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方平教授辨證應用外洗法治療皮膚病的經驗

小 e 說:

⊙作者:朱紫嫣,高峰,方平              ⊙編輯:精誠君

方平教授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30餘年,曾先後任北京護國寺中醫院及丰台醫院皮膚科主任,並為張作舟老先生的學術繼承人。2011年,被推選為「北京市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筆者有幸成為方平教授的學生,得其言傳身教,體會學習其辨證思路及處方用藥,受益匪淺。方平教授應用外洗法治療皮膚病,辨證準確,葯簡效顯,讓筆者印象深刻。現將方平教授臨床常用的外洗法及經驗方介紹如下。

1  清熱涼血法

用於血熱發斑證,常由風熱侵襲,入血發斑,或內熱壅盛,迫血發斑而成。證見斑疹色紅、焮腫,自覺癢劇,遇熱尤甚,抓後滲液量少。常伴煩勞脹滿,口乾口苦,便秘溲赤等癥狀,舌紅苔黃,脈浮或數。常見於接觸性皮炎、濕疹、毛蟲皮炎、蟲咬皮炎、間擦皮炎等病的急性期而水皰滲液不多者。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消斑。藥用熱毒洗劑:馬齒莧30g、蒲公英30g、青蒿30g、赤芍15g、苦參20g、白鮮皮30g,煎湯後去渣晾涼,外洗並濕敷患處,2次/d,20~30min/次。

:方中馬齒莧、蒲公英清熱解毒力強,青蒿、赤芍功善清熱涼血消斑,苦參、白鮮皮清熱除濕,祛風止癢。皮疹鮮紅、水腫明顯者加生槐花15g、豨簽草20g,增其涼血解毒、祛風除濕之功;有水皰及少量滲液者加茵陳15g、黃柏10g燥濕清熱;皮損乾燥有少量皮屑者加當歸15g養血潤燥;癢劇者加地膚子15g祛風除濕止癢。方教授強調此類皮疹宜冷洗、冷濕敷,軀幹皮疹面積較大時可略加溫以防感冒,忌搓洗,以保護皮損。

臨床病例:王某,女,33歲,2012年3月15日來診。訴近5年來每至春季面部即起紅斑,自抹「尤卓爾」後好轉,停葯即複發,近1周來紅斑又起,瘙癢明顯,抹「尤卓爾」後無緩解。查:雙面頰散在數片黃豆大紅斑丘疹,略顯乾燥,有少量糠樣皮屑。舌紅,苔薄黃,脈浮數。西醫診斷:過敏性皮炎;中醫辨證:風熱毒邪、入血發斑。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消斑。藥用熱毒洗劑加地膚子15g、當歸15g,煎湯去渣晾涼外洗,洗後外塗硅霜,癢時可摻入少量無極膏以止癢。3劑後複診,紅斑色轉淡,無新發皮損,瘙癢明顯減輕。將前方去地膚子,再用3劑外洗。1周後患者到其他科就診時來訴,用藥後紅斑消退,丘疹平復,瘙癢消失,未再複發。

2  清熱燥濕法

用於濕熱浸淫證,此證常由飲食不節,內生濕熱,或素體鬱熱,兼感濕邪,浸淫肌膚而成。證見斑疹潮紅,伴多量水皰或膿皰,瘙癢明顯,抓後糜爛滲液,結有痂皮,遷延難愈,食魚蝦或飲酒後加重。常伴口乾不欲飲,胸悶嘔惡,乏力睏倦等癥狀,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常見於急性、亞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傳染性濕疹樣皮炎、膿皰瘡、足癬濕疹化等病的滲出期,也可用於掌跖膿皰病的膿皰期。治宜:清熱解毒、燥濕收斂。藥用濕毒洗劑:馬齒莧30g、蒲公英30g、敗醬草30g,黃柏15g、茵陳15g、明礬10g、苦參15g、白鮮皮30g,煎湯去渣晾涼,冷濕敷或浸泡患處,2~3次/d,10~15min/次,滲液過多者可持續冷濕敷。

:濕毒洗劑是方教授在熱毒洗劑的基礎上,加強了苦寒燥濕之品,減其涼血消斑之味而成。方中用馬齒莧、蒲公英、敗醬草清熱解毒,黃柏、茵陳、明礬燥濕收斂,共除濕毒,苦參、白鮮皮燥濕祛風止癢。滲液多者加茵陳至30g、五倍子15g以收斂拔干;膿皰多者加天花粉30g、皂刺15g以解毒排膿。注意:有糜爛、滲液、結痂的皮損要用石蠟油或消毒植物油清潔後再泡洗或濕敷,忌用清水或清潔劑清洗皮損。冷濕敷面積一次不宜過大。

