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第五之一至三)(嘉興藏B010)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一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安樂行品第十四

  釋此為三。一依事釋。二附文釋。三法門釋。各有略廣。略明依事釋者。身無危險。故安。心無憂惱。故樂。身安心樂。故能進於宏經口業之行也。略明附文釋者。先附上品文。著如來衣。則法身安。入如來室。故解脫心樂。坐如來座。故般若導行進。又附此品文。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樂。觀諸法實相。故行進也。略明法門釋者。安名不動。樂名無受。 行名無行。不動者。六道生死。二乘涅槃所不能動。旣不緣二邊。則法身無動搖。安住不動。如須彌山。名為常住不動法門。上文雲。身體及手足。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亂。即此義也。無受者。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圓教中五受生見。亦皆不受。(先約外道四句及以絕言。名為五受。次約藏通別。各各四門及一絕言。亦各五受。後約圓教四門及一絕言。若未證實而生著見。亦名五受。體教入理。理無所受。方名不受。)有受則有苦。無受則無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無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無受則無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賢聖行。故言無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行也。次更廣事釋。夫安樂者。即大涅槃。從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從因得名也。若常見外道行於苦行。則因果俱苦。若斷見外道恣情取樂。刞因樂果苦。若析法二乘無常拙度。加功苦至。方入涅槃。則因苦果樂。今是如實巧度。故因果俱樂。大經雲。定苦行者。謂諸凡夫。苦樂行者。聲聞緣覺。定樂行者。謂諸菩薩。今於菩薩中應更分別。三藏菩薩。有教無人。通教三乖。因果俱偏。別教菩薩。因偏果圓。圓教菩薩。因果俱圓。今以俱樂俱圓之妙果妙因。稱為安樂行也。次更廣附文釋。安樂行是涅槃道。涅槃有三義。 謂三德秘藏。行有三義。謂止行。觀行。慈悲行。止行者。三業柔和。違從俱寂。即是體法身行。上文所謂如來衣也。觀行者。一實相慧。無分別光。即是體般若行。上文所謂如來座也。慈悲行者。四宏誓願。廣度一切。即是體解脫行。上文所謂如來室也。總此三行。為涅槃道。總於三德。為行之境。境稱安樂。道稱為行。大論雲。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因時用此三法導三業為行。三業凈故。即是凈於六根。六根若凈。發相似解而得入真。果時名為佛眼耳等。因名止行。果名斷德。因名觀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又因名三業。果名三密。因時慈悲導三業利他。果時名三輪不思議化。如此觀時。無復分別。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一切眾生。即大涅槃。不可復滅。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故名為安樂行也。此行與涅槃義合。彼經雲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如來是人。安樂是法。如來是安樂人。安樂是如來法。總而言之。其義不異。別亦不異。彼經明金銀寶樹。譬無漏寶林。與此經寂滅忍衣合。彼經明金沙大河直入西海。譬一實慧。與此經法空座合。彼經明得道女人則無諂曲。譬無緣大慈。與此 經慈悲室合。彼經呼為無餘義。此經呼為無上道。又彼經所明聖行。即如來座。天行。即如來衣。梵行嬰兒行病行。即如來室也。問。大經明親附國王。持弓帶箭。摧伏惡人。此經遠離豪勢。謙下慈善。剛柔碩乖。云何不異。答。大經偏論折伏。而住一子地。何曾無攝受。此經偏明攝受。而頭破七分。何嘗無折伏。各舉一端。理必具四。適時稱宜。即世界意。攝受。即為人意。折伏。即對治意。悟道。即第一義意也。次更廣法門釋。所謂不動門。不受門。不行門。具如玄文十種三法。準例可知。若以此義為四悉者。三法異。即世界。解脫。即為人。般若。即對治。法身。第一義也。問。此安樂行。有何次第。答。法華圓行。一行無量行。不可思議。何定前後。今一往隨文說者。法師品。略示宏經。則以益他為本。故先明入室。此品。辨惡世宏經。安諸逼惱。故先明著衣。前後互現耳。若約行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乖寂起相。則應先以般若盪累。是坐如來座。諸法不生而般若生。同體慈悲。愍眾故行道。次入如來室。旣以慈悲化世。必涉違從。決須安忍。次著如來衣。然說雖次第。行非次第。行時入空即具一切法。況慈忍耶。四安 樂行者。一是止觀慈悲導身業。二是止觀慈悲導口業。三是止觀慈悲導意業。四是止觀慈悲導誓願也。身業有止故。離身粗業。有觀故。不得身。不得身業。不得能離。無所得故。不墮凡夫地。有慈悲故。勤修身業。廣利一切。不墮二乘地。有止行故。著如來衣。有觀行故。坐如來座。有慈悲故。入如來室。止行離過。即成斷德。觀行無著。即成智德。慈悲利他。即成恩德。恩德資成智德。智德能通達斷德。是名身業安樂行。余口意誓願亦如是。此品來意者。若諸大菩薩受命宏經。深識權實。廣知漸頓。又達機緣。神力自在。非復濁世惱亂所能障阻。不俟更示方法。若初依始心。欲修圓行。入濁宏經。為濁所惱。自行不立。亦無化功為是人故。須示安樂行也。

  (丁)此是跡門流通第五品經。文分為二。初問。二答。

  (戊)初中二。初嘆前品深行菩薩能如法宏經。二問始行菩薩云何惡世宏經。

  (己)今初

  爾時文殊師利法玊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希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

  (己)二問始行菩薩云何惡世宏經

  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

  (戊)二答為三。初總標章。二解釋修行方法。三總明行成之相。

  (己)今初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己)二解釋修行方法四。初身安樂行。二口安樂行。三意安樂行。四誓願安樂行。

  (庚)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長文中二。初標。二釋。

  (壬)今初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詣理略說。名行處。即約正行。附事廣說。名親近處。即約助行。然說有廣略。理無淺深也。具如下釋。

  (壬)二釋二。初釋行處。二釋親近處。

  (癸)今初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釋此為三。初約一法。謂一實諦。次約二法。謂生法二忍。三約三法。謂不思議三諦也。初一實諦者。為一切所歸。為一切作本。而徧無分別。為一切所歸。故云住忍辱地。諸法歸之。故名為地。眾行休息。故 名忍辱。此即行不行之行。如來衣也。(理雖無行。依理而行。行得理息。即名不行。行即不行。故云行於不行之行。)為一切作本。故云柔和善順等。眾行得理而成。譬如萬物得地而生。若得理本。在剛能柔。在逆能順。在暴能治。在驚能安。無量功德從中道一實地生。地無所生而生功德。此即不行行之行。如來室也。(依理不行而行於行。)徧無分別。故云又復於法等。謂了知行與不行。性相無二。見諸法實。名不分別。亦無不分別相可得。名為亦不行不分別。即是非行非不行之行。如來座也。(於法無所行。故云非行。亦不行不分別。故云非不行。)無三行而三行。故名為行。同一實諦。故名為處。初約一法釋行處竟。次生法二忍者。即生法二空也。此與二乘不同。二乘生空。但破界內我執。二乘法空。但破界內邪因緣無因緣法執。今明圓教二空。約十界假名即中道故。無復十界假名可得。故名生空。約十界實法即中道故。無復十界實法可得。故名法空。若更開者。即為四忍。謂伏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也。或為五忍。則更加信忍。或為六忍。則更加和從忍。或對四十二地。則為四十二忍。一地即有四十二地功德。一忍寧無四十二忍法耶。今且約四忍消文。而與別教永異。別 教伏順二忍。是生忍位。則淺。無生寂滅二忍。是法忍位。則深。圓教不爾。二忍四忍。悉通初後。何者。二空之理。即是中道。初修四忍。入於中道。見二空理。乃至後心。亦秖窮二空理。故大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若約無淺深判四忍者。從初發心。圓伏五住。至金剛頂。皆名伏忍。初後悉不違實相故。皆名順忍。初後悉不起二邊心故。皆名為無生忍。初後悉休息眾行故。皆名為寂滅忍。(凡夫在迷。理即二空四忍。聞經生解。名字二空四忍。圓伏五住。觀行二空四忍。六根清凈。相似二空四忍。四十一位。分證二空四忍。妙覺極果。究竟二空四忍也。)經雲住忍辱地。即住二空四忍地也。柔和。即伏忍。善順等。即順忍。聞生死苦。不匆卒畏懼。聞涅槃樂。不匆卒求證。聞佛常與無常。二乘作佛與不作佛。生死涅槃異與不異。佛道長短難易非長非短。非難非易等。皆不驚怖。故名順忍。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即無生忍。亦不行不分別。即寂滅忍。前二名生忍。後二名法忍。從始至終。以二空理忍諸法。是著如來衣。安住二空理。是坐如來座。愍諸眾生。是入如來室。二空四忍名為行。理即是處。故云是菩薩行處也。次約二法釋行處竟。三約不思議三諦者。住忍辱地。總論三諦。如 有地可據。方能忍辱也。柔和善順者。善順真諦。能忍界內界外虛妄見愛寒熱等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者。安於俗諦。忍眾根緣。稱適機宜。故不卒暴。體忍違從。故心不驚也。於法無所行等者。即安中諦。能忍二邊。故云無所行。正住中道。故云觀如實相。亦不得中實。故云亦不行不分別。此則據三諦之地名為處。忍五住之辱名為行。行亦為三。謂止行。即行而不行。著如來衣。觀行。即非行非不行。坐如來座。慈悲行。即不行而行。入如來室。是謂約三法釋菩薩行處。明宏經方軌也。

  (癸)二釋親近處三。初約遠論近。二約近論近。三約非遠非近論近。(遠近二字。並去聲讀。是虛活字。)

  (子) 初約遠論近。是附戒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亦是廣上住忍辱地。行不行也。文為十。初遠豪勢。乃至十遠畜養。於中九是生死。第五二乘一種是涅槃。二俱遠離。乃名親近中道。

  (丑)初遠豪勢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恐始行人。恃附勢力。失正道故。初似小益。久則大損。

  (丑)二遠邪人邪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贊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梵志。亦云凈裔。在家事梵者也。尼犍。此翻離系。出家外道之通名也。路伽耶陀。亦云韋陀。西域外道典籍。依於愛見而為答釋者也。逆者。征問之謂。即是依於愛見而為問難者也。正觀未成。切須防斷。恐其染習。迷於正理。

  (丑)三遠兇險戲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叉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

  那羅。此雲力。即捔力戲也。不親近者。恐散逸故。

  (丑)四遠旃陀羅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

  近旃陀羅。令人無慈。

  (丑)五遠二乘眾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

  近二乘人。令人遠菩提故。西土大小兩乘。各居不雜。故云或來。旣未受大。勿妨小志。故云隨宜說法。

  (丑)六遠欲想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欲想最能殺害菩提心故。

  (丑)七遠不男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不男最能壞亂菩提志故。五不男者。一生不男。謂胎中或初生時。便缺男根。二犍不男。謂截去或爛壞等。三妒不男。謂因他淫慾。乍有根起。而無根用。四變不男。謂見男變女。見女變男。五半不男。謂半月有用。半月不能。(此皆)宿造惡業。今感惡報。不任載道。非佛法器。故名重難。不得出家。亦不應與親厚。

  (丑)八遠危害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

  獨入他家。恐招危害。一心念佛。障難悉除。

  (丑)九遠譏嫌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 親厚。況復餘事。

  律中若為女人說法。須有男子知好惡者在旁。若無有知男子。不得過五六語。皆是遠嫌避疑。勿令增他不善心也。

  (丑)十遠畜養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

  少年之人。習性未定。自畜則妨修正業。同師則嬈亂請益故也。前文但云住忍辱地。是直緣理。今戒門廣出眾辱之緣。應修遠離。非持刀杖。亦不棄捨。但以正慧而遠離之。如是十法。諸教皆然。但離二乘。諸教小異。今宏妙典。須屬圓人。觀心釋者。應作總別二種。總者。無非法界。何所可離。何所不離。非離非不離而論離耳。還同非遠非近而論近。初心雖了一切本無。而須數數近於遠離。別者。遠離三教教主豪勢。二邊之法。即是邪法。二邊人者。即名邪人。二觀神通。名為凶戲。三惑旃陀羅。殺三智命。偏空滅想。名二乘眾。偏觀真俗乃至中道法愛。皆名欲想。滅色住空名為不男。方便觀智皆害圓極。一切俗境。名為譏嫌。前三教善根。名為年少小兒。一一皆以所離為境。皆遠三惑而近三觀也。初約遠論近竟。

  (子)二約近論近。是附定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亦是廣上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不行行也。上直明不暴不驚。今廣出修定之心。修定之處。修定要門。以定力故。在暴而治。在驚而安。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常好坐禪。是修定之心。好於中道實相禪法。即五法中欲。兼攝得精進念巧慧一心也。在於閑處。是修定之處。即五緣中處也。修攝其心。是修定要門。謂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也。於二十五方便中。前文附戒門離十惱亂。即第一持戒清凈。今雲在於閑處。即第三閑居靜處。旣在閑處。理必兼攝第四息諸緣務。但略不言第二衣食具足。第五得善知識耳。若約觀心明具五緣。則三觀為衣。禪悅法喜為食。諸佛。菩薩。六度。道品。法性。實際。皆為善知識也。呵五欲者。謂色聲香味觸。皆是劫功德賊。深知其過。休息貪染。棄五蓋者。謂貪慾。嗔恚。睡眠。掉悔。疑惑。蓋覆定慧。故須急棄。如剪毒樹。如檢偷賊。調五事者。謂調食不飢不飽。調眠不節不恣。調身不 寬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心不沈不浮。此二十法。一一皆有事相理觀。具如摩訶止觀。須者尋之。行五法者。欲得初禪。亦須五法。乃至諸禪。亦復如是。今約圓觀。則是欲從二邊正入中道。不雜二邊為精。任運流入為進。系緣法界。一念法界為念。修中觀方便名巧慧。息於二邊。心水澄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為不二其心。清凈常一。能見般若也。以此戒定二門為前方便。是故結雲初親近處。

  (子)三約非遠非近論近。是附慧門以助止觀。成就慈悲。亦是廣上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非行非不行也。文分為三。初總標境智。二別釋。三結成。

  (丑)今初

  複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

  觀者。中道觀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空者。不思議第一義諦也。若單論智。智無所觀。故舉一切以顯皆空。此空即是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今菩薩初心。便以中道止觀而觀察之。所謂從始至終。皆以佛知佛見而為修行。故能開示悟入。中間永無諸委曲相也。

  (丑)二別釋

  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如實相句。別釋所觀十法界境。不顛倒以下。別釋能觀中道智也。二邊三諦無一異故。名之為如。非七方便。故名為實。以實為相。故言如實相也。(二邊對中。中必三諦。三而不三。名無一異。三諦如實。對七辨異。故云實耳。實即無相。徧相一切。)不顛倒者。無凡夫常樂我凈四倒。無二乘無常苦無我不凈四倒。亦無出假常樂我凈四倒。即是非榮非枯。雙照榮枯。正中道觀也。不動者。不為二死所動也。不退者。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不轉者。不如凡夫輪轉生死。不如二乘轉凡為聖也。如虛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觀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也。無所有性者。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無無因性也。一切語言道斷者。離四句。絕百非。故不可思議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謂所破能破。稱理故俱不生。則行位因果等皆不生也。不出者。如來所治。全體即是。故無可出。畢竟不複發也。不起者。以入理故。一切方便理教皆寂滅也。無名者。一切名所不能詮。即不顛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名 之也。無相者。一切相所不能狀。即不顛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形容之也。無名即是性空。無相即是相空。實無所有者。重嘆觀體非二邊之有也。無量者。非陰入界等諸數法也。無邊者。非偏小等諸有分限法也。無礙者。徧入一切諸法也。無障者。無有一法能遮止之也。雖復多句。秖是能觀之智無相無作與所觀之境稱實相應耳。

