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土十要·第六——凈土或問 五

下載該課至手機,請下載APP「喜馬拉雅聽書」後,搜索「顯密如意寶」。詳細操作方式,可回復「音頻」查看。

凈土或問講記

元師子林天如維則 述

智圓法師 講解

二曰憶念者。或緣相好,或持名號,皆名憶念。而有理有事。

第二種修凈業的方法是憶念。心緣念佛的相好或者持佛名號,都叫做「憶念」,而且有事和理兩種修法。

如華嚴解脫長者云: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隨意即見。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來,我若欲見,隨意即見。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無有處所,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

諸大乘經中都有闡述念佛的修法,以下一一舉經來說明。如《華嚴經》里解脫長者說:我如果想見安樂世界的無量壽如來,隨著自己的心意當即就能見到。不僅無量壽如來,像十方一切世界裡的所有如來,我如果想見,隨意就見到。我能了知這一切如來以及國土莊嚴、神通等的事相,其實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沒有方所,也沒有住處。就像自己的身體,看似有來去、行走處、安住處等,實際並沒有實體的身,所以沒有來去,不是一個實體的身從某處來此處,也不是這實體的身從此處去彼處,也沒有住處、行處。同樣,彼諸佛如來不是有個實體來這裡,我也不是有個實體往那裡。

因為了知一切佛以及我的心都像夢的情形那樣。夢中所現都是從分別生的,夢裡現有來去、行住,實際唯心故,並不是有個實體的人從那邊到這邊,從這邊去那邊,或者別有一實法在那裡安住行走。從夢喻就知道,一切都是唯心所生,只是一個分別。像這樣,見到一切佛都從自心而起,就知道以唯心故無任何實法,更不會有以此實法立的各種戲論。

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

解脫長者繼續說:我又了解自己的心就像容器中的水,悟解了一切諸法如同水中的影像。水清凈時,會映現出天上的星辰、雲朵以及周邊的樹木等的落影。像這樣,在我心中會現種種影,以心現故別無實法可得。因此,沒有在實法上安立的一切邊相,諸法當下就是離戲、寂滅的。

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佛如幻所作。

我又了解自心好像幻術,能現種種佛、種種國土、種種神通等的相,然而正現時也了不可得,找不到如所現般的實法。既然是自心幻現出來的,又哪裡別有此法呢?既然不是別有此法存在,又哪裡有在此法上安立的一切來去、生滅、常斷、行住等呢?這樣就悟得諸法當體空。

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我了解自心以及諸佛菩薩都如同迴響。譬如空谷隨著聲音而發出迴響,這並非是實體的聲音從空谷發出、從虛空過來等,緣聚故有這樣的響。實際去找根本找不到,它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也沒有住處。像這樣,自心就像空谷迴響,所現的種種佛菩薩像等也如谷響一樣,正現時了不可得。由於它是自心現的,所以沒有實法。

這樣就悟解,自己的心緣起不壞,隨著心這樣念就會現佛像,而所現的佛像並無實法可得。我是這樣知、這樣憶念,所見的一切佛都是由自心唯心而現的。

貞元疏曰:無所從來下,正辨唯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了彼相虛,唯心現故。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

《貞元疏》里解釋:「無所從來」以下辨明一切唯心,現的佛像、凈土像沒有來去、行住,尋找時得不到這些,因為唯心所現的緣故。只是心在現,哪裡有什麼來、什麼去、什麼行、什麼住呢?而且,正現的心也了不可得,這樣就入了真如。能了達這些相都是虛的,沒有實質,因為只是心在現,哪裡別有一個實體的相呢?已經了得唯心,而這個心即是佛、即是真如,因此,隨便念什麼無不是佛,當體就是佛。

下列四喻,通顯唯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不出入等。四喻皆具四觀。一正是唯心,二唯心故空,三唯心故假,四唯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

下面列的夢、影、幻、響四個譬喻都是顯示唯心。既然都是從心而現,當然就沒有來往,也兼帶地說明沒有出入、非有非無、沒有聚散。四個譬喻都具有四觀:一、唯心觀,心外無法,這一切都只是心在自現;二、空觀,由於唯心的緣故,尋找時得不到實法,本來空寂;三、假觀,因為是唯心所現的緣故,不無幻相;四、中觀,唯心之故,空假不二,不落邊。四觀都是融通無礙的,這就是華嚴的妙意。

