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觀與生活文集

 

 

中觀與生活文集

 

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中觀禪修

一、        關於中觀

   中道的智慧

    中觀的特色

    二諦

    無自性

    不一不異

    空性的體驗

    止觀

    見法

二、中觀禪修次第

    放鬆

    覺知

    觀照

    淨化

    欣賞

創造

覺醒

 

第二章  修行

    四聖諦----解脫的原理與方法

    如何息滅煩惱

    六根----修行的下手處

    四念處的修行方法

    觀想與觀照

    布施面面觀

    戒律

    安忍波羅蜜

    精進

    禪定入門

 

第三章、佛法與生活對話之一

 

    中道行

    生命的意義

    真俗無礙

    緣起無我

    探究真理

    聽聞正法

    思惟與直觀

    諸行無常

    動中的修行

    聞思修----修行的坦途

    止觀雙運

    因緣觀的實踐

    如實知見

    自我觀照

    法念處

    緣起如幻

    菩提心

    我是誰?

      

第四章  佛法與生活對話之二

    心的淨化

   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以智化情

    走出恐懼與不安

    活在當下的因緣

    從挫折到改變

    尊重與包容

    隨緣自在

    無悔心

    無畏心

    慈悲喜捨

    生活中的修行

    死亡的陰影

    安住當下

    情的覺醒    

    以慈悲對待恐懼

    順境中的修行

第五章 綜論

    現代人的學佛觀

    談隨緣

    清涼心菩提行

    婚姻中的自由

    佛法之究竟與方便

    從無常無我到真常唯心

    性空、唯識與唯心

    現代淨土觀

   大乘佛法對五欲的態度

    談感應與神通

 

第六章  妙雲集導讀

   學佛三要導讀 

佛在人間導讀

佛法是救世之光導讀

我之宗教觀導讀

青年的佛教導讀

佛法概論導讀

成佛之道導讀

以佛法研究佛法導讀

無諍之辯導讀

般若經講記導讀

寶積經講記導讀

中觀論頌講記導讀

    

前言

 

本書內容係作者在《正覺之音》歷年發表的文章整理編集而成。

    第一章「中觀禪修」,以放鬆、覺知、觀照、淨化、欣賞、創造六種方式運用中觀般若的禪修轉化心靈,以實踐為主。

第二章「修行」,討論有關修行的一些重要的觀念。釐清修行的原理、方法,空與有,聞思修、四念處、定與慧等觀念,幫助讀者得到更清晰的了解。

第三章、第四章「佛法與生活的對話」是以模擬對話的形式,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作為背景,呈現佛法的應用層次。文中所舉的例子,並不是特定的個人,而是藉由這些模擬對話、生活的素材,導入佛法。

第五章「綜論」,是對佛教思想、宗派、歷史以及現實世間界的現象,以法的觀點所作的延伸性討論,用意在解開困惑、打開視野,使讀者對佛法的究竟與方便、出世與入世等問題有一個中肯的認知。

    第六章「妙雲集導讀」,則收集了筆者為妙雲集中的十二本著作——如《學佛三要》、《成佛之道》、《中觀論頌講記》等所寫的導讀,印順導師以本身甚深的體悟以及特有的研究方法,提出有別於傳統佛教的見地,對於現代學佛者極具參考價值,本章導讀希望能引發您閱讀妙雲集的興趣。

 

 

 

 

 

 

 

 

 

 

第一章   中觀禪修

 

 

 

一、關於中觀

 

 

□ 中道的智慧

 

              

       佛教講中道,避免偏激的觀念和行為,中道的正確意義是什麼?中道闡釋的是不落兩邊的適中的道路。佛陀曾比喻說,上游的木材如果要順利的運送到下游,耍順著水流而行,不要靠到岸邊擱淺,也不要沈沒在水底,才能到達目的地。中道又如彈琴,如果琴絃太緊,聲音粗澀;琴絃太鬆,則聲音沈悶;不鬆不緊,聲音才會美妙。

在實踐上佛陀開示了不苦不樂的中道,自我虐待的無益苦行,或放縱感官享受的沈溺樂行,兩者都不能得到心靈的解脫自在,唯有依中道的智慧而行才能解脫。

 

    在觀念上的中道,則離常見—斷見,一見—異見,有見—無見等邊見,明瞭緣起性空的中道,這就是所謂的「中觀」。

 

    談中道必須明白緣起?如『雜阿含』三○○經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由此生故彼生,而不起「無」見,此滅故彼滅,因此不起「有」見,不落有無二邊,就是緣起的中道。

 

    十二緣起本是四聖諦中說明流轉還滅的集諦,而「此有故彼有」的原理,則是適用於一切法的。緣起法則說明了一切存在都是在相依相待之中呈現,世間萬象其中沒有永恆不滅的實體或絕對性,都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緣起的極致就是寂滅,而這寂滅不是灰身滅智、沈空滯寂的意思,而是伴隨因緣條件的改變必然改變,故諸法的本質即「空性」。

 

    既然,一切法歸於空,是否偏於一邊,而有失中道呢?須知「空」並不意味最終的結局或結論,而是指相依相待的因緣所生的萬象,當體即空,空就在每一剎那所呈現的各式各樣的現象中,展示它的普遍性,正因為世間萬象的根本性質是「空」,才能因應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段衍生其他現象(有),而使諸法的變化充滿各種可能性。可以說諸法緣起即本體性空、本體性空即諸法緣起,既不執著世間諸法必然「有」,也不執著世間諸法必然「空」,徹底了解緣起性空,即名為中道。

 

    由此可知中道並不等於中間路線,或兩邊加起來除以二那樣簡單,而是恰如其份、回到最真實的狀態,所以「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的中道,即是「諸法實相」。

 

    那麼,如何體認中道,並實踐中道?

 

    體認中道,就是體認到真相、生起智慧,不再執迷於錯誤的認知;實踐中道,就是將所見到的真相,內化為行動力,使偏離中道的身口意三業,回歸八正道、六波羅蜜的中道正行。

 

    所以,在生活中體認中道、實踐中道,就是要如實了知當下的情境,觀察它的緣起緣滅、依存關係,不要固著在某種思考觀點上、局限在某種經驗模式,而能以更超然、更開闊的視野來認清事物的真實狀況,然後依據這「無執、無滯」的空性智慧,化解內在的陰影、激情、臆測、成見,以及不合乎中道的偏見,然後適當地處理眼前的事物,如此則是順於中道的正法。

 

    在佛法裡,慈悲是一項修行方式,在世俗中愛心也是一種美德,然而如果偏離中道,就會有所缺失。如果出於慈悲和愛心而幫助別人的時候,忽略智慧的觀察,沒有見到對方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因為你的幫助,無論是金錢、勞力或感情上的支持,造成強固的依存關係,非但不能使他因為困境而學習、成長、獨立,反而因為依賴日深而更沒有自信,或不知珍惜、感恩。這就是缺乏智慧的溺愛,而非發自覺醒的慈悲,有些親子關係的問題都是由偏離中道所引發的。

 

    真正的慈悲與愛心是是要幫助他堅強地站起來,而不是使他更軟弱,或將父母兄姊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甚至需索無度、得不到則懷恨在心。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缺乏中道的智慧,真是可悲。

 

    以中道的智慧來處理事物,應觀察因緣,知道對方的想法、感覺和需求,並瞭解彼此互動的變化,而不是單方地固執己見。例如:辦理獎學金,若只是用清寒證明來決定幫助對象,並不一定就是恰當的,這種單一的、孤立的判斷標準並不完全符合緣起即空的中道。

 

    如何觀察因緣?這需要進一步經由晤談瞭解其家庭背景、人格發展,興趣專才,並作適當的生涯規劃輔導,真正對需要幫助的學生,培養其成為才德智慧兼備的人材,這是更為理想的作法。由於不拘泥以清寒證明為唯一標準,打破過份簡化的「證明及審核」的工作模式,而更能適當地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學生,這就是「空性」智慧的運用。

 

至於在面對生命中的各種際遇,如何以中道的智慧來應對?

 

    例如,我在工作單位,雖然努力工作,偶而也會有一些瑕疵,上司不假辭色的責罵,讓我的自尊心嚴重受損,真恨不得立刻辭職不幹了!但因為工作難覓,為了這份薪水,只好忍氣吞聲!

 

    憤而辭職或忍氣吞聲這兩種反應模式都是一邊,都是僵固的、陳腐的、局限的,沒有中道的智慧!如何是中道的智慧?

 

    同樣地,觀察因緣,放開視野,不要主觀地認定上司故意藉機羞辱你,也不要自怨自憐,覺得尊嚴被踐踏,避免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支配,依據緣起的義理分析整件事情:

 

    因為你最近有事心煩,注意力不集中而犯錯,而剛好加上公司的業務緊急,以及上司修養差、心情壞,所以口不擇言!這就是實際的因緣!既是因緣生,只要因緣改變,以後覺察力、少犯錯、業務不再急迫、上司心情好,不就沒事了嗎?何必憤而辭職,也不用忍氣吞聲,以理性的方式,中肯的應對,加上平常心就可以了!

 

    只是盡到自己的責任,那麼,放下對工作表現好壞的過份在意吧!畢竟好壞的評斷標準沒有絕對性,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然後,還要放開虛妄的「自尊」,那只是我慢的習性而已,這樣多自在!

 

    那麼,即使哪一天,明明自己沒有錯,卻偏有人找麻煩;或是自己受到賞識,交付重要任務,而同事卻因妒忌而冷嘲熱諷、說一些不合實情的風涼話,也都不必太在意,而能以緣起即空的中道智慧,淡然處之了!

 

    中道的智慧,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端看自己如何用心、如何修持!

 

  

 

□  中觀般若的特色

 

    中道的智慧就是「中觀」,闡揚中觀思想最完整而深入的,當非龍樹菩薩的中觀學莫屬,在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一般人談到修行,卻以為中觀只是高明的理論而已,不知中觀如何修,這是一種誤解。

    其實中觀的真義是中道的正觀,是佛法的精髓。至於中觀成為一個宗派思想,這是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在當時龍樹菩薩依據般若等經典,闡發深義,貫通阿含,並抉擇部派思想,以「緣起性空」作為法的樞紐,宏揚大乘菩薩道。

因此,中觀學,並不僅限於「緣起性空」的體悟,而是統合了大小乘的整體修行,包括四聖諦、三十七道品、菩提心、六波羅蜜、慈悲喜捨等,都是菩薩修學的科目。而中觀的「緣起性空」的修證,則是般若智慧的最佳詮釋。中觀的特質在那裡?本書試作一些辨析:

 

一、 空有不二

正因為世間萬象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畢竟空),所以能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如幻有);也正因為世間萬象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如幻有),所以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畢竟空),故如幻有即是畢竟空,畢竟空即是如幻有。因緣所生的諸法沒有常、一、實的自性,所以是空,因緣所生的諸法幻相宛然,性雖空而現象可聞可見,並不妨礙其功能的顯現,只不過是在流動、變化的當下被切割、抽離出來,在依存、對待的關係中呈現其差別和對立。而這些切割、抽離、其差別和對立也是不實在的,不過是意識在認知過程中所產生的偏執而已。

   一朵蓮花,從土壤、種子、發芽、含苞、盛開、枯萎、凋謝到腐爛歸於塵土,是一個因緣條件變化的過程,在每一個過程當下,包含根、莖、葉、花、水份、養份、陽光、空氣,都是整體因緣不可分割的展現。

將蓮花從大自然中孤立出來,認定為獨立的實體,這是自性見,是離空說有,落於實有。若是只看到蓮花凋謝、腐爛如灰飛煙滅般的、什麼都沒有的空無。則是不見緣起如幻的虛無斷滅空。還有離有說空,以為在因緣和合的蓮花之外,擬想超越現象的「空」。這些都不是中道的正觀。

中觀的大義是空有不二,因緣的幻化現象(相)是世俗假名有,本質上(性)是無實自性的勝義畢竟空。

 

二、立破善巧

   龍樹中觀論破邪見樹立正理,所用的方法是辯證法,破除自性見(誤認世間諸相具有永恆不變的本質)即可顯示實相(緣起性空),照見實相即是破自性見。不是先立後破,或是先破後立。

    雖然後來「自續派」的清辨論師沿用唯識因明論法,以宗因喻論法來證明空理,其實已非龍樹中觀論即破即立的本義。

破除自性見,不再存有錯誤的知見,即是實相,對實相必須親身體會、証得,並非依靠語言文字或邏輯思考而能理解,這不是世俗的理論架構所能推演出來的,因為理論架構只是概念的排列組合,還是免不了實有、實無的對立。

    印順導師的中觀今論第二章中道的方法論提及:「中觀以外的佛學者,以及一般人,他們以為:生是生起,滅是消滅;生既是生,即不是滅;滅既是滅,即不是生。生與滅,簡直是隔別無關的。佛說的「即生即滅」,是怎樣的困惱他們!」

「本來,這是世間普通的思想方式,和西洋三段論法的形式邏輯相同。如生是生非滅,滅是滅非生,這近於形式邏輯的同一律與矛盾律;不許生而可滅滅而即生的;即是排中律。這種含有根本錯誤的認識及其方法論,西洋的形式邏輯如此,印度的五分作法以及三支論法都如此,都不過是庸俗的淺見。若依中觀的論理說:生是生,也可以是滅的;離了滅是不成其為生的。滅是滅,也是生,滅是由於生,離了生是不成其為滅的。這從無自性的緣起法,說明如幻的生滅。這種論理方法,近於辯證的邏輯。」

立破善巧,正是龍樹中觀學的殊勝特色。

 

三、般若直觀

   「空有不二」是直觀的實相體悟,「立破善巧」是思惟的理論辯證,兩者都是中道正觀所必備的。中觀的體悟是由思惟進入直觀,由直觀再發出思惟。不僅僅是哲學的思辨,也不是只注重直觀體驗的反智論。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先分別說諸法,後說畢竟空」、「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諦而不動」,由思惟而分別法相,辨析真偽得到法住智及空勝解是聞思修的必經之路。

    有些人不能透徹了解佛法,倡言「不立文字」、專重體驗的禪修,即使得到美妙的體驗,例如看到各色鮮麗的光彩、和悅的聲音、怡人的景象、廣大虛空感受、身體消失的感覺、內心充滿慈悲、空靈的意象、忽然文思敏捷??????,由於沒有具足正知見,染著於各式各樣的六塵之相而不自知,極有可能誤入歧途,甚至以盲引盲,相繼入火坑,無法得見真實的性空緣起、無住涅槃,不能達到究竟解脫,仍然不離三界生死的大苦。

另外,一些偏重理論學術研究的人,把佛法當做哲學思想,落入第六意識的頭腦作用,無法體會第六意識之外的直觀(覺察能力),這也不是中道的正觀。就如開著車子,可以到達渡假旅遊的目的地,但若不下車,怎能體驗泥土的柔細、溪水的清涼和陽光的和煦?