  (丑)三結成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但以因緣有者。結也。上直明中道觀慧。今明雙照二邊。理性畢竟清凈。如上所說。非解非惑。而從惑因緣生生死。從解因緣生涅槃。生死涅槃。如六龍舞。從顛倒故有生死。由生死故有涅槃。故皆從顛倒生。由有生死涅槃。故有十界一切諸法可說。而十界一切諸法。畢竟皆空。皆如實相也。(上直明中道觀慧者。多約雙非故也。然而豈有中道不照二邊。今此重明照於二邊。用結諸文。以顯中觀不思議體。)又因緣有。有於涅槃。從顛倒生。生於生死。由有涅槃生死。故有可說。而中道實相之體。證涅槃而非涅槃。在生死而非生死。終不可說。故菩薩常樂觀之。 觀涅槃是真諦。生死是俗諦。涅槃生死所依之體。即非涅槃生死。是中諦也。(此分因緣顛倒而為二邊。義則更顯。然生死正屬因緣。且從倒邊。故名顛倒。若達因緣。便有涅槃。故以初句判屬涅槃也。又三種涅槃。皆以觀因緣有。二種生死。皆從三惑顛倒而生。指迷歸悟。故有言說。)又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者。結不思議三諦境也。故說者。不思議教也。常樂觀者。不思議三觀也。(一切從因緣生顛倒之法。無非妙境。由此本有妙境。說上中道妙觀。稟此妙說。常樂觀於如是妙境也。)已上三節。雙約境智釋竟。今更通三節文。全約觀釋。初雲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者。標觀體也。實相正是所觀。以所顯能。觀方有體故也。不顛倒下。皆釋觀相。不為二邊八倒所動。故云不倒不動。不墮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不轉。非未來故不生。非過去故不出。非現在故不起。釋論雲。如虛空無入無出無住相。攝大乘亦爾。無未來入處。(不從於現以入未故。即是不生。)無過去出處。(不從於現以出過故。)無現在住處。(現在不住。即是不起。)余皆如前可解。又經文有十九句。初一句是總。後十八句。對大品十八空。如實相。即第一義空。不顛倒。即內空。內無六入我我所執。故不顛倒。不動。即外空。外不為六塵所流動也。不退。即內外空。十二入皆空。故言不退。不轉。即空空。空破諸法。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無復 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旣空故。無復能轉。故言不轉也。如虛空者。即是大空。執方計破。故言如虛空也。無所有性。即畢竟空。諸法無遺余。故名畢竟空。以畢竟空故。無所有性也。一切語言道斷。即一切空。一切空不可說。故語言道斷也。不生。即有為空。有為是因緣和合。旣不合故不生也。不出。即無為空。無為名出離。出離法空。故名不出也。不起。即無始空。求原初不可得。故無起也。無名。即性空。無相。即相空。並可解。實無所有。即不可得空。無量。即有法空。有法則有量。有量旣空。故言無量也。無邊。即無法空。無法則是邊表。今空故無邊也。無礙。即有法無法空。二俱不可得。故言無礙也。無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無障也。十八空皆是中道正慧。皆名為空。隨十八種境。故言十八耳。大經雲。如來常修十八空義。故用十八空釋十八句也。複次約十八空。旣可雲初總後別。前約體相。亦可雲總體別體總相別相。複次初雙約境智釋。次但全約觀釋。然觀必觀境。故可但全約觀。境能發觀。亦可但全約境。今更私作全約境釋。謂菩薩觀一切法無不皆空。一切法皆如實相。一切法 皆不顛倒。一切法皆不動。皆不退。皆不轉。一切法皆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一切法皆無名。一切法皆無相。一切法皆實無所有。一切法皆無量。一切法皆無邊。一切法皆無礙無障。此顯百界千如諸法。一一無非實相。即權而實。即俗而真也。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此顯實相無相之體。隨染凈緣。具造十界百界千如一切諸法。即實而權。旣真而俗也。權實不二。乃是圓融不思議之二諦。其體相即。即名為一實諦。言空則一切皆空。言有則一切皆有。言中則一切皆中。複名為圓融三諦。非一二三。而一二三。雖一二三。而真理不當名一二三。複名為圓妙無諦。常樂觀如是法相。即是正觀不思議境。是故結雲第二親近處也。問。前雲行處是正行。親近處是助行。今第二親近處。云何即名正觀。答。前不云乎。詣理略說。名行處。略說名正。附事廣說。名親近處。廣說名助。說有廣略。理無淺深。圓家正助。正助並圓。直是非正非助圓道妙理。約廣文能禪理觀。名為助耳。初身安樂行中。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三。初頌標。二頌釋。三明行成。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壬)二頌釋二。初頌約遠論近。二頌非遠非近。長文分釋行處親近處。頌中取意合頌。不複次第。正顯文有廣略。理非淺深也。

  (癸)今初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一)兇險戲者。(三)及旃陀羅。(四)外道梵志。(二)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五兼第十)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六七)亦莫親近。屠兒魁膾。畋獵漁捕。為利殺害。販肉自活。炫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又四)兇險相撲。種種嬉戲。諸淫女等。盡勿親近。(又三又六)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九)入里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八)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增上慢人。謂坐禪得小輕安。妄謂有所證得者也。貪著小乘三藏學者。謂專圖名相口耳學問。不肯觀心修證者也。名字羅漢。謂假名阿練若也。深著 五欲。謂於色聲香味觸五塵之中隨有偏嗜者也。求現滅度。謂但求小乘果證。無大慈悲者也。著五欲。是生死邊。求滅度。是涅槃邊。二皆勿近。應近中道明矣。此皆長文近處所列。而今結雲行處近處。故知正助但約廣略。決無淺深。

  (癸)二頌非遠非近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別教名上法。通教名中法。藏教名下法。咸開入圓。無復藏通別法可得。故不行也。六凡法界惑業苦等。名有為有漏法。四聖法界功德智慧。名有為無漏法。十界真如平等之性。名無為法。有為色心。暫有體用。名為實法。不相應行。依於色心分位假立。名不實法。又或有為名不實法。性生滅故。無為名實法。性不改故。或有漏名不實法。以違性故。無漏名實法。以稱性故。或一切實。二俱稱諦故。(有為是俗諦。無為是真諦。)一切不實。情有理無。理有情無故。(有漏情之所有。理之所無。以理無故。名為不實。無漏。理之所有。情之所無。以情無故。名為不實。)今皆不行者。由觀諸法如實相。則有為亦實相。非復有為。無為亦實相。非復無為。實亦實相。非復是實。不實亦實 相。非復不實。故不行也。此頌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也。亦不分別是男是女者。男即是慧。女即是定。定慧之法。性本絕言。故不可分別也。不得諸法者。常自寂滅相故。不知不見者。遠離能取所取戲論相故。此頌亦不行不分別也。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

  此略頌觀一切法空等文也。無有常住。遮於真諦。亦無起滅。遮於俗諦。真俗雙遮。正顯中道。言略意周矣。

  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此頌從顛倒生。故說以為所觀之境。兼頌約近論近以為方便。然後重頌正觀一切法空等也。上文附戒附定。合為初親近處。慧名第二親近處。今以定慧合頌。而頌戒門。則雙結行近。正顯三學互融。事理不二也。問。上雲無有常住。今雲常住一相。何也。答。若對起滅而言常住。則是情計。是故須破。情 計破已。理本常住。又對起滅而言常住。則有二相。今一切法皆無所有。則無起無滅。當體常住。故名一相。一相即實相。實相即諸法而非諸法。諸法即非法。故名實相也。二頌釋竟。

  (壬)三明行成三。初標行成。二釋行成而得安樂。三頌總結。

  (癸)今初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事成則外儀無失。理成則內心無滯。故無怯弱也。

  (癸)二釋行成而得安樂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從禪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此釋安樂之因。因修禪定。止於過惡。得人無我。外則不損。因修智慧。離諸取著。得法無我。內無顛倒。是以心不怯弱。不怯弱名安樂也。

  (癸)三頌總結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

  初身安樂行竟。

  (庚)二口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標。二釋。

  (壬)今初

  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

  (壬)二釋為二。初止行。二觀行。止行防非。是如來衣。觀行說法。是如來座。又止行拔苦。觀行與樂。是如來室也。

  (癸)初止行又四。初不說過。二不輕慢。三不嘆毀。四不怨嫌。

  (子)今初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人雖有過。於我何與。秖應內省。何暇非他。若喜談人過者。如揚糞穢。自薰薰他。損惱實重。非安樂行也。一切經典。皆是如來方便隨宜所說。如食石蜜。中邊皆甜。安得有過。說經典過。皆由不解權實妙理。故亦非安樂行也。

  (子)二不輕慢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

  不倚圓而蔑偏。不重實而輕權。佛尚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諦。豈可自恃。不護物機。

  (子)三不嘆毀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

  人皆惡聞其短。故不譚短。面譽彼人。則如對毀此人。故不稱長。大論雲。自贊者是貢高人。自毀者是妖惑人。贊他者是諂佞人。毀他者是讒賊人。智者應以四悉籌量而護自他。又日藏經雲。初中後夜。減省睡眠。精進坐禪。誦經修道。背捨生死。向涅槃路。不稱他短。不說己長。謙下卑遜。不自憍高。衣服知足。不放逸行。繫念思惟。心不馳散。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此皆安樂行之相也。於聲聞人等者。根性不定。若嘆二乘。或令彼退大取小。若毀呰二乘。或令彼大小俱失。兩無所取也。

  (子)四不怨嫌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

  若謂彼人彼法妨害我道。即是怨心。若謂彼人彼法鄙劣。即是嫌心。心機一動。聲說即發。杜說過之源。故不生怨嫌心也。大集經雲。過去拘留孫佛法中。有一比丘發菩提心。誦持大小乘法聚各八萬四千。意嫌頭陀比丘不誦經典。猶如株杌。由此墮獄受大苦惱。從地獄出。受羅剎身。至賢劫佛樓至佛時。方脫鬼身。常人尚爾。況安樂行。為宏大典。將護小行。安得不慎其心念耶。怨怪。嫌責。怨深。嫌淺。 淺深俱舍。方稱正行。此口安樂行所言心者。為制口故。初止行竟。

  (癸)二觀行

  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觀諸法空。無所取著。心不茍執。不逆人意。不違法相。故不以小乘法答。若見無大機而為說小。則令得方便益。若不見無大而為說小。則恐妨其大緣。故深位有知機之智。則可隨宜說法。始行無鑒物之能。但可說大乘法也。口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三。初頌標。二頌釋。三明行成。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凈地。而施牀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凈衣。內外俱凈。

  長文但云應住。此中別出行相。安隱說法。欲令前人得安隱道及安隱果。即入如來室也。於清凈地而施牀座。即坐如來座也。以油塗身四句。即著如來衣也。以此三法而導口業。名安樂行。

  (壬)二頌釋二。初頌止行。二頌觀行。

  (癸)初中四。初頌二不輕慢。二頌三不嘆毀。三頌初不說過。四頌四不怨嫌。長文俱約止善說。頌中皆約行善說也。

  (子)今初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

  慢則不隨。隨即不輕慢意。

  (子)二頌三不嘆毀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

  但依於義。不譚人好惡也。隨義答者有二。一可答。二不可答。若問答相難詰。相上下。若勝負則自知。是為智者語。一可答也。若自放恣。敢有違者誅之。是為王者語。若長短是非皆不知。惟覓勝而已。是為愚者語。二不可答也。

  (子)三頌初不說過

  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

  若樂說人及經典過。生人毒念。今不說過。故使發心入於佛道。佛道從喜生也。

  (子)四頌四不怨嫌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

  怨嫌心起。則懈懶憂惱。今慈心說法。則精進歡悅 也。初頌止行竟。

  (癸)二頌觀行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咸令歡喜。衣服卧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說無上道。即頌但以大乘法答。願成佛道令眾亦爾。即頌令得一切種智也。二頌釋竟。

  (壬)三明行成四。初標行成。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四格量功德。

  (癸)今初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

  (癸)二明內無過。則外難不生。如無臭物。蠅則不來。

  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

  (癸)三明內有善法。所以行成。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若內無過。如長文中說。若內有善。如偈中說也。

  (癸)四格量功德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

  二口安樂行竟。

  (庚)三意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三。初標。二釋。三結行成。

  (壬)今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

  (壬)二釋二。初止行。二觀行。止行是衣。觀行是座。拔苦與樂是室也。

  (癸)初中四。初不嫉誑。二不輕罵。三不惱亂。四不諍競。

  (子)今初

  無懷嫉妬諂誑之心。

  不耐他榮。名為嫉妬。由貪故嗔。嗔垢之最重者也。險曲罔他。名之為諂。藏逆露順。不任教誨。貪痴為體。正與道相違也。矯現有德以圖利養。名之為誑。由貪痴故。墮邪命法。謬膺恭敬。招苦無窮。故此等心。皆是學道大障。茍有其一。尚不能得二乘菩提。況可宏通大法。上求下化耶。安樂行菩薩。急須棄之。

  (子)二不輕罵

  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

  彼旣發心學佛。便墮未來佛數。縱令煩惱習性不同。互有長短。但取其長以自益。勿求其短而忤彼也。

  (子)三不惱亂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

  四眾各有求三乘人。所求三乘。義攝藏通別之三教。此三教法。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循循善誘。為實所施之權。四眾苟能依之求道。自可漸引歸圓。若自恃圓解。呵其去道尚遠。自恃薄有行門。呵其放逸懈怠。彼旣被呵。便生疑悔。進不能薦取圓理。退不能遵守三權。是即惱亂行人。招過不小矣。若具知根智眼。乃能與奪適宜。

  (子)四不諍競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

  名字位人。薄解文義。未能念念觀心。每於消文釋義而起諍競。只此諍競。便名戲論。何況縱恣習氣。言語嘲謔。濁亂心神。增長放逸。非安樂行。切須戒之。初止行竟。

  (癸)二觀行四。初大悲想。治嫉誑。二慈父想。治輕罵。三大師想。治惱亂。四平等說法。治諍競。

  (子)今初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

  旣起大悲。誓當拔苦。何忍嫉之諂之誑之。

  (子)二慈父想治輕罵

  於諸如來。起慈父想。

  旣學佛道。即未來佛。佛即我等大慈悲父。何可輕罵。求其長短。

  (子)三大師想治惱亂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

  三乘四眾。無非菩薩。有化訓德。皆眾生師。常應深心禮敬。何得惱令懷疑。

  (子)四平等說法治諍競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文隨於義義隨文。名為平等。平等則無偏執。不起諍競也。以順法故不多不少。量機利鈍。隨器而授也。多說便為戲論。以彼不堪領解。徒費文辭。無實益故。若能領解。則如娑竭龍王雨注大海。乃至塵 說剎說。亦不為多。二釋竟。

  (壬)三結行成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

  此由止行成故。惡不能加也。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此由觀行成故。勝人來集也。意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釋。二頌行成。略不頌標也。

  (壬)初中二。初頌止行。二頌觀行。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當舍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

  初四句。頌初不嫉誑。恚慢二字。嫉之本也。邪偽二字。諂誑之註腳也。常修質直行。正明對治門也。第五句。頌二不輕罵。第六句。頌四不諍競。後兩句。頌三不惱亂。

  (癸)二頌觀行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 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初一偈。頌初大悲想。第二偈。頌三大師想。次半偈。頌二慈父想。後半偈。頌四平等說法。初頌釋竟。

  (壬)二頌行成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

  三意安樂行竟。

  (庚)四誓願安樂行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明行法。二嘆經。

  (壬)初又三。初標。二釋。三結行成。

  (癸)今初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持是法華經者。

  (癸)二釋為三。初明誓願所緣之境。二明起誓願之由。三正立誓願。

  (子)今初

  於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於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

  已發三乘出世心者。名為在家。出家之人。全未發心。名為非菩薩人。就發心中。未斷通惑。在三界內。名在家人。已斷通惑。出三界外。名出家人。此收藏通三乘。別四十心皆盡也。非菩薩人。即收六道四 生皆盡也。如此十法界境。各有苦集應拔。皆當起於大悲。各有道滅應與。皆當起於大慈。但已發心者。善芽旣萌。因其善而玉成之。故起大慈。此慈即能拔三惑苦。未發心者。惡習偏強。因其惡而拯救之。故起大悲。此悲即能與三德樂。是謂緣無作諦。起無作誓也。

  (子)二明起誓願之由

  應作是念。如是之人。則為大失。如來方便隨宜說法。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

  如來方便隨宜說法者。通指一代時教。或頓或漸。或大或小。或圓或偏。或顯或密。或定不定。乃至或兼或但。或對或帶。或開或顯。或廢或立。一一皆是不可思議善巧方便。一一皆是隨順眾生所宜也。非菩薩人。則於權法不聞不知不覺。在家出家菩薩。則於妙法不問不信不解。不聞故無三乘聞慧。不知故無三乘思慧。不覺故無三乘修慧。不問故無一乘聞慧。不信故無一乘思慧。不解故無一乘修慧。此皆迷本道滅而為界內界外種種苦集。不達苦集體即道滅。所以為起宏誓願之由也。

  (子)三正立誓願

  其人雖不問不信不解是經。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隨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前明誓由。雙舉無權實三慧。今但約無圓三慧而立誓者。實能攝權故也。但乏圓慧。尚在所愍。況彼沉迷。尤當哀惻。神通力者。如來衣如來室力。不起滅定。現諸威儀。先以定動也。智慧力者。如來座力。四辯莊嚴。後以慧拔也。引之令得住是法中。則必為實施權。開權顯實。二釋竟。

  (癸)三結行成二。初明離過。二明利益。

  (子)今初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如來滅後。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

  起大慈悲。是入如來室行成。知諸菩薩非菩薩等失於權實三慧。是坐如來座行成。宏誓制心。始終不倦。是著如來衣行成。室行成故。無嗔垢過失。座行成故。無諂誑過失。衣行成故。無懈怠過失。自旣拔苦。徧拔他苦。義同止行成也。

  (子)二明利益又二。初正明。二釋結。

  (丑)今初

  常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羅門居士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虛空諸天為 聽法故。亦常隨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閑林中。有人來欲難問者。諸天晝夜常為法故而衛護之。能令聽者皆得歡喜。

  室行成故。人天供養。隨侍聽法。衣行成故。諸天衛護。無能難問。座行成故。聽者歡喜。自旣得樂。徧與他樂。義同觀行成也。

  (丑)二釋結

  所以者何。此經是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故。

  三世諸佛。同皆守護如是妙典。說此經者。安得不獲此大利益耶。初明行法竟。

  (壬)二嘆經二。初就法略嘆。二約譬廣嘆。

  (癸)今初

  文殊師利。是法華經。於無量國中。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受持讀誦。

  諸佛出世。懸遠難值。正使佛出。久默斯要。是故聞名尚不可得。況得見耶。況受持耶。況讀誦耶。意顯今得見聞受持讀誦。乃是不可思議因緣。應須寶重。如說修行也。

  (癸)二約譬廣嘆二。初不與珠譬。二與珠譬。

  (子)初中二。初立譬。二法合。

  (丑)初又五。初威伏諸國。 (至)五惟不與珠。

  (寅)今初

  文殊師利。譬如強力轉輪聖王。欲以威勢降伏諸國。

  輪王。譬如來化世。諸國。譬陰入界諸境也。

  (寅)二小王不順

  而諸小王。不順其命。

  小王。譬見愛等諸煩惱魔。即是寇盜。所謂林中王耳。未得無漏調伏。名不順其命。

  (寅)三起兵討伐

  時轉輪王。起種種兵而往討伐。 戒如堅甲。定如營壘。慧如利器。七賢中方法為前軍。須陀洹斯陀含中方法為次軍。阿那含阿羅漢中方法為後軍。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萬四千之寇盜。能破者是八萬四千法門之官兵。(小乘八萬四千法蘊)

  (寅)四有功喜賜

  王見兵眾戰有功者。即大歡喜。隨功賞賜。或與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嚴身之具。或與種種珍寶。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珊瑚琥珀。象馬車乘。奴婢人民。

