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勐泐大佛寺 小乘佛教

景洪勐泐大佛寺是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稱「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是佛教內對三乘佛法中 之「二乘」,即「聲聞乘」、「緣覺乘」的稱呼。 「乘」是梵文yana(音讀「衍那」)的意譯,指運載工具,比喻佛法濟渡眾生,象舟,車能載人由此達彼一樣。    小乘法門,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現代很多學者用大小乘做分類,已並無褒貶之意。一般認為現在的小乘佛教主要流行於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等南亞及東南亞各國,但他們自稱「上座部佛教」或「聲聞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稱號。中國雲南上座部佛教,也屬於這個系統。

 

 

 

  聲聞和緣覺統稱為小乘,又常被稱為二乘。聲聞乘是佛教三乘之一。因稱聞佛言教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真理而得道者。   聲聞乘是依四聖諦之理而起修,而緣覺乘,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這是二乘的不同處。   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斯陀含,華譯為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 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聲聞乘證得  瑜伽六十四卷五頁云: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有五種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凈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凈證得者:謂四證凈。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已廣分別。又聲聞乘證得因者:謂得世間離欲之道,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所有善根。   二解 顯揚六卷十頁云:聲聞乘證得者:謂初受三歸,乃至依止聞莊嚴故;得五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凈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得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得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凈證得者:謂四證凈。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功德。複次聲聞乘證得中證得依止者。謂先修世間道離欲,次修順解脫分善根,後修順決擇分善根。聲聞乘三生  【聲聞乘三生】 (術語)得阿羅漢極速者,經三生:第一生植順解脫分之善,第二生植順決擇分,第三生入於見道。乃至得阿羅漢果。無更較此為速者。俱舍論二十三曰:"極速,三生,方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第二生起順決擇分,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身入法性成就解脫,三位亦爾。』 聲聞乘四果一.須陀洹果  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又名預流。即初果也。謂此人斷三界見惑盡。預入聖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即第二果也。謂此人於欲界九品思惑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須更來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來。(思惑者。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心起貪受。迷惑不了也。九品得。於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即第三果也。謂此人斷欲界後三品思惑盡。更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四.阿羅漢  果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即第四果也。謂此人斷色界無色界思惑盡。四智已圓。已出三界。已證涅盤。無法可學。(四智睹。