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總義》第一講筆錄(內部交流) | 梵語
統籌整理|圓培
筆錄整理|圓培、加措、大愚、舒源、妙者、永頤、圓等、梵行、堪卓旺茂、鈺仔、圓懷、慧釋、駱駝穿針孔、回頭是岸、凌雲
我們今天來概括的共同學習《中觀總義》,這個《中觀總義》是喇榮五明佛學院的益西彭措堪布著作並講授的一本論著。它主要是把整個中觀各方面的核心要義(中觀分類、主要宗旨、哪些人在學中觀、中觀到底是什麼)彙集到一起,所以叫總義,總是匯總的意思。那麼中觀是什麼意思呢?中,其實我們可以理解為準確的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佛教認為我們普通人認識世界都是邊見,邊的意思就是不準確,佛教把所有的不準確分成了四類。
比如我們每個人去看世界,有些人認為世界是有的,有些人認為世界是無的,有些人認為世界是有跟無混雜在一起叫作亦有亦無,有些人你說它有也不對,說它無也不對,叫非有非無。總的來說,我們看世界的態度的彙集用了四個辭彙:有邊、無邊、亦有亦無邊、非有非無邊。這個邊其實就是不準確、有偏頗,所以叫邊見。中觀的意思就是說,它排開了這些邊見,所以中觀叫破四邊(就破掉這四個錯誤的不準確的對世界的看法),是準確的觀點叫中觀。有些人想中觀是不是離開其他四邊後放在中間的,其實離開了四邊就沒有了中間,它只是用了這麼一個辭彙叫中觀,這是最準確的看待世界的一個方法。而且在佛教裡面看待世界,它要分世俗諦跟勝義諦。
我們認為(包括科學也這麼認為),我們看世界有表面的一種狀態和它實際的一種狀態。什麼叫作表面的狀態和實際的狀態,以前慈誠羅珠堪布上師曾舉例,比如我手上拿的這個杯子,它是黑色的、帶把的、形狀是圓柱形的,這是我們表面看到的東西。但是它實際上什麼樣子呢,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是很多電子在裡面高速運轉。那麼作為表面的世界跟它實際的世界的這種區分,表面的看待世界就叫作世俗諦,大家都一樣的去看待它。
那一問實際相是什麼,就牽涉到不是普通人可以看到的,大部分人是看不到的,你比如說我們表面上看到這是根柱子,但是實際上有幾個看到電子、原子?你們看到它裡面有電子、原子?還有我們學習物理畫了些圖出來,實際你看不到吧。但是通過科學家的研究探索,通過很多的數學手段和實驗手段,發現它實際上是由很多的原子、電子、正電子、負電子種種之類組成的,大家就相信了。雖然我們看不到,但我們也相信它實際上也是電子、原子組成的。
但以上講的是唯物主義層面的,他們也會二諦,從表面看到這一層的是一諦,諦是真理的意思,他們認為的真理:世界是我們表層看到的一切,但實際上它不見得是這樣的。我們看人也是一樣的,普通人看到就是一個人,但是實際上在醫生眼裡人是怎麼樣一種存在?有心、骨頭、肉、細胞、血小板各種各樣的東西組成的,在中醫就是各種各樣的氣脈、十二經奇脈、任脈、督脈、帶脈,這是中醫看到的人。
那麼我們共同看到的人就是這麼一個樣子,但實際上醫生看法都是跟我們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世俗諦上,我們普通的世俗諦,可能是大家或者某一群人看到的共同認知和認同的一個現象,叫作世俗諦。但這個現象背後是什麼?我們可能根據不同的學識、不同的認知去看到它實際上是什麼,這個叫作勝義諦。
剛才說的唯物主義的勝義諦就是我們看到的世界雖然有固體、液體、氣體的不同,但是它的勝義諦實際上是分子、原子,再往下分其實它也沒有搞清楚它的勝義諦是什麼。它說這些現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它的勝義諦只根據了一個辭彙叫「物質」。那物質到底是什麼,要細分就要拆它了,現在拆到什麼樣的程度?已經拆到了超弦,可能還會繼續拆。你就拆嘛,實際上龍樹菩薩好多年前就幫它拆了,他是在思維裡面去拆。這是唯物主義的勝義諦,它實際上都還沒有搞清楚它的勝義諦是什麼。
佛教也是一樣的有二諦,表面上我們看到的一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是我們的世俗諦。佛教其實是很較真的一個學科,不能簡簡單單把當它當成我們心目中所說的宗教。宗教這個辭彙到了現代以後,一提宗教大家就覺得你要信什麼,認為宗教是一個信仰,依靠這個信仰我們可以舒服一點,或者我們可以搞一群人在一起整幾個Party,或者是湊在一起唱唱歌「哈利路亞–哈利路亞–」宗教好像一種精神的依託。不能簡簡單單這麼去看佛教,佛教其實在探究和認識世界方面,跟科學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甚至比科學還要較真。因為科學它暗設有很多假設的前提,佛教就不允許這樣的,它非常的較真。
佛教即使對於世俗諦都分了好多種。比如說,我們以普通人正常六根的觀點,所看到的世間的樣子,它也形成一個佛教的中觀的世俗諦的流派。它的世俗諦就是,大家看到是什麼樣的,就以什麼樣的為準,這個也是中觀的一個流派。我們經常說的月稱菩薩不會去跟那個牧童討論,牧童說哪裡的草好吃,月稱菩薩也承認那裡的草好吃。但牧童要是認為這個草是實有的,月稱菩薩就不幹了。
所以勝義諦聽我的,世俗諦聽你的。為什麼要聽你的?以大家共同的六根作為準則,這是一種世俗諦。還有對六根進行分析,六根它是怎麼運作的,它的基本來源是什麼,就開始分析。但是不能把它分析得太徹底了,一分析得太徹底了就變成了勝義諦。
勝義諦就是絕對真理的意思。為什麼說唯物主義沒有絕對的真理呢?它也不知道物質是什麼,到底是超弦呢,還是量子呢,還是能量呢?其實它也沒搞清楚。所以它永遠都是世俗諦,是不是啊?但是你把永遠的世俗諦得出的那些結論,當成純粹真理來用的話,那個本身就是一種失誤。
那回過頭來說我們的世俗諦。我們佛教的世俗諦,它要經過很多的分析。有一種呢就是以六根為準的;有一種呢就是比如我們把它經過分析了以後,地火水風進行各種各樣的分類,精神的法進行分類,然後形成了一個學派,叫做俱舍或者因明。依據因明來看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的,這又是一個世俗諦的流派。
剛才說以六根為準的,但是因明是不是以六根為準的?因明是以六根為準的,但是它對那個六根進行了分析,普通人對六根是不分析的,所以它有很多很錯誤的東西。而且它分析得很準確,分類分得很精確。所以你去學《俱舍論》的話,它裡面的那個對精神和物質的一些法進行很詳細的分類,這個詳細的分類在儒家裡面叫做「格物」。
儒家裡面叫「格物致知」,所以你要把這些東西分清楚了,你這個知識啊才達到圓滿。因明它就有這麼一個格物致知的作用,分得更厲害一點,把我們所看到的現象弄得更詳細一點,我們的世俗諦就會變成唯識,就是發現所有的現象其實是我們心識的一個反映。其實沒有真實的現象,只是識在反映,識在作用,所以叫唯一是識的世俗諦。唯一是心識,有點像唯心主義,但跟唯心主義完全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我們在哲學上把唯心跟唯物劃分的時候,就把唯心的觀念跟唯物的觀念很絕對地分開。
唯識裡面認為不能絕對地分開,而且我們這個哲學在劃分唯心唯物的時候,心是什麼它說不清楚,它有時候把它當成意識,有時候把它當成一種感覺。再厲害一點的,像弗洛伊德、榮格這些,可以走到潛意識這個層面去。它哪裡走得到我們的唯識層面,會把精神弄到末那識、阿賴耶識這些很深的層面,而且這些可以通過修行去實證。
對我們的六根這些現象,進行很詳細很深入的分析和實踐以後,得出這個世間的一些系列的真理叫做世俗諦。但這個真理它還不能較真較到底的,較真較到底的話,如果你說「這個世界是由心識組成的」,那心識又是什麼呢?我們對心識反反覆復地去研究,去修行去觀察,最後發現其實心識是空性的,那空性又是什麼呢?
好了,對空性的反反覆復的這樣的解釋就是中觀。所以走到徹底認識心識是什麼的時候,它就不是世俗諦了。到了這個層面,我們看事物的時候,就會看得很深入的,看它的本質是什麼。本質的意思就是什麼?本質的意思就是徹底,已經不可能再往下走了,沒有更深的真理了,叫「本質」,原本的質,就這個世界的根本是什麼。
但你說唯物主義,唯物的物的根本是什麼,其實沒有答案的。現在科學,這個數學或者是什麼物理實驗中,沒有辦法證明物質是什麼。一會兒說它能量,一會兒說超弦,超弦可能還會分超超弦,超超超超超超弦,那不知要超到多少弦,所以說到現在都搞不明白。但是如果按照佛法這個認知體系,我們對物質走到空性這一步的時候,它會到頂的。我們走到空性這一步,那你不能說走到空性這一步就怎麼樣,那到底什麼是空性呢?