  田譬禪定。宅譬解脫。聚落譬初果二果。邑譬三果。城譬涅槃。即第四果。衣服譬慚忍善法。嚴身之具譬一切助道善法。種種七寶譬七科無漏道品。象 馬車乘譬二乘盡智及無生智。奴婢譬神通。人民譬有漏善法。

  (寅)五惟不與珠

  唯髻中明珠。不以與之。所以者何。獨王頂上有此一珠。若以與之。王諸眷屬必大驚怪。

  有出分段機發。名小功勛。有出變易機發。為大功勛。若未有大勛。忽賜髻珠。則眷屬驚怪。譬眾生大機未發。忽說此經。不惟二乘疑惑。即菩薩亦驚怪也。初立譬竟。

  (丑)二法合亦五。初合威伏諸國(至)五合唯不與珠。

  (寅)今初

  文殊師利。如來亦復如是。以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王於三界。

  禪定智慧力得法國土者。禪定是慈忍行成。福德莊嚴。解脫德也。智慧是空座行成。智慧莊嚴。般若德也。以此二修而顯一性。合上轉輪聖王。雖是王[胤-乚]。由有強力而得登極。故言得法國土。即是證於常寂光土也。王於三界者。統攝實報方便同居三土。合上欲以威勢降伏諸國。令斷三惑。出二死。順法性也。

  (寅)二合小王不順

  而諸魔王。不肯順伏。

  同居三界。則有見愛魔王。方便三界。則有塵沙魔王。實報三界。則有無明魔王。皆不順法性也。

  (寅)三合起兵討伐

  如來賢聖諸將。與之共戰。

  即是七賢前軍。乃至四果後軍。與界內見愛煩惱戰也。

  (寅)四合有功喜賜

  其有功者。心亦歡喜。於四眾中。為說諸經。令其心悅。賜以禪定解脫無漏根力諸法之財。又復賜與涅槃之城。言得滅度。引導其心。令皆歡喜。

  能降見愛。名為有功。余可知。

  (寅)五合唯不與珠

  而不為說是法華經。

  濁障雖除。大機未發。故不為說也。初不與珠譬竟。

  (子)二與珠譬亦二。初立譬。二法合。

  (丑)今初

  文殊師利。如轉輪王。見諸兵眾有大功者。心甚歡喜。以此難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與人。而今與之。

  圓明如意珠王。譬中道實智。體具三德。圓即法身 德。明即般若德。如意雨寶。即解脫德。極果所宗故在王頂。臣下從來所未聞見。故名難信。實為權所隱。故云久在髻中。解髻即開權。與珠即顯實也。

  (丑)二法合

  如來亦復如是。於三界中。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眾生。見賢聖軍。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有大功勛。滅三毒。出三界。破魔網。爾時如來亦大歡喜。此法華經能令眾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大集經雲。知苦。壞陰魔。斷集。離煩惱魔。證滅。離死魔。修道。壞天子魔。此約小乘破界內四魔言也。然而小乘修出世道。但以天魔不能為障。故云壞天子魔。其實未能降伏天魔。惟有如來應身八相成道。示現降天魔耳。今雲與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共戰。滅三毒。出三界。即是分段功成。又雲有大功勛。破魔網。即是大乘機發。故大歡喜而說此難信之妙經也。

  文殊師利。此法華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於諸法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文殊師利。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於諸 經中。最在其上。長夜守護。不妄宣說。始於今日。乃與汝等而敷演之。

  旣以法合譬竟。又復提譬帖合。殷勤讚歎。不一而足。欲令聞者作難遭想。依安樂行。敬愛持宏故也。誓願安樂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行法。二頌嘆經。

  (壬)初中二。初超頌行成。二追頌行法。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說。佛所贊經。

  上總明行成。今頌別顯。初句頌著衣行成。次句。頌入室行成。演說。頌坐座行成也。

  (癸)二追頌行法三。初頌誓願所緣之境。二頌起誓願之由。三頌正立誓願。

  (子)今初

  後末世時持此經者。於家出家。及非菩薩。應生慈悲。

  (子)二頌起誓願之由

  斯等不聞。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子)三頌正立誓願

  我得佛道。以諸方便。為說此法。令住其中。

  初頌行法竟。

  (壬)二頌嘆經。但頌約譬廣嘆。不頌就法略嘆。又長 文兩譬兩合。今初總頌兩譬。二總頌兩合也。

  (癸)初總頌兩譬

  譬如強力。轉輪之王。兵戰有功。賞賜諸物。象馬車乘。嚴身之具。及諸田宅。聚落城邑。或與衣服種種珍寶。奴婢財物。歡喜賜與。如有勇健。能為難事。王解髻中。明珠賜之。

  先三偈。頌不與珠譬。後一偈。頌與珠譬。

  (癸)二總頌兩合

  如來亦爾。為諸法王。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見一切人。受諸苦惱。欲求解脫。與諸魔戰。為是眾生。說種種法。以大方便。說此諸經。旣知眾生。得其力已。末後乃為。說是法華。如王解髻。明珠與之。此經為尊。眾經中上。我常守護。不妄開示。今正是時。為汝等說。

  先三偈半。頌合不與珠。後三偈。頌合與珠也。二解釋修行方法竟。

  (己)三總明行成之相三。初結勸四行。二舉三報以勸。三總結。

  (庚)今初

  我滅度後。求佛道者。欲得安隱。演說斯經。應當親近。如是四法。

  (庚)二舉三報以勸。亦名三障清凈。復為三。初報障轉。轉現報。二業障轉。轉生報。三煩惱障轉。轉後報。

  (辛)今初

  讀是經者。常無憂惱。又無病痛。顏色鮮白。

  常無憂惱。轉現報之心。又無病痛等。轉現報之色也。

  (辛)二業障轉。轉生報

  不生貧窮。卑賤醜陋。

  惡業之因。乃感惡果。持經則不作貧賤業。所以不生卑陋處也。

  (辛)三煩惱障轉。轉後報二。初別明三煩惱障轉。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

  (壬)初又三。初貪障轉。二嗔障轉。三痴障轉。

  (癸)今初

  眾生樂見。如慕賢聖。天諸童子。以為給使。

  多貪慾者。則人忽慢。又復障生梵天。今貪慾障轉。故眾生敬慕。天童給使也。

  (癸)二嗔障轉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若人惡罵。口則閉塞。遊行無畏。如師子王。

  舍嗔則內除刀箭。入陣則外刃不傷。

  (癸)三痴障轉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初別明三煩惱障轉竟。

  (壬)二總明一切煩惱障轉四。初夢入十信相似位。(至)四夢入妙覺究竟位。蓋安樂旣是如來之行。故宏經者預表果成。當知宏功。其力不小。又百千萬億劫事。咸在一念夢中。用表妙法不可思議。一中無量。無量中一。是相前現。後當尅果。一生宏教。功超累劫也。

  (癸)初夢入十信相似位。

  若於夢中。但見妙事。見諸如來坐師子座。諸比丘眾。圍繞說法。又見龍神。阿修羅等。數如恆沙。恭敬合掌。自見其身。而為說法。

  初二句。總貫諸文。次四句。見佛聞法表上求佛道也。後六句。為龍神等說法。表下化眾生也。

  (癸)二夢入初住見道位

  又見諸佛。身相金色。放無量光。照於一切。以梵音聲。演說諸法。佛為四眾。說無上法。見身處中。合掌贊佛。聞法歡喜。而為供養。得陀羅尼。證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即為授記。成最正覺。汝善男子。當於來世。得無量智。佛之大道。國土嚴凈。廣大無比。亦有四眾。合掌聽法。

  見身處中。表入實也。聞法歡喜。表悟圓因。所證與別歡喜地同也。得陀羅尼。即三總持。證不退智。即三不退。授記作佛。即無生現前記也。

  (癸)三夢入住行向地修道位

  又見自身。在山林中。修習善法。證諸實相。深入禪定。見十方佛。

  善法者。稱性所起慧行及與行行。即是七科道品十波羅蜜。四等。四攝。三昧。總持等一切佛道也。實相即是中道。中道非一非多。由破四十品惑。即有四十番分證中道。故名證諸實相也。深入禪定。即首楞嚴定。不以二相見於如來。故云見十方佛也。又後心菩薩入金剛定。諸佛現前灌頂授職。故云見十方佛。

  (癸)四夢入妙覺究竟位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莊嚴。聞法為人說。常有是好夢。又夢作國王。舍宮殿眷屬。及上妙五欲。行詣於道場。在菩提樹下。而處師子座。求道過七日。得諸佛之智。成無上道已。起而轉法輪。為四眾說法。經千萬億劫。說無漏妙法。度無量眾生。後當入涅槃。如煙盡燈滅。

  夢八相佛。寄顯妙覺也。從須陀洹至辟支佛。悉有夢。唯佛不夢。無疑無習氣故。金光明最勝王經。明將證十地。皆先有夢。夢是獨頭意識。與睡眠心所合。幻現三世種種境界。所夢與過去事相應。即是習氣影子。若與未來事相應。即是吉凶先兆。今持經王。得此好夢。未來不虛。是吉兆也。二舉三報以勸竟。

  (庚)三總結

  若後惡世中。說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諸功德。

  原此安樂行品。特示初心宏法方軌。具含十乘觀法。今略點之。令緣心有在。觀諸法如實相。第一觀不思議境也。於在家出家起大慈心。於非菩薩起大悲心。第二真正發菩提心也。三業各有止行觀行。第三善巧安心也。觀一切法空等。第四破法徧也。亦不行不分別。第五識通塞也。三業及誓願。即圓四念處。依此圓斷二惡而生二善。成就如意根力覺道。第六調適道品也。離十惱亂等。第七對治助開也。夢中所見。表第八次位也。而不卒暴。心亦不驚。第九能安忍也。於法無所行。第十離法愛也。通括四行。十觀略周。又細論之。則一一行中。並具 十法。又十法為正。四行助之。若四若十。並涉因果。又四行為總。十觀為別。若總若別。俱通橫豎。十法導理無不尅終。四行事儀。豈局在始。圓道妙行。終始無殊。六即義明。措足有地。初跡門開權顯實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一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二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釋安樂行品竟。次釋從地湧出品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師嚴道尊。鞠躬只奉。如來一命。四方奔踴。故言從地湧出品。(道在師。故道尊。師有道。故師嚴。師嚴故命不可違。道尊故有命必赴。命者。一由寶塔品末雲。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此命猶通。二由此品之初。他方菩薩請宏。佛止之曰。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即別命也。此世界悉檀也。)三世化物。惠利無疆。一月萬影。孰能思量。召過以示現。宏經以益當。故言從地湧出品。(為人悉檀。)虛空湛然。無早無晚。或者執 跡而闇其本。召昔示今。破近執而顯遠事。故言從地湧出品。(虛空。譬理。理無早晚。依理成事。事有本跡。或執近跡以失遠本。本跡尚迷。況不思議一。故本弟子。居下虛空。本地之師。經久虛空。今之師弟。在今虛空。久空今空。下空上空。雖則體一。然本弟子。元知近跡。今之弟子。猶迷遠本。為破近執。召昔示今。今弟子因疑致請。聞說方破執近之惡。對治悉也。)寂場少父。久服種智還年之葯。故老而若少。寂光老兒。亦久稟常住不死之方。故少而若老。示其藥力。咸令得知。故言從地湧出品。(第一義悉。)文雲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當知四悉檀因緣。故湧出也。(然初一悉。文在今品。第二意。兼後品。三四二悉。探用後品。皆是助後以成顯遠。善生惡破見本故也。故知世界。即後三悉之由。今湧出品。專在世界。)

  (乙)二本門開近顯遠三。初從此至汝等自當因是得聞。是序段。二從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 菩薩, 下。, 訖分, 別功德品初彌勒說偈。是正說段。三從爾時佛告彌勒。訖常不輕品。共三品半。是流通段。

  (丙)初序為二。初湧出。二疑問。

  (丁)初中三。初他方菩薩請宏經。二如來不許。三下方湧出。

  (戊)今初

  爾時他方國土諸來菩薩摩訶薩。過八恆河沙數。於大眾中起。合掌作禮而白佛言。世尊。若聽我等於佛滅後。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進。護持讀誦書寫供養 是經典者。當於此土而廣說之。

  他方菩薩。已聞跡門說流通竟。慕此通經勝福。故願住此宏宣也。

  (戊)二如來不許

  爾時佛告諸菩薩摩訶薩眾。止。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是諸人等。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

  如來止之。凡有三義。一者汝等各各自有已任。若住此土。廢彼利益。二者他方菩薩。此土結緣事淺。雖欲宣授。必無巨益。三者若復許之。則不得召下。下若不來。不得破近顯遠也。問。諸佛菩薩。分身散影。普徧十方。誘化一切。有何彼此。而言已任及廢彼耶。答。佛菩薩心。實無彼此。但機有在無。無始法爾。初從此佛菩薩結緣。還於此佛菩薩成熟。由此須召下方也。召下方來。亦有三義。一者是我弟子。應宏我法。二者以緣深廣。能徧此土徧分身土而作利益。三者得開近顯遠也。(各有已任。無世界益。結緣事淺。無為人益。不得破近。無對治益。不得顯遠。無第一義益。以無四益。所以止之。子宏父法。有世界益。結緣深廣。有為人益。開近。有對治益。顯遠。有第一, 義益。具有四益。所以召之。)

  (戊)三下方湧出二。初經家敘相。二明問訊。

  (己)初中五。初湧出。二身相。三住處。四聞命。五眷屬。

  (庚)今初

  佛說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振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

  地覆本時眷屬。如跡隱本。今開跡顯本。故裂地以表之。

  (庚)二身相

  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

  (庚)三住處

  先盡在此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

  在此世界之下。則不屬此世界。此界虛空中住。則不屬彼下界。非此非彼。即表中道常寂光土也。常即常德。寂即樂德。光即凈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三德無不常樂我凈。四德無非即空假中。是為不縱不橫秘密之藏。不即此界。不離此界。故以世界之下。此界虛空表之。住者。以不住法。住於秘藏也。當知本有四德以為所依。修得四德以為能依。能所並有能依之身。依於能所所依之土。二義齊等。方是毗盧遮那身土之相。是故一人成 佛時。法界皆為此佛之依正。一佛旣爾。當知一切諸佛亦復如是。重重互徧。重重互入。重重互現。重重互融。又諸佛旣爾。當知一切菩薩之所分證亦復如是。又諸佛菩薩滿分修德旣爾。當知一切眾生所有性德。亦復如是。無不互徧互入互現互融。但迷悟攸分。故即而常六。然法性平等。故六而常即。所以阿鼻依正。全處極聖之自心。遮那身土。不離下凡之一念也。

  (庚)四聞命

  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

  即是聞命故來。宏法故來。破執故來。顯本故來也。

  (庚)五眷屬

  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恆河沙眷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恆河沙等眷屬者。(其數轉多。)況復乃至一恆河沙。半恆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其數轉多。)況復千萬億那由他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億萬眷屬。(其數轉多。)況復千萬。百萬。乃至一萬。(其數展轉倍多。)況復一千。一百。乃至一十。(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其數展轉倍多)況復單已樂遠離行。(其數展轉倍多。)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一一皆是導師之德。能引眾人至於寶所。當知一已非獨。六萬恆沙眷屬非多也。若約法門者。一即一道清凈。二即福智。三即戒定慧。四即四諦。五即五眼。六即六度。一一度具十法界。一一界各有十十。即有百。百即具千。十善即有萬。一度具萬。六度即六萬法門。多不為多。一不為一。非多非一。而多而一。初經家敘相竟。

  (己)二明問訊五。初三業供養。二陳問訊之辭。三佛答安樂。四偈頌隨喜。五如來述嘆。

  (庚)初中三。初正明供養。二明所經時節。三明佛神力加持。

  (辛)今初

  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面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帀。合掌恭敬。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面。欣樂瞻仰於二世尊。

  作禮右繞。是身業供養。種種讚歎。是口業供養。欣樂瞻仰。是意業供養。以此不思議三業。供不思議三身而為能感。故佛以神力應之。令諸大眾長時謂短。即狹見廣也。

  (辛)二明所經時節

  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湧出。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贊於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諸四眾。亦皆默然。

  種種贊法而贊於佛。遂經五十小劫。何止百千恆河沙偈。故知梵文積至八里。未足為多也。問。釋迦住世。僅八十年。說法四十九載。相傳八年說法華經。何得有此五十小劫。答。如維摩丈室。得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一一座高八萬四千由旬。旣橫論大小。小可容大。則豎論久暫。暫豈不容久耶。問。若爾。則是延半日以為五十小劫也。何故下雲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答。非延半日而為五十小劫。乃納五十小劫於半日中。亦猶遠將燈王國中大師子座而入丈室。非變丈室為師子座也。問。時無實法。長短本空。何得戲論有納入耶。答。若約真諦。則大小久暫。悉皆平等。若約俗諦。則大小久暫。仍自歷然。若約迷情。不知全俗即真。故言俗之時。則大自大。小自小。久自久。暫自暫。不相容攝。言真之時。則一味掃蕩。若約諸佛菩薩。了達真俗不二。故不惟一事攝一切理。而且一事攝一切事。所 以丈室容師子座。師子座不小。丈室不大。則知半日容五十劫。五十劫不促。半日不延也。又若論寂光實報境界。則下方菩薩。常面稱揚。如來默然。常受其贊。盡未來時。無有疲厭。亦不休歇。若論同居穢土機緣。則住世八旬。事須唱滅。故令大眾謂如半日。若論方便凈土機緣。則已破三界見思。未破無明別惑。應見菩薩讚歎經五十劫。是知即此靈山。橫論四土。眾生福薄。見佛入滅。是同居土相也。五十小劫讚歎於佛。儼然未散。方便土相也。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眾生見劫盡。我此土安隱。實報寂光土相也。問。若方便土。菩薩讚歎五十小劫。今猶未散。則此後十三品經。何從得有。答。佛之神力。不可思議。為彼示長。為此示短。三世互入。亦無所在。如安樂行人。一夢尚可經於千萬億劫。豈不能攝未來之事。令入現在。俾此土眾生。得沾滅後流通益耶。

