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芷江 日軍死傷30餘萬打兩個月卻未能拿下...

發表時間:2016-05-27 09:03 作者:admin

歷史從未走遠,像一個耄耋老人,在用滄桑的聲音給我們講述著他年輕時的故事。芷江,一座小城、一間小屋、一面牌坊,卻濃縮了一部歷史。

  芷江機場:人力建起的抗戰堡壘

  抗戰時期,鑒於芷江的地理位置,國民黨政府從湘西十餘個縣徵集3.5萬民工,在極艱苦的條件下,日夜興工趕修機場。機場邊放著的石碾,每個重30噸至40噸,修機場時,由100多人拉動一個,一寸一寸滾壓機坪。1942年芷江建成了盟軍在遠東的第二大軍用機場,也是當時中國大陸唯一能起落飛機轟炸日本本土的機場,成為抗戰時期重要軍用物資集散地。

          

  

               中國民工在極艱苦個條件下,靠人工體力用石碾碾壓出芷江機場的軍機跑道   在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有蘇聯和美國援華空軍進駐芷江。中國、蘇聯、美國三國的航空兵駐芷江後,主動出擊,配合前方中國地面部隊作戰,多次襲擊日本海陸、碼頭和陣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最後一戰:目標芷江機場

  1945 年初,日本敗像已露。年初日本的「打通大陸交通線」作戰方針未果,導致日本財力、物力面臨極為艱難的困境。儘管當時日本國力已經衰竭,部隊出現厭戰情緒,但為迅速消除阻礙,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於1945 年1 月29 日下達了攻佔芷江的命令。

  1945 年4 月9 日,日本當局主動發難,目標直指空軍基地芷江機場,湘西會戰打響。日軍視芷江機場為心腹大患,認為必須搗毀該飛機場。

  4月上旬,日暮途窮的日軍,調集8萬人發起以摧毀芷江機場為目的、企圖打開西南通道的「芷江攻略戰」,中方以何應欽為總指揮,調集20萬人馬布防雪峰山脈,雙方展開慘烈的拉鋸戰,史稱「湘西大會戰」。

        

                                        停放在芷江機場的美軍戰機

   芷江空戰中,中美空軍飛機戰機400多架,美機裝備了當時最高級的大殺器——空對空導彈和遠紅外線雷達,日機毫無招架之力,中美空軍完全掌握了戰區制空權。中國的地面部隊也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在這樣的地空一體的聯合打擊下,湘西會戰以中國軍隊全勝告終。

陸地戰場:日軍兵敗雪峰山

  1945 年4 月9 日,戰役正式打響。當時日軍採取「分進合擊、兩翼策應、中央突破」的戰術,分三路對中國軍隊展開全面進攻。

  從1945年4月9日至5月初,中國軍隊對日軍逐點阻擊,消耗其有生力量。5月初至6月7日,中國軍隊對日軍進行全線反攻作戰。整個「雪峰山會戰」,歷時近兩個月,大小戰鬥上百次,著名的有梅口阻擊戰、茶山殲滅戰、武陽克複戰、武岡守城戰、土(嶺界)青(山界)追殲戰、龍潭戰役、江口阻擊戰、山門收復戰、馬頸骨殲滅戰、芙蓉山戰鬥等十次。

  在王耀武指揮下,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雪峰山會戰共傷斃日軍28174人,俘敵449人,繳獲戰馬3447匹,火炮24門、步槍1333支、軍用物資24噸。

  戰至6 月初,全線戰鬥接近尾聲,被分割開的日軍紛紛繳械投降。5 日後,中國各參戰部隊忙於收繳武器裝備,清理戰場。7 日,整個戰役結束。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

       

     

最後一戰大獲全勝

  據國民黨政府軍方公布的數字,湘西會戰中日軍傷亡36358 人, 俘虜官佐27 名,士兵430 人,繳獲戰馬3347匹, 火炮24 門, 各類槍支1333 支。中國軍隊傷亡20660餘人,其中殉國將士7817 人。

  此戰是中國人民八年抗戰中正面戰場最後一次重要戰役,對加快日軍投降進程起了重大作用。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由於芷江是抗日戰爭取得轉折性勝利的雪峰山會戰(即芷江保衛戰)的戰略總部,1945年8月21日,中方選擇於芷江接受侵華日軍代表今井武夫商定日軍向中國軍民投降的所有事宜,並在投降時注意事項備忘錄上簽字,芷江作為日本向中國乞降地而名揚於世。

                     

                   當年日軍芷江受降現場新聞照片 背對鏡頭左起第二人就是日酋今井武夫       

                                炮彈形狀的芷江抗日英烈紀念碑                         

                                   芷江受降紀念館正門紀念石坊

                                  本帖根據網路資料整合
推薦閱讀:

盤點二戰時期日軍的十大敗仗(13)
日軍「色性地獄」慰安所:女人躺下後就起不來
日軍駐紮地-《亞東映畫輯》1930年蒙古
你所不知道的歷史,馬來西亞星島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華人華僑抗爭侵略史(3)

TAG:日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