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平公主15  太平重振

演講人:蒙曼

講師簡介: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隋唐五代政治、軍事史與中國古代婦女史。代表作品 《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中國社會通史·隋唐五代卷》,《蒙曼說唐—武則天》等。

內容簡介:因為太平公主一招走錯,李旦就將計就計,傳位太子,只有28歲的李隆基成為了大唐帝國的皇帝,這可是李隆基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現在終於實現,他當然滿懷喜悅,可是,李隆基開心,有一個人卻鬱悶了,她就是太平公主,李隆基繼位可是太平公主從政以來,所遇到的最嚴重的一次挫折,她和李隆基反覆鬥法,一旦李隆基接班當了皇帝,她還能夠保持住現有的權力和地位嗎?太平公主的心裡並沒有底,那麼面對這種不利的局面,太平公主會甘心接受嗎?她將採取什麼方法重振雄風呢?

全文:

上一集咱們講到,因為太平公主一招走錯,唐睿宗就決心傳位,而太子李隆基也就默認接受了,那麼按照常規,雙方再表演幾次推讓的遊戲,這個事情就可以搞成了。這樣一來呢,唐睿宗李旦就可以退休當太上皇了,安享晚年,而李隆基也可以成為大權獨攬的皇帝,這可是他在唐隆政變之前,就夢寐以求的事情了,現在終於實現了,心情超好,看著他爸爸唐睿宗是越看越順眼,那麼唐睿宗李旦呢?看著兒子他也覺得很滿足,父子兩個人可以說是處在有生以來雙方關係最好的狀態之中了,彼此其樂融融。可是他們這兒其樂融融了,太平公主可鬱悶了,本來唐隆政變是她和李隆基一塊兒發動的,兩個人共同承擔了風險,共同吃了很多苦頭,可是現在到享受勝利成果的時候,成了人家李隆基一個人的事兒了,她給晾到一邊去了,那這口氣怎麼咽得下去啊?

咱們也知道,退讓從來都不是太平公主的風格,只要有一分的希望,她肯定要付出十分的努力,所以她還要去努力把她失去的東西奪回來,那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想來想去啊,這個太平公主覺得,現在你不讓人家睿宗傳位,說你還當皇帝,其實已經不可能了,你只能接受現實,他以後就是太上皇了,李隆基就是皇帝了,那在這種情況下,她還能做什麼呢?太平公主覺得啊,她可以在太上皇的權力上做文章,因為咱們知道,太上皇這個位置,他的權力是非常有彈性的啊,所以這時候啊,她想著怎麼勸李旦即使當了太上皇,還不放棄權力了,那她到底是怎麼勸的呢?這時候太平公主就跟李旦去講,說你看,你現在就說要傳位,你既然鐵了心了,我們也不再說什麼,不過隆基畢竟還年輕,驟然接班,他心裡得多緊張啊,你這個做爸爸的總得扶上馬再送一程吧,天下大事你不能就撂給這麼一個孩子,你讓孩子心裡多沒主意啊,她這樣勸李旦,那麼李旦一聽,這話有道理啊,是啊,你看我們爺倆兒,我不幫他誰幫他啊,再說了,李旦其實退位並不是完全心甘情願,他是因為擺不平他們的關係,沒辦法才退位的,現在一想也是啊,我一下子把權力放掉了,我這個皇帝真是當得也太窩囊了,白當一回,不行,我還得抓住一點什麼東西,所以這樣呢,一聽到妹妹的建議,李旦決定從善如流,我是得保持一點東西了。

正好這時候,李隆基也例行公事做第三次推讓了,咱們知道,中國古代這個皇帝禪位,一般是三讓而後受之,讓一次再讓一次,第三次就差不多了,李隆基這個時候過來做第三次推讓,這個推讓我們也可以想像,肯定是說我還年輕,好多事情還不懂,爸爸還得當皇帝,我當不了,一聽他這麼說,李旦是怎麼反應的呢?李旦馬上把這個話接過來了,說,「汝以天下事重,欲朕兼理之邪,昔舜禪禹,猶親巡狩,朕雖傳位,豈忘家國,其軍事大事,當兼省之」,什麼意思呢?說你是不是覺得天下的事情頭緒太多,你自己管不了啊,沒事兒,有老爸給你扛著,當年堯舜禹的時候,舜都把天下傳給禹了,可是不還是替他到處去安定邊疆嗎?去巡狩啊,現在咱們爺倆兒誰跟誰啊,我也一定會幫你的忙的,如果說有什麼軍國大事的話,你放心好了,我都來管。那麼他說了這麼一番話,李隆基是什麼反應啊?李隆基都傻掉了,這是沒想到的事情,真是橫生枝節,可是你有什麼辦法呢?你這時候再把話收回來,說您甭管這些事了,您就安心退休得了,這些事我都幹得來,那不行啊,你剛才說你剛剛還推辭,所以只好含著眼淚接受了這個局面,說行啊,你既然願意管,你就都管著吧。