  (辛)三明佛神力加持

  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爾時四眾。亦以佛神力故。見諸菩薩徧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

  若約真諦。則時劫本空。今約俗諦。則五十小劫是實。故已破無明者。知是五十小劫。未破無明者。不堪耐久。由佛神力。令其謂如半日。不生疲倦也。又諸菩薩徧滿無量國土虛空。豈惟肉眼不能遠矚。縱令天眼。何可盡瞻。而今四眾以佛神力。則能徧見。當知長而謂短。由迷情未祛。狹而見廣。由妙機當發。又長而謂短。意表本為跡隱。此跡須開。狹而見廣。意表跡含於本。此本須顯。又自佛眼觀。則長短平等。廣狹平等。如理則非本非跡。自四眼觀。則解者見長見廣。如知遠本。惑者見短見狹。如執近跡。今迷長謂短。亦云佛之神力。是顯佛能隨情。即狹見廣。亦云佛之神力。是顯佛能破情。又壽量未談。胡長令見短。下方已涌。故狹令見廣。夫見雨猛。知龍大。見華盛。知池深。見所化如此之多。則知能化甚大久遠。旣開顯已。眾豈終惑。所以下文神力品中。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不復更雲謂如半日也。初三業供養竟。

  (庚)二陳問訊之辭

  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凈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最為上首唱 導之師。在大眾前。各共合掌。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爾時四大菩薩而說偈言。世尊安樂。少病少惱。教化眾生。得無疲倦。又諸眾生。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

  初標四導師者。欲擬開示悟入四十位耳。如華嚴經。但舉法慧德林金剛幢金剛藏說四十位也。四皆名行者。安樂行成也。上行者。開佛知見。超於九界也。無邊行者。示佛知見。一行一切行也。凈行者。悟佛知見。事理融妙也。安立行者。入佛知見。自安安他。猶如大地也。問辭有長文重頌。各有二意。一問如來安樂。二問眾生易度。安樂即自行。易度即化他。自行化他。總不出於衣座室三。衣座室三。即安樂行。前品用勖始行菩薩。今地涌問佛。亦不過雲安樂行不而已。故知圓行。始終理同。佛是究竟安樂行。菩薩是分證安樂行。前品是明觀行安樂行。乃至一切眾生。無非理即安樂行也。

  (庚)三佛答安樂

  爾時世尊。於菩薩大眾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 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恭敬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

  佛答安樂易度。兩事相成。安樂故易度。易度故安樂也。所以者何下。釋成易度之由。由諸眾生。世世受化故也。然有二種。一者種諸善根。則始見我身。聞說華嚴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或聞方等。般若亦入佛慧。二者先修習小。則漸漸調伏。來至法華亦令聞經。得入佛慧。(方等般若。小乘亦有密得入者。但不彰灼。故此不言。)是知華嚴方等般若法華。佛慧不殊。不當優劣。然佛慧雖同。教相稍異。且約華嚴法華對辨。略明十異。第一始見今見。華嚴初成道時。名為始見。法華久後說實。故名今見。始見今見。佛慧不殊也。第二開合不開合。華嚴日照高山。即說於頓。故不須開合。為不入者。開頓說漸。展轉調伏。令漸歸頓。故法華為開已得合。開合雖殊。二頓無別也。第三橫豎廣略。華嚴頓直豎入。入於法界。故言豎廣。不歷方便。故言橫略。法華備歷五味。即是橫廣。得入佛慧。亦是豎廣。然旣入法界。自當通達一切方便。二經不殊 也。第四本跡不同。華嚴以遮那為本。千百億釋迦為跡。法華以久成為本。寂場為跡。則華嚴之本。秖是法華之跡。又華嚴雖雲或見如來初成道。或見如來成道已無量劫。意亦密顯於本。而未彰灼明言成道久遠若斯。是則非本非跡。法界理同。久本近跡。隱顯事異也。第五加說不加說。華嚴唯阿僧祇及隨好品是佛自說。余皆菩薩被加而說。法華跡門三周。本門壽量等。並佛自說。雖加說自說。理常平等。而化儀有異也。第六變土不變土。華嚴即穢而凈。表圓直大道。故不須變。法華轉穢為凈。表會權歸實。故須三變。若變不變。凈土不毀。則無殊也。第七多處不多處。華嚴七處九會。是為多處。法華靈鷲虛空。故不多處。處雖多少。理常平等也。第八斥奪不斥奪。華嚴初會。永無聲聞。故無斥奪。法華正破小執。故有斥奪。又入法界品。二乘如聾如瘂。故有斥奪。法華皆與佛記。故無斥奪。華嚴但被界外兩機。如醫輕重兩種不死之病。收功猶易。法華能治定性聲聞。如令敗種復生於芽。收功更奇也。第九直顯開顯。華嚴行大直道。名直顯實。法華決了聲聞法。名開權顯實。所顯之實。終無二也。第 十根利根鈍。利者華嚴即悟。鈍者法華方悟。利鈍雖殊。悟理則一。能令鈍悟。功亦倍難也。緣宜不同。略為十異。種智法界。等無差別。故云。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明文在茲。不須疑也。諸師見其緣異。逐緣異解。迷不知反。去道轉遠。若識理同。千車共轍。佛慧無殊也。然華嚴兼別以明佛慧。方等對三以明佛慧。般若帶二以明佛慧。唯有法華。開彼所兼所對所帶。乃至三藏但生滅法。咸成佛慧。是則所詮圓理。彼此無殊。能詮之教。純雜有異。獨稱為妙。良不虛也。舊雲。華嚴了義滿字常住。法華不了義非滿非常。今以此文並之。若始入是了義。今入不了義者。亦應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旣齊。則了義亦等。滿常亦然。又地人呼華嚴為圓宗。法華為不真宗。今亦用此文並之。

  (庚)四偈頌隨喜

  爾時諸大菩薩而說偈言。善哉善哉。大雄世尊。諸眾生等。易可化度。能問諸佛。甚深智慧。聞已信行。我等隨喜。

  能問者。如華嚴方等般若經中。俱有當機問法菩薩。乃至法華經中。身子三請。俱是能問也。所問者。即甚深智慧。所謂如來慧也。

  (庚)五如來述嘆

  於時世尊。讚歎上首諸大菩薩。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能於如來發隨喜心。

  菩薩隨喜能問能信之人。佛乃嘆其能於如來發隨喜心。意顯諸能問者。皆是古佛示跡。故菩薩隨喜其跡。如來述嘆其本。亦是密顯壽量也。初湧出序竟。

  (丁)二疑問序二。初此土菩薩疑問。二他土菩薩疑問。

  (戊)初中二。初長文敘疑念。二偈頌正發問。

  (己)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及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眾。皆作是念。我等從昔已來。不見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從地湧出。住世尊前。合掌供養問訊如來。

  彌勒及菩薩眾咸疑念者。凡有四意。一者自寂場以後。今座以前。十方大士來會不絕。雖不可限。我以補處智力。悉見悉知。何於此眾不識一人。又我游化十方。奉覲諸佛。一切海會。咸所諳知。就歷履 處。亦所不識若來若去。推求不識。不識則無世界益。故須疑問。二者彼諸大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後不知前。例如文殊不知入定女人境界。女人不知棄諸陰葢菩薩境界。以不識故。不知彼之內善。自善不生無為人益。故須疑問。三者彼等大士。本實相底。應現十方。別頭教化。所有真應皆非彌勒境界。旣不識彼利物之道。即不識病。無對治益。故須疑問。四者佛托宏經。召諸大士。大士奉師嚴命故來。密開壽量。非時眾之所知。旣不識如來密旨。則無第一義益。故須疑問也。然彌勒跡居補處。本亦應深。何當如此不識。凡有二義。若約實論。則近成補處。不知久本。若約權論。則本高跡下。為物騰疑也。

  (己)二偈頌正發問四。初問來處來緣(至)四結請決疑。

  (庚)今初

  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幷欲自決所疑。合掌向佛。以偈問曰。

  無量千萬億。大眾諸菩薩。昔所未曾見。願兩足尊說。是從何所來。以何因緣集。巨身大神通。智慧叵思議。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眾生所樂見。為從何所來。

  一問何處來。二問何因緣來也。巨身大神通。是嘆入如來室。智慧叵思議。是嘆坐如來座。其志念堅固。有大忍辱力。是嘆著如來衣。三皆自行德也。眾生所樂見。是嘆化他德也。

  (庚)二敘眷屬數量

  一一諸菩薩。所將諸眷屬。其數無有量。如恆河沙等。或有大菩薩。將六萬恆沙。如是諸大眾。一心求佛道。是諸大師等。六萬恆河沙。俱來供養佛。及護持是經。將五萬恆沙。其數過於是。四萬及三萬。二萬至一萬。一千一百等。乃至一恆沙。半及三四分。億萬分之一。千萬那由他。萬億諸弟子。乃至於半億。其數復過上。百萬至一萬。一千及一百。五十與一十。乃至三二一。單已無眷屬。樂於獨處者。俱來至佛所。其數轉過上。如是諸大眾。若人行籌數。過於恆沙劫。猶不能盡知。

  (庚)三問師法是誰

  是諸大威德。精進菩薩眾。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

  (庚)四結請決疑又四。初結嘆(至)四明大會同請。

  (辛)今初

  如是諸菩薩。神通大智力。

  (辛)二請答來處

  四方地振裂。皆從中湧出。世尊我昔來。未曾見是事。願說其所從。國土之名號。我常游諸國。未曾見是眾。我於此眾中。乃不識一人。

  (辛)三請答來緣

  忽然從地出。願說其因緣。

  (辛)四明大會同請

  今此之大會。無量百千億。是諸菩薩等。皆欲知此事。是諸菩薩眾。本末之因緣。無量德世尊。唯願決眾疑。

  旣雲欲知本末因緣。則若所師。若來處。若來緣。總求佛答明矣。初此土菩薩疑問竟。

  (戊)二他土菩薩疑問

  爾時釋迦牟尼分身諸佛。從無量千萬億他方國土來者。在於八方諸寶樹下師子座上結加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見是菩薩大眾。於三千大千世界四方從地湧出。住於虛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從何所來。爾時諸佛各告侍者。諸善男子。且待須臾。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彌勒。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次當作佛。已問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當因是得聞。

  分身眷屬。橫在十方。亦復不知本地。未有四益。故與彌勒同其疑問。諸佛皆不為答。抑待釋迦答彌勒者。彌勒所問。事迹不輕。釋尊一代。未曾顯說。因茲答問。廣顯長壽。此大玄秘。須待釋迦自開。汝自當聞。分身來集。本為證明。故不應答也。初本門序段竟。

  (丙)二正說段二。初誡許。二正說。

  (丁)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戊)長文又三。初述嘆。二誡。三許。

  (己)今初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問佛如是大事。

  初一善哉。述其上契佛心。次一善哉。述其下契群念。開跡顯本。乃一代時教所未顯談。故為佛之大事。又須約修德果位深遠。不約性德平等理趣。故名為事也。

  (己)二誡

  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鎧。發堅固意。

  一心。誡勿亂。精進。誡勿懈。堅固。誡勿退也。良以如來實智久成。權跡長遠。化窮三世。益徧十方。非等覺已下所能思議故也。亦是寄彌勒以誡大會。

  (己)三許

  如來今欲顯發宣示諸佛智慧。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諸佛威猛大勢之力。

  諸佛智慧。總標果智也。自在是我德。神通是樂德。奮迅除垢是凈德。大勢威猛是常德。此點圓滿四德。徧能三世益物。故皆名力。約過去久遠久遠。名為自在神通。約現在分身徧滿十方。名為師子奮迅。約未來益物永永不窮。名為大勢威猛。或可奮迅是將前之狀。表未來益物。大勢是震動十方。即現在益物。亦無不可。又自在神通。是究竟慈悲室。師子奮迅。是究竟法空座。威猛大勢。是究竟忍辱衣。證此究竟三德。故力徧十方三世。為益不窮也。初長文竟。

  (戊)二偈頌二。初頌誡。二頌許。略不顯述嘆。

  (己)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當精進一心。我欲說此事。勿得有疑悔。

  (己)二頌許

  佛智叵思議。汝今出信力。住於忍善中。昔所未聞法。今皆當得聞。我今安慰汝。勿得懷疑懼。佛無不實語。 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別。如是今當說。汝等一心聽。

  初誡許竟。

  (丁)二正說三。初從此訖壽量品。是正開近顯遠。二分別功德品初長文。是總授法身記。三彌勒說偈。是總申領解。

  (戊)初中二。初訖此品。是略開顯動執生疑。二壽量品。是廣開顯斷疑生信。

  (己)初又二。初略開。二疑請。

  (庚)初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又二。初答所師。二答來處。不答何因緣集。所以下文重請。

  (壬)今初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湧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於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

  此先答誰為其說法。教化而成就。從誰初發心之問也。

  (壬)二答來處又二。初答。二釋。

  (癸)今初

  此諸菩薩。皆於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正憶念。

  界下空中。略如前釋。此答其住處。即是來處也。於諸經典等者。追答稱揚何佛法。受持行誰經。修習何佛道之問也。於諸經典者。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法華妙典。一切十方三世經典悉入其中。權實不二。終不取一舍一。此答稱揚也。讀誦通利思惟分別。是答受持。正憶念。是答修習。

  (癸)二釋又二。初釋住處。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子)今初

  阿逸多。是諸善男子等。不樂在眾多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

  不樂在眾者。界內界外五陰。名之為眾。二邊分別。名為多有所說。靜處者。中道第一義諦也。法界一相。絕待無餘。故名靜處。勤行精進未曾休息者。心心流注。任運與薩婆若相應也。不依人天者。人表有邊。天表空邊。不依二邊。故以此界虛空表之。正住常寂光法性土也。

  (子)二釋稱揚受持修習

  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由其常樂深智無有障礙。所以於諸經典悉皆稱 揚。由其常樂諸佛之法。所以讀誦通利思惟分別。由其一心精進求無上慧。所以能正憶念也。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長文。二正略開顯。

  (壬)初中二。初頌答所師。二頌答來處。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阿逸汝當知。是諸大菩薩。從無數劫來。修習佛智慧。悉是我所化。令發大道心。此等是我子。

  長文但云得菩提已。化令發心。不雲無數劫來。或謂止是圓頓利根。一生超證。此中但云無數劫來是我所化。不雲在成道後。或謂止是行因行時化令發心。故為但答所師。未曾彰灼開顯。

  (癸)二頌答來處

  依止是世界。常行頭陀事。志樂於靜處。舍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為求佛道故。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堅固。常勤求智慧。說種種妙法。其心無所畏。

  初頌長文竟。

  (壬)二正略開顯

  我於伽耶城。菩提樹下坐。得成最正覺。轉無上法輪。 爾乃教化之。令初發道心。今皆住不退。悉當得成佛。我今說實語。汝等一心信。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

  旣雲成道之後令初發心。又雲從久遠來教化是等。乃是略開近而顯遠。所以動執生疑也。初略開竟。

  (庚)二疑請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經家敘疑。二騰疑請答。

  (壬)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及無數諸菩薩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於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菩薩。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壬)二騰疑請答二。初騰疑。二請答。

  (癸)初中三。初法說。二立譬。三法合。

  (子)初又三。初執近疑遠。二執遠疑近。三結難信。

  (丑)今初

  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眾。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丑)二執遠疑近

  世尊。此大菩薩眾。假使有人。於千萬億劫。數不能盡。不得其邊。斯等久遠已來。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植諸善根。成就菩薩道常修梵行。

  (丑)三結難信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難信。

  初法說竟。

  (子)二立譬

  譬如有人。色美髮黑。年二十五。指百歲人。言是我子。

  此譬上執近而疑遠也。色美髮黑。總是明年少耳。

  其百歲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

  此譬上執遠而疑近也。

  是事難信。

  此譬結難信也。

  (子)三法合

  佛亦如是。得道已來。其實未久。

  此合年二十五。不應有百歲子也。

  而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出住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巧於問答。人中之寶。一切世間甚為希有。

  此合百歲之人。不應是年二十五者所生也。

  今日世尊方雲得佛道時。初令發心。教化示導。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此合結難信也。初騰疑竟。

  (癸)二請答又二。初明請意。二正請答。

  (子)初又二。初為現在。二為未來。

  (丑)今初

  我等雖複信佛隨宜所說。佛所出言。未曾虛妄。佛所知者。皆悉通達。

  我等雖未了知。仰信而已。

  (丑)二為未來

  然諸新發意菩薩。於佛滅後。若聞是語。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業因緣。

  淺行易生誹謗。謗墮惡道。不退者雖復仰信。以未了知。不能增道損生。故須答釋。令謗者生信。信者增道損生也。初明請意竟。

  (子)二正請答

  唯然世尊。願為解說。除我等疑。及未來世諸善男子聞此事已。亦不生疑。

  一請除現在疑。二請除未來疑也。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騰疑。二頌請答。

  (壬)初中二。初頌法說。二頌立譬。三頌法合。

  (癸)初又三。初頌執近。二頌執遠。三頌結難信。

  (子)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昔從釋種。出家近伽耶。坐於菩提樹。爾來尚未久。

  (子)二頌執遠

  此諸佛子等。其數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學菩薩道。不染世間法。如蓮華在水。從地而湧出。皆起恭敬心。住於世尊前。

  (子)三頌結難信 

  是事難思議。云何而可信。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願為除眾疑。如實分別說。

  初頌法說竟。

  (癸)二頌立譬

  譬如少壯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歲子。發白而面皺。是等我所生。子亦說是父。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

  初五句。頌譬執近疑遠。次一句。頌譬執遠疑近。後二句。頌譬結難信也。

  (癸)三頌法合

  世尊亦如是。得道來甚近。是諸菩薩等。志固無怯弱。 從無量劫來。而行菩薩道。巧於難問答。其心無所畏。忍辱心決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贊。善能分別說。不樂在人眾。常好在禪定。為求佛道故。於下空中住。

