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盡孝,正在摧毀下一代...
近日,一則因家庭財產分配不公和贍養問題產生糾紛,最終導致親生母女對簿公堂的事件,令人唏噓不已。
據法院審理查明,王奶奶在一年前便將自己的股份和房產份額全部無償轉給了兒子阿明。女兒阿珍(化名)對此表示不滿,因此拒絕承擔和阿明同等的贍養義務。
「女兒是我懷胎生下來養大成人的,我把財產留給兒子,難道這可以成為女兒不孝順的理由嗎?」指控女兒不孝的王奶奶,如此說道。
原來,王奶奶在2017年1月被診斷出癌症,對於動輒幾萬元的治療費,王奶奶每月不到三千元的退休金難以承擔,因而要求月工資不到2000元,且年近50歲的阿珍每月承擔1500元的贍養費。
對此,法院根據阿珍實際收入水平,判決女兒阿珍應按期支付王奶奶贍養費: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按每月200元計算支付,2018年1月起按每月450元計算支付。
針對此次事件,眾多網友認為王奶奶的做法委實不公,實在是「只想著兒子,太坑女兒」。從財產分配上,也可以看出王奶奶對兒子阿明存在明顯的偏愛。
其實在中國社會,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因為家庭財產分配不公導致子女和父母之間的各種衝突,甚至矛盾激化,親生父母與子女間或是惡語中傷,反目成仇;或是不管不顧,不相往來。
同時,也存在大量同王奶奶一般,以「盡孝」為理由的中國式父母,在不考慮子女的生活水平和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就強迫子女承擔超過其支付能力的「贍養費」。
這樣的父母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對你付出多少並不重要,因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自然需要對我盡孝。」
我們的社會從古至今就大力宣揚「百善孝為先」。「孝」是如此一個帶有千斤重的字眼,以至於它深深紮根於每一個中國人的意識觀念里。似乎任何對父母不敬的言語或者行為,都可以被活生生地指控為「不孝」。
然而,「盡孝」,對於很多人來說,卻是如此沉重的一個枷鎖,它似乎可以成為父母對子女的一切不公平做法提供道德理論的強力支撐。
我認識一個朋友,她從小家境不錯。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她從小是姥姥帶大的,跟父母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然而,父母卻常常對她有嚴厲的學業要求。
從小學開始,她便被要求學習成績必須名列前茅,父母也讓她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她從小便好似被父母拴上了枷鎖,只能在父母的要求下行事。她努力讓自己的成績好,因為年幼的她以為這是唯一能讓父母高興的方式,但她的努力並換不來父母真心的鼓勵。
只要她的成績有所下降,她都會收到許多無端的指責。
「我們這樣辛苦地養你,你就這點兒出息?」
她高中時說她想學藝術,她媽一個巴掌扇過來,「你學個鬼……」
後來,她在父母的資助下去國外讀書,進了商學院。她的成績依舊很好,學習和討好父母似乎成為了她唯一活著的目的。
她常常給我打電話,一聊就是許久,她告訴我,她並不開心,她想回國。然而父母對她說,「要回國?也給我讀完碩士再回來。否則回來也沒出息。」
她交了男朋友,也不敢跟他父母講,因為父母從小對她的灌輸就是「不要做跟學習無關的事情。」
她大學時曾經抑鬱了一段日子,經常去心理診所。有時候她來我住的地方,聊著聊著,便突然嚎啕大哭。那段日子,她說,她就像行屍走肉一般,耳畔迴響著父母對她的要求。她害怕被父母指責,害怕被稱為「不孝子」,害怕自己的無所成讓父母蒙羞。
我看著她,似乎看到無數同她一般的提線人偶,而牽引線的一端,就是他們的父母。
中國式父母,常在不關注子女的身心發展的前提下,就給他們綁上「孝順」的枷鎖。這樣的枷鎖規定並限制了他們的一切行動方式和行為的結果。任何一點兒與他們的期望背道而馳的觀點或是行為,就是在挑戰「孝順」這個絕對的權威。
百善雖以孝為先,但是與盡孝對應的,也應是父母從孩子童年開始,對子女們有一顆沒有附加任何沉重枷鎖的真誠且公平的心。
否則,經歷過童年心理創傷的子女們,即便長大後在道德壓力下被強迫要去「盡孝」,那也是違心的孝,這孝到最後,也只能靠金錢來維繫。
這樣的孝,還是孝嗎?
