接下一個開合.動作間斷開.以意相連.交代得清清楚楚.什麼是松?平時老師要求的松實際是表面的松.在內功未練成前是做不到真正的松的.功有多少,松有多少.大松者,有強大的內功也.所謂一有百有.我在教人推手時,從不要求松,有多大力儘管使出來,要求勝,不能敗.當吃了苦頭,練得圓活了,自然就松下來了.這也是推掉僵勁的一種方法.如何練出功夫?各派都有不同的方法.非弟子不肯傳授,但主要還是從拳架中來,練出沉勁.整勁.練功首先把拳化上身,這需要2年左右時間,故短時間就有這樣那樣感覺的都是錯覺.真正經絡通了是沒有感覺的.技擊無非力度,速度,太極拳也不例外.力度就是功力,速度就是神經反應.太極拳浩瀚的理論和訓練方法最終是為此服務的.千萬別陷在"鬆懈"的陷井裡出不來.太極拳套路不是表演,也不是練幾個技擊動作.它是領悟太極拳內涵的一個過程.是一種修鍊的方法.心浮氣燥之人如何解得!套路練習非常重要,它在運動中內氣默默運行,聚散鼓盪,形成渾厚的太極內功.通過套路練習,熟練掌握千變萬化的規律,應用到技擊實踐中去.既使絕世高手,也不會放鬆套路的研究.在此透露一句秘訣;太極拳之奧秘就在套路中要學陳式太極拳就近找老師.最好能找到傳人.如;陳家溝的那些傳人,北京馮志強及田氏兄弟的傳人,山東洪傳等.都是可學的好拳.本人雖是傳人,但尚未大成,恐誤人子弟.學拳只要堅持勤練,不斷尋師訪友,定有所成.什麼是捨己從人?說白了就是順著對方之力打.太極拳技擊的奧妙盡在此中.一點不是誇張.由著自己來,易犯主觀錯誤.不是頂牛,就是挨打.練太極拳不能憑自己的想像聊一下整勁.健身太極拳不需要研究整勁,研究技擊就不得不考慮整勁.整勁顧名思意為整身之勁.包括精神意識.練整勁的基礎是規範的拳架.目的是一觸即髮式的技擊.當你著法純熟,內勁渾厚後,行拳走架就是在練整勁.就象子彈上膛的槍,隨時擊發.練整勁並不深奧,主要自己體會,自己檢查.練拳中不論手.腿.身體處在任何位置,檢查是不是得勁,能不能發力彈抖,能不能松,能不能走.全身是否協調結為整體.如有不適,細細體會調整.久而久之,一出手都是整勁.我剛看過一個發力視頻,感覺老是慢了半拍,還有拳友在叫好。他們不知道發力前全身早就調整到位,時時處處都保持著整勁,哪有蓄勁等多餘動作.腰如車軸,軸是不自轉的,只有輪在轉.我以前也有此病.為糾正此病,我的另一位師傅要我練3年陳正雷的老架一路,雖然工夫沒多大長進,卻把拳架練規矩了。當時也很不理解,多年後講解技擊才明白.你腰稍轉過一點,就是失中.就打你個死角.且無解!腰為主宰,豈能擅動,轉換胯要靈活,摺疊運化在胸腹.練拳切忌晃動,要動全身協調一起動.腰動胯一起動,不能單獨動,保持身體中正.你目前先把動作做到位,可對鏡子自查.當年馮志強老師看我打拳,就提出你還沒有到位怎麼就回來了.你和我以前一樣犯此病.推薦下面太極拳理論知識文章精彩內容與大家共享學練心語 楊少侯談體用要訣 作者:楊少侯楊澄甫注《太極拳論》 楊澄甫宗師話太極 作者:楊澄甫論太極推手(楊澄甫口述 陳微明筆錄) 楊澄甫宗師話太極 作者:楊澄甫推手三十六病-陳鑫太極拳論分類語錄 揚斑侯傳全體大用訣楊健侯秘傳太極拳名詞解釋 楊健侯 楊班侯傳太極拳九訣楊班侯太極——全體大用訣註解 楊式太極拳練習談太極拳法歌解--楊澄甫 武禹襄拳論解釋義---陳固安太極拳十三勢行功心解--楊澄甫大宗師注釋 楊澄甫宗師所言太極拳說十要-楊澄甫 楊澄甫傳抄太極拳譜楊少侯談練拳要訣 楊班侯亂環訣釋義 作者:楊班侯楊澄甫:論推手 楊澄甫:太極拳說十要陳鑫太極拳論分類語錄 界限用武要言 陳鑫 推手十六目陳鑫陳式太極拳 官骸十三目語錄--陳鑫 陳鑫拳論王培生談太極拳的化、引、拿、發一羽不能加的太極功夫談孫式太極拳的動與靜太極拳修鍊關鍵在於神能馭氣關於太極拳之「九曲珠」 「中正」修鍊方法太極拳的「內三合、外三合」太極拳入門須知談陳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的動作細節練好太極拳的十大要領太極拳的平衡與和諧 功效全面話太極入門法則述真 打太極拳要懂技擊的道理推薦下面更多精彩內容與大家共享最全的太極拳明師論文總匯最全的太極拳教學視頻總匯最全的名師演練太極拳視頻總匯最全的攝影技術知識大彙集最全的攝影技巧視頻教程大彙集photoshop視頻教程大彙集最全的photoshop文字教程專輯光影魔術手視頻教程總匯會聲會影視頻教程總匯博客技巧總匯 博客代碼總匯電腦技術總匯相學占卜大全健康養生視頻講座大彙集健康養生保健知識總匯沙畫藝術集錦 電子圖書珍藏交誼舞蹈教程音畫作品欣賞 美圖動圖欣賞音樂素材總匯flash時鐘日曆大彙集百家講壇視頻總匯竹簡字畫總匯古玩字畫總匯 收集最全的動畫歌曲總匯美食/烹飪專輯中外美景奇觀專輯 民間藝術作品欣賞專輯極品音畫總匯 國外攝影藝術專輯美景攝影照片專輯 美圖秀秀視頻講座:全攻略花卉知識課堂 Ps 基礎教程:大師之路文字教程 人體經絡穴位知識文章專輯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董英傑的太極觀
※太極八卦掌 | 八卦掌第一掌-單換掌
※武術名家講解何為太極拳-中國太極拳網
※太極打手捶法----徐太平
※聽陳正雷老師的弟子張晉僖談《如何練好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