    般若直觀,離言語文字,非思惟所能及,唯有親證,才能了知。智慧的直觀,能在覺知當下六塵境界之時,體証它的流動變化(生滅)、相依相待,完全沒有實體性、決定性,這就是性空緣起的直觀,可謂不假外求、當下即是,既不在遙遠的他方、不在經典文字上,也不在意識思想當中。中觀的般若直觀是多麼奇妙!

 

四、真俗無礙

   中道正觀是真俗無礙的,就在世間生活的情境之中,慧眼獨具,以人人本具的覺察能力,瞭然當下的身心、六塵,這即是真如、畢竟空的展現,真理和世俗是沒有隔礙的。

由於對真相的體悟,所以不耽溺於世俗的順境、享樂,也刻意躲避世俗的逆境、苦處。由於真實的見地,自然而然能隨緣任運,安住當下。

同時,由於知見清淨,不落入善惡、染淨、是非、對錯、成敗、得失的對立意識,知道煩惱與菩提全都是空無自性、因緣所生的,因此能接納自己仍有煩惱的事實,不壓抑自己的情慾,只要持續的覺照,既不無限地縱容,以致一直受至於煩惱;也不誤認煩惱的實存,而思強力對治。在法的喜悅中,逐漸自我淨化,到了定慧一如之時,自然內心光明清淨,貪瞋也消解於無形了。

由於在世俗中不染著,所以也無需憤然去批判、否定所有的社會價值、倫理道德。世間智者認為善法,我也從善如流、和光同塵,悲智雙修。世俗諦中,社會價值、倫理道德雖不是絕對完美,卻也有其相對的務實功能,世俗諦,以為既然世間虛幻不實,就放任不羈、顛狂、淫亂、怪異、桀傲不馴,這是不合乎中道正觀的,所謂「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是為邪空。」正是此意。

中觀行者由於體悟性空緣起的中道,即真實而入世間,即世間而出世間,真俗無礙,就在現實世界中心不染著,即是真自由。即使出現神祕經驗,也知道那是因緣所生法,而不會執取或排斥。唯有般若智慧,才能解脫煩惱。

    有些人感於人生的苦與缺陷,希望以超現實的神祕經驗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憾,其實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逃避而已,並沒有透視到神祕經驗同樣是無常、苦的本質,應以中觀般若的智慧明白地見到現實與神祕經驗的空幻性,因此不生取捨欣厭之心,放下即是自在。

 

五、法次法向

    中觀的修習是依循聞思修的次第循序漸進的,雖然,在進入無漏慧時,是頓悟頓入的,但在修習過程中,卻是要打好根基,消除知見上的障礙和情緒上的干擾,不以圓頓為高,這不是中觀的低淺,而是教觀並重,止觀雙運,「妙雲華雨的禪思」中大乘止觀法門中,將實修的方法作了很精要的說明,可以參閱。

這種修行方式十分穩當,且有成效,雖不急求開悟證果,卻可隨著勝解空性,功夫日深,水到渠成自然有所成就,貪瞋煩惱逐漸淡化,智慧光明自然顯現。

這樣的修學是合乎中道的,由於正見、戒律和禪定功夫的穩固基礎,可以避免狂慧的過失。另一方面,由於中觀空勝解的引導,很容易地區辨定慧的差別,不致落入誤以定境為智慧觀照的過失。如以禪修中的了了分明、不作意分別的清晰,當作是無分別智,那是不見緣起無我,如「冷水泡石頭」的枯禪。

 

六、以法為師

    中觀的根本精神是以法為師的,老師只是善知識,以明眼人的視野來指點迷津而已,他不是權威,也不鼓勵盲從,而是要人自依止、法依止,是十分理性的學習態度,真理必須自己去親證,他人是無法代替的。不是老師不慈悲,而是唯有在心靈上不依賴的人,才可以知見完全清淨,這也不是學生沒有恭敬心和信心,而是「依法不依人」的表現。

    更進一步說,不要依賴文字,要明白法的內涵,這是「依義不依語」。也不要依賴方便法,要契入究意法,這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還要以無所得的現觀超越意識的分別取相,這是「依智不依識」,這就是中觀實修法門「以法為師」的特色,以諸法實相為老師啊!唯有如此,才不致入寶山而空手回!

 

 

 

□ 二諦

      

                                              二諦無礙

 

    二諦就是勝義諦和世俗諦。『中論』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諦,則不得涅槃。」勝義諦是聖者自覺的殊勝境界,佛陀所覺證的真理,世俗諦指凡夫的常識境界。中觀思想之特色,即在此二諦無礙的中道正觀。一般人在研讀經典時,常感到困惑。如般若經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到底為什麼「無」?若以為什麼都沒有,則落入空無,無因無果,無善無惡,無是無非,無正無邪,連常識中的世俗現象也否定了,成為「惡取空」。在聖者心境中的「無」,以中觀而言是「無自性」,是「畢竟空」,但在世俗假名安立上還是「緣起」、「宛然有」的。也就是說,善惡、因果、正邪、是非的現象是不容抹煞的,但它的相對依存性則是所有現象的普遍真實。   所以,勝義諦所悟的是無自性、法性,世俗諦所見的是緣起的法相。聖者是二諦無礙的,所以名為般若智慧。凡夫迷於世俗而不見「諦」(真實、真理),所以名為無明。

 

順逆一如

 

  人生之所以有許多的苦,是由各種因緣和合而生,而最主要的就是「無明」--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而生起執取,就如水中撈月一般,自尋煩惱。

 

  人生的遭遇有順境也有逆境,也都是各種因緣所生的,個人的願望和努力只是其中一環,而與環境及個人條件是相關的。但是人只希望活在順境中,而排斥、抗拒逆境。其實,所謂的順境,例如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收入多、家庭和諧、受人尊敬、有權勢、有地位等等,以佛法的因果觀來說,不外乎從前所種植的善業,因緣成熟而現起福報而已。這其中,也包含了其他人的關懷和付出,所以身處順境,應感恩、珍惜和明白其因緣而不致驕傲,認為理所當然,甚至不知足,患得患失,這才是有佛法智慧的人。

 

    善因善果是世俗假名有,雖是如幻如化,卻不會抹煞這些現象的相對真實性,但就勝義諦而言,它是畢竟空、無自性、無常、無我的,因此心不染著,當下是自由自在的,即使美好的事物只有一剎那,也不必追悔、擔憂,因為只要把握當下善的、清淨的因緣,就自然沒有掛礙。

 

  同樣的道理,在逆境中,也要觀照它是因緣所生的。例如人的身體是由父精母血受胎孕育而生,加上飲食、環境及自己的保養等因緣。如果長相、身材、膚色、健康狀況不盡圓滿,甚至天生的缺陷或後天的傷害,總讓人覺得不滿意,甚至自卑,這些都是有因有緣的。對勝義諦而言,它是必畢竟空、無自性的,長得不好看,有病痛等現象,是沒有固定性、實體性的。如果自己不介意,別人也無所謂,反而視之為逆增上緣,加強發揮其他的優點,仍可以成為傑出的作家、程式設計師或美術師等等。

 

  在世俗諦方面,也許實際上有許多的不便和限制,而這些也是可以設法補強或克服,現今社會對弱勢族群的照顧已經開始重視。只要自己去除自卑感,以積極、無怨的態度勇敢走出心理的陰影,其實就是在實踐佛法「安忍」和「精進」的功課。

 

即世間而出世間

 

  一般以為:世間法是雜染的,出世間法是清淨的;世間法是庸俗、繁瑣、沒有意義的,出世法是神聖、殊勝、光明的。所以對於世間的工作、謀生、家庭、健康等境界相、身心相,抱持負面的態度,甚至認為辭掉工作,離開家庭,不理會色身(臭皮囊)是真正修行人的榜樣,而終日沉浸在讀經拜佛、打坐、持咒,甚至搬到道場「掛單」,才是精進修行的應有表現。

 

  以二諦的智慧來觀照,這樣的二分法,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不是佛法的正見。佛法是不壞世間相的,世俗諦中,每個人都有他的因緣,有他的本份,有社會的規範,職場的倫理,連身心的保養也要依於醫學保健的原理,雖不是勝義諦,但就世間而言,是有相對真實性,不容混淆的。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即對此有深刻的體認,而主張戒定慧的修持,菩提心的發趣,都是不離人間的,依人間的世俗諦而通往勝義諦的覺悟境界,才是真俗無礙的二諦正見。至於打坐、拜佛、親近道場、讀誦經典等事相的修行,仍然是「世俗諦」的範圍,是因緣所生法,這些形式都是修行的過程,而不是覺悟的境界。

 

  那麼,什麼是勝義?無論是工作、家庭、誦經或拜佛,能由這些事相中見到空性,心無染著,就是悟見勝義的出世間。可以說,不明白「空性」即是世間,即世間而覺悟其空性,就稱為出世間,並沒有離開世間的六根、六塵、六識、四大、五蘊之外的出世間。見到六根、六塵、六識、四大、五蘊的空性,心無掛礙,自在解脫,就是出世間。

 

  所以一個具足二諦正見的修行人,不會標新立異,炫耀神奇或違逆倫常,將自己的貪瞋煩惱、違犯戒律解釋為「煩惱即菩提」、「任運自在」,這是撥無因果的邪見。具足正見者可以隨順世間的善法,慈悲利他,和光同塵,隨緣隨份地淨化內心的貪瞋,逐漸契入勝義的空性,展現「無所得」、「無所住」的自證體驗。

 

中觀的修行次第

  

就在世間的事相中,可以見到出世間,這是在理上而說的,在修行次第上卻有方便漸次、法次法向的因緣,這修行次第是「法住智」所應知的,也是「世俗諦」所含攝的。

 

中觀如何修?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的「般若波羅蜜」、『學佛三要』的「慧學概說」以及『妙雲華雨的禪思--印順導師止觀開示錄』中,有很詳細的解說,讀者不妨參閱。

 

  大致說,先依多聞熏習,成就「聞慧」,明白二諦無礙的道理;然後思惟抉擇,精確理解到緣起性空的勝解,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相中,確立二諦無礙的理解,成就「思慧」; 再依定心觀照二諦,止觀雙運,成就「修慧」,等到止觀成熟,破自性見,就可以契證實相般若了。

 

  二諦無礙的正觀,當然是觀照一切法無自性的,但在善巧方便上,凡夫我執堅固,若一下手就泛觀一切法空,就如天馬行空一般,不著邊際。苦的大部份原因既然在我執、我見,就應扼要地先觀察「我空」,我無自性,唯假名,才能將愛染的根本源頭息滅,得到身心的自在。

 

  我空觀,自然是以五蘊--色、受、想、行、識及六處--眼、耳、鼻、舌、身、意的組合及根、境、識的相依相緣為觀察的要領。由五蘊與根、境、識的和合而理解自我是緣起假名有,自性不可得,即體證勝義諦的「無我」了。同時在修行的過程中,凡夫對自我的執取,以「色身」的貪染為最深重,為了色身的生存、健壯、美麗,很多人不惜花費大量的金錢、時間,或過份的擔憂、恐懼青春的流逝和死亡的到來,所以要優先破除色身的執取。色身原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有其因緣法則在運作,人體就如一部精密的機器,是四大和合的假相,破除自性見,即知色身是無自性空的。

 

  以上就是由身空、我空到一切法空由近而遠的方便漸次,這與阿含經的四念處法門是相通的。

 

中觀在生活中的運用

 

  至於在日常生活中,若起煩惱,以中觀的修行方法而言,不妨採用歷事練心、觸處皆真、隨境而觀照的方法,這是現代人在繁忙中可以運用的方式。假如:有婦女身為家庭主婦,又兼職業婦女,要工作又要照顧先生、小孩、公婆,無盡的付出,為了家的和諧幸福,可說是任勞任怨。可是有朝一日,發現先生在外有紅粉知己,相談甚歡,親切倍至,想到自己在家何曾有這般待遇?不禁悲傷、憤怒,無法克制,這時該怎麼辦?