夢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

夢中當剎那正現的相,它沒有從哪裡來,過後也沒有到哪裡去。因為是夢心所現的緣故,沒有自體,所以不是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譬如夢中現佛,是自己心現的緣故,並不是實體的佛從哪裡來到夢中,等到緣散佛沒有了,也不是實體的佛去哪裡了。

再者,水面很清的時候會現影像,譬如現星辰,它沒有出和入,是水所現的緣故。不是星辰入進水中,它並非在緣聚之外別有實體,緣散時當即隱沒,也不是星辰從水中出去。總之,緣生故無性,一切諸法並非在緣外別有獨立自體,所以正現的時候就是假的,既是假的,也就沒有什麼出和入。

幻喻是指以幻術在空中變出一些相,由於是幻術所變,因此沒有實體。不是在幻術之外另有一個法,否則就成了離開幻術還有它,由於離開幻術沒有它,證明無有實體,不是有;然而,緣聚時還會現一個相,所以不是無。總之,不落在有邊和無邊上。

再者,聲音、虛空、山谷三緣和合出現迴響。譬如對著山谷說「喂!喂!喂!」山谷里也會傳出「喂!喂!喂!」的聲音,好像出來了,之後又散掉了,好像消失了。但實際上它是緣生的緣故,不是離因緣外別有自性,所以正現的時候,也不是有一些聲音在聚合,緣散時當即沒有了,也不是這些聲音散掉了。總之,合和散都是沒有的。緣生法就是無性,當體是空的,這上面沒有來去、出入、有無、合散等任何邊的相。

又如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念彌陀。其略云: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相與娛樂等。永明曰: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空有無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唯心自見。

又像《般舟經》里教導修佛立三昧,專念阿彌陀佛。大略說到:常念阿彌陀佛,就像夢見很多金寶、與親屬彼此間娛樂等那樣。永明禪師說:這是譬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是指都是心作的,正現的時候得不到東西。就像夢裡有很多金銀財寶,自己和父母兄弟親人團聚,有說有笑等等,這都是心作的,正現的時候也沒有實法,不是離開心外別有東西。因此它是幻相,並不是真的有什麼東西在來、去、活動等。這些情景就像幻事一樣,不是實際的,了達這一點就能心佛兩忘。譬喻當心現佛的時候就像幻事一樣,能現的心、所現的佛都是不可得的,所以就忘情了,不再執著心和佛。

再者,「不無幻相」,還是非常明白有佛有心,這就不壞心佛。「空有無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空和有之間沒有障礙,不因為空就不見,也不因為見就不空,兩者無有障礙。雖然真實中沒有去來,卻不妨普見一切佛、一切事相,明明了了;正當明明了了之時又不妨礙空,這是空寂,沒有實法可得,這就叫「空有無礙」。

再者,「見即無見」,正當心裡明明了了地見時,實際也沒見到什麼實法,這就是契合中道。不落有也不落無,不落常也不落斷,像這樣常常合於中道。所以,佛實際沒有過來,心也沒有過去,這樣就不住有邊;然而感應道交,只是心自己見到,這樣就不落無邊,還是知道現了佛,知道這些事。像這樣就明白當體就是空、假、中。

又如楞嚴大勢至云: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霅川以理事判之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觀其自證無生法忍,則念佛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乃可入焉。

又像《楞嚴經》里大勢至菩薩所說,「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一直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一段。霅川以理事判定道:看到這段經文里有母子相憶的譬喻,念佛人像孩子憶念母親那樣,就以為這樣修只是同居土的事相而已。但是看到後面,他自證得無生法忍這種地位,這就可以推斷,念佛心不能僅僅只按事相來解。也就是在這念佛的念中存有空、假、中三觀,所念的佛具有法、報、應三身,念佛之心能破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這樣才可入無生忍的地位。

又如彌陀經云: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凈覺曰:一心不亂,例前妙觀,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據往人之論,則有理事。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間,名事一心也。

又如《彌陀經》所說,從「執持名號」到「一心不亂」這一段。凈覺說:「一心不亂」類同前面的妙觀,同名正受,即是定心定善。依據前人的論說,有理有事。如果了達這念佛之心,自、他、共、無因四種性都無生,與空慧相應,就是「理一心」。如果用心存念,一念接一念的念佛心不間斷,就叫「事一心」。

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含理事。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號,心不亂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連攝中下二根之義也。

