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精髓

與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

——淺談提高人才素質的非智力因素培養

——大荔職教中心 武少怡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中央頒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文件後,社會上普通民眾對於青少年思想道德發展的狀況有較多的議論。可以說,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一種緊迫的需求。然而,與此同時,普通民眾,廣大的學生家長常抓不懈的則是他們子女的學業,殷切地企盼他(她)們學有所成,出類拔萃,為社會和國家有所貢獻。上述二者,並不矛盾,同抓並不相悖,但在實際中大多數人卻輕淡了前者。一遇到子女違紀,厭學以至更嚴重的問題,便一籌莫展,甚至怨天尤人。筆者以為,思想道德與學業成績二者是一個本與標的關係。顯而易見,只有抓住前者,後者則自然成功。誠然,學業成功,有相當成份的智力因素,但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思想道德建設,則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不可迴避的客觀話題。

事實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黨團組織、校內外教育機構,對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不能說不重視,投入了較大的精力,也多次進行過認真的研究和思考。但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是:隨著社會的變遷,社會的青少年問題和青少年的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大眾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也關係到千家萬戶的期望與安康。面對嚴峻的形勢,人們不僅要問,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為什麼不靈驗呢?傳統的文化精髓是否要全部拋棄呢?這正是筆者要和大家探討的問題。

眾所周知,提到傳統文化,應首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精華,它被譽為東方文明的象徵。是我們當代創造和諧社會適應先進文化的重要資源之一。時至今日,儒學精華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仍有深遠的影響,他們運用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匡正品質,精進事業,使其終身受益。然而,儒家思想的發祥地,孔子的故鄉,由於歷史的變遷,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國家、民族蒙難的經歷,當代「文革」戧亂的浩劫,儒家思想被烙上了復古、甚至倒退和反動的罪名。儒家思想何罪之有?今天,該是為它正名的時候了。

一、儒家思想有很多現實的可取之處。

毛澤東曾經指出:「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對於儒家倫理思想,批判繼承其精華及合理成份,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加強新時期的社會公德,尤其是當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核心是「仁愛」。儒家把「仁」概括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則,認為其他的具體的道德準則都是由「仁」衍生出來的,這種「仁」的根本含義就是愛人。孔子要求人與人之間要充滿愛心,要「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強調對人要溫、良、恭、儉、讓。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待別人要將心比心。要推己及人,推人及於萬物,並認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無以為人。從這個思想看,其所強調的仁愛,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上,而且也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即對他人,對社會,對整個自然界都要有一種愛心。仁者愛人的主張,在一定的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正如郭沫若在對陶行知的挽辭中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些與中小學生守則中的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內容是一致的。可見古今,如出一轍。

有了「仁愛」的思想精髓,其他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倫理觀點,隨便拿來一條,也是適用的。如把「信」做為人的立身之本,將其看成社會關係中一種最起碼的道德原則。儒家認為,人無信不立。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在世上就會寸步難行。講究誠信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此外,儒家還認為,誠信是立國之本,是完美人格道德前提。它與今天《公民道德實施綱要》中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等內容是一致的,相通的。因此,儒家倫理思想雖是遠在兩千年前孔孟創立的,但它經過了若干朝代的實踐、擴展,修正和引申,經歷了古代、近代多種社會性質的檢驗,它的精髓要義到今天仍不失為警訓人們言行的律科,仍有它針對的現實性。

二、 當代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呼喚儒家倫理思想。

我們教師隊伍中接近50歲以上的人都有一個共同感覺:現在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難做,花氣力大,收效甚微,同時又覺得自己的學生時代並不象現在的青少年那樣「難管」。這也是一個無可爭駁的事實。因為,今與昔的成長環境不同。我們知道,環境是直接影響青少年道德發展中最重要的元素。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目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有幾個社會環境因素,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首先是市場運行規則的社會制約力。市場經濟最直接的價值表達是,以成敗論英雄,以物化結果論成敗。這種意識作為一種潛規則,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金錢第一」的物質化傾向,成為評價社會事物的唯一槓桿;權利、義務間的契約化傾向,個人和公共,個人和他人之間需要有制度、程序、契約等來規範和約束,這也挑戰了社會道德和誠信規範。因之,帶來的是精神現實化,青少年學生缺乏信仰是引發青少年社會問題的重要源頭。雲大學生馬加爵殺人案,人們曾經將原因歸結為貧困,生活壓力等個性因素。而馬在臨刑前的自白表明,信念的缺乏才是他走向深淵的根本原因。這是值得全社會高度重視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其次是多元化意識形態的衝擊:表現在東西方意識形態的碰撞,還有西方的價值觀對中國的影響太大了。

