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嘉禪 五種方便行

 

  

上一講給大家介紹了坐禪方法中要注意的五件事情:第一不能吃的太飽或太餓;第二睡眠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第三身體姿勢要恰當;第四是調節我們的心;第五是調節呼吸。  這五樣調節好以後,就可以修習禪定了。

 很多時候我們修習禪定,都不得入門要點。  這是因為沒有把握好如何進入禪定,並從禪定中出來的技巧。  平常我們念佛、持咒,長時間坐下來覺得很舒服,但是下次還想進入這種狀態就進不去了。  我們無法把握自己進退自由,就是因為找不到進入禪定狀態的那個門檻。

 就像做夢,從清醒進入夢境有一道門,但門檻在那裡不知道。  從沒有夢到進入夢境,這裡有一個關鍵的門檻要找到。  有一本書叫《你是做夢大師》,我們可以通過訓練,讓自己找到這個關鍵——門檻的入口處,並由此進入夢境。  常常會有這種經驗,我們躺在那裡腦袋很清晰,妄想也很多,其實是睡著了自己還不知道。  如果一個人修習禪定有受用,他完全可以編織自己的夢,希望在夢裡見到誰,就可以如願,因為夢境是我們妄想的延伸和具體化。  我們平常的妄想是很模糊的,如果妄想很專注,它就會在夢境中出現。  所以禪定學習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把握如何進入禪定,並在禪定中保持這種狀態,然後要在禪定中出來,又必須認識到那個叫禪門的門檻在哪裡。

 

 如何進入禪定之門?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調五事,那是最基本的方法。  具備了這些基本方法,接下來就要了解入、住、出三個禪定要點。  入就是進入禪定,住就是住在禪定裡面,出呢?  就是從禪定裡面出來。

 

 在調五事的基礎上,打坐姿勢端正後,呼吸也調好了,心不再浮躁也不再暗沉,清清楚楚又不散亂。  調節到這個程度,接下來要進入禪定,需要注意三個方面的狀況:

 

 第一,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  你是坐在那裡、站在那裡、還是在走路?  包括我們所處的環境,在禪堂、還是在念佛堂?  或是在家裡?  對所處的環境和自己的身體狀態都要很清楚。  然後對自己的呼吸調節狀況也要非常清楚。  第二,對身體的感受也要很清晰。  狀態跟感受是不一樣的,狀態是坐在那裡的姿勢,感受是身體的痛癢酸麻。  如果打坐進不了禪定,可以徑行的方式尋找感覺。  比如走路,腳踩在地上與地面碰觸的那個感覺,你要找到它,並要很清晰的把握腳踩到地上的感覺。  第三,對自己的心念要很清楚,起了什麼念頭要知道。

 

 上述三個狀況都很清楚了,就可以進入禪定。  當然,進入禪定要有具體的禪定方法,否則進入了也只能是欲界的散定。  要明白這三個狀況是禪定的入門之處,不然打坐坐得再舒服,也可能都是偶然的。  所謂偶然,就是沒有從正規的門進來的,也可能是別人把你扔進來的,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  所以要讓自己一步一步的從這個正規門進來,然後從這個門出去。  如果方法得當,三個方面調節好以後,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跟念佛三昧很相應。

 現在先做個簡單的訓練,大家坐得端正一點,先把上一講學的調五事,稍微調整一下。  可能有些同學的呼吸一時調整不到位,但要知道調整的方法。

 比如呼吸很粗,要知道呼吸還太粗,只是不要管它,等到真正把呼吸調到若存若亡的狀態,那就進入禪定之門了。

 首先要訓練自己的身體坐得輕鬆、自如、端正。  看自己的呼吸進進出出很清楚,心也不再胡思亂想。  這樣五事調好以後,接下來就是三個方面:

 

 第一,對我的環境,我的身體,我的呼吸等等身心狀況很清楚,這個清楚裡面不夾帶任何價值判斷,不要認為太吵了、太安靜了,不必判斷好跟壞,只要清楚知道就行了。

 第二,知道身體的感覺,身體是坐在這裡的,感覺是重是輕?  哪裡癢、那裡麻、哪裡不舒服,這個時候的手和身體不要亂動。  即使想動,對自己的動作,包括動的幅度、感覺都要很清楚。  最好一開始就不要動,要是動來動去,就難以把握對身體清晰的感受。

