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關雎:有禮有節的愛
關雎 (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白話譯文
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裡小島上。純潔美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
長長短短鮮荇菜,順著水流左右采。純潔美麗好姑娘,白天想她夢裡愛。
追求姑娘難實現,醒來夢裡意常牽。相思深情無限長,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長短短荇菜鮮,采了左邊采右邊。純潔美麗好姑娘,彈琴奏瑟親無間。
長長短短鮮荇菜,左采右采揀揀開。純潔美麗好姑娘,敲鐘打鼓娶過來。
文化解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在說,那美好的女子,是好男兒的良配。「逑」,就是配偶。然而《關雎》通篇,雖然全是對夢中佳人的遐思、對窈窕淑女的追慕,但其實,《關雎》是虛寫淑女、實寫君子:
「君子好逑」,是君子的求偶標準;「寤寐求之」,是君子的情感願望;琴瑟友之」,是君子的示愛方法;「鐘鼓樂之」,是君子的追求目標。孔子評價《關雎》最難得在於「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朱熹解釋這句話為:「淫者,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傷者,哀之過而害於和者也。」也就是《關雎》中的君子,索求歡樂的心態不是過分的,浸於哀傷的情緒也不是無節制的:當君子想像求得淑女時,是「鐘鼓樂之」的和美,喜悅但不過於狂烈,保持一份溫情脈脈的雋永;而君子當下不得淑女時,倍感「寤寐思服」的刻骨銘心,然而表現出來的示愛方法,是「琴瑟友之」的彬彬有禮,情雖切,卻不會因過度灼熱而傷己、傷人。
所以《關雎》雖堪稱中國情詩鼻祖,但它對淑女的描寫是表象,對君子的描寫才是深意:在《關雎》中,君子的心愿是「鳳求凰」,君子的狀態是「求不得」,君子的心情是「相思苦」,君子的行為卻是「以禮求之」。
因此,何為君子?對愛有情有義,對人有禮有節,這就是君子的所為。能用理智克制情感,又用情感光華理智。
儒家文化始終都在探討君子如何養成,而《詩經》作為儒家經典「四書五經」的其中之一,開篇便是這樣以禮樂的形式、以情感的模式,表述了一份君子的風範。這種風範,也符合「四書」之一《中庸》中所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就是,喜怒哀樂的種種情緒,如果發散表達出來的時候都能適度而有節、恰當而適中,那麼這個人就符合了「和」的狀態。
而「和」,正是中國文化追求的最高標準,「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和諧,是天下萬物的正道。
「和」,其實分為三個層面:天人合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睦有序,是人與社會的和諧;身心安和,是人與自身的和諧,也是情感與理智的和諧。
而君子的培養,就從自身的和諧開始;自身和諧,又從「和情」開始。也就是,能做到自身的和諧、情與理的和諧,即為君子。
所以我們在要求社會和諧之前,要先做到每個人自我的和諧。試想,一個個心存焦慮、行止浮躁的人,怎麼可能構建出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呢?個體和諧,進而才能推動社會和諧。
而情,往往令人方寸大亂、難以和諧。所以,遇到感情問題時,最能考驗和訓練一個人是否具備君子風範。求不得,哀而不傷,性情之正也;萬般情,發而中節,是為君子。
乾隆皇帝曾在寫給他原配亡妻、孝賢皇后的悼文《述悲賦》中這樣講到:「《易》何以首乾坤?《詩》何以首《關雎》?為人倫之伊始,故天儷之與齊。」《易經》為何以乾坤兩卦為首?《詩經》為何以《關雎》這篇為首?因為伉儷天成,正是人倫伊始,男女情愛,是人倫的開始。這種釋讀,是在一個謹言慎行的封建帝王口中發出的、難得對於「情」的正面肯定。而今天讀《關雎》時,我們已經走過了以「后妃之德」來解《關雎》的時代,可以充分承認:
對情感的關注,是《詩三百》的開端;更該承認,學會愛與被愛,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缺失了這一課,人生永遠不算圓滿。而君子該如何愛,就且看《關雎》如何愛。
《關雎》的雖慕淑女、實寫君子,使詩篇結構充滿了層次感。這首來自禮樂時代的歌告訴我們的愛情方法是:愛一個人到徹骨相思、寢食難安,依舊可以用最大的剋制力來適度地表達情感。
禮以節人,《關雎》所頌揚的君子之風,就是一種有禮有節的愛。
推薦閱讀:
※《詩經》說略(褚斌傑)
※詩經註解之小雅·甫田之什《賓之初筵》
※【女詩經 男楚辭】這樣取名不用愁!
※《詩經》《楚辭》里的美名,很適合給孩子起名字
※詩經楚辭中最好聽的83個名字
TAG: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