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問題"真相"

 

作者:水寒

最近沙林寫了一篇「中國人口問題真相」,在網上影響很大。但細細看完該文,該文如其說是「真相」,不如說是「假象」。採用的都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個例;用的都是感性的詞語,眼光和知識非常局限,對宏觀人口史和人類的生育知識一無所知,以微觀人口個例推導出一個所謂的中國人口問題「真相」;對國家權威部門和學術機構所作的統計數據無理由地加以否定,感性地推測中國突破15億了;愚蠢地將生產力增加所造成的農村剩餘勞動人口增加歸因於環境惡化造成耕地減少。言詞中透著濃烈的但無知的城市優越感。雖然一個傻子提出的問題三個學者也難以回答,「真相」不值得一駁,但我考慮到該文誤導性很強,看完後有種如刺在喉的感覺,不吐不快。

計劃生育對中國長遠的影響

中國目前60歲以上的老人總共有1.4億左右,到了2020年將增加到2.4億人,到2050年則增加到4.4億人左右(其時總人口不到15億,老年人口增加3倍,勞動人口又明顯減少,人均養老的負擔增加了5、6倍!)。目前國家只承擔城市人口的退休工資,只有幾千萬人口的養老問題(並且以龐大的勞動人口為後盾),今後勞動人口數量明顯減少,而此時4.4億老年人都得靠國家承擔養老,國胡以相恤?總理怎麼當?勞動人口得交80%以上的稅?現在進行計劃生育減輕現在政府和年輕父母的壓力,其實是將這些壓力轉移到未來政府和子孫。是寅吃卯糧、寅吃辰糧,是嚴重「透支」 ,是以斷子絕孫為代價的!

今後中國社會保障面臨巨大的壓力,可能影響社會穩定。西漢賈誼在論積貯疏中就提出一旦社會保障出現問題,「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政治未畢通也」。西漢時期「有勇力者」才有能力「衡擊」,現在不一樣了,弱勢群體一樣能對社會穩定造成破壞作用:石家莊殘疾人連炸三樓;馬加爵連殺四人……。今後老年弱勢群體要是不能得到適當的安置,對社會穩定的破壞力不容小看。

中國自五十年代開始實行中國歷史上最為明顯的種族隔離制度,剝奪了農民的發展權和遷徙權,將農民變為農奴。計劃生育對城市人口的影響更為明顯,城市生育率接近1.0,農村還在1.6以上。可能造化是公平的,城市人口以價格剪刀差等手段剝削了農民幾十年,農民的損失通過相對增加子孫數量來彌補,算是一種公平的補償。有些人假定目不識丁的農民後代要比城市人口後代素質要差,這事實上是沒有根據的。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史,就能被這幾代人所改變?中國歷史上早就有「富不過三代,貴不過五代」的說法。經過三、五代的遺傳物質的重新排列,教授的後代與農民的後代在遺傳素質上是沒有差別的。

「養兒防老」對中華民族的繁衍起著非常重要的歷史作用,現在養老逐漸社會化,個人退休金與自己撫養子女的付出脫勾,多生育子女單純成了一種負擔。「養兒防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傳香火」的傳統觀念經不住經濟結構改變的衝擊,這些曾經起過重要歷史作用的樸素而深奧的思想現在竟然成為被嘲笑的對象,事實上我們都是這些樸素思想的受益者。古代所崇尚的仁、義、禮、智、信,在文革遭到大力批判,不也是現在夢寐以求的目標嗎?中國歷史上的「厚去薄來」的「朝供」外交關係對維持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穩定關係非常有效,現在美國外交官正在研究學習。因此對幾千年形成的一些信仰不能因為短時的迷茫便全加以拋棄。事實上這些信仰可能有著非常深厚的內涵。爺爺輩說出的樸素語言可能是數千年深奧哲學的濃縮(爺爺本人也說不出道理了,只是傳述),父輩讀了幾年書(尤其是經過前幾十年不正常教育的父輩),往往能自鳴得意地將爺爺駁得啞口無言,但說出的將被證明是繆論。比如說從全社會角度看,將我們這一代人視為一個群體,下一代視為一個群體,難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正確嗎?下一代人口過少,我們怎麼能拿到全額的退休金?美國現在就考慮將拿退休金的年齡從65歲延遲到70歲(相當部分人已經去世了)。中國以後80歲以上才能拿退休金?

