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期:論陳鑫的傳統體育養生觀

作者/安獻周 ⊙ 編輯/張宏婉

導讀: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重點分析了陳鑫的傳統體育養生理論,認為陳鑫窮其畢生精力探研陳式太極拳的價值和作用,對陳式太極拳的傳統體育養生觀具有獨到的見解。他提出了保持身體康健必須要進行動靜結合的身體活動鍛煉的運動觀;以陰陽辯證思想為統馭,調節人體運動與自然「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的一種大系統、大整體平衡的辯證調養觀。不僅強調了物質、哲學層面「氣」的培養,更加註重「氣」之倫理道德層次養練的氣養觀。另外陳鑫摘錄大量《內徑》經絡學說的圖解,為太極拳氣血勁力纏絲運行原理找到權威的理論依據。強調練拳始終要以意識支配氣血周流全身,以達到「培其本原」,「身本強壯」的目的。系統梳理陳鑫的傳統體育養生觀,不僅對陳式太極拳的理論建設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今天陳式太極拳健身運動的推廣發展具有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論陳鑫的傳統體育養生觀

 

1 前言

 

陳鑫(1849-1929),字品三,出生於河南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陳氏第十六世,生於武術世家的陳鑫自幼習武,功夫純熟,並聽從父命進私塾,飽讀聖賢書,光緒三十四年戊申歲貢生。晚年立志著書立說闡明陳氏世代相傳的太極拳「理法」。他是陳式太極拳理論的第一位公開闡釋者,對太極拳的發展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著有《陳氏太極拳圖說》四卷、《陳氏家乘》五卷、《安愚軒詩文集》若干卷、《太極拳引蒙入路》一卷及《三三拳譜》。《陳氏太極拳圖說》是有關陳式太極拳理論的第一次全面總結。內容從拳論到技術甚為詳盡,主要是闡發陳氏族人歷代積累的練拳實戰體會和經驗,詳細介紹了每招每式動作的規格及運勁走架方法,大量引用易理來解釋拳理,並引用經絡學說解釋內勁的運使,字裡行間傳達著陳鑫對傳統健身養生的獨特理解。

 

2 陳鑫的太極拳運動觀

 

陳鑫所處的時代為清末民初。當時,許多有識之士追求新思想,伴隨新體育思想的到來,上層人士,非常注重國民的素質。康有為、梁啟超以進化論為武器提倡近代體育,大力推崇尚武思想,提出:「尚武者,國民之元氣也,國家所恃之以立,而文明所賴以維持者也」[1]。民國時期,北京體育研究社的章程中寫道:「德育、智育、體育三者皆為教育之必要,不可偏廢者也,而三者之中尤以體育為尤要,何則?蓋人之身體不健,無論有何種道德、學術均無所寄託。體育一門因而中墮,至使武士道之榮名傳自遠東,返視神州,獨湮不傳豈不惜哉?」[2]這一時期,傳統武術也開始發生變化,這些變化最集中地體現在清末民初的國術改良運動中。經過這場運動,植根於傳統農耕生活的傳統武術已經逐漸轉化為適應現代城市生活的新的體育方式[3]。

 

在此大背景下,陳鑫提出運動是保障身體健康的永恆不變的真理。《太極拳權論》中他從「天人合一」的角度出發,認為「天地一大運動也」、「聖人一大運動也」,「至於人之一身,獨無運動乎」?人和世間萬物是相同的,也存在永恆的運動,並且保持人的身體需要運動。「因而以陰陽五行得於有生之初者,為一身運動之本。於是,苦心志,勞筋骨,使動靜相生,闔辟互見,以至進退存亡,極窮其變,此吾身自有之運動也」。他闡述了對人身體運動的獨特理解,提出太極拳運動的內在含義和普遍意義,對人們理解太極拳運動的本質有較大的意義。

 

當然,陳鑫所提出的運動觀也不是純粹的。動靜是一對辯證統一的概念,不可孤立求其一面。動靜調養,尋求身體的平衡才是運動的至高境界。在突出靜養時陳鑫說「平素要先養氣,臨場更要順氣而行,勿使有惰氣參,勿使有逆氣橫」;「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突出強調人體在練拳中的心理靜態,神情的專註,「收斂精神,別無他訣,心平氣和則得」,如他所說「清心寡欲,平心靜氣,著著循規蹈矩……苦去甘來,機趣橫生。」非常直接地指出了在練習太極拳時講究「身動」、「心靜」、「氣斂」、「神舒」,也是內靜而外動,內外互補,以動為主。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有「一動一靜合輕重」的辯證走轉變化,這種一動一靜陰陽統一思想正是「拳以太極名」的重要原因。

