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為什麼總是急於求成?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色『給孩子最好的』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諮詢及建議】請添加個人微信:zuihao9999在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二十多年中,我發現大多數的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太迫切,特別是以下四種情況家長更為突出:一是經濟比較落後地區的部分家長;二是家境困難的家長;三是性格急燥的家長;四是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的家長。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等待的。有這樣一個故事,兒子在讀幼兒園大班,媽媽知道要從小開發孩子的智力,她每天都利用可以利用的任何機會去教孩子學習。有一天媽媽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看到大樹上落了幾隻小鳥,媽媽就想利用這個機會了,於是她問孩子「樹上十隻鳥,爸爸打掉一支還剩幾隻?」孩子說「9隻。10-1=9呀!」媽媽說:「孩子,你想一想,打掉一支小鳥,其它小鳥都嚇跑了,應該一隻也沒有了呀。」孩子點了點頭,心裡在想10-1=0。回到家裡,這位媽媽指著放在茶几上的金魚缸又問兒子:「金魚缸里有十條魚,死了一條還剩幾條?」孩子說「9條。10-1=9呀!」媽媽耐心地和孩子說「金魚死了一條魚也在魚缸里呀,應該還是十條。」孩子又點了點頭,心裡在想10-1也等於10。到了晚上家裡突然停電了,媽媽讓兒子拿來蠟燭在窗台上點燃了十根,媽媽又藉機問孩子:「窗台上十根蠟燭,風吹滅了一根,第二天早晨有幾根?」,兒子馬上說「風吹滅了1根,還剩9根。」媽媽卻說:「風吹滅了一根,其它九根都燒沒有了,應該還剩一根了。孩子你要學會動腦筋。」兒子在想10-1也能等於1。三個月過後,孩子上一年級,恰好老師問10-1=?孩子回答到:「要看什麼情況?」老師驚訝地問:「沒有什麼情況?就問你10-1=?」孩子回答到:「如果是小鳥,10-1=0;如果是金魚,10-1=10;如果是蠟燭,10-1=1。」老師和全班同學哈哈大笑。所以我建議孩子八歲之前不要做腦筋急轉彎!正確的方法是:1.小步前進。告訴孩子,你的目標就是追前面的那一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許多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或家族幾代人的期盼和願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壓的孩子喘不過氣來,家長將孩子的目標定的太高。這次考試得90分,你要求孩子下次得95分,孩子得了95分,你又要求孩子下次得100分,孩子真的得了100分,你就要求他(她)保持。不是嗎?孩子一旦沒有達到你要求的目標,你可能就會指責、挑剔、攀比。如果是這樣:孩子灰心,父母傷心。2.推遲判斷。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理解你。有一位爸爸問上一年級的兒子,當爸爸好?還是當兒子好?兒子說:「當爸爸好」。爸爸問兒子為什麼?兒子說:「當爸爸有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爸爸又問孩子:「爸爸好?還是媽媽好?」兒子說:「媽媽好!」爸爸問孩子:「為什麼?我每天接送你上學,還輔導你功課,沒良心。」兒子的回答讓爸爸更加傷心。兒子說:「爸爸要早死。」爸爸大怒,我不好就算了,你還詛咒我死,舉起手就要打孩子。此時爸爸想:你小子,我今天一定要問明白你為什麼咒我死,問完了打你也不遲。兒子天真地說:「因為爸爸比媽媽大,年齡大的人就要早死呀。」爸爸轉怒為笑,原來兒子是這樣推理的。所以,我們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決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套用孩子,按你心中的標準去要求和規範孩子的一言一行,那是不切合實際的。有這樣一個故事,每當我談到這個話題一定要講起。夏季公交車上,漂亮的小女孩哭個不停,站在她身旁的父親無任何阻止的言行。炎熱的天氣,擁擠的車廂,女孩的哭聲讓人更加的煩躁,開始人們勸小女孩不要哭了,可是孩子沒有停止她的哭聲,人們就讓父親制止孩子不要再哭了,父親始終沒有開口,於是車裡的人們有些憤怒,後來再也無法容忍孩子那沒有改變的哭聲,大家七嘴八舌的大聲訓斥和指責這對父女。這時父親開口說:「讓她哭吧,她的媽媽剛剛去世。」此時,車廂內立即變得鴉雀無聲,小女孩的哭聲不再讓人厭煩,有的人還掉下了同情的淚水。在我們的生活中、在你的周圍、在每個人的身上,每天都會不斷發生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有的事情需要當機立斷,而有的事情要學會推遲判斷,不能急於下結論。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特點是時間長,見效不是很快,從孩子降生到長大成人能獨立於社會,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等待。首先是對孩子素質能力形成的等待。一般來講,家長對孩子身體的發展有著足夠的耐心,然而對孩子素質能力的發展形成,家長的耐心等待就差得多了。比如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獨立地駕馭學習材料,並形成最適於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非要十年左右的時間不可。其中出現學習三進一退甚至一進三退的反覆現象,常使家長亦喜亦憂,甚至絕望。要知道孩子思維能力要發展好,要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要比記憶知識困難得多,需要的時間也長得多。我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自己親自輔導高三畢業班的學生,研究總結全國部分省、市高考冠軍的學習方法,也成功地幫助了自己的兒子考入清華,編寫了《教會孩子學會學習》一書,從如何預習開始,將學習的全過程教給孩子,目的是要孩子自己掌握學習方法,由被動地學習變成主動地學習,樂於學習。孩子的發展過程充滿了令家長新奇和緊張的現象。其實孩子的發展經歷曲折和所謂的錯誤都是正常現象,無所謂「對、錯」,孩子犯錯誤、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就是成長,家長剝奪了孩子犯錯誤的權力,就等於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力。你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家長對孩子的素質能力形成缺乏等待,主要原因有:一是對教育認識差一些,不懂得素質能力形成的大概規律;二是因為等待並不很輕鬆,等待中充滿了疑惑、焦急、不安甚至痛苦,許多家長承受不了,總想得到結論,快速釋放負擔和壓力;三是有的家長存在強烈的虛榮心,他們把孩子的成功和聲譽看得重於一切,盲目攀比,鼓動孩子「什麼也不能落在人家後頭」。這種不顧孩子成長規律,急於求成的家長,最終得到的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孩子永遠是第一名,要麼家長失望甚至絕望。而前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剩下的只有失敗了。其次是孩子終身成就的等待。父母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一個人能有所作為,並不取決於單一的某種因素,除了個人的天賦和努力,還受著諸多方面的影響,不少家長急於給孩子下結論,認為孩子聰明,就推斷孩子將來能成才,認為孩子笨拙,就棄之不論。孩子將來究竟怎樣,還是需要家長等待的。等待孩子成長、陪伴孩子成長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能夠耐心等待,是一種教育高見,也是一種教育能力,我們必須通過學習掌握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並遵循兒童成長發展的自然規律。「寶貝!暑假去哪兒?」「北極冒險?太空探索?遊學紐約?行走祖國?人生蛻變?……」立即回復「驚喜」給孩子一份期待已久的體驗!!!
推薦閱讀:
※亞洲男性的體格平均來說比其他人種差,為什麼政府仍沒有從學校開始就提倡健身概念?
※西南大學裡最好的專業是什麼?
※大頭教育科技:越優秀的孩子,都會有每天下班三小時高質量陪伴孩子的父母
※這世界每天本可以增加4000個行業精英,卻都刷抖音去了
※李和平:2018年新年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