綜上所述,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正面臨著前人從未接觸到的成長環境,對於如何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做法,靈丹妙藥,我們是花了不少氣力的。時至今天,我們翻閱一下歷史,孔夫子「信而好古」,並不是盲目的復古思想,實際上他正是通過有選擇的「好古」,表露他本人對所處的綱紀松馳,禮樂崩頹的社會動蕩的政治局勢的不滿。當然,過去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但就從社會的變遷,引起當今思想意識的多元化現實看,就必須來一個正本清源,用一個適合我們國度、國情和民族習慣的精神思想範本。「跋山涉水去求經,不如堂前敬真佛」。這個「真經」,就是我們先人的儒家倫理思想。早在三百年前德國的大哲學家萊布尼茲曾經說:「由於社會道德世風日下,中國的「傳教士」應該來西方傳教。他說的「傳教士」是指中國的儒家弟子,中國這本「聖經」就是儒家思想。諸多方面,如經濟全球化是需要和國際接軌,但我們不能事事東施效顰,學不好別人的,又丟掉了祖先留下的聖本。儒家傳統文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從某個角度看,它的確有禁錮和阻礙社會發展的反動力,但更多方面,有值得我們永遠保留和加以光大的文化精髓。西方人崇仰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聖經教義與我國儒家的「泛愛眾」是同一旨義。學好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就理解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華。從另一角度看,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國」的偉大方略,其思想理論根據也就是出於民族優良的傳統文化與道德觀念。當代人的血脈里,有自己祖先的遺傳基因,尤其是青少年,正值長身體時期,思維敏捷,更易於接受傳統文化的感染與熏陶。再說,幾千年儒家文化在我國民間世代相傳,有深厚底蘊,廣大的家長更是樂於易於向下一代進行這方面教育的。

當前,我們要深刻檢討思想道德教育的誤區:如德育標準的高深脫離了青少年的實際生活;道德教育與人格,心理塑造的分離;社會流行價值的指引對道德行為養成影響過大等等。與此同時,並要著手改進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如立足現實,挖掘傳統。首先要認識和糾正在傳統教育中對傳統的片面詮釋,其次,挖掘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化元素等等。同時,在道德教育中要突出青少年的主導地位,努力形成教育過程中的群體互動。這些都是不少地區的成熟做法。當然,把習慣養成當作道德教育的重點,這是當今大多數從事教育者的共識。養成良好的習慣,住住比僅僅知道一個道理更重要。這方面,儒家思想文化的諸多讀本,就通俗而具體地述釋了有關言和行。道德教育從習慣培養做起,特別是從「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身邊小事開始,堅持訓練逐漸養成習慣。

在客觀上,要努力營造一個既有古代文化精髓要義又有劃時代精神氣息的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在此過程中,每個學校的主要領導要首先成為尊儒重德的楷 模,有意識地引導全體教師和學生學習儒家文化的精華。各科教師,根據其學科特點,生動而深入淺出地把這思想運用到教學中去。教思想品德的可以用「泛愛眾,而親仁」,教育學生認識愛是對世界的充盈;「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使學生認識以德來治理國家,充分顯示人格的感召力;以「見義不為,無勇也」引導他們崇尚見義勇為精神,弘揚社會正氣,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使其體會到學習和思索是一對連體兄弟,二者時刻不能分開,鼓勵他們勤於和善於思考,精進學業。凡此種種,不一而 足。青少年在每天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接觸到的「學而時習之」,「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恆念物力維艱」等等許多儒家經典文化的 名言警句,時刻提醒他們如何學習,修德,團結、節儉等,只有這樣經常性的 點滴培養,那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他們的學業成績,將會出現可喜的局面。那麼我們的素質教育定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代大學生教育的意義

(作者未知)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一般價值觀念形成的理論依據。儒學是中國的傳統國學,是東方文化的精髓。同時又是世界東西方兩大文明體系之一。她是承載著人類文明的一艘巨輪。從悠遠的歷史長河中駛來,還將駛向人類美好的明天!

  提到傳統文化,當首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學精華,它被譽為東方文明的象徵, 是我們當代創造和諧社會、適應先進文化的重要資源之一。源遠流長的儒家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儒家文化強調道德核心是「仁愛」,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核心是「仁愛」。儒家把「仁」概括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則,認為其他的具體的道德準則都是由「仁」衍生出來的,這種「仁」的根本含義就是愛人。孔子要求人與人之間要充滿愛心,要「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強調對人要溫、良、恭、儉、讓。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別人要將心比心,要推己及人,推人及於萬物,並認為仁是成人之道,不仁無以為人。從這個思想看,其所強調的仁愛,不僅體現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上, 而且也體現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即對他人,對社會,對度的要求非常高。仁者愛人的主張,在一定的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尊嚴和人的價值。正如郭沫若在對陶行知的挽辭中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些與大學生守則中的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內容是一致的。可見古今育人思想如出一轍。有了「仁愛」的思想精髓, 其他由此而派生出來的倫理觀點,隨便拿來一條, 也是適用的。如把「信」做為人的立身之本,將其看成社會關係中幾種最起碼的道德原則。儒家認為,人無信不立。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在世上就會寸步難行。講究誠信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

