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異獸圖鑑[2]

中國神話異獸圖鑑[2]

照片名稱:青龍

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青龍既是名字也是種族,青龍的方位是東,右,代表春季;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青龍是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東方七宿亦名蒼龍,蒼龍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照片名稱:白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西方的靈獸,為白的老虎,代表的季節是秋季。《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白虎西斗星君為:「奎宿天將星君,婁宿天獄星君,胃宿天倉星君,昂宿天目星君,畢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參宿天水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自虎上應觜宿,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禽獸,嘯動山林,來立吾右。」同時,道教亦將其用於煉丹術語,如《雲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經》云:子若得一萬事畢,淑女之異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動,故稱之為虎也。   亦為凶神形象,《協紀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樞經》:「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喪服之災。」即俗語所云「喪門白虎」或「退財白虎」者。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記載:「白虎凶神當堂坐,流年必然有災禍,不現內孝現外孝,否則流血難躲過。」

照片名稱:朱雀

朱雀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上古四大神獸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南方的神獸,代表的顏色是紅色,代表的季節是夏季。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赤,五行屬火,是南方七宿朱雀之象。」自古就有鳳鳥屬火的說法,古書《春秋演孔圖》說:「鳳,火精。」《春秋元命苞》說:「火離為鳳。」《鶡冠子·度萬第八》也提到:「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昔蔡衡云:「鳳之類有五,其色赤文章鳳也,青者鸞也,黃者鵷雛也,白者鴻鵠也,紫者鸑鷟也。」可見鳳凰並不是指單一一種鳥種,而是泛指一種鳥類,有許多不同的亞種,各種不同的鳳凰顏色也不同。因此又有說法認為朱雀是鳳凰的一種,俗稱為火鳳凰。《夢溪筆談》卷七:「唯朱雀莫知何物……或雲,鳥即鳳也。」古人將不同的方位賦予不同的靈獸作為代表,其中南方被分配到的靈獸即為鳳鳥,在五行學說中南方屬火,色屬紅,故南方神獸稱朱雀。只是鳳鳥被分配到南方後,由於南方屬火才賦予鳳鳥其火的象徵,還是由鳳鳥屬火才將其分配至南方的就無從考據了。

照片名稱:玄武

它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斗、牛、女、虛、危、室、壁。而古時候的人對玄武它的解釋有以下的數種,『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云:『行,前朱鳥而後玄武……』『玄武』乃龜蛇。《楚辭.遠遊》洪興祖補註:『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為蛇合體、龜與蛇交。有別於其他三靈,其他的青龍和白虎,只做了山廟的門神,朱雀成了九天玄女,但玄武被後世的道士們升級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的請龜到冥間去詣問袓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

照片名稱:應龍

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大意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歸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龍屬水性,所句之地,雲氣水分自然而然會聚起來,這就是南方多雨的緣故。許多年後,應龍復出,助天禹譚水脈,開江河,成為治水功臣之一。我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辭源》說「應龍」是有翅膀的千年龍,五百年的被稱為角龍。龍是不凡之物,壽命奇長,應龍更是龍中之貴(當然,也有人認為應龍可指遠古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

照片名稱:虯龍

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屈原《天問》:「虯龍負熊」。宋《瑞應圖》:「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虯龍則是傳說中的瑞獸,「神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兩角者虯」。

照片名稱:蛟龍

蛟和龍是不同的生物,蛟龍是蛟和龍交而成。雖然都有強大的力量,卻一正一邪,有本質不同。《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龍,無角名螭。小者名蛟,大者稱龍。

照片名稱:螭龍

關於螭龍有兩種說法:一說中國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也稱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根據以上的說法,螭龍的原形應該是我們生活中的壁虎。

照片名稱:檮杌

傳說為遠古「四凶」之一,是鯀死後的怨氣所化。古書《神異經》說:檮杌很像虎,毛長,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被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兇惡的人。

照片名稱:渾沌

長毛四足,如犬,有腹無五臟。抵觸善人,憑依惡人。古書《神異經》說:渾沌外表像犬,四足無爪,有目而不見,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負善良,喜歡殘暴的人所以稱是非不分的人為「渾沌」。它把混沌說成是一隻象狗又象熊的野獸,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見,有腿卻不能走,空有一個肚皮卻沒有五脹六肺,且德行極壞,遇著有德行的人,就一股蠻勁去抵。

照片名稱:窮奇

傳說中古代「四凶」之一。《神異經·西北荒經》記載,窮奇仍是一頭狀似老虎,長有翅膀的怪物。平日專門獵食人類,能通人類語言。當它知道有人在爭執的時候,往往會把忠直之士吃掉;知道某人為人忠信,就會把那人的鼻子吃掉;知道有人為惡不善,它就會獵取野獸贈予那人。是一頭善惡觀念完全顛倒的惡獸。可是亦有注者引其它版本加以補充,在這個版本中,窮奇的形象卻較貼近《山海經》中的西山經,指窮奇長得像牛,有一條像狐狸而且拖在地上的長尾巴,它的叫聲像狗,又說它「狗頭人形,鉤爪鋸牙」。每逢遇到忠信之人,就會把他吃掉;遇到姦邪之輩,就會主動獵殺野獸向他進奉。二者雖然形象迥異,但行為卻是一致的。

