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法語:世出世間是講你的心念()

 ------------------------------------------------------------------------------------------------------------------------凈空法師法語:現代人比過去人決定聰明,為什麼成就不如古人

 發布:欣求極樂 []   日期:2011-9-20 14:33:00     

凈空法師:現代人比過去人決定聰明,為什麼成就不如古人?方法錯了,自作聰明 1 菩薩法無量無邊,六度是把無量的菩薩法歸納成六大類。第一類就是「布施」,布施是舍、是放下,絕對不是說一看到布施,我們就舍一點錢財,這個錯了! 2 你把錢財舍掉,你能成菩薩嗎?你能成佛嗎?你能明心見性嗎?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誤會。 3 布施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煩惱舍掉,布施掉、舍掉,放下,把你的習氣舍掉。 4 《華嚴》第六迴向品給我們講了七十多種布施,講得非常詳細,那七十多種是提綱挈領,還不是細說。第六迴向這一章,我整整講了一年。 5 修行,諸位一定要曉得,我們自己哪一種煩惱最重,哪一種習氣最重,先從這裡下手。 6 就跟治病一樣,你身上害很多種病,不止一種!哪一種是要命的病、致命的病,先把這個治好,然後再治其他的,再治輕的。先對付最重的,這才是辦法。 7 如果你本末顛倒,先治輕的,重的還不要緊,輕的還沒治好,重的發作,已經嗚呼哀哉,你沒法子治了,死路一條!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重的毛病,從這裡下手,從這個地方先舍掉。 8 所以,要把煩惱布施掉,把生死布施掉。煩惱布施掉,你就沒煩惱,生死布施掉,你就不生不滅。這兩樣你都捨不得布施,你天天生煩惱,你還有生死輪迴! 9為什麼不把生死輪迴放下?能把這個放下,佛門叫大丈夫,這個了不起!這些東西都放下了,何況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那都是雞毛蒜皮,哪一樣放不下!念佛堂裡面,佛七裡頭主七師常說:放下身心世界。這就是真正的布施。 10 要放下,你心裡才得清涼自在;換句話說,你心裏面有憂慮、有牽掛,這都是病,都是六道輪迴的病根,你要把一切牽腸掛肚的東西統統舍掉,捨得愈乾淨愈好。 11 六祖說,你的清凈心裡頭「本來無一物」,那才是你的真心、才是你的本性。你要不捨得乾乾淨淨,你的真心本性就透不出來。禪宗講明心見性,你決定明不了心,也見不了性,為什麼?你不肯放下,你沒有把這些東西舍掉。 12 可見得菩薩法門裡,這個法門叫根本法,菩薩修什麼?自始至終,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修布施,也就是修的放下。你說佛法繁瑣,佛法不繁瑣,簡單的很! 13 我當年見章嘉大師,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他給我開示的就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就是布施,看得破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14 智慧從哪裡開?必須放下,智慧才開。智慧開了,你就真正肯放下了,所以這兩個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愈肯放下,智慧愈增長,智慧愈增長,放下愈徹底。 15 菩薩跟我們不一樣,菩薩知道這個道理,他認真地在做;我們凡夫不曉得這個道理,也不肯做。初學的人說業障重,重在哪裡?曉得這個道理也不肯做,真的業障重! 16 道理曉得,這就是現代學說所謂「知易行難」。其實真正的道理是「知難行易」,知道難,做不難!知道這個原理原則、事實真相,這個很難,佛要不出世,我們怎麼會知道? 17 真正知道這個道理,這個人馬上放下,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個屠刀是比喻,屠刀是造業的,就是你放下一切的造業,這就成佛了,是這個意思。 18 這個實在講,還不能不略說說,總希望大家明白。我們的確要把佛法用在生活上,我們才真正能離苦得樂!換句話說,使我們這一生的生活真正的幸福美滿。 19 如果學佛的人這一點都做不到,其他的不要談了,極樂世界你決定沒分,你現在學,學得苦的這個樣子,你還能到極樂世界去? 20 極樂世界都是歡歡喜喜去的,沒有一個是愁眉苦臉去的,所以一定要覺悟,就是要修六度,首先要懂得放下,要懂得舍。 21 「持戒」,就是守法。大家不要死在戒條裡面,那個沒用處的。戒就是法,國家的憲法、法律我們要遵守,決定不犯法。 