 

3 陳鑫的太極拳辯證調養觀

 

3.1 陰陽辯證

 

陰陽辯證是陳式太極拳的基本的運動理論、運動機制和方法的基本原則,並直接地指導了太極拳的技擊和養生實踐。陳式太極拳是以陰陽理論為基本的思想核心,將柔、緩、慢、蓄、退、屈、虛、合等與「陰」相匹配;又將剛、疾、快、放、進、伸、實、開等與「陽」相匹配,並經過實踐中不斷地總結,逐步形成了太極拳是以「開合」為主要的運動特點。陳鑫認為陳式太極拳是「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的拳種,並在《太極拳論》中提到:「拳名太極,實天機自然之運行,陰陽自然之開合也,一絲不假強為,強為者皆非太極自然之理,不得名為太極拳」。可以這麼說太極拳是將天地之間的太極之理推理到人體運動的太極之理。

 

陳鑫講「太極至理,一言難盡,陰陽變化,存乎其人」。太極拳的根本思想亦認為根本的「理」,生出了陰陽、動靜、剛柔、虛實、開合、奇正之矛盾的變化,這種事物之間矛盾雙方對立的變化推動了事物的運動與發展。以陰陽辯證觀為指導,陳式太極拳的最突出的運動特點和風格是剛柔相濟,柔中有剛,剛中有柔,這既是太極拳技擊之本質,也是調養身體的根本所在。剛柔是相互依存的,「用柔不可無剛」,「用剛不可無柔」,否則就練拳就達不到高層次的境界。陳鑫對柔與剛兩個概念也進行了較為深刻地論述,提出柔與剛的關係為「剛而歸之於柔,柔而造至於剛,剛柔無跡可見」。這裡他將「柔」與「剛」看作是在一個統一體內,兩者「互為其根,不可分為兩橛」的。在談到柔與剛的力量對比時他又說「克剛易,克柔難。」通過「運動之功久,則化剛為柔,練柔為剛,剛柔得中,」有了「至柔至剛」,就可以達到「乾健坤順之德」;有了「陰陽合德」,才能「陰陽互用,天道所藏,動靜無偏,乃爾之強。」達到身心調養的至高目的。

 

3.2 內外合一

 

在太極拳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理論核心,還是運動體系一直強調的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的協調統一。陳鑫講:「秉天地元氣以生,萬物皆備於我,得聖人教化以立,人人各保其天。因而以陰陽五行得於有生之初者,為一身運動之本」。它所要求的人體身心內外、人體與外界藝境的整合構成了太極拳較為突出的文化特徵,也即「天人合一」。儒家把「天人合一」視為人生的最高境界。「天」是指自然界,「人」是指人體,就是要達到人與自然的調整、修養、從而交融合一,達到一種大系統、大整體的平衡。

 

在講求技法時也強調「內外合一」,既注重人體外部「形」的修鍊,又主張內部「神」的調養。即陳鑫所講:「運動之功,既與聖人同體,又與天地合德,渾渾穆穆,全泯跡象。亦以吾身還吾心之太極焉已耳!亦即以吾心之太極,還太極之太極焉已耳」。這種「天人合一」、「內外互導」、「內外互養」、「內外合一」方法是以強本固末、健身養體為文化屬性。

 

陳鑫認為「以內養外」是以內動引氣、外動練力為原則。在太極拳「內存」的運行中又有微觀的氣血活動,經絡活動,並注重「以內養外,以外帶內」的辯證統一,充分說明了古代養生注重以內而至外的生理健身機制。

 