 

  所有的分析、自我說服、自我安慰或壓抑、忍耐都不能釋懷,當然,可以找好友傾吐、發洩或興師問罪,討回公道,但重要的是冷靜下來看清真相: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的發生必有許多的緣起在其中,但在自己的主觀認知中,「家庭和諧、幸福、溫暖」的信念根深蒂固,看不見這只是世俗的價值,是由因緣所生,無自性的。若非家庭每個成員的心靈不斷地成長與智慧、慈悲不斷地增上,那麼「家庭和諧、幸福、溫暖」就不能只靠無怨無悔的付出,但忽略彼此的溝通和情感交流而實現的。

 

  看到「和諧、幸福、溫暖」是世俗假名有、勝義無自性的真相,才可以從根本上放下執取,心態歸零,重新面對,改善和處理彼此的關係,這是中觀在生活中的運用的一例。

 

 

 

 

 

 

 

 

 

□ 無自性

 

 

   

 無自性是事物的真實狀態,猶如行雲流水般的暢通,

形相不斷地轉換,鮮活而豐富,不是任何東西可以侷限的,正因為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性,所以充滿著隨緣幻顯的各種可能性。可是當自性見生起時,猶如水結成冰,

只能一塊一塊地相互碰撞,不復能相溶合。

 

 

 中 觀對於諸法實相的探討,乃綜合了般若經與阿含經的空義,闡發緣起性空的中道正見。如中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觀即是不落偏執的、對立的思考和認知模式,直觀事物的真實狀態。空即是無自性,其中對於自性見的破除,更是不遺餘力。而無自性空,在般若經常以空、無相、不可得、無所住、緣合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在阿含經中則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離、斷等不同的方式來描述;而中觀則以緣起觀來把握。

「緣起」是什麼?「緣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一切法因緣和合即生,因緣離散即滅,「因」指主要因素,「緣」指其他眾多因素,沒有一法可以例外。我們每一剎那所見聞覺知的現象都是緣起,大至宇宙、星辰、山河大地,小至人體的細胞、分子、原子、量子都是緣起,遠至他方世界、天堂地獄,近而鄰里居室、身心活動,無一不是緣起的展現。

 

如何分析緣起?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因果關聯的分析:例如一個公司由集資創立、招募員工、購置設備、經營業務而成為信譽卓著的公司,可以分析它有今日成果的主因和助緣。二、相待(相對)關係的分析:沒有大就沒有小,沒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沒有煩惱就沒有覺悟,沒有評量就沒有分數。當因緣條件改變則事物隨之改變,如前述的例子,若公司經營不善,則形象破壞;評量標準提高,分數就會降低;覺悟事情的真相,煩惱就會減少。若不能透過智慧看到因緣條件,而只是以合理化的心態看待事物,則不容易看到真相。而一般人由於預存許多見解,以致沒有辦法真正的看到事物全然的風貌。

 

那麼「自性見」又是什麼?「自性」指自己成立、自己存在、有實在性,固定化、單一化等性質,即不從緣起。「自性見」就是覺得雖然有些事物是緣起,而有些事物是有自性的。對事物有實在感、固定感、單一感。各式各樣的預設觀點、主觀認定,也都是自性見的表現。而無自性就是沒有絲亳的「自性」可得。一切法從緣起,所以無自性,既然無自性,就只有依緣而生滅,沒有任何非緣起的存在。破除自性實有的執著,對事物即不再有主觀的投射和對立的偏執,而能見到事物真實的呈現。

 

 

 

 

自性見的生起並不會改變事物的「無自性」的基本性質,自性見只會使我們的心扭曲、蒙蔽,以為事物如自己所認為的那樣,是個別存在、孤立、單一而有實體的。這種錯誤的認知使人不自覺地認定有一個實在的自我要維護,有實在的東西可以讓人快樂或痛苦,所以也就有實在的擁有或失去;而這種錯誤的認知正是使人陷入煩惱的根本原因。當一個人智慧開啟,明了無自性,破除自性見,則能明了緣生緣滅的真相,不再去執取那些無法捕捉的幻象,放下即是自在,行所當行,受所當受。心靈即呈現明覺、柔軟、開放、寧靜、喜悅的品質。

 

一個人如果對於金錢有自性見,就會以為金錢是實在的,有了它才會快樂,沒有它就一定很痛苦!常常不自覺地積聚財富,看到銀行存款數字愈來愈多,想了就陶醉;若是金錢損失或收入減少,或即將失業,就惶惶不可終日。

 

依緣起的智慧,觀照到金錢的無自性,明白金錢只是一套世間法的交換機制,可以將每個人的勞力、腦力、資源、物品透過彼此認可的方式換成金錢,當需要時再由這些金錢換成自己想要的勞力、腦力、資源、物品。所以這整個過程就是緣起。

 

由此可知金錢是流動的、緣生緣滅的,有來也有去,重要的是透過什麼因緣得到,用在什麼因緣上,如果正當(正命)所得,用在家庭日用、儲備或保險、布施供養、經營事業,那是不致於生煩惱的。因為有智慧,知道金錢的無自性空,所以不會被金錢綁住,成為金錢的奴隸;量入為出,生活簡單,樸實無華,自然不需強求高所得;或收入比別人少而自卑。因為高所得和低所得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而金錢只是流通系統的中介而已,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有此認知,就可以接納當下的因緣。積聚而不知運用,等於沒有用,妥善運用金錢,才能夠發揮金錢的價值。對於金錢的正確認知就是智慧,有智慧就可以消除煩惱,而布施、供養,更能增長福報,因果循環,果報(回餽)就是金錢不虞匱乏。

 

其次,如果對於愛情生起自性見,也會以為愛情是實在的,有了它才會快樂,沒有它就一定很痛苦、終生遺憾!因此,年輕人憧憬愛情的浪漫,一旦失戀,就萬念俱灰!其實,愛情也是緣起無自性的,人們心中總有一幅理想對象的圖像,當與對方接觸時,她(他)的面貌、動作、笑容、言談剛好符合這幅圖像,於是立即來電(心動)了,愛情降臨了!可見愛情也是因緣所生法。

 

    同時,愛情也是相對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那是主觀的投射,沒有絕對性。既然如此,一旦因緣改變,如心境、想法改變,或習以為常,失去新鮮感,不再相互吸引,感情就要變質了!這時就得受苦了!有智慧的人觀照愛情的緣起無自性,愛情的發生是大自然的驅策力,由於荷爾蒙的分泌和內心的想像而生起,當這些因素消褪,愛情隨之消褪!愛情只是一種感受和互動關係,如果把它當成一樣東西來追求,那就沒有看到真相。愛情沒有實在性、固定性,也無法由整體的生命中分割、孤立出來,只是雙方人格與經驗所產生的投影、幻相罷了!有什麼可以執取而放不開、捨不掉的呢!明白好感只是好感,當意見發生爭執時,生活習慣有衝突時,就會覺得討厭。無自性空,沒有絕對性,這就是真相。

 

沒有執迷、沒有幻想,回到真實的當下。以柔軟心、珍惜心、關懷心,活在當下的互動中,沒有煩惱,內心喜悅、自在,這就是中觀智慧的展現!

 

 

□  不一不異

 

 

     

 

 

 

 

     『中論』偈頌云:「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不一不異可說是八不中道的重要一環。一與異,是人對兩件事物作比較,所得的結論,不是一(相同、同一),就是異(相異、差別),但以中觀來觀察,一或異只是在某種比較標準或前提之下的認知,而非絕對或一成不變,而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例如:由「一」粒種子,長成「一」棵樹,有很多「不同」的分枝,和千百片形狀「不同」的葉子,結了「眾多」的果實,而每片葉子、每顆果實的生物結構都是「同一」的。一或異,只是在全體的因緣中,依照選取的角度而顯示出來的,並不是實質的存在,所以是「不一不異」的。

又如:我們認為小時候的我和現在的我是同一個人,這是一,但是體型、思想、行為卻又是不同的,這是異。當我們遇到知音、志趣相投的人,則又覺得是「同道」、「一條心」。認為從小到大是同一個人,是站在延續的立場說的,認為小孩的我和大人的我不同,是站在身心改變的立場說的,而同道,則是站在志趣、想法相同的立場而說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真實的一或異,是在有了世俗約定的認知架構下,才方便建立「一」、「異」的概念,並發展出語言、文字的表述。

即使在佛法中,也是有一與異的顯現,「同一」實相,因契應於「不同」的根機,而出現「相異」的教法,同「一」真相,因為認知的深淺而有究竟與方便的不同理解。例如有人主張「一切法空」,有人則認為「空有不二」,如果執取任何一種觀點,事實上這表示他並沒有澈底體證空性,所以才有諍論,如果不執取任何一種觀點,說空而不著於空,空亦復空,假名為「畢竟空」,則沒有過失。若以「空有不二」則意指畢竟空即是因緣有,不執空不執有,「中道實相」不可言說,這樣說也沒有過失。

反之,如果執著空而否定因果,無信無戒,則成惡取空。如果以為有一個實體的「真心」「妙有」才是究竟,則連對空也沒有正確認識,錯以空為「無」,別有本體,這是不明白緣起幻有即無自性空的勝義,若執持這種觀點,而不能通達真實,言說無礙,即流於自是非他的宗派之諍,永無寧日,既不能增長智慧、慈悲,達到寂靜、自在和喜悅,也沒有能力幫助不同觀點的人。

中道的不一不異才是不落兩邊的正法,不因說空而破壞世俗假名有,空得太過頭(矯枉過正);或是說妙有而認為有些空,有些仍然是不空,這是不及(不徹底),空與有,既非一也非異,法相有不礙法性空,法性空不壞法相有,這是中道第一義。

任何觀點都只是「想蘊」的運作,都只是應機說法的方便,真實是無法言說的,所以,「差異」是可以改變,可以統合的。但是統合並非統一,見解一致只是假相,只是暫時的,因為「一」也仍然只是「想蘊」的運作的一點而已,實相中,既無「一」,也無「異」。

那麼,真實到底是什麼呢?真實是不可分割、沒有界限的,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等大自然的現象,親子師生、朋友同事、同鄉同道等社會關係,聚散離合、成敗得失、恩怨情仇等人間百態,以及行住住臥、喜怒哀樂、思惟推理等身心反應,一一皆是無自性,沒有絕對區隔的,豐富多彩的「異」和相似相類的「一」都只是因緣和合、相依相待之中的假名施設而已,可以說:一、異只存在於內心的認知架構之中,並不是實質的存在。

在日常生活,「不一不異」的理論又要如何來應用呢?以佛法對人心的分析,煩惱的根源在於「欲」與「見」,而在社會層面上,不同的利益、愛好、思想、見解往往造成紛爭,所以有人以為只要利益、愛好彼此一致,思想、見解統一,就可以達到世界和平,殊不知,人與人的差異性是無法抹殺的,這是由因緣所生,不能以強制性的利益分配和思想灌輸來達到目的。尊重差異、溝通分歧才是處理差異性的正途,因為以佛法的智慧來觀照,差異並非絕對而固定的。

就以對一般事務性的觀點來探討一異的問題,甲認為計劃A是最佳選擇,乙的看法卻認為計劃B才是最好的,而A、B兩案只能選擇一案來進行,那麼究竟如何是好?在表象是相異的兩種作法,但要以智慧來觀察這相異並沒有絕對性,只是背景因緣的差異而已。然而事情的成敗往往繫於決策的正確與否,折衷式的中間方案也許可行,也許根本不可行,A、B兩案各有其考量的重點和優缺點,經過充份討論、考量評估之後,再作決定,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即使自己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也不必堅持己見。

A、 B兩案都不是絕對完美的,若照A案執行,發現效果不如理想,很可能改行B案,這就是變通性,能以真實狀況為依歸,而不執於其中任何一種意見,就是智慧的表現。又如,在同儕團體中,也有「認同」的問題,因為不同於群眾、沒有歸屬感而有隔閡,感到孤單和不安。例如參加旅遊時,大家都是攜家帶眷,只有自己是未婚單身,覺得孤單落寞,只因為跟別人不同,而認為自己和別人不是同類,內心放不開。如果自己打破「一、異」的定見,「跟別人不同」只是自己的想法,不要有這樣的分別心,視別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打成一片,也多關照長輩和晚輩,旅途將更為溫馨,怎會覺得孤立呢?

相反的,有時也會覺得什麼都跟別人一樣,未免太平凡,總要有一些超勝、優異之處,才足以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因而一味地追求出人頭地、修練超能力、甚至不自覺地以奇言異行來凸顯自己,這又是對「異」的執取,當然其中也引生了我執我見,不能安於平凡,也是一種由缺乏智慧所產生的心病。

當知:一、異是自然的呈現,皆是如幻如化,與人相同又有什麼不好,不執取異為美好,心就會平靜下來,智慧不假外求,當下觀照自己的不安而看到真相,這就是般若智慧。

 

 

 

 

 

□ 空性的體驗

                                                                 

 

    『般若經』云:「深奧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是其義,不生不滅是其義」。『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空不但是大乘佛法的共義,也是阿含經所認可的,如「眼空,常恆不變異法空......。」至於如何體悟空性,進而安住於空性,更是大小顯密各宗所共同重視的。

體悟空性的智慧稱為般若,空性又稱為實相、真如、法性、實際等,這些都可說是空的異名。能悟入空性,不但自身可以趨解脫,對於大乘行者而言,也是以勝義菩提心,廣行慈悲利他而不退墮成為「敗壞菩薩」的保證,對於「人間佛教」實踐者,更是生生世世淨化人間的宏願得以落實的重要本領,否則自身煩惱無明深重,自顧尚且不暇,如何能「救度眾生」?