22 除了國家立法機構制定的這些法律,我們要遵守之外,還有一些不成文的法、沒有文字的法,這什麼?風俗、習慣、禮貌,這個也要守。 23 諸位要曉得,持戒並不是「我守個五戒、十戒」,這麼獃獃板板地做,你這個佛法學了之後沒用處!在你生活方面,家庭、事業,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不上,換句話說,佛法的利益你都得不到。 24「忍辱」,忍辱就是培養自己的耐心,世出世間法,你要沒有耐心,你就不會有成就。「忍辱」,也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恆心、毅力。你要有恆,「有恆為成功之本」,忍辱波羅密就是培養恆心。 25 佛法的修學要相當長的時間,絕對不是短時間能成就的。現在一般人學佛,說實在地,比不上前面一代,絕對不是說我們這一代人聰明智慧不如古人,你這樣說法就錯了。 26 現代人比過去人決定聰明,為什麼成就不如古人?方法錯了,自作聰明,不肯依照傳統的方法來修學,自己另外去創一個方法,這就是所謂「自作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可惜了! 27 古人老實,他能遵守老師的教訓,能遵守從前人的經驗,他很容易成就。 28 以前人,實在講沒有別的本事,他的本事就是專。《三字經》上說「教之道,貴以專」,教是教學,教學的道理就是個「專」。 29 現在人出了花樣,現在教之道是「貴以博」。一「博」,一切都完了! 30 現在學校里,一天要上好幾堂不同的課,一個學期要學好多樣東西,這是古時候沒有的。古時候教學,天分非常高的人同時只能學兩樣,兩樣還不同時,頂多是隔一天換一樣。 31 譬如一天讀經、一天讀史,他這一天心是專的,他不分心。第二天才換一個科目,絕對不會在一天裡面去學兩個科目,不可能的。 32 如果中等以下的天分,不可以同時學兩樣,只能學一樣。這一樣東西學好了,才可以再學一樣,專!這是中國幾千年教學的經驗、心得,成果擺在面前。 33 現在人不相信,他要搞博,實在那個博就是雜、就是亂,說博好聽一點!現在是雜亂,雜亂就無章,怎麼能成就得了?所以忍辱就是個「專」,就是這個意思。 34 「專」,那就要忍,尤其是在現在的社會,看到人家學那麼多,心裡很難過:「你看他學那麼多,我就學一樣,枯燥無味!」 35你要沒有耐心,怎麼行?你這一樣如果學個三年,你就出人頭地,為什麼?專家一個。他學三年學了很多樣,他樣樣都懂一點,樣樣都半通不通,他沒辦法出來,你學一樣可不得了! 36 譬如,這麼多的佛學院,哪個佛學院出人才?為什麼出不了人才?因為他所學的雜亂。我過去也辦過佛學院,之後我覺悟了,我才曉得這個毛病,對不起學生! 37 以後再不敢辦了,不但不敢辦,佛學院請我去教學,我都不敢去,我覺得到那裡去上課是擾亂學生。已經那麼多人在擾亂他,我再去擾亂他一下,於心何忍!所以我就不去了。所以一定要專,專學。 38 我勸諸位同修,要在佛法上真正把基礎奠定好,基礎打好之後,不但在佛法上貫通,世間法也通了,為什麼?你有定有慧,你在世間做任何行業都是第一,都是出人頭地。 39 你遇到任何一個境界,心裡有主宰,不動心,你的看法、見解就比別人高明。修學的方法就是三年到五年,你去念一本經書,就這個辦法,多簡單,非常管用。 40 你要是信了,那你有福;你不信,那是你沒有福報,你還要搞雜搞亂,那就沒法子。就這麼容易,這麼簡單! 41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非常之好,如果你要想長一點,你就念凈土五經,那分量就夠了,這個對你決定有好處,這叫忍辱。 42 唯有忍辱才叫「精進」,進是求進步,進步裡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純而不雜。 43 我天天念,這就是進;天天念一種,就是精。我念很多種,雖然進,精沒有了,進要精進。 44 後面這兩種,禪定、般若,就是你的收穫。前面放下、守法、耐心、求進步,精進,你會得到定,你會得到智慧,後面「禪定、般若」自自然然得到。 45 我這樣跟大家解釋六度,你就好懂多了,不至於看這六度,不知道是什麼回事情?也不曉得怎麼修法? 46 好像看到布施,趕緊到廟裡送幾個錢。如果這個廟不是佛法的,你幫助他造惡,你這個錢舍了之後還要背因果,將來還要墮落。 47 你不舍這幾個錢還不墮落,舍這個錢還墮落,為什麼?幫凶,幫他做壞事! 48 看到持戒,就趕緊想到我要不殺生、不偷盜。雖然天天那麼想,一樣也做不到,這是不了解它的意義!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8063.htm) -------------------------------------------------------------------------------------------------------------------------- 凈空法師:佛不讓身邊的大阿羅漢出去講法的原因