好,這個就誕生了中觀這樣的學說。所以中觀實際上這個中字實際上是準確的意思,是吧。那麼準確的意思憑什麼你說你準確就準確了?不行的,是吧。好,他就把你看世界的這些錯誤的四個邊拿出來進行破。
破掉你的有邊:你認為世界是很多現象叫有,那不行,你認為世界的最根本的那個是有,你比如說認為是有個最細小的物質,世界的根本就成了最細小的物質,這個就叫做有邊,破掉它。或者你認為這個世界的根本是什麼,是一個客觀的精神,比如上帝、比如安拉。哎,他們出來說,世界該有的,哇啊,要有光,要有電,這個也叫有邊,中觀它又給你破了,它說這個不對,因為我從邏輯就可以推翻它,這是不對的。
然後有些人就失望了,那世界就不應該是一個客觀精神,或是一個客觀的物質,能不能是一種東西什麼都沒有,我們取個名字叫「無極」好不好?你不要認為我在破道家喲,其實道家就是這麼破的,我就是在破道家呵。
道家認為這個世界的根本就是無極。無極是什麼呢,你看,我們拿著個東西,我手上拿一本書,它肯定有極嘛,有東南西北,這個叫做極,「極」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可以很遠或很小的意思。那麼無極那個事物它沒有邊,就啥都沒有了,這叫無極。我們平時說的無方微塵是不是這個東西?或者說某種空間小得不能再小了,那個就叫做無極。
它說世界的根本就是那個東西,那個就叫做「無邊」。或者意識去想一個「哎呀,世界的根本實際上就是啥都沒有」,其實他想「啥都沒有」的時候那個想還是有的,但是這些也會形成宗派的,很怪的。他用思維去想一個啥都沒有,或者他身心停在那個狀態裡面,思維停止了。身心停在這個狀態裡面,意思是什麼呢?比如說我們現在能夠感覺到我們的身體的沉重,我們能夠看到這些燈光,我們能夠聽到這些聲音,這個是心識的活動。
心識不活動了、完全消失了以後的話,哇,連那個空間都感覺不到了,然後他又從裡面出來,他通過很厲害的禪修是可以的。他通過這個很厲害的禪修,慢慢慢慢慢全部都消失就進去了,進裡面全都消失了。然後,慢慢慢慢他又慢慢慢慢出來,而且他在這個什麼都消失的狀態裡面可以很長很長的時間,他有了進出的經驗以後,他就認為陷在裡面什麼都沒有的狀態就叫做世界的根本,就是世界的本質。
你看,人如果經歷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會有這樣的認為?為什麼?現象一消失,你會發現這些真的不是真的,物質在你面前完全不成立了,空間也不成立了,而且進去以後發現時間是因為事物的改變才會有,事物一不改變就沒有時間了,對他來說進入這種狀態以後就會認為世界的根本就是從這裡出來的。他就認為這就是根本,這就叫做墮入無邊。你要是問我修到這種狀態算不算桶底脫落啊?不是的,這是把桶搞得更牢實了。
有些修行人不墮入這個邊,他會覺得這些現象如夢如幻一樣的現起,不去說它有,有的時候同時也是虛幻的,它沒有實質。也不能說它無,它明明有幻象在,所以叫亦有亦無,也可以叫非有非無。你不能說它是無,因為它有現象,非無。它也沒有實質,非有。或者是現象完全消失了,進入到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寂靜定中,最厲害的叫做非想非非想定。你不能叫它有吧,非有,也不能說它無吧(沒有就叫做斷滅),非無。有這麼一種狀態,非無,但是這種狀態又什麼都不是,非有,就叫非有非無。
那麼這就是我們對世界四種根本的認知。有邊是最厲害的,它呈現出各種很絢麗的現象,一會天堂一會地獄,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不停輪轉,這些叫做有邊,但是這種現象背後的本質我們又發現它什麼都沒有,這種認知叫做無邊,有邊和無邊混在一起,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都逃不過這四種,想舉一個事物逃得過這四種是不可能的。中觀用這四種方式把對世界的看法全部都概括了。比如我們說:「這世界是上帝創造的。」有邊;「是無極造的。」無邊;當然還有說是用物質造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是什麼造的?那叫造化,有句話叫做造化弄人,那麼造化是什麼呢?就是「zh-ao,h-u-a」,這些都是知識分子乾的,小資們寫文章最喜歡這樣,造化弄人哦,弄得好浪漫,好像很深刻似的,問他造化是什麼呢?他就不說了。
無論什麼邊都不可能逃出這四邊,無論如何認識世界,根本都在這四個範圍之內,而中觀就把這四個邊全部給你破完,它說世界真實的本質不是你這四種看法裡面可以存在的,實際上這四個東西它都不是準確的,都會被破除的,那麼破除掉之後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呢?它用了一個辭彙來回答你,叫做「空性」。
那麼我們沒有真正的從思維上理解到空性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有定解,到底空性是什麼。比如我們現在說:「你說空性是什麼?」你也可以用語言回答我,是破了四邊;那破了四邊是什麼,是空性;空性是什麼,是如來藏;如來藏是什麼,是法性;法性是什麼,是光明;光明是什麼,是空性……
所以光在語言上打圈是不行的,要去說清楚空性就要進行大量的邏輯推斷,這些邏輯推斷就是中觀的理,而中觀的理就是用來破除這四邊的。這些道理取了個名字叫做「因」,「因」就是去破除那些錯誤看法的工具,就叫做能破,這些工具其實就是些邏輯道理。
以後我們所有的課程都是在講這些邏輯道理,我不會像某些講義那樣說的那麼多,也不會講的非常的學術化,會講的非常的實際。所以大家一定要去找到益西彭措堪布的《中觀總義》這本薄薄的小書,同時也盡量去看一些講義。
看了以後看不懂再來聽是最有意思的,最怕的是你什麼都不看就坐在那裡聽我說。我覺得我講的好像很淺白很通俗,但我的語速經常非常快,又是「川普」,有時還是「廣普」,不知不覺還會拖出很多名詞出來,有時還會忘記去解釋這些名詞的。這些名詞可能就把你打蒙在那裡,等你把名詞想通了,這節課可能也已經完了,甚至還沒想通課就完了。所以最好先去把書看一遍,然後帶著疑問來聽。
如果在我上課過程中還沒有解決的疑問,你可以在事後通過網路等方法把你的疑問發出來,如果有些比較集中的問題,我會在第二次上課時把它們回答了。當然必須是有意義的疑問,必須是圍繞著中觀來,圍繞著佛教的教義來。有些像怎麼發財啊這種疑問,你就不要問我了,因為我也有這種疑問呵。(眾笑)
還有這個《中觀總義》,學院的很多法師都講過的,大家可以去找來看的,我是拿來主義者,絕對開放主義,你看懂了就好辦了,最怕你看不懂還在那瞎扯。你要是看懂了可以不來聽的,看不懂的來聽也是有好處的,關鍵你真看懂了一定會想來聽的。我說了我們是在交流的,不是上師在上課,也不是仁波切在傳法,我只是跟你們一樣的一個普通凡夫,那我為什麼會坐得這麼高呢?因為我講的是「中觀」!你要講也可以坐上來的。
因為我們是在交流的,你看了講義懂了也可以來聽聽,為什麼那麼多人聽他盅惑,如果發現了我說的其中有毛病,幹掉它,那是大功德一件啊。破邪顯正,這是大乘佛子最應該去做的事,所以我沒有說不能看這個,我主張你拚命的看,而且一定要去看反對這方面的東西,當然,看完以後你不能輕易作出結論,比如說你中觀都沒看,你先把反對它的東西看了,然後你沒懂就反對別人,那就奇葩了,所以建議大家盡量去看,看了以後才能真正帶著疑問,有著追求真理這樣的心,來看來學中觀,那才有用。
中觀是一種準確的看法,當我們對這個中字進行詳細的學習的時候,中觀的中實際是學習對世界最準確最根本的看法。剛才說的二諦有幾個層面,前面跟大家講了,但是落到中觀的時候,它就是最徹底的一個認知。你說不對呀,還有三轉法輪,超過中觀的如來藏、他空見中觀啊,它其實也離不開二轉法輪,它只不過是二轉法輪另一種說法,
二轉法輪它只管把世界破光,破到最後到底是什麼呢?它就賴皮了。它怎麼賴皮呢,它把所有的破完了,那麼最準確的,破完的結果是什麼,大家一定要問結果是什麼?它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曰不可說」,因為那個玩意真的是不可說,一說出來就是邊,所以你看如果表現二轉法輪的,我們有個很精彩的經典,叫做《維摩詰經》是吧?
《維摩詰經》裡面講,有一次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陀讓很多大菩薩去看望他,誰都不敢去,一去就被他一通責罵,從阿難開始一直到觀世音菩薩,全都鎩羽而歸,最後實在沒有辦法了,派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去。文殊菩薩就帶著眾菩薩浩浩蕩蕩的「殺」向維摩詰那裡,「踢館」去了。說到後來,文殊菩薩就說中觀的本質是什麼,嘰哩呱啦說了一通,維摩詰居士來了個默不出聲,這個不說最牛叉了。文殊菩薩就開始誇他,說這就是最高的見地—一默如雷。一默如雷是要表達什麼,那我們啞巴就一默如雷了?不是說這個沉默本身是個什麼,而是說這個最根本的宗旨,你一說就有問題了,那我們不說也不行,所以採取說的方法,就是盡量地把全部都破光,你只要說,說什麼都是實執,都要破掉。
那你說這個有什麼用呢?有用的,如果用他這個觀點來指導修行的話,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發現了我們所證的是個什麼,或者不是個什麼,或者是什麼又不是什麼,或者不是什麼又不是什麼,(眾笑)你全都是錯的。這個時候他真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真的就不可說,但又絕對不會是斷滅,二轉法輪就干這個事,它絕對不是斷滅。
《金剛經》也是二轉法輪的代表,佛說他一個字都沒說過,誰說佛有說法的話,是謗佛,這是想表達二轉法輪的觀點(中觀最究竟的觀點),因為破完了以後,那個東西是沒法說的。《心經》也是,心經就更厲害了,「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啥都無,全部都破光。「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識都已經破完了。
中觀達到這個時候,你不說怎麼辦呢?佛陀並沒有到這裡就停止了,再往上走,他說你停止在那裡的時候,你證到那個最後的,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呢?他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說,這個時候變成了三轉法輪。他會說當你證悟中觀的時候,它不是什麼都沒有。它本身呢,就是空性,這時候可以引用一個辭彙叫「空性的本體」,比如我手上的這個東西,我們去找他的本體(本質)的時候,最後你什麼都找不到,所以他的性質是空性。那麼去找空性,找出來是什麼呢?發現也是什麼也找不到,那不成了「斷滅」嗎?那不成了「無」嗎?剛才說的,他不能叫做「無」,所以說「言語道斷,心行滅處」,說它有說它無都不對。
