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看金融 全面深化改革

三中全會看金融 全面深化改革

——周小川屢提央行要避免干預 肖鋼:市場化是改革第一取向

特別版11

  1、周小川三中全會輔導文章多次提避免干預,要讓市場基礎決定市場走勢,把權力回歸到市場,央行減少干預,充分體現了三中全會的精神「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顯示了央行領導人對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發展藍圖已有了清晰規劃。


  2、昨日,肖鋼首秀並定調了中國股市改革方向,將堅定註冊制改革,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取向的資本市場改革 ,其中,市場化是改革第一取向。並強調改革必然觸動利益,是一件冒風險的事,這就需要勇氣和智慧,沒有勇氣肯定談不上改革。從表態的字裡行間中,可見其變革決心之一斑。雖然字數寥寥,但也足夠資本市場參與各方反覆推敲斟酌。


  3、中國改革力度超預期,外資投行對於A股樂觀情緒迅速升溫。在最新的A股策略報告中,瑞銀證券提出,改革道路清晰,A股將迎來估值重估。


周小川屢提避免干預 發展藍圖已有了清晰規劃

  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輔導讀本》發表署名文章:《全面深化金融業改革開放 加快完善金融市場體系》一文,文章多次出現「減少」、「退出」、「避免」干預的字眼。


  周小川此文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構建更具競爭性和包容性的金融服務業、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穩步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兌換以及完善金融監管。


  1、穩步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


  針對如何穩步推進匯率和利率市場化改革,周小川提出三點措施,首先是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其次,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後,他指出,隨著我國金融宏觀調控逐步由以數量調控為主轉為以價格調控為主,以及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有必要健全反映市場基準的國債收益率曲線。


  2、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對於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周小川提出,應該轉變跨境資本流動管理方式,便利企業走出去。減少外匯管理中的行政審批,從重行政審批轉變為重監測分析,從重微觀管制轉變為重宏觀審慎管理,從「正面清單」轉變為「負面清單」。方便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投融資行為,逐步提高境內企業向境外提供人民幣和外幣信貸及融資擔保的便利程度。


  同時,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研究建立境內外股市的互聯互通機制,逐步允許具備條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拓寬居民投資渠道。在建立相關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放寬境外機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資格限制。有序提升個人資本項目交易可兌換程度,進一步提高直接投資者、直接投資者清盤和信貸等的可兌換便利化程度,在有管理的前提下推進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可兌換。


  3、外債管理


  周小川在文件中表示,將建立健全針對外債和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提高可兌換條件下的風險管理水平。綜合考慮資產負債幣種、期限等匹配情況,合理調控外債規模,優化外債結構,做好外債監測,防範外債風險。加強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方面的管理。保持對非法資金跨境流動的高壓政策,同時防止過度利用避稅天堂。加強對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動特別是金融衍生品交易監測。


  4、完善金融監管 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


  在金融監管部分,周小川強調,完善逆周期資本要求和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要求,適時引進國際銀行業流動性和槓桿率監管新規,細化金融機構分類標準,統一監管政策,減少監管套利,彌補監管真空。明確對交叉性金融業務和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職責和規則,增強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


  另外文件強調將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通過明確金融機構經營失敗時的推出規則,包括風險補償和分擔機制,加強對存款人的保護,有效防止銀行擠兌。進一步釐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加強市場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從根本上防止金融體系風險的累積。


  5、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文件指出,將加快建立功能完善、權責統一、運作有效的存款保險制度,促進形成市場化的金融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存款保險制度要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實行優先賠償和基於風險的差別費率機制,建立事前累積的基金,具備必要的信息收集與核查,早期就徵集風險處置等基本職責,與現有金融穩定機制有機銜接,及時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金融市場三大亮點:


  1、金融「負面清單」准入制


  一直以來,民營資本難以進入金融業。從1996年民生銀行成立算起,已經有整整17年的時間,沒有一家新的民營銀行獲批。


  周小川稱,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金融業作為競爭性的服務行業,也應該按照『負面清單』的准入制度和擴大服務業開放的要求,為各類投資主體准入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