就這樣在先天元年也就是712年的8月,李隆基和李旦父子達成了協議了,李隆基繼位,這就是唐朝歷史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皇帝唐玄宗,同時呢,他的爸爸李旦就退休了,當了太上皇。不過呢,這個太上皇可是退位並沒有真正退休,為什麼說他沒有真正退休呢?因為根據他們父子之間達成的協議,太上皇以後面對天下人的時候,自稱為朕,他的這個命令稱為「誥」,而且,他要每五天一次到長安城的正殿太極殿,去接見群臣,那麼他(李隆基)呢?是一天一次到偏殿武德殿去上班,咱們可以看出來,他爸爸是處處壓他一頭,這還不要緊,最關鍵的是一條,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命和大刑罰都由太上皇來批准,等於說真正的權力並沒有給他啊。所以,說李隆基這個皇帝真是兒皇帝,處處要受制於他爸爸,因為李旦沒有把權力全都放掉,太平公主也就有了弄權的空間了,算是她小勝一招。可咱們也要知道,僅僅有這樣的一個勝利,對於太平公主還是不夠的啊,因為當時人家李隆基畢竟是名分上的皇帝,這個名分就很了得啊,她要再想跟李隆基鬥爭的話,她本身已經處於不利的條件了,緊緊抓住太上皇還是不夠的,她還要再抓住誰,才能抗衡李隆基呢?

解說:太平公主的一生是為權力鬥爭的一生,本來唐隆政變後,篡權的韋皇后已經被消滅,大唐王朝也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她可以功成身退,頤養天年了,可是太平公主卻志不在此,她野心勃勃,一心想要謀求更大的權力,現在儘管李隆基已經當了皇帝,太平公主還是憑藉自己的政治智慧,控制了太上皇李旦,讓他和李隆基分權,但是太平公主也知道要想架空李隆基,僅僅抓住太上皇還是不夠的,那麼她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哪裡呢?

她還要再抓住大臣,因為你想,如果她在上能夠得到太上皇的幫助,在下邊她能夠籠絡一些大臣的話,那麼李隆基說話可就未必算數了,雖然名頭上是個皇帝,但是很可能被架空了,成為光桿司令,這才是太平公主夢寐以求的東西,所以現在呢,她要開始籠絡大臣了,怎麼籠絡大臣啊?第一步,大家猜不到,什麼事情啊?就是她開始讓她的男寵登場了,那太平公主的男寵是誰啊?這事兒一時說不清楚,因為她的男寵不是一個人,太平公主自從第一次婚姻失敗之後,對於婚姻、愛情這些事情就失去了信心了,私生活就開始不檢點起來了,比方說當年武則天的那個最寵愛的小白臉,蓮花六郎張昌宗,那本來就是太平公主的男寵,是她推薦給母親的,那麼除了這個張昌宗之外呢,太平公主當然也還有別的人,不過這些人其實都不太重要,這個時候啊,對於太平公主最重要的男寵有兩個,哪兩個呢?第一個人叫做崔湜,第二個人叫做盧藏用。