  儒家所倡導的這些人生觀,用來教育當代大學生,既能醫治少數學生存在的麻木心態,又能喚起生命意識,拓寬其精神空間,催其奮進,促其進取,形成積極有為、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二、儒家文化重的榮辱恥觀,對大學生的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儒學的經典《論語》里,有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如果能用道德來教育百姓,同時又用禮法來約束他們,那麼百姓就不但具備羞恥之心,而且能夠改過向善,可見孔老夫子把知恥的分量和作用看得很重很大,已經提升到治國安邦,惠澤百姓的高度上來了。

  孔子提出的榮恥觀如魚得水,大行其道,影響了中國幾千年。蘇武牧羊,是以守節為榮;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以勤政為榮;文天祥視死如歸,是以愛國為榮;楊震拒金,是以清廉為榮;鄭板橋詠竹,是以愛民為榮;林則徐不治家產,是以儉樸為榮,莫不是受了儒家榮辱觀念的浸染陶冶而成就了自身完美的人格和事業輝煌的業績。

  三、儒家文化強調「謙恭禮讓」、「寬以待人」,對大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主張「謙恭禮讓」和「嚴己寬人」。孔子指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尚書》主張「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孟子把一切挫折、困頓都看作是對自己意志的磨鍊,道出了「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孔子的弟子曾參發展了老師的學說,提出了著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理論:「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在這裡,曾子以自身為例告訴他人,每天至少要自我反省三次。

  這種自律意識到了孟子那裡,已不僅僅是一種修身方法了。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意思是說,你用一片愛心對待別人,別人卻不親近你,就要反省自己的仁愛夠不夠;你去管理他人,卻得不到他人的配合,就要反省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夠不夠;你以禮讓對待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響應,就要反省自己的恭敬程度夠不夠;凡是一切言行沒有受到預期應有的效果,都要反躬自責。很顯然, 孟子已經把這種自律意識提升為具體的處世原則。

  再後來,這種自律意識又發展為儒家「慎獨」精神。《中庸》第一章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種「慎獨」精神,對當代大學生來講都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用這些富有哲理的話語來教導當代大學生,使他們處理人際關係時逐步培養寬容的心態, 包容的胸懷,可達事半功倍之效。道德教育從習慣培養做起, 特別是從「勿以善小而不為」的身邊小事開始,堅持訓練,逐漸養成習慣。

  四、儒家文化強調社會整體利益,倡導見利思義,對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在價值觀方面,儒家文化一方面承認人有道德和物質利益的雙重需要, 不否定利的價值, 如董仲舒認為:「天之生人也。使之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 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義以生利,利以豐民」。而另一方面。儒家形成了明顯的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價值模式。如孔子以義利作為君子和小人的分野,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以後的大儒也有類似的觀點,如「先義而後利」;「君子思義而不慮利,小人貪利而不顧義」;「不義,雖利勿動」。

  當代大學生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年代,成長於社會的轉型期,各種思想、意識、觀念相互影響和滲透,呈現出一種複雜的、多元的局面。在這種背景下,他們的時代精神、時代觀念明顯增強,初步具備了一些現代意識,諸如主題意識、競爭意識、公平意識、效率意識、創新意識以及民主意識等。這是他們的主流,是積極的一面。同時, 由於他們生活經歷簡單,對許多問題缺乏深刻透闢的認識, 面對複雜的價值環境,導致他們中許多人認知與行為的背離,價值目標與現實取向的背離。而這與價值觀都有直接聯繫。

  值得注意的的是,我們用儒家文化的義利觀引導大學生樹立價值觀,一要借鑒其完整的體系;二要充分認識和肯定大學生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積極的價值觀念;三要把關心集體、關心他人、樂於奉獻、遵守社會公德作為教育的重點。

  五、儒家文化倡導胸懷天下、立志報國,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儒家文化認為,在國家面臨外敵入侵的危機關頭,人人都應承擔起救國救民的責任,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還要求人們把國家的昌盛、民族的富強、百姓的福祉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屈原「哀民生之多艱」而憤懣投江是愛國,岳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拚死抗敵是愛國。又如西漢名將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情壯志,北宋名相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風亮節,南宋愛國詩人陸遊」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詩句,文天祥被俘後,不懼威脅,唱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的高歌。所有這些都集中反映了為國分憂、報效祖國的精神境界。

  總之,在客觀上,我們應努力營造一個既有古代文化精髓要義,又有劃時代精神氣息的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其學科特點,生動而深入淺出地把這思想運用到教學中去。大學生在每天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接觸到的「學而時習之」,「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恆念物力維艱」等許多儒家經典文化的名言警句,時刻提醒他們如何學習、修德、團結、節儉等,只有進行這樣經常性的點滴培養,那麼,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他們的學業成績,才會出現可喜的局面。那麼我們的素質教育定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推薦閱讀:

如果孟子遇到莊子會發生什麼?
孔廟祭器不用豆腐,現在的祭孔還是這樣么?
儒生亦同志:我的信仰與性向
為何中國人以家庭成員稱謂稱呼外人
何謂心外無物、心物不二

TAG:文化 | 儒家 | 儒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