人口的穩定對經濟的繁榮至關重要,這也是美國目前擁有的最大優勢。計劃生育再不停止,中華中興只能是句空話。

發達國家在進入老年型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國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因此我國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國家。中國只用了近1/4個世紀就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花費1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才完成的人口轉變。發達國家老年化是逐漸形成的,社會壓力也是逐漸出現,現在正通過引進移民以及延遲退休年齡部分解決(不能完全解決)。中國老年化是短時形成的,今後幾十年突然加重的老年化,要是沒有足夠的勞動人口,國家怎麼解決?

出生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再放寬人口控制,人口又增加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神話而已。隨著城市化的進行民眾的生育願望是毫無疑問在下降的,就目前的生育願望,能達到保證人口更替水平的2.1總和出生率嗎?限制人口增長容易做到,現在不是做的很好嗎?但要增加人口卻是很不容易的,人類歷史幾千年都沒有做到。新加坡、日本和歐洲國家千方百計鼓勵多生育,成效甚微。並且這些國家還有能力給孕產婦提供比較好的條件,提供較好的照顧小孩的條件。等中國將來出現問題的時候,國家連給老年人口提供基本保障都困難重重,還有能力在物質上鼓勵生育?

計劃生育對中國的人口的影響

1971-1981年,中國育齡婦女一生估計生育孩子個數的總和生育率由5.4下降到2.72。

從70年代起中國人感到了人口數量的"包袱"之後,似乎一直沒有擺脫這種陰影,似乎一直存在一種對中國人口數量悲觀的傾向。1981年的2.72的生育率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生育率了。但在隨後的二十年採取更加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一對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考慮農村的勞動強度以及沒有養老保障,農村頭胎是女孩的可以生二胎)。進入90年代中期,中國人口總和生育率(TFR)已被控制到了更替水平(2.1)以下。1995年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樣調查TFR為1.46,1997年國家計生委的調查則為1.35~1.38。如此低的生育水平令許多學者不敢相信,因此做了調整,認為當前的生育水平大致是1.7~1.8。無論是國家有關部門的數據,還是調整的數據,都說明我國人口生育率到了相當低的水平,已接近目前發達國家的水平。顯然這與20多年前的高生育率高增長截然不同,發生了質的根本性的變化。中國人口目前是低生育率、低慣性增長和老齡化加速的時代。我們必須走出人口數量的陷阱。

即使不實行計劃生育,人口老化都是不可避免,計劃生育更是加速了老年化進程。因此,當我們看到總和生育率均在1.5之下,那我們不應當再把它看成是成績,而是一種擔憂,一種問題。中國只用了近1/4個世紀就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花費1個世紀甚至更長時間才完成的人口轉變,這不是榮譽而是中國的悲哀!

以目前的生育能力計算,能夠保證與現有人口持平的生育率應為每位婦女生育2.1個孩子,考慮到單身人口的存在,每位已婚婦女應該生育2.5個小孩。要是考慮到生育能力的下降,即使每個有生育能力的婦女生育3個都不足以彌補人口的減少。因此現在的計劃生育政策應該改為:鼓勵生育2、3個,默許4個,禁止5個,不提倡晚婚晚育。但問題是現在平均生育願望達不到2個,上海市人們的平均生育意願1983年就只是2.04個孩子了,現在中國城市平均生育願望已經很低。經濟結構的改變、教育周期的延長,晚婚不可避免。

讓人念念不忘的農村情況會如何呢?從世界發達國家的城市化歷程來看,城市化水平一般達到70%到80%左右,今後中國農民在社會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也就是20%到30%的樣子。在10餘年的時間內,城鎮已接納了大約1.5億的農村人口。目前,我國每3個產業工人中,就有2個來自農村。今後數年農民工將達到3億。這意味著什麼?9億農民中除去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口,生育人口不過三、四億,這三億農民工基本都是生育年齡的農民,就是說生育年齡的農民大多進城了。他們的住房條件(夫婦大多分居)等生活條件較差,工資水平比較低,而又面臨與城市人口一樣的消費水平,他們又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子女就學面臨困難(費用比城市人口更高),大多數連產假都沒有,一旦休假回家生小孩意味著失去手上的工作機會。並且由於他們的父母沒有退休工資,他們得養活父母。因此他們的生育願望事實上比城市人口更低。

以樂觀的數據(生育率1.7)估算,一百年後中國只有七億多人口;以1997年國家計生委的調查的1.35~1.38生育率估算,一百年後中國只有四億左右人口。數百年以後,人口絕對數量佔全球人口多數的種族或民族才是地球上的主人。非洲人、印度、伊斯蘭世界將來可能就是世界的主人。數百年後中華大地將有50%是黑人?