  對於市場的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告中,將其從「基礎性」提升至「決定性」。


  在周小川看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客觀上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在金融領域,利率、匯率是重要的要素價格,但一直以來受到的干預較多。


  對下一步利率市場化,周小川開出了近期、近中期和中期「三步走」的目標路徑。匯率上,周小川稱,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周小川還稱,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3、境內外股市互聯互通


  周小川稱,要進一步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主體資格,增加投資額度。「條件成熟時,取消合格境內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資格和額度審批,將相關投資便利擴大到境內外所有合法機構。」


  與此同時,周小川還表示,研究建立境內外股市的互聯互通機制,逐步允許具備條件的境外公司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股票,拓寬居民投資渠道。


肖鋼首秀定調中國股市 市場化是改革第一取向

  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昨日首次公開亮相併發表主題演講,稱資本市場推進市場化改革將堅持問題驅動、問題導向,改革總體堅持「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取向。其中,市場化是第一取向。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牽一髮動全身,是還權於市場的重大改革,但註冊制不是簡單備案登記生效,也不是放鬆監管,要實施註冊制,還需要一系列配套改革和條件。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並不意味著現在就要推出國際板,現在推出國際板條件並不成熟。


  從演講全文來看,肖鋼對資本市場未來發展藍圖已有了清晰規劃。未來,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證監會職能轉變、多渠道股權融資體系建設、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都將成為證監會今後幾年內的工作重點。


  1、註冊制並非簡單備案登記,要還權市場還權投資者,專家稱預計要2~3年才能實行


  肖鋼表示,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是發行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還權於市場、還權於投資者的重大改革,也是資本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儘管各地各個國家實行註冊製做法不一,但是有一個基本特點,就是股票發行審核一定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證監會要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準確性、全面性進行審核,並不對公司的投資價值和持續盈利能力做出判斷,而是交由市場和投資者自主判斷,真正還權於市場和投資者。


  「大家千萬不要誤解,註冊制就是登記生效制,不是這樣的。股票發行不是不要審了,更不是垃圾股可以隨便發了,而是審核方式要改革。」肖鋼說,不能將註冊制理解就是登記備案,自動生效。實行註冊制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和條件,要實行註冊制就必須修改現行證券法。


  在配套改革和條件上,肖鋼表示,還要增強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責任和能力,讓其真正歸位盡責。要推動司法制度的改革,特別是民事賠償制度改革。在中小投資者保護方面,要構建資本市場保護中小投資者的一整套法律法規體系等。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表示贊同。他認為,推行註冊制的關鍵就是擬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要準備好,但是,目前他們尚未準備好。市場中介機構未來要更加嚴格審核擬上市公司,如果發現擬上市公司有問題,作為中介機構,包括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都有責任。如果擬上市公司不公開不公正,虛假陳述,要受到處罰,客觀上是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曹鳳岐指出,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制度建設、權利明細上都需要劃分清楚。他建議證券交易所和證監會的許可權分開,未來由證券交易所承接發審權,然後再逐步從投資價值的實質審核向信息披露的形式審查過渡,推動核准制向註冊制過渡。曹鳳岐預計要2-3年時間,才能實行註冊制。


  2、證監會要從審批者轉變為真正的監管者 肖鋼拋五指理論證監會要扮演小指


  肖鋼表示,推進市場化的改革必須以法制化作為保障,市場化也必然要求國際化,同樣也迫切要求加強證監會自身的改革和建設。


  「講到證監會在資本市場的作用,我想引用一位有名人士講的"五指理論",大拇指是投資者,老大。緊靠著大拇指的食指是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指是媒體,上市公司是無名指,證監會是小指頭,最小。」肖鋼說, 雖然證監會最小,但離佛法最近,要借用法律的力量行使職責,要進一步簡政放權,轉變職能,把證監會職能切實轉到「兩維護、一促進」上來,進而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肖鋼強調,證監會要加強自身建設,要建設一個公正的、透明的證監會,實現規則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要嚴謹、高效執法,從審批者轉變為真正的監管者。


