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死自在》

《生死自在》--彌陀極樂淨土日修、遷識及睡修法門導修

上卷·生死輪回與淨土概念

往生淨土之共通條件

  想要往生淨土的人,必須依大乘五力之修持。五力是白法種子力、發願力、對治力、串習力及祈禱依止力。為什麼稱它們為「力」呢?這是因為它們是把我們推上淨土的力量。不論我們發願往生於哪一個佛陀的淨土,都必須具備這五種共通的條件,否則斷不可能成功!

 

白法種子力

  此即包括了任何能令我們生於淨土之因緣種子,譬如佈施、供燈、供香、供花、持戒、放生、造佛像、憶念佛陀和誦念佛名及咒等,而以這些善因全迴向予往生淨土之目標。

  以上所說之善行,便是「白法種子」,但如果不善作迴向或發心不正確,它們頂多只是生於天界或人間之因。故此,我們即使在供養一根短短的香時,也要迴向予往生淨土這一目的,這便能積下一個小小的往生之因。

  正如一個富有的人,隨時可以買張機票便出國旅遊,但一個窮人則需努力上班,一點一滴地把錢存起來,到錢夠了才可以旅遊;同樣的道理,一些大修行人要去淨土是易如反掌的,但凡夫則必須努力積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的善因,把它們一一迴向,才能有一天到達淨土。我們都是凡夫,大的修行我們是辦不到的,只好努力積集這些小小的因,積集得越多越好!在知道自己快將壽終時,我們更應廣作佈施及供養三寶,多積白法種子。

 

發願力

  如果我們沒有強烈的心願要去淨土的話,又怎會有動力修持往生之因呢?所以,我們必須在心中努力培養這往生之大願心,經常至心猛力發願要往生於淨土。這種強烈的心願,是策發我們修持的一股動力。

 

對治力

  在開示與淨土有關之五力時,對治力主要乃指見六道苦而願出離之心。

  如果我們有許多白法種子資糧,又有很大的願要往生淨土,甚至連修持也很不錯,但同時卻對六道執戀不舍,是很難指望成功往生的。一邊想要生於淨土,一邊又對六道不願放手,就像兩根繩索,一條由上而扯,一條在下面縛著,人沒可能跑得去哪裡!

  出離心並非限於指不想留在六道之中的心,而是一種靠參想六道苦、明白苦之本質、怕苦、厭苦的這種實在的覺受。要生起這種覺受,必須依《菩提道次第廣論》等典著中所教,重複禪參地獄之苦、餓鬼之苦、畜牲之苦乃至三善道之苦等等,而且不是單單想像一下或讀一遍這些眾生之苦,猶如事不關己似的,而是要觀想身曆其境,至生起覺受為止。這出離心十分十分重要,因為它對治我們執戀六道的心。我們不能止於對出離心有少許認識便滿意,必須致力於培養出真正的、猛厲的出離心,否則便如縛腳之鳥,徒有羽翼卻飛不起來。

  在臨終時,我們更必須放下對親友、財產的依戀,否則即使淨土法門修得再好,仍如腳纏鉛球的小鳥,雖本有能力飛,卻始終飛不了多遠!

 

串習力

  串習力是指對淨土及其法門之熟習。這是往生淨土的極大助緣,有了它便能不費力地輕易往生。

  衲舉些例子來說明:如果你十分喜歡某個人,你會在夢中也夢到他,或者清早乍醒,毋需經由任何人提醒,腦海中第一剎那便會想到他的形像;又或者你幾十年來都在工廠裏做同一個崗位,每天一上班你便能自然地工作,不需思索便能完美地做到該做的事,這便是熟習的功用了。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我們持續地思及淨土及所修持的淨土法等,便能在意念中熟習,在死時便能不費力地,因為長期習慣而自然能運用上平時的修持了。

  我們今天講的三個彌陀法門,如果好好修的話,便能令我們屢屢串習。睡修法更能令我們即使在睡眠中也在想著彌陀,這也是串習力。在平時,我們常常想著彌陀及他的淨土,即使在坐車上班時,也在心中持他的名號或名咒,這也是串習力。

 

