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譯 【林 木 (居士)2011年中秋編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詳譯【林 木(居士) 公元 2011年中秋——國慶 編譯】

金剛盤若婆羅密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香贊:

  爐香乍爇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凈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薩婆訶。

  

凈三業真言:

  唵。娑嚩(wa)婆嚩秫(su)馱。 娑嚩達摩。  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多。母馱喃。 唵。 度嚕度嚕。 地尾薩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 (ye)誐曩(nang) 三婆嚩 韈(fa)日啰斛(hong)

  

奉請八金剛:

  奉請 青除災金剛   奉請 辟毒金剛

  奉請 黃隨求金剛   奉請 白凈水金剛

  奉請 赤聲火金剛   奉請 定持災金剛

  奉請 紫賢金剛     奉請 大神金剛

  

奉請四菩薩: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 金剛索菩薩

  奉請金剛愛菩薩  奉請 金剛語菩薩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

  我今發宏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祇園會上佛菩薩(三稱)

  

稱聖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經名意譯】

(1)金剛:指金剛石,以喻堅利之意,歷百劫千生,流轉六道,而覺性不壞。即以金剛之堅,喻般若體;以金剛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為梵語,華語當譯為妙智慧。(比智能還高的層次)。

(3)波羅蜜:為梵語,華語譯為到彼岸。眾生因有我執,故陷於煩惱之苦海。倘能從生死煩惱苦海,渡到不生不滅,清凈安樂之地,即為到彼岸,即脫離了苦海。

(4)經:經字當徑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條路徑。全名含義:這本經是堅利人的智慧,得到諸佛彼岸的徑路。

(5)三藏:它是指經藏(佛所說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論藏(所說的法相問答,及佛弟子或佛滅後,諸菩薩所解釋的經義,與辯論法相的典籍)。

(6)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是翻譯這部法華經的法師。姚秦是中國後秦期間的國號。時姚興當朝;因帝姓姚,故號姚秦,又因立國於前秦之後,史稱後秦。

    翻譯這部經的法師,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姚秦是在中國東晉期間的長安,最初是苻堅所統治。自從漢高祖滅秦以後,到了晉朝,有些人還懷念著秦朝。所以苻堅(秦始皇之後人)組織一個幫派叫「秦幫」,並在長安之處建一國叫「苻秦」。在這時,當時的欽天監(天文學家)看見在印度上空有顆智星,於是向苻堅說西域此時有個大智慧者,將來會到中國,且擁護中國。苻堅說:「我知道這個人定是鳩摩羅什,我們發兵去把他搶回來!」於是派呂光大將軍領七萬人馬攻打西域龜茲國(即今中國新疆邊緣之一個小區域),要把鳩摩羅什法師搶過來。在呂光還未到達龜茲國時,鳩摩羅什法師就對龜茲國王脫:「中國現在出兵攻打我們,目的不是爭土地。你應該和中國講和,無論什麼條件都答應他們。」龜茲國王不聽鳩摩羅什法師的建議,和呂光的軍隊打了起來。呂光軍隊聲勢浩大,人壯馬肥,一下子就把薄弱的小龜茲國完全擊潰,且殺死了龜茲國王。   

滅了龜茲國以後,當呂光把鳩摩羅什法師擄到中國西涼(甘肅姑臧)時,就聽說國內發生政變,苻堅已被姚萇所殺。姚萇取而代之做了姚秦皇帝(因為他姓姚,所似把苻秦朝代改為姚秦)。呂光在西涼一個山窪子里紮營。鳩摩羅什法師對他說:「千萬不要在這裡紮營,這裡主兇險,大水一來,是會淹沒全軍的。」呂光不聽鳩摩羅什法師的建議,半夜裡果然山洪暴發,把他的軍隊淹死五六千人。呂光這才相信鳩摩羅什法師是有神通的。過了二年,姚萇死了,兒子姚興繼位。姚興知道以前苻堅派呂光擄鳩摩羅什法師的這件事,所以乃向呂光要鳩摩羅什法師。但呂光不給,於是姚興又發兵征討呂光,恰巧這時呂光去世,兒子呂隆繼位。雙方軍隊一戰,呂隆軍隊戰敗,姚興把鳩摩羅什法師請到長安來,從事翻譯經典的工作。

鳩摩羅什法師本身的因緣也很奇妙。他父親叫鳩摩羅炎,是中古印度國一個丞相的兒子,本來鳩摩羅炎可以繼承丞相位,可是他不願做官,而想要出家修道。於是就各處遊學,各處去參訪明師。因為他父親是丞相,所以他到那裡就受人歡迎。當他走到龜茲國時,龜茲國王特地到城外迎接他,還在宮內設宴招待。國王有個妹妹叫耆婆,看到鳩摩羅炎一表人才,就一見鍾情。耆婆生來非常聰明,看不起自己本國的男人,認為都配不上她,這次一見到鳩摩羅炎就動心了。於是嫁給了鳩摩羅炎。沒有多久耆婆懷孕了,奇異的事情也發生了。耆婆本來不懂印度語言,可是懷著鳩摩羅什法師時,不但會聽,而且會說梵語,還有辯才無礙的能力,而且智慧大增。當時有個羅漢就說:「你肚裡的小孩,一定不平凡,是個有大智慧的人。以前佛的弟子舍利弗在他母親胎里時,他母親的智慧也是大增,這小孩和舍利弗是一樣的。」   

鳩摩羅什三歲,耆婆常常帶他一起到巧黎大寺聽經。聽了法師所說的法以後,耆婆知道了人世間一切一切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於是就發心想要出家。鳩摩羅炎就是不肯。以前鳩摩羅炎也是想要出家的,但與耆婆結婚後,就貪戀自己漂亮的妻子、財富,和地位。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鳩摩羅炎被富貴所迷,不但自己不出家了,連妻子要出家都不准許。可是耆婆已下定決心要出家,她發了個願說:「如果不出家,我寧願死了也不在家!」於是她不吃飯不飲水。若再不允許她出家,非餓死不可了。鳩摩羅炎在這種無可奈何的情形之下,不得已才答應了。因為耆婆誠心至極,把一切都放下了,所以她的靈光現通,躍而證到初果。