從三轉法論這個角度去說,我們可以給他一個辭彙叫作 「空性的本體」,不是這個物質的本體,空性的本體是什麼,是「光明」。而其他東西都會壞的,空性本身是不壞的,其他的東西都可以破,但是說空性的本體破不了,它什麼都沒有,它只是一種空性的光明,跟空性一體的光明,這個學問就叫他空中觀。
然後再往上走的,也是三轉法輪的東西,為什麼說大圓滿其實也算是三轉法輪的東西,但是他的說法更厲害,光明是什麼?找來找去,最後發現光明和空性實際上是一體的,我們怎麼在我們的認知裡面,切身體受到這個光明和空性一體,就證悟了本性。然後我們安住於這個狀態裡面,就叫作大圓滿的修行。永遠安住在裡面不出來,那就是佛陀,因為出不來了,全部都已經成了光明和空性。
如果還有出來,有些修大圓滿的人,他會一會進去,一會出來,長時間處在這個定裡面,然後出來,說明他還在世俗跟勝義中間穿行。佛陀只有一諦,有些大圓滿或者禪宗的行人,長期安住在這個能的光明裡面,外境還是跟普通人一樣現起,但是他持著的完全是自己內心裏面的光明空性,無著、無住的狀態,這個時候他會說一些很瘋狂的禪話,比如說處在人的完全無著、無、自在、坦然的狀態裡面,你跟他說守戒的話,他會說:「那些閑傢具,你找別人要去。」
有人去問葯山禪師「你能不能傳給我戒定慧,傳我戒律,傳我怎麼修定,把空性這些說法教給我。」禪師說:「我只做本分事。」就只跟你說法性這個事,「這些閑傢具,你到隔壁店鋪去。」他安住在這種狀態裡面,就會採取這樣的方式。但是,我們沒有安住在這種狀態裡面,其實我們所有的身心全部在所上,我們認為的能實際上還是所,比如我們的意識也是所。在所上的時候,我們就要照著所上這些規律去做,否則你要挨刀的。
你沒有辦法趨於能,趨於這個根本的究竟。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守戒律,去修定,去聞思,去學慧和修慧。所以當他的心安住在最根本的本質裡面,雖然那個外境還是像這個樣子的,但是他是處於抉擇(安住)見解如虛空的狀態。當他出來了以後,在所境上,在這些六根運轉的層面上,他要抉擇因果如細粉。
一說又扯遠了,我們回過頭來說三轉法輪。三轉法輪,它從光明的角度,說空性的本體就是光明,而且光明它本身跟空性是一體的,所以叫明空雙運。我們把這個本體還取了一個名字,叫作如來藏。當然這個在解說它的時候,因為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又給它取了很多的名詞,有時候叫它法性,有時候叫它覺性,有時候叫它自心本性,有時候叫法界,有時候直接叫佛,哇!很多種不同的說法。它為什麼要說那麼多說法,其實他想通過這樣的說法,讓你逐步逐步去領會它,或者從某種角度去領會它。
真正領會它,就那麼一個玩意,領會了以後,這些什麼詞你都明白了,而且你也明白安立這些辭彙和角度實際上是必要的。就像健康的身體,他其實就是健康而已,就是一個爽、舒服、不痛、運轉自如嘛。但是你要把它達到這個狀態的話,你要吃各種各樣不同的葯。假如說嘴歪了,你要給嘴歪的葯嘛;屁股腫了給屁股腫了的葯嘛。它一樣的,它就是有必要的。這個實際上我們要達到最後的,無非就是我們的身心徹底的健康,佛為大醫王,就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這個二轉法輪(中觀),它完全就是在解釋這個中到底是什麼意思,它是從破的角度去,我們現在說了一大堆,現在是先給《中觀總義》做宣傳,今天一晚上都在做這個宣傳的,大家有點耐心啊。你不要一上來,你給我講具體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不要給我說這些東西。這些就是具體的,再具體就沒辦法再具體了啊!我起碼要讓大家對它有個系統的、概括的認識,所以這個中字扯了半天了。我們現在學習中觀,就是要去破開這四個錯誤的認知,找到準確的對世界的看法。二轉法輪是從破的角度去,這個就是中觀的中的意思。
觀是什麼呢?中觀的觀可以分成三種層面去看它,很少有人去解釋這個觀字。古代我們有很多書,也解釋了這個觀字,我們的禪宗和天台宗都講了很多觀。天台宗呢,它認為中觀應該用一心三觀來說,他跟我們現在中觀的說法還不太一樣的。天台宗的中觀,實際上可以算是他空中觀,但是你要看從什麼角度去看。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它好像又不是,它只能算是應成中觀。到底是怎麼樣,我們要具體去學天台宗時候,才有可能去把它弄清楚。也就是說,我們的古代,我們的漢傳裡面,對這個觀字,其實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我們現在學的是《中觀總義》,是藏傳這麼一系列這麼下來的,是根據五部大論這麼來的,我們就只能照著這個系統去,你就不能去說這個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假觀,空觀,然後是中觀。世界一切都是假的,它的本質是空性,但是你墮在假的墮在空的,都是不對的,合在一起的叫中觀。一個心裏面可以顯現出三種觀,叫中觀,這個是觀的究竟解釋。然後要達到一心三觀的話,天台宗它有好多好多的方法。它有本書叫《釋禪波羅蜜》,就是解釋禪修的波羅蜜。波羅蜜是方法、到達、度人的手段的意思。《釋禪波羅蜜》那裡面說了好多的成堆的修法。這個是天台宗的,我們不能照它那裡去,我們現在要按照藏傳五部大論這種方式來。
這個觀呢,我自己看了那麼多書以後,我自己通過思維和一定的修行,我認為可以從三個層面去解釋它。我加了我認為的,加了我認為的意思,就是說它不一定對的。我首先申明我不是仁波切,不是法師,我賴皮。你們聽了以後呢,有道理你們就聽,沒道理你先放到一邊去。要攻擊呢,要想好了再說,萬一是對的,你很划不來的,萬一攻擊你就成了誹謗。攻擊佛法,哇,下面好大一口鍋,而且鍋里堆了一堆「獎賞」。所以你要思考,如果思考確實有問題,你可以通過討論給我發一下太過過來,我也給你再整回去一個太過,那是一場很精彩的事。但發不出來的話,你記一大過,不要亂來。
可以從三個層面去,第一個觀是思維的見解的觀,我們去思維,就把我們學的這些東西,比如我們學了離一多因,我們就去思維「唉呀!比如我面前的電腦,它完全就沒有實質,分、分、分……分到後來就沒有了。」或者,是我們去找一個最細小的物質,找不到產生它的因,這個叫金剛屑因,所以它都沒有產生它的因,怎麼可能有這麼一個真實的果呢?這個又是一種方法,通過這樣思維的一些方法,這個叫作思維的觀。當我們去做的時候,長期這麼的去思維,這個叫作思維修,這是一種觀。
還有一種是覺照性的觀,覺照性就是通過思維或者是通過一些特殊的方法。什麼特殊的方法?我們以前不是講過四奪,上師坐在心裏面,放光,「啾、啾、啾,……」東西都射爛了,射爛以後感覺它是假的。你找的要的就是這種它是假的的這個感覺,這種感覺是對某種事物的一種感覺。假如你去破你面前這個電腦,那個電腦是你的心對它的那種感覺,這個感覺就叫做覺照,但是這個覺照裡面呢,會覺得它是假的,這種意識經過長期串習後形成的一種反應,聽得懂嗎?
這個覺照實際上你說算不算意識呢,它也是意識,但是它是直覺性的,如果一定要從學術上去說的話,它可能是隨同五俱意識一下就上去了。有個辭彙叫作五俱意識,意識分成獨頭意識跟五俱意識。什麼叫獨頭意識呢?就是我們離開這些現象,自己進行思維,這個叫作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又分成很多種:夢中意識,定中意識等各種各樣的。
然後有些時候,比如我們一看到一個東西,比如我們看到眼前那個燈架,眼睛一看上去的時候,如果意識的注意力在上面,它馬上顯得清晰起來,然後我們就不太注意其他周圍的東西了。比如一個人專註看電視或玩手機的時候,別人叫他的名字,他是聽不到的。注意力跟著這個事物一起附在這個事物上,這一部分明的這種意識就叫作五俱意識。
如果我們長期訓練一個事物是假的,比如說我們長期去觀察它是假的,這個時候你實際上是一種意識去的。能不能你想多了以後,你就不用想了,你直接上去就覺得它是假的。你直接上去就是假的這種觀點,就隨著五俱意識就去了。這個是修行路途中間的一種觀了,它帶有覺照性的,但是這種觀大家也要理解,雖然說是一些理論性的東西,但是實際上跟那個實修是纏在一起的。
接下來覺照久了以後,對我們的身心對一切都這麼去覺照以後,我們的心就慢慢開始證實這些東西就是假的。從哪些方面證實呢?慢慢慢慢身心就開始消失,完全就沒有了,它就不是說它顯現起來,然後你意識硬要說它是假的。或者說覺照上覺照是假的,但是你用手去碰它還是不行,比如說這個刀是假的,一巴掌下去,刀沒斷,手斷了。你說火是假的,手伸進去就起泡。
那個時候就會變成什麼,變成在你覺照中的事物,它的作用開始丟失,還有它的粗大的本體開始丟失。比如它的形相開始丟失,但它的真實本體是丟失不了的,它的真實本體是空性,這是心的本質,那是沒辦法丟失的,但是相這樣的本質是會丟失的。相一丟失了,相的作用也丟失了,所以《金剛經》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然後長期的這麼覺照,就開始完全的丟失。然後逐漸的以形象開始隱沒啊等等之類的,全部隱沒了的話,在禪宗裡面叫大地平沉,連空性這種執著也沒有了,叫作虛空粉碎。這個時候,除了本體你就找不到其他什麼,那就是萬事萬物的徹底的本體。這個時候真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個時候就是三藐三菩提,那麼達到這個程度,就叫作最後的真正的證悟了中觀。
對於我們來講,我們後面這一步,是要經過長期修行才行的,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前面兩個,一個是長期的思維,一個是長期的覺照,我們就在前面二個觀上努力。前面兩個觀上努力的話,努力到後面,第三個觀它自然就產生了,不可能不產生。你說「這怎麼可能,它明明放在面前,想啊想啊想啊它就沒有了啊?「很多人這麼問我的。我是這麼回答他的:「因為它本來就沒有的,就是你這樣想啊想啊想啊,它就有了。」
為什麼呢?他在說這個話的時候,他心裡已經站在「真的有個東西在那裡」的一個觀點之上了,這是我們第一個觀沒有做好,思維還沒有透的原因,所以他不相信覺照到後來,它會消失的。還有人這麼問我:「這個消失了以後,會不會是幻覺呢?」我說:「是的,它沒消失也是幻覺。」所以第一個觀沒有做好,就會變成這個樣子,你不相信。我們說的信心,這個就叫作信心。