 

 發布:明華居士 []   日期:2011-9-20 14:57:00   

 

  佛當年身邊這些大阿羅漢,佛都不放心,怕他們出去亂說,把人教壞,這要背因果。我們的德行學問比他們差遠了,我們出去弘法利生那就更不保險,那怎麼辦?這是真的,一點都不錯。你講經說法,你所講的果然是如來真實義嗎?開經偈裡面,願解如來真實義,你講的是如來真實義嗎?如果不是,那問題就嚴重。我們要怎樣弘法利生?句句都是如來真實義,那你才叫是真正報恩者。我們怎麼講法?說老實話,所有一切大乘經典我們都不會講,都會把它講錯,唯獨凈土經典我們會講,決定不會講錯。怎麼知道不會講錯?因為句句話都是勸你念佛求生凈土,這就不錯,這方向目標正確,沒有把你導歪,我給你導的都是這個方向。這個方向是一切諸佛為一切眾生指導的方向,這哪裡會錯誤!所以最方便的弘法利生,見到人阿彌陀佛,這就是度眾生,這就是弘法,決定不錯。    一切諸佛教化眾生,勸人念佛求生凈土,我也勸人念佛求生凈土。我的智慧德能雖然不如佛,我勸化眾生的方法跟諸佛如來完全一樣,這還有錯誤嗎?所以懂得這個原理,我們就很放心的去做。釋迦牟尼佛當年這些學生,聽世尊講經講得多,頭腦也亂掉,到外面弘法利生未必勸人念佛,所以佛不放心,不準出去。如果大家都到外面去勸人念佛,那佛一定說你們趕快出去,不必天天跟我,這個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我們明白,唯有弘揚凈土勸人念佛,這是正確的,這是如來真實義,這是沒有錯誤的。    要記住,決定不能摻雜東西在這裡面,摻雜一點又怕出錯。永明大師行,他是大善知識,他可以摻雜一點禪,說有禪有凈土,我們不能摻。他摻不錯,我們一摻就錯。為什麼他摻不錯?因為他能夠觀察那個時代的根機,摻這一點有好處沒有壞處。我們沒有能力觀機,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德能,因此一點都摻不得,這就決定沒有過失。所以禪也不要摻,密也不要摻,教也不要摻,什麼都不要摻,就像大勢至菩薩一樣。大勢至菩薩非常之單純,"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藉任何法門來摻雜,單單純純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就對。在末法時期我們也可以把如來家業承擔過來,如來的家業就是弘法利生,可以把這個家業擔負起來。這是這個地方這一點意思,我們一定要曉得。    確實除這個法門之外,走其他的法門,縱然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還免不了有過失,不過那時候過失小,少就是了,還是有所不免。由此可知,這個事情真難!所以這個念佛法門叫易行道,不但我們自己修行容易,我們以這個法門弘揚度化,幫助別人也容易,不會發生過失,這就是不是深入體會佛法的人不知道。我們中國俗話常講:初生之犢不畏虎。他不知道害怕,他說得還頭頭是道,還得意洋洋。我過去也干過,幸好歸到這個法門,要不歸到這個法門的時候,真是可怕!過去做的太可怕了,胡說八道。所以事實真相明了之後才曉得,所有法門裡頭只有這個法門沒有過失,其他法門就是徹悟了都還免不了有過失。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8064.htm) -------------------------------------------------------------------------------------------------------------------------- 凈空法師法語:世出世間是講你的心念

 

