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被司馬遷列入「世家」,多出奇謀 開漢立國 安定漢室!

他,是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是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

他,施計離間項羽群臣,致使謀士范增憂憤而病死。

他,解劉邦於白登之圍,使其脫離匈奴圍困的險境。

他,與周勃等剪滅諸呂,迎立劉恆為帝,出任漢相。

他,一生充滿傳奇,在那個英才輩出的秦漢時期,他被司馬遷的《史記》列入"世家",同時期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

項羽曾說他"有才無德",劉邦也說他"智有餘,然難獨任"。他,曾徘徊於楚魏之間,最終效力於劉邦,常施妙計解救危難消除禍患。呂后臨朝稱制後,眾大臣自身難保,而他卻能自免於禍,安定漢室,榮耀名望加身,被稱為賢相,善始善終。據史料記載,他一共出過六次奇謀,有的頗為隱秘,無人得知。

他,就是西漢丞相,曲逆獻侯- 陳平,如他這般,當世能有幾人?

施離間計除范增

公元前204年-前203年,楚軍切斷漢軍糧道,劉邦大軍被困滎(xíng)陽,不得已向項羽請和。項羽本想講和,然范增勸阻,於是項羽等急攻滎陽。此時陳平獻計,用黃金買通楚軍將領,散布謠言說范增和鍾離昧功勞很大,但卻不能裂土稱王。他們已和漢王約好共同消滅項羽,分佔項羽的國土。謠言讓項羽起疑,不再信任鍾離昧等人,甚至懷疑范增私通漢王。

為徹底離間項羽與范增,一日,項羽使者到來,漢王命人準備豐盛筵席正要進獻,細看使者,故意假裝驚訝:我們還以為是亞父的使者,沒想到卻是項王的使者。於是便更換佳肴,改以粗食以供使者。使者回報項羽,項羽更加懷疑范增,漸漸奪去范增權柄。沒過多久,范增深感項羽猜忌,便託病請辭,項羽允許。范增啟程,未到彭城,因背上生毒瘡發作而去世。

瞞天過海解滎陽之圍

項羽知道中了陳平的反間計後,甚為大怒,猛攻滎陽。形勢十分危急,陳平獻計:請漢王速寫一封詐降信給項羽,約在東門相見。這樣項羽一定會把大軍布置在東門外,然後再想辦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門的衛士引到東門來,大王就可以從西門衝出去。劉邦同意,後陳平領著一個貌似漢王的將軍紀信來見劉邦,說把他化裝成漢王的樣子出去詐降,吸引敵人的兵力往東門集中。

翌日天未亮,漢軍便打開東門,陳平差遣二千名婦女,一批批從東門而出。其餘三門門的楚兵聽說東門外全是美女,便湧向東門。有人忽喊"漢王來了"大家抬頭一看,果然"漢王"坐在車裡,慢慢地走出東門。車駕一直走到楚營近前,項羽才發現不是劉邦本人。然而此時真正的漢王趁東門一片混亂衝出西門,帶著陳平、張良、樊噲等人向關中方向逃去。

計封韓信為齊王

公元前203年11月,大將軍韓信在齊地節節勝利,軍威大振。齊國平定之後,韓信派人上書劉邦請封他為代理齊王。當時,項羽正把劉邦緊緊圍困在滎陽,情勢危急,看了韓信上書的內容,十分惱怒,大罵韓信不救滎陽之急竟想自立為王。陳平、張良暗中踩了劉邦的腳,劉邦連忙改口說要做就做個真王,何必要做什麼代理的!於是,順水推舟封韓信為齊王,穩住韓信之軍,避免漢軍分裂。

請君入甕擒韓信

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登基為帝,韓信為楚王。不久有人告發韓信謀反,諸將都建議發兵征討。劉邦問陳平,陳平認為首先韓信並不知道有人告他謀反,其次漢軍之中無人能比得上韓信,且韓信的軍隊作戰能力很強,貿然發兵很難取勝,劉邦聽後很是著急。

陳平則獻計說:古時天子常巡視各地,南方有個地方叫雲夢澤,陛下裝作出遊雲夢澤,在陳州會見各路諸侯。陳州在楚地,韓信聽聞天子出遊,又在他的地盤上,必會來朝見,到時埋伏武士將其抓獲。劉邦依計行事,將韓信捆起來投入囚車中。後劉邦貶韓信為淮陰侯,留居京城,不讓他到外地任職。

解劉邦白登之圍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告捷,後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匈奴誘兵之計。劉邦與其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七天七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聯繫。

陳平忽生妙計,他看到冒頓單于對新得的閼氏十分寵愛,朝夕不離。於是想到冒頓單于雖出奇制勝,可不免被美女所惑,於是想從閼氏身上打開突破口。他派遣使臣,向匈奴閼氏獻上許多金銀珠寶,並且獻一美女圖說是要獻給單于。匈奴閼氏喜得財物,但卻擔心進獻的美女會奪走單于的寵愛。進而便遊說單于說漢朝援軍馬上就到不如放走劉邦,後冒頓單于打開包圍圈一角,讓漢軍撤出,劉邦才得以脫險。

小史個人愚見:

有人說他頻獻良計奇謀,有人說他擅使陰謀詭計。良謀也好,詭計也罷,只因各為其主!陳平,論戰場攻伐不如韓信,論兵法謀略又不如張良,論穩定大局也不如蕭何,卻擅長用計化解困境,決勝於千里之外,不愧為劉邦麾下之一代謀臣與智囊!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莊子心解《逍遙遊》(一)
項羽:操之過急的稱帝路
漢書裡的司馬遷

TAG:司馬遷 | 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