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物局名人墓葬(三)
05-30
明 化州 洪豫夫婦墓 位於化州市東山鎮博金村石馬嶺。是二次葬的夫妻合葬墓。座西向東,西枕鑒江,背倚石馬嶺,佔地600平方米。墓圈磚築,內置圓雕石轎2座,各長1.7米、高1.2米、橫寬1米,相距2米並列,墓碑刻「顯考誥封中議大夫謚端方介素庵陳氏淑人之墓」,「大明正統丙寅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墳,清嘉慶十三年重修。」墓前神道羅列石獅、石羊、石龜、石馬於兩旁,造型壯觀。洪豫(1389—1446年),化州縣長岐鎮長歧村人,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進士,授刑部佐職遷浙江清使司主事,升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授中議大夫,升黃門通政使司通政使。 1986年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明 廉江 黃充夫婦墓 位於廉江市石城鎮上縣村北,俗稱蟻仔墳。清光緒《高州府志》、道光《石城縣誌》記載:「明御史黃充墓,在上縣村後高峰左蟻仔嶺。」原配楊氏,續配謝氏,俱合葬蟻仔墳。墓地坐西北向東南,面積約5000平方米。墓碑碑額刻:「名登天府」,左「名官政德千秋頌」,右「御史英風萬古揚」,中「敕授山西巡察御史廉明忠介黃公墓」。墓道還有「御史黃公路碑」。墓屬磚、石、灰、沙構築,5級踏跺,3個祭台,兩邊4層欄杆圍護,墓前左右有華表,高8米。1989年重修。黃充(1357—1428年),石城鎮上縣村人。明洪武間,由歲貢生膺薦特授山西道巡察御史。所至肅憲度、糾官邪、鋤豪強、恤民隱。 明 信宜 楊國威墓 位於信宜市新寶鎮滑苔坑山頂,座西北向東南,墓為灰沙結構,基本完好,長10.8米,中設雙圍欄,內圍欄寬2.8米,外圍欄寬4.4米。設四級拜堂,一級寬7.3米,二級寬7米,三級寬5米,四級寬2.3米。二級拜堂中有殘石獅一對,石獅長40厘米,高25厘米。墓碑高90厘米,寬75厘米,雲石楷書陰刻,因年久風雨侵蝕字跡漫漶不清。楊國威(1613—1683年),明督標都騎尉、武德將軍,晚年歸鄉里,興建合水舊街鋪百餘間,促進墟市繁榮,被諸商尊為「墟主」。 明 四會 盧宅仁墓 位於四會市龍甫鎮龍頭村大奧山,在其父母盧福夫婦墓前左邊。據光緒《四會縣誌》等史志記載,該墓為灰沙夯築,有暈首石墓碑和墓表以及石雕等。「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墓碑及石雕均失。盧宅仁(約1470—1540年),又名盧鑾志,四會龍頭村大寨人,明弘治進士,曾任雲南右布政使、廣西總憲、福建按察使等職,為官30載,頗有政績。父去世即辭官歸里,以講學著書度過晚年。 1986年四會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明 封開 吳廷舉墓 位於封開縣江川鎮界首大園村虎山。 墓向南,墓地面積約800平方米,依山而上,墓壁用紅砂岩砌築成太師椅形,墳為灰沙夯築,墓碑已失。該墓兩次被盜掘,地面構築已毀,僅存殘缺紅砂岩石人、石虎、石羊、石華表各一對。石雕像古樸精美,石人頭部已毀,殘高1.82米,身披袍甲,雙手橫胸而抱;石獸頭部均毀。吳廷舉,蒼梧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知順德縣。正德初,擢兵備僉事,治兵清遠,進廣東右布政使。正德十年(1515年),撫治廣、肇諸府。後官至工部尚書,享年66歲。 明 連山 莫朝玉墓 位於連山縣福堂鎮班瓦村鰲魚嶺南,墓向南,灰沙夯築,面積20平方米。明隆慶戊辰(1568年)築豎墓碑。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設碑門三扇,正中刻「皇明敕封武略將軍謚正大忠義顯考諱朝玉字翠峰莫公大人墓」。莫朝玉,字翠峰。嘉靖四十年(1567年)敕封為武略將軍,兼理連、陽、懷、 英、賀、清七屬地方。他是明代連山壯族地區比較有聲望的土司,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有一定貢獻。 1990年連山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 始興 李公崖墓 位於始興縣花山鄉九蓮塘村北山崖洞內。