  但是空是「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的,有什麼方法,能循序漸進,順入空性?首先,我們要正確地理解「空」的含義,空不是「無」,也不是形而上的「本體」,不是一種「理論」,甚至也不能說是一種「境界」,空是每一個現象,任何一種存在所共同具備的性質—沒有不變性、孤立性和實體性。所以,這只是一切法的真相,雖然可以用理論解說,可以用心去體會,卻不是「言說」、「思惟」等心意識的作用,因此,空即是諸法實相。

  悟入空性的方便,以「無常」最容易下手,無常並非「實體」的存在,而是「常性」不可得,也就是沒有固定性,一切都是在變化的,有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的過程,沒有絲毫的固定性。無常看似簡單、易懂,但要深化到內心,廣泛地了知沒有一法可以例外,就要下一番功夫。在經驗上,我們可以體會大自然的變化、世事的變遷,以及意識的流動,但在認知上仍有一些盲點,例如有人相信永恆的「上帝」、「天堂」、「靈性」、「真我」等精神上的不變性,或「極微」、「剎那」等物質上的不變性。精神上的「永恆性」,其實是非經驗的想像產物,或在專註定心中的心靈意象而已。至於物質上的「永恆性」,經過科學的探討,也已經證實質量、能量、時間和空間都沒有固定性。

  對於無常的體驗到了深刻的地步,就會對人生觀、宇宙觀產生重大的蛻變。生命既然是剎那不住的,世事既然是變幻莫測的,而宇宙本身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是可以依恃的保障呢?沒有,一點也沒有,唯有在無常變化中,內心安住,接受無常的事實,坦然地活在無常中,不要求永恆不變,因為要說永恆,「無常」可以算是不變的真相,徹底的真實了。同時也不依賴任何保障,唯有把握當下,精進努力,才是使「改變」更順暢的有效途徑。不喜歡的人、事、物既然已經來了,就好好應付,喜歡的人、事、物來臨,也要善加愛惜。死亡、意外、不幸,誰也不能倖免,存活、好運、美滿幸福也是無常的。一切「有為法」都會成為過去,唯有「無為法」--無常或空性,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沒有渴望、企盼,也沒有逃避或抗拒,只是真實地活在當下,就是安心之道。

  無常的體驗不僅讓我們內心自在,在對人、事、物的看法上,也會有更寬廣的空間,一切都是會改變的,可以進步的,可以展現積極性、開創性;只要努力修行,即使是煩惱的眾生,也可以成為圓滿的佛陀,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困難的事情,經過智慧的觀察,可以迎刃而解。由此而推演,對人比較沒有成見,也更有包容性,對事也比較能保持彈性,不會死腦筋,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這不是天真的樂觀,而是參透萬化之後,所見到的可能性。

有了無常的體驗,還要進一步體驗空性,空是沒有孤立性和實體性,一切現象都只不過是各種聯結和關係所相對襯托,呈現出來的形式而已。體驗空,不必遠求,當下就地取材就可以做到。如果您正在吃蘋果,您就來觀察蘋果的空性。蘋果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存在是因為有種子,有土壤、陽光、水份養料,有人栽種,運銷,你再從店裏把它買回來,這就是一種關係和聯結,才有蘋果在眼前可以享用。而當前的蘋果與周遭的一切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結。首先,它與你的身體聯結,一口一口地進入你的胃腸。同時它也沒有離開地心引力,它的紅色表皮,由於燈光照射,看來十分可口,它的滋味,被你的舌頭和你的心識辨識。所以它不是孤立的,它只存在於所有這些關係之中。

 

我們可以再觀察更複雜的現象,但是同樣地,它也沒有孤立性和實體性。假如我們現在正在工作,這項工作需要依存於你的公司的客戶需要,你的專業知識,公司內部分工,你的身體、頭腦的精密協調之下,逐步完成。而這項工作提供了很多客戶服務,讓他們得到生活上的便利,帶來了公司的利潤和你的收入,以及家人的溫飽,進一步帶動社會的進步,它像一面關係的網路,你的當下就是中心點,而沒有任何終點或絕對界限。

 

  當我們經常把眼光打開,不再侷限於自己所看到的部分,而留意到各種關係和聯結,我們就逐漸生起空性的智慧,我們會發現每一個現象都比我們過去所認定的更為鮮活、豐富。在現象上,每一事物的存在,表面上是可以區隔、劃分開來,然而在智慧的深入觀察之下,你將會確認事物之間的真實、絕對的界限是不存在的。只不過為了便於辨認,所以給它一個名稱和定位。實際上,不是先有兩樣事物,然後發現彼此的聯結和關係,而是在根本上,存在就是連續的、關聯的,沒有界限的,這就是事物的本質--「空性」。

 

這種「空性」的觀察和體驗是我們所不熟悉的。除非不斷地把眼光從膠著於「單一化」、「固定化」、「絕對化」的習慣中扭轉過來,不斷地移到它的連續和關聯上,才會把這種無始以來的「自性見」打破。

 

當我們愈來愈活在沒有「絕對」、「界限」的狀況中的時候,我們的心靈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蛻變。我們將不再用固定的角度來看待事物,而開闊視野。腦海中不再堆滿了「自我」、「自尊」、「追求完美」、「害怕失敗」、「逃避現實」、「絕對正確」、「有用」、「沒出息」等等一大堆僵化的思考模式。全新的世界將會展現:每個人都有希望,每件事都有可能,人生是無止盡的成長和學習。成就只是感覺,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都有價值,周遭的事物,包括大自然,都有它的美感。由於這樣的改變,空性的體驗使人更有活力、欣賞能力、創造性、平靜以及愛心,這就是佛法的「覺」所引導的「菩薩道」、「菩提行」。它沒有佛法和世間的對立,所謂「當體即空」,「佛在人間」就可以透過空性的智慧來實現。

 

  生命在我們的認知中有著種種的苦、缺陷和侷限,透過空性,我們的心靈找到自由和喜悅之道。佛法並不是要我們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否定生命,而是要以智慧和慈悲來自我改變,進而改變這個世界。每個當下的存在都具備無限性,無論自他,小至一花、一草、一言、一行,一個情緒、一個想法,大至社會、人類,法界有情,都可以這樣來觀察、體驗它的空性。可以說,隨處隨時都是學佛的契機,不是嗎?

 

 

 

 

□  止觀

 

許多人談修行多知道「止觀雙運」,但止觀禪修內容深廣,到底詳情如何,不容易明瞭,這裡就個人淺見試作剖析:

    以中觀為主軸來說明,般若慧的修習可以分為聞、思、修三個階段,聞慧是由聽聞正法而得的「緣起即空」的正見,思慧是由對實際事物的思辨歸納得到性空緣起無礙的義理,因為已經深解空義的內涵,不再為名詞的不同而困惑,這稱為空勝解,研究佛法的了義說而能應用於日常身心的觀察,多能得此受用,並且在解說佛法時,能夠觸類旁通,顯現辯才無礙的智慧,有時稱此為「大開圓解」。

    但思慧仍以思辨為主,不是定心觀照,所以面對情境還要稍加思索,頂多因為熟練而不假思索,立即呈現空義的理解,就像套公式一樣。要到修慧,也就是止觀雙運,才能觀照空性。

什麼是「止觀雙運」?它與思慧不同之處在於:寧靜中穩定而清晰的觀察,什麼是觀察?觀察有別於想像、猜測,它是如實的;它也不同於現量的覺知,僅止於現象的了了分明,而是要去發現它內在無自性的本質。

在思慧的過程中,觀察是較為侷限、粗略、不穩定的,而且思考、概念較多是散心的觀察。在止觀雙運中,由於定心專注,呈現開闊、細緻、穩定的觀察,而且思考、概念較少,是定心的觀察,稱為般若觀照。

這是有動力的觀察,不是給自己一個答案就能滿足的,所以,具有穿透性。止觀的過程事實上是在探索未知領域的心靈活動:心中鍥而不捨地尋找無自性的真相

修觀出入息和念佛而定心,在進入止觀時,就要觀察呼吸和佛號的無自性。以觀出入息為例,出入息相依於胸腔的起伏,空氣的流動,神經系統的指令,這種相依關係是可以現量觀察到的。

將注意力由呼吸轉移到「關係」、「互動」上,仔細地探索,找尋「呼吸」是什麼?由於在認知上,實體性的概念習慣模式根深蒂固,總覺得呼吸是實在的,只是不去看它而已。

在觀察而心開始散亂時,即回到專註定心。等心收攝寧靜,繼續觀察體會「只有依存」的狀態,時機成熟,忽然發現,呼吸不過是一個「虛擬影像」而已!它是整體身、心、環境的依存因緣中的一個片段,這就是「無自性」——「沒有它自己的實體性」的現觀!

由持名念佛而進入實相念佛也是同樣的方法,在專註定心念佛之時,仔細觀察佛號音聲、佛的意象、能念的心皆是依存關聯的存在,沒有自性實體,在觀察而心開始散亂時,即回到專註定心念佛,等心收攝寧靜,繼續觀察體會念佛的整個因緣生滅、無自性。止觀雙運,時機成熟,忽然發現,念佛不過是一個「虛擬影像」而已!它是整體身、心、環境的依存因緣中的一個片段,當下照見空性。

由呼吸的如幻無自性,或念佛的如幻無自性,進一步觀察五蘊和合無我,我們認為客觀實在的人、事、物和整個世界也是如幻無自性,乃至內在的心理活動——情緒、思想、意念、覺知都是如幻無自性的。

這時,就可以領悟到:任何的存在,包括能知、能覺、能作、能想的主體如幻無自性,所知、所覺、所作、所想的也是如幻無自性,能所雙泯。乃至一切差別對立的存在:大小、高低、好壞、美醜、成敗、苦樂、染淨、迷悟、生死都是如幻無自性的。

由現觀呼吸的如幻無自性到一切法的如幻無自性,其實是一貫的,如一堆稻草,從一個角落開始燒,最後把這堆稻草完全燒掉。般若智慧的現觀,由少而多也是如此!在持續的「止觀雙運」之下,一切自性見終將完全清除,知見清淨,般若慧眼清澈明亮,當下就能照見諸法的空性,一切事法當下都如幻影一般,有、無,生、滅,一、異,去、來都是不可得的。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有關般若波羅蜜的修學中有一段很重要的開示:

 

「想修學般若,契悟真實,先要對於一切是世俗假名有,自性不可得,深細抉擇,而得空有無礙的堅固正見。假名有與無性空,是相成不相礙的。所以說:『宛然有而畢竟空,畢竟空而宛然有』。有極「無」自「性」的「正見」,而不壞世俗緣起有的一切,這就是聞思慧的學習。如定心沒有修成,那還只是散心分別的觀察。如修止而已得到輕安,已經成就正定,就可以不礙假有的空性正見,依定修觀,入於修慧階段。那時,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名『有分別影像』。觀察久了,就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名為『無分別影像』(這是不加觀察的無分別)。如安住了,再修觀察;這樣的止觀雜修,都是以無性空為所緣的。觀心純熟時,安住,明顯,澄淨,如淨虛空的離一切雲翳一樣。那時,『一切法趣空』,觀一切法相,無一法可當情而住的,都如輕煙一樣。修觀將成就時,應緩功力,等到由觀力而重發輕安,才名修觀成就。以後,就「止觀互相應」,名為止觀雙運。以無分別觀慧,能起無分別住心;無分別住心,能起無分別觀慧。止觀均等,觀力深徹;末了,空相也脫落不現,就「善入於」無生的「寂滅」法性。到此,般若──無分別智現前,如說:『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又說:『慧眼都無所見』。唯識學也說:無分別的真見道,是離一切相的,從凡入聖的畢竟空慧,為印度大乘學者所公認。這與末世的擬議圓融,不知重點突破的方便,不可並論!」

這當中,有幾個重點:

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觀察」。和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這種觀察如本文所述,是在眼前的實際事物中見到無自性,而「自性見」的消除,就是空性的智慧顯現。所以觀察「自性」———實有性、固定性、孤立性不可得,也就是發現認知投射於事物上的的凝固、僵化、侷限的繆誤,無自性只是還其本然而已。

其次,而以無性空為所緣而修「安住」(定),就是慧見的保持,散心的觀察由於沒有定力來保持這清澈的慧見,所以容易退失,僅成為理悟,缺乏隨處皆能現前的慧照的穿透力,這點對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功夫深厚,慧悟才能透澈,古代禪宗行者重視功夫,這是有其道理的。

再者,觀察的對象,不能隨意而觀,須要重點突破,由最切近的身體到心理狀態和活動,觀察它的無自性,引生無我智,這是必要的過程,由此再廣觀一切法,才不會失去焦點。觀察一朵花的無自性,只能去除對這朵花的染著,而觀察身心無我,卻可以迅速地達到清涼自在,智慧空性雖同,而觀察對象的不同,結果也會有所差異。

    另外,在止觀即將成就時,不必再刻意用功夫,放下對止觀功夫的取相,不假作意,止觀自然地現前,所謂空亦復空,般若亦不可得,能觀的般若智和所觀的無性空,能所二者俱泯,善入於寂滅,這才發起無漏慧。

 

 

 

 

 

 

 

 

 

 

 

□ 見法

                            

見法

   

    一般修行人常常談到「明心見性」或「開悟證果」,但往往是眾說紛紜,而且常是陳義過高,或含混籠統,不是一般修行人可以循序漸進而體證的,經典中到底有何依據?凡聖的關卡在那裡?確有必要加以釐清。

 

導師在『成佛之道』「三乘共法」章有一段關於初果的偈頌;「見此正法者,初名須陀洹,三結斷無餘,無量生死息。」,並解說:「見了正法,斷了煩惱,也就斷了生死,因為生死苦果,是以煩惱為根源而生起的,因斷果也就斷了。證到初果,可說『無量生死』都己經『息』了。經上說:如大池的水都乾了,只剩一滴、二滴一樣。分別來說:在沒有證悟法性以前,未來的生死是無數量的。等到初入聖流,斷了三結,再『不墮惡趣』。三惡道的業都失效了,三惡道的苦果,再也不會生起了。剩下來的,人間天上的業果,稱為『極七有』。就是說:最多是七往天上,七還人間,一定要永斷生死入涅槃。這樣看起來,到了初果,生死幾乎都盡斷了。現在雖還是生死身,雖可能還有七天七人的生死,但實已見到了生死的苦邊,生死再不會無休止的延續下去了,所以在聖位中,初果是最可寶貴的,最難得的!體証初果,可說生死已了(一定會了)。如破竹一樣,能破第一節,第二節以下,是不費力的一破到底。這是學佛法者當前的唯一目標。」初果破身見、戒禁取見及疑三結,歸結為見法。什麼是「見法」?所謂「見緣起即見法」,又稱「見法性」,也就是破自性見,般若智慧現前的覺醒狀態。今以中觀的見地來作簡單的解說:

 

    一、一切事物在現象上是相互依存的,這是緣起。

    二、一切事物在本質上是無自性的,這是空性。

    三、違反緣起性空所生的執取、錯見稱為     

       「自性見」。

    四、自性見,分四項說明:

 

1、破常見、斷見:觀照當下每一事物都是鮮活的連續流動,不落入「固定化」的認知,破除常見。也不會以為事物的消失是突然中斷而完全中止其影響力,破除斷見。

 