信心一定要通過大量的聞思、解悟,然後確定這個是真的,這樣才會有信心。不然的話,我們就把信心簡單的理解為你說的我都信,那要是那人說的跟事實不符的話,信心一下就沒有了。你們現在很多人的信心,是因為聽說佛教裡面,講法講多了以後,廁所裡面會冒蘑菇,哪個神仙左手放光右手放電一拍,一隻死老鼠變成活老鼠,你們的信心是這樣的。
特別是傳說多了以後,很充滿了信心。結果發現拍了好多下,死老鼠還是死老鼠,信心就完了。那信心是建立在一些虛妄的、不可靠的傳說以及神奇想像上面,他們會把比如把聖地想得到處都在放光,錢不見了以後馬上有人找回來,你沒的吃了以後,全體人民都在圍著他,到處都是菩薩,結果他病到要死也沒人管他,一下信心就完了,所以那個不叫信心的。
還有些沒有信心的,他們採取一些什麼方法呢。「哇,你知不知道,愛因斯坦是信佛的,領導幹部都是信佛的,他們說佛法好好哦……」特別是現在一些演員信佛,我告訴你,演員信佛大部分都是趕時髦來的,然後你把他拿來佐證:「某某大明星他也信佛哦,足見佛教是真理。」那個不叫真的信心,那個叫沒有信心,你知道嗎。大家的信心是要通過聞思,聞思夠了以後,他信不信關你卵事啊,他不信那是他可憐。就算比爾蓋茨不信,可憐。見了他以後,以前是「哎呀,比爾蓋茨,大哥,我好羨慕你啊!」如果你真的有信心,見了比爾蓋茨以後「你對佛法沒信心哪,可憐!」這樣才叫信心。
那信心從哪裡來的?那些阿闍梨、大德啊憑什麼那麼自得啊,漢傳佛教裡面不是都有一個彌勒佛坐在門口,六祖的南華寺有副對聯「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空腸不知眾擅越信心時將何物供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迎李總見它歡天喜地試問這頭陀得意處有什麼來由?」他憑什麼這麼得意,他憑的是證悟,而不是要拉什麼明星來信佛,他們信不信無所謂。當然從大乘菩提心的角度來說,是很有所謂的,是應該可憐他們。但是從信心角度來說,我們要靠三個觀。我們要做的第一個就是聞思,我們現在做的就是這個,聞思了以後你才有內容進行思維,你不去思維是不行的。
而且中觀的思維,由於它的道理說起來是非常簡單的,我們經常開玩笑的,你要是說什麼是中觀,四個字就完了:緣起性空。再少一點,兩個字:假的。如果是再嫌它那個的話你就說假就完了。參學就是這樣,你看那個禪宗裡面參學中觀怎麼參的,趙州那邊就參一個「無」字,他那裡管它遇到什麼樣的事,有人問你佛祖西來意也好,問你趙州橋在哪裡也好,你就在鼻尖上輕卷一個無字,真的是這樣的。這個跟我們修單空是不是一樣的,它就是一樣的。參下去,就是無字一參破,無字觀一破,唉,大地無寸土,你就證悟了。
所以大家不要認為這個中觀好複雜,實際上弄起來非常簡單,但是你要去領會它的意思是很複雜的,因為我們流轉無始劫以來,我們的邪見是很深的,而且深到我們完全不自覺。這個不自覺我們不知道,我們其實所有處事的一些方式、認知世界的方式、以及操縱自己思維、操縱自己決策取捨的根本見解,都基於兩個東西——人我執跟法我執。
我是存在的,外面的世界是存在的,它很精彩很無奈,不管它多精彩多無奈,它都是存在的。人我是存在的,所以我受苦啊我歡樂啊這些東西。所有的見解你必須基於這兩個東西嘛,你能打開你的手機刷一下朋友圈,你看那裡面的所有見解,哪一個是不依據這兩個東西出來的?當然,那些大德們例外,你們的佛教的朋友圈裡面,經常都是大德的一些話是吧。
對任何事物的看法,他都依據這兩個東西,怎麼都脫不了這兩個圈圈,那麼這樣長期長久的串習的話,其實我們內心裏面是很麻煩很複雜的,很多時候觀點是混亂的。我們以前經常開玩笑嘛,唯物主義怕鬼的,是吧。唯物主義怕什麼鬼?唯物主義絕對不相信鬼的,但是你讓他路過墳場去,他就寒毛直豎。還有這個唯心主義,你問他心是什麼,他也不知道的。亂的,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什麼主義都不是。
我們目前這個世界,大部分的主義是什麼,可以總結為叫做動物主義、感覺主義,就是跟著感覺走,大家都是。其實這個特點,動物跟我們一樣具備的,動物也是跟著感覺走,只不過比我們蠢一些。因為人類這麼多聰明的人和蠢的人都跟著感覺走,聰明人可能感覺的準確一些,或者我們這個感覺經過一些思維,他做的決策要正確一些,但是也都是人嘛。那麼動物跟我們一樣的,動物它也是跟著感覺走的。
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對事物的思考跟抉擇主要是憑感覺,這種感覺往往就是前後混亂的,他不根據一個邏輯系統來,不根據一個世界觀來。他根本就是人我執跟法我執產生某種感覺,然後這個感覺導致了我們所謂的思維。比如我討厭這個人,我所有的思維就圍繞著討厭他而進行,當我討厭這個人,我跟人談論他的時候,我就要想怎麼表達對他的討厭。當然,為了表達我自己不怎麼討厭人,我可能變著法兒去誇獎一下他,實際上心裏面還是討厭。所以最多就是這個樣子,層層層層不管怎麼樣亂七八糟的思維,絕對就是圍繞這兩個東西,人我執跟法我執。
那麼這樣熏習了我們心裡以後,你說單靠說一個「緣起性空,它是假的。」就行了嗎?這個不行的,完全不行。我們內心裏面的執著跟無明,真的是大得像須彌山,但是我們學了中觀這樣的東西的話,叫須彌山上一棵草,你根本就沒辦法撼動那座無明大山。那怎麼辦呢?就要長期的聞思,長期的對緣起性空這四個字的內涵進行反覆的聞思,從各種角度各種層面,設立了很多的派別來講這個東西。
為什麼大德們,他其實講一個道理就完了嘛,為什麼要不同的這麼講,一會又自續派,一會又應成派,一會又他空中觀,一會又自空中觀,不停的這麼來說一個道理。說一個真理,你說出真理就夠了嘛,為什麼反反覆復的,有次第的沒有次第的、究竟的不究竟的、徹底的不徹底的,這麼不停的講呢?就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些東西,它不停的摧毀我們內心裏面的這些東西。
我說這個話的意思就是什麼,就是我們聞思中觀不要認為我們懂了個簡單的定律就可以了,而要在內心裏面,像我們學數學一樣,要利用這些定律完成大量的習題,那個牽涉到思維跟辯論,你要反反覆復地看,反反覆復思維,如果想不通的,一定要把它想通,然後如果別人提出一些辯論就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就我們大部分人都有思維的死角,然後他提出一個東西來你聽不懂的時候,嘿,這個是怎麼回事,會引起你的疑問,然後一定要在心裏面透亮透亮到,這個完全是沒有問題的,那個叫做思維修過關了,這個叫有了見解,有了定解,還不能叫有見地。
但是一般那個見解到了很深的程度,它一定會引發一定的見地的,因為思維多了,它就會產生覺受的,所以這個過程它需要的就是一個長期堅持和耐煩知道嗎?因為我們內心裏面,有時候是拒絕這些東西,因為思考這些東西,它不能直接帶給我們快感。你說帶給我們快感是個什麼東西啊,我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對某些男性來講的話,夜總會就是快感。對某些女性來講的話,小鮮肉就是快感,為什麼都野獸、花千骨那麼流行啊,還有現在又出了什麼禁慾系男神,這些跟我們的生活完全不拉杠的人。你們生活中能夠遇到什麼都野獸嗎,遇到的是都野獸,不是遇到都教授。
我們就不停的弄這些,我們的快感就來源於那些東西,這些東西根本跟我們無關的,我們還是喜歡。我們有時候看到電影上那些小鮮肉,姐們你們照照鏡子,哪個小鮮肉會喜歡你們?但你們偏要去喜歡小鮮肉,這是濃濃的單相思嘛,那麼苦何必呢。你想想中觀嘛,他是假的,你就不會這麼去單相思了。(眾笑)由於我們心的快樂點不在(中觀)這裡,所以我們的心大量在小鮮肉老鮮肉這些地方去了。
我們讀中觀讀多了你就會煩,你知道嗎。「你老這麼說有啥意思呢,來點實際的。」來點實際的意思就是什麼,你給我一陀小鮮肉。她不知道,其實學中觀這個才是真的實際,讀多了以後,你的心才會自在,才會真的快樂,她不會被這些根本不存在的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弄得苦不堪言。我話的意思就是,由於這個快樂點不在這裡,我們前面學習的階段,它一定需要堅持、堅持、還是堅持。要一直這麼堅持下去,不然到後面你真的不行的。
這裡又牽涉到一個問題,它需要有力量才能堅持下去,堅持下去的這個力量我們給它取一個辭彙叫做資糧或者叫做福報。資糧有的人天生就是夠的,那種奇葩也不是沒有。一生下來就對這個感興趣,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但也有人始終不渝地在輪迴里堅持下去。真的是有這種人,但是很少。大部分人都是剛剛那股新鮮勁,他一撲上去覺得,哇好新奇啊,一個新的世界。他快感的來源只是因為這個東西很新奇,就像你突然看到一部新電影一樣。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看電影的觀眾一樣的,剛剛都野獸出來的時候,哇都野獸啊好漂亮啊,後來靖王出來了哇靖王啊,他不停的換。但是學中觀這個東西是不行的。學著學著老是這樣的東西不換,他受不了。
因為人的快樂點不在這裡,所以他堅持下去非常困難。沒有資糧怎麼辦呢,就要去積累資糧。剛才那股新鮮勁兒,很快一過了之後,他再也沒有快樂了,他發現這個不爽、不舒服。心有一個特點,心無明的特點就是它不顧後果不講原理,直接奔向快樂之地,或者逃往無恐懼之地。你們觀察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一看到好吃的口水自然就出來了,其他都不管了。我只是說好吃的沒說其他的,如果我說其他的大家可能接受不了。
稍稍有點威脅馬上就不舒服了,這是心的一個特點。如果前世種了點善根,我們對佛法那股新鮮勁就像遇到都野獸,哇好新鮮啊。很快都野獸過去了,他希望找到靖王。但是那個中觀就是不給面子,除了緣起性空,最多給你個性空緣起,它反反覆復說的就是這個。他的心就不行了,這就叫做沒有善根,沒有福報。這要怎麼辦呢,我們就要倒過去修五加行啊,去修出離心。要讓我們的心明白,如果貪著這世間各種各樣快樂的話,最終的結果會完蛋。逼著回過頭去學這些東西,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學中觀的時候,要反過頭去學習一些積累資糧和清凈業障的事,否則你玩不下去。否則會變成你不斷地在讀書不斷地在觀修,但一點快樂都沒有,一點感覺都沒有,一點覺受都沒有。