 發布:心慧 []   日期:2011-9-19 21:05:00    

 1 世法裡面樣樣做得圓滿,只要你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是佛法,這要記住!  2 你天天在念佛、在拜佛、在誦經,你心裡頭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所乾的統統叫世間法,不是佛法。 3 諸位一定要記住,無論做什麼事情,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戒定慧相應是佛法,與覺正凈相應是佛法,與四攝六度相應是佛法;如果與這些完全不相應,統統叫世間法。 4 世法裡面樣樣做得圓滿,那就是佛法;不是離開世法才修佛法,沒有那個道理。 5 凈宗裡面講世出世間是講你的心念,你這個心地染污就是世間法,心地清凈就是出世間法,所以心凈則土凈。 6 如何把心凈化?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心地的凈化劑,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煩惱現前的時候,馬上歸到一句阿彌陀佛,什麼事都沒有了。一切念頭統統歸到阿彌陀佛,只想阿彌陀佛,不要去想其他的念頭,其他的念頭都是搞六道輪迴。 7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在證佛法。我們修這個法門是從果上起修,不是從因上起修,所以是因果同時、修證同時。 8 《彌陀經》特別主張「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果,一心不亂也是因,因果同時,這個妙!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7996.htm) --------------------------------------------------------------------------------------------------------------------------- 凈空法師:不迷信的,不如我這個迷信的

 

 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9-19 9:03:00   

  

今天在世界各地,因果報應的事,報紙上、雜誌上,登出來的太多太多,現在人講「拿證據來」,這就是證據。業因果報,因果輪迴,證據就在眼前,你不相信,就沒有法子了! 今天有許多人學佛,對於因果報應的事,他沒親眼看見,他不相信;到他相信的時候,後悔莫及,太遲了。 我們很冷靜地去觀察,不懂得理論、方法,但相信因果報應的這些人,往往有厚福,為什麼?他不敢為惡,縱然自私自利的念頭沒有放下,他怕報應。 我這一生還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靠什麼?深信因果。我為什麼相信?我是親身經歷。何況,我們從小就接受因果教育,四、五歲時,父母就帶我們到城隍廟燒香,他們指著閻王殿教導我們,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刑罰,造什麼樣的業因,將來得什麼樣的果報。我們從小深受這個教育,一生不敢為非作歹,不敢做違背良心的事情,不敢害人。 現在人不相信這些,看作是迷信,膽大妄為,以為造惡業沒有報應,看到我們這些相信因果的人,指著我們鼻子罵「迷信」! 我這個迷信有什麼不好?我這個迷信幫助我平平安安度過一生;你不迷信,究竟佔了多少便宜?得多少好處?我們兩個要好好做個比較。說實在話,不迷信的,不如我這個迷信的,為什麼?造業不相同,果報不一樣!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7901.htm) ---------------------------------------------------------------------------------------------------------------------------- 凈空法師:修學佛法應先學東方阿閦佛

 

 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9-17 9:44:00   

  