    耆婆證到初果之後,就帶鳩摩羅什到廟裡去玩。當時鳩摩羅什七歲,看見人家拜佛他也拜佛,人家燒香他也燒香。又看見佛前有個大鼎,最輕也有上百斤,但他一點也不費力氣就把這座大鼎頂在頭上。他這麼想:「我只是七歲小孩子,怎麼可以頂得住這麼重的鼎呢?」他心裡剛生出思量分別心,就覺得那鼎重若千斤,再也頂不住了。 耆婆告訴他,世間一切都是唯心造,在你未生出思量分別心前,鼎重而不覺重,但生出分別心以後,不重的也重起來了。

    鳩摩羅什了悟「一切唯心造」後,就跟著其母出家。 拜盤陀菩達多為師,學習小乘教法,每天讀誦一千首偈,每一首偈有三十六字,這種聰明智慧不是普通人可比得上的。因為他學得如此快速,一下子就把佛所說的小乘經典全都學完,不但這樣,他又學習世間所有的藝術知識,醫(醫藥)、卜(算卦)、星(以八字推算命運)、相(看容貌定吉凶)。學完了小乘法和世間學問以後,鳩摩羅什法師就到印度學習大乘法。當他把大乘經教學圓滿之後,就又回到龜茲國弘法,教化眾生。因為他聰穎非凡,所以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穎異的法師。 適逢其時,鳩摩羅什的小乘教師父盤陀菩達多來到了龜茲國,對鳩摩羅什法師說:「我現在要拜你做師父了。」鳩摩羅什法師說:「這不可以的,以前我是拜你為師,你現在怎麼可以拜我做師父呢?」盤陀菩達多就說:「我是你的小乘師父,你是我的大乘師父。各有其師,各有其乘,這沒有關係的。」他這樣一講,鳩摩羅什法師就收他的師父做徒弟。由盤陀菩達多反拜徒弟為師的這段故事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古代的人沒有我相,而是以道為師,只要你的道德比我高,我就拜你為師,而沒有人我相的觀念。

鳩摩羅什法師抵達中國長安後,即被尊為國師。他是翻譯經典中心之首,有八百多僧人和學者參與其事,法師到長安,直至逝世,翻譯的經典有三百多卷。

    鳩摩羅什法師精通佛教教理的三藏——經、律、論,故稱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鳩摩羅什」是梵文,此雲「童壽」。他雖是童子,可是具有長者的風度、德行,與智慧、品學。他譯的經文是精確無比的。

(7)則、即、密、蜜:本經中的則、即、蜜、密通用,有時不分。

(8):「不」同「否」。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翻譯

第一節 說法聚會的因由

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真經,是佛弟子阿難和弟子迦葉親從佛口中聽聞的,是我親自聽到佛說的。在說此經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是在舍衛國的城外「給孤獨園」里,園中的樹木是祇陀太子種的,所以叫做「祇樹」。園內建精舍,請佛到這裡說法。釋迦牟尼佛和大比丘僧眾,約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聚會在一起,共同參與平等的法會。那時候,正是釋迦牟尼世尊依照規定的時間已經是快到吃飯的時刻。眾僧們身上穿上了伽黎上品的架裟,手持四天王所獻的紺琉璃做的盛飯的寶缽,從城外的祇樹給孤獨園走進舍衛大城去向百姓人家乞求齋食。他們不擇貧賤富貴在城中逐家依次乞食,乞求完了,便回到原處吃飯。佛吃過了飯,就將衣缽收拾乾淨,也洗凈了雙腳,便在座位上鋪設一塊布,然後屈足盤膝在座位上坐了下來。【註解】

(1)舍衛國:這是佛陀說法的地方。舍衛國,應該叫舍衛城,因為這是城名不是國名。當時的國家叫「橋薩羅國」,它的首都在舍衛城。古代印度往往以首都所在地代表國家的稱號,所以叫做「舍衛國」,也有些經譯成「舍衛城」。

(2)祇樹給孤獨園:給孤獨是一位長者須達多的德號。他家裡的財產很多,富甲全國,他樂善好施,越是貧窮困苦的人、越是孤獨無依的人,他特別喜歡救濟,所以人們就尊稱他為給孤獨長者。這個花園本來是祇(qi)陀太子的花園,須達多以黃金布地,購得這座美好的花園,建成莊嚴的精舍,請佛來這兒說法,所以叫做「給孤獨園」。園中的樹木,祇陀王子沒有賣給須達多,而布施給了佛陀,所以定名為「祇樹給孤獨園」。

(3)世尊:是佛陀十種通號之一。意指世間的人對佛尊重的意思。佛的十種稱號: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六祖口訣》:「世尊者,智慧超過三界,無有能及者,德高更無有上,一切咸恭敬,故曰世尊。」

(4)入舍衛大城:「祇樹給孤獨園」在舍衛城東南五六里,從園進城,所以叫「入」;舍衛城周圍六十餘里,地廣人眾,所以稱「大」。

(5)俱:一齊。指聚會在一起。

(6)洗足已:把雙腳洗乾淨(後)。佛制規定,外出乞食,必須赤腳,所以講經聽經前要洗腳,以示虔誠。

(7)敷:動詞,鋪開。這裡指用一塊黃布鋪在座位(蒲團)上。

善現起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翻譯

第二節 佛弟子須菩提起立請佛說法

釋迦牟尼佛剛盤膝坐了下來,將要說般若大法,這時候,眾弟子中有位年長德高叫須菩提的長老,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他整頓了一下儀容,偏著袈裟,袒露出右肩膀,屈右膝跪在地上,兩手合掌,很嚴肅地對佛陀行了一個禮,恭敬地說:「舉世稀有的世尊,您無時無刻不在衛護著這會中的諸菩薩,使他們信受此法,不受魔侵;您又無時無刻不在委咐囑託這會中的諸菩薩,使之奉行此法,而不致斷絕。請問世尊,還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時,要怎樣才能使這個菩提心常住不退呢?如果他們起了妄念的時候,又要怎樣去降伏他的妄心呢?」

佛回答說:「問得好!問得好啊!須菩提,正如你所說的,『佛陀無時無刻不在衛護著這會中的諸菩薩,使他們信受此法,不受魔侵;佛陀又無時無刻不在委咐囑託這會中的諸菩薩,使之奉行此法,而不致斷絕』。你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要仔細專心地聽著,我當為你解說。凡有善根的善男信女,既然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就是已經露出了『真如來』的本性,有了菩提心,就能按住妄念,就不會為妄念所動。應當用菩提心按住和降服這個妄心。」