生不起這個覺受,時間長了你就開始逼自己,因為有威脅在的嘛。上師也好,包括像我們這樣的師兄也好,天天在威脅你,不學法要下地獄的哦,很大一口鍋哦。你想到那口鍋,只能說好嘛學嘛。一直搞啊搞啊搞,但搞不下去啊,心不幹,那個概念沒有用的,這個人好糾結啊,臉揪成一張苦水樣。為什麼我們學佛學了一段時間之後,跑到一些團體里去看,裡面是陰風燦燦,一張張的苦臉,為什麼呢?其實很多就是他的心跟他所學的東西是衝突的,他一點都不快樂。
會學成這個樣子,為什麼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資糧不夠。所以我們一定要回過頭去積累資糧,清凈業障,發菩提心。菩提心發了以後,整個人就平順了。菩提心就意味著他對很多世法這種快樂的一種捨棄,起碼是一種淡化。菩提心意味著他的心愿意為所有的生命暫時的和究竟的快樂付出一切。有一點這樣的行為,他的心就開心。
他看到很多人學佛,自己學佛,可以發菩提心能救度更多的眾生,他的心就莫名的快樂。很多人屁股沒挪過來的時候是想不通的,這有什麼快樂呢又不是小鮮肉,會這麼想的。因為他的快樂機制建立在小鮮肉上,豬的快樂永遠建立在潲上(潲是豬食的意思)。所以你跟他說別人快樂你就快樂,他想不通的,他連不起來兩個東西。別人快樂關我啥事啊,他屁股永遠挪不過來。他屁股一旦挪過來之後就好辦,修中觀就能很好的修下去了,他就不會煩了,很多覺受就容易生起來。
為什麼要說這些東西呢?因為我們的中觀要搞很長時間,因為這個《中觀總義》弄不好一講就是半年或一年,因為像我一講就是扯很遠的,什麼時候拉回來也不知道,所以得堅持下去。《中觀總義》學完了學《中論》,它還是中觀,《中論》完了學《入中論》,它還是中觀。如果大家沒有耐心的話,那講到後面就剩我一個人在上面中觀了(眾笑),下面一看空了,空觀。如果變成這樣就毫無意義,他就搞不下去。我們要把中觀堅持下去,他就需要這些東西。我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發現學不下去的時候,我們要回去修五加行,發菩提心。而且呢我們要有耐心告訴自己,我們不修到一定程度,覺受不出來,我們的心不會有輕安感。
煩惱不被對治的時候,身心不會有輕安感。煩惱是很多的,人獨處他有孤獨的煩惱,不獨處有衝突的煩惱,怎麼都是煩惱。你除了獨處和不獨處,還有其他的什麼處呢?全都是煩惱,這煩惱咋辦呢。最好的方式,你其實中觀學好了,就調回那些覺知,對那個煩惱一照,就像太陽照著那個霧一樣,迅速消散。那個快樂看著生起來,那個憂愁看著消下去,這個時候他就會很努力的去修,因為他發現真的有用了。
但是沒有產生這個之前是很痛苦的,而要產生這些東西,你真是是需要大量去聞思,而且剛才說過了對這些東西的產生,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上師們總是要求次第的修行,要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這麼來,對我們本來也應該是這樣,但是我們為什麼一上來就中觀呢!因為漢人有個毛病,因為你理說不通他不信。你讓他心變過來的話,漢人很麻煩。
藏人的話他不信就是真的不信,漢人的話就不是這樣子,你讓他信,漢人他說我信我信,信個鎚子。他表面上說信,但心裏面完全不信,這是漢人的特點,檯面上一套,台下一套。這個如果是拿去搞政治或跟人相處,都沒問題,但是用來學中觀就慘了。你把上師哄了,把周圍的道友哄了,大家都認為你信,但是你的心沒信,你能害得了上師和道友嗎,最終是把自己害了,這個叫作聰明反被聰明誤。
所以這要怎麼辦呢?要先把理給他講通,理通了以後他就發現不發出離心不行,下面真的有一口鍋;不發菩提心也不行,領悟不到中觀的話,現實的苦惱和未來的苦惱永遠糾纏住自己,這樣他就會自動自覺地就開始學習。所以我們先來學中觀原因是這樣的,它有一點倒哺的意思。用這個理論反反覆復來熏習,讓我們的心對佛法的真諦產生信心,然後以這種信心再來產生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個非常依賴於知識,同時有一個好處就是利用了我們的聰明。
學習中觀時,是最需要大家的聰明,越聰明越好。你最好是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管你是個什麼家,我看你離得開哪一邊,哪一邊都會被擊破,所以中觀叫做能破,叫做金剛。為什麼叫做《金剛經》,金剛就是能斷、能破,而別人破不了的意思。所以中觀的「觀」字我們就解釋到這裡。
「總」的意思就不用說了。「總」即匯總,就是把中觀的一些要義進行匯總,叫《中觀總義》。《中觀總義》這本書是益西彭措堪布所著,益西彭措堪布是學院的堪布,大家都很了解,我就不多做介紹。堪布成立的顯密學會,在漢地有很多人參加,這本《中觀總義》就是他老人家寫的。
我們現在學習的就是這本書,我們學的人最好是人手一本。現場聽講的可以看著屏幕,如果不是現場的最好手上拿著這本書,或者對著你的電腦,電腦上面會顯示這些文字。我就根據這些文字一部分一部分講。我講的時候一般都會結合修行,結合一些很具體的東西。有時候一段話會講三天,有時候三頁紙一段話就講完了。所以大家要有這樣的精神準備。很簡單,我不太守規矩,我又不是仁波切。
我講這些東西,都跟大家說好的,我是在交流。每次做一些大的交流之前我都會申明,我不是活佛,不是仁波切,不是堪布,不是成就者,沒有開悟。這些問題大家不要再問了,也不要再去討論。不用討論,直接肯定,我和你們一樣,是普通人,凡夫。但是,凡夫不代表沒有資格上來和你們交流。不然你看現在那麼多學會,那些法師咋辦呢?他們比我厲害,是法師,我連法師都不是,我是師兄。我們是師兄進行交流,既然是交流,也就是說我講的一些東西,你們僅做參考用。「僅做參考用」意思是說這些不是一個絕對的教言,聽了以後就如何如何。
其實這個對我自己來講的話,是一種很狡猾的說法,為什麼呢?也就是說對了那是我的功德;說錯了,我不負責。是這個意思,聽者自己抉擇。鑒於我的身份,就只能是這個結果。你要說我狡猾,那我就狡猾嘍。為什麼狡猾?我又不是仁波切。好,我們來看具體的內容。
中觀源流
佛涅槃後,龍樹菩薩出世,以自力撰造中觀理聚論,抉擇佛陀第二轉無相法輪的密意,從此開創了甚深中觀見派。
佛涅槃以後,龍樹菩薩出世。佛應該是涅槃了四百年到五百年後,龍樹菩薩就出世了。今天我們肯定要講講龍樹菩薩,不然的話這個中觀就沒法講。佛就不用介紹了吧,大家都知道。他叫喬達摩悉達多,是個太子,把祖國拋棄了,老爹老媽拋棄了,老婆孩子都拋棄了,春夏秋冬四個宮殿也拋棄了,頭髮都拋棄了,衣服也拋棄了,衣服都不穿哦,跑到一個樹林里去幹了六年。
最初一天只吃一粒米,餓得身上骨頭一根根顯露出來。後來遇到一個牧羊女,當然大乘說她是天神的化現,但是在《俱舍論》的角度看來,就是個牧羊女,這就是不同的世俗諦的差別。你不能說勝義諦說的,勝義諦會問「牧羊女還在嗎?」,「她是有還是無?」。那就麻煩了。所以說不同的世俗諦,大乘說那不是牧羊女,那是天人的化現;《俱舍論》說不是的,那就是個牧羊女。
牧羊女給了一碗羊奶,這個羊奶也有說法,《俱舍論》說是羊奶,大乘說是無上甘露。為什麼呢?當我們把能境固定了以後,我們認識事物是在所境上的不同來看。我們的眼睛會看到這是紅的,這是綠的,這些區別。這個形狀不同,那個形狀不同。我們的「能」好像都是一樣的,「所」不同。但是修行是改變「能」,「能」改變的話,認識就會造成極大的差異。
比如說我們大家都是狗,有一隻狗有一天修成了人。我們大家看到的都說黑白二色,他硬要說看到的是彩色的。那到底是彩色的,還是黑白二色呢?按照《俱舍論》的說法就是黑白二色的,按照唯識的說法,那就可能是無色或其他顏色,就是一層一層這麼上去的。到最後的話,比如到中觀的時候,這個到底什麼顏色?有嗎,無嗎,最後發現什麼都不是的,不存在真實的顏色。
佛陀喝了一碗羊奶,身體恢復了,然後扯一把吉祥草,坐在一棵樹下,發誓「不證菩提,絕不起坐」。這個不得了哦。大家聽了這個「不證菩提,絕不起坐」覺得好簡單,你去發發試試看。三十分鐘不到,屁股就開始裂了。三天三夜不到,基本上都半死了,七天七夜都徹底死了。大家不要認為佛陀發這個誓言是隨隨便便發的,其實是已經到了某種狀態,他已經快到那個門口了。其實我們很多參禪的那些禪師,他到了門口也是一樣的,也會一直這麼下去的。
以前有個老禪師,他說:「如果一個人參禪的心像石頭拋下深淵一樣絕不回頭,連參七天七夜念佛是誰,如果那個人不開悟,截取老僧頭(就是把我的頭砍去)。」後來有些人說我也這樣去參七天,但是沒開悟,然後他去找老僧,可是老僧已經不在了。那是針對那時那情那景那群人講的,走到門口的那些人就是那個樣子的。以後也許我們走到那個時候,給你講那些竅訣,也許領會得似是而非,但是心找到那個著力點去了以後一樣可以證悟。那個著力點已經強大得不得了的時候,禪宗裡面叫「疑情」,然後身心裹在疑情裡面,以這種狀態去參七天,那真的可以崩散這個執著和疑情,崩的一下可能會見到本來。
但是起碼要有疑情生起才行,像我們普通人學佛三天,就去參七天熬過去,結果七七四十九天就已經死了,還是沒有參破。但是佛陀當時已經修了六年了,而且一天一粒米,以佛陀如此的智慧,而且我們這是處在《俱舍論》去判斷。大乘的觀點認為佛陀是很多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這世的修行只是示現給我們看而已,所以世俗諦就已經有很多種說法。從《俱舍論》來看,當時他就已經餓得像骷髏一樣,在這種狀態下發誓:「不證菩提,誓不起坐」,最後七天以後他就證悟了。
證悟了以後共傳了三次法,當時陪他一起修行的五個比丘回來了,其實從他的經歷看,他一定是多劫之前就已經證悟了,但是證悟了以後他在樹下坐了四十九天,然後在天界開始傳法,這個在《俱舍論》裡面是不講的,比如在第一轉法輪裡面都不講這些東西的,甚至在《阿含經》裡面也找不到這些東西。但是坐了七天以後就可以跟那五個比丘講苦集道滅,然後給他們授戒。從此之後世間第一次有了佛法僧三寶,那五個比丘就是僧,佛陀講了法,然後授了戒律。
為什麼佛陀一起來就會做這些東西呢?那是很多劫的東西在身心裏面全都剝露出來了。所以大乘說的世俗諦要強大和寬廣一些,如果按照我們六根的看法,佛陀就是這一世小乘《俱舍論》說的那種看法(《俱舍論》是一本書)。那種看法佛陀就是一個普通人,叫喬達摩悉達多王子,過去在樹下修了六年,餓得一塌糊塗,最後喝了一碗羊奶就證悟了,這個就是過程。然而這個過程很多東西是說不通的,所以大乘這個是對的。
然後他傳了三次法,第一次講的是小乘的法,第二次講的是中觀,其實叫般若,般若是一種智慧。有時候在論典上我們叫中觀,但是在佛經上基本上叫般若的,因為中觀這個辭彙是在龍樹菩薩才開始的,以前在佛經就叫做般若智慧。然後第三轉法輪就講了如來藏,同時還講了些唯識。但是佛講唯識的時候,一定最差也是以他空中觀這種基本觀點來講,有時甚至以如來藏的觀點來講,這是在講世俗諦的時候講的唯識。但是唯識這個學問淪落到現在就變成了隨理唯識,甚至一些錯誤的說法都會有,但那都是後世人搞的。