咱們先說崔湜,崔湜是什麼人啊?咱們原來也講過一些他的故事,崔湜啊,他出身於河北高門博陵崔氏,那在當時是全國第一等的貴族,崔湜對他這個出身也感到很驕傲,還曾經寫了一首詩,說「余本燕趙人,秉心愚且直」,說我是燕趙子弟啊,所以呢,我是一個最最忠厚老實的人,那麼崔湜是不是真的像他說的這樣忠厚老實呢?其實恰恰相反,他的秉性可以說既不忠厚也不老實,而且是忠厚老實的反義詞,他特別狡猾善變,怎麼狡猾善變呢?咱們交待一下他的履歷,大家就知道,崔湜起家的時候,還是在武則天晚年武則天晚年不是讓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編《三教珠英》嗎?編一本書,崔湜也是小編之一,在人家二張兄弟手下討過生活,也是二張一黨,那後來二張兄弟不是在神龍政變之中,被張柬之等等五個大臣除掉了嗎?崔湜搖身一變,又成了張柬之他們家裡的座上客了。那麼張柬之信任他之後,派他到武三思身邊擔任卧底,可他一卧底不要緊,發覺中宗皇帝真正信任的是武三思,想要藉助武三思來遏制張柬之等等這批大功臣,所以他馬上又轉會了,轉到武三思的門下,而且還出主意、想辦法,讓武三思去打擊這五大臣,後來他也成功了,武三思也給他陞官了,可是沒想到,武三思不是在太子重俊政變之中又被殺死了,那麼這個時候崔湜又找不到主人了,怎麼辦呢?

他去投靠上官婉兒去了,成了上官婉兒的男寵了,他怎麼當上的這個男寵啊?很簡單,上官婉兒是個才女,他是什麼啊?他是才子啊,崔湜在唐朝那些詩人裡頭,怎麼也能夠排到前50位,沒有問題,跟上官婉兒那是惺惺相惜啊,開始是詩友,後來就變成了男寵了,因為有這個上官婉兒的幫助,所以他在韋皇后手下也很吃得開韋皇后也把他當成寵臣,可是沒想到呢,後來唐隆政變韋皇后也好,上官婉兒也好,在那一次又都統統斃命了,他又找不到主人了,而且因為他跟韋皇后她們走得太近,還被貶到地方當刺史去了,可是,別替他發愁,沒過多久,這個崔湜又從地方回到中央來了,他怎麼回來的呢?

這一次,他當了太平公主的男寵了,那大家看他是一個在政治方面也沒有什麼節操的人,在私生活方面也沒有什麼節操的人,大家可能就要奇怪了,說崔湜這樣的人頻頻轉會,挺誰誰死,這不就是一個掃帚星嗎?而且還是上官婉兒的舊情人,這個太平公主怎麼這麼沒品位啊,揀人家的剩啊。那咱們說太平公主是不是沒品位啊?她還真不是沒品位,她太有品位了,為什麼說她有品位啊?

她看中了崔湜兩樣好處,哪兩樣好處啊?第一,崔湜人長得英俊,第二,崔湜特別有才幹,咱們先看崔湜英俊,他是怎麼英俊法呢?《舊唐書·崔湜傳》裡面講,崔湜是「美姿儀」,說他人長得也美,儀態也美,那有人聽著不過癮啊,這就叫英俊了,這好像不夠形象啊,可是別忘了,《舊唐書》是一本什麼書啊?它是一本正史啊,正史和小說不一樣,只有小說提到一個人,容貌的時候,才會說「貌似潘安,才如子建」,或者說一個女的就是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那是小說家的筆法,正史是非常嚴謹的,一個人的相貌居然能夠被正史記載,那就說明他的容貌已經是相當相當俊秀了,咱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武則天,這也是一個美人,那麼《舊唐書》,是怎麼記載她的呢?說武則天「美容止」,不僅容貌美,舉止也美,這和「美姿儀」其實是一樣的,所以說崔湜他絕對是一個英俊的小夥子。