「阿閦佛,此雲無動。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隨機而立。」這先解釋佛,實在講,佛菩薩都沒有名號,名是假名,這名號從哪裡來的?名號是從眾生這一方面而建立的,是屬於隨機而立的。「機」,就是眾生的根機;換句話說,是眾生現前所需要,這樣建立的。「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願等。」換句話說,無量的德能當中取一個名字,用它一個,對眾生當前很適用的,是這樣建立的。因此諸佛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德能,也就有無量無邊的名號。現在對我們用哪一個名號,會用得很恰當,這個名號對我們現前有一定的利益,能夠幫助我們修學,是這樣建立的名號。名是表法的,既然名是表法,這個批註諸位一看就曉得,不必多說了。世尊為我們說出五尊佛的名號,我們曉得表法,那一定有特別的意思在。東,在四季裡面,東方是春天,南方是夏天。在五行裡面,東方屬於木,南方屬於火,西方屬於金,北方屬於水,中間是土,這是中國跟印度人看法都非常接近。 這五尊佛的名字,就是代表法門修學的根本,表法,代表這個意思。第一尊佛,它表的意思,就是你要學佛,無論你學什麼法門,無論學的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第一個你要學不動,你才能夠成就。聽這個人說,心跟他走了,聽那個人講,又跟那個跑了,你是一事無成。所以第一尊佛,就是阿閦鞞佛,阿閦鞞的意思就是不動。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條件,這個做不到的話,其它都不要談了。阿閦鞞翻作不動,佛翻作覺,在世間法講「不為八風所動」,我們世間人常講八風吹不動,這才有資格入佛門、學佛法。 單單八風吹不動還不行,因為八風是世間法,世間的名聞利養,這是五欲六塵,屬於八風裡面的,這個東西不動心了,還要更進一步不為其它法門所動。佛法法門很多,宗派很多,你要是學哪一個,你就專心去學,你會有成就。學禪的,你就專心參究。你想參禪,聽到講經說法不錯,又想去學講經,你禪完了;聽到那個人念咒,學密也不錯,也去跟他學咒;一樣都不能成功,法門是一門深入。其它法門好,我們讚歎它,我們決定不學它,心不動搖,我死心塌地在一個法門上,一門深入。善導大師說得好:如果求解,可以多學幾個法門,多學一些經典,為什麼?我多懂得,是求解。但是行門,修行決定是一門深入,不可以同時學兩個法門,這就是不動它所代表的。像《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表的什麼意思?我們如果不能夠理解,《華嚴》就白看白讀了。五十三位善知識也是表法的,他代表什麼?代表我們的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是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這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 你接觸的面非常廣大,你對它們都能夠理解,你是充滿了智慧。可是自己修行,一門深入,從來不為它們所動搖。善財修什麼法門?善財是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他參學第一個老師德雲比丘,這是一位出家人,五十三位善知識只有五個出家人,其它的統統是在家人。德雲比丘教他的是念佛法門。這是第一個老師,先入為主,他主修的。每參訪一位善知識,最後怎麼樣?戀德禮辭。戀德,我很感謝你;我向你告辭,告辭就是什麼?我不學你的法門,我還是老實念佛。一直到最後第五十三個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王送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個開始念佛,一個最後圓滿送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善財童子修的是念佛法門,一生成就,沒有到第二生,一生成佛。這是根熟的眾生,他是各宗各教,這世間各行各業他不是不接觸,他統統都接觸,統統都明了。與自己修學的法門決定不障礙,決定不為其它法門所動搖,這是《華嚴經》善財童子做了一個榜樣給我們看,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所以,我們能夠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所動搖,這才能成就自他功德莊嚴,這是我們修學真正的基礎,是我們修學佛法必須要具備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就不必浪費精神,也不必浪費時間;為什麼?你學不成。古來大德,我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我們在很多名山道場記載裡面看到,祖師大德們發現一個可以造就的人才,他用什麼方法來教導他?首先用種種方法來折磨他,看他動不動心,看他有沒有耐心,有沒有毅力?到你受不了,走了,走了就算了,不能成就的。百般折磨,他還是不動心,他還是忍受得住,這個人就是大器,真正能成就。菩薩修學的綱領: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是放下;第二個就是忍辱。我們仔細觀察古來祖師大德教人,真的手段方法巧妙不同,實在講就是一個布施,一個忍辱,教你放下,教你忍耐。不動也就是這個意思,我把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就不會被它動搖;我一心專修這個法門,這就是忍辱,我能忍受得了一個法門,其它的統統放下、統統捨棄,還是這個意思。這一尊佛是第一個,第一個就是你學佛要具足的條件。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7707.htm) ----------------------------------------------------------------------------------------------------------------------------- 凈空法師:真正修道人是天天在考試

 發布:果林果梅 []   日期:2011-9-21 9:28:00     

 

    現在人確實禁不起考驗,稍稍有點不如意,他就不幹了,他就走了。而真正修道人是天天在考試,人對你的考試、事對你的考試、物對你的考試,看你能不能通過?外面人事物都在誘惑你,你對外頭誘惑明了、通達,長智慧,再怎麼誘惑,我如如不動,這是增長定功。天天都在誘惑,合你意思的,你受它誘惑就增長貪心;不合你意思的,它在外面誘惑你就增長瞋恚心,就會生起怨恨心,這是禁不起考驗。你說你修道,那些魔王站在旁邊笑話,假的不是真的;禁得起考驗的,那是真的。所以這些考驗的人事物,都要用真誠恭敬心感恩他們,沒有他們,你的功夫怎樣提升?你怎麼知道你功夫得力?功夫得力就不受誘惑了,不受外面環境干擾,我自己的清凈平等覺重要。他們所作所為各人自己負責,我不能代替他,他也不能代替我。業因果報無法逃避,只是來早來遲的問題,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肯定有惡報。 資料恭摘:凈空法師專集網站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八八集)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8122.htm) ----------------------------------------------------------------------------------------------------------------------------- 凈空法師:萬緣放下了,念佛才老實