是一處明清時期把棺木葬於崖洞的墓地。岩洞長30米、高2.5米、進深2.5米。洞口朝南。有洞穴墓12座,磚室墓10座。洞穴墓的洞口用青磚砌封門,其中一處有3具棺木並列平放,繪硃色圖案。磚室墓分布在洞穴墓前面, 多數墓的前半部分突出岩唇外,有單室和雙室。封門分別有「李氏佳城」、「萬曆癸已年秋」(1593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光緒十三年」(1887年)等字。 清 廣州 紹武君臣冢 位於廣州市越秀公園南秀湖畔。為南明朱聿釒粵(後稱紹武帝)及其臣下蘇觀生等合葬墓。原墓在城北象崗山北麓,1954年因基建遷於越秀公園木殼崗。1981年再遷現址。墓坐東向西,封土作覆竹形,正面墓碑中刻「明紹武君臣冢」,上款為「光緒癸未孟冬吉旦」(1883年),下款為「粵東紳士重修」。順治三年(1646年),南明隆武政權在福建覆滅,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釒粵在蘇觀生等人擁戴下,於十一月在廣州稱帝,年號紹武。是年十二月十五日,清軍從廣州東門入城,蘇觀生自縊身亡,紹武帝被清軍俘獲後自縊而死。紹武稱帝僅40餘日。宗室周、益、遼等24王同時殉難。後人將紹武帝君的遺骸叢葬於城北象崗北麓的流花橋畔。 1963年3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廣州 王興將軍墓 位於廣州市越秀公園南秀湖畔。墓坐東向西,封土呈饅頭形,墓碑刻「南明抗清殉節王興將軍暨妻妾之墓」等字。墓後立石墓誌一方,高0.55米,寬0.45米。王興墓原於1952年在南箕村發現,當時墓碑已不存,墓穴中埋一大陶瓮,瓮口覆蓋志石一方,內盛有骨灰和殘金飾。1954年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遷葬于越秀公園。現立志石為原件,墓碑是遷葬時所刻。王興(1615—1659年),廣東恩平人。他於明末在恩平聚眾起義,其後擁護南明政權,被隆武帝授為副總兵,鎮守陽江、陽春等地。後永曆帝又授他為都督總兵官,虎賁將軍,並加封為廣寧伯。順治十四年(1657年)七月,平南王尚可喜發兵10萬,水陸兩路合攻恩平,順治十六年八月十七日夜,王興令妻妾16人先自縊死,然後舉火自焚,以身殉國。次日,清軍將其17人遺骸合殮於王興生前預製的巨棺中。後其弟尚文及其子懋烈、懋熙等將17人遺灰遷葬於廣州城南南箕村。據《番禺縣誌》,原墓碑題為「皇明虎賁將軍縣伯電輝王公偕同節元配張氏一品夫人暨十五庶夫人之墓」。 1963年3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廣州 回教三忠墓 位於廣州市解放北路清真先賢古墓東側。為南明政權駐守廣州的回族將領羽鳳麒、撤之浮、馬承祖3人衣冠冢。3墓並列一起,坐北朝南,相互距離約3米。地面建築為伊斯蘭教傳統的石棺形式,用水泥灰沙批盪。墓長1.98米、寬1.26米、通高1.31米。墓頂層為一平卧圓柱狀,下為長方形棺室,分為二級逐步向外擴大。位於中間的一墓,立有一塊紅砂岩石碑,高1.24米、寬0.45米,上刻「回教三忠」4字隸書。現墓是後來重修的。1955年,曾由政府撥款重修。墓的北側還有一座三忠亭,綠釉琉璃瓦歇山頂,寬深約2.85米,裝修簡潔。順治七年(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等率兵征廣州。南明鎮守廣州的四衛指揮使羽鳳麒等率領將士奮起抗敵,與清軍相持近兩個月。羽鳳麒聞廣州將陷,於雙門底拱北樓自縊殉國,撤之浮、馬承祖在抗擊清軍的戰鬥中身亡。後廣州人為他們建衣冠冢以表忠烈,稱「回教三忠墳」。清 廣州 陳恭尹夫婦墓 位於廣州市龍洞祥雲嶺南麓。墓坐北向南。墓面用灰沙構築,墳頭用灰沙版築呈半圓筒狀,中間嵌一連州青石大碑,中刻「陳獨漉先生暨配湛郭恭人合墓」,楷書,左右兩側各嵌一黑石碑,右碑中刻「南敬陳公府君墓」,(獨漉第三子名適)左碑中刻「十三世祖妣吳太孺人之墓」(陳適之妻)。墓前有3方護墓大碑,分別為「重修陳獨漉先生墓碑」,「重修陳獨漉先生之墓記」及為保護該墓的「番禺縣政府布告」。 陳恭尹(1631—1700年),廣東順德人。南明桂王授他為錦衣衛指揮僉事,暗中從事反清活動;後隱居,自稱「羅浮布衣」。晚年,在廣州育賢坊建小禺山舍,以遺民身份終老。其詩多有頌揚抗清志士之作。與屈大均、粱佩蘭並稱「嶺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獨漉堂集》。 