佛說完了,須菩提立即回答說:「是的!是的!我所信仰的世尊,弟子非常樂意遵循您的教誨。」

註解

(1)長老:是尊稱之詞。凡年高、德尊、位崇的,如嚴持凈戒,悟解深法,現登道果的人,都可稱為長老。

(2)須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舍衛國人,長者鳩留的兒子。「須菩提」是梵語,又譯為須浮提、須扶提。中文可譯成「空生」、「善現」、「善吉」、「妙生」。相傳,當他出生的時候,家中所有的金銀忽然間全無,因而名為「空生」;到了第七天上,所有的金銀又全有了,因而名為「善現」;當家中金銀忽然全無的時候,家人以為不吉利,就請相士占卦,相士說:「這孩子唯善唯吉。」因而名為「善吉」;他的出生極為奇突,因而又名為「妙生」。在佛陀很多的弟子中,他得了「解空第一」的榮銜。(空,不是用言說,也不是用心思可以懂的道理。在佛陀座下,一千二百五十個大阿羅漢的弟子中,真正能懂得空的道理,真正能體證到空的妙義的,就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

須菩提幼年的時候,還沒有皈依佛陀以前,對世間的看法以及待人處世,就已與眾不同。他生長在富有的家庭里,父母對他是萬分的愛護,但他從小就不願做金銀財寶的奴隸。父母給他的金錢,也是隨時來隨時去的拿了救濟窮困的人。在路上若遇到衣不蔽體的乞丐,甚至會把身上穿的外衣脫下來布施給人,自己只穿著短衣短褲跑回家。他的父母不是吝惜金錢,但對愛子的作風,常常不能同意,有時就把他叫到身邊,訓誡道:「空生!你這樣的行為真不好,自己的錢,也不問什麼理由,就拿了給人;衣服是自己穿的,你脫給人,光著身體多難看!」須菩提溫和、恭敬地向父母回答道:「我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我心中,覺得世界上一切都與我息息相關,一切人好像和我同一個身體。人是赤裸裸的生下來,為什麼赤裸裸的就不好呢?把自己的東西給人,人和我有什麼不同呢?」他的父母聽完須菩提的話後,不高興地說道:「你這孩子真古怪,自己有錢不知道用,自己有衣不知道穿,反而說出那些莫名其妙的道理,也不怕人家笑話。從今以後,你若再不改,索性把你關在家中,不讓你出去!」但須菩提仍然不改他樂善好施的天性,父母就把他關在家中,這正是須菩提的幸運,之後他每天待在家中閱讀思維當時印度宗教和哲學的書籍,使他對人生的問題,有了更進一層的覺悟,他常常自豪地對父母說:「宇宙中一切森羅萬象,好像都映現在我心中,可是,我的心中又像空無所有似的。假若世上沒有大智大覺的聖人,誰也不夠資格來和我討論解脫者的心境,誰也不明白我心中的世界。」父母聽了年輕的須菩提的豪語,再想到他初生時家中一切皆空的奇事,奇人奇話,父母心中也不禁對愛子暗暗稱奇。

須菩提,在西遊記中收孫悟空為徒,傳授給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西遊記》中並未交待其來歷,由「須菩提」的名字可以判斷此人物應屬於佛教範疇,但在《西遊記》中卻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法力高深,弟子眾多神仙形象。

(3)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這是佛弟子請佛說法應具的禮儀。在大集會中,行最敬禮時,始將右肩袒露,是表示極度的恭敬。

(4)如來:是「多陀阿伽陀」、「答塔葛達」、「怛佗儀多」等的意譯。是佛的十種通號之一。「如」亦名「如實」,即真知,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循此真如達到佛的覺悟,故名如來,在佛的世界裡,可通俗的理解為一種職稱,如當今世界各國的總統、主席等。如釋迦牟尼如來,燃燈如來等。通常所說的如來,指的是釋迦牟尼如來,它不是某個個人的專用名字,而是一種對大能者的尊稱。(請看第二十九節注)

(5)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音譯。「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譯為「正等」;「三菩提」譯為「正覺」。是只有佛才能夠有的能力,"正覺",就是佛智,或稱作"一切種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無上」,指其至高無上,無人可凌其上;「正」者,不偏不邪之義;十法界同為一體。謂之「等」,不同於凡夫外道的見解,稱「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圓極佛果,自在菩提。菩薩雖瞭然心性平等,自利利他,但尚未圓證究極之果,其上尚「正等正覺」有待努力;二乘超凡入聖,明心見性,但不能明了一切眾生心性平等,故猶只能自利,而不能覺他,只是「正覺」而已;外道心外取法,修諸多苦行,卻不明心性為何物,所以是「邪見」;凡夫眾生,雖有本覺真心,但妄念未除,故稱「不覺」。只有佛陀三智圓明,五眼洞照,始覺與本覺合而為一,能轉生死為涅盤,化煩惱為菩提。總之,諸佛也是依賴般若法才得到菩提智果的。 《佛學大辭典》解釋為: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 「菩提」漢譯是「覺悟」,「薩埵」漢譯是「眾生」 或 「有情」(一切有感情的眾生),全譯是「覺有情」,它包括自覺和覺他兩層意思,就是說,菩薩既是已經「覺悟的眾生」,又是以覺悟他人為己任的有情。除了一般菩薩外,還有像觀音、地藏、文殊、普賢一類的「大菩薩「」,中文譯音是「摩訶薩」,又意譯為「大士、聖士、開士」等名稱。單修智慧曰菩,單修福業曰薩,福慧雙修曰菩薩。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翻譯】

 

