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詩歌教學中的意境分析

淺談詩歌教學中的意境分析

[摘要] 詩歌是通過形象思維,用凝練、形象和有韻律節奏的語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學形式。優秀的詩歌,形象鮮明具體,意境深邃闊大,能夠給人以美的享受。閱讀鑒賞詩歌不僅能讓學生豐富文學知識,提高藝術修養,而且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因為意境是詩歌的靈魂,所以在詩歌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領悟詩的意境,培養對詩歌的審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關鍵詞]  詩歌   意境  教學   感悟

意境是詩的靈魂,詩的生命。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曾說:「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1]強調意境的營構,是詩歌創作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學中對意境的透析也就成了閱讀鑒賞詩歌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注重對意境的透析,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才能使學生進入真正意義上的鑒賞境界,從而增強感悟鑒賞能力,拓展思維空間,發展想像能力。我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全方位多層次地展開,引導學生鑒賞作品,品味意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范讀引導,初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詩歌是詠唱出來的,它所表現的音樂美,尤其適合節奏性朗讀,並且詩歌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詩人的感情,詩人在詩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客觀事物都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在詩歌的教學中,教學應通過范讀盡情將詩人的主觀情感再現,引起學生內心深處潛在的情感共鳴,誘發他們的感知。在范讀時,教師應抓住情境的特點,聲音要富於變化,如壯闊的景物要顯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要讀得流暢安閑,明媚的景物要表現得平緩自如。總之,范讀要允滿感染力,使學生不知不覺進入詩歌的意境。例如:如:李白的《望天門山》寫出了浩蕩東流的楚江衝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湧,那麼「碧水東流至此回」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因此要以豪邁的語氣去指導學生朗讀。「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寫了詩人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同時還點醒了「望」的立腳點,表現了詩人一種淋漓興會的新鮮喜悅之感。所以讀的時候應以飽含喜悅、充滿對美的熱烈追求的情感范讀,學生自然會受感染,進入到本詩的意境當中。

在此基礎上,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感情,幫助其進入詩歌的意境,可以以配樂的形式進行氣氛的創設和渲染。如在教學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鄉愁》時,可以用著名音樂家馬思聰的《思鄉曲》伴音吟唱,使學生充分進入老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感受詩人濃烈的思鄉之情,初步感受到詩歌意境的魅力。

二、立足意象,引發聯想和想像,引導學生進入意境

現行的詩歌教學,有時會忽視意象的描述功能。教師不是帶領學生沉浸到詩人所創設的意象中去品味詩歌意境,而是站在藝術世界以外的實用世界去看世界、去看待詩歌。或致力於語音、語法、修辭等理性知識的分析、或做繁瑣的、過細的考證,其結果是抹滅了詩的美感,引發不了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從而失去了審美知覺。所以在詩歌教學中,應立足意象,引發聯想和想像,引導學生進入意境。如杜甫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人在詩中運用了「山河」、「草木」、「花」、「鳥」、「烽火」、「家書」等一系列的意象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幅國破家亡的慘淡畫面。通過想像和聯想,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一幅慘淡的畫面中有戰亂時判軍焚燒宮室留下的殘破,有草木叢生,失去往日錦繡的皇城,有睹物傷情,悲愴濺淚的風雨鮮花,有凄涼婉轉,表達離別之恨的孤鳥,更有一位白髮愴然,憂國憂民的詩人,作者將長安城被判軍攻破之後,滿目蕭條之景融於具體的事物之中展現出來,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構成了一種感情凝重,情景凄涼,沉鬱頓挫,飽含悲愴之美的開闊意境。

又如王維的詩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之美譽,在教學《山居秋暝》這首詩時,老師應要求學生抓住詩中的意象,通過聯想、想像,描繪出這首詩中的一些畫面。在賞析名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兩句詩時,學生很容易找出四個意象:月、松、泉、石。那麼可以得知在秋天的雨後,詩人眼中的青山是空曠而靈動的,由此可知詩人此時的心境是悠閑、舒適、恬靜的,而此時展現在他眼前將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讓學生在思考中設身處地地把自己置身於詩人所處的境界中,想像詩人所處的四周環境。並要求學生充分展開聯想和想像勾畫出一幅「明月清泉」圖,畫面上應除了月、松、泉、石外,還有詩人、草地等景物出現在畫面中。再往下看,「竹喧歸浣女,蓮動下魚舟」又是怎樣一幅畫面呢?這兩句詩有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又是組成一幅怎樣的意境呢?在鑒賞古代詩歌時可以先要求學生找出意象——聯想、想像—— 組成畫面,進而再鑒賞詩歌的意境。在意境的創設中,作者有時會故意留有空白,而讓讀者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積累去填補這些空白,以調動閱讀者的創造性思維。通過想像,我們可以對作品的意境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