臨床病例:黃某,男,45歲,2012年8月3日來診。訴雙下肢起水皰瘙癢流水1月余。初為少量小丘疹水皰,瘙癢。抓後形成成片糜爛面,面積不斷擴大。曾於外院口服抗組胺葯及外用激素類、抗菌素類藥膏,療效均不明顯。查:雙下肢外側各有手掌大面積紅斑糜爛皮損,上覆蜜黃色厚痂,痂下有明顯黃色滲液,皮損周圍散在分布少量膿皰。患者無發熱,但皮損瘙癢劇烈,夜眠不安,口渴心煩,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西醫診斷:膿皰瘡。中醫辨證:濕熱毒邪,浸淫肌膚,治以清熱解毒,燥濕收斂。藥用濕毒洗劑加黃柏、茵陳至30g,野菊花、金銀花各30g,生地榆20g,3劑煎湯冷濕敷,未予內服抗生素。濕敷後痂皮變軟,囑用消毒植物油浸潤清潔,將曲安奈德益康唑摻入黃柏面外抹,嚴禁接觸水及清潔劑。3日後複診,膿皰已趨乾燥,膿痂轉薄,已無明顯滲液,瘙癢亦減。繼用前方3劑,痂落皰干,露暗紅基底,去明礬、黃柏後再予6劑以鞏固療效,皮損未再複發。

3  燥濕殺蟲法

用於蟲毒侵襲證,此證常由過食肥甘或憂思傷脾,致濕熱內生,復感蟲毒;或房勞過度,腎氣虛損,蟲毒內侵而成。皮損見成片的小丘疹、水皰、皮屑,邊緣清楚,可見匐行性擴展,呈地圖樣分布;指、趾縫間可有浸漬、糜爛;或見軀幹指縫間有小丘疹、水皰,指縫間有「疥溝」,陰囊常伴有結節;或見陰毛處皮膚有小紅丘疹,甚則可見小蟲蠕動。上訴皮損均感癢劇,常伴焦躁難安,納差眠差,舌紅苔膩,脈滑或濡,或舌脈正常。常見於手足癬、股癬、體癬、疥瘡、陰虱等病。治宜:燥濕殺蟲。藥用烏礬洗劑:烏梅15g、明礬10g、苦參30g、生百部15g、白鮮皮30g、蒼耳子15g、蛇床子15g。煎湯去渣晾溫泡洗患處。1~2次/d,10~15min/次。

:方中用烏梅、明礬、苦參、生百部除濕殺蟲,白鮮皮、蒼耳子、蛇床子燥濕祛風止癢。皮損乾燥皸裂者去明礬,加桃仁15g、當歸15g活血潤膚;皮損潮紅糜爛者為濕毒較盛,加馬齒莧30g、黃柏15g、茵陳15g、生地榆15g以清熱涼血、燥濕解毒;癢劇者加地膚子15g、艾葉15g祛濕止癢。若糜爛滲液較多,應先用清熱燥濕法治療,待皮損乾燥後再行此法。蟲毒為患,尚要注意衣褲被褥的消毒,並應配合外塗其他藥物。陰虱患者則應剃去陰毛後用藥,效果更佳。

臨床病例:患者曹某,男,74歲,2011年12月22日來診,訴雙足趾縫間潮濕瘙癢十餘年,嚴重時周邊皮膚出現小水皰甚至糜爛滲液,外用各種抗真菌軟膏效果不佳,遷延難愈。查:雙足多個趾縫間有白色浸漬及皮屑,個別可見鮮紅裂隙,未見糜爛。舌淡紅,苔白膩,脈濡。西醫診斷:足癬,中醫辨證:濕濁停聚,蟲毒侵襲,治以燥濕殺蟲。藥用烏礬洗劑加白芨30g,煎湯泡洗。另用環吡酮胺加黃柏面外塗。7劑後複診,足趾間皮膚轉干,浸漬已不明顯,裂隙癒合,瘙癢減輕。繼用烏礬洗劑原方泡洗,塗環吡酮胺乳膏。7劑後足趾間皮膚乾燥,可見片狀脫屑,瘙癢輕微。再用14劑葯後皮損已基本消失。囑其仍堅持外用抗真菌軟膏。2個月後電話隨訪,足趾間皮膚正常未再複發。

4  養血潤膚法

用於血虛膚燥證,此證常由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或濕阻氣機,傷津化燥,血虛失榮而成。證見皮膚乾燥脫屑,甚則出現肥厚、皸裂、苔蘚化,自覺癢劇或癢痛,秋冬季尤甚。常伴頭暈乏力,失眠健忘,舌紅苔少或舌淡苔白,脈細或濡。常見於乾燥性濕疹,異位性皮炎,冬季或老年性瘙癢症,掌跖膿皰病的乾燥期及局限性皮膚澱粉樣變等病。治宜:滋陰潤燥,活血養血。藥用潤膚洗劑:當歸15g、生地20g、桃仁15g、紅花15g、雞血藤15g、苦參15g、白鮮皮30g,煎湯去渣晾溫泡洗患處,2次/d,15min/次。