  初半偈。頌合年二十五。次三偈半。頌合百歲子。略不頌合結難信也。初頌騰疑竟。

  (壬)二頌請答

  我等從佛聞。於此事無疑。願佛為未來。演說令開解。若有於此經。生疑不信者。即當墮惡道。願今為解說。是無量菩薩。云何於少時。教化令發心。而住不退地。

  初略開顯動執生疑竟 。

  釋從地湧出品竟。次釋壽量品

  目錄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三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六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囑累品第二十二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七之一 

  妙音菩薩本事品第二十四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七之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跋語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如來者。十方三世諸佛二佛三佛本佛跡佛之通號也。壽者。受也。量者。詮量也。詮量十方三世二佛三佛本佛跡佛之功德也。今正詮量本地三佛功德。故言如來壽量品。如來義甚多。今且明二身三身。余例可解。二身者。真身如來。應身如來也。如成論雲。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即二身義顯。何者。乘是如智。實是如境。道是因。覺是果。若單論乘。則如無所知。若單明實。則如無能知。境智和合。 則有因果。照境未窮名因。盡源為果。因圓果滿。即是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此真身如來也。以如實智。乘如實道。來生三有。示成正覺。即應身如來也。(報智冥法。名為真身。從體起用。名為應身。但云二身。攝法周足。)三身者。法身如來。報身如來。化身如來也。如大論雲。如法相解。如法相說。故名如來。即三身義足。何者。如即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徧一切處而無有異。故名為如。不動而至名之為來。此約所證。即法身如來也。又復如智稱於如理。從理名如。從智名來。故曰如法相解。此約能證。即報身如來也。又以如如境智合故。即能處處示成正覺。轉正法輪。故曰如法相說。此約起用。即化身如來也。偈雲。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如明月之影徧萬川。故名為應。亦名為化。此之三身。不可單取。故大經雲。法身亦非涅槃。般若亦非涅槃。解脫亦非涅槃。三法具足。稱秘密藏。名大涅槃。當知三身不可一異縱橫並別。圓覽三法。稱假名如來也。文雲非如非異者。非彼偏如。以顯圓如。即法身如來義。又雲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即如如智稱如如境。以一切種智知。以佛眼見。是報身如 來義。又雲或示己身己事。或示他身他事。即應身如來義。若但性德三如來者。是橫。若但修德三如來者。是縱。若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今經圓說不縱不橫三如來也。縱橫三身。尚非今義。況三藏通教所明如來耶。又法華前。亦明圓三身義。同是跡中三身耳。發跡顯本三如來者。永異諸經。故天親論雲。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三種菩提。一應化菩提。隨所應現。即為示現。如經。出釋氏宮故。二報佛菩提。十地滿足。得常涅槃。如經。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故。三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凈涅槃不變。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故。經具其義。論出其名。不如上釋。寧會經論耶。又三身各論單復。單義如前。法身復者。一自性清凈法身。二離垢妙極法身。報身復者。一自受用報。二他受用報。應身復者。一勝應。二劣應。又一應現佛界身。二應現九界身。若束此單復三身而為二身。則二種法身及自受用報。名為真身。他受用報及勝劣應等。名為應身。故知若復若單。若三若二。平等平等。更欲廣說。則四身。十身。三十二身。無量身等。開合自在。多不為多。少不為少。非少非多。而少而多。倘執名 相而欲妄較諸經優劣。遠之遠矣。次明壽量者。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此法身壽也。境智相應。故名為受。此報身壽也。一期示現。連持不斷。故名為受。此應身壽也。詮量法身如來如理壽命。詮量報身如來智慧壽命。詮量應身如來同緣壽命。故言壽量。法身如來如理壽命者。有佛無佛。性相常然。不論相應。不論連持。非無量。非有量。故文雲。非如非異。非實非虛。葢詮量法身如理命也。報身如來智慧壽命者。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境發智為報。智冥境為受。境旣無量無邊。常住不滅。智亦如是譬如函大葢大。故文雲。我智力如是。久修業所得。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此詮報身智慧命也。應身如來同緣壽命者。緣長則長。緣促則促。如水清月現。月實不來。水濁月亡。月亦不去。故文雲。數數現生。數數現滅。或復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此詮應身同緣命也。當知所詮不出四句。一者有量。二者無量。三者亦有量亦無量。四者非有量非無量。有量則無常。無量則常。雙亦則亦常亦無常。雙非則非常非無常。今以四句更作別圓二釋。一別教各釋者。非常非無常。雙非理極即法身也。常。即報 身。報智冥法。亦非常非無常。但取金剛道後。正智圓滿。不復生滅。故名為常。又依唯識。則法身不生不滅。故名為常。報身生因所生。故非常。圓滿成就故非無常。即雙非句也。亦常亦無常。即是應身。應用無盡。故亦常。數數唱滅。故亦無常也。無常。即是金剛心前智用增進。乃至凡夫生滅出沒。皆是無常也。三佛各一句凡夫共一句。故是別義。二圓教通釋者。三身各備四句。法身四句者。不生不滅。故名為常。無彼凡夫妄計倒常。故名無常。寂而雙照。故名亦常亦無常。雙破凡聖八倒。故名非常非無常也。報身四句者。出過二乘。故名為常。無妄計常。故名無常。智能雙照。故名亦常亦無常。智冥諦境。故名非常非無常也。應身四句者。應用不絕。故名為常。示同生滅。故名無常。兩義雙具。故名亦常亦無常。旣非實報。亦非業感。故名非常非無常也。乃至凡夫。亦具三種四句。心性隨緣不變。故名為常。所謂自從無始。至盡未來。輪迴生死。而生實不生。死實不死。此是性具法身常也。即此心性不變隨緣。流轉五道。生滅不停。名為無常。此是法身無常義也。隨緣不變故亦常。不變隨緣故亦無常。此是 法身雙亦義也。雖不變而非凝然。雖隨緣而非斷滅。此是法身雙非義也。約性具法身。旣得作此四句。依法身而起惑。惑即般若。即是性具報身。亦作四句。依惑苦而起業。業即解脫。即是性具應身。亦作四句。是為凡夫理即三身各各四句。尚無四句名字。何況行用。圓人稱理而解。故有名字三身四句。觀行三身四句。乃至果成。則為究竟三身四句。從始至終。一身即三身。三身即一身。不一不異。亦不縱橫。當知一佛身。即具諸身壽命功德。隨緣感見。長短不同。大經雲。凡夫二乘。見佛壽命。猶如冬日。菩薩所見。猶如春日。唯佛見佛壽命無量。猶如夏日。所以然者。凡夫博地。翳障朦朧。藏通二乘。雖斷四住。不見中道。若舍分段。受法性身。未破無明。方便土中所見之佛。猶是勝應。當知二乘。只見冬日。若諸菩薩。未登別地圓住。所見同彼凡夫二乘。若破無明。乃至受於分證法身。與而言之。得見報身壽命。奪而言之。他受用報。猶名勝應。未窮報身之源。未盡法性之極。所見佛壽。猶是春日。唯佛與佛。窮性盡源。見法身壽。猶如夏日也。故舉三譬譬之。一者於諸常中。虛空第一。一切壽命。如來第一。 此譬法身壽命。無始無終。性相凝湛也。二者譬如四河。皆歸大海。此譬報身壽命。所修萬善。皆感佛報。歸壽命海也。三者阿耨達池。出四大河。此譬應身壽命。從法報出。隨緣長短也。此品詮量。通明三身。若從別意。正在報身。何以故。義便文會。義便者。報身智慧。上冥下契。三身宛足。文會者。我成佛來。甚大久遠。故能三世利益眾生。所成即法身。能成即報身。法報合故能益物。以此推之。正意是論報身佛功德也。如是三身種種功德。悉是過去久遠久遠劫前道場樹下先所成就。名之為本。中間今日寂滅道場所成就者。名之為跡。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也。若諸經所說本跡。則以寂場所成法報為本。從本所起勝劣兩應為跡。今以寂場所成三身。乃至無量劫來中間所成三身。皆名為跡。獨取最初實得菩提所成三身。名之為本。故與諸經異也。 

  (己)二廣開顯斷疑生信為二。初誡信。二正答。 

  (庚)初中四。初三誡。二三請。三重請。四重誡。共為四請四誡。幷前跡門三請一誡。合有五誡七請。奇特大事。殷勤鄭重也。 

  (辛)今初三誡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一切大眾。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復告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又復告諸大眾。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諦之語。 

  誠是忠誠。諦是審實。不欺於物。言則詣真。昔由機淺。止可隨他意語。故方便施權。說三說近。未告誠實。今是隨自意語。故言誠諦也。 

  (辛)二三請 

  是時菩薩大眾。彌勒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如是三白已。 

  菩薩旣秉誠誡。不敢致疑。說必信受也。 

  (辛)三重請 

  復言。惟願說之。我等當信受佛語。 

  (辛)四重誡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三請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聽。 

  初誡信竟。 

  (庚)二正答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初中二。初正開近顯遠。二明三世益物。 

  (壬)初又二。初出執近之情。二破近顯遠。 

  (癸)今初 

  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三意。初雲如來秘密神通之力。是出所迷之法。二雲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是出能迷之眾。三雲皆謂今釋迦等。是出其迷遠之情謂也。秘密者。一身即三身。名為秘。三身即一身。名為密。又昔所不說。名為秘。唯佛自知。名為密。神通之力者。三身之用也。神是天然不動之理。即法性身。通是無壅不思議慧。即果報身。力是干用自在。即應化身也。佛於三世。等有三身。實得三身。其來甚久。於諸教中。秘而不說。故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謂今佛始於道樹得此三身。乃執近以疑遠也。此本說中。不復言及二乘。二乘開已。皆名菩薩。故但對菩薩。菩薩攝在天人修羅三善道內。餘三惡趣。罪重根鈍少智。 幷不知作此情謂也。菩薩有三種。下方。他方。舊住。下方即本日所化。故無執近之謂。他方舊住。俱有二種。一從法身應生者。往世先得無生。或先已聞發跡顯本。設往世未曾得聞。往世報盡。受法性身。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遠之說。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二者今生始得無生法忍。及未得者。咸有此謂也。 

  (癸)二破近顯遠。上文誠諦之誡。正為此也。復為二。初正顯遠。二舉譬格量久遠。 

  (子)今初 

  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 

  成佛甚大久遠。則伽耶近謂即破。 

  (子)二舉譬格量久遠又三。初舉譬問。二答。三合顯久遠。 

  (丑)今初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如是東行。儘是微塵。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 

  直爾下塵之界。尚不可說。況下塵不下塵界。豈可說耶。 

  (丑)二答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諸世界。無量無邊。非算數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聲聞辟支佛以無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數。我等住阿惟越致地。於是事中亦所不達。世尊。如是世界。無量無邊。 

  一非算數心力所及。二非無漏智所思惟。三非阿惟越致所達。葢惟佛智之所知耳。故佛功德。如十 方大地土。十地功德。如閻浮地土。非虛語也。 

  (丑)三合顯久遠 

  爾時佛告大菩薩眾。諸善男子。今當分明宣語汝等。是諸世界若著微塵及不著者。盡以為塵。一塵一劫。我成佛已來。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下塵不下塵界。已不可說。況界復為塵耶。況復過於此耶。僧傅雲。羅什舊經。無一塵一劫四字。有齊高僧曇副誦經。感夢雲少一句。後果得之。金光明經雲。一切海水。可知滴數。無有能知如來之壽。此亦明未來常住。非明過去久成也。若引證此。殊不相應。又有約法身解此者。則有二迷。一法身無始豈論遠劫。二法身平等。何獨釋迦先成。故知不達經宗。求深反淺。問。一切諸佛。悉顯本不。若有顯有不顯。則不得雲諸佛道同。亦不得雲是我方便。諸佛亦然。若同皆顯本。則諸佛皆雲成佛甚久遠耶。答。顯本可同。遠近不等。例如日月燈明八子。大通智勝有十六子釋迦一子。有子是同。數不必等。又凡成佛。則所證三身必同。故云諸佛道同。三世益物必同。故云是我方便諸佛亦然耳。況本高跡下。本下跡高。本跡俱高。本跡俱下。凡有四句。一期開 顯。何必盡同。惟原始要終。則諸佛所證之體。同滿三身。所起之用。同嗱三世。故不可說有異也。初正開近顯遠竟。 

  (壬)二明三世益物。此以最初成道為體為本。從體起用為跡。又以最初實得體用為本。從是以來所有三世體用皆為跡也。文分為二。初法說。二譬說。 

  (癸)初中二。初正明三世益物。二總結不虛。 

  (子)初又三。初明過去益物。二明現在益物。三明未來益物。 

  (丑)初又三。初過去益物處。二拂過去跡疑。三明過去益物所宜。 

  (寅)今初 

  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 

  須顯處者。上明成道甚久。久居何處。故云常在此界。及於余國說法利生也。此之娑婆。即本應身所居之土。今日跡居。不移於本。但今昔時異。見燒者謂近。照本者達遠。故云。我凈土不毀。常在靈鷲山。豈離伽耶別求常寂。非寂光外。別有娑婆。 

  (寅)二拂過去跡疑 

  諸善男子。於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復言其入於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別。 

  疑曰。若成佛如此之久。云何經中說於然燈佛時方得授記。又旣成佛。證常住身。云何儒童菩薩在然燈時。得記宏法。壽終入滅。更生余處。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今拂之曰。皆是方便分別。譬如幻師所現幻事。非實爾時方得授記。亦非業果分段生身舍壽入滅。皆是從本所垂諸化跡耳。 

  (寅)三明過去益物所宜又二。初感應。二施化。 

  (卯)今初 

  諸善男子。若有眾生來至我所。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隨所應度。 

  至我所者。即是過去眾生漸頓兩機。冥扣法身也。佛眼觀者。即是久已成佛。用佛眼鑒照。無有遺差。將欲起於劣勝兩應而利益之。善機凡有二力。一感人天華報及三乘權果。二感佛道實果。若以法眼觀知萬善。緣其輕重。各得華報及權果報。不能究竟知其終得種智果報。若以佛眼圓照萬善。則能具知始末華果。此經一向明佛眼觀。能知眾生所有萬善。究竟得佛種智果也。信等諸根。即五根也。慧根。是了因信進念定四根。皆屬緣因。此二善根。各有利鈍。通攝頓漸機緣。頓機利鈍。即圓別根 機。漸機利鈍。即通藏根機。又大乘根名利。小乘根名鈍。又小乘根名利。人天乘名鈍。又四教乃至人天諸根。各各自論利鈍。十法界眾生所有善根利鈍為機。如來悉照。無有遺差。隨所應度而現形聲饒益也。 

  (卯)二施化又二。初明形聲兩益。二明得益歡喜。 

  (辰)今初 

  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復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名字不同年紀大小。即非生現生。當入涅槃。即非滅現滅。皆形益也。方便說法。即聲益也。處處者。豎則微塵劫數。橫則十方剎海。一一劫中。皆徧十方。一一剎中。皆歷塵劫。無非如來垂跡之時處也。名字不同者。或示勝應。或示劣應。或示佛身。或示菩薩聲聞等身。身旣不同。故名字亦不同也。年紀大小者。旣示有身。則有壽命修短不等也。應以現生而得度者。旣能處處非生現生。應以現滅而得度者。亦必處處非滅現滅。故云亦復現言當入涅槃也。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者。或頓或漸。或顯或密。或定不定。或兼或但。或對或帶。或施或開。或廢或立。 總是如來善巧方便。總令眾生究竟得成一切種智。故微妙也。 

  (辰)二明得益歡喜 

  能令眾生髮歡喜心。 

  由施形聲兩化。令得權實四益。但云歡喜。舉一以攝三也。初明過去益物竟。 

  (丑)二明現在益物二。初感應。二施化。 

  (寅)今初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者。 

  如來見者。即佛眼照也。諸眾生樂小法者。所見之機也。貪愛二十五有。即人天機。名樂小法。自求現滅。即二乘機。名樂小法。樂於漸次紆迴佛道。即三教菩薩機。亦名為樂小法。乃至樂近說者。亦名為樂小法。緣了二善功用微劣。名為德薄。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濃厚。名為垢重。問。非生現生。備施頓漸二化七方便等。可是樂小法者。圓頓赴機。是應樂大法者。云何通名為樂小法耶。答。此有四義。一約往日雖發大心。不能專精。多著弊欲。不得出世。故名弊欲以為小法。二約現在。如佛未出世。諸天人等雖有大機。而心染世樂。或著邪見。故名為樂小法。此二義。與下譬中宛轉於地之意同也。三約修 行。雖不樂三界愛見小法。而樂三乘灰斷。亦名小法。雖不樂三乘近果。而樂歷別修行一乘。不能一心圓頓普修。故名樂小。此三意。約因門明樂小法也。四約果門。樂聞近成之小。出釋氏宮。始得菩提。不樂欲聞長遠大久之道。故言樂小。此等小心。非始今日。若先樂大。佛即不說始成。說始成者。皆為樂小者耳。 

  (寅)二施化二。初明現形。二明說法。 

  (卯)今初 

  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此明現在為眾生故。非生現生。而生實非生也。前明頓漸兩機。來感法身。今即現勝劣兩應。劣應。應漸機。勝應。應頓機。此兩種應。並有生法二身示生之相。劣應二身生相者。正慧托胎。右脇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自言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此生身生相也。坐吉祥草。三十四心斷結習盡證得五分法身。即法身生相也。勝應二身生相者。乘旃檀宮。與諸菩薩處摩耶胎。常說大乘。作大佛事。從右脇出。十方周行各各七步。作師子吼。此生 身生相也。寂滅道場。坐菩提座。金剛後心。斷無明盡。妙覺朗然。窮照法性。種智圓明。萬德普備。此法身生相也。出家者。劣應出分段家。勝應出二死家。得菩提者。劣應得生滅四諦所發無漏盡無生智。名為菩提。勝應照三諦一實之道。究竟一切種智。為菩提也。(勝劣二種生身生相。秖是一番托胎出生。但大小兩機所見不同。故須甄明。非有兩番托胎出生也。二種出家二種成道二種法身生相。亦無不然。故云雙垂兩相。二始同時。)然我實成佛下。明本實不生。彼天人阿修羅等。今始見此二種生法二身。謂言始生。其實不然。然我實成佛道甚大久遠。如上所說剎塵之譬尚復過之。今日現生。非實生也。或疑旣非實生。何故現生。釋曰。但為方便教化德薄垢重眾生令入佛道。所以作如是說。我少出家得菩提耳。余大乘經。但破劣應生法二身生實非生。不破勝應生法二身。今雲成佛甚久。正破勝應法身非從寂場始生。故與余經永異。 