第三節 大乘 正宗

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說:「各位菩薩和各位大菩薩,凡是趣入大乘發菩提心的人,都應該按照我下面所說的方法來發心修持降伏自己的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伏妄心的方法,就是要離四相。若要離相,就應分別認識一切眾生的妄心。我把一切眾生歸分為十類:如從卵而生的、從母胎而生、濕生的、化生的,如有形色的心、無形色的心,如有識想的心、無識想的心、非有想的心和非無想的心。以上十種眾生的妄心都不是菩薩的真心。亦或有之,就永不得脫輪迴六道。我要你們這些受學的諸菩薩,將以上這十種妄心通通地滅除,只有這樣,才能度你們超越輪迴六道,獲得最圓滿的涅盤。但是,眾生的妄心是無限量的,無計數的,無邊際的。其實,眾生都是能自信自度的,並沒有眾生是由我滅度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眾生與菩薩,原來都同具有無上的菩提心,原能自度,不過,因為迷而不悟而不能自度。現在,滅了他們的妄心而就會使他們頓見本性,還其所本有的空寂,也就是他們自性自度,並非是我所度的。

須菩提!若使諸菩薩心中,覺得度人的是我,是為有我相;覺得我度的是人,是為有人相;當度眾生時,而又分別種種眾生,是為有眾生相;既度生完畢,便謂有涅盤可證,是為有壽者相。如果有這四相觀念存在,就不是菩薩,菩薩心中決無此四相,能除此四相,此就是降伏妄念心的有效方法,人人可以自度了。

【註解】

(1)大乘 正宗:「大乘」,梵文摩訶衍那的意譯。佛教基本派別有大乘、小乘之分。「乘」,「載」的意思,載乘一切眾生的意思。是佛為發大心眾生所說的甚深之法.在印度後來發展出了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主要學派。傳入中國以後﹐又有所發展。「正宗」,佛教禪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系宗派。最上乘之法叫正宗。

(2)摩訶薩:摩訶薩乃摩訶薩陀或摩訶薩埵的簡稱, 「摩訶」,意譯作 「大」; 「薩陀」,意譯作「乃有情、眾生」之義。也譯為「大心」或「大有情」,是菩薩中俱大覺悟者,亦即大菩薩。

(3)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產生之四種生命類別,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此外,又以「四生」或「四生眾類」等語泛指一切之有情眾生,或作為有情眾生之別稱。卵生: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發育成為新個體的一種生殖方式。指龜鱉蛇蟲、雞鵝鴨鴿之類。胎生: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子宮內發育,並由母體供應營養的一種生殖方式。指人類及獸類。濕生:亦作「濕生」。 佛教語。眾生形成的四種形態之一。謂從濕而生,如腐肉中生蚤、虱之類。水中的鱗介類也是濕生。化生:本無而忽生之意。即無所依託,借業力而出現者,如「蓮花化生」。也可解釋為:由變化而生,指蟲為蛹而化蛾類。

(4)有色、無色: 除了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之外,另有一種生命為「有色」,是有形像,有物質可以看見的。另有一種生命是「無色」,不是我們所知,也看不見,可是它確實的存在。

(5)有想、無想:另有一類眾生是「若有想」,有思想感覺,如鬼神精靈之類。另有一類眾生是「若無想」,沒有思想感覺,如土木金石之類。

(6)非有想、非無想:無色界為三界之一,又稱無色天。「色」是質礙的意思,無色就是沒有質礙,即指超越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所得到的自由狀態。是通過修習厭離物質的四無色定,或稱四空處定而獲得的天界果報。無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淺而分四種差別,即一空無邊處,二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四非想非非想處。此四處稱為四空處,四空天,或四無色處、四無色天等。空無邊處,為四無色處之最初階段。初修無色定,必厭棄物質世界,一心思惟無邊無際之空觀,使心與無邊之空相應,這就是所謂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從厭棄外界物質世界之質礙,進一步修習內心心識,以心與心識作無邊無際之觀。此即為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既否定外界物質之質礙,又否定內心心識,唯思內外一切無所有。以修此無所有觀而得生天之果報,即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又稱非有想非無想處。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極靜極妙之境界,以無各種粗想而稱非想,又因其想未絕,尚有細想,所以為非非想。

(7)涅盤(滅度): 「涅盤」是印度梵文的音譯,又譯為「泥曰」、「泥洹」、「泥畔」、「涅盤那」等,意譯為「滅」、「圓寂」、「滅度」、「寂滅」、「安樂」、「解脫」、「不生」、「無為」等。所謂「滅」,意為滅除生死因果。「滅度」,意為滅除生死因果,度脫生死瀑流。「寂滅」,意為滅生死之患,寂靜安穩。「安樂」,意為安穩快樂。「解脫」,意為遠離一切業果。「不生」,意為生死苦果不再續生。「無為」,意為不再造作因緣惑業,是自道家中借用的概念。涅盤,原意是指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後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術語,用以指稱宗教修行所達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後,將其吸收進自身教義中加以闡述,成為其至為重要的中心內容。佛教認為,眾生既受煩惱、慾望等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業力的束縛,涅盤就是對煩惱、慾望、生死諸苦的最後的斷滅。眾生通過宗教修行實踐,可以獲得涅盤的境界。佛教認為,輪迴是一個必然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以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只有到達涅盤的境界方可擺脫輪迴。涅盤一詞在各古印度宗教里一般指一種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在印度教哲學裡意指通過肉體的解脫而與高級生命的結合。目前在中文裡,這個詞偏向於專指佛教里的涅盤概念。中文舊譯作「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涅盤」這個詞的中文意譯是「圓寂」。但圓寂一詞在日常中文中已被泛用;例如,常用於稱呼僧尼去世。在中文世俗用語里常被等同於在肉體死亡的同時精神或靈魂獲得永生或再生。

(8)輪迴:佛教的輪迴:「六道輪迴」,他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就永遠在「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如車輪旋轉,循環不已,故云「輪迴」。又稱流轉、生死輪轉、生死輪迴、輪迴轉生。