 發布:wwdxk []   日期:2011-9-19 10:25:00     

  

萬緣放下了,念佛才老實   我們要想在這一生得度,知道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機會得來非常不容易,無量劫才會碰到一次;我們這一生居然碰到,無量劫當中才遇到這麽一次,這個機會不是常常有的,開經-偈上講「百千萬劫難遭遇」,都是給你講真話。遇到之後,要不曉得珍惜這個機會,不知道把握這個機會,不知道把自己煩惱習氣控制住,我們這個機遇非常短暫,稍縱即逝,機會就-過去,再想遇到這個機會難,太難太難了。什麽叫善根深厚 ?善根深厚的人認識機會、抓住機會,決定不能讓機會空過,真正發心依教奉行。知道三途苦,知道人間苦、煩惱苦,痛下決心我們一定要永離。怎麽永離法 ?老實念佛,關鍵在老實兩個字,只要你老實,你決定能成就。什麽是老實人?不犯戒是老實,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個人才叫老實。落實在我們修學上,二六時中,一天到晚,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麽都沒有,這個人叫老實。大勢至菩薩在愣嚴會上跟我們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就叫老實,這是老實的標準。   什麽叫都攝六根?眼不緣外面的色塵,不是叫你不看,不看不可能的,睜開眼睛哪有看不到的?不緣就是你心裡再不把外面的色相牽掛在心裡,一切隨緣隨他去,耳不緣聲塵,乃至意-不緣法塵,只緣阿彌陀佛。也就是說你心裡什麽牽掛都沒有,什麽樣的想法看法都沒有,只有這麽單單純純的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念就叫「淨念」,你真的清淨,清淨念這句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這淨念。「相繼」是繼續不斷。工作的時候也不間斷,工作照常,念佛法門好就好在此地,不妨礙工作;日常生活當中任何事情都不妨礙,所以他的功夫能夠相續-,能夠不間斷。不像修其他的法門,你的功夫容易間斷,念佛的功夫不會間斷。口念累的時候,心裡頭念,口不念,那還是不間斷。所謂是「憶佛念佛」,憶是心裡想佛,口裡沒有念-,那還是屬於念佛。所以念佛不一定在口上,你心裡真有,叫做念佛。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心裡真的沒有了,這叫放下,這才叫老實。 【文摘恭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一一卷)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17-0111】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7923.htm) ----------------------------------------------------------------------------------------------------------------------------- 凈界法師:臨終等地藏王菩薩,還是等阿彌陀佛出現?

 

 發布:地水火風 []   日期:2011-9-20 11:13:00 

 