:方中當歸、生地、桃仁、紅花養血活血,滋陰潤燥,雞血藤養血活血通絡,使氣血通達肌膚得養,苦參、白鮮皮祛風止癢。皮損抓後有滲液者為濕阻氣機、迫津外泄,加茵陳20g,黃柏15g除濕以潤燥;若搔抓日久出現肥厚或結節,加蘇木20g、透骨草15g、芒硝15g破瘀通經軟堅散結;癢劇者加地膚子15g、蛇蛻3g搜風止癢。皮損忌搔抓、燙洗、搓洗;忌接觸各種清潔劑,以防加重病情。

臨床病例:患者郭某,男,70歲,2011年9月20日來診,訴雙手掌、手背出現多片乾燥、肥厚性皮損,瘙癢劇烈,已16年。曾外塗鹵米松等各種激素類藥物,效果不明顯。查:雙手掌、手背部有多片乾燥角化過度性皮損,上有干皮屑、皸裂,伴抓痕。平日納呆食少,大便軟,每日2~3行。舌淡紅,苔白膩,脈滑。西醫診斷:慢性濕疹,中醫辨證:濕阻血虛,肌膚失養。治宜:養血潤膚、軟堅散結。藥用潤膚洗劑加透骨草20g、芒硝20g、地膚子20g、蛇床子20g煎湯晾溫濕敷,2次/d。外塗5%水楊酸軟膏。忌接觸各種清潔劑。7劑後皮損乾燥皸裂及癢感較前明顯減輕。加大芒硝用量至30g以利軟堅散結,並加柏子仁20g以安神潤燥止癢。再用7劑後皮損已不癢,皸裂均癒合,但仍肥厚干硬。用前方去地膚子、蛇床子,堅持泡洗。2011年10月23日來診,患者雙手皮膚乾燥已不明顯,肥厚皮損較前明顯變薄。患者繼續用前葯加減外洗至2012年1月9日,複診時雙手皮膚已基本正常。

5  體會

外治法是中醫治療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有些疾病內服加外治或單純用外治法,比單純內服藥治療效果好。外洗法是外治法的一種,古稱溻漬法,為將絲帛或新棉蘸取藥液溻漬皮損的治法。張作舟等認為外洗法能使低濃度組織液向高濃度藥液擴散,使皮損滲液減少,炎症得以消退;冷藥液濕敷吸收熱量,減輕局部皮損的灼熱感,並抑制末梢神經的病理衝動,減輕瘙癢、疼痛等自覺癥狀;表皮角質層經濕敷後軟化膨脹,有利於藥物滲透,起到活血通絡之功效;紗布吸附皮損表面的漿液、膿汁及軟化的痂皮,能起到清潔和保護皮膚的作用。中醫重視「病諸內必形諸外」的診斷理論。使用外洗劑時,需詳審皮損不同,結合全身癥狀及舌脈,辨證施治,才能有好的療效。許芳應用清熱燥濕洗劑治療屬濕熱證型的急性炎症類皮膚病頗有效驗。宋慧平等外洗治療嬰兒濕疹,皮損滲出多者擬清熱利濕法,皮損乾燥者減清熱利濕之葯,加滋陰潤膚之品,取得好的療效。劉納文應用清熱涼血法治療血熱發斑的藥物性皮炎有效率達96%。鄭媛等用中藥克癬散浸泡治療手足癬,療效優於外抹復方酮康唑乳膏組,療效據統計學意義。盧士奎用燥濕殺蟲法外洗治療足癬,總有效率達98.41%,無效病例為鱗屑角化型。賈育蓉配製浸洗潤膚液治療濕阻氣機、肌膚失養所致掌跖角化性皮膚病,總有效率達93.7%。秦秀麗等用養血祛風湯內服外洗治療老年性皮膚瘙癢症,療效優於口服抗過敏葯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中藥外洗法治療皮膚病療效可靠,關鍵在於準確的皮損辨證,準確把握疾病不同病程的皮損表現,進行分證論治,方能取得好的療效。方平教授擬外洗法合醫理,循《理瀹駢文》所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經驗豐富,辨證準確,每能獲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略。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中國醫學創新》2014年8月第11卷第24期。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推薦閱讀:

11種常見皮膚病用藥方案及12種外用藥詳解
皮膚管理第一步——如何診斷皮膚類型
「張建療法」的理論基礎
臉上干癢紅,是過敏、濕疹還是紅血絲?

TAG:經驗 | 皮膚 | 皮膚病 | 法治 | 教授 | 治療 | C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