七十年代實行計劃生育,是必要的;八十年代實行嚴格的政策,是預見力差;現在是逃避責任!反正計劃生育政策是前任制定的,現任領導只是延續,責任不在我,一旦放鬆計劃生育必然暫時對經濟有衝擊(尤其是就業壓力),反正等將來出現老年化和勞力短缺的問題時候現任領導已經退休了或者已經去世了,管它洪水滔滔?

在人們印象中,中國人特別重生育,特別能繁殖。其實,生育在全人類看來都是一件神聖的事,不獨中國人特殊。事實上中國婦女生育率比歐洲婦女要低。在18世紀,中國每對夫婦平均生育6個孩子,而歐洲婦女則達到8至9個,中國人要比歐洲人少生2到3個孩子。

中國媒體對於日本人口老齡化現在還多是抱著一種幸災樂禍隔岸觀火的態度,尤其是日本人的緊控移民。殊不知中國自己的民族擴張也已經達到極限了。現在中國的人口中間年齡是31.5,也就是說中國有一半的人口年紀大於31.5歲,日本的這個數字是42歲,美國是35.8歲,印度是24.1歲。看上去似乎還很理想是嗎?那麼再看聯合國公布的2050年預測,如果中國保持現在嚴厲的生育政策不變,那麼屆時中國的人口年齡中線將是44歲,也就是說到時中國一半的人口將老於44歲,比現在的日本更嚴重,而美國的同一數據到時還不到39歲,或者也有更好比較的實例,現在的加拿大人口中間年齡是36歲,50年後的中國要比現在整天嚷嚷著本土人口出生率太低人口增長依賴移民的加拿大還要老八歲之多。那麼中國到時的13.9億人口夠不夠用,中國需不需要移民呢?這個問題有人會說中國的人口那麼多密度那麼高怎麼還會需要從外國移民呢?但是一個經濟體需不需要移民,需要多少新增勞動力這不是由他的絕對規模來決定的,因為中國的人口多,服務業的規模也相應的很大,你說英國服務業那點從業人員拿來服務於中國夠用嗎?新增勞動力沒了那些等待擴大生產規模的企業怎麼辦?這其實和現在日本韓國和台灣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日本的人口密度已經很高了,50年代日本人口超過8000萬的時候當時說的是希望人口有一天會自然減少,這樣能多騰出一些生存空間來。現在日本的人口馬上要開始減少了,這卻成了日本人最大的噩夢,從海外移民的壓力一天比一天大,不然的話遲早有一天社會各機能也會退化。順便說一句,日本和韓國到2050年,都將有一半人口老於50歲,這樣的社會是不會有活力和創造性可言的。

如果日本要維持現有的勞動力隊伍,那麼這個人口1.27億的國家這50年內需要引進3500萬外國人。不要說日本人的傳統是封閉的保守的,想想一個中國人,你樂意看見在中國有3.5億阿拉伯人或者黑人嗎?更不用說這麼大數量的外國人還是年輕的勞動力,而本國人卻多是老人了。

為什麼說要移民就只有可能從西亞或者南部非洲來呢,這是人口增長的前景來決定的。歐洲人口在縮減,而非洲人口50年內非洲人口將從現在的8億增加到23億。包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內的阿拉伯世界的人口則將從現在的4.5億增加到超過14億。非洲和阿拉伯人口中都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年紀不到20歲,比較一下遲暮的歐洲和日趨老化的中國,他們才是可能的移民來源。所以英國保守黨的議員赫爾默會說歐洲人是在減少自己的人口為別人騰出生存空間啊。據說按照現在的增長勢頭40年後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最年輕最有活力的三分之一將是穆斯林,這實際上等於說歐洲本土的文化特徵將面臨滅絕,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將不復存在。