佛陀共傳了三次的法輪,後來傳法有的說法是他講了48年,有的說法是講了49年,但是不管怎樣,最後佛陀圓寂了。佛陀的圓寂叫做涅槃,但是跟小乘的涅槃是不一樣的,小乘的涅槃是進入滅盡定,那個時候人的相續裡面已經沒有我執了,但是他的相續還是成立的,如果沒有相續就不存在什麼滅盡定的,只是阿賴耶識沒有徹底的破光或者轉化完。但是那個阿賴耶識就不能叫阿賴耶識,那是比較清凈的應該叫做阿陀那識,這是沒有我執的一個相續。這個相續不活動完全處在一個定裡面,叫滅盡定,所以小乘就認為這個是涅槃。
但是佛陀的涅槃就不是那樣的,佛陀的涅槃實際上就是證悟了本性,整個阿賴耶識裡面的所有東西全部轉化為法性。那為什麼他的身體會消失呢?因為佛陀跟那世人或跟我們這世人,顯現三十二相的身體的緣已經斷了,就是他在當時十大弟子或者僧團裡面顯現的身體是三十二相,那是成為修行圓滿的一個相,就是我們普通人能看到最好的化身相。
佛陀有三身,他的本質叫法身,他顯給菩薩看的叫報身,或者他自受用的報身,還有顯現給我們凡夫看的叫做化身。作為我們人類看到最好的身體,其實就是那三十二相。在六道裡面,對天人是一種相,阿修羅也是另外一種相,所以下三道佛陀也同樣顯現相應於他們最好的相。那我們人類看到最好的相是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也就是有三十二個大的好處,八十個跟三十二個好處一起顯現出來的好處,那是真正的漂亮。
那和我們的這個緣就斷了,所以我們看到他涅槃了,但是他的法身永遠是不滅的,然後他會依據不同人的福報顯現不同樣子出來,比如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就只能顯現為這樣的經典、論典、文字,以及這些真正的上師、堪布,或者是大的修行人。我們為什麼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呢?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和福報。所以佛的涅槃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他完全所有的業障、分別執著的種子,不管是人我執還是法我執,相續裡面全部都徹底清凈完了,成為法性。
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的緣跟當時的人雖然盡了,但是跟我們任何一個眾生的緣是不會盡的,永遠都會這麼下去,那麼跟我們這期眾生就會展現這個樣子。但是龍樹菩薩時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差不多四五百年的時候,其實那個時候的佛法已經很衰微了,僧眾的戒律也非常的廢弛,而且佛教的各種觀點流行了四百年了,很多觀點很亂。你看我們的佛教,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才幾十年,觀點就各種各樣的,衝突好大。
這個時候龍樹菩薩出世了,龍樹菩薩據說是他母親把他生在一棵樹下,所以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樹」。然後他長大以後,去龍宮裡面讀了很多佛經,是一個菩薩叫做大龍菩薩,就是化身為龍。印度人這個龍的觀念,好像跟我們中國人對龍的觀念不太一樣。我們認為的那個龍呢,跟我們年畫上畫的樣子有點一樣。印度的龍,有的時候很大的蛇它也叫龍;無形無相的那種,能夠吞雲吐霧的,它也叫龍;管理水族的,這麼一個畜生道的福報最大的,其實它是屬於下三道的畜生道,它也叫龍。
顯現在龍族裡面的有一個菩薩叫大龍菩薩,他看到龍樹菩薩自鳴得意的樣子,(當時龍樹菩薩學了小乘很多經典,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很牛。)大龍菩薩就說你這個算什麼,到我這裡來。用各種各樣方法把他誘過來以後,把般若經給他一看,哇,龍樹菩薩一看,那裡面好多哦,天哪。般若經堆積如山,龍樹菩薩一看就嚇壞了。龍樹菩薩有個特點,那個記憶力好得嚇人,他就背了十萬頌般若,學了以後再回到人間,弘揚了中觀。所以說他叫「龍樹」,因為是龍開顯了他的法身,開啟了他的智慧。龍樹,有的也叫龍猛菩薩,有的傳說中說他們是兩兄弟,實際上其實就是一個人。
然後呢他在學習佛法之前還有一個經歷,因為當時印度的社會不像我們現在是唯物主義當道,我們認為神通是什麼,大家知不知道啊,手機、電視機、拍電影,我們就認為這個很牛,或者打仗,你看那個網上關於各種軍事消息,我們看起來非常熱鬧、非常喜歡這些東西,最時髦。你看我們整個社會的關注點,一打開網路就看得到。當時他們不是的,當時在印度的話就是各種各樣的修行啊,這樣神通,那樣奇妙的咒術、幻術很流行,他稍稍有點層次的就搞那個,那個是最時髦的,所有文化人都玩這些,當時是這個樣子的。
這個龍樹菩薩當時年輕的時候也是少不更事、年少輕狂,他就跟著一個學幻術的一個仙人學到隱身術。(這個故事大家可能聽說過,但是今天有很多新來的師兄,我還是要把這個故事講一遍,)他就跟他幾個朋友學會了幻術,幻術就是別人看不到自己。啊,有這個幻術很好啊。你知道有了這個幻術我的第一目標,你們猜都猜不到是哪裡,嘿嘿嘿嘿,我不說。但是龍樹菩薩,他很簡單,皇宮!為什麼?那裡美女多!然後當時龍樹菩薩跟幾個兄弟進去,就在裡面一陣亂來,皇宮裡面很多宮女就懷孕了。
看都看不到就懷孕了,這事就鬧得很兇,皇帝就氣壞了。我們現在要是發生這種事的話我們肯定會請科學家來解決,拿X光機照啊。怎麼懷上的,我們一定會查,這個東西,絕對不會是。。。比如說一個宮女去對皇帝說,哎呀,我沒看到,不知道怎麼回事兒被按住怎麼怎麼樣了,絕對那個警察就說這個人瘋了,是不是嘛,肯定不承認,因為按照科學的觀點這是不對的,但是當時的人不會這樣的,他知道肯定有人玩這套,這個叫世俗諦的不一樣。
然後國王怎麼辦呢,他就把宮門關了,只要出去的地方全部用刀槍架住,然後就撒石灰。雖然說人看不到,踩在地上總有石灰印, 這看得到,看到腳上有印的就往空中一陣亂砍,結果全部都砍死,只有龍樹菩薩聰明(你看天生要做龍樹菩薩的人,那個時候他還不是龍樹菩薩),他就躲在皇帝的背後,皇帝站的地方是沒有石灰的,躲在背後的時候他一轉他就轉,這個叫燈下黑的,所以最後就沒有砍到他。
沒有砍到他,他當時就發願,他說真的是慾望害死人啊,我就學了這個幻術,因為貪淫幹這種事兒,夥伴們都被砍死了。我們不要說得輕鬆哦,你現場看到那些夥伴一刀刀被砍死剁成碎片兒的感覺一定不是這樣的,跟我們現在肯定不一樣。那他就發願,就是我出來之後一定苦學佛法,菩薩保佑我不要被砍死。結果真的就沒有砍到他,就逃出去了。逃出去了以後就開始學佛,最開始學的就是小乘的佛法,因為當時流行的大量都還是小乘的佛法,而且說法很多,當時佛陀圓寂後出現了小乘的十八個部派,各種觀點都是不一樣。
而且那個實有的觀點流行的很盛,小乘裡面屬於實有派的觀點,他認為這個世界的根本它還是有,所以叫一切有部。甚至有比一切有部更嚇人的,叫做犢子部,它本來是個外道的,一下被收了以後才皈依了佛法,但他見解完全是外道的觀點。所以流行了好多觀點出來,莫衷一是。然後龍樹菩薩學完那些觀點之後就很得意,這時候就遇到大龍菩薩,大龍菩薩就放他進去,讓他學到了真正的般若經。然後他背了出來就開始造了中觀,以自力撰造中觀理聚論,其實就是現在的《中觀根本慧論》,然後抉擇佛陀的第二轉無相法輪的密意,從此開創了甚深的中觀見派。
什麼叫第二轉無相法輪的密意呢?剛才說了佛陀轉了三次法輪。第一次主要是說苦集道滅,小乘的一些修法。第二次就是說般若,般若的重點就是講無相。什麼叫做無相呢?說無相的意思不是說這個相拿開叫作無相,而是相存在的時候也沒有實質,叫做無相。所以它有沒有消失,它在不在,它都是無相。如果我們把存在和拿開了形成二元對立的話,這個不叫無相法輪,這個叫「沒有相」法輪,這個「無」字跟沒有是兩回事來的。我們要理解二轉法輪,一定要知道任何東西沒有實質,這個叫做真正的無相法輪。
這個無相說起來簡單,你這樣理解起來到時候,我們要下面分析起來會很複雜的,從下一次課開始,我們會大量的說到一些很邏輯的理論性的東西,你會發現其實這個無字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所以龍樹菩薩就寫了《中觀根本慧論》,二十七品每一品都在破這個現象,它沒有實質,這個現象沒有實質,這個現象不是真的,到最後連這個法性這些也破,他說法性也不是真的,什麼都破光,涅槃也不是真的,也不是實有的。
當然他說的真和實有,跟我們平常說的真跟假是兩回事。我們凡夫平常說真跟假的時候,一般不會說本體的真跟假,只會說一個事物的作用真跟假。這個是怎麼分的,你們大家好好聽這些東西,對理解中觀很有用。為什麼?比如我們說的一張錢,他有沒有用,真幣還是假幣,是看它能不能買東西,但它這個東西是不是個真實的存在我們不會考慮的。
所以我們凡夫一般說真跟假,就是有沒有作用,比如說一個法門有沒有用呢?是不是真的呢?靈不靈呢?其實說的是它的作用,但它是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們不會去管這個東西,想都不會去想這個東西。佛教裡面包括哲學裡面說真跟假一般都牽涉到本體,就是它到底是什麼本體,它本質是個什麼,那麼我們說這個無相,就是相是沒有本質,他的本質就是空,叫做無相,那麼整個的二十七品說的就是這個,從此開創了叫做甚深中觀見派。
為什麼叫做甚深中觀見派?因為在佛教里有兩個大的派別,一個叫甚深見派,一個叫廣大行派。廣大行派是由彌勒菩薩通過無著和世親兩兄弟開創的唯識,叫做廣大行派。然後龍樹菩薩如果往上追溯的話,追到文殊菩薩,他們這派叫做甚深見派。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的主要區別就是什麼呢?廣大行派對世俗諦分析的很明,對勝義諦也分析的很明。甚深見派其實是對世俗諦有時很模糊的,它力量不著在這個世俗諦上,它一上去就找事物的本質,叫甚深中觀見,任何一個事物一到這裡,它就去看它的本質,它不在意你這些規律怎樣,它不太理,當然也不是完全不理,它也有它的世俗諦。但是他主要的著力點,去找它根本的本質。