三、品味語言,進一步體會詩歌的意境

我們知道中國詩歌特別講究鍊字煉意,用最簡潔的語言描繪形象構成意境,而構成意境的感情又是含而不露,巧妙地溶入形象的描繪之中,達到藝術上的含蓄,使意境深遠。可是,在當前詩歌教學中對詩歌語言的講解往往流於形式和片面,只注重對字、詞的解釋和詩句的簡單對譯或表面理解,恰恰忽視了對詩歌意境的體味。所以,在詩歌教學中教會學生品味詩歌語言是深入體會詩歌意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於詩歌語言精練性及詩歌句子結構的特殊性,所以分析詩歌語言要講清楚關鍵詞語,弄懂修辭手法及詩中典故並注意詩句語法上的特殊性等。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進入詩的意境。下面我僅以作品中含有「詩眼」的詩句為例進行分析。

「詩眼」是指詩句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或詞,一般指句子中的動詞、形容詞、副詞,有時也指能傳達主旨的一個句子或關鍵詞。含有詩眼的句子往往最能體現作品的意蘊。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此類字詞,應留心它在句中是否活用,理解其在句子中的意思,體會該字在詩中創設的意境和塑造的形象,分析該字所傳達的感情,選擇恰當的詞語,以強調其妙處,如「深刻」、「含蓄」、「突出」、「生動」、「形象」等等。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第16題:《秋夜》(朱淑真)「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這是一首閨怨詩,一個「涼」字是全詩的詩眼,照應首句的「秋氣清」,以觸覺狀態寫視覺形象,從窗外梧桐樹縫篩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駁駁地鋪滿了冰冷、空寂的床席,表達了女詩人幽居的憂愁怨嗟,營造了一個孤寂落寞的意境。又如《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理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這首詩的詩眼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於岩石的阻攔,發出低吟,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於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咽」、「冷」兩字繪聲繪色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意境。又如在《蜀相》中的「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這兩句詩中因有了「自」「空」兩字,意境迥然一異,映階的碧綠青草競無人欣賞,黃鸝在樹叢中嗚叫傳來的悅耳動聽的聲音也無心傾聽,而詩人在此運用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讓人倍感滿目春色,早春的氣息撲鼻而來;「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詩中意境全出,以動寫靜,讓人感受到園中的欣欣向榮之景。仔細吟詠,我們便能獲得許多奇異的美好感受。不斷玩味,每個同學都能從作品中感受詩作獨特的魅力。通過以上分析,學生在意境的透析過程中,通過對語言的分析、體味逐步走進作者的情感深處,了解到作品的真正內蘊。

四、聯繫背景,加深了解,提升學生對意境的感悟

我國詩歌豐厚博大,不同時代、不同社會條件和不同的人間關係,構成詩歌的不同背景,而這些背景又直接影響詩中內容的基本情調和詩人情感。我們知道,「詩言志」、「詩緣情」,詩中抒發的感情是詩人寫詩的動力,詩人的生活經歷及其思想均融入其中,不了解這個動力,找不到詩人感情的源頭,便摸不準詩人感情的脈搏。所以,教學時做到感知意境與領略清官的並重,唯有這樣才能透析作者給我們描繪的意境,更進一步領悟到詩作的思想內蘊。。但是,對於這方面的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有的老師在詩歌教學中,只重視作者簡介,隱沒背景介紹;或由於長年形成的應試教學習慣,只介紹作者的字型大小以及所處的時代,便開始講授詩歌內容,這讓學生在理解詩歌時很費力。

