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閑扯農曆正月初一與立春誰是歲首(二)
長文,閑扯農曆正月初一與立春誰是歲首(二)
(2012-07-22 22:54:09)
以下為論壇的在線回帖,所以有些地方稍微拉雜或行文疏漏,留待日後整理成文。原回帖地址:http://www.juzhai.com/bbs/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93824&id=122200&page=1&skin=0&Star=1
說這些內容,有些常識性的東西必須作為共識提前強調下:
1,討論古人的文化、生活,依據應以古人文獻為準。今人的東西,哪怕以再「權威」的樣子跑出來,也必須加以審核、驗證。
2,曆法系統,以年、月、日的編排與標識為根本。
3,曆法的編排,是社會科學因素大於自然科學因素。曆法的編排,必須尊重自然領域的地球自轉一周的周期(即視太陽日,23h56m4s)、公轉一周的時間周期(即太陽年,365.25天),然而,任何一種曆法,都沒有把太陽日、太陽年直接作為曆法書上的年、日(即生活中實際運用的日、年概念)標識,而是將其取整為整數單位的計時長度。如一(曆法)日為24小時——這是現代人的認識和規定,或12時辰——這是古代國人的認識與規定。(曆法)年,下面接著說。
以下行文中所涉「年」「日」,如非特別說明,都指曆法年與曆法日,不用天文學意義上的年、日。
4,曆法的制定,因為認識的方法、角度與層次不同,因而不同民族、不同時代有別,取捨的方式有異。這也更進一步可見曆法的制定與曆書的編寫,人為因素更為外顯、更為主要。如即便在現代中國,還有藏曆、傣歷、回曆與更通行的所謂公曆、農曆。
5,年、日有自然因素所自,而「月」的出現有不同之處。不論何種曆法、曆書,年的長度都大於300餘日,計時上,不論以哪一天作為起點,除了開始的若干天外,後面的日子需要加一個容易辨認的時間標誌來標識。這個應該好理解:如果有人某天告訴你:今年第158天我們不見不散——恐怕絕大多數人都會默算半天:)。因此,「月」的引入就很自然了。
6,但是,對於「月」的引入,民國之前,中西卻大不相同,分途而行。中國依據的是月的圓缺來作為周期標識,即朔望月,現在的農曆(即陰曆),也仍然沿用的是朔望月。回曆也是如此。而現行來自西方的格利高里歷(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公曆、陽曆)的月,雖然英語里還有moonth的影子,但這只是語源學上的分析,實際中,公曆的時間概念的「月」,與月球的運行、月相的圓缺沒有任何關係。
另,後面所語「月」,非特加標識,都為曆法月。
7,月的引入,方便了標識時間,但又引來一個問題,尤其對於農曆而言。略言之,我國傳統曆法所用的農曆,它所依據的月相圓缺周期,也不是視太陽日長度的整數倍(當然,同時,也不是曆法日的時間長度整數倍),又不能為太陽年的長度整除。但是,曆法系統里,年、月、日又必須成整數關係的編排,不可能在計時是冒出「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餘三日」這樣的話來。
8,上述情況,決定了農曆的大小月與閏年情況的出現。農曆規定的曆法月,有29天、30天之別,以求與月相的長期變化基本吻合。至於閏年閏哪一月,漢武帝太初改歷前的曆法,承秦制,以十月為歲首而以九月作為月尾(這個翻翻武帝及其前漢帝的本紀就明白),因此,有所謂「後九月」的記載。武帝之後,確定無中氣之月為閏月了。
9,西方曆法為太陽曆性質,它們的編排方式就簡單了,徑直分為12個月——當然,也不是平分,有大月(31日)、小月(30日)之別,還有二月這一28天特殊月份,而西方解決太陽年與視太陽日的不整數倍的方法就簡單多了,設置閏年,定2月為29日。而且,格利高里歷在15xx年,還憑空消失了N日——因為曆法制定對於閏年的理解錯誤,導致的,這個有興趣的其他同學可以翻翻。這個依然可見,曆法是人為因素大於自然因素的產物。
10,中西曆的「閏年」概念,大不相同,尤要注意。農曆的閏年,是多出整整一個月的「閏月」,即1年冒出了13個月;而公曆的閏年,不過是該年2月由28天變為29天而已。
11,由上述也可知,農曆與公曆編排上,有一大關鍵的不同——曆法月的地位大不同。
即:農曆以月統日,以月積年。公曆以年統月,以月統日。換句話說,我國傳統曆法系統里,是以(曆法)月為組織編排日、年關係的關竅。
12,不管中歷西曆,再次強調,年、月、日之間的數量關係,都人為性的約定了為整數倍關係。在曆法上,沒有說某年為12個月外加放在前一年或後一年的某幾天——這一點,從學理上就否定了主帖里的理解。
因為人為因素大於自然因素,而年的時間長度較長,因而一年的起始與結束,依然是人為約定在其中起作用。但不管是農曆還是公曆,一年都是以規定的該年第一個月的第一天為一年的起點,以最後一個月的最後一天為結束。反映在曆書上,尤為清晰。
13,中國古代社會裡,曆法是「皇曆」,只能由官方頒布,且為社會各界唯一認同的曆法曆書,奉誰頒布之曆書,即為奉其「正朔」,承認其統治;而民間私習天文曆法都會致罪。這一點,立春說的鼓吹者施愛東也不否認。
因此,下文開始,我們所說的古代曆法或傳統曆法,依據或所指的,就正史認可的王朝所頒布的曆書。
14,古代曆法,不是如當下公曆、農曆之雙軌並行。古人有且只有一套朝廷正式頒布的曆書,這套曆書的歷年(天數354或355或384)、歷月(閏不閏月、何月大何月小、何日為哪月中氣或節氣)的組織編排只有一種局面呈現。至於是稱呼為道光二十而年還是壬寅年,都只是各自系統性的稱呼符號而已,並不實際改變該年年月日的編排組織。同一個正月初一,既可以說是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一,也可以說是壬寅元日,還可以說道光二十而年歲次壬寅正月朔,那個「正月初一」無論如何都不會變,實際指向為特定的、固定的一天,通行天下而不混亂。這一天就是根據當月月相而來,而不管立春是在前還是在後。這也是傳統農曆以朔望月組織日年的本質所在。
即,古人不搞雙軌制,只有一套年月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