可是呢,咱們也知道,英俊雖然是當男寵的一個必要條件,但是太平公主能夠看上崔湜,絕不僅僅是因為他英俊,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因為他特別聰明,有才幹,崔湜怎麼有才幹法啊?崔湜他是一個少年天才,20歲就考上進士了,那唐朝考進士可是不容易的事情啊,當時有個說法叫「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啊,你50歲考中進士了,別人還說你是少年得志,那20歲是什麼境界啊,比50歲的人整整少奮鬥了30年,那因為在官場上起步早,升遷也比較快一點,到了30出頭的時候,崔湜已經當上兵部侍郎了,侍郎那不是兵部的副長官嗎,咱們也知道,唐朝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那是最重要的政府職能部門,30出頭就當上兵部的副長官,非常罕見,當然更罕見的是什麼呢?更罕見的是,當時崔湜的爸爸也在當侍郎,是在禮部當侍郎,父子兩個人同時當侍郎,這在唐朝也是獨此一家,相當於現在的各部的副部長啊,30出頭當副部長,跟自己爸爸一塊兒干,這是何等榮耀的事情啊,好多人都覺得崔湜太牛了,不過崔湜真正牛的事情還不在這兒,最讓他驕傲的是什麼呢?崔湜在38歲的時候就當到宰相了,當到宰相有一天辦公,辦完了,到傍晚的時候,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緩緩地走出端門,走的時候,崔湜左顧右盼了一下,閑閑地說了一句話,說這景色啊,真是「春遊上林苑,花滿洛陽城」,你看人家一出口就是一句詩,這是何等風流倜儻的事情啊,當時也是詩人,也是政治家的那個張說,在旁邊一看一聽都呆在那裡了,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張說就說了一句話,說「此句可效,此位可得,其年不可及也」,說這樣的詩我也寫得出來,這個宰相我以後也能混上去,可是我再也不會在38歲的時候寫這樣的詩,當這樣的官了,那張說是什麼人啊?咱們知道張說也是一個少年才俊啊,而且也是唐朝著名的才子型政治家,連張說都對崔湜這麼佩服,可以看出來崔湜確確實實是一個有本事的人,這就是太平公主網羅的第一個男寵,那麼太平公主她看到崔湜當時一副喪家犬的樣子,因為政治上站錯隊了,到地方去當刺史去了,馬上就對他伸出橄欖枝了,那咱們也知道,崔湜哪有什麼節操啊?一看,有大人物要提拔自己,高高興興地接受了,於是成了太平公主石榴裙下的寵兒了,這是第一個人。

第二個人呢?第二個人我們剛才說了,叫盧藏用,這個盧藏用又是何許人啊?咱們說起來,大家可能覺得很陌生,不過我要是說一個成語,大家就都知道了,這個成語叫做「終南捷徑」,那說的就是盧藏用的故事,這盧藏用怎麼跟「終南捷徑」聯繫到一塊兒了呢?盧藏用本身也是出身一個大貴族范陽盧氏,也是年紀輕輕就考中了進士,不過咱們知道,依據唐朝的制度,考上進士並不是立刻就當官了,還要再經過吏部的選舉,吏部出現官缺了,再選拔,如果你選上了才能當官,這個過程有可能是非常漫長的,盧藏用等不及啊,他就想了,與其我去求著朝廷當官,不如讓朝廷求著我來當官啊,那多爽啊,可是咱們也知道,朝廷求著一個具體的個人當官,這不容易辦到啊,怎麼辦呢?盧藏用下定決心,考中進士之後,也沒幹別的,直接到終南山去隱居去了,終南山的地理位置特別好,就在長安城的南邊,離長安城很近,而且風光又特別秀麗,所以當時長安城裡那些達官貴人,經常到終南山去搞郊區一日游,他們遊玩終南山的時候,就聽別人說啊,這裡可是不得了啊,住著一個盧高人,人家中了進士之後,居然不想當官,在這兒隱居,好多達官貴人就產生好奇了,咱們也去看看盧高人到底是什麼貨色?一去之後肯定盧藏用招待一番,這些人回去也吹捧吹捧,一來二去,盧藏用就名聲鵲起了,果然,後來朝廷沒有等他求官,就主動徵召他,讓他當官了。

這件事也是盧藏用平生得意的一件事,因為得意嘛,他當了官之後,有一天跟著一個高道,一個有道行的道士,一塊兒去出城,一眼就看見終南山了,不禁得意起來,對人家說,終南山可是好地方,您去過沒有啊,這個老道士說,終南山真是個好地方,那是當官的捷徑啊,什麼意思啊?諷刺盧藏用啊,把盧藏用諷刺得滿臉通紅,事實上後來也就留下了「終南捷徑」這樣一個成語。其實我們從「終南捷徑」這個事兒就可以看出來了,盧藏用這個人心思很活,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不僅心思聰明,他在書法和詩歌方面也很有造詣,也是當時的一個文壇領袖,現在太平公主急於用人,就把這個盧藏用也招致麾下了,那麼我們說這個太平公主把當時的兩個文壇領袖,崔湜和盧藏用招致麾下,這是不是有好處的一件事啊?當然有好處了。