如果佛弟子轉修地藏法門或其他法門,也迴向功德往生凈土發願往生,臨終的時候是等地藏王菩薩出現才跟著走,還是等阿彌陀佛出現? 凈界法師答:好象沒有人說臨終是地藏王菩薩帶你到凈土去的。凈土宗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不過我建議你這樣,修行還是要尊重傳承,你不能夠說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設定凈土為目標,你的本尊就是阿彌陀佛,這個很正常的。你要往生凈土你修地藏法門,其實這是很奇怪的。凈土的本尊是阿彌陀佛,你卻憶念地藏王菩薩,你不覺得很奇怪嗎?然後再把功德迴向凈土,你跟你自己過不去呀,是不是?你的心裏面很複雜。其實直截了當,所以善導大師講,你直截了當憶念阿彌陀佛。 當然你已經這樣子了,如果說我跟地藏王菩薩情深義重,沒辦法改了,那隻好這樣子了。但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我今天只是就事論事,從因緣上來探討這個問題,其實這樣子對你,你會事倍功半。你求生凈土,憶念地藏王菩薩,事倍功半。其實我們學佛法,你一定要知道,它是有方法的,諸法是因緣生,不是你要怎麼樣就怎麼樣。而是祖師怎麼開示,我們照這個路去走,好象爬山一樣,人家都把地圖畫好了,你不要,我一定要拿一個鐮刀我自己開路。你要做一代祖師,但是你開的路不見得比別人前面的路來得直接,可能浪費更多時間,可能你這個路一開開到老虎洞去了。所以我覺得我們不一定要創新,其實我們應該佛菩薩怎麼說,祖師怎麼說,這條路已經把你路開好了,柏油路也鋪好了,就照走就好了嘛。 所以你今天如果是求增上生的,那我沒有話講。因為你跟地藏王菩薩結緣,他至少會加被你,因為他有他的本願。但是如果你求生凈土的,你修其他的本尊你是很吃虧的。同樣在跑道上跑,你要花別人好幾倍的時間,才有這種效果。這就是你要弄清楚,他的因緣就是這樣。諸法因緣生,你念阿彌陀佛的因緣,跟念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因緣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兩個的本願不同。你不能夠說念地藏王菩薩,念阿彌陀佛是完全一樣。那你是執理廢事,沒有說完全一樣的。只有證得空性,那個空性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大家要弄清楚。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8046.htm) ----------------------------------------------------------------------------------------------------------------------------- 凈空法師法語:天天要修還不行,時時要修

 發布:性空 [全部文章 空間 留言]   日期:2011-9-20 19:41:00     

 

1 有同修來問我:學佛要怎樣才能契入境界?我告訴他:答案很簡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這八個字。  2 祖師大德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關鍵在「長時」。我們要真正想契入境界,真正得到受用,最重要的是不能間斷,天天要修;天天要修還不行,時時要修。什麼原因?我們凡夫習氣太深,薰的遍數不夠,沒用!

3 我們從一門裡面,長時期不斷地薰修,有個三年五載,慢慢地我們就產生力量;這個力量能伏煩惱,煩惱起現行的時候,自己會覺悟,自己能控制。

4 我們修這個法門,不需要斷煩惱,只要能把煩惱伏住就行了。伏煩惱,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得到,有這樣的功夫就能往生;如果這個功夫沒有,往生就不可靠——到臨命終時伏不住煩惱,煩惱還起現行,那還是搞六道輪迴。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88082.htm) ----------------------------------------------------------------------------------------------------------------------------- 凈空法師:古時候一流的大師怎麼成就的?

 

 發布:普皆迴向 []   日期:2011-3-6 21:02:00    

 