(9)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經文中有提及四種相,即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以及無壽者相,實際上這四相都是討論同樣的事物,就是「我」。 這裡所提到的我,就是指那些屬於我或雖不屬於我,而卻期望得到和不要得到的東西。除了那些我們已經擁有而不希望失去,以及擁有卻想除去的,還有那些我們沒有卻想得到或害怕得到的東西之外,沒有什麼是可以被稱為「我」的。然而大多數的時間,我們並沒有覺察到我們希望除去或得到一些什麼東西,我們只意識到自我的存在。首先我們知道自己的身體以及它的需要,由於我們的身體需要某些物品,才感覺到「我」對這些物品的需要。身體使我們注意到我的存在。其次,心念的活動給我們存在的感覺。除了身體和心念以外,就沒有「我」的感覺了。事實上,是我們的心使我們經驗到我的存在,身體如果離開了心,便不知道那是我。那麼,什麼是心呢?那是不斷或連續流動的念頭。人可以通過宗教的行持,達到某種程度的經驗,他會了解到那個平常經驗的「我」,實際上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主觀或永恆的我,原本是不存在的;它的存在只是因為身體的感覺、身體的需要,以及那不斷流動的念頭。這即是《金剛經》中所提到的「無我相」。 「無人相」:人的存在只是通過「我」的感覺反映到其他人及物的存在。基於自己的感覺,使我們經驗到自己與他人的相對待。因此站在《金剛經》的立場上看,假如進入無我,自然也就無人了;如果我自己本身並不在那兒,同樣的,他人也不存在了。這只是因為我們與他人及事物之間發生了種種的關係,我們才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我們知道目前這個世界上人口眾多,但是,與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相識的,是非常少的。我們所能深刻經驗到確實存在的他人,僅是那些在利害得失之上與我們發生關係的人。其他數十億生活在這個行星上的人口,我們幾乎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不論他們是否存在,至少並沒有真正影響到「我」什麼。所以,他人只存在於他們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上。當我不存在時,其他的人也就不存在了。「無眾生相」:包括所有那些或許沒有必要與我們有關係,卻仍然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眾生。那些修行已到達很高境界,而且已經能夠解除他們本身的問題和困境的人,自然會對所有的眾生產生很大的悲愍心。他們從已經解脫自己的問題,而去負擔起眾生的問題,於是眾生的問題就成了他們自己的問題。這仍是「有我」的層次。從《金剛經》的立場看,如果主觀的「我」不存在,客觀的「眾生「自然也不存在。佛陀說」度盡眾生「,而實際上並無眾生可度;眾生已經被度了,度眾生者並沒有感覺到他已度了眾生。所以,」無眾生相「也就是」「無我相」。「無壽者相」:這是從時間上來看「我」的存在。它牽連到前面所提及的我相、人相和眾生相。假如沒有我相,則一個人壽命之長短將不重要了;但所有的眾生都執著於壽命,他們希望活得長久,並避免夭折。因此他們尋求自己生命的安全感,他們期望現在和將來都有安全感,於是嘗試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的生命;縱然已知生命有生必有死,卻仍執著不放。然而那些已經無我相的人,不管他們明天死或一萬年以後才死,對於他們都是沒有差別的。當一個人已經體驗到無我的境界,這些問題就已經解決了。

 

妙行無往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翻譯】

第四節 精妙之用,無所住著

佛再次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學道的菩薩對於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應該不著相布施。所謂不著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凈,離開色、聲、香、味、觸、法(心)等塵相而布施,也就是施者忘施,受者忘受,並且要忘記所施之物(如此施空、受空、物空即所謂的「三輪體空」)。」

「須菩提,菩薩應該不住相布施,為什麼呢?因為著相布施,是局於有相;而眾生之相,實在只等微塵,即使能因此而獲福也是有限的。若不著相布施,就無相可住,像這樣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

「須菩提!按你的意思來說,譬如說東方那無邊際的虛空,你可以用心思來度量否?」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可以!」

「須菩提!你說南、西、北方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合上下九方的虛空,那樣毫無邊際,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心思去度量嗎?」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的,世尊!」

「須菩提!菩薩若能不著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虛空這樣的不可限量。」

「須菩提!菩薩應該照我所教的不住相的道理去做,這樣就能降伏妄心了。」

【註解】

1)複次:再度,又。這裡指佛再次對須菩提說。

(2)菩薩於法,應無所往,行於布施:布施這個名詞聽起來很普通,凡是稍稍接觸佛教的朋友,就知道要布施,向佛寺捐錢、供養法師都是布施,但這只是布施的一小部份。布施的意義,事實上非常廣。大體而言,佛教提倡的布施可以分為財施、法施及無畏施三種。進一步則可分為著相布施或住相布施,及不著相或不住相布施。布施在佛法中是一種極重要的法門,也是極重要的修福法門。財施 財施是將你有的資產,包括金錢與其他的物品,舍捐出去,令人得益。從佛法觀點而言,你勸人行財施,或者讚歎他人財施,「隨喜」,這兩種福報也一樣大。如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是財施,因為佛、法、僧能使人得到智慧,得到安慰,離苦得樂。再如捐款給慈善機構、孤兒院、養老院、醫院、佛寺、教堂、圖書館、學校等也是財施,都能令人得益。要知道「舍」本來是不容易的,唯其「難捨」而「能舍」,福報才大。法施  法施嚴格來講,是要將宇宙真理,佛法里所謂的正知正見,介紹給他人。廣而言之,如助人有機會聽到、談到或看到正知正見的佛書,又如你義務幫忙使法會辦得圓滿,參加的人法喜充滿,也都算是法施。所以法施並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後才能做,你替佛教團體流通佛書,幫助正知正見的善知者弘揚佛法,也是法施。如,教師使學生得到良好的教育,醫生護士為人講解醫學常識,傳授身體的保健,社會服務者給人以適時的安慰,提出善意的建議,使人內心得到寧靜,使家庭和諧、社會安寧,凡此種種的教授宣揚令人得益,雖說有程度深淺的不同,但都可以說是法施。無畏施 凡是以大慈悲心助人或其他眾生,如畜生野獸等,減少消除其恐怖、憂慮、苦難的都屬於無畏施。所以一般而論,醫生、護士、律師、警察都是施無畏者。父母對子女也是施無畏的,而子女對年高需人照科的父母,也是施無畏的極好表現。