這是一招妙棋,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她得到了兩個可靠的高參啊,因為咱們知道,男寵這和女主人是什麼關係啊?那是鐵了心跟著她的關係,再不會對她三心二意啊,得到兩個可靠的參謀。第二個好處,既然這兩個人都是當時的士林領袖,那就可以藉助他們再去網羅其他的人才,所以太平公主養這兩個男寵,那沒有白養。

其實咱們從這兒就可以看出來,太平公主和武則天雖然是一對母女,雖然也都有包養男寵的行為,但是事實上,她們是不是有很大的不一樣啊,她們非常不同啊,她們選擇男寵的標準是絕對不一樣的,武則天選擇男寵是什麼標準啊?兩個標準,兩好先生就可以了,哪兩好呢?第一,長相好,第二,身體好,除此之外,她不關心別的了。太平公主她要的也是兩好先生,哪兩好?第一,出身要好,第二,才幹要好,她關心的問題和她媽關心的問題不是一回事,那咱們說一對母女為什麼在選擇男寵的時候有如此大的分別啊?就是因為她們處境不一樣啊,武則天包養男寵的時候,已經到了晚年了,天下大定,功成名就,所以她養男寵是娛樂行為,跟我們今天養寵物似的。

可是太平公主不一樣,太平公主的事業還在奮鬥之中,所以她要男寵可不僅僅是要一個玩物,她要的是一個政治情人,要的是一個工作幫手,盧藏用和崔湜符合她這兩個要求,那咱們說太平公主想要架空皇帝李隆基,光靠養兩個男寵夠不夠啊,那當然是不夠用的,太平公主還要保證自己的人,在宰相之中得占絕大多數,只有自己的人在宰相之中佔了絕大多數了,才可能左右國家的政治形勢,那樣的話,她上有唐睿宗李旦幫忙,下邊有這些宰相支持,就又可以和皇帝李隆基抗衡了,可是要讓自己的人在宰相之中占絕大多數,這事情可不容易辦到啊,太平公主是怎麼樣辦到的啊?

解說:一心想架空李隆基的太平公主,在控制太上皇李旦的同時,還拚命拉攏大臣,在她的運作下,兩個頗有影響力的大臣,都成了她石榴裙下的寵兒,可是光靠培養男寵,還不足以成就大業,她必須要保證自己的人,能夠在朝廷中佔據主導地位,這可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那麼聰明的太平公主究竟會想出什麼樣的法子來呢?

她很好地利用了李旦這個太上皇,怎麼利用呢?其實大家可以做一個心理分析,李旦當時是什麼心境啊?本來他是被妹妹和兒子一塊兒推上的皇位,可是現在呢,他傳位傳給兒子了,等於把妹妹拋在一邊了,他良心上是有點不安的,而且他正好還掌握了三品以上官員的任免權,宰相就是三品以上的官,他很願意給妹妹一個人情,讓她覺得哥哥沒有完全把她的利益放在一邊,他心裡有這個想法。另外呢,咱們也知道,這個李旦退位,他不是心甘情願的,他時不時也懷念一下自己過去當皇帝的滋味,現在看看,皇帝畢竟不是自己了,他難受啊,難受怎麼辦呢?他就想搞一搞現在的新皇帝,搞一搞李隆基,讓他別覺得自己什麼都能說了算,我還是太上皇呢,三品以上高官的任免權還在我這兒呢,所以他也願意做一些和李隆基的意願相左的事情,那他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心態,太平公主就來利用他了,經常就給他推薦一些自己看中的人,李旦一般也會滿足她的要求,因為有兄妹兩人這樣一種配合,所以很快幾個重要人物都被太平公主推薦到宰相的崗位上去了,那麼太平公主推薦的人都是一些什麼人呢?