  (卯)二明說法又二。初正明一代所說。二釋出巧說之由。 

  (辰)今初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 諸所言說。皆實不虛。 

  所演經典。徧指一代五味八教也。皆為度脫眾生。總釋頓漸顯密定與不定。無非應病與葯。令得度脫故也。或說己身等。略舉一代教中所有種種差別示現事也。說自己往昔因緣。名說己身。說諸佛菩薩及余弟子種種因緣。名說他身。現佛界像。名示己身。現九界像。名示他身。或現勝應。名示己身。現劣應身。名示他身。現佛界事。名示己事。現九界事。名示他事。或現種智。名示己事。現小智斷。名示他事。現大自在。名示己事。現九惱等。名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者。明其不同世間之寓言也。為眾生故。一一示現。一一有因有果。一一有始有終。惟其所說己身他身。所示己身他身己事他事。並無分毫虛言誑語。故能度脫一切眾生。譬如幻師於四衢道。幻作象馬牛羊種種諸物。象即是象。馬即是馬。更無一物而不酷肖。乃能令彼愚小歡悅。佛亦如是。以法性大幻三昧。徧於十方三世。幻作己身他身己事他事。說示於人。令彼眾生鹹得見聞。並無一事徒構空言。乃使眾生信受而得度脫也。 

  (辰)二釋出巧說之由又二。初明由照權實理故。即是說示之本。二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 

  (己)今初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夫現前一念真如法性。本無一法可得。而無法不具。無法不造。一切凡聖。平等無差。然凡夫及二乘人。則滯於二死。不能自度自脫。因位諸大菩薩。則局於數量。不能橫徧豎窮。皆由於此真如法性。未能圓滿徹證故也。惟有如來久遠劫來。圓滿徹證此真法性。故能以種智佛眼。如實知見分段變易二種三界之相。當體即是真如實相。了知二種生死。即非生死。無有若退而在世者。旣無生死可退。則無生死可出。故無有若出而滅度者。無有生死若退若出。是十界實法皆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是十界假名皆空。生死涅槃。等如昨夢。故非實。迷為生死。悟證涅槃。緣起宛然。故非虛。無差別而十界差別。故非如。即差別而一性融通。故非異。不同二種三界之人。或見三界為有。或見三界為空。故 雲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也。如斯之事。即結指上文所明真俗妙諦。即生死無有生死。即退無有退。即出無有出。即在世無在世者。即滅度無滅度者。即實非實。即虛非虛。即如非如。即異非異。是謂即俗而真之事。如來以如理智而明見之。無有錯謬。故能隨智說於隨自意語。開權顯實。開跡顯本也。無有生死而妄見生死。無有退出而妄見退出。無在世而妄見在世。無滅度而妄見滅度。非實而妄見實。非虛而妄見虛。非如而妄見如。非異而妄見異。是謂即真而俗之事。如來以如量智而明見之。無有錯謬。故能隨情說於隨他意語。為實施權。為本垂跡也。 

  (己)二明由稱漸頓機故。即是說示之緣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種種者。頓漸利鈍。千差萬別也。性者。習欲所成。指過去根種也。欲者。樂欲。即從種所發之現行也。行者。隨諸樂欲所作善惡業行。乃至三乘一乘出世行也。憶想分別者。隨所作行而生於解。即相似智 慧也。於種種性。宜用種種為人悉檀。於種種欲。宜用種種世界悉檀。於種種行。宜用種種為人對治二悉。於種種憶想分別。宜用種種第一義悉。何以故。隨其所得憶想之解。更為說法。即得朗悟第一義故。乃至初地欲樂修行第二地時。亦必憶想二地之境。即是念想。若發二地真解。即是念想觀除。言語法滅。直至佛地。方得究竟離於憶想。獲常寂照耳。故以若干因緣譬喻之辭。種種說法。令其生諸善根。所作佛事。未曾暫廢也。權實善根有三五七九之不同。故名為諸。究竟皆歸一切種智。故名佛事。三輪不思議化。晝夜常演。令他得益。無有間歇。故云未曾暫廢。二明現在益物竟。 

  (丑)三明未來益物二。初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二釋須唱滅意。 

  (寅)初又二。初明本實不滅。二明方便唱滅。 

  (卯)今初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牒前過去事也。常住不滅。正明未來永永恆益物也。我本行下。舉因 況果以明常住。謂於本未成佛已前。初悟圓因而登圓住。分證常住法身之壽。已不可盡。倍於如上。所說塵數。何況果壽而非常住。譬如太子時祿。已不可盡。況登尊極。祿用寍可盡乎。當知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應身壽命。隨緣修短。示有始終。今正明報身修得壽命。故過去雖約剎塵為譬。仍是有始。未來直雲常住不滅。則是無終也。然三身本非一異。鈍者但見應化。不知即報即法。所以妄計無常。利者即於應化而悟法報。所以能知常住耳。 

  (卯)二明方便唱滅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 

  現在眾生見佛聞法。或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或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旣入佛慧。即知如來常住不滅。不為此人而唱滅也。其有悠悠結緣之眾。乃至五千退席之流。移置他方之類。現在未得種熟脫者。此等眾生。緣在未來。故以唱滅方便而教化之。當知三身並有非滅唱滅之義。法身非滅唱滅者。如 凈名雲。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即是法身非滅。又雲。是寂滅義。即是法身唱滅。何者。若已了達。不唱寂滅。為未了者唱耳。又若言照寂。即是唱滅。若言寂照。即是唱生。夫法身者。雖非生非滅。而亦有生滅。若迷心執著。即煩惱生而智慧滅。若解心無染。即智慧生而煩惱滅。滅惑生解。此是無常滅。若解生惑滅。即是寂滅。此之生滅。悉約法性而辨。若無迷解二緣。則不唱有此生滅也。報身非滅唱滅者。誰有智慧。誰有煩惱。而言智慧能破煩惱。此即明闇不相除。是報身不滅義。眾生未了。聞此便謂即佛而生憍恣。不復修道。故復唱言。道能滅惑。有煩惱時則無智慧。有智慧時則無煩惱。豈非智慧能滅煩惱耶。應身非滅唱滅者。應是法報之用。體旣無滅。用豈有窮。即是應身不滅。但為眾生若常見佛。則生憍恣。故唱我於今夜當取滅度也。又法身當體不生不滅。報身了達無能生滅。應身相續不生不滅。是故三身並皆非滅。今為方便教化眾生。應身唱滅。事同三身皆唱滅也。初正明非滅唱滅以益未來竟。 

  (寅)二釋須唱滅意亦二。初不滅有損。二唱滅有益。 

  (卯)今初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 

  不種善根。則不生真中二善。是為無益。思惑貪著五欲。見惑入於憶想。見思方生而不斷。無明重沓而罔知。則不斷通別二惡。是為有損。又起憍恣。即增見惑。懷厭怠。即增思惑。故有損。不生難遭想。即不能生見諦解。不生恭敬心。即不能生思惟道。故無益也。若見聞三佛不滅。悉有憍恣義。聞法身不滅。便謂眾生如。彌勒如。一如無二如。平等即真。由是生於憍心上慢。一切煩惱。本自不生。今亦無滅。何須修道。即便恣情放逸。為是唱言是寂滅義。又聞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菩提相即煩惱相。明闇不相除。顯出佛菩提。便起慢恣。不復修善。懈怠放逸。為是唱言報身智慧能滅煩惱。無明力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滅。應身不滅憍恣易解。 

  (卯)二唱滅有益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 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是故唱言。雖法本不生。今亦不滅。要須滅惑。方乃寂滅。此法身難見義。雖雲智慧不滅煩惱。然明時無闇。汝今具足煩惱。何能有慧。當知智慧能滅障惑。此報身難見義。應身難見易解。眾生聞是唱滅。便於三佛生難遭想。戀慕渴仰。惡滅善生。是故三身雖不實滅而唱滅也。初正明三世益物竟。 

  (子)二總結不虛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 

  旣成佛已。實得三身。皆悉不生不滅。為諸眾生。盡未來時現生現滅。實得三身。亦實不虛。現生現滅。亦實不虛。所以三世眾生。各各得益亦不虛也。若但論理而不論事。但論性而不論修。則同世間寓言。何名不虛。又設但論事而不達理。但論修而不悟性。則同權小生滅境界。何名不虛。故皆實不虛者。即是權實本跡。無不誠諦故也。初法說竟。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二 

  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卷五之三 

  古吳後學蕅益智旭述 

  (癸)本門二明三世益物中。二譬說二。初立譬。二法合。 

  (子)初中二。初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丑)初又三。初遠行譬。譬過去益物。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三複去譬。譬未來益物。 

  (寅)今初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葯。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余國。 

  前法說中有三意。初益物處。二拂跡疑。三益物所 宜。今但譬益物所宜。就所宜中。有感應。有施化。今具譬之。譬如良醫至善治眾病。即譬我以佛眼觀有能應之智也。其人多諸至乃至百數。即譬眾生來至我所。有能感之機也。於施化中。有形聲兩益。及得益歡喜。今略不譬歡喜。又略不譬聲益。於形益中。又略不譬非生現生。但譬非滅現滅一意。即是以有事緣遠至他國也。言良醫者。醫有十種。一者治病。病增無損。或時致死。譬空見外道。恣意行惡。教人起邪。斷善根法。法身旣亡。慧命亦死。二者治病。不增不損。譬有見苦行外道。投岩赴火。苦行行善。不得禪定。不能斷結。故不損。亦不斷善。故不增也。三者治病。損而不增。但差已還發。譬修定斷結外道也。四者治病。能令差已不發。而所治不徧。譬二乘人。但治一兩種有緣者。不能徧治一切也。五者雖能兼徧。而無巧術。用治苦痛。譬六度菩薩。慈悲廣治。難行苦行。釋論呼為拙度也。六治病巧術治無痛惱。但不能治必死之人。譬通教菩薩。體法巧度。但治有反覆凡夫。不治敗種二乘也。七雖能治難愈之病。不能一時治一切病。譬別教地前菩薩也。八能一時治一切病。而不能令平復如本。 譬圓教十信也。九能徧治一切。亦令平復如本。而不能令過本。譬圓教四十位也。十者一時治一切病。即能平復。又使過本。即是如來。(醫有十種者。通收邪正。貫彼徧圓。前之三種亦稱醫者。佛未出時。一切外道皆自謂出家。各自領眾故也。第三醫中。雲差已還發者。雖斷事惑。還墮三塗。以見惑未斷。故隨禪受生之後。仍受輪迴也。如阿含雲。良醫有四。一善知病相。二知病因起。三善知方治。四畢竟不發。但是此中第四第五二種醫相。何以故。所知病相。不出界內。知病因起。不出依正。所有方治。不逾生滅無常苦空無我不凈。所云不發。秖是住二涅槃。若以四名義通諸教。則一一教。隨義各別。乃至圓教。於理無妨。若直引彼以證此經。則尚不同通教巧治。安譬本門數數生滅。深不可也。第八不能令平復者。自入未深。未能令他見本法身。法身被無明所覆。義如病損。令還得見。方名為復也。第十言過本者。法身本有。今令證本。名之為復。以對性德無功用故。故修名過。然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過。由殘惑在。且名為復。又讓極地究竟名過也。)前三種醫。即大經中之舊醫用乳葯也。後七並是客醫。無巧術者。但用無常苦無我法。如用苦酢咸葯。有術遠來。還令服乳。即最後究竟良醫。良者。善也。具曉八術。譬三達五眼也。智慧者。權實二智。深知二諦也。聰達者。五眼鑒機。頓漸不差也。明練方葯者。譬十二部教。文理甚深也。能詮文如方。所詮理如葯。葯通行理。今且雲理。理即攝行也。善治眾病者。譬能觀知諸根利鈍。巧用四悉檀也。多諸子息者。子義有三種。一正因佛子。謂一切眾生。皆有三種性 德佛性。即是佛子。故云。其中眾生。悉是吾子也。二緣因佛子。謂曾聞一句一偈。稟說修行。所生微解。即了因性。所修微行。即緣因性。正性為本。束此三性。總名緣因。以能資發一實解故。故云。長者諸子若十二十乃至三十。先因遊戲。入火宅也。三了因佛子。謂聞法悟道。三因開發。正因理心發。即法身德。了因慧心發。即般若德。緣因善心發。即解脫德。束此三性。總名了因。以能了達中道義故。故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真是佛子也。若了因於。常得見父。父不遠行。若緣因子。機尚未熟。父即遠行。得有飲他毒藥之義。今雲多諸子息。正是普收正因子也。若十者。十界中佛界機也。二十者。十界中佛及菩薩兩界機也。乃至百數者。十界互具十界。故為百也。百界並有性德三因。並有生善之義。故皆名子息也。以有事緣者。譬此土機淺。彼方緣熟也。遠至他國者。譬非滅現滅。即所謂亦復現言當入涅槃也。 

  (寅)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二。初譬感應。二譬施化。 

  (卯)今初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葯發悶亂。宛轉於地。 

  此譬上文機應相關。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德薄垢重也。佛在世時。不但已聞法者。薄有解行。縱令不見聞者。亦蒙利益。如生盲不見日輪。亦藉日輪而得起作。佛旣非滅示滅。不惟大地幽闇。縱令曾結緣者。通惑未斷。漸著三界見思毒藥。故云飲他毒藥。不知出要。故云悶亂。輪轉六道。故云宛轉於地也。 

  (卯)二譬施化二。初譬現形。二譬說法。 

  (辰)今初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痴。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 

  還來歸家。譬上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三菩提。非生而現生也。或失本心者。譬貪著三界。失先所種若頓若漸諸善根也。或不失者。譬雖著五欲。不失三乘善根也。遙見其父者。譬佛出時, 。眾生亦見色身。而為見思障隔五分。不得親奉法身。故云遙也。見聞佛出。皆有喜敬求救之事。具如諸經所明。 

  (辰)二譬說法上文廣明一代所說。及釋巧說之由。所謂照理。稱機。今但總明三意。初譬佛受請轉頓漸法輪。二譬勸誡。三譬得益。 

  (己)今初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 

  經方。譬頓漸一切諸教典也。藥草。譬頓漸一切諸法門也。並是出世正法。故名為好。色譬大小乘戒。戒防身口。事相彰顯也。香譬事理諸禪。功德普薰也。味譬權實諸慧。能證空中理味也。皆悉具足者。不論頓漸大小偏圓。皆有此三學也。又色是法身。體質義故。香是解脫。離臭義故。味是般若。證覺義故。大小偏圓一切法門。皆悉攬此三德而為體也。搗譬空三昧。篩譬無相三昧。和合譬無作三昧。大小偏圓。皆有此三種三昧。一一三昧。皆具戒定慧三。亦皆以三德為其體性。但有明昧之不同耳。又空觀如搗。假觀如篩。中觀如和合。三觀皆不離戒定慧。亦皆不出三德體性。將此法與頓漸眾生。令其修行。名令服也。 

  (己)二譬勸誡 

  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 

  汝等可服。勸也。速除苦惱。誡也。勸令早服。誡令勿遲。頓漸諸典。俱有勸誡。 

  (己)三譬得益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 

  子旣徧收十界。故獨舉不失心者。能得現在益也。從初成道。乃至涅槃最後得度。皆由不失三乘善根故耳。見色香好。即便服之。服乃得味。得味病除。譬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能斷三惑也。二還來譬。譬現在益物竟。 

  (寅)三複去譬。譬未來益物。上文有二。初非滅唱滅。次釋須唱滅。就初又二。初明本實不滅。二明方便唱滅。次文亦二。初明不滅有損。二明唱滅有益。今具譬之。即為四。初超譬不滅有損。二譬方便唱滅。三譬唱滅有益。四追譬本實不滅。 

  (卯)今初 

  余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葯。而謂不美。 

  余失心者。譬往昔結緣尚淺之人。及昔未結緣之輩。不能於今佛世得度。須至滅後方漸熟脫。即是未來機也。毒氣深入。譬上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 見網中。好色香葯而謂不美。即是不能持戒習定。所以終不能得理味。譬上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也。 

  (卯)二譬方便唱滅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葯。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葯。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死時已至。譬當入涅槃也。留好良藥。譬留諸經教法門也。復至他國。譬此方現滅。他方現生。故上文雲。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也。遣使者。或取涅槃中大聲普告為使人。或用神通。或用舍利。或用經教等為使人。今用四依菩薩語眾生雲。佛已滅度。但留此法。我今宣宏。汝當受行也。後時若無四依傳述經法。則眾生豈能自知有佛已滅。故用四依為所遣使。 

  (卯)三譬唱滅有益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葯色香美味。 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卯)四追譬本實不滅 

  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良由滅後眾生醒悟。服藥修行以作因緣。能感未來應化。如遺教雲。其未度者。亦皆已作得度因緣也。亦有精進苦到。即於道場感見諸佛者。如天台大師。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便是服藥病除之驗。故知滅實不滅。益徧未來。初良醫治子譬。譬上三世益物竟。 

  (丑)二治子實益譬。譬上總結不虛。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 

  初立譬竟。 

  (子)二法合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成佛已來無量劫。合過去益物譬。言當滅度。合未來益物譬。現在易知。故略不合。亦無能說虛妄。合治子實益譬也。前已具顯過去久遠。今此合意。正 欲顯示未來常住。與大涅槃及金光明義同。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正顯遠。二頌三世益物。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不頌執近之情。但頌顯遠也。億載。皆數名。 