太極拳不僅包含著「以內養外」的體用思想,而且包含著豐富的「由外及內」、「以外練內」、「以外調內」的養生思想。「其開合收放,委宛曲折,種種如畫,是之謂景。景不離情,猶情之不離乎理,相連故也。心無妙趣打拳亦打不出好景緻」。「神乎規矩,在我打得天花亂墜,在人自然拍案驚奇,裡面有情外面有景」。在太極拳練習的過程中要求通過形體的表現來達到神情的專註、合一。無論是練拳也好,還是練神韻也好,都要以形傳神,以神傳意,以意導氣,以氣固本,完成身與心、內與外、意與氣、氣與力的統一,使人能在休閑、虛靜、輕柔、無為的練拳過程中通過收發自如的「無意」境界來領悟了拳術的「真意」,以真意傳遞太極拳的「神韻」。實際上在練拳中通過肢體的(有形)開合運動,氣息的(無形)吐故納新,感情(神,無形)的吐露,運用「通神」而達到「神韻」,這是理想意念中的「天人合一」之境。從最初練有形到神的無形,從無形中再運到有形,達到形神合一、至高至大、渾渾穆穆、無形無跡、天人合一「太極」境界。因此可以說,歷代太極拳家都非常重視太極拳的形神並重。既強調拳理結合,同時也強調練拳心理調節的重要作用。心有妙趣,練拳既是一番好景緻。由此可見,無論從它的鍛煉原則,還是鍛煉效果來說,都是以辯證原則為出發點的。太極拳的「內外」互為其根,互為其養,是一種協調、連貫一體的辯證關係。無論怎樣,對人體來說,只有達到內壯精氣神,外強手眼身法步方能達到武術的既健身又練技的雙重效果。兩者是互相辯證的「內外兼修」的結果。

 

4 陳鑫的太極拳經絡養生觀

 

4.1 陳鑫太極拳理論引入經絡學說的來源

 

關於經絡學說,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主要繪有十二正經和奇經中任脈、督脈圖,共有經絡圖18幅,圖後均附有歌訣。《陳氏太極拳圖說》在經絡圖解之第一圖《手太陰肺經十一穴圖》下方標註有「經穴歌錄內經注」字樣,經查閱大量版本的《內經》相關書籍,發現陳鑫所錄之18幅經絡圖解,歌訣幾乎原本的摘錄於明代馬蒔[4]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馬蒔是明代著名醫家,字仲化,又字玄台,是會稽(今浙江省紹興)人,生活在嘉靖、萬曆年間。著有《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各九卷。畢生精研《內經》,頗多心得。馬蒔為全文注釋《靈樞》的第一家[5]。陳鑫摘錄經絡圖解主要目的是為使太極拳練習者知曉丹田之氣的循行路線,為其丹田內轉、氣血勁力纏絲運行原理找到切實的、權威的理論依據。人身存在經絡結構經現代科學證實確實可信。至於練習太極拳如何達到調動氣血按經絡運行,陳鑫講「功久自知」。

 

4.2 陳鑫經絡養生理念

 

陳鑫除了大量篇幅的摘錄《內經》經絡圖解之外,還將經絡養生理念靈活運用,貫穿於打拳始終。在《任脈督脈論》中說:「任脈起於會陰,上行循腹,里到天突……導引之術,以為修仙之根本,打拳以調養血氣,呼吸順其自然。」實際上以往的太極拳家總是將古代的調息、氣血、經絡與內丹之術相聯繫起來。打拳不僅僅只是為了逞強、防身,更多則是為健身養生。陳鑫又說:「調息綿綿,操固內守……兩腎如湯熱,膀胱似火燒,真氣自足,任督猶車輪,四支若山石,亡念之發,天機自動,每打一勢,輕輕運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運行,則水火自然混融,久之水火升降如桔槔之吸水」。這裡陳鑫將人的調息對臟腑、真氣、任督兩脈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比喻性描寫。後來他在自己的《十三勢分節》部分,詳盡地闡述了在太極拳的演練中拳勢與血脈、氣息運行之間的關係與注意事項。充分顯示出傳統文化對人體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與職能。

 

陳鑫體育養生思想主要是強調氣沉丹田,氣血、勁力均要循經經絡路線運轉,如在內,練習氣聚丹田,以意識支配氣血周流全身,以達到陰補陽充的效果;在外,即由表及裡地鍛煉四肢,改善軀體的結構,改善人體運動的外在機能條件,以達到壯陽補陰的效果。以此長期練習,必能達到「培其本原」,「身本強壯」的目的。中醫精、氣、神學說雖然無法由現代科學實驗和實證的角度獲取證明,但卻作為被淘汰之餘的經驗的自然科學頑強地生存下來,長期處於一種既無法被證實也無法被證偽的狀況。中醫的精、氣、神學說,以及經絡學說、臟象學說等,已愈來愈為科學所認同[6]。