 第三,感覺自己的心,現在什麼妄想都沒有,清楚的知道我的環境,我的身體,我的呼吸當下的狀況。

 修行四禪八定最重要的一點,首先是身體的感覺而不是心,對身體的感覺越清晰越容易進入禪定。  不管是什麼感覺,不要給他判斷,哪個地方酸痛了,不生討厭也不生喜歡,只知道酸痛就行了。  如果腳歪在那裡了,那就去領受歪的感覺。  這三者同時都清晰了,我們用任何一個簡單的法門,觀心、觀息,或者念佛,都會是靜靜的,並且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態。  這個時候如果念阿彌陀佛,包括舌頭動的感覺、講話的感覺、念佛的聲音都會很清晰,一句阿彌陀佛念的清清楚楚,別的妄想都沒有。  這就是住在一句阿彌陀佛的定中,身心沒有絲毫的波動。  就像房間的門窗都關起來,一盞燭燈點在那裡,因為沒有風,燈的光炷就不會動搖,燈的光明就能照耀整個房間,我們就很容易感受身體狀況的每一個細微變化。  然後一句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就是智慧,念的不動搖就是定力,這就是住在禪定裡邊。

 

 當你住在禪定裡面念阿彌陀佛,並且念的很清晰的時候,時間到了要停下來了,然後感覺身體放鬆了不要管它,心裡的妄想、呼吸也不管它,這個時候我們出來了,什麼都不管了。  進入禪定是三個條件,出來也是三個條件。

 

 現在大家可以測試一下,自己的定力到底有多深、有多長?  平常我們想坐兩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幾乎沒有這個禪定基礎,因為定力還不夠半小時,坐了幾分鐘就開始煩亂、難受。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修習禪定,就要讓自己每一次都正兒八經的進入,正兒八經的出來。  先看著自己兩分鐘,讓這兩分鐘絕對把握自己的念頭,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一般人如果沒有嚴格的訓練,別說兩分鐘,就是半分鐘讓他清楚的了解自己也做不到。  因為做不到,就必須認真修學好前面講的二十五方便,然後集聚資糧、淨除障礙。

 

 凡夫的妄想太多了,象洪水一樣無法抵擋。  學習禪定就是不停的訓練自己的思維,熟悉進入禪定的方法。  如果這個訓練不熟悉,那就需要大家共修的環境,相互切磋,彼此鼓勵,這樣就容易進入禪定修學。

 對於剛開始修學的人,佛法好像很神秘,實際上掌握了入、住、出這三個技巧以後,一點也不神秘。  你在辦公室閒下來,坐在那裡閉上眼睛就可以靜靜的感覺到:環境是怎麼樣的、呼吸怎麼調整,身體有什麼特別感受?  比如我現在手搭在桌面上,一段時間以後,感覺手有點麻或有點舒服,但入定的時候不能因為感覺舒服就希望它再舒服一點。  我們只是感受它,好與不好,痛或不痛,都沒有妨礙。  這樣就可以進入禪定。  把握了入、住、出三個要訣,每時每刻隨時可以訓煉、熟悉、運用。

 

 一個想真正了脫生死的人,他的意志力一定很強,一天應該有四十次提醒自己進入禪定。  也可能只進入一分鐘或半分鐘,重要的是你進入以後,一旦有事情,一定要讓自己出來。  不能進入以後定在那裡,然後碰到事情了,馬上跑掉了,那下一次進入的時候就會越來越模糊了。  剛開始的時候,讓自己慢慢的去訓練,有事情了提醒自己:現在不入定了,先去作事情,這樣訓練幾次就會知道,做事情、入禪定,雖然在方法上不一樣,但禪定的時間久了,它就會慢慢擴散到生活中,知道怎麼走路、怎麼吃飯,一切都變得很清晰,這樣的人生就會充滿智慧。  智慧是什麼?  知道的知下面一個日,如日中天照耀著我們整個身心,前因後果都照得清清楚楚,這就是佛法講的智慧,它是沒有副作用的,不同於世間的聰明。  世間人所謂的聰明,是用一些絕招去對付別人,但這些絕招可能會導致更惡劣的報應,因為他不明白因果的真相。

 

 如果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非常清楚,並有較好的定力,一個人和你講話,他起心動念你都會知道,因為啟發了神通妙用。  禪定修的好,最初得的就是他心通,從淺到深,慢慢的心念越來越微細,特別是對環境的感覺越來越清晰後,一個笑容就知道是真是假,就像鏡子一樣清清楚楚,不需要另起一個分別念。  這是修四禪八定入門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密宗或者淨土宗雖然不講這些,但如果你專注念佛或念咒,時間長了不打妄想,也是完全可以了解的。