中國人希望看到中國也有這麼一天嗎?2100年的中華大地上一半以上的人口是西亞人、非洲人,這絕不是神話故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統計數據得出這樣一個可能的前景。

現在中國的出生率已經比法國還要低了,60,7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們進入他們的晚年後,人口萎縮的壓力就會近在眼前了。還有人喜歡突出中國有1.5億人閑賦,問題是這是中國經濟規模還不夠大的緣故,而不是人口絕對值的問題,如果一個國家的勞動力過不過剩是看絕對值,那麼拿中國的人口和加拿大的比比,中國人都幹什麼去呢?這涉及的是一個合適的比例,而不是絕對數量大不大。人口多了經濟規模也增加,就業人口也增加。何況這1.5億閑賦的人也是會老的,這個龐大的群體老了以後會帶給社會保險體系怎樣的壓力?

日本人現在的想法實際上是拖一天算一天了,他們既不願意大量的外國人湧入日本改變日本社會和文化,又不想龐大的老齡人口造成社會疲憊不堪,只能想出許許多多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來拖延問題的最終惡化。但是日本人自己也明白,究竟是讓日本國消亡還是讓日本文化消亡,最終必須作出取捨。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德國,戰後引進的230萬土耳其人已經讓德國社會傷透了腦筋,但是不引進又怎麼辦呢?

二戰後風光一時的德日兩國現在都已成了垂垂老矣的國家,你還能從他們身上看到70,80年代挑戰美國統治歐洲的氣勢嗎?日本人丟掉了松下豐田的傳奇企業崛起時所依賴的創業精神,德國人則連引以驕傲的工業製造都連失陣地。很快我們就會看到韓國人重蹈日德的復輒了,韓國的出生率太低了,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看著自己遲暮下去。其實也不光這些當代國家,人類歷史上所有得意一時的國家,他們的人口規模達到極限的時候也就是國勢開始衰敗的時候,比如波斯,比如羅馬,比如阿拔斯阿拉伯帝國,比如英國。

計劃生育所進行的大量負面宣傳將長期影響中國民眾的生育願望。八十年代以後的嚴格的計劃生育事實上是對民族的閹割!

七、人力資源將是今後最寶貴的資源

今後商品中單純的與自然環境直接相關的產品的比例將不斷下降,而人力資源產品比例將不斷增加(比如電腦硬體可能會是免費的,公司靠軟體賺錢;藥品中原料成本將很低,成本高的是智力成本)。人力資源將成為最主要資源。出生率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年齡提高將加重各國社會保障體系的負擔並導致生產力下降。為了緩解這種壓力,今後爭奪移民將比現在爭奪能源更為激烈。

現在中國不合理的教育體制,使得教育成本非常高,大量農村青年無力完成高中學業。工業化不是作坊,所需要的最低素質也是高中教育。因此中國需要的是降低教育成本,提高高等教育,尤其是普及職業高中教育,而不是控制生育率。教育將使大量的人口變為寶貴的人力資源,否則將成為國家的負擔。教育的失誤將使手中的寶貝變成垃圾!

在資本主義弊端還剛開始出現時,馬克思寫出了《資本論》;在人口危機剛開始時,馬爾薩斯寫了《人口論》。兩種理論時間相差不了多少,在理論的創始國都沒有市場,但都被一、兩百年後的中國採納了。不知是因為我們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還是是對我們智慧的嘲笑?

中國已經吃了一個200年前的老馬(馬克思)的虧了,還需要再吃另一個200多年前的老馬(馬爾薩斯悲觀人口理論是計劃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據)的虧嗎?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應適可而止

http://www.creaders.org/articleReader.php?idx=72187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415598&typeid=17

http://www.creaders.org/forums/politics/messages/529996.html


推薦閱讀:

你必須要知道的小葉紫檀手串常見問題匯總!
淺談留守孩的問題和解決出路
葉海林:對香港「佔中」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生不生二胎,這是個問題
四招訓練核心肌群,解決久坐下背疼痛的問題 | manfashion這樣變型男-最平易近人的男性時尚...

TAG:中國 | 中國人 | 人口 | 中國人口 | 真相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