 

5 陳鑫的太極拳氣養觀

 

從哲學、物質和倫理三個層面來講,「氣」均有不同的解釋與說明。而陳鑫提出氣由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兩類:一類是從母體中帶來的一種物質能量之氣,即元氣,是生命之源;「是天以陰陽五行之氣化生萬物,有是形即有是氣,是人所秉受於天,本來之元氣也」。另一類是由自然界的物質,如水谷、空氣進入人體,並與人體之氣結合生成的內在物質能量,稱為後天之氣。他認為人的生長發育所依據的原發物質能量「氣」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同時又是臟腑活動的表現。這種傳統的養生思想給陳式太極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是通過以「心」為領,指導意、氣、力三者的結合來進行內外的調整,以整個軀體協調的動靜運動,支配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活動。陳式太極拳不僅是以傳統養生思想為基調,而且充分反映出中國古典「氣用」直養思想的基本特徵:松靜自然,意力合一,意與氣合,養練相兼。

 

陳鑫所提氣養論的不同之處是:太極拳不僅僅局限於養練外在呼吸之氣,要養一身「浩然之氣」,進而達到得乎「中氣」,養一身「正氣」的至高境界。「耍拳者能以浩然之氣行之,技亦過乎大半矣,再加涵養功夫,則庶乎中氣矣」。「氣之貴得乎中,名之曰:中氣,非氣之行於官骸之中之謂也,官骸之中是當中之中,中氣之中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理宰乎,剛柔得中之正氣元氣」。這種最高境界是通過有形的煅練、運動,即所謂的「調養」來達到人體的「固本」,「固本」了才能生養「精氣」。在人們身心調養的過程中是追求「復歸於無極」、與自然同體、與天地合一的混沌境界。最終達到身心合一的良好健康水平。

 

6 結論

 

1)陳鑫的太極拳運動觀為:運動是萬事萬物永恆不變的主題,要保持身體康健必須要進行身體活動鍛煉,身體運動過程中強調內靜而外動,注重動靜結合。在民國時期,提出這種科學的體育養生觀念,在國術領域是十分難得的。

 

2)陳鑫的太極拳辯證調養觀是以陰陽辯證思想為統馭,進而演化出動靜、剛柔、虛實、開合為運動形式的傳統養生根本理念,辯證提出「以內養外」、「以外調內」的太極拳體用思想,調節人體運動與自然的「內外合一」,「天人合一」的一種大系統、大整體的平衡。

 

3)陳鑫在《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大量摘錄、引用明代馬蒔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中關於經絡學說的圖解,使太極拳練習者更加明白丹田之氣的循行路線,為太極拳丹田內轉、氣血勁力纏絲運行原理找到切實的、權威的理論依據。強調練拳始終要練習氣聚丹田,以意識支配氣血周流全身,由表及裡地鍛煉四肢,以達到「培其本原」,「身本強壯」的目的。

 

4)陳鑫的太極拳氣養觀的不同之處是:不僅強調了物質、哲學層面「氣」的培養,更加註重「氣」之倫理道德層次養練。練習太極拳不僅僅局限於養練外在呼吸之氣,要養一身「浩然之氣」,進而達到得乎「中氣」,養一身「正氣」的至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高翠.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強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24.

[2]譚華.論中國古代的健康觀[J].四川體育科學,1995(2):3.

[3][明]馬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4]李慶和,李慧吉.馬蒔《內經》學術思想初探[J].天津中醫學院學報,2004(3):113.

[5]程大力,王慶余.論傳統醫學與武術的雙向滲透[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0,16(3):13.

[6]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本文《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年5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丙申猴年十月初八768期

推薦閱讀:

被「忽視」的殘疾人體育
我在《灌籃高手》裡面發現了一個小秘密
簡評Elimination Chamber 2018
巴薩奪冠之夜開啟清洗模式 4員大將面臨離隊
簡評WrestleMania 34

TAG:體育 | 養生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