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英烈傳—鄭成功

                   

家天下

來自漢族之聲

04:42

                          

H——   大木難撐天

  鄭成功,本名森,字大木。明天啟四年至明永曆十六年(西曆1624-1662),福建泉州南安人。父鄭芝龍,母田川氏。因隆武皇帝朱聿鍵賜姓朱,故又名朱成功。師從江左三大家之錢謙益,明代抗清將領,收服台灣,封延平王。

01

一、豪門子弟

 天啟四年,鄭成功生於日本,其父為有名的海盜頭目鄭芝龍,母親為日本女人田川氏。鄭成功出生後,因其父鄭芝龍關係,在日本隨母親渡過了童年。

 鄭芝龍被熊文燦招安後,鄭成功隨母親田川氏由日本回到中國,並在中國就學。崇禎十一年,鄭成功院試後考中秀才,成為縣學二十位稟膳生員之一,獲得功名。

崇禎十七年,鄭成功被其父鄭芝龍送往南京求學,師從江南大儒錢謙益。錢謙益十分欣賞鄭成功的才華,為鄭成功改字大木,希望鄭成功能夠支持你搖搖欲墜的大明江山。

當時鄭成功還有一位同學,這位同學便是瞿式耜。

02

二、父子反目

甲申國殤後,南京朝廷在史可法、馬士英率領下迎福王朱由崧繼位,是為弘光皇帝。弘光元年,清軍豫親王多鐸帶兵南下,督鎮史可法揚州殉國,南京城破,弘光皇帝敗走黃得功軍中,後被俘送至北京。

面對如此情況,江南、西南各地抗清勢力風起涌雲。鄭芝龍抓住如此時機,擁戴明唐王朱聿鍵於福州繼位,是為隆武帝。

隆武帝繼位後,鄭芝龍囂張跋扈,隆武帝成為傀儡。

隆武二年,鄭芝龍意圖投降清軍,鄭成功勸阻無果。鄭芝龍受博洛利誘,率軍投降,被押解至北京,鄭氏集團大部覆滅。

03

三、起兵抗清

 鄭芝龍投降後,鄭成功拒不投清。鄭成功與金門聯合其叔父鄭鴻逵、鄭采部正式起兵抗清。

 在鄭成功領導下,鄭氏集團逐步壯大。後鄭成功遙奉永曆帝為正朔,受封為延平王。

 之後,清兵多次攻打鄭成功,但因鄭軍多海軍而清軍多陸軍,雙方互有勝負。與此同時魯王朱以海,浙系張名振、張煌言率部和鄭成功匯合。

 永曆八年,張名振聯合鄭成功北上作戰,沿長江攻至南京。但因後援不急,撤軍。

 晉王李定國聯合鄭成功南北作戰,因鄭成功部失約,此役失敗,晉王部受重創。

  永曆十一年,鄭成功率部與浙系張煌言部攻打南京。圍攻南京逾月,鄭成功只圍不攻,後在清兵援軍到達下狼狽撤軍,損失慘重。

 鄭成功撤軍未通知張煌言,張煌言歷經艱險,才得以返回浙江沿海。

  從此,鄭氏集團一闋不正,再無恢復之心。

04

四、收復台灣

鄭成功一生,另外一件可歌可泣之事便是收服台灣。當時台灣為荷蘭人所佔,鄭成功意圖開闢後方根據地,於是起兵攻打台灣。

  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出兵,圍攻荷夷於赤崁城。五月荷夷投降,鄭成功收復台灣。

  永曆十六年五月初八,鄭成功病逝。

05

總論:

 明季之衰,內因而強於外患。萬曆、天啟、崇禎三朝,黨政不休。弘光之亡,亦不外乎於此。

 若夫隆武魯王之爭,永曆邵武之爭,亦未泯其源。鄭成功者,繼鄭芝龍之勢,多與張名振、張煌言爭,南京之戰,庶可見以。

 

支東南半壁,鄭氏之功也。亡東南半壁,鄭氏之過也。

 

史家之責,當直書其筆。觀鄭成功一生,余以為,其非為國,乃為私耳!

                      

推薦閱讀:

華夏王國
完整版 華夏法統的邏輯鏈條之闡述 第一部分
許多O3高頻族不是華夏殷周 漢族人口中原初華夏族血統比例很低 四夷原住民融於漢族人口大增 近代統治者蒙滿
華夏文化-魏晉風尚和隱士文化
泱泱華夏?上古神獸??[68P]

TAG:成功 | 華夏 | 鄭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