很多所謂的頓悟就從甚深見這裡來,一下子去找這個根本見地。也就是禪師一見面,他不會跟你講你戒律守的好不好,你這個人供養了多少,磕了多少頭,繞了多少殿,他不會說這些,馬上上去就說見地,說你對世界的本質怎麼看的,什麼是佛祖西來意,祖師意是什麼 ?什麼是祖師意、佛祖西來意,實際就是說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世界的本質和我們的修行有什麼關係,和我們的開悟有什麼關係,這個已經講過很多遍了。新來的師兄呢,我會簡單的再說一下,因為基礎的世界觀牽涉到我們對生命的看法(生命觀),牽涉到我們的價值觀,價值觀又決定了我們的取捨,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走向和我們的快樂跟幸福。唯物主義的話,那你只要管好這一生就行了,能搶多少搶多少,死了啥都沒有了,如果實在活的不好,你就自殺就算了。你看很多我們現在這些官員,為什麼他要自殺,他其實骨子裡就是唯物主義,他痛苦的不行,他覺得死了可以解決一切。
還有一句話叫作哀莫大於心死,他說千古艱難惟一死,他覺得死了一死萬事休。你看陸遊寫的一首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但好像他也不是這個唯物主義者,既然都已經死了嘛,為什麼還要「家祭勿忘告乃翁」你啥都沒有了萬事空了,所以你看他觀點其實是矛盾的。你要去分析一下,你會發現,如果你把中觀學了,你再去看我們所崇拜的這些詩人等的話,你會很大量的用到兩個英文字母(SB)。
所以說甚深見派他就不管你這一套的,來什麼東西(就破什麼),他就不太管這個世俗什麼,你自己去找這個見解。但是廣大見派就不是了,比如唯識,它就分析,所以我們很多現代的師兄喜歡去學唯識,因為唯識恰好能跟他的心對應上。甚深見派恰好對應不上,什麼都是空性的,空性就是兩個中文字, 完全不起作用,說了半天,空性的,空性和他無關,到處都是實有,是不是? 剛才說到我們真跟假的問題,我們一般來說,就是說作用的真假,不會去說本體。但是學了中觀不是的,中觀哲學一定會弄到本體上去。甚深見派就是去說本體的真跟假,一下著力在這個點上,叫做甚深見派。
廣大行派就不是了,你看它說唯識,為什麼要說唯識呢,就我們的心怎麼動的 ?分成了八個識,八個識怎麼各自的運作?它運作的規律是怎樣的?它們怎麼聚合,它們怎麼分開。然後你要讓你的心識轉化,你要怎麼去轉?叫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六七就是第六意識跟末那識,聞思或修菩提心叫做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就是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物理世界產生變化,到八識的時候,徹底證悟了八識的空性,就證悟了本性,叫五八果上圓。八識叫阿賴耶識,就是心的這個最根本的著力那個作用,叫阿賴耶識,它反覆去分析這些東西,但是它很細,逐漸轉化,這個叫廣大行派。
那麼我們現在學這個二轉無相法輪,實際上就是要從見解上去走到最根本的地方去。但是我們現在的人,你說一下子就學到最根本的見解,馬上就去證悟最根本的本性,估計不是那麼容易。我們跟古代人相比,比如說以前的印度,或者是最早期的中國的唐朝時代,或者是西藏的這個蓮花生大師後期的一些大德們,他們可能聽到一兩句話就開悟了,或者告訴你一個竅訣,他很簡單,他心相續非常的清凈,他聽到一兩句話這個竅訣,按照這個竅訣去修行,就很容易就成就。
可我們現在人真的不行,邪見太多了,吸收的各種各樣無用的知識太多了,我們頭腦中就像一個空空的大房子,房子裡面堆滿了各種各樣沒有用的東西。如果說本身就是一個純潔的東西的話,佛法的傢具放進來就有用了。但不是的,現在堆滿了其他的東西。但是佛法的東西進來後,先要把這些其他的東西破壞或排開,那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排開了以後佛法才會有作用。但是這個過程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所以又是剛才的那個話題。
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要去學那個甚深中觀派,我們大部分的學習的人希望這世能夠開悟,有沒有希望這世不想開悟的?可能不是很多,他最多會說開悟很難「哎呀很難啊,我最多往生,我學這個凈土法去極樂世界。」但是你要問他想不想開悟,他明確回答說「我不想」,這個恐怕還是不多。你要說開悟是可以的,馬上就興奮了。但是你既然想要開悟,你就一定要學習這些東西。在藏傳佛教裡面無垢光尊者(寧瑪派一個偉大的祖師)說,自他以後,如果要證悟大圓滿的,基本上是要讀這些關於中觀和大圓滿的這些經典,如果連這些都不懂很難證悟大圓滿。
當然讀的方式有很多,現在可以聽光碟、看書、學習、討論,有些還可以拿著上師一些關於實現中觀的根本目的的竅訣也算是學習,但是我們到底是哪種根器還得自己問自己。你比如說我拿著上師的一個竅訣,我自己去修行,實際上這樣的人很少的,他根本就做不到。他按照竅訣修,比如你去修四奪,肯定可以修成的,奪了半天,有人奪了幾年才來問我,「師兄,我用光射了半天,它怎麼還在呢?」結果我被當場奪翻了。其實他沒有真正的見解,這些方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他很快就枯萎了,這方面用不下去,所以大家還是要來進行聞思。我們再看下面。
隨後,有聖天菩薩撰著《中觀四百論》,開顯中論的修行次第。
聖天菩薩的《中觀四百論》好像索達吉上師也講過,還有很多《中觀四百論》班,好多人都在進行學習,如果我們以後有機會也會講。他為什麼會說是開顯了中論的修行次第呢?因為他前八品有好多關於用中觀對付各種各樣的貪瞋痴慢疑的內容。所以大家基本上可以分為兩路人,有些人去讀《中觀四百論》前八品的時候,覺得太簡單了,老是在說這些,來點深的,哇這些是甚深見派的。還有些人就覺得這個才是實用的,後面的我看不懂,我就覺得這個有意思。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就說明了這個《中觀四百論》顯現了一個修行的次第,其實最管用的修行,《中觀四百論》裡面都有的。《中觀四百論》是誰著的?是聖天菩薩,是龍樹菩薩的一個弟子。聖天菩薩據說是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菩薩,他有次去跟別人辯論,走到一棵樹下,大樹女神看到他太漂亮了(頓生愛慕),他對大樹女神說我哪裡漂亮?大樹女神說:「你的眼睛最漂亮。」聖天菩薩說:「既然這樣,抓出來給你。」把大樹女神整得呵。
聖天菩薩寫了一本書叫《中觀四百論》,索達吉堪布已經翻譯了,如果大家有空也可以去看,在學中觀系列的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所以說有關中觀的幾部論典其實是不多的,學院都已經翻譯了,其實它很精要。學院裡面有益西彭措堪布的《入中論·日光疏》,還有《中觀根本慧論》,《中觀根本慧論》有索達吉堪布講的,慈誠羅珠堪布也有一本《中觀根本慧論》講記,但現在好像還沒有校定,有校定的話,我們也會對它進行學習的。然後是《中觀總義》,還有些《般若經》這方面的,沒有幾本的。學院這一系列的你看了,基本上能系統的了解中觀。
然後你還要深入地去了解的話,也可以讀漢傳的一些,這就多了,比如《金剛經》、《心經》這些的,好多這方面的東西。如果你要去靈活地去運用它,把它搞純熟的話,你就去看禪宗的一些公案,如果中觀學到一定程度,你去看禪宗的公案是不困難的。只要它稍稍有條理,你就看得出來它在說什麼,但當它在說境界的就有點麻煩了。
禪宗的公案它分很多層次的,到最高層次的時候,說話完全沒邏輯的,你有點麻煩的,這些都是說境界的。如果沒有開悟的人,或者說沒有悟透的人會傻的。但是你看最基本的那部分有條理的,它有點邏輯可尋的,你書會看得懂的。那些東西實際上就是在做習題,就像學數學那些定理,就需要做習題。這個習題要做好了,是不能亂做的。我們平常數學習題是靠思維去的嘛,禪宗不是的,那個是靠境界的,你沒有這個境界你就真的解釋不出來,有境界的看著就好笑。
那麼我們去學這些書籍是足夠了,但是要有好的團體來進行討論,有好的老師來進行帶,這個很重要。還有一定要長期堅持下去或者自己去串習,你串習下去的話不用多長時間,最多一生就證悟了。「一生,怎麼可能呢?我要去找小鮮肉,找都野獸(都教授)。」你要是這樣想的話那就根本不可能,說明你連出離心都沒有,你連出離心都沒有你學這個幹嘛呀?學佛法,有個最基本的就是你這一生都得用進去,這是想開了的那幫人,想解脫的那幫人。
有些人說,「我不是呀,我學佛法就是擺明了就是人天佛教,我就拜拜佛。」有這樣的人,這樣的師兄我們成都就有。他公開說我學佛就是求點兒福報,發點兒財,走點兒好運,少點兒災難,他也真的這麼去做。所以說他去供養啊,放生啊,也是很積極的參與,一到聞思他就走了。真的是這樣,聞思講這些他就走了。出錢、出地方,這些積極的不得了。當時有師兄說「上師上課把你家用來上上課」,他立刻說「哇,好大福報哦。哎呀,一定要請上師來呀。」結果我們很多人去了以後,他自己跑到一邊去了。雖也有這樣的人,我們承認人天福報,你要以人天福報的心態來學習也可以,但是我們不支持這個。我們這裡的人都有點遠大的理想,還是要追求證悟,追求解脫。
再往後,秉持龍樹傳承的佛護論師創中觀應成派,清辨論師創中觀自續派,自續派的傳持者有智藏、靜命、蓮花戒,及其追隨者的諸多印藏智者成就者,應成派的秉持者有月稱、寂天、阿底峽等,及雪域藏地出世的諸多智者成就者,依靠這些智者成就者所抉擇的宗軌,中觀的二種傳承直到如今都沒有中斷講聞,繼續安住於世。
我們能把這些人粗略地給大家講一遍,因為今天我們開張,就講一段(原文的)話。這個佛護論師就是中觀應成派的創始者,是個很大的論師,他當時跟清辨論師是一個時代的。他寫了關於解釋龍樹菩薩的中觀書《中論佛護釋》,基本上是以應成的觀點來講的,這個牽涉到兩個派別的辭彙,一個叫應成派,一個叫自續派,後面會詳細的學這些。
現在用簡單易懂的話來解釋,什麼叫應成派,就是專門說把什麼都破完了叫應成派;什麼叫自續派呢?它說你別動輒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一步步來,慢慢破,破到究竟時候還是會有個說法的,最後還是會承認應成派的,這個叫做自續派。
他們兩個當時在印度進行了一些爭論,爭論得很兇,大家不要認為他們在打架。他們的爭論跟我們現在的爭論不一樣,我們現在一些討論,你要不聽我的,我恨你一輩子。他們不是的,他們就是完全在菩提心修持到很高的基礎上,說的不好聽就叫作游舞或一種顯現。爭給你看,下面的那些弟子在爭論的過程中什麼都明白了。爭到什麼樣的程度呢,爭到每天都要找佛護論師,白天也去找他。
這個佛護論師覺得:哎呀,老是找我討論這個,沒什麼,就躲起來不理他。清辨論師就覺得,你不跟我討論怎麼辦呢?因為當時釋迦牟尼佛已經圓寂了,我就去等彌勒佛出來,我去問彌勒佛,你佛護論師憑什麼這麼說?但是要活到那個彌勒佛出世,有56億7000萬年,那咋辦呢?