 這個法門的高深就在這裡,細節不告訴你,直接把你拎到屋子裡。  但是從這個門進來,你要認准這個門到底在哪裡,怎麼進來的?  現在大家試試看,讓自己的心從散亂進入禪定,是什麼樣的狀態,在心態上是不是有簡單的變化?  剛才不叫大家進入,你坐在這裡的感覺是有點糊塗的,雖然也有清晰,但對身心和環境並不是很了解,只是在這裡聽講而已。  現在用了這個方法,首先對環境了解了,只要一覺照,馬上就像鏡子一樣,身體的感受和呼吸也很清楚,這就是處在一個定的境界,所以這個鍛煉是經常性的,只有不斷的訓練才會熟悉。

 

 接下來講行五法,行五法就是一種偉大的志向和動力。

 我們把學習佛法比喻為進寶山採寶,那麼進山採寶之前首先要準備的是上路的路費、糧食和衣服等等外在資糧,所以叫資糧位的修行,是集聚自己的資糧。  如果是對自己的身體檢查,鍛練,使自己不至於路途疲憊,中途而退,這個叫加行位的修行。  一般的修行先有資糧位,後有加行位,再後是見道位。  見道位是開始上道、上路了。  二十五方便就是資糧和加行,也就是說先鍛煉好自己的身體狀態,然後才可以進山採寶。  二十五方便是修行的基礎、是資糧位,很多人在幾十年的學佛過程中,見道位的修行始終沒有,最多只是做一些修行的準備工作,這個非常可惜。

 

 我們今天講的是修行準備工作的最後一項,叫做行五法,也就是五種方便行法:欲、進、念、慧、定。

 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能法門故。  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  是人誌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  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欲是我們生命最重要的動力,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  所有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慾望是活下去的動力。  如果說這個世界沒有了慾望,它就是沙漠。  沒有人去勞動、去做事情,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  凡夫眾生是以慾望作為生存的動力。  那麼佛菩薩呢?  他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以願力作為動力,願實際上就是欲。  凡夫的慾是一種錯誤、迷幻、顛倒的貪欲,這種慾望有善有惡,惡欲使我們增加痛苦,墮落三惡道,就像飲鴆止渴,或用鹽水止渴,結果是越喝越渴。  如果是善法欲,可以暫時得到清涼或解渴,但究竟來說,還是在六道中輪迴。

 

 我們的慾望充滿了整個身心,又找不到無欲則剛的清淨,怎麼辦?  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轉化,就是把慾望轉化為善法欲。  善法欲是我們出離三界重要的動力,如果沒有善法欲,我們連做人、升天的基礎、出三界的動力都沒有。  就像一個射箭的人,要把手上的弓拚命的拉緊,然後一放手,箭就出去了,如果他不拉,箭根本就射不出去。  但如果拉緊了不放呢?  箭也射不出去。  善法欲就相當於我們把弓拉到適度的時候放箭而去,自然而然捨棄三界輪迴的一切痛苦。  所以禪定功夫修的好、具備正知見的人,到一定的時候自然就會解脫。  但如果我們缺乏聞思經教的智慧,修了四禪八定以後,生不起解脫生命的渴望,那就像拉緊的弓,箭始終沒射出去一樣。

 事實上慾望是一種嚮往,世俗上很多時髦的價值觀被標榜出來以後,誘惑著人們不斷的為之奮鬥,最後卻是毫無意義。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就是不斷創造不同價值觀的歷史,一個價值觀一旦被大家認可,就流行開來,生命力強的延續時間長一點,趕時髦的流行了一陣就消失了。

 

 佛法就不同,它具有無限的智慧和慈悲。  觀察眾生的需求和價值觀就像狗追骨頭,扔到東跑到東,扔到西跑到西,咬過來後什麼都沒有。  世間的東西就是這樣負面重重,許多人在追求名聞利養的過程中很賣勁,但有了錢、有了地位後反而變得消極和無聊,愚癡的人甚至去做害人害已的事。  佛陀看到眾生的這種顛倒,以一種方便法,創立了一種建立在人間福報基礎上的人天乘價值觀,它同樣讓我們感受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受用,並進而引導我們走向解脫。  如果佛陀講的都是涅槃解脫之法,涅槃的境界又沒有繽紛的色彩,對於凡夫來說就沒有實際意義。

 

