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山川 2005/6至今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心理學系教師 1997/8 – 2005/5復旦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諮詢師 2002/9 – 2005/6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獲博士學位 1994/9 – 1997/6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畢業並獲碩士學位 1990/9 – 1994/6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畢業並獲學士學位
根據Egan的助人模式,諮詢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幫助當事人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什麼是最佳的決策呢?幸福經濟學認為,能讓幸福或快樂最大化的決策就是最佳決策。現實中許多當事人前來諮詢後卻失望而歸。究其原因,前面的工作做得再好,但如果不能幫助當事人做出有效的決策,就會功虧一簣。另外,如今決策研究與認知心理學的交叉領域也日益增多。因此,要成為有效的心理諮詢師,了解有關人類決策過程的知識很有必要。雖然諮詢師不能將自身的價值觀強加於當事人,但是,幫助其改善決策的策略,學會如何合理決策將有助於提高諮詢的效果。 一、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和多樣性 經典的決策理論假設,人是理性的,總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並且在信息充分的條件下,能夠做出最佳決策。但現代決策理論的創始人、諾貝爾獎獲得者Simon(1955,1957)卻提出,人是「有限理性」的。後來的許多研究都證實,人在收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上是有限的,決策時難免會有認知偏差(bias),如代表性、易得性、錨定與調整、過分自信等。進一步地,學者們開始關注現實生活中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行為,其中影響較大的是1979年由Kahneman和Tversky合作創立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Kahneman還因此與人分享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前景理論認為,由於價值函數與決策權重的非線性,即使是對同一決策問題,如果從行動、概率及結果等方面進行不同的構架時,都會影響人們的偏好變化。不僅如此,行為決策學家還試圖回答這一問題:為什麼現實生活中人們的選擇並不一定使得快樂最大化?研究結果表明,仍然是由於認知偏差(如影響偏差、投射偏差、區分偏差、記憶偏差、信念偏差等) 的存在,影響到人們預測的精確性;或者即使預測是對的,又不能按計劃執行 (奚愷元等,2005)。80年代以來在決策研究中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是關注情緒和情感對決策的影響,而以往它們是被排除在理性分析以外的。另一方面,人們對「理性」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正如Simon (1978)所指出的,理性的定義應當超越「預期效用最大化」的原則。March(1978)歸納出了理性的多種形式:一類是計算的理性,如有限理性、情境理性、遊戲理性、過程理性等;另一類是系統的理性,是難以察覺或解釋的,是個人或組織中內生的,如適應理性、選擇理性、事後理性等。 不斷發展的有關人類理性的認識對於諮詢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充分意識到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和多樣性,以及決策情境的不確定性,諮詢師對自己和當事人可以更合理地定位。同時,諮詢師應對決策中常見的各種認知偏差爛熟於胸,力求做到「旁觀者清」,適時地提醒自己和當事人糾正偏差,作出合理決策。對此,學者們仍然是樂觀的,Elster說得好:「人是允許局部不一致的總體最優者」。