2、破一見、異見:觀照當下每一事物都是複雜的相依關係,不落入「單一化」的認知,破除「一」見,也不會以為事物是眾多獨立的元素的組合,彼此完全不相關,由此破除「異」見。

 

3、破有見、無見:觀照當下每一事物都是空寂的幻化呈現,不落入「實體化」的認知,破除「有見」,也不會執著「頑空」、「虛無」,以為連事物的形相作用也否定、或抹煞掉,而可以任性狂妄,違背世俗諦,由此破除「無」見。

 

4、破我見、人見:觀照當下每一事物,都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生起、改變和消失,都是沒有界限的內外一體,連「我」、「我的」此種概念也是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再生、滅即改變內涵,誤認「我」具有恆常不變的實體性,只會造成直卓和苦受,故看清及放下此種假相,不落入「自我中心」的認知,破除「我」見,也不會認為他人是與自己完全無關的存在,或以單純的有利或有害的眼光看待他人,感受到所有眾生都是存在的共同體,不但珍愛自己,對別人的苦和樂也能感同身受,生起慈悲的大愛,破除「人」見。

 

    以上略為介紹中觀的觀照重心。

 

般若觀照

 

如何體驗「無自性」呢?以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觀照當下每一事物都是處在相互依存的、變化的因緣中,無論是禪修中,工作、活動或休息,都是實相的展現。這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結構性認知」的瓦解,所謂「結構性認知」,也就是用一些僵化的、對立的、分割的概念和模式來看待事物,這也正是「自性見」的特徵。

 

觀照自己的身心,包括身體、情緒、思想、意願、知覺,都只不過是在內外整體因緣之中,包括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與其他縣向相互依存而不斷變化,不生起「單一化」的認知結構,對於自己的身心不生起「我見」(自我意識),當然這整體並不是大我或宇宙本體的「一」,但為了世俗方便的運作,可以暫時設定「我」「人」「事物」「時間」「空間」的界限。

 

觀照當下每一事物,包括身體、情緒、思想、意願、知覺,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都是在流動變化的當下,沒有「固定化」的認知結構,但可以有暫時的穩定和微細的內在變化。

 

觀照當下每一事物,包括身體、情緒、思想、意願、知覺,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都是在相互襯托的當下,沒有「實體化」的認知結構,但可以有相對的主從關係如「我的工作」「他的煩惱」或相對關係如是非、善惡、高低、好壞等。

 

僵化的認知結構消融之後,實相就呈現出來。

每個人都不想受苦,但往往在貪欲、瞋恨、自尊、自卑等各種心結下,身不由己的製造各式各樣的悲劇,苦不堪言,離苦得樂談何容易?唯有在看清真相,知道自己的身體、情緒、思想、意願、知覺、金錢、房子、夫妻、兒女、親友、事業、名聲等等,沒有一樣是屬於「我」的、固定的、實在的,不外乎因緣和合,暫時的顯現,才不會執取它,才可以真正放下,不再生起貪欲、瞋恨、自尊、自卑,因此不再陷於苦迫循環的困局之中。

 

心靈的活泉

 

般若觀照,就如活泉一般,會源源不絕生起喜悅、自由、慈悲和創造性。當我們見到當下身心事物以及整個存在的豐富和奇妙,不依賴外在事物,就可以生起喜悅感。在各種舒服的、不舒服的情境中,見到它只是緣生緣滅,沒有固定性,就像幻影一般,內心自由,不被束縛。在與人接觸時,不因對方的身份、環境和態度,見到自己和他人都是「無我」的流動現象,無論自己或他人都有煩惱和痛苦,心中自然生起慈悲之心。看任何事物都不帶任何固定的形式,因此很容易地用全新的眼光看事物,思路靈活,自然會生起幽默和創意。

 

    人如果沒有接觸這心靈的活泉,就如無根的浮萍,或流浪漢一般,受盡辛苦;發掘到心靈的活泉,就有根可以得到養份、有家可以得到安心。

知法見法

 

當我們反覆觀照,機緣成熟,則自性見自然消除,「單一化、固定化、實體化」的認知結構自然脫落,活在沒有分割的、流動的因緣中,順入法性,瞥見實相,稱為見法或悟入實相。

 

這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具足正見、精進力、加上善知識的引導,「知法見法」是在今生就可以實現的正當願望。

 

見法的勘驗

 

是否真正的見法,不是自由心證或他人的印證,可以下列方式來勘驗。

 

(一)我見有沒有破?

 

內心存有「這是我」的觀念、見解。依『阿含經』的說明為:

      1.於色見有我,於受想行識見有我。

      2.離色見有我,離受想行識見有我。

      3.見我在色中,見我在受想行識中。

      4.見色在我中,見受想行識在我中。

 

(二)對四聖諦有沒有明確見到?

1.苦諦:身苦(生老病死等),和心苦(衝突、矛盾、感情挫折等),是否明確見到?

2.集諦:不覺醒和執取造成現在和未來的苦,此點是否明確見到?

3.滅諦:覺醒、不執取時,身心就喜悅、自在,是否明確見到?

4.道諦:全方位、整體的修正自己的偏差,是否確實地做到?  

 

(三)見地是否純正?

 

1.見法就不再起邪見、破壞因果、否定三寶。

2.見法是現觀的明白「緣起無我」的真相,不是執著理論,愛諍辯,多是非。

3.見法就不再懷疑「緣起無我」,也不會忘記。

4.見法是內心深處的蛻變,不只是思想的轉變而已。

 

 (四)到底是忘我或是無我?

 

     1.忘我是專注一境的經驗,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對身心狀態和緣起沒有覺知,仍然活在自我的局限中。

    2.無我是在身心狀態的覺知中明白見到沒有界限、沒有固定性和單一性,有限的當下即是無限。

 

(五)有沒有生起喜悅、自在、慈悲和創造性?

 

    悟見緣起無我的實相,心靈如活泉,無論在禪定、休息、或工作,在道場、家中、外出或辦公室都時常會有喜悅、自在、慈悲和創造性的自然流露,如果沒有,那就有可能不是真正的見法。

 

無止盡的淨化過程

 

1.證果次第(佛在世時所建立的修證次第)

 

A.初果向:得法眼淨,曾有見法或悟「無我」的經驗和見地,但仍未完全斷除我見,見地還會退失。生生世世的憂苦、無明輪迴的暗夜到此處已見曙光。

 

B.初果(須陀洹):破我見、戒禁取(迷信)、疑(不確定),這是生死苦惱與覺醒喜悅的分界點,正如小鳥掙脫牢籠,飛向廣潤的天際。

 

C.二果(斯陀含):斷三結,而且薄貪瞋(煩惱減少)。

 

D.三果(阿那含):斷三結,而且離欲(欲界的貪、瞋完全斷除了)。

 

E.四果(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染、無色界的貪染、我慢、掉舉、無明。 

2.菩薩道:悲智雙修,廣修六度。「見法」不是完成,而是無限的創造、邁向圓滿佛果的開始。

 

 

 

 

 

 

 

 

 

 

 

 

 

 

 

 

 

 

 

 

 

 

 

 

 

 

 

 

 

 

 

 

 

 

二、中觀禪修次第

 

   回想作者學佛多年,經過不斷的追尋,從禪、楞嚴、圓覺、淨土、中觀,到原始佛教,找尋身心自在之道。很慶幸地逐漸找到方向,而且越來越清晰,整個身心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那麼「到底要怎樣修,才能得到身心自在?」依作者個人生命中一步一步體驗的經歷,願把中觀用運作的方式來介紹給大家,並傾囊相授,把十幾年來摸索的歷程毫無保留地介紹給讀者。

   課程的設計是以中觀般若為核心,以中觀般若來進行禪修,而進入般若的體性。

課程分六個次第:

放鬆身心

覺知當下

智慧觀照

淨化心靈

欣賞萬化

創造因緣

 

 

 

 

 

 

一、放鬆身心

 

   放鬆身心是中觀修持的前方便,如果我們的身心沒有進入放鬆的狀態的話,我們就很難體驗到中觀,我們將會一直停留在思想、觀念的層次。

   我在這個層次上,也停留了很多年,般若的直觀,沒有辦法很快的切入,對佛法非常的喜歡,但是沒有一道門可以進入,非常苦悶,好像有一個地方叫做香格里拉,多棒,多棒!可是對不起,沒有飛機也沒有車船,只能想像,無法親臨其境,實在苦惱,但是我透過中觀般若和四念處的禪修以及放鬆訓練進來了,覺得非常的喜悅。

    但是我又想到,自己摸索那麼久才進來,別人是不是也要花個幾年的時間才能進來?我發現不是這個樣子,只要信心堅強、正見真確,在善知識的引導之下,循序漸進如法禪修,因緣成熟之際,就在一念之間,切換過來就可以看見真相。要親自見法,要有信、戒為基礎,止、觀為功夫,才不會被相似佛法的外道誤導,然後,能夠體悟到法的核心,能夠知道佛陀當初說法的真正含意是什麼,能夠找到最核心的三法印,然後親身體驗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進入空性,再從空出有,整個生命煥然一新。

   然後我們對萬事萬物會抱持一種欣賞的態度,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也充滿了創造性,把這個創造性帶到我們的工作上,人際關係上,甚至對我們的身心都有一種充電的功能,面對煩惱和慾望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有力量來化解它,這就是我們修中觀般若的受用。

   我們為什麼要講放鬆,人活著就有一種很強的生存發展的能量在裡面,但是周遭的環境卻常常跟我們本身的意願相違背,這時候,我們的本能就會跟環境相抗衡,產生掙扎、抗拒,這抗拒就是一種苦,也就是說,我們的本能跟環境有衝突所以會苦,佛陀說有生老病死苦、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苦,大家在生活經驗上感受到什麼是苦,但問題是我們要怎樣滅苦,怎麼樣解決這個苦呢?

   先不要去抗爭,去掙扎,先靜下來、放鬆下來,我們才會看到真相。如果我們只是本能的和環境抗爭的話,我們的自我意識,也就是無明,和三法印違背的部份就會被強化,自我的觀念會越來越強:我想要征服大自然,想要征服別人,支配別人,想要控制環境,那種意念就會越來越強,衝突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苦,越來越不自在,嚴重的話,甚至會精神崩潰,所以,第一就是要放鬆,我們的內心要放鬆,很困難,所以從身體先放鬆。

   放鬆的方法很多,如適當的運動、散步、瑜珈、太極拳、拜佛、聽佛曲或冥想音樂都可以,最簡單的如作幾次深呼吸都是很有用的方法。

   無論用哪一種方法,當身體逐漸放鬆一些以後,就觀察一下自己的臉部、嘴角有沒有緊繃,肩膀有沒有抬高,如果發現有的話,可以將嘴巴微張,再輕輕合起,肩膀也先抬高再下垂,感受一下新的狀態是否比較放鬆?

   其次觀察身體每個部位,看看是在鬆的狀態呢?還是蠻緊繃的?是很柔軟的呢?還是很僵硬的?自己去感覺是怎麼樣,如果覺得有點僵硬就先用力緊繃、再放鬆、活動一下,停下﹔再來感受一下新的狀態是否比較放鬆、柔軟。能夠經常練習鬆下來,這樣禪修就有個切入點了。

   這個切入點就能讓你產生一種覺知,這個覺知就是我們要見到法,見到三法印一個很關鍵性步驟,一個人沒有放鬆,就不容易產生覺知,也無法體會三法印。以緊繃—放鬆—觀察三個階段,一步步地切換,就進來了。作者過去這方面因為乏人指導,作得很辛苦,後來體會到思想(用腦意識思考)和覺知的性質完全不同,就進入法了。在覺照中,感覺非常開闊,但此種開闊不是一種想像,這當中可以體會,一切我們所認知的東西,其實都不存在,而體悟空性。如果一直停留在思想的層次,空性就被思想之意識掩蓋而看不見;如果切換到覺知,那麼空性未被覆蓋,而歷歷在目,當下就是一個緣起,這緣起的根本性質,就是空性,可是當我們用思想去分析辨別的時候,我們永遠體會不到。什麼是覺知?當一個人內心放鬆下來的時候,覺知就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光亮,當一個人處於緊繃的時候,他很散亂,會停留在思想,或停留在一種昏沈之中。

   那麼放鬆是不是一定導致覺知?不一定,因為我們的覺知,會有一種窄化的現象,放鬆的時候,如果我們還掛心一件事情,(例如:我想要修禪定,我想要一直保持禪定狀態),因而產生一種侷限,很刻意的要讓自己平靜。我們所有的注意,都轉移到跟妄念作戰,這樣反而無法保持覺知。妄念來了,自己會消失,在平息以後,漸漸進入覺知狀態。覺知不是沒有念頭,而是這個念頭來了,又走了,就像一陣風一樣,來了又走了,整體的觀照就只是活在當下,所以,我們就進入一種當下的觀照,這是一種思想暫停,或者是思想情緒減少的情況,單純保持覺知,而不去用腦從事思考、分析、推理等活動。當見到三法印的時候,從覺知的層次回過頭來看那些思想,那思想就只是隨著因緣條件而生滅的現象。

 

觀念的放鬆:

   每個人都有一些觀念,這裡有一個檢視表(如附表),當我們有情緒波動的時候,檢視表是很有用的。

 

       生活觀照檢視表       姓名:________

 

標題:______________

1.今天有那一個情境引起情緒波動?

  地點:              時間:          

  情境描述:

 

 

2.有哪些情緒?

 

3.身體有什麼反應?

 

4.對人、事、物有什麼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覺

5.當時作了些什麼?

 

6.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信念?

  A.

  B.

7.透過緣起重新觀察事實真相,發現什麼?

  

 

8.沒有任何看法、信念,體驗到什麼?

 

9.看法、信念消失後,情緒有何改變?

  

10.有何新的行動?