 人天乘的禪定法門是讓我們生起一種比較:世間有很多煩亂,佛法清淨了我們的煩亂心;世間的事使我們變得糊里糊塗,到最後不知所措,佛法使我們腦袋清醒,富有理性。  世間的人都是以我執為中心的,我執有大有小,為國家安邦護國,就有了自己的國家與敵人國家的區別;護一個村莊就說這個村莊好;一個家庭,張家會跟李家互爭長短;夫妻兩個對外齊心協力,內政就有矛盾,因為大家真正的核心是自己。  世間所謂的愛,一定要愛你愛到怎麼樣,實際上是你對我太好了,所以他真正的核心還是自己。  我執所派生的煩惱是無窮無盡的,相比之下,我們讓自己的心進入禪定所產生的那個快樂是沒有副作用的,而世間的快樂卻很容易產生副作用。

 

 有了比較以後,自然就會生起一種慾望,經過不同價值的衡量,覺得應該讓生命進入這種狀態去試試,這就是一種慾望。  通過善法欲,我們可以改變生命中那些負面的慾望,捨棄妄想顛倒,黑白是非的生命狀態。  如果沒有善法欲,可能活著會很無聊,所以善法欲對於我們是很需要的。  它會使我們得到一種禪定智慧的方法,進入一個擁有智慧和定力的生命狀態。

 這裡有一個比喻:凡夫像一塊石頭,從山頂一直不停的往下滾,就像我們這顆心,沒有什麼光明在那裡瞎滾,滾到哪裡算到哪裡。 

二乘人是注重自己修禪定,進入禪定以後住在裡邊不出來,也不度眾生,就像木頭停在那裡,這樣也沒有光明。  只有佛菩薩才像一盞燈,這盞燈沒有動搖,能夠照耀周圍的一切。  世間的智慧,就像燭燈,因業風的吹動而搖晃,智慧的光明受到影響,導致心的忐忑不安,對所處的環境自然就看不清楚。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智慧是我們本身就具有的,是因為我們的心搖來晃去,所以就無法把握自己的身心狀態,修學禪定就是要把這種搖晃的心態穩定下來。

 慾望是一個很重要的志向。  立誌有很多種,佛法的志願有兩種是最根本的。 

第一種是我們希望得到禪定解脫的智慧,這個願望是針對我們現實的身心有許多的束縛和痛苦,並希望解除這些煩惱。  第二個志願是希望自己解脫後,還要幫助所有的人都能解脫,這是菩薩的菩提大願。  這個菩提大願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上求佛道是希望自己解除痛苦,具足無量智慧。  下化眾生是把這種慈悲心運用到生活中,幫助眾生解除痛苦。  這兩種心願是我們發心修行最重要的志向。

 亦名為願,願就是願望,把世間的慾,善法的慾轉化成一種願望。

 亦名為好,所謂「學之者,不如好之者。」認真學習的人不如好學的人。  你要他們學習,還不如讓他們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  禪定就是這樣,都說它很好,卻一點興趣也沒有,這樣以後就很難堅持下去。  修學禪定就像呵護小孩,需要慢慢長養聖胎,一下子想讓他長大成佛是不可能的,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佛菩薩早就把我們都弄成佛了。  「好」,就是讓我們有一種嚮往,只要方向道路是對的,方法是正確的,堅持下去就會有效果。

 

 亦名為樂,「樂」與跳躍的躍是同樣的意思,心裡很激動的一種快樂。  這樣的快樂必須當下把握。  比如我們現在的學習,或是在生活中有一些禪定的感受,都應該及時把握,隨時讓自己得到這種禪定的快樂。  不要老想到過去或將來某個時候,過去的已然過去,未來的還沒到來,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當下生起的這種好樂之心。

 

 不要讓自己的願望和志向受到局限,說我只得個初禪、初果、阿羅漢就不錯了,要希望得到一切出世間的甚深法門。  實際上佛菩薩就是我們自己,我們身心具備了佛菩薩的品質和能力,因為妄想顛倒把這些能力削弱、覆蓋了,無法顯發出來,通過一切出世間甚深法門的禪定修學,慢慢把自己內心的這些慈悲、智慧的能力都給開發出來,然後心量就會打開。  諸深法門的這個深,是針對淺而言,不能只追求一種淺顯的表面的東西。

 