這樣的親情,還是至親的情嗎?
那不過是被帶著銅臭味物化了的親情罷了。這樣的親情再也沒有什麼尊重可言了,只是變成了每月機械的「贍養費」的繳費動作。
讓子女盡孝的前提是,父母首先須得公平公正,良善,且能夠有耐心地去理解自己子女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不等孩子表達完他們的不解,他們的疑問,便毫無耐心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附加在他們的身上,並強迫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完成。比如文首這位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能公平對待的母親,在患病時,強迫生活水平有限的女兒,去執行她「盡孝」的義務。
這哪還是「盡孝」,這便是用「盡孝」來美化的「還債」罷了。
我以前在某知名留學培訓機構工作時,也常常見到經常抱怨自己孩子的父母。
「我供他吃喝,給他穿名牌,他從來沒體會我們那個年代的辛苦,我讓他上最好的學校,讓她接受最好的教育,現在我甚至要每年花幾十萬隻為了讓他在國外讀書。我對他這樣辛辛苦苦的投資,他為什麼還是不聽我的?他為什麼老是跟我頂嘴?他為什麼這麼叛逆?他為什麼學習成績這麼差?
這樣的家長,你只是把你的小孩當做和你生意上的任何一樣投資罷了。你投資的僅僅是沒有感情的,冰冷的金錢,然而卻捨不得花時間和經歷去陪伴孩子的成長,捨不得和孩子站在同等的高度去交流他們內心的挫折,捨不得傾聽他們還算稚嫩的言語、便急切地期望你們物質上的投資,能夠帶來巨大的回報——比如希望孩子出國留學歸來,從此人生走上巔峰,可以成為你們口中向眾人炫耀的資本。
你們的潛意識裡,希望自己如今的「投資」,能夠換來更大的「物質回報」。沒有傾注足夠的陪伴、關愛、沒有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又如何期望子女能夠有一絲感恩之心呢?
每一個人在這人世間走一遭,最終都將以獨立的形式離開這個世界。無人能夠自由選擇自己的父母或者子女。
但是作為子女,自當以真情去盡父母生養之孝,作為父母,則不應以「盡孝」為前提,道德綁架自己的子女去承擔他們能力所不能及的壓力。
因為我們是你父母,所以無論我們對你付出多少與否,作為子女的你都應盡孝,這是你的責任。
因為我們是你父母,所以你一定要聽話,要做一個順從我們的「好孩子」,這才是孝順啊。
因為我們是你父母,所以我們怎麼會做傷害你的事情呢?「童年陰霾」都是滿口胡謅的心理學家編造出來的謊言,但是你作為子女,一定要懂得感恩啊!
這樣的無形枷鎖,如手鐐腳銬似地「封印」了無數中國式的孝順子女,他們長大後,提不起手去關愛他們的下一代,也邁不動腳奔跑在他們追夢的路上。因為那枷鎖的另一端,有著和他們拷在一起的父母。
兩代人,都應該有自己獨立的追求和不同的夢。而不應把自己的追求和夢,強行加之在另一方身上,異化成赤裸裸地索取。
紮根在我們民族血液里的盡孝的義務,最後,可能只會成為限制子女健康成長及自由飛翔的枷鎖。
大多數人都會有做父母的一天,當看著兒女背上行囊遠行,只用送上真誠的祝福便足以。
而作為父母的自己縱然年邁,卻仍然有著追尋自己精彩人生的大把時間。
即便至親,任何一方的過度索取,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