 

                                                                                        

 

 

   第一項是情境,就是說是那一個事件引起我的情緒的變化,譬如說:我的爸爸說,我今天怎麼這麼晚回去?這一個事件,我聽了我的心裡就不高興,就嘀咕,我已經那麼大了,你還管我,就是反應,觀念是什麼呢?觀念很難探討了,我們分析哪些觀念會造成內心緊張:這裡參考心理學中理性情緒治療:

1.我應該有能力、成功才有價值。

2.我應該受人歡迎、被愛、受肯定、被支持、受重視,否則是很悲哀的。

3.壞人應該受到嚴厲的責備和懲罰,才是公平正義。

4.願望必須實現,否則活得不快樂。

5.幸福快樂決定於外在事物,與內心無關。

6.人生充滿各種可怕的事物,我不得不時刻擔憂。

 7.生活中最好沒有困難和責任,這就是自由自在的人生。

 8.人必須依靠強而有力的人或金錢、權力、權威的保護, 否則是很可憐的。

 9.現在的遭遇是由過去事件和經驗所引起的,只有回到過去才能解決問題。

10.每一個問題都必須找到唯一的正確、完善的解決方法,否則就糟透了。

 

   我們舉這10個例子,就是我們腦袋有10種可能打結的偏見,一打結,心情就會繃緊,就不能鬆,譬如說,剛才那個例子,家裡的人說怎麼那麼晚回家,其實是擔心,可是我們會有不舒服的感覺,這跟我們的觀念有關,我們可以慢慢去想,慢慢去分析,因為我們的觀念認為說:我要作什麼我就可以做什麼,這才是好的,我們希望的是這樣的生活,我們希望的是一種自由。

   我們可以一項一項檢查,在這個十項裡面自己看到了幾項,也可能都沒有,可能是另外的,我們就去檢查:我為什麼那麼在乎家人講我,慢慢看,我們真的有一些觀念,如:我希望能夠支配我自己的時間,我要自我控制,不希望被人家控制,觀念就是這個樣子,這觀念本身就會造成對立,而且我覺得我已經那麼大了,你不應該來管我,我們有多的觀念,可是這些觀念到底是不是就是我們認為的那麼理所當然和正確呢?那為什麼家人會那麼擔心我們呢?當他說我們的時候,不是要你有沒有自由,只是擔心你而己,如果我們能夠看到我們家人的想法的時候,抗拒就消除了,我們會覺知到:我們的自由不是絕對的,我們沒有絕對的自由,在我們的環境當中有時還是要稍為順從別人,這時候,我們看事情的角度,就會比較寬一點。

   我們要處理的是情緒,不是行動,家裡的人很擔心,而我們一般反應,大都是這樣,他一講我馬上就板起臉孔來,好的處理方式可能是,跟他解釋說;其實很安全的,你要讓他放心,他如果真的很放心,就沒事了,而不是說:我一定要聽他的。

      我們藉著分析表來幫助,如果我們寫過10個分析表的話,就會有進步,因為在寫的當中,你就會去思考,你就會覺察到自己有很多觀念,要不然沒辦法充份的體會。

 

 

 

 

 

 

 

 

 

 

二、覺知當下

     ~活在因緣的當下

 

 

身放鬆之後,我們就切換到覺知。

怎麼樣從思想情緒切換到覺知,就是要活在因緣的當下,或者說活在當下因緣,意思是一樣的,因緣就是當下,當下就是因緣,為什麼說「活在當下」,為什麼不活在過去活在未來?因為人只有當下可以活,所有過去的事情要透過回憶才能夠存在,好比電腦必須開啟舊檔才能夠出現銀幕上,那個銀幕就是當下,所有儲存在硬碟裡面的資料,只是舊檔,我們真正要看的是銀幕,過去所有的儲存,都在當下發生,當下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以因緣的形式而產生,不是單獨的、自生的、或具有不變實體性的存在,它必以因緣條件和合的形式才夠存在,這一點必須能清晰體會。

   但是我們要怎樣去覺知覺這個現象?我們就把思想先「暫停」掉,什麼叫思想暫停,我們由東想西想中暫停,開始注意呼吸,但注意呼吸時,我還想別的事情,怎麼辦呢?又從注意呼吸的當下跑掉了,跑掉了怎麼辦?跑掉了就只是跑掉了,中觀般若就是這麼奇妙,跑掉了就只是跑掉了。

也就是說,那個當下是寬闊無邊的,我們正在上課,不管你在想什麼,都沒有離開當下,你鑽到牛角尖,還是沒有離開當下,只是失去覺知而已,當我們跑進念頭裡面去的時候怎麼辦?沒有怎麼辦的問題,你已經跑進去,就已經跑進去了;我很生氣了,怎麼修行,你已經很生氣,也就沒有修行了!也就是說,跑掉時接受那個跑掉,妄念時接受那個妄念,這樣就沒事了,要怎麼修行?這樣就沒有所謂「修行」,真正的修行就是恢復我們覺知的本能,但不侷限於固定的儀式,我們要先強化我們的覺知,回到人人本具有的能力—覺知,譬如正在數息,又想到別的地方去,如果我們經常注意自己的狀態的話,它自己會回來,如果它自己不回來,那就是不回來而己,所以我們就沒有負擔。

這樣怎麼精進用功?不是要趕快把它拉回來嗎?不是用硬拉的,當你知道了,它自然就回來了,覺知是很奇妙的東西,當你知道,它就已經回來了,知道本身是在當下的,不必再動個念頭,回來,快回來,怎麼又是個妄念,那些東西都是頭上安頭,知道了就已經回來了,當知道時候,我們就回到覺知,有覺知的時候,我們是活生生的,當我們活的沒有覺知的時候,我們是行屍走肉,雖然活著會呼吸,可是跟植物人沒有兩樣,當我們有覺知的時候這個世界太美了,可是你說不是啊!我覺知的部份都是很不好的內容,聽到人家在罵我,一覺知,馬上感覺呼吸困難、心跳很快,我一回到覺知,就感覺到各式各樣的不舒服,怎麼叫做很美呢?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放鬆,當我們處在放鬆狀態時候,會轉變,即使我們呼吸困難,即使我們覺得全身僵硬,但是當我們只是覺知的時候,就會有個力量將苦受慢慢的軟化掉了,就只是這樣。

   我們看到那變化的過程很奇妙(身心轉化的過程),無為、不造作的時候,它就慢慢的回到原點,就好像一個灰塵,你一掃滿屋子都是灰塵,當你不掃的時候,它就是慢慢的沈澱下來,就是這樣子,當我們回到覺知,不造作、不動用意念的時候,就會回到一種原來的狀態,活在當下只是回到世間萬象的本態,當我們走路的時候,只是感覺到色身的動作,它就是整體了,我們坐在這邊的時候,就感覺到色身坐在這邊,這個就已經是整體了,可是,我們通常都會起另外一個念頭:是誰坐在椅子上?雖然這樣想,不過當我們回到覺知的時候,我們只看到,有一個身體坐在這邊,我們不必設定這個叫做我,放下所有的設定,我們只回到最原始的狀態,沒有分割是我、是你、還是他;我們所有的設定都只是暫時的。

所以,這個設定並不是實相,只是因為習慣而設定,我們只是覺知當下,走路只是一個當下,站起來坐下來,行禪,說話,生活當中的一切都是當下,當我們清清楚楚的覺知當下、活在當下,這就是切入法的第一步,我們會淺嚐到安詳的味道。

   沒有分割,沒有分裂,沒有用力,沒有動念思考「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們會當下覺知世間萬象緣起性空的本質,它是不斷的變化,不斷的集合又消散,每一個形式不斷的變化。我們不斷的觀察到,起床了,做很多事情,睡覺,第二天又起床了,這就是大自然的法則,大家去觀照應是很容易事情,難是難在:心一開始就有設定(成見),把我們對每一件事的認知,都固定下來,玫瑰花就是玫瑰花,其實玫瑰花是由一顆種子到一棵樹,一朵花(是整體過程的一部份),種子和大自然的土壤、水份都是一體的東西,不可分割的,我們就活在沒有分割、沒有固定裡面,這就是我們的當下,活在因緣的當下,只是這樣子活著,我們這樣就進入法了,就這麼簡單。

   但我們越去想它,用思惟去補捉「當下」,它就離我們越來越遠,當我們的思惟一停的時候,它又回來了,這就是禪,就是般若中觀。就在現在,大家上課的時候,實相己經在這裡了。我們可以作以下練習:不管你現在是什麼姿勢,把身體放鬆,肩膀放,把臉揉一揉,頭轉一轉,作一個深呼吸,好,放鬆坐在椅子上,只是坐著,注意屁股坐在椅子上有一種重壓的感覺,注意電風扇吹來的感覺,這只是一個當下,我們看著我們的呼吸,吸然後又呼,很自然的進行,感覺我們的血液在身體裡面熱呼呼的跑,只是這樣子,這個我們把它設定成身體的東西,就只是這樣子,然後這個身體用一個姿勢擺在椅子上,就只是這樣,除了這些以外,什麼也沒有,週遭的一切照它們自己的因緣生滅起落,就只這樣,我們可以從每天靜坐幾分鐘開始練習對當下的覺知。

覺醒從平靜當中產生,沒有任何造作的平靜、沒有任何欲求、沒有任何預期的平靜,只是呼吸,只是當下,就只是這樣子,沒有要怎樣,我們就回到一個原點,從這個原點我們就會產生一種很大的領悟,我們會發現真相,真相就是什麼都沒有,從什麼都沒有,到多采多姿的世界,因緣不斷的幻現幻化,然而,不管怎麼幻化,它的本質是什麼都沒有,這就是禪,就是中觀般若。這個時候,我們對生與死才沒有恐懼,在活著和面臨死亡的時候才沒有掙扎和抗拒,很多人都說,要活的有尊嚴、要死的有尊嚴,但最有尊嚴就是很喜悅的走,不是走的很有面子,那可能還是一種掙扎,也就是不明白生命的真相。不明白生命的真相,就會再回來,就要再受苦,那明白真相是不是就可以不再回來,不再被侷限?他隨時都可以回來,他的生命己經不被肉體所侷限,是化身、意生身,也就是說,他的意念,東方、西方、南方、北方都可以去,但是要修到這個地步,就要先大死一番。一般人靜坐最困難的就是妄心不死,妄心不死,靜坐就靜不下來,有的人追求平靜是為了得到神通,試問:得到智慧是為了什麼?好!我們現在回到原點了,我們只是坐著靜靜的呼吸,有覺知的呼吸,這裡蘊涵的能量是很強的,我們的態度是無所得也無所求。

般若心經講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多,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菩薩有這種甚深的智慧之後,他所有度人的事情就是空花水月,沒有負擔可是又多采多姿,這就菩薩行。這時候我們行住坐臥都在覺照,就不再限於坐著時,我們在走路的時候只是走路,吃飯的時候就只是吃飯,喝茶的時候就只是喝,喝茶不是沒有覺知,不是麻木麻痺,一切都清清楚楚,緣生緣滅,一切都覺知得清清楚楚,緣起的現象不斷的展現,但是不做任何的評價,心裡面沒有任何一句諜諜不休的閒話,就讓緣起不斷的緣起,它的本質是空的,沒有一個〞我〞在走路,只是呈現走路的因緣,沒有一個〞我〞在吃飯,只是呈現吃飯的因緣,沒有一個〞我〞在說話,只是呈現說話的因緣,一切都只是當下的因緣。

 

 

 

 

 

 

 

 

 

     三、智慧觀照

 

『中觀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由聽聞、 思惟而修習止觀,即奢摩他與毗婆舍那,毗婆舍那是觀慧,也就是般若直觀--直下體驗無常、無我、緣起、無自性,不再停留在觀念、思惟、想像、談論的層次。

愈熟悉於覺知當下,由此而產生的放下、自在的效應愈大。以下介紹三種常用的練習觀照方式:

 

一、依前後變化而觀照,也就是無常觀,觀察事物的流動變化、沒有固定性。

 

     在身心放鬆、覺知當下的狀態下,將視野放在所選取的事物上,由現在切換到過去(記憶重現),再由過去切換回現在,以畫面式的拉回,一幕幕地流動,藉助記憶去感覺它的變化。我們可以一天、一週、一月、一年、十年甚至一生為一個階段來觀察。例如:觀察自己的人生過程,可以發現自己的身體、思想都有著巨大的改變而驚訝,從年幼、年輕到中年,從幼小到高大,從初學到博學,從活潑到穩重,從純真無邪到擔負重責,從小孩到主管,沒有一樣是不會改變的,確定「諸行無常」在自己身心上的顯現。

 

     因此,就不再有那種想要將生命停留在固定狀態上的想法,那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愚痴的,生命存在於流動變化中,暫時的穩定不能掩蓋微細變化的事實,就在這必然不能停留的當下發揮生命的潛力,欣賞當下的種種,那麼無論是健康時或生病時、得意時或失意時,都只是一種經歷,其中有著許多可以讓我們學習成長的寶貴素材,不必生取捨心、欣厭心,只是以寧靜心、平等心如實地經歷它而己。

 

     其次,可以觀察一件事情,從開始到結束,這樣的觀察可以看到它的生、住、異、滅,當它好的時候,知道不會永遠好,當它不好的時候,也知道不會永遠不好。

     

     同樣的,觀察情緒、心念也是剎那變化,只是觀察,而不沉緬、陷溺,細心去感覺它的變化,由此知道沒有固定不變的存在,離開黏著、愛取,就是自在的心境。

    

二、依關聯條件而觀照,也就是緣起無自性觀,見到一切現象都是相依共存、沒有獨立的存在。所謂相依共存是指事物存在於條件、組成等關係中,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

 

    觀察時,保持身心放鬆、覺知當下的狀態下,將視野放在所選取的事物上,然後將視野切換到組成內容上,再將視野擴大到整體因緣的觀照,同時見到背景和內容,並發現其互動和關連。不膠著在特定的形相上,自然明見沒有單一的個體,沒有分裂和界限,無論身心情境,一切唯有在因緣的依存中顯現其幻相。

 