二、決策的策略 決策的策略是指對決策制定的要求與指導方向,即決策者希望決策能解決問題到什麼程度,以及解決問題所遵循的總的方向與根本途徑。經典決策理論所推崇的最優策略是很理想化的,實證表明,現實生活中人們常用的是其它的一些決策策略。例如,滿意策略,亦稱「足夠好」策略,它並不象最優策略那樣要窮盡所有可能的備選方案後從中選優,而是邊搜索邊檢驗,一旦發現有達到滿意要求的方案,搜索即停止。因此,它所尋找的備選方案的數目要少得多,決策時間要快得多,對決策的要求也相對較低。另外,常見的還有漸進策略、平衡策略、隨機策略等,都各有其適用的範圍和局限性。 了解了決策策略的豐富多樣性,諮詢師和當事人才能突破已有的思維定勢,即認為只有最優策略才是正確的;其實,「策略是由問題而定的」,針對不同的問題或情境,應兼顧決策效果與效率,靈活選用適當的決策策略。例如,有的當事人希望問題能有個根本的解決,而有的則僅要求有所緩和即可;有的希望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而有的則只要求找到一個過得去的方案即可,這些都需要區別對待。當然,必要時諮詢師也可以幫助當事人改善其無效的或效率不高的決策策略,習得新的、更有效的決策策略。 三、決策風格 風格是指不同的人在做事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習慣偏好。決策風格是影響決策效果與決策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Dinklage(1968)將決策風格分為8類:(1)衝動型,衝動地選擇第一個能夠得到的選項;(2)宿命型,直到機會到來時才做決策;(3)順從型,遵從他人對決策的指導;(4)拖延型,直到最後一刻才做決策;(5)煩惱型,過度搜集信息,使用信息時又過度擔心;(6)計劃型,使用像標準化決策模型所推薦的理性策略;(7)直覺型,因為「感覺到是對的」而做決策,但不能說明原因;(8)癱瘓型,接受做決策的責任,但是感覺過於焦慮而不能對決策做出有建設性的工作。不同的決策風格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各有其適用的範圍和局限性。例如,直覺型決策反映了決策者能夠迅速提取相關信息的能力,或者也可以說他是一個反應快的理性決策者(Simon,1983)。那種喜歡到處諮詢或模仿他人者,有依賴的傾向,但也有可能把個人的認知偏差減小到最小,尤其是如果向有經驗的決策專家、諮詢師或過來人進行諮詢的話。決策風格既受個性的影響,又受到環境的塑造,並非絕對無法改變。Rowe認為,人們改變決策風格的能力取決於以下三方面:即個人的決策風格類型,壓力的高低或信息超負荷的情況以及個人的年齡或成熟度。
面對決策風格各異的當事人,諮詢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把他們都改造成「科學家」這一種類型,而應盡量把握好指導性與非指導性方法之間的分寸,幫助其揚長避短,隨機應變。當然必要時也可幫助當事人盡量培養理性決策的習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四、決策滿意度 經典決策理論認為,理性的決策策略將導致更高的決策滿意度,但實證研究的結果並不完全一致:決策風格和決策結果的滿意度之間有一定的相關;但理性策略的使用並不象人們想像的那樣多,也並不一定會導致決策後滿意,而非理性的策略也並不一定會導致不滿意。決策的好與壞似乎掌握在機會手中。這其實可用Festinger (1954,1964)的認知失調理論來解釋:每個決策之後都會伴隨「認知失調」,為了減小失調,個人會「修飾」原來的選擇;「修飾」包括忽略落選項的積極特徵,強調入選項的消極特徵;結果在決策前後對選項的評價間的差距就可能拉大。也有人認為,決策的最終結果並不取決於選擇本身,而是取決於隨後的行動,因而從長遠來看,任何選擇都是對的,因為一旦選擇成為事實,事物就會按照那個方向發展,都可能開花結果。也許使用何種決策策略並不重要,因為只需一點好運再加上一點「合理化」,人們就會感到滿意。另外,近年來的情緒與決策研究中的「後悔理論」、「失望理論」及「愉悅理論」對於決策後的心理感受也有獨到的解釋。 儘管決策滿意度與決策策略之間的關係是不確定的,但理性決策仍是諮詢師和當事人所追求的目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當事人的決策滿意度會影響其對諮詢效果的評估,不過,影響滿意度的因素是複雜的、變化的,並不一定完全取決於諮詢師的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 黃孟藩,王鳳彬.決策行為與決策心理.機械工業出版社,1995 2. 朱莉琪, 皇甫剛. 不確定情境中的決策心理----適應與認知. 心理科學進展, 2003, 11(5):481~485 3. 庄錦英. 情緒與決策的關係. 心理科學進展,2003,11(4): 423~431
4. Phillips, S. D. Toward an expanded definition of adaptive decision-making.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1997,45: 275-287 5. Hsee, C. K. & Hastie, R. (2005). Decision and experience: Why we don』t choose what makes us happ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P.S.最近又發現一本很好的有關「理性」多樣性的新書:[德]吉仁澤(Gerd Gigerenzer)著,劉永芳譯,適應性思維--現實世界中的理性(Adaptive Thinking, Rationality in the real world),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發表於《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