真歇了禪師也判斷:《彌陀經》說的「一心不亂」兼具理、事兩種修法。如果是事一心,人們都可以行持。由心執持佛的名號而達到不亂的緣故,就像龍得了水、虎靠著山,心一直憶著佛,這就是《楞嚴經》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能攝持中下兩根的涵義。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個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涉階梯,徑超佛地。

如果修理一心,那也不是用其他辦法,只是將「阿彌陀佛」四字做個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歷階梯,直超佛地。

余嘗評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節,可配三觀。初節配空,次節配假,第三雙離,第四雙即。雙離雙即,可配中觀。蓋彼中觀,亦含遮照之義也。合而言之,無非以修契性,顯其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湊泊,不可擬議。心路絕處,即名為佛。

我曾經評論:「不以有心念」等的文字有四節,可以配合三觀。初節「不以有心念」配空觀,次節「不以無心念」配假觀,第三「不以亦有亦無心念」的雙離、第四「不以非有非無心念」的雙即配中觀,因為中觀含有雙遮空有、雙照空有的涵義。合起來說,無非用修來契合本性,顯出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也不是空有兩邊,也是雙照空有。不能用分別心湊泊、擬議,心路斷的地方即名為「佛」。

如上略舉數條,通名憶念。而各分理事。其理念者,與圓觀同。能破三惑,能凈四土。此攝上上根也。若其事相念者,近則感同居凈,遠則可為上三土之因耳。降此以下,事相不等。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加以深信之力,凈願之力,佛加被力,皆生極樂。又下而至於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此攝中根及下下根也。

以上略舉的這幾條都叫做「憶念」。而這憶念中又有理和事兩種修法,即理念和事念。理念和圓觀相同,能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能凈同居、方便、實報、寂光四土,這是攝上上根人的修法。如果是事相念,近可以感得同居凈土,遠可以作為成就上三凈土的因。在此之下,事相的修法也有各種差別。如同諸經中所說,有的一生繫念,又有三月繫念,還有晨朝十念,或者七七四十九天里憶念,十天十夜六時當中憶念,一天一夜不間斷地專念等。加以深信的力量、凈願的力量、佛加被的力量,在凈業成熟時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又最下到五逆十惡的凡夫,臨終至心信樂,願生彼國,十念念佛也承許能往生西方凈土。總之,這些事相的修法中攝了中根和下下根。

第三種修凈業的方法是眾行。以下舉了華嚴十願、寶積十心、觀經三福、大經三輩、法華修行等來做說明。

三曰眾行者。如華嚴經,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發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其一一願皆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譬如《華嚴經》說到十大願王的修法,其中講到修法的行相、臨終的狀況、往生的果報,可見以十願修法能往生極樂世界。具體內涵是,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和海會大眾要發「禮敬諸佛」乃至「普皆迴向」等的十大願王。其中每一願的結尾都說到「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無有盡故,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要像這樣按照十大願王的行相,每一種都發起無盡的大願。

至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在生時修十大願,如果心中已經堅固,那到了臨終之時,其他的一切諸根、威勢、內外資財等都會散壞、舍離,只有心中的願王不相舍離。它在一切時引導自己的心,一剎那間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十大願王是導歸極樂世界的,就像偈頌里所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等,因此,這樣的願王會攝著心生到極樂世界。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無數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

那麼願王導歸極樂後,會發生怎樣的功效呢?有三個要點:一、見佛;二、得授記;三、成滿智悲力的大用。也就是一往生就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自己生在蓮花中。之後得到佛的授記:某某!你將成佛,名號如何、剎土如何、度生事業如何等。得授記後,自己將在無數劫里,普遍在十方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中,以智慧力遍周塵剎,隨著眾生的根性、欲樂而作利益。乃至能在煩惱大苦海里拔濟眾生,使他們出離,都能往生極樂世界。

又如法華經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痴所惱,亦復不為驕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又如《法華經》所說,聞到《法華經》這部經典,如說修行,將會得到往生凈土之果。經中說:這位行者命終之時,就得以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自己生在蓮花當中寶座之上,不再為貪慾、瞋恚、愚痴、驕慢、嫉妒等所惱,得到菩薩神通,證得無生法忍。