照片名稱:饕餮

是傳說中的龍的第五子,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 。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後來形容貪婪之人叫:「饕餮」。

照片名稱:三足烏

三足烏又名三足金烏,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鳥,也稱金烏、陽烏,或稱三足。傳古代人看見太陽黑子,認為是會飛的黑色的鳥——烏鴉,又因為不同於自然中的烏鴉,加一腳以辨別,又因與太陽有關,為金色,故為三足金烏。 三足烏是神話傳說中駕馭日車的神鳥名。為日中三足烏之演化。三足烏亦稱「踆烏」。居於日中,有三足。

照片名稱:九尾狐

在上古有一個夏族大禹娶塗山族女子的神話,此中牽涉一個神秘物象,便是九尾白狐。據東漢趙曄九尾狐《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和《藝文類聚》卷九九所引《呂氏春秋》佚文記載,大禹來到塗山——據考在今河南嵩縣,遇見一隻九尾白狐,並聽見塗山人唱歌,說「綏綏白狐,龐龐九尾」,如果你在這裡「成家成室」,就會子孫昌盛,於是大禹便娶了塗山氏的女孩子,叫做女嬌。由於神話記載得很晚,明顯加進後世思想文化觀念,如果恢復其本來面貌,便是大禹在塗山娶了九尾白狐做妻子。這個人獸婚配神話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義,乃是塗山氏是一個以九尾狐為圖騰物的部族,九尾白狐被塗山氏當作自己的祖先。由於九尾狐有這麼一件很風光的事情,所以後代的狐狸精們總喜歡驕傲地說自己是塗山後裔,炫耀血統的高貴。

照片名稱:嘲風

《淵鑒類函·鱗介·龍》四引(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龍生九子,……嘲風好險,形殿角上。」嘲風,形似獸,是老三,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獸是它的遺像。

照片名稱:夔牛

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牛是古時代神話奇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 《神魔誌異·靈獸篇》夔牛:上古奇獸,狀如青牛,三足無角,吼聲如雷。久居深海,三千年乃一出世,出世則風雨起,雷電作,世謂之雷神坐騎。《黃帝內經》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製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後,帶兵與蚩尤大戰於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後,即令軍士以雷獸之骨,大擊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時鼓聲大作,一擊震五百里,連擊震三千八里,只見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喊殺沖宵漢,使量蚩尤兵卒神魂顛倒,衝殺元門,敗倒如山。「蚩尤銅頭啖石」,即把石頭當飯食,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

照片名稱:天狗

在中國的傳說中,日食、月食現象被說成是「天狗吃月亮」,恐慌的人們也會敲鑼打鼓放鞭炮來驅趕天狗。中國的天狗最早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這種像狸而白首的動物很可能是某種古代哺乳動物,是真實存在過的。

照片名稱:嬴魚

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

照片名稱:帝江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意思就是西方的天山上,有一隻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隻腳四隻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除此之外,《莊子》、《神異經》記載的怪獸也叫此名。黃帝、共工氏首領在一些記載當中也被稱為「帝江」。

照片名稱:慶忌

又名要離。澤精,人形,大概十幾公分高。黃衣黃帽,稱黃色小車,日馳千里。叫它的名字可使之報信(亦有捉魚之說)。歷史上有人名(吳王僚子,猛將)、塔名為此。

照片名稱:旋龜

《山海經之南山經》中的一種生物,傳說中體貌與龜相近,但頭為鳥狀嘴與老鷹相似而尾巴猶如蛇、鱉尾。

照片名稱:朱厭

原出於《山海經-西山經》。書中記載,有一種野獸,身形象猿猴,白頭紅腳,名叫朱厭。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

照片名稱:畢方

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火災之兆。畢方的名字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它是火神、也是木神,居住在樹木中。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只有一條腿(一說為只有一隻翅膀),身體為藍色、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畢方不吃穀物、吞吃火焰,據說畢方的出現預示著大火。而傳說黃帝在泰山聚集鬼神之時,乘坐著蛟龍牽引的戰車,而畢方則伺候在戰車旁。

照片名稱:火光獸

古代傳說中夜間能發光的異獸,亦稱「火鼠」。是傳說中住在南海盡頭的火山(非現在通指的火山,乃是燃燒的森林)里的一種奇鼠。重百斤(體形應甚大),毛長接近一米,細如絲,見水即死。用它的毛就可製成火燒不毀的「火烷布」(如果髒了用火一燒就可變乾淨),這就讓很多人千方百計地尋找火鼠的毛皮。

照片名稱:燭龍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認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面目應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其產生晚於女陰崇拜時代。

照片名稱:狍鴞

神話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北山經》:「鉤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照片名稱:狡

《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

推薦閱讀:

那麼桀驁不馴,孫悟空格外敬重的女性是她,起源和輩分不比女媧低
古代神話動物解析工作手冊·引子
善與惡的統一——西王母
往世書選譯6:濕婆之淚

TAG:中國 | 中國神話 | 神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