祈禱依止力

  這是指對淨土的信心及對上師、佛陀等之依止心。以彌陀法門為例,此力則主要指對彌陀之悲心及力量有信心、對他一心依止、祈請他帶引我們去極樂淨土。這一力在平時必須培習,在臨終時尤為重要。

  不論是哪一個淨土法門,都必須依賴此五力而往生。這並非彌陀法門的獨特開示,亦非藏傳佛教獨有的理論。漢地也盛行彌陀淨土信仰,主要依誦念佛號的修持為具體方法,但始終來說漢地彌陀淨土信仰也離不開依賴這五力。西藏的宗派中,有稱為「遷識」的一種修持方法,很多漢人迷信它是往生淨土的保證和捷徑,其實修行哪會有捷徑可走呢?如缺乏五力,儘管你天天在大叫「吽」、「呸」(註:上師指西藏遷識法之修持),也絕不可能往生淨土。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具足五力,以此作為往生的資糧盤纏,便斷不可能不往生淨土。故此,我們當知道,此五力乃一切淨土法門之最根本要訣。

  五力為自力。在一個人成功地往生淨土時,其實還有其他的力量因素在內,包括了佛之悲心、佛之攝召力、佛之加持力等等,這些是他力之因素。

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淨土介紹

  我們通常說,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淨土是最容易往生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彌陀曾發過四十八個大願,誓要利益我們這世界的眾生。彌陀的其中一個本願說:「如果有眾生聽到我的名字,想生於我的淨土,積聚功德,以迴向予此目的,而不得往生者,我誓不成佛!」因為這些悲心大願之力量,我們只需略為配合,努力修持一下,便可輕易往生了。極樂淨土人人可去,不存在「歧視」。不論男、女、老、幼、僧、俗、聰明的、笨的、富的、貧的、有慧根的及沒有慧根的人,只要具備五力等「盤川」及願力,便必定能去到,來者不拒,亦永沒有人滿之患。若有人問:「極樂淨土在哪裡呢?」佛經中有說:「從是西方……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等句。這個方向,是權宜為了遷就凡夫的概念而說的方向。對得到了自在境界的聖者來說,他們一動念,一彈指間便已到達彌陀淨土了,並不受方向及距離所局限。此淨土是由彌陀之本願力、智慧、對眾生之悲心及其曆劫所積功德所變現出來的,藏名為Dewachen,即「無盡的樂」之意(註:即「極樂」)。此土圓形而廣大,土地並非如我們凡土之有砂石硬地,而是平滑富彈性的大地。我們凡土的環境,有較美麗的景色,也有很不美麗的地方;即使景色優美之地方,呆久了也會生厭而不再覺得值得欣賞。極樂的風景卻是完美的,而且永遠不會看厭。極樂中的山,都是由彌陀之智慧及功德化出的,並非如我們世界中的凡俗之山丘。那裏的石山,是由如琉璃等美麗的寶石所積成的。草山則遍地開花,地軟就如踏在沙發上一般。雪山則令到者清涼生喜不欲離開,卻不會令人凍傷或受寒。淨土中的園林,有各種美妙的樹,例如沉香樹、如意樹等等。在林中有各種顏色及品種的鳥;白色、黃色、紅色、綠色、藍色及彩色的都有。淨土中並無三惡道,這些鳥是哪裡來的呢?其實這些鳥並非如六道中的畜牲,而是阿彌陀佛之智慧所幻化出的。這些淨土鳥,會唱出和雅悅耳動聽的鳴聲,而宣說四法印等令人證悟佛法之音。園林中有瀑布、河川及小溪等,全為八功德水。水聲不但悅耳,而且也是宣示佛法之法音。淨土中的風聲,也是宣說佛法的妙音,不同於我們世界中的凡俗風嘯聲。衲在這裡解釋一下這種情況:佛陀並不同凡夫。凡夫說話時,必須用口來講,甚至要像衲一般求請翻譯員口譯一番(編者註:祈竹仁寶哲說法時使用藏語,當時聞法者為漢人弟子),才能令大家明白要說的話。佛陀以他的口說法,只是眾多說法方式的其中一種而已。在他以口說法時,聽者不論坐遠坐近,都剛好聽得清楚;他的開示,眾人不必翻譯便能依自己方言聽到;開示的內容,人人依自己根機便會聽到適合自己層次的法語。此外,佛陀也有能力加持別人說出佛法,例如《般若心經》,便是佛陀入定加持舍利弗作問及觀音大士作答的內容。此經雖經由觀音之口所說,實乃佛陀之開示。佛陀也能以神通令風聲、風吹樹動之聲、流水聲及鳥聲等宣說法音,令聞者得悟正法。上述之淨土風聲、鳥聲及流水聲,便正是這種情況。在淨土的多個角落,有各種寶池,就像游泳池一般。池上有亭閣,乃由諸寶石所雕砌成的,亭上有各種花蔓、羅網、吉祥飾物等等飾嚴,美麗得不可思議。淨土中處處有花,散佈彌漫著香味。這些花在開完後便自行掉下,又有微風把它們吹走消失,又再長出鮮花。這些花並非凡俗世界的花,它們單只一朵的直徑已有一百、二百公里闊了!如果我們以狹窄有限的心去想像的話,是根本幻想不出淨土各種細節的實況的。在極樂土的中央位置,有一株如意樹。此樹十分粗壯美觀,其前方為彌陀之宮殿。此宮由四種珍貴寶石所造,巨大宏偉非常。宮中大堂有一座由寶石雕砌、八隻孔雀肩負的說法寶座。寶座上是一朵蓮花,蓮心中央有一個月座,彌陀便坐在這月座之上說法。阿彌陀佛在十劫以前,便早已成佛。他是極樂淨土的主尊,也是這淨土中的導師。在極樂淨土說法的彌陀,是以應化身佛之形相出現的。他穿著比丘僧的三衣袈裟,作雙盤跏趺坐姿,身上具足了佛陀所有的三十二相及八十種好等特徵。在法座的周圍,是眾多的聽法者,其中包括觀音、金剛手(註:即大勢至)、文殊、普賢、虛空藏、地藏、除蓋障及彌勒等菩薩弟子,及住在此淨土中的眾生。上述的八大菩薩弟子,其實早已成佛,各有其淨土,但在極樂淨土中,他們卻以菩薩身相及彌陀之弟子身份出現。彌陀在極樂淨土中,長期不倦地在孔雀寶座上說法,親自教導淨土中的聞法弟子。