198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廣州 梁佩蘭夫婦墓 位於廣州市白雲山柯子嶺南麓。墓朝南,墳面用灰沙構築,墳頭最高,用灰沙築牆,繞成半圓筒狀,直徑2.7米、正中最高為1.2米,當中石碑已被挖,碑龕前有灰沙拜桌。山手兩邊各嵌黑色墓誌石, 志文多已風化剝落。墳頭後面依陡坡圈兩重擋土灰沙牆, 裡面的一重灰沙牆頭,浮雕 「祥雲涌月」, 牆中嵌灰黑色碑石,高60厘米、寬38厘米,正中刻:「賜進士出身征仕郎翰林院庶吉士顯考葯亭梁公府君敕封孺人顯妣梁門何氏太夫人之墓」。下款 「康熙五十年(1711年)歲次辛卯十二月十九日癸酉之吉孝男僧宮」以及孫、曾孫共14 人立石署刻。現墓地周圍已成松林,東邊山手部分遭到破壞。梁佩蘭(1629—1705年),廣東南海人,世居廣州城西梁巷。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會試,被選授翰林院庶吉士。主持粵中詩壇,為「嶺南三大家」之一。著有《六瑩堂集》。 1983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番禺 屈大均墓 位於番禺市新造鎮思賢村寶珠崗麓。墳面呈「凸」字形,灰沙建造。 前寬14.50米、後寬6.80米、縱長9.80米。墳頭呈馬鞍形,正中嵌高0.93米的青石碑,中刻楷書「明屈翁山先生墓」,下署「民國十八年己巳仲冬番禺縣長陳樾題」。墓表豎立在墳頭後右側,為邑人吳道鎔撰書。其父屈澹足墓在屈大均墓表的左側,墓碑楷書「明澹足屈公之墓」。 其母之墓在屈大均墓右前方,墓碑楷書「明屈母黃君墓」。 此墓右側還有一座灰沙的墳頭,無碑石,可能為屈大均兒、 媳之墓(思賢村內的《八泉亭記》有「子鐵瓢、子婦李更附於下,數弓之廣,三世聚葬焉」句)。屈大均(1630—1696年),番禺人。 明清之際學者、詩人。18 歲時參與抗清鬥爭。順治七年(1650年)為逃避清廷迫害,出家海雲寺,法號今種。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反清,他由粵入湘投軍,後託病辭軍歸里,隱居著述,賣文務農,鬱郁辭世。著述有《廣東新語》、《皇明四朝成仁錄》、《翁山詩外》、《翁山詩略》等30餘種,約300多萬字。現在的屈大均墓系民國18年(1929年)由番禺縣縣長陳樾主持修建的。1985年在墓前的左側修建「思賢亭」。 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花都 宋廷楨夫婦墓 位於花都市赤坭鎮三和庄村後,土名飛鵝落地。始葬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現墓為光緒三十年(1904年)其子孫將宋與3位夫人骨殖合葬之墓。墓地範圍大,從后土到山腳石華表全長56米。墓塋分四級,最上為后土,往下三級漸次擴寬。后土為土丘,上豎篆文后土之神石碑。第二級中間豎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聖旨全文的刻石,作展開3頁的書卷式,有座。第三級即本墓圈,青磚砌築的交椅形,正中嵌麻石墓碑。碑文楷書,正中:「皇清敕授文林郎賜進士出身四川富順縣知縣廷楨宋府君妣李太孺人庶妣劉孺人庶妣李孺人」,右山手嵌1方墓誌石(已移置洪秀全紀念館保存)。再下第四級為土台,兩邊有麻石旗杆夾一對(左邊的已毀),上刻宋廷楨的功名名銜。土台外尚有石華表一對(其一已失)。這墓規模較大,形制特別,在廣東現存清墓中較少見。宋廷楨,花縣赤坭人,與其子先後考取進士,時人稱「父子進士」。為官20年,在家鄉三和庄建「進士第」,通寬75.3米,進深51.3米,為一組三進三座近4000平方米的宗祠式建築組群。現僅存中座的三進尚完好。民國13年(1924年)《花縣誌》有傳。清 深圳 賴太母劉老夫人墓 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沙井坑石地。修建於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賴太母劉夫人是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祖母,浙江定海鎮總兵賴雲台及福建水師提督賴信揚的母親。全墓用打制精緻的花崗岩石砌成,平面呈凸字形,墓面建築保存完好。分為墓道、墓堂、享堂和墓冢4部分。墓全長9米,墓碑高1.52米、寬0.9米、厚0.4米。 