  3、暫無國際板計劃


  肖鋼指出,推進資本市場市場化也必然要求國際化,只有資本市場實行雙向開放,通過「引進來、走出去」,才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資本市場市場化進程。


  「推進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推進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並沒有打算現在就開國際板。現在開國際板的條件還不成熟,我想在這裡特別澄清一下。 」肖鋼說。


  4、發展多渠道融資 擴大新三板


  在談及如何貫徹三中全會關於「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推進資本市場多渠道融資」要求時,肖鋼表示:「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很廣的體系,融資渠道既包括股票,又包括債券,還包括期貨 、期權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既包括場內市場,又包括交易所之外的場外市場 ;既包括公募,又包括私募 。」


  肖鋼說,下一步證監會將進一步壯大主板,豐富主板內涵。繼續發展中小板,改革創業板,使創業板真正定位於支持成長型和創新型的中小企業。要擴大「新三板」,規範和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要把區域性股權市場納入到多層次股權市場體系中。要發展證券公司的櫃檯交易市場。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目的是激活民間活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向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因此,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適應不同層次企業的融資需求,擴大資本市場覆蓋面,提升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政策引領方向 A股小牛市正在起步階段

  回顧A股歷史,在去年的12月5日,也是金融板塊振臂一呼,掀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反彈行情。與去年底的市況對比分析,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規划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令行情從此邁入了新階段:從此前的「下跌——反彈——再下跌」的熊市階段,轉入到「上升——回調——再上升」的牛市階段。這也是今年的收官行情與去年的最大不同之處。


  實際上,當《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還未公之於眾時,大盤走得略顯猶豫,上周五的走勢也體現了部分投資者的謹慎。而當《決定》全文在上周五晚公布後,上至券商基金,下至中小投資者,都對《決定》展開了全民大學習、大討論。大家形成的共識是「超預期、長期大利好」,而分歧之處在於對短期行情的影響,仍有較多人認為「短期會沖高回落,資金風險仍需防範」。


  不過,近日大盤的放量大漲,尤其是中信證券、中國人壽等權重股罕見漲停,就此打消了不少人的顧慮,市場樂觀情緒迅速激發。值得注意的是,在技術派人士看來,上證綜指2200點是一道大坎,因為長期下降壓力線目前正在該位置附近,其壓製作用在這幾年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一旦有效突破,也就意味著長期調整結束,一輪大的上升周期將就此開啟。


  《決定》出台後,機構態度也出現明顯轉向,大多數機構認為中長期機會近在眼前。興業證券認為,《決定》對於A股行情的意義是確定了戰略性底部區域。雖然不排除階段性風險的擾動,但是,戰略性布局的思維應該儘快樹立起來。中金公司提出,《決定》的出台標誌著中國新一輪全面改革即將啟動,這很可能成為中國發展歷史上又一次大的拐點。如果市場短期仍因對改革猶疑或對流動性趨緊等的顧慮出現回調或者震蕩,將提供買入機會。


  中國改革力度超預期,外資投行對於A股樂觀情緒迅速升溫。在最新的A股策略報告中,瑞銀證券提出,改革道路清晰,A股將迎來估值重估。因為:1、《決定》化解了公報出來後部分投資者的擔憂;2、此前投資者對於三中全會是否能夠出台有力的改革措施並無很高期待;3、當前A股市場估值在亞洲國家中最便宜,尤其是金融板塊;4、長端國債利率可能在12月初前後穩住,將打消投資者的部分憂慮。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認為,大金融行業最可能成為市場風格轉換的受益者;另外,國企改革、土地流轉改革、單獨二胎放開以及自貿區建設等改革主題可能成為較長時期投資機會。


  來源:證券時報、人民網、光明網、《21世紀經濟報道》


推薦閱讀:

易綱詳解三中全會金融改革路徑

TAG:金融 | 改革 | 三中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