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觀審美感受,詩歌更是主體意識的河流,或抒情或說理都是有感而發,正如白居易所說的「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每一首詩都有它產生的社會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須對作者的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個人遭遇做詳細介紹,從中獲悉作者的性情特點及寫作特色,這樣對詩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體,更有利於進入詩歌意境。如在教學杜甫的《登樓》時,如果不了解該詩寫於安史之亂剛剛平定而吐蕃入侵、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時,就無法理解詩人「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的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和詩人沉重憂傷的感情。再者,在考試中詩歌鑒賞題也是常給出一些與寫作背景相關的注釋,且詩歌鑒賞的選題的作者大多都是我們熟悉的,所以就應該要求學生調動所學知識來「知人論世」,結合作者的生平事迹,根據詩歌注釋來了解整首詩歌的感情基調,從而進入詩歌的意境。如2005年福建高考語文卷詩歌鑒賞題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註: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岳陽而作此詩。

明確此詩的題目提供了寫作環境及人物,注釋提供此詩的寫作背景:流放途中遇赦,李白的心情自然非常高興。這種心情也會影響所看到的景和物。再加上對李白慣常的浪漫主義情懷及詩歌特色的了解,學生對於詩中意境的把握就會準確得多。

五、調動體驗,與詩人對話,使學生融入詩歌的意境

  對意境的分析需要具備一定的體驗和感悟,老師在引導學生通過意象感受到詩中所展示的畫面和表達的情感,並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情感經歷分析意境的內涵後,就應讓學生積極調動生活體驗和詩人溝通對話,從而融入到詩人營造的意境中去,獲得美感和創造性的閱讀的樂趣。例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每當吟誦詩句時,便不覺置身於曠野中,一輪明月破雲而出,將幽柔的清光灑滿丁叢林深山,為萬物披上一層輕紗。整個夜晚顯得分外的靜謐安洋。夜靜而不寂,山空而不虛。你看,春桂自開自落,散發出縷縷幽香;你聽,山澗中傳來一陣陣的鳥嗚聲,在山谷中回蕩。一個「時」字使詩中意境拿出:月在雲中時隱時現,光線時明時暗.鳥兒時醒時睡,這個「時」字不僅精細地寫出了聽覺造成的動靜的對比,而且生動地烘托出倍加幽靜的情境。可以讓學生調動平常的生活體驗,聯繫自己在曠野或是在空曠地方的感受,或是在寧靜的夜晚觀月賞花時的體驗來與詩人的感情發生某種契合,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覺,完全融如詩歌的意境。

  當然,由於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不可能讓學生與每首詩都有契合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採取多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寫閱讀隨筆。一方面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鞏固,另一方面也為更好地發展學生個性發掘學習潛能。如學了《離騷》之後,布置《屈原的香草情》《情定「香草美人」》《走近屈原》《被放逐的屈原》等隨筆。教了《夢遊天姥吟留別》,讓學生寫《我的李白情》《衝天豪情話李白》《李白的俠骨詩情》《與李白同行》等文章。學了《孔雀東南飛》,讓學生將之改編為以「今生緣不了情」為題的課本劇,然後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始終牢牢抓住感情的韁繩以意境的感知為突破口,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儘管學生表現有可能會不夠到位,但這當中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鞏固了知識,激發了興趣,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能力,更表現出相當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詩歌的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挖掘學生的個體潛能,讓學生作為主體進行審美感知,去想像畫面,領會感情,體味主旨,融入詩境,感受詩歌的魅力,進而培養對詩歌的審美感悟和分析能力,同時也使我們的詩歌教學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參考文獻]

[1]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倪文錦,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法[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3(5)

[4] 崔澤仁,中學教材學習講義[Z].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5] 胡立根,古詩文閱讀複習指導和能力訓練[J].語文學習,2006(增刊)

[6] 王通才,淺談如何進行古代詩歌鑒賞[J].語文天地,2005(1)

[7] 張玉平,最新五年高考真題彙編詳解[Z].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8] 譚仲秋,2006年高考模擬試題彙編[Z].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9] 石鍾,高考古詩鑒賞的命題思路 [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6(1).

[10] 王漢添,有關詩歌意象和意境[J].中學語文教學,2006(2)

[11] 魏飴,詩歌創作的藝術與智慧[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3)



[1]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頁


推薦閱讀:

《神峰通考》中八字分析(七)
《子平真詮評註》中八字分析三十二
紫微斗數案例分析:一個墮落風塵的女人
澳洲城市大比拼!從人口、房價、教育分析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

TAG:詩歌 | 教學 | 意境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