    例如:當拜佛時,觀照到整個身體,因為心想佛,啟動身體拜佛,同時身體可以自由運動,具足這些因緣,而有「我在拜佛」的假名安立,其實並沒有一個可以稱為「我」的主體,只是四肢和身軀的聯合運動而已。

 

    這就是「無自性」觀。自我無自性,其實就是無我觀。在種種動作、言語、思考和情緒當中修習「緣起無我觀」,發現自我與他人、他事是相依共存的,自我只能存在於社會、大自然的因緣之中,自我只是一個暫存現象而不是真實的存有,由此感受到沒有分裂和界限,沒有實體性的存在。反觀過去,一向在自我意識中打轉,滿足「我」的需求,堅持「我」的觀點,實現「我」的願望,......一切以我為中心,那是多麼狹窄而虛幻的人生。跳脫自我中心的侷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真相,觀照全局,平等地對待全體因緣中的各個部份,這不是故意忽視自己,刻意自我犧牲,而是能同時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看法,也能看到人際、社會、自然的互動關係,如果自己有一些成就,不必有傲慢心,因為這是以自己的天資和努力為主因,加上父母、師友或公司的栽培,以及好機運、好環境等眾多助緣和合而成。有了這種觀照的智慧,就能喜悅、自在,不強求也不逃避,即使遭遇不如意事,也能明白那是因緣和合,不是單純的靠努力或追求就可以事事如願的。

 

    緣起無自性觀的觀照對象可以多樣化,也同樣可以生起智慧,看到真相,不過從切身處觀照是有必要的,這樣效果會比較明顯,這是須要做選擇的。

 

三、依認知轉換而觀照,藉多重觀點,體驗事物的空性:

 

    在身心放鬆、覺知當下的狀態下,視線放在對所選取事物的「認知」上,細膩觀照自己對該事物的觀點----意見、想法、解釋,試著以不同的時間、空間,透過不同的人來觀看,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觀點。例如:老闆對我說:「你怎麼那麼笨!」,你可以解讀為「這是莫大的侮辱」,也可以解讀為:「老闆很生氣」或是:「老闆修養不太好,說這句話的目的是要求我把事情辦好」,不同的觀點會讓自己產生不同的感受。

 

    更進一步,不要陷入這些認知,離開認知,以全新的眼光觀照剛才的情境,您將會發現情境沒有它的實體,認知只是外加的,它是侷限的,會窄化、扭曲存在的真實狀態;同時,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觀點,而沒有一個觀點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

 

    以剛才的例子而言,看清真相,就不再緊緊抓住自己的觀點,明白認知只是投射或描述,而非真實的狀態,無論你認為那是侮辱、生氣或要求,都不是絕對的真實,超越這些侷限,明白它是因緣的存在,具有多面性,由此心中坦然接納並面對問題去處理它,也就不再有種種懊惱和不悅了。  

 

在運用上,觀照對象可以隨時機而自由選取,三種方式也可以依情況而選擇進行,這樣隨著觀照功夫的熟練和觀照面的擴展,對緣起性空的體驗將會漸深漸廣,對於世間諸法的自性見也將日漸消融,心靈將更為自在而無礙。

 

 

 

 

 

四、淨化心靈

 

 

 

 

    佛法談到阻礙解脫的根本因素有兩種:執見無明與貪著愛染,由此而衍生種種身苦與心苦,其中心苦就是各種憂悲、畏懼等負面的情緒。由於愛染與執見是互相依存的,所以當修行人智慧觀照成熟而經常處在覺醒之中,執見消融,就可以進一步去除慾望的愛染,並且淨化情緒。也就是說,看清事實真相,可以使淨化情緒與慾望的過程更順暢。

 

    一、淨化情緒和慾望

 

    如何淨化情緒和慾望?因為情緒和慾望的根源在於執見,也就是意識偏向某一焦點,所以在情緒和慾望生起時,不要找理由解釋是外在事物惹起的,也不要譴責自己,認為學佛的人不應該有情緒和慾望。應該坦然面對自己,透過智慧觀照,看清事實真相只是如幻的因緣而已,它是無常變化,沒有絕對性的,因此不黏著在感覺和想法上,當下回到覺醒,就可以淨化情緒和慾望,不再沈陷在憂苦和渴愛之中,回歸心靈的寧靜和喜悅。以下的一些要領可以幫助您淨化緒和慾望:

 

    1.放鬆和覺知:當情緒和慾望生起時,放鬆身體,作深呼吸,暫停思想,預留心理空間。覺知自己的情緒,例如:悲傷、歡喜、生氣、快樂、憂心、恐懼等,不逃避,也不陷溺其中。覺知自己內在的慾望如:想要美味的食物、感情的寄託、他人的肯定等。保留另一片寧靜的感覺。

 

    2.逆向觀察:然後觀照引發情緒的情境和慾望的對象,保持不捲入的狀態。覺知自己的感覺和想法,並進行逆向的觀察,例如:當自己有自卑感,嫉妒他人的「美貌」時,即觀察其實他也有「難看」的一面,明白正反兩面都是一直存在著的,只是被忽略而已。當意識黏著在對錯、有無、好壞、成敗、得失、苦樂、生死等等任何對立的一面,或任何一個想法如:「這個很好!」、「只有得到它才會幸福」時,也可以用反面觀點來作觀察。

 

    3.觀察因緣變化:深入觀察正反兩面的因緣和背景,發現正反兩端同樣都只是由各種因緣襯托而呈現,不是固定的。透過時間軸的切換觀察,可以更進一步知道:正反兩端一直是交替循環出現的,例如:人的美是無常的,健康快樂時,看起來覺得「很美」,生病或板著臉時,又覺得「很難看」。只因為因緣不同而呈現兩極化的想法,因為缺乏智慧觀照,而有視野窄化的情況。

 

    4.全體的觀照:打開視野,觀照因緣和合的全體展現,看到緣起的鮮活、變幻和豐富。此時,膠著即化解,心靈成為自由的、靈活的狀態。看清事實的真相:感覺只是感覺,想法只是想法,不會把感覺和想法當作事實。例如:觀照緣起的全體展現,發現除了「美」、「醜」等感覺、思想之外,並沒有美醜的實體,只是因緣流動的事實。違背因緣的情緒和慾望如:自卑、嫉妒或迷戀,只是苦惱和不安而已。

 

    5.淨化情緒:由此,接納事實,情緒逐漸淡化,身心的能量再生,回到現實的世界,即可轉化為行動和創造力,突破困境,開創新局。例如:觀照我的自卑和嫉妒,不再陷入美醜的對立感覺和「美就是好」、「醜就是不好」的對立想法,當看清事實真相只是「因緣」時,就可以放下,不再自卑、嫉妒了。

 

    6.淨化慾望:不容易再陷溺於感官的慾望之中,從黏著淨化為清涼自在。對於感情慾望的對象,發現它只是的意象、需求和想法所投射的幻影。從依戀的情感淨化為慈悲喜捨,昇華為欣賞當下的奇妙。例如:觀照迷戀一個對象,是由於「美」的感覺和「得到就會快樂」的想法所蒙蔽,看清「美醜都是幻象」、「快樂背後隱含痛苦」的事實,就不再迷戀了。

 

二、各種情緒與慾望的原因與淨化的方法:

 

    以下就各式各樣的情緒與慾望,作分析和觀照,找到根源,然後就可以加以淨化。

 

  1.傷心:因為被「損失」、「傷害」的感覺所淹沒,所以看不見一切事物一直都只是緣生緣滅,不是依照我的利益而運行,接納事實,打開視野,就可以發現還有很多事要做,生命中還有很多的事物。

 

  2.擔憂、焦慮:原因在於希望永遠擁有好的、順利的感覺,事實上這是違反緣起的染著心,接納因緣,才可以放鬆、平靜。

 

 3.恐懼:原因在於不能接受痛苦。活在當下,看清痛苦也是無常的、緣生緣滅的,內心恐懼,還不如冷靜面對或採取可行的作法,不再逃避,就可以減少恐懼。

 

  4.生氣:想要事情照自己的意思進行,希望別人聽我的話,就容易生氣。知道一切只是因緣和合,看清事實的真相,就不用生氣了。

 

  5.嫉妒:不知道每個人的果報都是由今生前世的因緣而來,就會嫉妒他人。知道現在種善因,未來也自然可以結善果,就可以消除嫉妒了。

 

  6.猜疑;認定「別人對我好是有目的的」,容易引起猜疑,事實上可能包含各種因素,消除負面想法,比較能信任他人。

 

  7.苦悶:原因在膠著「失敗」的感覺,走不出來,化解這種感覺,展現鮮活的動力,嘗試找出成功之道,積極行動,努力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就可以消除苦悶感。同時也要了解成功或失敗都是有因有緣,而且是很平常的,失敗未必完全是壞事,成功也未必完全是好事,不膠著在一端就可以會離開苦悶的心境。

 

  8.自卑:膠著「我不好」的觀點,容易引起自卑感。見到現在的「善因」、「清淨因」可以塑造美好的自己,就可以清除自卑感。同時了解好或不好是相對的,改變觀點,不要總是和別人比較,多自我肯定,發現自己的優點,將會掃除自卑感。

 

  9.亢奮:膠著好的感覺和幻想未來的美好容易引起亢奮。放鬆、平靜,活在當下,知道感覺不是事實,未來也不是可以靠幻想而美好的,有很多因素是不可掌控的,冷水潑一下就會緩解莫名的亢奮。

 

  10.好勝:膠著於鮮明的勝負對立觀念引發好勝心,觀察因緣,允許自己也有不如人之處,可以清除好勝心。

 

  11.上癮:因心靈空虛或緊張焦慮而尋求生理上的快感而上癮,當身心放鬆柔軟、清新愉悅時,就不再需要靠快感來得到滿足,消除上癮的增強效應。

 

  12.迷戀:原因在於希望藉由感情對象而產生快樂的感覺和自己是很有價值的想法。看清感情只是雙方互動中的因緣,就回到珍惜因緣和尊重、關懷,不須去苦苦迷戀對方了。

 

    以上修行功夫,無論情緒上或慾望上的大小波動,都可以利用空檔時空,做一場心靈清洗的工作。如果不知道淨化的正確方法和程序,只用一些僵化的觀念自我壓抑,以致心中累積很多圾垃,之後必須找人傾倒或爆發出來;或是不考慮後果,為滿足慾望而順著習性而為,都非良策。唯有經由智慧觀照而當下覺醒,才是中道的、自然而然的淨化情緒和慾望的根本妙方。

 

 

五、欣賞萬化

-----日日是好日

 

 

禪與般若

 

      禪者有說「日日是好日」,又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總是人間好時節」,對於萬事萬物,總能欣賞它的美妙,這種曠達的心境究竟有何深意?是否為禪宗所獨有?在此試著來探討一下。

 

      中國禪宗曾經在唐代大放異釆,不但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成份,甚至影響日韓佛教。禪者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風格為人所樂道,但其重實踐、樸質無華的宗教行履實為不可忽略的特質。

 

      很多人欣羨禪的悟境,卻不了解他所下的功夫。所謂「不經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雖然禪宗帶著濃厚的「真常唯心」思想,但六祖惠能大師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悟道以後,般若空性的發揮,更增添其靈活無滯、大機大用的寬廣。真正說來,襌之所以活潑、自在,未必由其「真常唯心」思想神祕玄學色彩所表現,無寧說是實踐般若空性,脫落形跡、無執無滯、通達無礙的體現。

 

      中觀行者直探緣起的深義,悟入空性、淨化內心的情緒和慾望之後,自然流露鮮活清新的心行,實與禪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這是般若法門的具體實踐。

 

     相較於原始佛教重視「苦、不淨、無我」的觀點,中觀般若「無苦集滅道」、「不垢不淨」、「我、無我不可得」,二者似乎有所矛盾。

 

      其實「離苦得樂」、「轉染還淨」得到心靈的自在喜悅正是佛法的宗旨。因為人生是苦,而苦的根本原因在於執取、愛染,滅除執取、愛染,自然回歸清淨、自由的心境。所以,苦、不淨不是絕對而必然,而是相對於執取、愛染而生的,由於執取、愛染的消除,苦、不淨也就離、盡、滅,假名之為「離苦得樂」、「轉染還淨」。

 

       這自由的心境,在阿含經中多以「涅槃」、「離」、「盡」等方式來描述;大乘佛法中則多以「淨」、「樂」來描述。這種清淨、快樂不是世俗五欲的俗樂,也不是禪定境界的意樂、輕安。這些都必須依靠物質、感官或意識來顯現的,而解脫樂並不是依靠物質、感官、意識,而是純然的喜悅、滿足,純然欣賞萬化的奇妙而不佔有、支配,欣賞人、事、物的正面優點而不捲入其中。

 

      對於美好的人、事、物,包括美麗的面貌、舒適清爽的環境、精巧的藝術,世間人欣賞它的美,生起愉悅的感受;中觀行者在世俗智的觀察下,固然也欣賞它的美,生起愉悅的感受,卻能同時照見它是空無自性、緣生緣滅的,不生執取,只是純然的欣賞而已。

 

      那麼,如何培養欣賞力?欣賞的能力由心靈覺醒而生,因為當深入緣起空性時,知覺就能「活化」,對於萬事萬物,自然可以用比較寬廣、創意的角度欣賞它。

 

      活在因緣的當下,以智慧可以觀照到:我們的知覺經常被觀念和記憶所染污,形成僵化的意識形態。不透過任何觀念和記憶,以全新的眼光直觀當下,知覺即逐漸回到清純、靈活的狀態。由此,即可欣賞到萬化之妙。

 

      譬如,明月當空,如果心空如洗、寂靜無念,即是無比的奇妙。然而當過去的記憶加入,或許變為傷感、悵惘的情懷。又如,與朋友相處,當執著於利害得失的觀念,就不會有知心的友誼,欣賞彼此的優點。這些都是知覺的僵化和黏著所致。

 

      不透過任何觀念和記憶,明月和朋友只是純然和全然,就能真正欣賞明月之美和友誼的溫馨。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只要悟入「即空的緣起」,活化知覺,放下追尋索求之心,生活處處都充滿妙趣和禪機呢!