問:老法師講經中提到對於世出世間法都要放下。如果對佛法也要放下,為何還要念佛求生凈土? 答:佛法太多了,你去看看《大藏經》那麼多,叫你放下,不是叫你統統放下;學一門,一門深入,一門之外,你要放下。那你要不放下,你門門都想學,你這一生沒有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精力,你決定學不好。就像在大學念書一樣,到大學念書,要把大學放下,你才會畢得了業。你學一個學系,我四年就畢業,學位就拿到。你說我大學裡頭有幾十個學系,我統統都要把它念完,你再念四百年,你畢不了業,就這個道理。所以放下是叫你一門深入,其他的要放下。不要說我讀這個,想到那個經,這是你一樣都學不成功。   所以我們這一次從法國完了之後,我就到英國去訪問。去年我訪問了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大學,今年再去倫敦大學,又去劍橋大學,還給他們上了兩堂課。深深感覺到,他們是漢學系,就是研究中國學術,這第一等的大師沒有!這是一個很可悲的現象。外國沒有一流的大師,這不能怪他,中國沒有。他要學,他要到中國來學,中國沒有一流的大師,他到哪裡能提升自己?所以我們就感覺得積極要培養傳統學術真正的一流大師。   要什麼人才能學?實在講,古人講得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正發心的人,他就能做到!真正發心的人要刻苦,要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最重要,要克服自己的慾望。佛法裡面講「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各個都能成佛。你不持戒,你怕吃苦,你這一生不能成就。你能吃苦,你能持戒,沒有一個不作佛的。   所以中國傳統一流大師也是這樣,第一個要培養道德;人沒有道德,幹什麼都不能成就。道德要學的,頭一個《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沙彌律儀》在家可以學,它跟比丘戒不一樣,在家都可以學,善法。這四個根紮下去,百分之百的落實,然後專攻一部,像儒家經典,你學《論語》,你一生專學《論語》;學《孟子》,專學《孟子》,用十年的功夫。十年學一樣,十年之後,你這一門就變成全世界的頂端,那你就大師級。能夠有個十個人、二十個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就復興起來了。所以四個根要紮穩,要捨棄名聞利養,捨棄自私自利,我常講的十六個字,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這統統放下。真正統統放下,繼絕學,開太平,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那你沒有一樣做不好,你確實是一代祖師。   所以我們希望儒釋道都有真正發心的人。真發心,我來供養,我會建一個道場供養這些人,這些衣食住行,我都負責,你們什麼都不要操心,好好的在這裡學十年。可是這個十年,每天要做報告,你可不能來偷懶;偷懶,我們是不會供養你的。報告什麼?就是你要講經,輪流講,天天講。講的時候,我們用網路,把你所講的,讓全世界人都能夠收看,讓全世界人知道你的學習水平。你這十年,一年比一年有進步。到十年的時候,我們這裡沒有學位,到那個時候全世界大學都把博士送來給你,你一下可以得幾十個學位,你的實力超過別人。人家十年學很多很多東西,你十年學一樣,這一樣就變成頂尖,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並不困難。   古時候一流的大師怎麼成就的?就這麼成就的。所以「十年寒窗,一舉成名」,就這麼個道理。你沒有時間不行,至少要十年,十年等於閉關。在從前閉關,完全是自利的,獨善其身,學成之後才兼善天下。現在我們沒有學成,也兼善天下,每天上課,我們都用錄相播出去。這樣有好處,報施主恩,施主供養我們,我們每天要講給他聽,要跟他彙報。我們真學不是假學,這樣就好。這是講的放下,你學一門,其他的統統都要放下,你才會學得好。你如果說是想學這個、想學那個,那就不行,你學不好。(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四 2006/11/17)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54913.htm) ----------------------------------------------------------------------------------------------------------------------------- 凈空法師:萬物跟自己是一體

 發布:心源 []   日期:2011-3-10 9:18:00   

你看從一體,這一體就是講自性,「自性清凈圓明體」,賢首國師用這個名稱,意思很好,講得很完整。自性圓,「圓」是圓滿,沒有欠缺;「清凈」,永遠沒有染污,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怎麼染污?染污不到,這性體。圓是講裡面的德相,我們現在講能量、信息,這個信息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明」,明這個字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就說盡了。所以沒有緣的時候它存在,它沒有痕迹,到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是極其微細的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確實是沒有原因的,從這個一動,現象就出來了,所以起二用。這個二用,一個是正報,一個是依報,正報是自己,依報是宇宙。這極其微細一動,兩種現象出來了。這兩種現象都有三個特性,這個要知道,正報現象是自己,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換句話說,所有一切現象,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它三個特性。第一個「周遍法界」,念念都周遍法界。念頭是阿賴耶的三細相,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都是波動產生的,所以這個波動它都周遍法界,這才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第二個「出生無盡」,出生無盡這就是講到阿賴耶識,有分別、有執著,第六識、第七識它起作用,出生無盡,就像萬花筒一樣。第三個現象,「含容空有」,就是我們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無論是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原本都是遍虛空包法界的。所以我們的心量小是錯誤,不能包容,這是絕大絕大的錯誤。這是什麼?所有一切煩惱、罪孽的根源。我們要問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是因為你不知道萬物跟自己是一體,這叫迷,是惑,迷惑。所以你在這個境界上,無論是物質或是精神,它起貪瞋痴慢,這道理在此地。 文摘恭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三四集)2010/9/5 檔名:02-039-0134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show1_59538.htm) --------------------------------------------------------------------------------------------------------------------------------------------------------------------------------------------------------------------------------------------------------------------------------------------------------------------------------------------------------------------------------------------------------------------------------------------------------------------------------------------------------------------
推薦閱讀:

六祖壇經(1) 慧律法師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淺釋 定弘法師講述
佛學基礎(一)界詮法師
凈空法師:心要定,身要動;拜佛身在動,心是清凈的
聖嚴法師:四眾佛子共勉語

TAG:法語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