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的清明與祭掃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緬懷英烈、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寒食祭掃冢一堆,風吹曠野紙錢飛。」這一天,最重要的風俗就是到祖先親人的墓地墳前,供上祭品,焚化紙錢,培土修墓,祭奠掃拜。清明在中國歲時節令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傳承至今的民俗節日中,唯有清明是節氣兼節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最初主要為時令的標誌,時間在冬至後一百零七日、春分後十五日,公曆的四月五日前後。至於「清明」二字的由來,古書上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寒食節與清明那麼,這個原本表示氣候變化的節令如何演變為一個祭掃的節日了呢?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紀念介子推而禁煙火的寒食節。春秋時,晉公子重耳帶介子推等人流亡國外,重耳飢餓難耐時,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後來重耳回國即位,即晉文公。晉文公大賞追隨自己的部下,惟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作了首《龍蛇之歌》,就躲到了綿山之中。晉文公聽了《龍蛇之歌》幡然悔悟,派人請介不來,就下令放火燒山,逼他出來接受封賞,沒想到介抱在一棵樹上被火燒死。晉文公很難過,下令百姓從清明節前一天禁火寒食,不得生火,寒食節由此而來。《荊楚歲時記》載曰:「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東京夢華錄》:「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不過,有學者研究指出,《左傳》、《史記》均無介子推被焚事,而禁火之事則源自周代古制。據《周禮》載:「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之所以要禁煙火,是因為主管春季的帝神皆屬「木」,「木」懼「火」,故為之禁火。如此說來,寒食節似乎又不是掃墓的源頭。那麼,清明祭掃的風俗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筆者以為《大中華文化知識寶庫·歲時·節慶》的一段記載較為可信:清明,起初它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商朝末年,紂王亂國,周武王起兵討伐,牧野一戰,大敗商師,賓士天下。《詩經》上歌頌道:「牧野洋洋,檀車煌煌……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毛書·傳釋》:「不崇朝而天下明」。為此,周朝在制訂歷律確定二十四節氣時,將三月節命名為「清明」,標誌天地清朗明凈,既明物候又明政績,屆時焚火慶祝,春耕開始。到了秦代,秦始皇出寢起居於墓側,後來漢承秦制,洛陽諸陵都以晦(初一)、望(十五)、二十四節氣、伏、社、臘之日上飯。就是說,每逢初一、十五以及二十四節氣等日子,都得去陵墓上祭奠,禮儀繁褥,勞民傷財。唐明皇開元二十年(公元七三二年)公布了一道命令:「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世相傳,已成習俗,應該允話,使之永為常式」。由於寒食與清明相近,清明又是歷來「上飯」之日,所以寒食、清明統稱為清明節。祭掃傳統由來中國人有著慎終追遠、表達孝思的歷史傳統。清明祭掃墳塋、祭祀祖先、「思時之敬」的歷史由來已久。所謂「國之大事,祭與戎」,早在上古時代,帝王、諸侯就非常重視祭祀宗廟的儀式。《詩經·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掃墓的詩句。兒女在父母的墳前,看到芳草萋萋,很自然地感慨「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養育之恩。周朝以禮法治國,周禮極其完備,殯葬、祭掃之禮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詩·小雅·楚茨》:「我倉既盈,我瘐維億。以為酒食,以享以祀,以孚以侑,以介景福。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詩歌描述的就是周朝貴族在家中祭祀祖先場景;《詩經·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曾孫壽考,受天之祜。」描寫的則是周人在郊外祖先墓地掃墓、祭祀的場景。逮至秦漢,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此後,歷代帝王都將殯葬、祭掃的禮儀皆作為治國之策的一部分。《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到了唐玄宗時,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唐玄宗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據《唐明皇詔》載:「寒食上墓,禮經無聞,近代相承,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祭者,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節,由於寒食與清明節氣日的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掃墓亦由寒食擴展到清明,於是寒食清明並稱。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擁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明《帝京景物略》也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傳統節日被區分為人、鬼、神三類,人節有春節、端午、中秋,鬼節有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神節有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人節重在人事活動,鬼節側重追懷亡人,神節則以祭祀天神為主。而祖先祭祀一直是廣為重視。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重視祭祖?按照儒家的觀念,「祭者,教之本也」,祭祀是維持倫理教化、培植孝道的重要手段。恰如曾子所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中庸·十九章》「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荀子·禮論》「喪禮者無他焉,明死生之義,送以哀敬,而終周藏也,……事生飾始也,送死飾終也,終始具而孝子之事畢,聖人之道備矣」孔子雖然不信「死後有知」、「人死為鬼」的觀念,也依然篤信「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教導,賦予祭祀以「報本、追遠、崇德」的意義,以期達到盡哀、報恩、不以死傷生、教孝的目的。而在中國的民間習俗中,也有「清明不祭祖,死了變狗豬」的俗諺,以告誡詛咒那些試圖不履行祭祖義務的人。文明祭掃承民俗但是,清明祭掃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近年來,一些文明的殯葬、祭掃形式,如海葬、樹葬、花葬等,越來越為廣大群眾接受,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前往骨灰置放地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當然,只要是真心哀悼,誠心祭奠,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但是,近年來一些祭掃的歪風邪氣,卻著實令人擔憂。比如,有人為了表達對祖先親人的「孝心」,買一些紙糊的別墅、汽車、電腦、手機到先人的墳前去焚燒,甚至還有人在先人墓前燒紙紮「三陪小姐」和製作精美的「冥幣美元」。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能夠歷經千年而不衰,正是因為其本身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健康內核。如果我們把它搞成了糟蹋財富的淺薄比拼、炫耀地位的無聊競賽,那麼,這些純潔樸實、飽含真情的祭祀緬懷活動,就會顯得淺薄虛偽,原本淳樸的民風民俗也會扭曲變形,遭人厭惡。中國悠久殯葬祭掃文化對民族心理的形成、民族文化的豐富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清明到,兒盡孝」,清明節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盡哀的具體表現。而今,我們迎來了第一個可以享受法定假日的清明節,這個節日到底怎麼過?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思的問題。特別是要對那些對中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對西方的節日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的一些年輕朋友們說一句:如果一個中國人失去了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了解和認同,你又怎麼能夠指望從淺薄無知、數典忘祖和崇洋媚外的泥潭中拔出腳來呢?最後,就用我的一篇博客文章里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吧:人家過節辦喜事,你買鞭炮到人家門口去放,我沒有意見,你能否自家過節辦喜事時,也買幾個鞭炮到自己家的園子里熱鬧熱鬧呢?當你拿錢買鮮花到別人的祖墳上去磕頭的同時,能否也買束鮮花到自家的祖墳上去祭奠一下祖宗呢?哪怕是上炷香、叩幾個響頭也好。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推薦閱讀:

清明溜柳,長安再一次驚艷了整個東方
春日奇遇記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匆匆過了清明
二十四節氣|清明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