  (壬)二頌三世益物二。初頌法說。二頌譬說。 

  (癸)初中二。初頌正明三世益物。二頌總結不虛。 

  (子)初又三。初頌過去。二頌現在。三頌未來。 

  (丑)初又三。初超頌過去益物所宜。二追頌過去益物處。三頌拂過去跡疑。 

  (寅)今初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 

  說法教化。頌聲益也。令入佛道。頌得益也。方便涅槃。頌形益中非滅現滅。即兼得非生現生也。 

  (寅)二追頌過去益物處 

  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寅)三頌拂過去跡疑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雖近不見。故但見儒童得記及壽終等也。初頌過去竟。 

  (丑)二頌現在二。初頌感應。二頌施化。 

  (寅)今初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旣信伏。質直意柔輭。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長文明感應中。則雲樂於小法。德薄垢重。今頌明供養渴仰等者。彼約不知久成義說。今約能感跡化義說也。又雖戀慕渴仰。乃至不惜身命。以佛眼觀。總是樂於近成小法者耳。 

  (寅)二頌施化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俱出靈鷲山。頌現形也。我時語眾生。頌說法也。長文頌說法中。先正明一代所說。次釋出巧說之由。其文甚廣。今頌甚略。常在此不滅句。但頌顯實。以方便力二句。略頌稱機也。二頌現在竟。 

  (丑)三頌未來。長文有二。初正明非滅唱滅。二釋須唱滅意。就初又二。初明本實不滅。二明方便唱滅。今頌不次第。初先頌方便唱滅。兼頌須唱滅意。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寅)今初 

  余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初一偈。先明不滅。次半偈。正頌唱滅。次一偈。頌釋須唱滅意。後二句。是頌唱滅有益。得成未來機應也。 

  (寅)二頌本實不滅。兼廣釋不見得見之由。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余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此正頌。本實不滅也。常在靈鷲山。指本時應身居於此土也。及余諸住處。指本時應身亦徧十方。若凈若穢諸處也。本旣在此諸處。跡亦不移。但眾生妄見劫盡。而佛土本無生滅。即此同居。便是方便實報寂光妙土。何以言之。我此土安隱。是佛所證安隱之法。即常寂光土也。由佛能證。即自受用報土也。天人常充滿者。十地為天。三十心為人。即他受用報土也。眾生所遊樂。即方便有餘土。九種方 便眾生之所居也。天鼓伎樂及天華等。即實報土中俗諦勝妙五塵。方便土中真諦法性五塵也。 

  我凈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此釋不見之由。由於惡業罪也。寂光實報方便三種凈土。皆悉不毀。惡業因緣。妄見燒盡。在彼眾生。則是同分妄見。以佛菩薩。觀之。還是別業妄見而已。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 

  此釋得見之由。由於修緣了二因也。諸者。徧指三乘權實緣修及真修也。功德。是如來室。柔和。是如來衣。質直。是如來座。相似三法行成。則見如來方便應身。分證三法行成。則見如來實報報身。究竟三法行成。則見如來寂光法身。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 

  此總結由於眾生有見不見。故使如來所說不同。意顯說雖不同。皆實不虛也。初頌正明三世益物竟。 

  (子)二頌總結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 

  初一偈。頌諸佛如來法皆如是。長文引諸佛以證我。今頌我以證諸佛也。久修業所得。正顯此品所詮如來壽量。是約修得。不約性得。性得無始無終。生佛體同。修得有始無終。佛佛道同。唯其有始。故過去實成有久有近。唯其無終。故盡未來時常住不滅也。次一偈。頌為度眾生皆實不虛。結勸令斷執近之疑也。初頌法說竟。 

  (癸)二頌譬說二。初頌立譬。二頌法合。 

  (子)今初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 

  初三句。但頌非滅現滅一意。即顯三世益物方便。又顯滅實非滅。過去久遠。未來常住。皆實不虛矣。第四句。即頌總結不虛。 

  (子)二頌法合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此亦總頌非滅現滅一意。兼頌不滅有損。以顯唱滅是方便也。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 

  此正頌合總結不虛。猶良醫之方便治子病也。初正開近顯遠近。 

  釋如來壽量品竟。次釋分別功德品。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具有授記。領解。流通於授記及流通中。各有淺深不同。故言分別。佛說壽量。本跡二種弟子得種種益。乃至現在四信。滅後五品。亦皆得益。故言功德。(本弟子。即地涌眾。跡弟子。即靈山眾。) 

  (戊)二總授法身記三。初經家總敘。二如來分別。三瑞表圓益。 

  (己)今初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己)二如來分別 

  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 

  跡門三周說法。三根得記。並是初住無生法忍見道之位。今聞本門。復有爾許眾生得入圓住。故知一代極唱。利益難思也。 

  復有千倍菩薩摩訶薩。得聞持陀羅尼門。 

  先已證無生者。今聞本門極唱。轉入修道。增圓妙道。損變易生。證圓十住。得大聞持。圓頓妙法。能受能持。猶如大海。普能受持龍王雨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樂說無礙辯才。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行不思議假。恆沙佛法。橫豎貫通。故能自在演說。辯才無礙也。 

  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迴向法。事理圓融。真俗不二。一中無量。無量中一。重重旋轉。互總互持也。 

  復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初地。心心流注薩婆若海。圓轉三不退輪也。 

  復有二千中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能轉清凈法輪。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二地。自離三惑垢。令他離三惑垢。故云轉清凈法輪也。 

  復有小千國土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四地。止餘八品微細無明。故云八生當得菩提也。斷一品。入五地。斷二品。入六地。斷三品。入七地。斷四品。入八地。斷五品。入九地。斷六品。入十地。斷七品。入等覺。斷八品盡。入妙覺。每斷一品無明。即損一變易生。增明一分中道也。 

  復有四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四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八地。止餘四品微細無明也。損一生。入九地。損二生。入十地。損三生。入等覺。損四生盡。即成妙覺。 

  復有三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三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九地。故止餘三生也。 

  復有二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二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十地。故止餘二生也。 

  復有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是增道損生。證圓等覺。故止餘一生也。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即博地凡夫。由聞經力。證圓十信。發相似心也。本門得道。如此之多。一切諸經。皆所不及。良由原本垂跡。處處開引。中間相值。數數成熟。今世五味。節節調伏。收羅結撮。歸會法華。譬如田家。春生夏長。耕種耘治。秋收冬藏。一時獲刈。此後雖復有得道者。如捃拾耳。問。授法身記。何缺五地六地七地人耶。答。此非思議可知。惟如來能分別。惟補處能領解。何必於此生疑。問。聞持陀羅尼等。何與舊文對位又略不同。答。無生忍等名字。並通偏圓權實。本無一定。但須消釋令會圓理。今約義便。作此分配。若欲互融。何所不可。當知惟八生四生等的有次序。余皆約義配釋而已。二如來分別竟。 

  (己)三瑞表圓益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幷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沉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真珠瓔珞。摩尼珠 瓔珞。如意珠瓔珞。徧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葢。次第而上。至於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讚歎諸佛。 

  此中亦有六瑞。一雨華瑞。二雨香瑞。表圓妙慧福。自行德也。三天鼓瑞。四天衣瓔珞瑞。表圓妙教行。化他德也。五燒香供養瑞。六幡葢讚歎瑞。表圓妙自行化他。同歸極果也。初虛空雨華者。虛空表平等法性。從此法性。出生四十真位圓妙慧華也。前文旣借分身表應。釋迦表報。多寶表法。今先散分身諸佛。次及釋迦多寶。意顯三身雖非一異。而由得見應身。乃知報身修德及法身性德也。亦散一切菩薩四眾。即表大會皆得圓因妙慧。皆成三身妙果。無差別也。細末栴檀沉水諸福德香。亦從法性出生。亦以奉供三身。普及四眾。文影略耳。天鼓自鳴。是表圓音演深妙教。千種天衣。表寂滅忍衣徧覆一切。垂諸瓔珞。表戒定慧陀羅尼四種瓔珞攝化眾生。令生喜悅也。摩尼。此雲如意。又言如意珠者。或是偶爾重文。華梵雙舉。或以四瓔珞字。用擬戒等四瓔珞也。徧於九方者。本從上方雨垂。徧於八方及下地也。問。何不如華嚴雲充滿十方耶。答。華嚴以十表無盡。此經以一表同歸。今雲徧於九方。正表一佛界理。徧該九界。九界無非一佛界也。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者。即表自行妙德總趣極果也。前旣雨華雨香。用表福慧。今之燒香。即以燒表慧。以香表福。供養大會三身諸佛。普及菩薩四眾諸未來佛。故云趣極果也。言自然者。不由人力。亦從法性虛空而顯現也。有諸菩薩者。亦是自然化現諸菩薩像。亦從法性虛空出生也。幡者。轉義。即表增道損生。葢者。覆義。即表慈悲益物。次第而上。即表從因至果。至於梵天者。梵是凈義。即表究竟四德。妙音歌頌讚嘆諸佛。即表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上旣以天鼓表化他之教。衣瓔表化他之行。今還用幡葢錶行。歌贊表教。二種化他妙德。同趣極果也。圓益旣深。故現瑞以表之。華嚴佛頂諸經說大法竟。皆現奇瑞。此經何獨不然。二總授法身記竟。 

  (戊)三彌勒總申領解。上跡門中。菩薩亦悟。而大事未畢。所以不陳。今本門旣竟。故托補處以總申之。文分為三。初頌時眾得解。二頌如來分別。三頌瑞表圓益。 

  (己)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說偈言。 

  一切菩薩分證法空。名之為座。今從座起。表不住所證。展轉增進也。本實跡權。向未發跡。如右肩被覆。今已開竟。故偏袒以表之。本跡雖殊。不思議一。故合掌以表之。增道損生。速趣極果。故向佛以表之。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徧身。 

  (己)二頌如來分別 

  或住不退地。或得陀羅尼。或無礙樂說。萬億旋總持。 

  不退地。即頌無生法忍。初住念不退位。余可知。 

  或有大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不退之法輪。復有中千界。微塵數菩薩。各各皆能轉。清凈之法輪。復有小千界。微塵數菩薩。余各八生在。當得成佛道。復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塵諸菩薩。隨數生成佛。或一四天下。微塵數菩薩。余有一生在。當成一切智。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凈之果報。 

  無量無漏。揀異二乘之有量也。妙因所感。故言清 凈。無障礙土。故言果報。 

  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聞佛說壽命。皆發無上心。 

  二頌如來分別竟。 

  (己)三頌瑞表圓益 

  世尊說無量。不可思議法。多有所饒益。如虛空無邊。雨天曼陀羅。摩訶曼陀羅。釋梵如恆沙。無數佛土來。雨栴檀沉水。繽紛而亂墜。如鳥飛空下。供散於諸佛。 

  此頌雨華雨香二瑞。總皆供散諸佛也。長有釋梵二句。以表機徧十方。 

  天鼓虛空中。自然出妙聲。天衣千萬種。旋轉而來下。 

  此頌天鼓天衣二瑞。略不頌瓔珞。而天衣長有萬字。正顯所覆必多。 

  眾寶妙香爐。燒無價之香。自然悉周徧。供養諸世尊。 

  此頌燒香供養瑞也。長文雲大會。今頌雲世尊。當知大會。皆是三世佛也。 

  其大菩薩眾。執七寶幡葢。高妙萬億種。次第至梵天。一一諸佛前。寶幢懸勝幡。亦以千萬偈。歌詠諸如來。 

  此頌幡葢讚歎瑞也。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佛名聞十方。廣饒益眾生。一切具善根。以助無上心。 

  此結頌瑞表圓益。不同循常瑞相。故云昔所未曾有也。二本門正說段竟。 

  (丙)三流通段。此下共有十一品半經文。盡屬流通。今且逐近。以三品半而為本門流通者。凡有兩意。一者四信五品。並以聞壽長遠而為言端。隨喜功德。法師功德兩品。秖是申明初品因果功德。不輕一品。秖是引證贊毀福罪。當知此三品半。正為流通本門。例如法師至安樂行五品。正為流通跡門也。二者旣以初品別序為跡門序。跡門自具三段。故以此三品半而為本門流通。本門亦具三段。本跡各三。束為正說。乃以通序五事而序兩門。囑累八品流通兩門。體格周正。眉目分明也。今就此三品半。分為三意。初一品半。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二法師功德品。明初品果功德以勸流通。三不輕品。引信毀福罪證勸流通。 

  (丁)初中二。初明現在四信。二明滅後五品。 

  (戊)初又四。初一念信解。二解其言趣。三聞持供養。四深信觀成。 

  (己)初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庚)初又三。初出相貌。二明功德。三明位行不退。 

  (辛)今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 

  上已分別聞佛壽長。得益深廣。未入住者。悟無生忍。已入住者。增道損生。位鄰極聖。未發心者。發無上心。入於十信。此皆夙種旣深。現得熟脫。無生髮心二位。並屬當機。增道損生。通於影響發起當機三眾。故屬正說授記段也。今流通之始。乃約初結緣人。未登十信或從此會略聞。或從現在諸菩薩等展轉得聞。聞佛壽命長遠如是。然時旣甚促。聞亦不多。故云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極言其時之暫。而獲益之淺也。夫一念者。即現前一念介爾之心也。信解者。信佛本地所證之理。是法界妙理。此理非實非權。而能實能權。自行冥理名實。化他種種方便名權。此理非本非跡。而能本能跡。初證權實體用名本。證後所施體用權實名跡。又信解此理。旣是釋尊之所久證。亦是眾生之所久迷。亦是現前介爾一念之所同具。故曰。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如是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掛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即權而實。不思議真。)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即實而權。不思議俗。)不得 佛法。不得一切法。(雙遮)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雙照此二句是不思議中。)即一而三。(隨舉一諦。皆具三諦。)即三而一。(雖分三諦。秖是一心。)亦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九界非道。純是佛界妙道之用。釋上一切法。皆是佛法也。)行於佛道。通達一切道。(釋上佛法不隔一切法也。)不得佛道一切道。(釋雙遮。)而通達佛道一切道。(釋雙照。)無所有而有。(三諦皆有。)有而無所有。(三諦皆無。)非所有非無所有。(三諦皆非有非無。)如門前路通達一切東西南北。無有壅礙。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對。悉亦如是。(六塵體是法界。嗱古嗱今。無非圓妙三諦也。)無疑曰信。明了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也。(上約聞法信解。即是信行。)若坐思惟。隨所思惟。豁然開悟。通達三諦。亦復如是。(更約思惟而生一念信解。即是法行。)如是信解。即十信初心。未得六根清凈。未入鐵輪正位也。

  (辛)二明功德二。初總論無量。二格量顯多。 

  (壬)今初 

  所得功德。無有限量。 

  (壬)二格量顯多又二。初舉五度為格量本。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癸)今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 

  般若即是今之正慧。故言除般若也。問。旣離般若。則前五不應名波羅蜜。答。約別教人。為求無上菩提。各自於五而盡其邊。亦得名度。以別教十向後心。名假邊際故也。問。別教亦有次第般若。還同所校。何以除之。答。豎論空假般若。可為所校。中證不殊。名等體等。故須除也。 

  (癸)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以是(五度)功德。比前(一念信解)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辛)三明位行不退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 

  別六心猶退。七心不退。今圓初心即不退者。聞壽量功德。自外而資。圓順信解。自內而薰。故不退也。初長文竟。 

  (庚)二偈頌三。初超頌功德。二頌位行不退。三追頌相貌。 

  (辛)初又二。初超頌格量顯多。二追頌總論無量。 

  (壬)初又二。初頌舉五度為格量本。二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癸)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求佛慧。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數。行五波羅蜜。於是諸劫中。布施供養佛。及緣覺弟子。幷諸菩薩眾。珍異之飲食。上服與卧具。栴檀立精舍。以園林莊嚴。如是等布施。種種皆微妙。盡此諸劫數。以迴向佛道。若復持禁戒。清凈無缺漏。求於無上道。諸佛之所嘆。若復行忍辱。住於調柔地。設眾惡來加。其心不傾動。諸有得法者。懷於增上慢。為斯所輕惱。如是亦能忍。若復勤精進。志念常堅固。於無量億劫。一心不懈息。又於無數劫。住於空閑處。若坐若經行。除睡常攝心。以是因緣故。能生諸禪定。八十億萬劫。安住心不亂。持此一心福。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盡諸禪定智。是人於百千。萬億劫數中。行此諸功德。如上之所說。 

  (癸)二頌正格信解功德甚多。 

  有善男女等。聞我說壽命。乃至一念信。其福過於彼。 

  初超頌格量顯多竟。 

  (壬)二追頌總論無量 

  若人悉無有。一切諸疑悔。深心須臾信。其福為如此。 

  須臾。即一念也。初超頌功德竟。 

  (辛)二頌行位不退又二。初明不易信解。二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 

  (壬)今初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聞我說壽命。是則能信受。 

  其有諸菩薩者。約鈍根菩薩言也。行道經無量劫。善根湻熟。方能信受。根若未熟。佛不為說。設令聞之。彼必疑惑。故信解誠不易也。今若利根。初聞即能一念信解。便可等彼久行菩薩。亦且超過彼矣。 

  (壬)二明信解則必發願。故得不退 

  如是之人等。頂受此經典。願我於未來。長壽度眾生。如今日世尊。諸釋中之王。道場師子吼。說法無所畏。我等未來世。一切所尊敬。坐於道場時。說壽亦如是。 

  如是之人等者。雙指利鈍兩根言也。聞而信解。則必頂受發願所以決不退也。問。近成者無長可說。何得皆言亦如是耶。答。言如是者。謂說常壽。若得常壽。盡未來際。必當過此。何但如是。今從實成已來。故且舉爾許塵劫耳。二頌行位不退竟。 