又如大寶積經,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者為十?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凈意樂心。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凈之心。十者,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又像《寶積經》所說,發十種心能往生極樂。佛告訴彌勒菩薩:這樣的十心,不是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所能發起的。哪十種心呢?第一、對於眾生起大慈愍,無損害心;第二、對於眾生起大悲愍,無逼惱心;第三、對於佛的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第四、對於一切法發生殊勝法忍,沒有執著心;第五、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清凈意樂之心;第六、求佛的一切種智,在一切時無忘失心;第七、對於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也就是沒有看輕、卑視的心;第八、不著世間言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對於佛所說的成就菩提的道分,起了決定信受歸依的心;第九、種植各種善根,沒有雜染,清凈之心;第十、對於諸如來舍離諸相,起隨念心。這叫做「菩薩發十種心」。由於發這些善凈妙心的緣故,將得以往生。如果有人對於這十種心,任意成就其中一種,樂欲往生極樂世界,那他不能往生的話,是絕無此理的。

又如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凈業正因。疏曰:初業共凡夫,次業共二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

又如《觀經》所說:想往生極樂世界要修三種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疏》中解釋,這是共凡夫的福業。第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疏》中解釋,這是共二乘的福。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疏》中解釋,這是大乘不共的法。這三種福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的凈業正因。在具足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的前提下,修三種福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又如大本,三輩發菩提心,及諸經論所明誦經持咒,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華,懸繒幡蓋,凡一行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迴向之力,無不生也。

再者,《無量壽經》說到:三輩行者發菩提心,以及各種經論里所闡明的誦經持咒、建立佛塔、造立聖像,包括禮拜、讚頌、持齋戒、燒香、散花、懸繒幡蓋等,凡是做一種善行、一種事業,足以能求生凈土的,以信願迴向的力來資助,都無不往生。這又是修眾行往生的一個經證。

如上泛引,通名眾行。然願行既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以上廣泛所引的諸經中宣說的法行,總的叫做「眾行」。然而在眾行往生上也有很多層次的差異,在願行上有大小的差別,又各有理事的不同。像修華嚴十願、寶積十心等類,生到凈土所感的依正境相的殊勝,以及所見的佛、所聞的法等各方面的殊勝,比較起那些發心小、修行淺的常流,應當有懸殊的差異。

問曰:吾聞善財童子,圓頓利根,一生取辦。今乃不生華藏,而勸生極樂,此何意耶?

禪上人接著問:我聽說善財童子屬於圓頓利根,能一生取辦佛果。現在他不生華藏世界,而是普賢菩薩勸導他往生極樂世界,這是什麼用意呢?

答曰:華嚴疏中,自有此問。彼所答云:有緣故。歸憑情一故。不離華藏故。即本師故。謂華藏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極樂去此十萬億土,並未出於剎種之中,故不離也。經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共圍繞,此贊遮那隨名異化,故即本師也。

天如老人回答說:《華嚴疏》中有這個問題,那裡以四個因作答覆。一、有緣故,與彌陀有緣的緣故;二、歸憑情一故,求生極樂能使歸依心專一;三、不離華藏故,華藏世界裡的所有佛剎都是微塵數,極樂世界距離此方十萬億土,並沒有出於剎種之外,所以說極樂不離華藏,生極樂即是生在華藏中;四、即本師故,經中說:或有見佛現為無量壽佛,為觀自在等菩薩共同圍繞,這就是讚歎毗盧遮那隨緣現不同名稱,作不同教化。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是本師毗盧遮那的顯現,因此說「彌陀即本師遮那」故。

又曰:普賢為善財海眾,結歸極樂者。蓋為信解圓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賢行。福慧事理皆稱法界。此大心人,雖妙悟本明,頓同諸聖。然猶力用未充,未及如來出世普利眾生。所以暫依凈土,親近彌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此《疏》中又說到一個用意。普賢菩薩讓善財童子和華嚴海眾導歸西方凈土,他的用意在於:信解圓宗的人入文殊智、修普賢行,福慧事理哪方面都稱合法界。這種大心之人雖然已經妙悟本凈明心,頓然同於諸聖,但是力用還沒充實,比不上如來出世普利眾生,所以引導他們暫時依於凈土,親近阿彌陀佛,直至成佛。這就是為了護持保養,使得他們圓成道力,之後達到佛果,普利眾生,所以引導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成滿普賢行願。

凈土十要系列 

凈土十要·第九要之凈土法語 二

凈土十要·第九要之凈土法語 三

凈土十要·第六——凈土或問 一

凈土十要·第六——凈土或問 二

凈土十要·第六——凈土或問 三

小提示

回復   凈土十要  可查看所有堪布益西彭措《 凈土十要》講記

推薦閱讀:

《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3講:善導大師思想概述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二四五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三0集)
凈土神珠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集)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