  以上所講的是佛教所提倡的三種基本布施,但上面所舉的例子大都是著相的布施,所以還不能算是「於法應無所住而行布施」的布施。「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的布施是不著相布施或不住相布施。彌助菩薩在他的金剛經頌偈中說了這麼一首偈:檀義攝於六  資生無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為修行往(第一句「檀義攝於六」中的檀是梵文dana的音譯,其意為布施。檀義攝於六說明布施的含義是攝,攝就是攝受包含,攝於六就是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如何攝呢?偈中的第二和第三句說「資生無畏法此中一二三」。資生無畏法是三個名詞。資是資產,資生就是供給眾生物質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所以資生就是財施,無畏是無畏施,法是法施,所以資生無畏法就是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布施。「此中一二三」是說明財施、無畏施、法施是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種法門是相互攝受的。這六種法門中的第一種,布施可以攝資生(即財施),所以是一對一。持戒和忍辱也很清楚,一個人如果持戒嚴謹,能忍辱,則不會惱害眾生,也不可能使眾生起恐怖心,可使眾生減少畏懼,這等於檀義中的第二種無畏;所以六種之中的持戒及忍辱和資生無畏法中的第二種無畏是相攝的,因此二對二。助人精進修持習禪及教授般若等大乘教義,令生智慧,就等於法施;所以六種之中的精進、禪定、般若三種即和資生無畏法中的第三種法相攝,三對三。因此一對一、二對二、三對三,偈中簡說為「此中一、二、三」。偈的第四句「名為修行住」,是彌勒菩薩的結論,就是說檀是我們應該努力修行的法門。)

「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換句話說,只講了布施,但還不是布施波羅蜜多,還是著相或住相的布施。波羅蜜多,簡而言之是到達彼岸,也就是已渡過了生死苦海而到達彼岸。而著相的布施所得的果,自然是著相的果。什麼是著相的果呢?就是還在六道輪迴中的果,可能是升天,可能是下世富貴如意,這種布施所得到的果是生死果,尚未解脫,還有墮落的可能,這並非佛陀教導我們的究竟目的。因此佛在金剛經中強調「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所謂的不住色聲香昧觸法而行布施的布施。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相,所以概括地講,佛陀所強調的是要我們學不住相布施。那麼要如何才算是不住相布施呢?

  1,不住相布施並不是說沒有相,或者不行布施,還是要努力的行於布施,行布施就一定有相,這個關鍵在不著或者不住。要對相不著,對相不住。什麼叫著或住呢?凡是有分別、有相對的觀念,就是有住有著。

  舉目望去,到處都是相,如果你覺得這個相好看,那個相不好看,那麼一有了分別就是著了相。如果你覺得這個比那個值錢,一有了相對的比較也是著相。因此,如果你說你所做的任何好事都是為了子孫好,讓子孫有福報,這不但有人我之分,而且有好壞相對的比較,所以也是著相。還有一點要強調的,如果你說心中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這樣你也著了相,著了空相。這個著有和著空雖然很難懂,但非常重要。

佛經中也說:「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佛經里所說的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我們所感覺到的相,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剎那在變,非永恆存在的,是不可捉摸,因而給它一個名詞,中文譯成「空」。

  金剛經中佛陀說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無所有,不是沒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積極的行不著相的布施,不要對布施時的相起分別心或計較心。

  2,既然得生為人,不可避免的帶來以往無數世的習氣和業緣,這種習氣不可能一下子會改變,多世的業緣,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今世的遭遇,這些都不是讀幾本經、燒多少香、拜多少佛、打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變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著,或者對事對境不起分別心,或不起相對的比較觀念,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禪宗里所謂的頓悟,也是修了多少世而得,並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運用他的神通,將你點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剛經中所教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腳踏實地,痛下功夫。

  四維:指東南角、西南角、東北角、西北角。

(4)(東方虛空可思量):通「否」(後同)。

(5)住:止也,立也,居也。本章經文最末一個住字,作止解,就此安住,永不退轉的意思。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翻譯】

第五節 真如之理,乃真實可見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普通修行的人,能看見如來的形體嗎?」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能見到如來的形體。原因是師父如來您所說的形體,並非形體,是法相,所以不能看見。」

佛又告訴須菩提說:「不但我的形相是這樣的,凡世間所有的相,都是虛無不實的。若是識破了諸相都是虛空的道理,就可以見如來的法相了。」

【註解】

(1)如理實見:如,真如;如理,真如之理。實見,真實的見到如來。凡是所有事物的相狀,都是虛妄不實的假像,即使如來佛呈現的應身之相亦是如此。如果能夠認識「諸相非相」的道理,就能以「真如」之理「實見」如來的法身了。

(2)身相:身之相貌,眾生四大假合的色身幻相。此處指佛的特殊妙好之相。

(3)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非身」可從「無我」來理解,因為「無我」就是「非身」,這裡「我」不只是個體的「我」,「身」也不是單指身體。根據佛講的緣起道理,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體,即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的存在。佛經中常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會自生,而是種種要素的集合體,不是固定不變的、單一的獨立體,在這樣的集合體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所以說無我。 從個體來說,就是我們的身體,眾生有強烈的「我執」,強烈的執著我們的身體,以為這個身體就是我,以假為真。眾生不知道這個身體是四大假合,是無常的,是緣生緣滅,是剎那的生滅變化。當因緣俱足,就有了身體,即「身相」。當因緣滅了,身相也消亡了,是因緣和合的假像,並沒有一個真正的我。我們說「我」,我們稱為身體,都是名相,所以佛在金剛經里說,「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無我可以分為兩種,人無我和法無我,人無我就是個體而言,法無我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無我,都是沒有真正的自性,比如房子,不過是磚瓦木石的組合,沒有獨立於磚瓦木石之外的「房子」。

(4)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人的眼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相。因為任何事物都在瞬息萬變當中。生命在老化和逝去,物質在風化和變遷。只不過有些事物存在的時間長些,你就感覺有。其實在歷史的空間看來都如露水被太陽曬蒸發、如閃電剎那就過去、如夢醒而無任何痕迹可尋,如水泡的生出與破滅。很多現象都是人的心(或叫大腦、觀念)想像出來的。比如有個東西存在於某處,而你此時就是看不見、找不到;有些東西並不存在,而人就偏偏說有、是事實。比如一個人說話直,當著人說了你,你會下不了台,其實在別人心中可能並沒有太在意那個人的話,而你卻很久也過不去,覺得自己失了面子。其實世間本沒有面子,也沒有你我他,沒有你我他之分。因為世界存在於人的心中,人心各異,所以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說法也各異。世間有很多人心裡是很少有他人的,更沒有他人的面子在心中的。實際上在別人心中沒有的,而你心裡獨有的,都是虛妄的。一切人事物現象雖然會因某些因素而構成,但不能永恆保持不變,是不應該執著於他(她、它)們的。因為一切都是虛妄的假相。是人心變現的。一旦過去了什麼都不留痕迹。