他要去阿修羅的地方,那地方壽命長,可以活56億7000萬年。那怎麼辦呢?他就修觀世音本尊,就把他修出來了,對本尊說:「我要活到那個時候,去問彌勒菩薩,為什麼這樣講?」你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幾下把它說清楚,後來細緻的一塌糊塗。觀世音菩薩就教他一個咒語,他就修這個咒語。觀想這個咒語後就用戒指去打一個叫金剛岩的懸崖,戒指一碰,門一下就打開,好神奇的故事啊。那個就是阿修羅住的地方,你去以後,他們很歡迎你的。
不要以為阿修羅很笨,阿修羅很聰明的,特別善於懷疑,但是他們非常喜歡聽佛法,因為佛法在三界裡面,大家都認為是真理的持有者,包括天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只有在我們這個地方,我就不想說了。到那個地方會很歡迎你的,可以住到彌勒佛出世你再出來。清辨論師觀修了很長時間,不是像我們念了三天,哎呀,成就在哪裡?左看右看都沒成就,然後他就念咒然後用那個戒指去打,就開了。
原理是什麼呢?它實際上是通過一個強大的緣起,可能是觀世音菩薩給他灌頂,產生了跟金剛岩阿修羅世界的一種連接,然後一打上去,就顯現了當下的世界,暫時切斷了跟這一期眾生的緣,然後會結上彌勒菩薩那個時候眾生的緣,進去要住56億7000萬年,然後出來才問這個事,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中觀(應成)跟自續的差別。
這個是清辨論師,清辨論師是自續派的創始人,也就是說應成派要究竟一些。自續派是著重在於單空,從單空走到到真正的空性。其實對於我們來說,自續派更管用,應成派像明燈放在前面,你就看著,但靠不近,真正跟你照路的就是自續派,到了後來把燈一砸,就是應成派。
那麼自續派的的傳承者有智藏、靜命和蓮花戒。靜命論師大家都知道,當時跟蓮花生大師一起,在拉薩第一次傳法的最大的印度論師,當時西藏佛法僧中,法的代表就是靜命論師,當時找了七個在家人來出家(史稱應試七人),當時的藏王是赤松德贊。
蓮花戒是靜命論師的徒孫。當時唐朝時候,四川一個保唐派的和尚叫摩訶衍,其實是我們禪宗的一個禪師。禪宗之法講究頓悟,對前面的次第有點甚深見派極端發揮,很多人往往走應成派那條路,「當下即悟,直指人心」這樣的方式。但對西藏這個民族這樣去講是不行的,沒有前面的東西(供燈啊,繞佛啊),大家基礎的修行全都不要了,導致了很大的麻煩。
這個時候,國王就請了蓮花戒大師過來,跟摩訶衍在西藏進行了一場著名的辯論,叫拉薩爭論。有多場辯論,歷史上的爭議很大的。歷史上的記錄很多,敦煌裡面還有他們的記錄。後來敦煌里找出來,文物和留下的書籍裡面都有拉薩爭論,但是關於他們的輸贏是眾說紛紜。包括西藏本身都有爭論,西藏正規的說法就是摩訶衍大敗。
但是敦珠法王認為摩訶衍沒敗,而是國王用權力把他趕走了。各種各樣的說法有很多,但是不管怎麼樣呢?我站在自己的立場,通過自己的聞思,我也是個凡夫,不敢去對這些聖者作出判斷。作為凡夫,思維的傾向性,我認為漸次性的修法留在西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種事情,不然的話就會變成我們漢傳這邊的情況——漢傳有頓悟的修法,但把下面的這個梯子取掉以後,頓悟修法也衰微了。
有些人嘲笑六祖,說他只有一隻眼,不平衡。他們其實笑錯了,一隻眼實際上很牛,一隻眼就是一髻佛母了,而一髻佛母的含義就是「唯有一諦,唯法性而已」。但對於凡夫就不行了,凡夫要兩隻眼,要搞平衡——抉擇見解如虛空,取捨因果如細粉(網上的師兄沒有看到,我用手指了兩隻眼)。那麼蓮花戒就是這樣一個很著名的論師。而這個靜命論師呢,他寫的《中觀莊嚴論》我們已經學過了。
「及其追隨者的諸多印藏智者成就者,應成派的秉持者有月稱、寂天、阿底峽等」,月稱大家都知道,是當時那爛陀寺很牛的一個應成派中觀師,他和持他空中觀見的月官菩薩有很多精彩的辯論。關於月稱菩薩有很多故事,其中有個就是說寺廟裡面的僧人沒有牛奶喝,他就在牆上畫了一頭牛,直接在上面擠奶。他和月官菩薩辯論,一辯辯了七年(他們這種辯經有點遊戲的味道),連續七年每次月官菩薩都贏,月稱就覺得不對了,月官沒這麼聰明,於是就跟蹤月官,看他有什麼花樣,結果看到文殊菩薩現身親自指點月官菩薩和他辯論,這下月稱就不幹了:「啊呀,你偏心啊!我們在辯論你到中間來插一手,這叫徇私舞弊!」(眾笑)
月稱菩薩是持應成派的觀點,他著名的著作就是《入中論》,這部論典我們以後也會學。寂天菩薩大家很清楚了,我們學的《入行論》就出自寂天菩薩,昨天我們才學了裡面的「智慧品」,他持的也完全是應成派的觀點。學藏傳佛教的都應該知道阿底峽尊者,他是西藏佛教後弘期的奠基者。
西藏佛法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叫前弘期,主要就是我們舊譯寧瑪派(寧瑪派戴紅帽,也叫老舊派),由蓮花生大師、靜命論師所開顯,以大圓滿為究竟觀點。後來出了一個國王叫朗達瑪,「朗達瑪」是牛的意思,他前世是一頭牛,在寺院里馱木頭,拉得身上到處都是血,骨頭都磨穿了。寺廟修成以後,僧人們很開心,在一起開光喜慶,這頭牛渾身疼痛,看見僧人在那裡歡笑,內心憤憤不平,生起了極大的嗔心(牛怎麼懂得懺悔啊,你們有時候恨上師恨僧人也是,不及時懺悔結果很可怕的)。它死了之後,因為寺廟拉木頭的功德做了國王,而往昔嗔恨僧人的業也開始發作,看見出家人就討厭,然後就滅佛,鎮壓殘害了很多出家人。
這樣一搞,我們寧瑪派就被摧毀得稀爛,差不多有兩百多年的時間西藏佛法都很衰微。佛法當時保留在哪裡呢?蓮花生大士早就知道這些事會發生,所以他埋藏了很多伏藏,這些伏藏到現在都還有。他還通過居士把許多法流傳保存下來,因為朗達瑪是討厭出家人,但不敢欺負在家人。當時有個在家人很厲害,用期克印一指某座山,山就炸了,朗達瑪一看:哇,這個人惹不起,他要是對我一指那就麻煩了……所以佛法就在居士中間流傳保存了下來。
你們肯定會想為什麼我們現在不弄個期克印威脅一下他們呢?你有本事修成期克印嗎?這個時代不同了,現在的修行人能達到那種程度的幾乎很少。而且我們沒有這個因緣也顯現不出來,山在你的境界裡面炸了,他還沒看到。為什麼呢?因為「一切境現由心現」,世界不是共同的,我們沒有共同的世界,每個人的世界都是自己的,只不過我們的世界很相似,就變成了所謂的「共同的世界」。
朗達瑪滅佛之後,當時的國王智光去迎請了阿底峽尊者進來,藏傳佛教就開始了第二次的輝煌,叫後弘期,以阿底峽尊者為祖師。他當時的派別叫噶當派,噶當派以修菩提心出名。阿底峽尊者也是持應成派觀點,有《般若燈論》等著作。以上是對這些偉大的成就者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及雪域藏地出世的諸多智者成就者,依靠這些智者成就者所抉擇的宗軌,中觀的二種傳承(自續派和應成派)直到如今都沒有中斷講聞,繼續安住於世。」藏地任何一個宗派,其實都是以中觀作為根本見解的。我們寧瑪派也是,雖然我們實現的方法是大圓滿,但哲學上的解釋還是以中觀為基礎,而且是應成中觀。
其他的噶舉、薩迦、格魯——格魯認為它自己是最正規的應成派,其他教派都有問題,在這一點上有爭論,我們以後會學到;他們爭論的要點在哪裡,我們也會慢慢地給大家分析。還有覺囊派,他們好像用的也是他空中觀,但不管怎樣都離不開中觀。說白了,他們整個修法最根本的哲學基礎都是中觀。
再看我們大乘八派,漢傳佛教裡面大乘佛教有八個派別:禪宗、凈土宗、密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律宗、法相宗,八個教派其實全都是以龍樹為根本。你說法相宗不是以無著菩薩為根本嗎?不是的,根本上他們用的也是他空中觀,也要承認中觀的,所以龍樹菩薩成了大乘八宗的共同祖師。
那我們漢傳八個宗派現在還有沒有傳承,還有沒有教法和修法呢?這個我不清楚了,我不太了解,也不想說這些東西,從部分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都不太樂觀。而藏傳中觀這邊,自續和應成兩種傳承一直都有,所以對中觀一些很細微問題的研究,實際上是藏傳這邊帶過來的。
我們漢傳有沒有呢?其實漢傳也有很多細微的研究,比如關於中觀究竟是怎麼回事,運行的過程怎麼回事等等。這些怎麼體現呢?它們往往體現在一些大德們片段的論著中間,或一些禪宗的公案裡面,如果沒有一個修學完滿(有理論基礎和修學經驗)的人去把它找出來,普通人根本就看不懂它在說什麼,那麼看不懂就導致了大量地缺失。
其實我們漢傳佛教留下來的佛教書籍、大德著作太多了,但是由於沒有人把它剔出來成科判、成系列、成次第地來宣講,沒有人去把一些名詞統一起來,沒有人去做這些工作,於是各衷一是、萬花紛紜,找不到落處,現在我們漢傳佛教的情況就是這樣。
所以有待大家努力,如果我們當中有修行很好的人,學修都到了一定的級別,我們應該去做這樣的事利益子孫後代。還好,藏傳佛法過來,真的是為漢傳佛法進行了大量地輸血,它的講聞和修學系統都非常完整,我們現在學習的《中觀總義》實際上就是要學這些東西。
整個中觀,說白了就是整個大乘佛法最基本的哲學。記住,我說「哲學」這個詞和我們平時上哲學課說的那個「哲學」不太一樣啊。我說的哲學是指世界觀的學問,哲學課說的那個世界觀只是我們前面說的第一種「觀」——對世界的看法。它的看法是什麼呢?是意識的看法,是辯論性的,比如有的說世界是物質的,有的是世界是上帝的……就是一些辯論性的看法,你說過來我說過去。而我說的「觀」有三種,帶有強烈的實踐性在裡面,明不明白?
反過來說,我們的觀點為什麼是一種哲學呢?因為我們首先要從邏輯思辨這個角度進去。《中觀總義》要學的就是這些邏輯思辨,裡面會牽涉到大量派別的分類、中觀終究的理義、理解它們的方法以及它們的修行方法,後面我會詳細地跟大家討論,希望大家用心。
這和講《入行論》有點不一樣,《入行論》大多是一些感情性的東西,《中觀總義》是純理性的,如果你重視理性,就要來學習。你不要擔心聽不懂,我一定會讓你懂的,但你懂到哪裡去了,我也不知道,哈哈……總之,我會講得盡量淺白,但也會在淺白中把這些術語和名詞都用上去;我不會像平時講科判頌詞那樣往大家腦袋裡塞一堆名相,而是會和很多具體的事例結合到一起。好,我們今天就學到這裡。
【讀者注意:此為聽打初稿 尚未編校 內部交流 請勿外傳】
相關文章: 中觀總義
- 《中觀總義》第一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二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三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四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五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六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七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八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九講筆錄(內部交流)
- 《中觀總義》第十講筆錄(內部交流)
推薦閱讀:
※怎樣撩人?
※我才不是,你還那樣呢!
※有哪些工作可以跟人談笑風生?
※有哪些對你影響巨大的誤會?
※為什麼會總覺得無法和周圍的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