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大圖,詳解小兒推拿重要手法(二)

三十一、五指節

 

位置:手背五指第一指間關節處。

操作:術者左手托小兒手,使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指甲依次從小兒拇指第一指間關節掐至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稱掐五

指節;或掐後繼揉,稱掐揉五指節。掐3~5次,掐揉30~50次。

作用:安神鎮驚,開竅,祛痰。

主治:驚風,抽搐,驚惕不安,昏迷,夜啼,睡卧不寧,痰喘,指間關節屈伸不利。

三十二、十宣(十王)

位置:在雙手十指尖,近甲緣。

操作:可用掐法或針刺放血法。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稱掐十宣。掐3~5次。

作用:開竅醒神,清熱降火。

主治:急驚暴死,抽搐,高熱,神昏,煩躁,夜啼,用於急救。

三十三、老龍

位置:在中指背,距指甲根中點1分許。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稱掐老龍;或掐後繼揉之,稱掐揉老龍。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醒神開竅,回陽救逆。

主治:急驚暴死。昏迷不醒,高熱抽搐,睡卧不寧,用於急救。

三十四、左端正

位置:中指末節橈側緣(靠拇指側)中點,指甲根旁1分許。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稱掐左端正;或掐後繼揉之,稱掐揉左端正。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有升提之功,止瀉之能。

主治:慢性痢疾,脫肛,泄瀉(虛寒瀉),眼右斜視。

三十五、右端正

位置:中指末節尺側緣(靠小指側)中點,指甲根旁1分許。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稱掐右端正;或掐後繼揉之,稱掐揉右端正。掐3~5次,掐揉10~30次。

作用:降逆,止吐,止血。

主治:嘔吐,鼻出血,眼左斜視。

說明:本穴對止鼻出血有良效,除掐法外,亦可用繩扎法,即用細繩由中指第三節橫紋起扎至指端(不可過緊),紮好後讓患兒靜卧片刻可止血。

三十六、少商

位置:拇指末節橈側緣,距指甲根1分許。

操作:以拇指甲掐之,稱掐少商;亦可用三棱針點刺放血。掐3~5次。

作用:開竅醒神,通瘀散結。

主治:咽喉腫痛,咳嗽,氣喘,驚厥。

說明:本穴對咽喉腫痛,急、慢性喉痹,扁桃體炎,聲帶水腫以及驚厥等症用之有效。一般輕症可用掐法,如病情較重可用三棱針點刺放血。

三十七、列缺

位置:①在手腕兩側凹陷處,非針灸取穴(可用拿法操作);②橈骨莖突上方,兩手虎口交叉,食指指端下取穴(可用掐法

操作)。

操作:①以拇、食二指分別按於手腕兩側的列缺穴,相對夾持,一緊一松,反覆增減用力,稱拿列缺;②以拇指甲掐之,

稱掐列缺。3~7次。

作用:發汗解表,清腦降逆。

主治:拿法治療風寒感冒、驚風、昏迷不醒等,掐法治療頭痛、頭脹、牙痛等。

三十八、膊陽池

位置:在乙窩風穴上三寸的凹陷中。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稱揉膊陽池;以拇指甲掐之,稱掐膊陽池。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降逆,清腦,止頭痛,通便。

主治:頭暈,頭痛,驚風,癲癇,大便秘結等。

三十九、洪池(曲澤)

位置:屈肘,在肘橫紋中點,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操作:可用拿法、搖法、揉法或擠捏法。拿或搖3~7次,擠捏每日1次。

作用:清心泄熱,調和氣血,通經活絡。

主治:心悸,胸痛,胃痛,嘔吐,腹瀉,關節痹痛。  

四十、曲池

位置:屈肘時,在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操作:可用拿法或掐法。3~7次。

作用:通瘀散結,活血脈,止痹痛。

主治:發熱,咽喉腫痛,上肢癱瘓,麻木,手指伸屈不利及手臂腫痛等。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推薦閱讀:

龍氏正骨推拿複位手法
小兒推拿,毀掉的不僅僅是祖國的花朵,還有傳統的瑰寶——中醫!
育兒保健真的好亂
能不能給一個學中醫的理由?
中醫帶電推拿是什麼原理?

TAG:高清 | 推拿 | 小兒推拿 | 重要 | 高清大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