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趙堡侯春秀老師拳架講解(三)

 43、玉女穿梭(含野馬跳澗):動作不停,身體右轉,左掌以掌心緊貼右掌心滑動插出,掌指向前,右腳下落,腳尖點地,重心移至右腳,準備向右方躍起。

  身體以腰為軸繼續右轉,右腳以下蹬之力使身體旋轉,向右方躍起約一步,左腳下探準備著地,右小腿自然擺起,小腿面與地平行。

  在躍起的同時,右掌順時針向右向上劃弧,左掌自然貼於左大腿根部。隨著身體旋轉的完成,右腳落於身體右方一步,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在落地完成的同時,完成懶扎衣的動作。(如圖99-102)

  44、右白鵝晾翅:同前右白鵝晾翅。注意右掌的指尖高於左掌指尖約二三厘米,掌心斜相對。

  45、單鞭:同第五式單鞭。

  46、雲手:同前雲手四個(含童子拜佛、腰鼓、雙風貫耳)。

  第四個雲手完成時,左掌繼續逆時針下劃,右掌順時針繼續下劃,當左掌劃至身體中線時,右掌劃至身體中線胸前,與左掌合十,右腳回收,兩腳距離與肩寬大體相等,然後雙掌合住向體前插出,高與頭齊。

  兩掌分別逆、順時針外旋,兩臂同時翻轉外旋按壓,似划了一個圓,成兩拳後在腹前會合,拳輪相對,拳心向上;同時,身體向下半蹲,重心移至左腳。

  身體立起,右膝提起頂出,雙拳向上向外斜立圓打出,兩拳拳面相對,然後兩拳自然收於胸前,右腳自然蹬出後收於左腿旁。(如圖103,104)

  47、跌叉:右腳下震腳的同時,兩拳向兩邊弧形向下打出,有下頓之力,重心移至右腳,身體下蹲,左腳向左側跨步成仆步,左拳變掌順時針上翻向身體左腹前按壓,掌心朝下,重心同時移至左腳。(如圖105)

  48、掃堂:身體左轉的同時,以左腳為軸,右腳掌與小腿成鐮刀之勢向左掃堂,右掌右臂隨身體的左轉,從右腳旁弧形從下向上拍出。(如圖106,107)

  49、左金雞獨立:身體左轉180度後,身體立起,左膝微屈,重心仍在左腳,右掌揮至頭部前方時,左手接上右手,先於右掌從左耳劃至頭頂右側,沿右耳後順面頰抹過,左掌沿右耳劃至頭頂左側,沿左耳後順面頰抹過,左掌自然下落,經襠前下按後,收於身體左腰際,右掌收至右腰際後,動作不停,向前向上斜插出,右膝隨之提起上頂。(如圖108,109)

  50、右金雞獨立:身體微下蹲,右小臂直立,以肩為軸,以肘為圓心,逆時針劃一小圓,以腰為軸,身體順時針劃一小圓,右腿隨身體的轉動順時針劃一小圓,身體右轉,右腿隨之向身體右側外擺。當身體右轉90度後,右腳自然下落。重心移至右腳,左膝提起頂出。右掌劃圓至頭頂右側時,左右掌動作與左金雞獨立相同,不同的是,右掌從面頰抹下時自然下垂,經襠前下按後收於身體右腰際旁,左掌向上插出,左膝提起頂出。(如圖110,111)

  51、雙震腳:左小臂直立,以肩為軸順時針劃一小平圓,腰胯順時針劃一小平圓,左腿隨之向左向內擺劃一平圓,右掌隨之順時針向上向左劃一小圓。有順采之意,然後,左腳向左前方向下踏出,力達左腳外緣,震腳有聲,右腳緊隨迅速原地震腳,重心移至右腳。(如圖112)

  52、倒卷肱:同前。

  53、左白鵝晾翅:同前。

  54、斜行:同前。

  55、閃通臂(含手揮琵琶、三環套月):右掌逆時針弧形下按,重心移至左腿,當按至距左膝內側十多厘米時,左掌按壓住右手腕,右掌順時針向上向右翻轉反采,重心移至右腳,右掌距右膝約五至十厘米,右掌不得超過膝,當采至一半時,右掌順勢逆時針旋轉正采握成拳頭,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跟上。右拳向下一伸(頓),左掌順右臂向上滑至右肘外側,按壓在肘關節外側,右肘順時針向下劃小弧按壓,右小臂順勢順時針從左臂內側翻轉掏出,右腳上一小步,重心移至右腳,右拳變掌,自然下垂,左手變釵手,自然收入身後,身體半蹲,右手向里向外翻轉至掌心向下按壓,左手釵手變掌自然上揚,掌心向上,左腳上步,身體成高姿馬步,重心在左腳,兩掌間距「手肘之距」,緊接著,右掌下按,左掌上抬,兩掌合力,以腰胯之力,右腳後撤,身體右轉約270度,左掌向上翻至身體中線胸部前,右掌向下翻至腹部前,兩掌心斜相對。重心移至右腳,注意反揮琵琶與轉身同時完成。

  松胯松肩,重心移至左腳,左掌右掌向左上翻按出,然後右腳邁向左腳內側,動作不停,兩掌順時針旋轉按出,兩掌心斜相對,右腳向斜前方進一小步,當到身體中線時,兩掌逆時針旋轉,成右白鵝晾翅手部動作打出,左腳跟上。(此閃通臂有兩種打法,動作看上去差不多,但其用法不同。也是侯老師傳教的技法。圖示同2l式閃通臂。此略)

