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南熱北冷 佔中環削港優勢
05-30
滬港通南熱北冷 佔中環削港優勢 昨日滬港通正式開鑼,各方期待已久的盛事卻在首日出現了南熱北冷的意外情況,充分反映市場的變幻難測。這也正好顯示任何重大改革都要經過試驗階段,要循序漸進地推行以便控制風險,對滬港通這類大事尤其如此。但預計在初期的探索後,這將可充分發揮其效益及釋出改革紅利。 滬港通啟動引來了跌市而形成反高潮。港股及上海A股俱跌,顯然是在之前炒高了之後投機者趁高出貨,何況還碰上了日本陷入衰退,日股大挫日圓套利交易拆倉的衝擊。這又提醒人們有了滬港通後,兩地市場互動及外圍影響將會加強。另一意外結果是資金南北對流失衡:北上投資未到收市便已如預期爆額,但南下投資卻只達額度一成七。這固然是反映了兩地投資者的結構差異:香港多機構投資者(包括國際的),而內地多為散戶,對港市未必十分熟悉。與此同時也不能排除一些本港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本港股市已由內地股票主導,大多在內地已可投資,其餘股票價值突出者不多。二是本港正受「佔中」及動蕩因素影響,令內地人士放不下心。當然,若失衡屬結構性及長期性,則要注意滬港通對兩地人民幣資金流,及本港人民幣資金池的影響。
推薦閱讀:
無論如何,在大開放啟動後的試驗期內有點意外份屬正常,只要不出亂子便好,問題可逐步解決,最可喜者是交易系統運作正常。在初步營運穩定下來後,將可考慮進一步為滬港通擴容,如擴大交易的限額及資產類別,並納入新股及衍生產品等。此乃「摸?石頭過河」的審慎做法。
滬港通確是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大事,也同樣是香港作為內地開放門戶及中介的大事。此舉彙集了中國的資本帳及資本市場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兩地金融市場融合,和兩地金融中心發展等多個重大領域的新政策。由此可推動內地金融的市場化改革及基本建設,其長遠意義十分巨大。在此事上香港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協助內地開放角色,從中自可收穫巨大利益。除了金融業界直接受惠外,市民可由此增加投資的選擇與機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得以鞏固。 另一方面,本港也不能因滬港通啟動而忽略了不斷提升競爭力的需要。香港乃內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先行先試點子,由此讓香港在人民幣離岸業務上取得了重要的領先優勢。然而今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明顯加速,中國接連與多個國家簽訂了相關協議,包括貨幣互換,設立人民幣清算中心和提供RQFII額度等,一時間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功能急速向全球擴散。現時具有此種功能的除了東亞的港台地區、星洲及首爾外,還有歐洲的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及盧森堡,中東的卡達,北美的多倫多和大洋洲的悉尼等,名單肯定會愈來愈長。各中心各有特點及優勢,逐步形成了人民幣的全球離岸網路,自難免給香港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滬港通乃香港取得的最新領前優勢熱點,目前全球只此一家,但這可維持多久?出現滬星通等應只是早晚問題。 事實上整個香港金融業以至整體經濟,都正面對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在這形勢下港人如不放棄內耗搞政爭,繼續讓「佔領中環」削港優勢,將恐怕前景堪虞。自然,當前急務是給「佔中」畫上句號。本文為大公報社評
推薦閱讀:
※滬港通「北熱南冷」格局生變·每日商報
※台媒:「滬港通」改變兩岸三地市場格局
※全球機構掃貨H股 滬港通行情進入下半場
※滬港通測試今開始 11隻港股成測試對象
※滬港通將於11月17日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