  以上是彌陀淨土的簡略描述,大家也可以額外自己參考與彌陀有關的佛經。  

  

   

 

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地藏菩薩、文殊菩薩

 

   

  

彌勒菩薩、除蓋障菩薩

 

   

  

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

如何才能往生極樂淨土

  現在衲開始講解修持阿彌陀佛、發願於死後往生他的西方極樂淨土的方法。這次開示的日修、睡修及遷識法門,並非三個無關連的法門,而是一套三支的法門。日修與睡修屬顯乘的彌陀法門,而遷識法則源自密法。傳統的儀軌都比較冗長,所以衲應求把它們的精華撮編成這三個略軌。學修者可以三種全修,亦可以挑其一或其二而終生修持。只要能好好地修其中任何一種,配合正確的信心、依止心、出離心。菩提心及五力等,便可以在臨終時輕易地往生。如果能把三種都修上,則可達到相輔相承的作用。我們常說修法應專心,而在這裡衲卻叫大家三法皆修,這其實是並無先後矛盾的,因為這三支法門只不過是同一位本尊、同一個法的三種修持而已。由於前二屬顯乘,而後者亦非嚴格意義上的密法,大家不需灌頂便可以修學。今天衲將授予此三法之完整講解及要訣。在聽明白了以後,大家馬上便可以開始依法修持了。

  任何完整的法門儀軌,均分為前行、正行及結行三部份。由於此三支法門為同一個法門,其前行是一樣的。衲將先教授這三支法門之共通前行部份,然後才逐一講授三法的分別修持方法。


推薦閱讀:

秘傳祿馬訣〖查生死之用〗
參透生死之道,禪宗公案
富貴在天,生死由命
關於生死、時間、宇宙的秘密,我藏在這24幅畫里 | 美好首發
1933。生死不可言說。

TAG: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