  56、右白鵝晾翅:同前右白鵝晾翅。

  57、單鞭:同前單鞭。

  58、雲手:同前雲手。

  59、十字手(高探馬):當運行第九個雲手時,右腳退步,重心移至右腳,左腳收回,距右腳十多厘米處,成左虛步,右掌順時針向外向下翻至腹前,距離腹部約八至十厘米,左掌順時針上翻至胸前,與右掌心相對。

  身體左轉,左腳退步,以右腳跟為軸,旋轉身體成左虛步,兩腳成45度左右,重心仍在右腳,左腳尖外擺有鉤挑之意,雙掌逆時針旋轉至胸前,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兩掌心斜相對,距離約二十厘米,左腳尖外挑與十字手同時完成,形成合力。然後,身體右轉,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前進一步,重心移至左腳,雙掌順時針旋轉,兩小臂在胸前成十字手(或左臂放在右肘窩上,右掌有上撩之意)。(如圖113-115)

  60、小擒拿:在第二階段的練習中,第一步擒拿完成後不用轉身退步,只要調襠轉身做十字擒拿就行了。注意,重心在右腳,目的是在學會用襠以後直接練習運用中的動作。(如圖116)

  61、十字手:由原路再返回到十字手,動作、方法及要領與第59式十字手相同。(如圖117)

  62、單擺蓮:右腳提起外擺,上踢左掌掌心,然後迅速收至身後,兩腳約成45度。(如圖118)

  63、指襠捶:左掌自然收於身後成鉤手(或拳),右掌後捋至身體中線時變拳逆時針向上向後劃弧,經面前下打至襠前,力達拳輪。(如圖119)

  64、金剛:與前金剛相同。

  65、懶扎衣:與前懶扎衣相同。

  66、右砸七星:左掌順時針上擺至距右掌三十厘米左右,然後順勢下蹲成右仆步,重心移至左腳,兩掌借腰胯後坐下蹲之力順時針扭轉,左掌高度不超過面門,右掌與小腹齊,兩掌心斜相對。(如圖120-121)

  67、回頭看畫:右肘向後向左平打,頭向左轉,身體左轉,右肩帶動右臂逆時針旋轉至左小臂,立於左肩前,左拳拳心向里,墜肘,右拳右臂隨左臂的動作逆時針自然向里向上擺至右胸前,左腳隨左臂逆時針提起上挑,目視左後方。(如圖122-123)

  68、指襠捶:身體左轉180度,左腳自然下落,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自然落於左腳旁,兩腳距離基本與肩同寬。動作不停,左拳從左臉旁外旋向後打出,拳眼朝左,拳心斜朝下,右拳內旋打向襠前,有護襠之意,身體微蹲。動作不停,身體微右轉起身,右拳借腰胯右轉及向上之力內旋從右臉旁向後打出,左拳同時借力內旋,從身體左肋旁向體後打出,高基本與襠齊,重心移至右腳。(如圖124-125)

  69、單鞭:雙拳變掌,然後拉單鞭。單鞭動作與前單鞭相同。(如圖126)

  70、左砸七星:與右砸七星動作相同,唯方向相反。(如圖127)

  71、跨虎:身體重心左移,左掌變拳順時針經右臂內側向里向下搬出,右掌從左臂左肘下穿出,右掌變拳,然後順時針向右側搬出崩打,右拳高於眉齊,不超過右肩。兩臂動作同時進行。身體提起,兩腳成高姿右弓步,重心移至右腳。(如圖128-132)

  

  左拳自然收於胸前,拳心朝里,拳眼朝向左斜上方,右拳順勢自然逆時針緊貼左臂外側下砸,兩臂交叉於胸前,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跟上收回,距左腳約三十厘米。

  兩拳變掌自然下落,然後雙手環抱操起後在胸前合十如童子拜佛,兩臂如抱一圓球,左掌收回變鉤手收於身後,右掌向前上插出。

  72、雙擺蓮:右掌順時針劃弧翻掌,掌心向下,重心移至右腳,身體右轉180度,左掌隨之從身後收至左胸前,距右掌「手肘之距」,兩掌在轉身過程中有右捋之意,左腳隨身體的右轉從高往低向左側掃踢。轉身完成後,重心移至左腳,左掌內旋至掌心朝下,用右腳背外擺彈踢兩掌心,完成後,右腳落於身體右後側。(如圖133)

  73、彎弓射虎:兩掌隨身體右轉後捋,當捋至身體右後側時,重心移至右腳。雙掌變拳逆時針向里向上沖拳,左拳在前,與肩平齊,立拳,拳眼朝上,拳心朝里,右拳成卧拳,略低於左拳,拳面與左肘基本平齊,重心移至左腳,兩腳成弓箭步。(如圖134-135)

  

  74、金剛:與前金剛同。(如圖136)

  75、收勢(合太極):右腳尖外擺,後退一步,左腳跟上,後退一步,兩掌從體側向身體中線劃弧後自然回落。與預備式要求相同。(如圖137-139)

  

  渾元一氣合太極,氣沉丹田璇璣活;

  練至有形歸無蹤,始知太極真鉛汞。 (完)


推薦閱讀:

談談邵偉華老師的《駁遷都論》(原創首發)
【新提醒】王子老師的大陽頂底太極線太牛了!
大師盆景細節欣賞,貴州高祥老師黃楊盆景,山東石景濤老師赤松
吳老師漢字大會(1)
《群書治要》系列講座之《論語》治要 <第四講> 劉余莉老師(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

TAG:轉載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