 修行禪定,定力深的人也會得神通,但如果不培植高尚的品質而只想得神通,恐怕得到的也只是妖魔鬼怪的附體,那就麻煩了。  神通是自然而然有的,佛法告訴我們,在六通中,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這五通,我們不要輕易的求,要求的是第六種叫漏盡通。  漏盡了一切煩惱,神通自然就有了,漏盡通是沒有副作用的。  煩惱沒有斷盡的神通,肯定會有副作用,凡夫都有炫耀心、虛榮心,有了點神通就想試試。  走在大街上,別人當面罵你,還不想露一手?  但這一露,肯定出問題。

 

 呂洞賓當時已經得到了五通,因為我執煩惱還沒有斷盡,他很想炫耀自己,而且在炫耀的過程中,還帶有慈悲、善良的感覺,這是要命的。  我們平常炫耀了自己馬上會慚愧,怎麼這麼虛榮?  他炫耀了自己還覺得委曲。  他穿著普通人的衣服到岳陽樓,眾人認不出他是神仙,他就感到委曲,跑到洞庭湖上面用神通飛來飛去,然後在那裡念一首詩:「朝遊北海暮蒼梧,袖內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洞庭湖旁邊的亭子裡有幅對聯,我看了上聯只想笑:「呂道士太無聊,八百里洞庭飛過來飛過去」。  大家想想,我們在那裡喝茶聊天,他弄個神通在那裡飛來飛去是不是很無聊?  但呂洞賓是個很有善根的人,遇到黃龍祖師開示後他就開悟了。 

開悟以後又寫了一首詩:「拋卻瓢囊摵碎琴,從此不煉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知從前錯用心」。  知道自己從前是用錯了心。

 我們的願望一定要深,希望自己能得到甚深法門,不要浮在表面。  最深法門是什麼呢?  就是佛菩薩具備的大智慧和大慈悲。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具足世間、出世間一切方便方法、智慧和妙用,這樣的大志願才成其為欲,修習禪定要有這種慾望。  所以佛說: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假如我們沒有這樣一種方向感,就無法引導自己走向真正具備大志向的菩提大道。

 二者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  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

 

 精進兩個字,精則精純不雜,很純粹,讓自己的心變得很精密,無懈可擊。  進呢?  進則不退。  在念頭上,特別是在坐禪的時候,讓自己的心能夠延續這種定的狀態,不夾雜別的東西。  在這種純粹的狀態中,慢慢感受身體的輕安、空曠,什麼都不在乎,只知道去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身體的病痛,一些不舒服的狀態,慢慢都可以得到調節,地水火風四大調順後,身心自然愉悅,這個非常重要。

 

 堅持禁戒,是禁止我們去做一些戒律不允許的、危害我們身心健康的不良行為,並在坐禪時要棄掉五蓋。  還記得五蓋嗎?  第一貪欲蓋,第二嗔恚蓋,第三睡眠蓋,第四掉悔蓋,第五疑蓋。  不能讓五蓋夾雜在禪修的過程中。  當我們對禪定生起這種願望的時候,在這個動力之下,不再退縮,說到做到,這個是精進。

 

 初夜後夜,專精不廢。  這裡指的是出家人。  因為出家人不務世間事務,以修行為正業,應該於初夜後夜都認真修行。  在家居士白天工作忙,沒有時間,要初夜後夜認真修行比較困難。  實際上初夜後夜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只要有空,盡量不要讓睡眠因緣耽誤自己對甚深之法的修學。  對法的受用,就像鑽木取火,古人沒有火柴,用一根小木棍在大木頭上不停的搖,不停的鑽,裡面發燙、發熱、冒煙了,還在不停的搖,不停的鑽,直至冒出火星來。  有個偈頌:「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下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又有偈頌:「學道如鑽火,冒煙未可修,只待金星現,歸家方到頭」。  就是說修禪定的時候,精進心就像守著紫禁城門。  白天要防著六賊:眼睛不貪圖外在的美色,耳朵不執著好聽的,六根不追逐六塵;夜裡還要清楚、明白、不昏沉。  當一種精進的善法欲生起來的時候,不動干戈也太平。  不必特別的磕頭、拜佛、誦經一大堆事情,只要六根守清楚了肯定會受用無盡。

 

 

 沒有禪定經驗的人,幾次坐下來有點受用後,就會打折扣,一次受用要停好長時間才能進步。  因為他懷疑、恐懼,忐忑不安,甚至還有點沾沾自喜,禪定的感受和心態反而使他不知所措。  所以鑽火鑽到一定程度,煙冒出來了是不能停止的,否則不是精進就是退轉。  學道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可能保持原狀的。  對於所修的法達到一定的境界,可以安住。  比如我們修初禪,達到初禪就可以安住。  然後你要想達到四禪,在初禪就不能安住了,有了初禪的感受,馬上要出來,進入二禪繼續用功,要這樣不斷的努力精進。  當然,我們長遠的志向應該是成佛路上的不退轉。