正信稀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六節 真正信仰的人,世間少有

須菩提向如來佛稟告說:「世尊!您所說的不住相布施,以及所謂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種無相真空的妙理,有慧根的人,當然信仰奉行,但恐後來末世,有很多一般的眾生聽了這種說法,能生真實信仰信嗎?」

如來佛聽了就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能這樣說!我說的法,雖是深妙,難道都沒有相信的人嗎?不但現在有人相信,將來也是會有的。我死後的第五個五百年,必有持守戒律廣修福田的人,看到此經中的一章一句,自能生心相之心,信以為實。你要知道,這些善根深厚的人,不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乃是從無量千萬佛處所種得來的善根。這種人,看到此經的一章一句,就能心凈不亂,心信不疑。須菩提!我確可以洞悉此種凈信眾生是通佛性的人,他們持戒所修善根,必然得到如十方虛空漫無天際的無量福德。」

「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這些眾生善根純熟,已悟得真空無相的道理,已離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並且無法相,也無非法相。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就是這些眾生,如果心有所取相,即執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我執不忘,怎能升起凈信之心呢?若心執偏空,就是固執人死身心皆斷滅,歸於空無的一個錯誤的斷見,也與著四相無異。所以於法相實不應執有也不應執無,才得以悟入性空,自然離法。就因為這個道理,所以我常告訴你們這些比丘,對於我所說的一切法,只是要你們假藉此法而離相見性;假藉此法使你們度脫生死的苦海。如果你們見了自己的本性,證了涅盤之樂時,就可以捨去此法。就好比編竹筏,渡人過河,到了彼岸就不須要再用筏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捨去,又怎能堅執佛法的世間文詞而不舍呢?」

【註解】

1)正信:真正信仰的人。

(2)稀有:世間少有。

(3)後五百歲:佛陀出現世間,有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是一萬年。正法時期有兩個五百年,像法時期亦有兩個五百年,加上末法時期的初五百年,是為第五個五百年。經中所講的「後五百歲」,就是指的末法時期的初五百年(即唐朝中葉公元618年——907年間)。

(4)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禪宗裡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禪師是師兄弟,都是開悟了的人,一起行腳。從前的出家人肩上背著一根木棍子,上面一個鐵打的方方的東西,叫做鏟子。和尚們背著這個方便鏟子上路,第一準備隨時種植生產,帶一塊洋芋,有泥巴的地方,把洋芋切四塊埋下去,不久洋芋長出來,可以吃,不要化緣了。第二個用處是,路上看到死東西就把他埋掉。這兩師兄弟路上忽然看到一個死人,一個口念阿彌陀佛,就挖土把他埋掉;一個卻揚長而去,看都不看。有人去問他們的師父:你兩個徒弟都是開悟了的,我在路上看到他們,兩個人表現是兩樣,究竟那個對呢?師父說:埋他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因為人死了最後都是變泥巴的,擺在上面變泥巴,擺在下面變泥巴,都是一樣,所以說,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脫。

    通過這個故事,了解金剛經告訴我們的一句話,「應無所住」,「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真正學佛不應該著相,也不應該不著相。不應該抓住一個佛法去修,落在某一點上,就先著了相,就錯了。如果理解為,我什麼都不抓,所以我是真正學佛法,那就更錯了,有時候也要認真!所以,「不應取非法」。佛陀後面又說了:「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我的說法像過河的船一樣。你既然過了河就上岸嘛!過了河還把船背起來走嗎?」。佛說:我的說法,都是方便,都是過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說法,如筏喻者。這是個比方。「法尚應舍」,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後,像過了河的船,都要丟掉。「何況非法」,何況一切不是法呢!正法,如果最後舍不幹凈,還是不能成佛的,何況非正法,就更不能著相了。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翻譯】

第七節 本無可得,有無可說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已有所得無上正等正覺嗎?你認為我有所說一定之法嗎?」

須菩提回答說:「按我所了解佛您所說法的意思,是沒有一定的法。而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同時,也沒有固定的法讓你如來可說的。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您所說的法,是無上菩提之法皆不可以色相取,可以心悟,而不可以口舌說的;只可意會,不可以言說;不可以說它是法,也不可能說它不是法。這又是因為什麼緣故呢?因為所有賢如菩薩和聖如菩薩,都用這個無為得法,而得正果。只是根有利鈍,悟有遲遠,隨各人所修的程度不同,得道淺者為賢,要待假言說章句而後自悟;得道深者為聖,就可以頓悟自悟。其成功相同,而所得證悟就有差別。」

【註解】

(1)所以者何:設問,解釋上文所答的因由。

(2)而有差別:因人而異,因慧根而異,悟有深淺,根有利鈍,其成功就略有差別而已。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翻譯】

第八節 諸佛所依之法皆由此經生出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果有人將充滿了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銀七寶(如金、銀、琉璃、珊瑚、瑪瑙、珍珠、琥珀)拿來布施與人,你認為這個人所得的福德難道不多嗎?」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所得福德,當然是很多。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福德,都是身外享用的,與我真性全不相關,是有相的布施,畢竟還是沒有真正的福德可得的。但以人世報施的福德而言,所以您說這個人所得的福德多。」

佛又說:「如果有人,於這本般若經中,或者全部受持,或者部分受持,甚而只是受持了此經中的四句偈等語,如此,不但自持,還能為他人講解經文的意思,那麼,他所得到的福德,比前面說的用大千世界的七寶施福所得福德還更多。這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因為一切諸佛得道,及成佛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法,皆從此經緣生的。所以才說般若是諸佛之母。」

  「須菩提!我所說的佛法,本來是沒有的,不過藉此開悟眾生,並非真有這樣的佛法。,替它取名為佛法而已。所以,所謂的佛法,就不是佛法。」

【註解】

(1)三千大千世界:佛教名詞,簡稱"大千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七山八海交繞之,更以鐵圍山為外郭,是謂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佛教稱我們這個世界為娑婆世界。娑婆兩字是梵語,意思是會忍耐。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會忍受我們這個世界的苦。我們所在的地方,叫做南贍部洲,在須彌山的南邊。