  (辛)三追頌相貌 

  若有深心者。清凈而質直。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如是之人等。於此無有疑。 

  長文直明乃至能生一念信解。便即較顯功德。今正釋出相貌。以顯一念信解之難得也。若欲於此 佛壽長遠而無有疑。不論久行始行。須有深心。又須清凈質直。又須多聞總持。能隨義解。不隨文字。具此三法。方能一念信解。則一念信解。談何容易。信解旣不容易。所以功德不得不多也。深心者。上求下化之心。了知心佛眾生理元不二。依之而起無作四宏。故名深心。即如來室也。清凈而質直者。不為五住所污。正念真如。即如來衣也。多聞能總持。隨義解佛語者。隨有所聞。便能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便能解了如來隨智隨情等語。故雖少聞多解義。亦名為多聞。即如來座也。有此觀行三法。乃能信解究竟三法。旣信究竟三法之理。乃於究竟位中所有本跡之事亦無疑也。初一念信解竟。 

  (己)二解其言趣 

  又阿逸多。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 

  前但一念信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解其言趣。便可略舉似人。故能起自他無上之慧也。 

  (己)三聞持供養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葢香油蘇燈供養 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廣聞。廣持。廣書。廣修供養。自行化他功德外資。令內智疾入。故能生一切種智也。 

  (己)四深信觀成 

  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台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見佛常在靈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說法者。方便有餘土相也。又見娑婆其地琉璃。乃至菩薩咸處其中者。實報莊嚴土相也。理具此相。今依理修觀。故觀成而相可見。又見此相。雖未真證以觀力故。暫見二土。若三惑分滅。方永與相應也。有餘土中有聲聞者。藏通兩教二乘。已斷通惑。出生其中。仍本為名。實報土中純諸菩薩。亦是他受用耳。但依此觀漸深漸成。入圓初住。則任運徧見。應用無方矣。問。稱理修觀。但觀一念妙理即足。何須約土以明深信解相。答。藏通初心。皆滅陰入。況能見土。別 教初心。亦且破陰。後心乃見帝網之土。唯圓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一念俱觀若身心土若空假中。更無前後。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一身見一切身。一土見一切土。十方諸佛身中現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徧見十方一切身土。若但觀心而不觀具。何異權乘。若唯觀他遮那之土。必迷自境。若了心境。則自即他故。他即自故。觀土旣爾。身佛心然。故聞長壽。須了宗旨。所以本門聞壽益倍余經。良由所聞異常故也。初明現在四信竟。 

  (戊)二明滅後五品二。初列五品。粗格量後四品功德。二隨喜功德品。廣格量初品功德。廣格量已。況出勝者。可以意得。佛不煩文。巧說若此也。 

  (己)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 

  (庚)長文為五。初直起隨喜心。二加受持讀誦。三加教人。四加兼行六度。五加正行六度。 

  (辛)今初 

  又復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訾。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 

  初品標人而已。格量在後品說。 

  (辛)二加受持讀誦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何況讀誦受持之者。 

  (壬)二格量功德 

  斯人則為頂戴如來。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己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於梵天。懸諸幡葢。及眾寶鈴。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眾鼓伎樂。簫笛。箜篌。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不須為我復起塔寺等者。初心恐被事緣紛動妨修正業故也。則為以佛舍利等者。指此經文所詮之理。即是法身全身舍利。能詮之文。不異七寶高廣妙塔。能所和合不二。亦是第一義僧。故直專持此經。即為廣大供養。廢事從理。所益宏多。若至後心。理觀旣熟。則涉外不妨內觀。事資於道。如油多火猛。順流揚帆。又加櫓桌。其勢轉疾也。問。若持經即是起塔。乃至即是第一義僧。不須起塔供僧者。則持經亦即第一義戒。不須復持戒耶。答。持經即順理戒。任運不犯性罪。亦自任運持得初篇二篇。 所謂乘急戒緩。非全無戒也。若至兼行六度。則五篇七聚。性業遮業。悉皆清凈。是乘戒俱急也。又凡修圓觀者。理須自思。若初心念念常在四種三昧。容於二篇之外。所有遮罪或可少違。若未專於四種三昧。則五篇七聚。菩薩重輕。不可微犯。方合一期教門大旨。何以故。出家菩薩。具足堅持毗尼篇聚。大乘戒意。一切皆然。況僅護篇聚。於彼梵網八萬律儀。猶未足為持相。但因此土器劣。且以小檢助成大儀。仍須備曉開遮輕重。制緣漸頓。舍義有無。坐次分流。懺法天隔。復有七眾同否。大小共別。方於自行。量己品位去取適時。勿慕大節而昧存亡。勿據小文而迷觀道。若得今意。先以理教定。次以行位驗。倘不爾者。鳥鼠人也。安論品位乎。敬請受佛遺言。少分恭稟。 

  (辛)三加教人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阿逸多。若我滅後。聞是經典。有能受持。若自書。若教人書。 

  (壬)二格量功德 

  則為起立僧坊。以赤栴檀作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羅樹。高廣嚴好。百千比丘於其中止。園林浴池。經 行禪窟。衣服飲食。牀褥湯藥。一切樂具。充滿其中。如是僧坊堂閣。若干百千萬億。其數無量。以此現前供養於我及比丘僧。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房供養眾僧。 

  前但自己讀誦受持。便為具足供養三寶。況今轉以教人。則法施功德。寧非供養中最耶。 

  (辛)四加兼行六度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 

  圓觀漸深。涉事不妨正行。故以事助理。名兼行也。 

  (壬)二格量功德 

  其德最勝。無量無邊。譬如虛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量無邊。是人功德。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辛)五加正行六度二。初標人相。二格量功德。 

  (壬)今初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房。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 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財法二施。)復能清凈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如法持戒統理大眾。)忍辱無嗔。志念堅固。(忍)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禪)精進勇猛。攝諸善法。(進)利根智慧。善答問難。(般若) 

  安樂行中。不親近求聲聞人。亦不說過。亦不讚美。今雲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何耶。始心觀淺。恐染小習。故誡勿親近。今觀深力大。故供養讚歎於彼。即能化彼令趣大乘。又復彌助權實不二妙觀也。文中先禪後進。義無先後。 

  (壬)二格量功德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已趣道場坐道樹下者。位在鐵輪。不久得入銅輪能八相作佛也。坐立行處便應起塔。皆應供養如佛塔者。初依人號如來也。結此五品。初三是聞慧。第四是思慧。第五是修慧。都是十信前耳。或雲。初 隨喜品。即是入信心位。分一品為兩心。五品即十信心。是鐵輪六根清凈位也。今謂兩釋。理須並存。若圓教利根。一念隨喜。初垢先落。乃至正行。塵沙亦盡。即相似如來。鐵輪位也。若解雖圓頓。事障未除。僅能圓伏五住。通惑種子尚存。即觀行如來。具縛凡夫。能知如來秘密之藏也。若以五品對前四信。則初二品。即一念信解。第三品。即解其言趣。第四品。即聞持供養。第五品。即深信觀成。其義旣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位為第二品耳。初長文竟。 

  (庚)二偈頌四。初頌第二品(至)四頌第五品。 

  (辛)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我滅度後。能奉持此經。斯人福無量。如上之所說。是則為具足。一切諸供養。以舍利起塔。七寶而莊嚴。表剎甚高廣。漸小至梵天。寶鈴千萬億。風動出妙音。又於無量劫。而供養此塔。華香諸瓔珞。天衣眾伎樂。然香油蘇燈。周匝常照明。惡世法末時。能持是經者。則為已如上。具足諸供養。 

  (辛)二頌第三品 

  若能持此經。則如佛現在。以牛頭栴檀。起僧房供養。 堂有三十二。高八多羅樹。上饌妙衣服。牀卧皆具足。百千眾住處。園林諸浴池。經行及禪窟。種種皆嚴好。 

  (辛)三頌第四品 

  若有信解心。受持讀誦者。若復教人書。及供養經卷。散華香末香。以須曼薝蔔。阿提目多伽。熏油常然之。如是供養者。得無量功德。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長行但云兼行布施等。今頌供養經卷。即兼行之意也。須曼華。此雲善攝意華。薝蔔華。此雲黃華。阿提目多伽華。此雲龍舐華。又雲善思夷華。 

  (辛)四頌第五品 

  況復持此經。兼布施持戒。忍辱樂禪定。不嗔不惡口。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遠離自高心。常思惟智慧。有問難不嗔。隨問為解說。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見此法師。成就如是德。應以天華散。天衣覆其身。頭面接足禮。生心如佛想。又應作是念。不久詣道樹。得無漏無為。廣利諸人天。其所住止處。經行若坐卧。乃至說一偈。是中應起塔。莊嚴令妙好。種種以供養。佛子住此地。則是佛受用。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卧。 

  初列五品。粗格量後四品功德竟。 

  釋分別功德品竟。次釋隨喜功德品。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隨者。聞深奧法。隨順事理無二無別。喜者。慶己慶人。理者。現前一念心之本性。即是法界實相之體。非本非跡。名為理本。非實非權。名為實理。事者。如來久遠證此妙理。故名為本。從本徧垂三世十方種種應化。故名為跡。本是自行契理之修德。跡是果後利他之妙用。本跡二事。同依一理。故云本跡雖殊。不思議一。直詮如此圓妙事理。名之為實。種種方便引導眾生。名之為權。非實則權無所依。非權則實無由顯。呼此實理實事為理。呼彼權理權事為事。事理雖殊。心外無法。亦是不思議一。今順理者。聞佛本地久遠。久遠證於妙理。信順不逆。無一毫疑滯。順事者。聞佛三世益物。橫豎該嗱。徧一切處。亦無一毫疑滯。即廣事而達深理。即深理而達廣事。不二而二。故言事理。不別而別。故言本跡。(本跡皆約事說。)雖二雖別。無二無別。(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同居一念。故雖二無二。本時事理。跡中事理。不思議一。故雖別無別。)如此信解。名之為隨。如來證此現前一念之實相故。本跡權實不可思議。我及眾生同此心性。佛旣若此。我及眾生亦當得之。故慶己慶人。名之為喜。又本跡權實。雖復性具。如 來出世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七方便人。不聞誠諦。慶我及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眼。同如來見。如此知見究竟法界。深廣無涯底。無等無等等。故名隨喜。以順理故。有實功德。以順事故。有權功德。以慶己故。有智慧自行功德。以慶人故。有慈悲化他功德。權實自他合而說之。故言隨喜功德品。此世界意也。(事理。本跡。自他。今昔相望。故為世界。)第五十人。是初品之初初。但有一念妙解。但有一念慶己慶他。未有圓行。恩未及人。所獲功德。不可得比。況復最初於會聞者。況復讀誦講說兼行正行。況復十信十住十行乃至等妙。誰聞如是深妙功德而不景慕。如來說此。令物尚之。故言隨喜功德品。此為人意也。上來稱美持經功德。時眾咸謂入真因位。乃致斯德。於彼初心之初。起輕弱想。忽聞好堅處地。芽已百圍。頻伽在[谷-禾+卵]。聲勝眾鳥。希有奇特。輕想釋然。故名隨喜功德品。此對治意也。外道得五通者。能移山竭海。而不能伏見愛。不及暖法人。二乘無學。子果俱脫。猶被涅槃縛。不知其因果俱權。通教人修因雖巧。發心不識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通惑。別人雖勝二乘。修因則偏。其門又拙。非佛所贊。皆 不及初隨喜人。佛今舉觀行初心以況極果。都勝諸教。故言隨喜功德品。此即約教以顯第一義也。 

  (己)二廣格量初品功德二。初問。二答。 

  (庚)今初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法華經隨喜者。得幾所福。而說偈言。世尊滅度後。其有聞是經。若能隨喜者。為得幾所福。 

  前品已格後四功德。不說初品。故彌勒承機問出也。 

  (庚)佛答為二。初長文。二偈頌。 

  (辛)長文為二。初答內心隨喜人功德。二直明外聽法人功德。 

  (壬)初中五。初約展轉相教。舉最後人以顯初心之初。二格量本。三問。四答。五正格量。 

  (癸)今初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余智者。若長若幼。(余智者。謂未受四眾戒律。不得名為比丘。優婆塞等。而宿有大乘智種。聞能信解。便可隨力演說不論年長年幼也。)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余處。若在僧坊。若空閑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裡。如其所聞。(文義不謬)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隨喜功德。我今說之。汝當善聽。 

  展轉至第五十。意顯後後漸劣於前前也。何者。四依宏法。必具辯才。聞而隨喜。法味必厚。逮彼聞者從法會出。隨力演說。雖雲如其所聞。理決不謬。而辯說莊嚴。未必遂能與法師同。況能過之。如是展轉。第二第三或十二十。已漸不如。況至第五十人。豈不更劣。又前之四十九人。皆有轉教功德。今第五十。但論一念隨喜。不論更復轉教。當知正是初品之初初。今約此初初一念隨喜而明功德。則後後不言可知。言展轉至五十者。但欲顯於法味漸薄。功德漸劣。不必約表法釋。 

  (癸)二格量本 

  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若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無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眾生數者。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一一眾生。與滿閻浮提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珊瑚琥珀諸妙珍寶。及象馬車乘。七寶所成宮殿樓閣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滿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發白皮皺。將死不久。 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六趣。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也。受生之法。不出四種。在[谷-禾+卵]曰卵。處腹曰胎。暖氣曰濕。變易曰化。天但化生。人具四生而多胎生。修羅四生。地獄化生。鬼畜具四。有形。謂欲色二界。無形。謂無色界。有想。謂空處識處。無想。謂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即非想非非想處也。 

  (癸)三問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癸)四答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癸)五正格量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 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夫受施之人。滿四百萬億阿僧祇界。不為不多矣。先與世樂滿八十年。後與法樂證四聖果。不為不大矣。而不及初初一念圓隨喜者。充此一念。必當盡虛空界。盡未來時。普度一切。皆令成佛。最後功德。不離最初一念故也。又約大論較量之意以釋此旨。滿閻浮提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滿西洲人福。不如東弗婆提一人福。滿三洲人福。不及北郁單越一人福。滿四洲人福。不及一四天王。四天王不及一釋。乃至第六天不及一梵福。又初禪不及二禪。二禪不及三禪。三禪不及四禪。乃至無所有處不及非非想處。非非想處。三界極尊。不及須陀洹福。須陀洹不及二果。二果不及三果。三果不及四果。四果不及辟支。藏教二乘。不及通教體法二乘。體法二乘。不及出假菩薩。通教菩薩。不及別教初心。以聞中故。別教十迴向後心。不及圓教隨喜初心。以圓聞故。故知華嚴較量發心功德。猶未為奇。此經較量隨喜功德。最為難信。然一念隨 喜。便具十乘。若解十乘。則功德有據。請略明之。隨者。順事順理。事理即不思議境也。喜者。慶己慶人。即菩提心也。一念隨喜。不散即止。不昬即觀。是善巧安心也。順理圓伏無明見思。順事圓伏塵沙無知。是破法徧也。了達權實不二。是識通塞也。秖於一念心中。信解不可思議佛法。即圓念處。法爾具足七科道品。是調適也。旣隨喜已。憫已。傷他。必修五悔。是助開也。旣能信順事理本跡。決不以凡妄擬上聖。是知次位也。順事順理。強輭諸魔所不能動。是能安忍也。實心系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是離法愛也。如此功德。豈世間財施。小果法施所能及哉。如此圓觀豈次第修中者所能及哉。初答內心隨喜人功德竟。 

  (壬)二直明外聽法人功德四。初自往。二分座。三勸他。四具聽修行。 

  (癸)今初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 

  (癸)二分座 

  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 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 

  (癸)三勸他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一)利根。(二)智慧。(三)百千萬世終不喑啞。(四)口氣不臭。(五)舌常無病。(六)口亦無病。(七)齒不垢黑。(八九)不黃。(十)不疎。(十一)亦不缺落。(十二)不差。(十三)不曲。(十四)唇不下垂。(十五)亦不褰縮。(十六)不粗澀。(十七)不瘡胗。(十八。胗。口瘡也。)亦不缺壞。(十九二十)亦不咼斜。(廿一廿二)不厚。(廿三)不大。(廿四)亦不黧黑。(廿五)無諸可惡。(廿六)鼻不匾[匚@(廠/虎)]。(廿七)亦不曲戾。(廿八)面色不黑。(廿九)亦不陿長。(三十三十一)亦不窳曲。(三十二)無有一切不可喜相。(三十四)唇舌牙齒。悉皆嚴好。(三十五六七八)鼻修高直。(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面貌圓滿。(四十二)眉高而長。(四十三四)額廣平正。(四十五六七)人相具足(。四十八)世世所生。見佛(四十九)聞法。信受教誨。(五十) 

  此文亦有六根功德。利根是六根皆利。智慧是意功德。不喑啞是舌功德。修高直。是鼻功德。見佛是眼功德。聞法是耳功德。余是身功德。後明六根清凈。是相似位功德。今是相似位前功德耳。然此五 十功德。或具足。或不具足。或隨得一二。隨其功力。不可一等也。又隨喜是觀行位。今明自往。分座。勸他三種。未談理觀。是名字位。名字功德。尚已如此。況觀行耶。況相似分證及究竟耶。 

  (癸)四具聽修行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初長文竟。 

  (辛)二偈頌二。初頌內心隨喜功德。二頌外聽法人功德。 

  (壬)今初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喜為他說。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如有大施主。供給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見彼衰老相。發白而面皺。齒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焰。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如是展轉聞。其福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壬)二頌外聽法人功德四。初超頌勸他。二頌自往。三頌分座。四頌具聽修行。 

  (癸)今初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世世無口患。齒不疎黃黑。唇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舌不幹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優鉢華之香。常從其口出。 

  (癸)二頌自往 

  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後生天人中。得妙象馬車。珍寶之輦輿。及乘天宮殿。 

  (癸)三頌分座 

  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因緣得。釋梵轉輪座。 

  (癸)四頌具聽修行 

  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初明初品因功德以勸流通竟。 


推薦閱讀:

妙法蓮華經入疏卷第八
 妙法蓮華經卷二 妙法蓮華經語譯譬喻品第三
一宿讀完法華經,所得如下
《妙法蓮華經》是諸經之王,根據何在?
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一)

TAG:嘉興 | 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