碑文為楷書陰刻:「皇清誥封正二品夫人賴太母劉老夫人墓 道光十九年歲次已亥嘉平月吉旦安葬」以及祀男浙江定海鎮總兵英揚等立石子孫的名字。墓堂上有石鼓、石獅各1對;墓道上有石獅、石望柱各1對。望柱上刻對聯:「閬苑歸真千載龍蟠垂福蔭、鵬山毓秀重鳳詔鸞疊榮封」。 1984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深圳 劉起龍墓 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城龍頭山南坡。此墓原在大鵬鎮大坑上村雞爬地,1984 年因廣東大亞灣核電站基建施工而遷移至此。墓面建築呈凸字形,用打制精緻的花崗岩石結砌,分為墓道、墓堂、祭台、享堂和墓冢5部分。全墓長9.5米、享堂寬5米、祭台寬4米、墓堂寬6.5米。墓頂雕鑿日光雲紋,上有楷書陰刻「欽賜祭葬」4個大字。墓碑高2.02米、寬1.16米、厚0.3米,上刻二龍戲珠及蔓草花紋。內嵌青石碑高0.6米、寬0.46米。楷書陰刻 「皇清誥授振威將軍諱起龍劉府君之墓」,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享堂上有石獅1對。墓道上現存石獅1對、石望柱1根。墓上建築保存完好。1984年9月,深圳市博物館在遷墓時對此墓進行了清理。出土物有鐵棺釘、眼鏡、煙斗、銅鏡和白玉鼻煙壺等。劉起龍(?—1830年),新安縣鵬城人,在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的戰爭中屢立戰功,清道光年間任福建水師提督。 1983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東莞 道滘大墳 俗稱萬人墳,位於東莞市道滘鎮金牛坊村北。清順治四年(1647年)三月二十八日,明末抗清英雄張家玉與道滘東莞義軍首領葉如日等率軍在道滘抗擊清兵,殉難者數千,張家玉的祖母、母、妻、叔、妹等親屬數十人也為清兵慘殺,鄉人將眾遺體合葬於此,故稱大墳。道光六年(1826年),道滘舉人葉安濟牽頭,捐得白銀千多兩重修大墳,並砌上花崗岩石板,同時親撰 「大墳」等3通碑刻。1987 年道滘政府曾撥款維修,並安排專人管理,現大墳面積450平方米,保存完好。張家玉(1615—1647年),東莞市萬江區村頭村人,進士,歷任兵科給事中、兵部尚書等職。譽稱為廣東抗清「三忠」之一。 1993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東源 顏檢墓 位於東源縣錫場鎮坪山腦山半腰。墓規模宏大而且完整,為長方形,券頂磚室墓,墓台分兩級。長5.1米、寬3.7米, 用條狀青石鑲嵌而成,穴頂用一塊2米直徑青石蓋住。墓碑高1.2米、寬1.6米,厚0.1米的青石板,上刻「道光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皇清誥授榮祿大夫顯考星甫君家藏 男伯燾敬識」等字。距墓穴50米山坡下有一小平台, 置龜趺螭首座石碑一通,通高4.75米,碑高2.24米、寬0.7米、厚0.1米。碑額刻「誥授」, 碑文直書榮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直隸總督……等顏檢的官銜。中間楷書大字:「賞戴花翎穿黃馬褂皇清顏公墓」; 落款:「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通家世侄王宗誠敬識」。平台下面兩邊設有五級台階,分別置放石人,石馬、石獅、石羊及石墓表各一對。顏檢,連平縣人。生於乾隆中葉,卒於道光年間。官至直隸總督。其父子、侄均任過總督或巡撫,故世稱「顏家三代四督撫」。 1986年河源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連平 練恕夫婦墓 在連平縣元善鎮黃泥嶺。墓為民國24年(1935年)二次重葬墓,坐西南向東北,面積約12平方米。磚結構。墓碑刻「十八世祖練公伯穎大府君妣練母劉氏老太君之墓」。練恕(1821—1838年),元善鎮東昌街練屋人,國學生。11—16歲編著了《後漢公卿表》等著作。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初七日,因肺病卒於其父練廷磺(松江知府)任所。 1986年連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大埔 吳六奇墓 位於大埔縣湖寮鎮。1961年發現並清理,地面僅存石人、石獸共4對,現豎立在大埔影劇院門前。