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出金剛經疏] 聲聞乘五道  1、資糧道   2、加行道   3、見道   4、修道   5、無學道   1、資糧道(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   產生信奉聲聞乘或獨覺乘之心,獲得脫離輪迴之成就者可進入資糧道。所生信奉二乘之心基二對輪迴之「三苦」的透徹領悟,認識眾生在「三苦」中休無止的煎熬。修習者開始大量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階段就是資糧道。資糧道分為三品,稱上品資糧道,中品資糧道,下品資糧道。   2、加行道(識「空」)   當修習者獲「修為所生超凡智慧」成就時進入加行道。修習者用所得「止觀雙運三摩地」可以識得萬事皆空,即識「空」。進入加行道,可引導意念使之集中於「四聖諦」及其十六法。聲聞乘和獨覺乘的信徒,各自要據其對「空」的理解,將意念集中於「四聖諦」及其十六法。加行道分四位,稱為加行道暖位、加行道頂位、加行道忍位,加行道世第一法位。   3、見道(見「空」)   修習者觀想「四聖諦」及其十六法的結果是初次直接體驗「空」之本性,此時即進入見道。「空」性的體驗,依據聲聞乘信徒和獨覺乘信徒和獨覺乘信徒觀修方法的不同而互有差異。在體驗「空」之本性時,修習者必須從根本上棄除屬於「三界」(即欲界、無色界)的一百一十二種煩惱,棄除煩惱即為體驗「空」之本性的過程。見道又可細分為十六位,稱為「十六智忍」。到達見道的修習者即被稱為「聖者」。   4、修道   初次體驗「空」之本性後,聲聞乘和獨覺乘的信徒根據各自的觀想方式,反覆觀想以證得「空」之顯現,及至於觀想到在修道階段使已身從諸煩惱中解脫。這種觀修稱為九品修道第一種之上品。九品修道分下品修道三品、中品修道三品,上品修道三品這九品。每品皆修斷一種煩惱一種煩惱,稱九品修斷。   九品修道的最後一品稱為「如金剛三摩地」及第這一品,修習之靜如同堅實、穩固、輝煌之金剛石。   5、無學道   九品修道修到最後一品,「如金剛三摩地」並證得斷證即入無學道。無論聲聞乘和獨覺乘的信徒獲阿羅漢位(包括聲聞阿羅漢和獨覺阿羅漢)。這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成就。編輯本段緣覺乘介紹  十二因緣是緣覺所修的法門,又稱為獨覺。緣覺乘聖人比聲聞乘利根,聲聞乘聞佛說四諦法,從苦諦上悟入,而緣覺由集諦上悟入,故較聲聞乘為深。緣覺由集諦之無明,觀十二因緣之緣起,無須聽法,即依自力得覺悟,又稱為獨覺,即是辟支佛。因此緣覺乘也叫做獨覺乘,或辟支佛乘,又因較聲聞乘為高深,稱為 中乘,而下於佛乘及菩薩乘。十二緣起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這十二緣起是說明人生的經過,換句話說,是有情生死流轉的說明。一切眾生界,乃至自然界,都是緣起互相依存的。阿含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故個人與社會,精神與物質,都是形成相依的狀態。   十二緣起,是由十二項互緣的支數,來說明現實人生的成立。   一、無明——為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或愚痴,或迷暗的意思。由此無明妄動,眾生輪轉世間,是生死的根本。   二、行——是「行為」或「造作」義,即依過去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三業,有時作善的行業,有時作惡的行業,有時作不善不惡的事。這「行」和上面的「無明」,即是過去所做的惑和業,也便是四諦中所說的集諦內容。   三、識——入胎之心識,由過去感業動力,使阿賴耶識受果報,遇緣托胎,完成現在之生命體。   四、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之初成,未具六根。   五、六入——為六根完具位,謂於胎中名色漸次增大,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亦漸次具足。但這時的胎兒在母腹中只有幾個月,雖成六根的模型,對外界的感覺,只有稍微些感入,作用沒有完備,故稱為「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時期。   六、觸——即出胎後與境界接觸,生起感覺,亦即對境界認識之開始。如自初生至一歲內的嬰兒時期,及進入二歲幼兒時期,其接觸外境,只起簡單的知覺,不能分別孰是孰非,孰苦孰樂,也沒有憎愛的分別,一切舉動很天真,這時可說是觸的混沌時期。到三歲至五歲的幼童,接觸外境的知覺力就漸漸增強。   七、受——即對外境接觸的感受:指苦、樂、舍三受。如人生自幼兒四五歲時期到兒童時期(六歲至十二歲),乃至青年時期(十四歲至廿三歲)的時候,心識逐漸發達,領受環境範圍漸漸擴大,起居飲食、讀書遊戲及其他希求亦隨歲月而增進,遇順境則感受快樂,遇逆境則感受痛苦,尤其是青年時期,對愛憎的感受,特為顯明。這就叫做「受的階段」。   八、愛——以染著貪愛為義,由受而來,對於所受之境界賓士追求。如青年時期,對貪戀財物和男女色慾,已生出種種強烈的慾望,執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鬆;有的越出軌則,未婚先有孕,故在這「愛的階段」,尤其青年男女,宜謹慎調伏自己衝動的情慾。   九、取——是執取為義,即對所愛之境界執取追求,也即對物慾境界起貪戀,強烈執取,據為己有,方滿自己的慾望。於是三業不凈,造出惡業,以業系身,而集成未來身心的苦因,這都是由「愛」「取」而來。   