 

      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培養欣賞能力:你可以試著不用思想、沒有預期地覺知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味道和香氣,你可以從自然界的花草、樹木、日月、山水以及各種物品、音樂及藝術,一一去體會它的美妙,然後從特定事物如郊遊、禪坐、品茗到日常事物如運動、家事或例行工作之中,發現其中的妙趣。

 

      這時離開陳舊、枯燥的舊的知覺模式,而以全新的眼光欣賞它們,所感知到它們的鮮活、豐厚,是多麼不同!

 

      當你看到孩童天真的笑靨,你可以感受到旭日般的美,當你看到老人慈祥的眼神,你可以感受到夕陽般的安祥。一朵花,你可以看到它的生機盎然,一段話語,你可以聽到它蘊涵的啟發性!清掃地板,你可以體會到力量和淨化的動感!獨自林間漫步,你可以體會身心融入大自然的寬廣無礙!每一個當下的存在都是那麼奇妙的啊!

 

      緣起的法性更是無比的奧妙!當全然、純然地活在當下,覺知一一現象的無常、無我、無生、緣生、緣滅,當下就是緣起法性的無窮的妙用,滿足和喜悅油然而生,何需向外苦苦追求快樂和美感!

             因此,修行不必是那麼刻板的,直接感受當下而不黏著,就是自然而鮮活的修行,因為無論是在悠閒的心境中,靜靜地觀賞窗外的景色,渾然無欲地聆聽音樂,或在公園散步感受幽靜和活力的交織,這些都是可以進入覺醒的心靈,照見性空緣起的奧祕。

 

             可是如果面對的是人間災難、不幸、悲劇、缺陷和苦楚,如何還有心情去欣賞它呢?

 

             苦,固然無暇去欣賞它,但是對於自己的苦,唯有勇敢去承擔、樂觀進取;對於眾生的苦,則要以悲憫心盡力去關懷、幫助。

 

             除此之外,苦,不是人生的全部,人還是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有意義,活得身苦而心不苦。有人說「苦中作樂」,其實不以苦為苦,明見苦的虛幻性、無常性,就沒有永遠的苦,苦,正是淬鍊心靈的契機,不為苦所敗,正是智慧、慈悲和勇氣的表現。

 

             進入甚深般若境界,才能真正地從根本上化解惑、業、苦的鎖鍊。真正有義意的是轉化、提昇和淨化——純淨、莊嚴的身心世界不是夢想,而是可以實現的理想!純淨的覺知、欣賞當下周遭的奇妙和法界的奧妙,這是切近而不是遙遠的。

 

 

 

 

六、創造因緣

 

      空的創造性

 

 

 

    般若經云:「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般若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空是大乘菩薩行的關鍵修持,悟入空性,就可於諸法實相瞭然於心,稱為「根本智」或「無分別智」,依此而解脫生死,斷除煩惱;進一步觀察不離空性的緣起法,稱為「後得智」或「差別智」,在慈悲願力的推動下,化為行動,莊嚴淨土,成熟眾生,作空中佛事,度如幻眾生,這就是「從空出有」、積極入世的菩薩行。

    空的智慧可以產生眾多的妙用,因為空是消除內心的執見、戲論,例如誤認自我、他人、身心、事物都是實在的,執取各種片面的觀點、理論、囿於過去的經驗所形成的主觀和偏見。這些執見經由空的掃蕩、洗滌,不斷地清除,知見清淨,就能不帶任何既定見解、概念,直觀當下的因緣所顯現的形相,生起嶄新的境界。如此,全新的眼光、思惟和創造性,可以淨化身心,轉化染污的世間為清淨的世界,這就是「空的創造性」,在這當中,「空性」蘊含了創新和革新的無限契機。

 

    人類文明的發展,到如今可說是相當的進步,各種科技、工商、政治的發展,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榮景,照理說,人類應如身處天堂般的快樂才對;可是另一方面在許多地區,戰爭危機、核能污染、大氣層破壞、天然災變、社會亂象、以及競爭壓力、人際關係的疏離等等,也常使人處於焦慮、驚恐、疲憊之中。人們嚮往的寧靜、喜悅、心靈自由、互愛,有時似乎近在眼前,卻又似遠在天邊。難怪有人開始注意「心靈改革」的重要性,事實的確如此,人類內心的貪婪、恐懼、猜忌若無法根除,則外在的進步是十分浮面而脆弱的。

    面對這樣的景況,有心之士常會產生無力感,因為感覺到清淨、光明的力量似乎比不上染污、黑暗的力量。即使對於自身的修持,也常感受到業障、習氣的難以克服。

    那麼,我們是否就這樣放棄努力,或準備逃離呢?這樣的思惟模式,可以說是十分侷限的。從更宏觀、長遠的視野來看,轉染成淨的真正力量是在於「法」,而不是渺小的個人或團體。由法界的力量,從空出有,透過大悲願力,以空性的創造力,集合所有清淨的力量,可以創造人間的新淨土。

    當力量增強、人數增多,真正的蛻變就會發生。創造性的思惟和活動就是擴大影響力的途徑。廿一世紀的人類的前途能否走向光明,就在於清淨的、睿智的力量能否透過每個人的創造性,形成加乘效果,如維摩經中無盡燈譬喻一般,形成一片心靈的光明之海。

創造性,意味掃蕩、洗滌內心的執見、戲論,而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觀看每一件事物,內而身心,外而世界,近而身邊的瑣事,遠至全人類的存在,都會呈現嶄新的意義。如果心存執見,則無論在禪定或生活中,思惟或甚至什麼都不想,對事物的觀點必定是僵固的、侷限的。除非照見它的虛幻不實,才能回復它原來流暢、開放的狀態。

 

    例如:世間本來沒有絕對的尊貴或低賤,如果以權勢而論,帝王是尊貴的,奴隸是低賤的;但以心靈而論,一位離煩惱的阿羅漢,雖然物質上一無所有,托缽行化,卻是無比的尊貴。打破「貴與賤」的迷思,心靈才能自由,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困;佛陀「四姓平等」的觀念就是創造性。由創造性的觀念導引個人與社會的變革,與現代文明「人類生而平等」的理念,可說是不謀而合。

 

    又如在企業經營上,如果囿於「有土斯有財」的經驗法則,大量貸款投資房地產,一旦遇到泡沫經濟、金融風暴,即可能財務周轉不靈,面臨企業危機。反之,另一些經營者跳脫舊思惟,以創新軟體技術、革新管理模式,發揮團隊的集體智慧,終致脫胎換骨,成功轉型,穩健成長。這就是企業的創造性!雖然他們未必對於「空性」有完整而透徹的體驗,然而,在對待過去經驗時,能不固著、僵化,在這一點上,也是不謀而合的。

 

在一些個別事物上的創意、發明和發現也同樣是創造性的展現。空的創造性如果能夠融入個人氣質中,將可以表現出靈活、開朗、幽默和創意;無論在處理事情,常可以看到新的可能性;與人相處上,可以開發人的潛力;即使在一些生活細節上,都會有創新的能力,常常有日新又新的生活樂趣。

 

    譬如,在超市中,我們常可以發現一些頗具巧思而又實用的物品,看了不禁要讚嘆這些發明家的細膩和靈感呢!如果我們也能在處理家務時,發揮想像力,增添一些變化,也是省錢、有樂趣而又能體會空性的妙方便呢!

 

    在人際關係的互動中,空的創造性也是很有用的。譬如,小孩把地板無緣無故弄髒了,忍不住就要罵他,如果能靜個十秒鐘,空掉「地板髒是很糟糕」、「小孩真麻煩」的僵化觀念,拋棄舊的反應模式——責罵,創造性地觀照當下,您也許發現,「地板髒不一定就是很糟糕」,「小孩不一定就是麻煩」,心理空間開闊之後,就可以設法找出有效的新方式來教育小孩。同時,也會發現,其實自己「害怕麻煩」的心理,正是造成憤怒的原因,藉此機會修安忍、修智慧,化「麻煩」為覺醒的催化劑,這就是空的創造性。

 

    在專業領域中,一位體悟空性的菩薩行者,也可以發揮他的創造性,開創各種可能性,成就「五明」,利益眾生。例如佛教音樂、藝術的創作,佛教公益慈善與社會的互動,禪修與企管的結合,心理諮商與佛教理念、資源的引進,臨終關懷與佛法生死觀的融會,都需要以空性的智慧契合新的時代脈動,推陳出新,創新形式,利益眾生。

 

    由於慈悲利他的動機,創造力發揮將會更重視人文、心靈的開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尊重與包容,引導個人開發內在的簡樸、純真、喜悅和自在;而不是一味偏頗地發展物質科技和商品,發展操控、爭奪的組織。即使是在一般的企業、營生,在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中,也強化、增添一些靈性、智慧的氣氛,不全是物質享受、金錢、名位的追逐遊戲。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創造,才能有較高品質的新生活、新文明。

 

    佛法的空的創造性與世間法的異同何在?在所創造的外在事物上,佛法與世間法是相似的;在心態和認知上,佛法以慈悲無我之心而從事創造,以空的智慧了知創造的過程和結果也是緣起空寂的,而能隨緣自在;世間法中,雖然也有創造的喜悅,因為仍然帶有執著,因而難免還有煩惱。

 

 

 

 

 

 

    覺醒

                  

當中觀禪修純熟之後,身心就可以進入「覺醒」的狀態,放鬆、覺知、觀照、淨化、欣賞、創造就統合在覺醒之中。

覺醒就如一個流浪漢找到自己的家,得到心靈安頓,不再挨餓、受凍、受盡辛苦,而得到安住,坦然、自在,不再徬徨無依、飄泊不定。

覺醒的狀態,並不是指某一特定的時間、空間、或某一種身心狀態,它只意味照見並融入真實,身心如幻、能所雙泯、當下覺醒,而且漸入漸深:

    身心如幻,是明白照見身心只有現象,沒有實體:就如白雲飄過一樣,從聚集,變形到消散,無論那白雲像獅子還是綿羊,天空依舊是浩瀚無際。就在呼吸、動作、感覺、思想、情緒、意念生起、變化到消逝的每個當下都是空寂的覺醒。

就如片片雲彩,無礙於那晴空萬里,身心情境完全融入不可分割、不被固定的空性之中,沒有身心的實體,沒有「我」,也沒有「我的」,只是設定語言如:「我看到她就心動!」、「我希望回到那段快樂時光!」這樣的思惟、言說而已。身心還原回到原來的狀態,也就是和整個法界同樣的性質,沒有界限、沒有凝固的存在。

無論身處何處,進行何種活動,例如,在超級市場購物、置身琳琅滿目的貨品當中,眼睛在看,心裡在想著自己和家人的愛好和需要、計算它的價錢,然後取捨、決定買哪些束西,整個過程都是覺醒地照見身心如幻。

能所雙泯,就是明瞭覺知只是作用而沒有實體:身心放鬆,覺知當下的狀態下,所覺知的事物和覺知的心相互依存,覺知如明鏡一般映照外物。

照見覺知的因緣:它只是根(感覺器官)境(感官對象)和合所顯現的作用,「能知覺的心」沒有主觀實體,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所知覺的事物」也不是客觀的實在。這就是「能所雙泯」、「心境不二」的真相,展現真實存在的浩瀚無邊。身心六塵,空幻鮮活,何等自在。  

       例如:在車站與朋友相約時、眼見人來人往,耳聞車聲、音樂和廣播聲,心裡想著這位朋友怎麼還沒到,等得有點煩燥,這時回到覺醒、安住覺醒,知道沒有能想所想、能見所見、能聞所聞的割裂,唯有空寂的緣起現象,能所雙泯!

    當下覺醒:清新、寂靜、柔和地活在當下,生起全體展現的自然觀照,身心情境隨緣流動,幻化萬千而空寂無實,沒有黏著,沒有掛礙,這是純然的覺醒體驗,不是語言文字所可以描述的。

此時生命如行雲流水,無論是在家中或出外、工作或休息、思考或停止思考、情緒波動或寧靜,都是覺醒的。

由片段的覺醒擴展、滲入到生活中的每個時段和處所,當下照見身和心的空幻性。

然後覺醒漸漸深入潛意識的層面,身心漸漸被完全覺知而透明化,並自動淨化、昇華、和轉化。

因緣成熟,身心將完全融入法性的大海、自在無礙,並且現起種種妙用。覺醒就好像一口鮮活的泉源,可以湧出沁心的甘泉活水,在覺醒中可以隨著各種因緣,生起種種妙用。

當情境現前時有覺醒,順境中不生貪戀,逆境中不生怨恨,就是「自在禪定」。

當思想生起時有覺醒,善用知識、思想而不排斥知識、思想,不落入混沌無知,這就是「方便智慧」。

當情緒生起時有覺醒,不壓抑情緒、也不捲入情緒之中,就可以將情緒逐漸轉化為「慈悲喜捨」。

當意願生起時有覺醒,不執著理想、目標,不支配、不期待,有順應因緣的願望而不離當下的行動,就是「清淨願力」。

當行動生起時有覺醒,行為自然而然合乎戒律,依據當時的因緣而生起自利利他的行動,不會放任不顧後果,就是「六度四攝」。

由覺醒中自然看到身心的狀態的緣生緣滅。不是捲入其中。也不是刻意分析、追究每一個心念的內容,那樣會引起緊張,並不是善巧的觀照。

隨著功夫的增進,心靈逐漸達到全面的覺醒,並在身心上完全改變,包括貪欲上癮、煩躁易怒、憂心忡忡、莫名的恐懼、思緒混亂、自我中心、不顧後果等等難以克服的心智缺失都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

 

 

 

 

 


推薦閱讀:

飛星紫微斗數飛星紫微斗數網路家族文集--梁 45
近現代迴文集(二)
類似牽絲戲文案的小故事文集哪裡能找到?
愛情占星文集 ——簡略版
印順法師文集 凈土新論

TAG:生活 | 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