出土器物有墓志銘1方,鎏金銅冠1個,朝帶銅飾4件, 腰形瑪瑙飾1件,陶明器235件,各種陶俑31件。墓志銘上弧下方,石灰岩,長1.35米、寬0.65米。 首端正中篆刻「諭祭」兩字,字邊陰刻雙龍。吳六奇(1607—1665年),廣東豐順人,附南明桂王朱由榔為總兵。順治七年(1650年),尚可喜攻韶州,他率部迎降有功,得到康熙皇帝的破格賞賜「三晉官銜」、「一品榮封」,官至掛印總兵官左都督。 1985年大埔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五華 李威光墓 原在五華縣華城鎮陶角里,築於清嘉慶年間。民國二年(1913年)再遷葬於三清塘長坑裡山腦西北坡上。墓用灰沙砌築,呈交椅形,坐東南向西北,長6米、寬6米,面積約40平方米。內設拜壇,墓頭立有麻石墓碑,高55厘米,寬42厘米,陰刻楷體碑文,中刻「前清會狀及第晉階武功大夫任南澳總鎮府李氏十九世祖謚忠孝端和諱威光韜亭墓」,右刻「民國二年癸丑歲季冬吉旦立」,左刻 「四大房永祀」。 現保存完好。李威光(1735—1795年),長樂(今五華)黃埔鄉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會試名列榜首(會元),殿試武科狀元及第。歷官御前侍衛至南澳總兵等職,晚年因病歸鄉。 清 五華 李江墓 位於五華縣安流鎮低坑背後山坡上,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 墓用灰砂砌成,設4層墓圍,內設祭台和拜壇。長24米,寬14米,面積約340平方米,墓門高3米,寬2.2米,立有一塊高1.18米、寬0.62 米青灰色石墓碑,上分3行陰刻仿宋體碑文,中刻:「敕封承德郎顯考謚孝惠諱江字學金號月波李公墓」,左右分刻立墓年月和立墓人。此墓還嵌有不少石雕精品:墓圍頂端置「皇恩寵錫」碑刻一塊,墓圍左右對稱置56×42 厘米石浮雕八仙8塊,墓門左右置70×45 厘米石浮雕翁仲一對,還有武榜眼曾瓊(?)為其撰寫的墓志銘。李江(1769—1831年),長樂縣(今五華縣)安流對鏡窩人,少年考取貢生,在家鄉興建振江學校,興學育才,惠孚桑梓。 1994年五華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雷州 陳瑸夫婦墓 位於雷州市附城鄉南田村。墓佔地2025平方米。土堆墓2座並列,陳瑸墓在東,其夫人吳氏墓在西,坐北向南,墓碑高1.8米、寬0.6米,上款「時歲次康熙辛丑孟夏吉旦」, 碑文「皇清賜進士出身敕授禮部尚書原任湖南福建巡撫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謚清端陳瑸公之墓」, 下款「男丁酉科舉人居隆辛卯科舉人居誠」。墓旁有康熙誥封碑1通,高4米、寬1.5米,碑文為漢、滿兩種文字。陳瑸(1656—1718年),海康縣附城鄉南田村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進士,康熙五十四年任福建巡撫,是年冬兼理閩浙總督。在台灣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政績被譽「海疆治行第一」,台灣人民建祠立碑紀念他。《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傳》有他的傳記,《台灣府志》詳載其行跡。 1992年海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清 雷州 陳昌齊墓 位於雷州市英利鎮金星農場。土丘墓,四周圍以石欄杆,墓後原有碑亭,墓前原有石獅,已失,墓尚完好。陳昌齊(1743—1820年),海康縣調風鎮南田村人。清乾隆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浙江溫處兵備道。曾參與《四庫全書》纂校。辭官後,先後任雷陽書院、粵秀書院主講。晚年編纂《廣東通志》、《雷州府志》、《海康縣誌》。1992年海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考古日報Vol.137]北京房山田園洞四萬年前一男性個體的DNA成功提取測序:第一個中國古人類基因組
※遼代有唐三彩嗎?
※在戰亂中博物館文物如何撤離?
※山西有哪些不出名但是很珍貴的古建築?
※讀思筆記四十八:文物收藏於文物之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