咱們舉兩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哪兩個例子呢?第一個例子是蕭至忠,這是太平公主推薦的宰相,也是一個少年成名的人物,他怎麼成名的呢?這個蕭至忠年輕的時候,擔任的是洛陽縣的縣尉,咱們知道縣尉是管什麼的啊?縣尉是主要負責維持治安,可是洛陽當時還是都城,還是武則天那個時代,那是天子腳下,五方風土雜塵,老百姓都是見過世面的人,這樣的地方治安不好管啊,一般人到這兒就栽,可是人家蕭至忠到這兒就行了,老百姓都服氣他,不給他惹事,那麼蕭至忠這個縣尉怎麼當得這麼成功呢?關鍵是蕭至忠這個人太守信用了,他怎麼守信用啊?也舉一個例子,蕭至忠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跟朋友約好了,就在街中間會面,會面完了,可能下個小館吃點飯什麼的,不是什麼大事,可是就到會面的時間,快要到的時候,天忽然變了,狂風大作,而且雪馬上跟著就下來了,氣溫一下下降了十好幾度,到零下去了,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紛紛往家跑,從街上往家裡跑,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啊,蕭至忠反倒從辦公室里出來了,走到街上來了,站在街中間就在這兒站著,跟一個雕塑一樣一動不動,旁邊有人認識他,就問他,說你怎麼回事啊,你在這兒幹嗎呢,大風大雪怎麼不回家啊,蕭至忠說我在這兒等朋友啊,人家說你等朋友不是什麼大事,改天再約不行嗎,在這兒傻等幹嗎,你朋友也不會來的,蕭至忠說,那不行,我既然跟人家說好了,就要守信用,就在大風大雪裡站著,那可能有人就懷疑了,說守信用跟這個當好縣尉有什麼關係?咱們都知道孔夫子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人無信不立」,如果一個人為人有信用,當官也會講信用,會公正廉明,老百姓就服氣這樣的人,所以呢,當縣尉當得不錯。很快給提拔到中央去了,到了御史台了,相當於最高法院了,到御史台蕭至忠工作繼續出色。

有一次他上朝的時候,就去彈劾一個大官,把人家說得體無完膚,那麼退下來以後,御史台的長官就找他談話,說你看你是我的手下,這麼大事兒,你彈劾這麼一個高官,怎麼不先跟我說一聲啊,以後你再想說誰不好啊,你先告訴我一聲,蕭至忠把臉一板說,那可不行,我覺得御史台就沒有長官,為什麼?御史台其實就是專門說誰不好的,那我哪天要是說你不好,難道我之前也要跟你彙報一聲不成,堅決不幹,所以在御史台名氣也很大。

可是蕭至忠呢?雖然有才幹,但這個人在政治大節上,後來他看走眼了,怎麼看走眼了,他去依附韋皇后去了,他怎麼依附韋皇后?跟人家結親家,咱們說過韋皇后有四個弟弟,但是年輕的時候,都死於非命了,誰也沒有結婚,韋皇后當了皇后,覺得很不甘心啊,很苦惱,替死去的弟弟覺得冤枉,要給他結一門鬼親,怎麼結呢?當時蕭至忠也有一個女兒死了,死了好多年了,他把這女兒的屍骨扒拉出來,又跟人家韋皇后的弟弟去結冥婚去了,結這個鬼親去了,一下跟韋皇后成了一對親家,可是光成死親家不行啊,活的孩子也得發揮作用,韋皇后親弟弟死了,有一個表弟活著,蕭至忠又把自己一個活著的女兒,嫁給了韋皇后的表弟,這樣兩個人不就是雙料親家了嗎?所以跟韋皇后關係比較不錯,當然韋皇后後來倒台,蕭至忠也就跟著倒霉了,到地方也是當刺史去了,那這時候太平公主用人啊,她覺得之中這個人,雖然政治上犯過錯誤,但確實是人才難得啊,而且越是犯過錯誤的人,別人不用,我要是用的話,他越得感激我啊,所以就用她的力量,把蕭至忠從地方搞到中央來了,而且還讓他當上了宰相,咱們知道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最講究士為知己者死啊,蕭至忠一看太平公主如此抬舉他,對太平公主也是死心塌地,為她死的心都有,這是一個人,太平公主拉攏的一個宰相蕭至忠。

那第二個人是誰呢?第二個人我們舉竇懷貞的例子,竇懷貞大家肯定有印象,這個人的事迹太突出了,怎麼突出的呢,我們曾經講過,他去巴結韋皇后,娶了人家70多歲的老奶媽,當時不是把這個奶媽的丈夫叫阿 嗎?自從娶了韋皇后的老奶媽之後,竇懷貞在上奏的時候,就不再寫臣懷貞了,寫皇后阿 懷貞,人家特別瞧不起他,就管他叫國 ,叫國 ,他還洋洋得意,心想你們還當不成國 呢,這麼一個人,那這個人既然依附韋皇后,當然韋皇后倒台,他也是貶到地方去了。