十、有——即是現有業力存在的意義。謂由愛著馳取不已,現世又多造惡業,而構成潛在業力,感後有之報。   十一、生——即未來受生,由於自身潛在業力,再去投胎受生,完成未來的新生命。   十二、老死——這是說明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生生不已的流轉道理。因未來既有老死,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苦,而與之俱來。而「生」和「老死」是未來世的二種因果,即將苦諦的內容加以詳細的分別。十二因緣說明人生的生死循環  十二因緣說明人生的生死循環,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由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不斷流轉,叫做流轉門。而這流轉門的因果:從過去「無明」和「行」的二支因,緣起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五支果。又從現在世「愛」、「取」、「有」的三支因,緣起未來世生和老死的二支果。所謂人生,就是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叫做輪迴,根本不外「惑」和「業」   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釋迦牟尼佛的悟道,就是覺悟這十二緣起的人生觀道理。並推究十二因緣的緣起,以「無明」為生死流轉根本,如修道斷無明,除愛取,就可解脫生死,故從十二因緣的「還滅門」來 說: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乃至來世的生、老死亦滅。編輯本段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區別  從信仰修證方面來說,聲聞佛教的優點是強調自我修持,持戒很嚴(至今很多上座部佛教區都依然堅持托缽祈食,持金錢戒等。但在僧人堅持素食這方面不如漢傳大乘佛教),注重禪修,內觀精密。聲聞佛教通過「八正道」等自我修持,達到最高第四果阿羅漢果(斷盡三界煩惱,超脫生死輪迴)和辟支佛果(觀悟十二因緣而得道),然不認為除釋尊外一般眾生能成就佛果。大乘佛教則按照眾生平等,慈航普度的理念,指出人人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堅信通過佛法無量劫的修持,眾生都能成佛。大乘佛子以佛陀為榜樣,通過菩薩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的修習,歷經52道菩薩道階位的修持(稱「菩薩」,意為具有大覺心的眾生),最終成就佛果。又,小乘佛教要求即生斷自己的煩惱,以追求個人的自我解脫為主,從了生死的修持出發,以離貪愛為根本,以滅盡身智為究竟,所以被中土人稱為「自了漢」。大乘佛教則贊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強調慈悲濟世,普渡眾生為目標。大乘佛教指出,修證需要經過無數生死,歷劫修行,以「摩訶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覺),除斷除自己一切煩惱外,更應以救脫眾生為目標。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強調要適應世間,開大方便門,以引渡眾生。對大乘佛教的詳細特色,可參看大乘佛教一詞。   傳說達摩祖師剛到中原時曾說過:中華漢地,好一派大乘氣象!由於中華文明國人的根性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小乘佛教在中國自古就少人修學。而大乘佛教卻獲得了輝煌的實踐和發展,並傳播往亞洲各國(地區)如日本、韓國、新加坡及中國的西藏等地。在隋唐時代,與大唐盛世交相輝映的,是中國取代印度成為世界佛教的第二故鄉!編輯本段小乘禪修  佛教從釋迦牟尼開始,就追求著如何解脫輪迴,進入沒有苦惱的自由境界〈涅盤〉的方法。能夠達到這種境界,即稱為證悟,又稱菩提,或覺(bodhi)。證悟又分成聲聞弟子的初步證悟,與佛陀的最終證悟〈等 正覺,samyayak-sambodhi〉等不同的位階。   聲聞教將初步證悟到佛陀所說的教理,稱為現觀〈abhisamaya〉,又稱見道〈darsana-marga〉,得法眼凈。在見道之後,必須真正實踐與體驗到佛陀的教理,這個過程稱為修道〈bhavana-marga〉。在修道過程中,會得到各種不同程度的證悟,分成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到了最後,脫離一切煩惱的最終證悟,稱為阿羅漢果或無學果,得此證悟的聖者即是阿羅漢,或稱漏盡者。   為了得到證悟,必須經由某些修行方法,例如修行五停心觀、四念住等,經由這些修行進入第四禪(又稱禪那),因此這些修行方法也被稱為「禪修」。pingpu
推薦閱讀:

被大乘寵壞的佛二代
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經典搜索網站(轉載自搜狐)
為什麼南傳佛教弟子最近淡出知乎上的佛教版塊?
佛教怎麼成佛?

TAG:佛教 | 小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