 

 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  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信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  故名為念。

 念是念念不停,前面的這個欲,是一種大意向,並不是在心中生起很多現行,就是自己願意做這些事情。  這個念頭要成為指導自己具體行動的思想。  世間的一切法都是欺誑的,可賤的。  所謂可賤,就是它的副作用。  得到了名利和各種享受,同時也相應產生了負面的東西。  世間之事是不可取的,生命的自性,才是圓滿自在沒有副作用的。  只有在禪定的快樂中,我們才能開發這種生命的無漏智慧。

 

 無漏,是沒有煩惱的智慧,沒有見思惑和分段生死的煩惱。  禪定的作用,使我們在輪迴的世間充滿了自信和力量,不會被世間的八風所吹倒,並最終成等正覺。  等正覺,就是佛,靠禪定和無漏的智慧來成就佛道,這是非常可貴,非常難得的,我們要在心中經常生起這樣一種觀念。  掌握了前面二十五方便的修行方法以後,這種觀念,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動力。

 

 

 每次打坐之前要回顧一下這個觀念,一般的法門都有這樣一個念,淨土法門裡,一開始就要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對佛陀的慈悲、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生起強烈的感恩和覺受。  我們在禪定的快樂里也要生起這種強烈的願望。  在禪坐入定之前,先回顧一下這種觀念,再讓自己進入禪定,這個力量就會比較堅固。  如果沒有這個專注的慾望和念頭,坐久了以後,就會像完成功課一樣。  比如大家念準提咒、大悲咒,一開始念得很起勁,到後來就像是還願,像完成功課,這樣就沒有力量了。  所以這個念,是指每一次修法的時候,必須從心底里生起這種要成佛的強烈感覺。

 

 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  所以者何?  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  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  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第四是巧慧,善巧的智慧。  這種智慧,不同世間的一般聰明,它是把我們生命正負兩面的作用都看得很清楚。  正面的是智慧、禪定、安祥、快樂、悠閒自得,絕然沒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永離生死無常的世間法。  世間的快樂我們可以籌量一下:好吃的、好玩的,這些快樂的結果是什麼?  作一個比較後就會發現:生命中真正需要的,並不是那些虛幻的榮華富貴,而是紮紮實實能夠感受的這個心態。  有了智慧和禪定,世間的榮華富貴會轉化為一種清淨和莊嚴。  否則,這些榮華富貴就會誘惑我們進入永無盡頭的輪迴中。  所以這種出世間的禪定、智慧、悠閒自得的心態,實在是比什麼都重要。

 

 看清了生命中正負兩面的作用,闡揚了正面的作用,負面的自然就沒掉了,但榮華富貴還照樣存在。  佛經裡面說,世間、出世間的沒有比佛陀的淨土更莊嚴、更寶貴、更榮華富貴了。  要說名聞利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名有多大?  他們的知名度絕對不在我們世間任何一個人之下。  所以只要正面的東西提出來,那些附帶的作用反過來就是生命的妙用,如果沒有智慧的指導,世間的這些妙用都成為副作用,這是巧慧。

 

 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  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  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  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  義在此也。

 

 這個第五一心,要跟前面的巧慧聯合起來看。  巧慧是智慧,一心是禪定,定和慧兩者要合在一起。  沒有智慧的定不是真正的定,沒有定的智慧也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說「非智不禪,非禪不智」。  沒有智慧的人,進入不了真正的、正確的禪定,沒有禪定功夫,也不可能有真實的智慧。  智慧就像我們的眼睛,禪定就像我們的腳,有了眼睛又有腳,走路百分之百不會錯,也不會摔跤。  沒有眼睛光有腳,很容易摔跤,光有眼睛沒有腳一步也走不了。  所以要把禪定和智慧這兩者結合起來看,世間的一切就清清楚楚了。  如果能夠定慧等持,一切天魔外道、一切有為法都不會影響到我們的修行。


推薦閱讀:

方便品第二
方便連環鏟
鄰家便利店到底有多便利呢?
又多了一個口岸可以過香港!23條通道過港更方便~
速食麵比3年前少賣80億包,速食麵銷量為何下跌?

TAG: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