不過咱們不要以為竇懷貞只會巴結領導,其實他也是一個很能幹的人,他能幹到什麼程度呢?竇懷貞這個人以不貪財著稱,當了那麼多年的官,當了宰相,但是家裡沒有一分錢的積蓄,咱們知道,任何時代一個官,一個幹部要是不貪財,那都會受到老百姓的認可,所以竇懷貞當時名聲也很好,得到過一個重要人物的賞識,誰呢?武則天時期最重要的宰相狄仁傑,咱們都知道狄仁傑以知人善任著稱啊,狄仁傑賞識過的人,不僅僅有姚崇那樣的人,還有這個竇懷貞,你想竇懷貞能入狄國老的法眼,說明他這個人也是一個很難得的人啊,現在呢,太平公主把這個人也給搞到中央來了,官復原職,當了宰相,那麼竇懷貞對於太平公主感激涕零的程度,還要超過蕭至忠呢,他怎麼表達感激之情呢?每天他下班之後也不回家,直接就到太平公主家裡來報道了,朝廷里任何大事小情,都要先跟太平公主彙報一番,那等於說太平公主在朝廷上就按了一雙眼睛啊,這是竇懷貞。

那我們舉了這麼兩個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來了,太平公主當時提拔的男寵也好,宰相也好,他有什麼特點?我想有兩個特點非常明顯,第一個特點,這些人都非常有才幹,是能幹的人,既是當時的士林領袖,又是當時的政治精英,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其實從她提拔的這些人,你可以看出來,太平公主那是有本事的人,是有政治眼光、有水平的人,這是第一個特點。那麼第二個特點是什麼呢?第二個特點是這些人在政治節操上都不行,都是急功近利的人,怎麼急功近利呢?當時崔湜,太平公主那個男寵崔湜,他有一句名言,他說「吾之一門及出身歷官,未嘗不為第一,丈夫當先據要路以制人,豈能默默受制於人也」,說我們家無論是出身,還是辦任何事都是要當第一的,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就應該佔據要津來轄制別人,怎麼能夠默默無聞被別人轄制呢?這是崔湜。

那我們再來看蕭至忠,蕭至忠也是這樣的人啊,當年他依附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讓他當官,他就乖乖地去當了,這個不是沒有人反對的,他的妹夫就反對,說以你這樣的才華,以後肯定能當大官,你現在這麼急幹嘛啊,你巴結一個公主幹嘛啊,蕭至忠聽不聽妹夫的勸呢,他堅決不聽,揚長而去,說她給我機會,我就要抓住這個機會,至於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考慮,那我們說了這樣的他們一些行為,大家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啊?這些人太急功近利了,政治節操不是他們考慮的內容,所以他們才會比較輕易地就被太平公主的高官厚祿所引誘了。換句話說,他們都是一些亦正亦邪的人物,正的這方面,讓他們能夠當能臣,能夠治理國家,但是邪的這方面,讓他們輕於去就,有奶就是娘,誰給好處就跟誰。所以都成了太平公主麾下的宰相了。

那麼經過這樣的一番拉攏呢,太平公主的羽翼一下就豐滿起來了,豐滿到什麼程度?史書記載是七位宰相,五齣其門,一共七個宰相五個都是她的門下,那你看她現在上有太上皇李旦的庇護,下面有這些擁護她的這些宰相維持,她的勢力又重新伸張起來了,還是不可小視啊,還是有跟李隆基叫板的資格啊,可是呢,太平公主的勢力重振了,李隆基這兒可鬱悶了,他本來以為只要當了皇帝就可以擺脫束縛,大顯身手,沒想到現在太上皇也經常制約他,宰相不聽他的,太平公主仍然在這兒虎視眈眈,跟當太子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區別啊,那麼李隆基會不會容忍太平公主的勢力繼續發展下去呢?請看下集,劍拔弩張。


推薦閱讀:

「太平公主」也會罹患乳腺癌
非太平公主別點
武則天為什麼不傳位給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問母:為何寵幸市井無賴

TAG:太平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