須彌山四周共有四個洲。東邊的叫東勝神洲,也叫弗婆提。南邊的就是我們這個南贍部洲,也叫閻浮提。西邊的叫西牛賀洲,也叫瞿陀尼。北邊的叫北俱盧洲,也叫郁單越。 佛土就是佛所在所教化的世界。據說我們這個銀河系的太陽有二千億顆,而我們這個太陽是最小的一顆。我們這個銀河系的全部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所化度的世界。宇宙中還有數不完的銀河系。在十方虛空有無量無數的佛和無量無數的佛土。 一個佛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據說每一個世界縱向從地獄起,一直向上到大梵天。其中有一個日和一個月,還有一座須彌山。而日月都在須彌山的山腰周圍運行。須彌山外邊有香水海。再外邊有七金山,每一座金山隔一道香水海。總共有七道香水海,七座金山即七金山。 而須彌山都是由四種寶貝合成的,不同我們凡間的土石山岩的山。須彌山在水底下有八萬由旬(一由旬=四十里),在水面上也有八萬由旬。第一座金山有須彌山一半高。第二座是第一座一半的高。每向外一座高就減少一半。第七座金山的外邊,有一道鹹水海。而上面所說的四大州就在鹹水海的上面。鹹水海外邊就是鐵圍山。這樣組成了一個世界。這樣的一千個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也就叫做一個佛土。因為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千的數目,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而不是一個佛土裡有三千個大千世界。佛經上說,從我們這個世界起,一直向西過去,經過一萬萬萬個三千大千世界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佛國凈土。經中明載: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迥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說:「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執持阿彌陀佛聖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

2)七寶:七寶,指七種珍寶,又稱七珍。不同歷史時期所譯的不同版本中,所說七寶也不同,以《無量壽經》為例,漢代版本的七寶為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珊瑚、琥珀;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真珠、琥珀。藏傳佛教中的七寶為紅玉髓、蜜蠟、硨渠、珍珠、珊瑚、金、銀,稱為「西方七寶」。

下面介紹主要幾種:

∶指黃金,又稱為紫金。梵名蘇伐刺那(修跋拏),譯為妙色或好色。佛典在讚歎佛身端嚴時,常用妙色身、金色身之語。《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真諦之釋,舉出金之四義:色無變,體無染,轉作無礙,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凈、我、樂四德耳。金多用於寺院殿堂、法器、佛像、佛具。

∶指白銀。是最廉價的貴金屬,佛教認為銀所呈現出的光與色都具有息災的能力,所以銀被廣泛用於飾物。

琉璃∶又作毗琉璃、吠琉璃耶、鞞頭黎等。譯為『青色寶』或『不遠』。是一種類似玉的寶石。中國、日`本常有人誤以為是有色玻璃。此詞古來多作『流離』。《慧琳音義》卷一:須彌山南面是此寶也。其寶青色,瑩徹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釋髻珠雲是此寶,天生神物,非是人間鍊石造作,焰火所成琉璃也。

玻璃∶指水晶。又作薩頗胝迦、颯頗置加、塞頗胝迦、頗梨等。《慧琳音義》卷四:古譯雲是水精,此說非也,雖類水晶,乃有紫白紅碧四色差別,瑩凈通明寶中最上。紅碧最珍,紫白其次,如好光明砂,凈無瑕點,雲是千年冰化作者謬說也。

硨磲:一種生活在深海里的軟體動物的貝殼,也可能是白珊瑚。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華經玄贊》卷二(末)云:車渠梵雲牟娑洛揭婆,青白間色。硨磲在藏傳佛教中是高級的聖物。

赤珠:即赤真珠,所見實物一般為紅珊瑚珠。《大智度論》卷十云:真珠出魚腹中、竹中、蛇腦中。《佛地經論》卷一云:赤蟲所出,名赤真珠,或珠體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則指珠之稍帶赤色者。純赤色之真珠極其難得。通常用紅珊瑚珠代替赤珠。

碼瑙:此物並非今人所稱之碼瑙,而是翠綠玉或帶有深綠色光輝的寶石。

琥珀:琥珀、蜜蠟從地質學上說是同一種東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叫蜜蠟。蜜蠟在藏傳佛教尤其重視它,用來做念珠和護身符,有強大的辟邪趨吉功效,黃色蜜蠟還可以催財旺財。

珍珠:珍珠是珍珠貝分泌的膠汁狀炭酸鈣化合物包裹異物而形成的。以大而圓為貴,一般做念珠、項鏈。

珊瑚:珊瑚是珊瑚蟲分泌出的一種有機石灰質方解石。佛教中一般用紅珊瑚。

紅玉髓:紅玉髓是一種橙色至紅色的半透明玉髓,其中的紅色是由於鐵氧化物造成的。過去由於紅玉髓硬度高,不易加工而名貴少見,目前由於科技發達而且紅玉髓礦產豐富,因而屬於一種低價格的寶石。

(3)四句偈:偈字為梵語「偈陀」之略。如:偈頌、偈文、偈句、偈言、偈語、偈誦,均為梵語「偈佗」,即佛經中的唱頌詞。不問字數之多少,三個字、四個字,或四個字以上,必為四句。

(4)受持:領受在心叫「受」,意念不忘曰「持」。思想上接受相關的戒律,並堅持身體力行,叫受持。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翻譯】

第九節 若有一相,實無此得果之相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佛學有成謂之果,初果叫須陀洹。你能產生這種念頭,自己說,我已經得到須陀洹果啦!他可不可以這樣的想呢?」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可以。我不會有這種念想。初得聖果的人,是不會起這樣的念想的。為什麼呢?因為須陀洹的意思雖稱為入流,卻無所入,因其是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等事的,能空六塵,便為入流,這初果雖然名為入流,可是根本就是一個名字。名字是沒有一個實體的。所以,沒有這種念頭,才叫做須陀恆。」

     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當人在修得第二個證果斯陀含時,他說:哦!我已經得了斯陀含的果位了,他可不可以這樣的想呢?」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可以的。修行得到第二聖果的人,不會起這樣的思念。為什麼呢?因為第二果斯陀含的心境已經到了至靜的造詣,但這種心境還是一生一滅,他的名字就叫一往來。就是一來天上,天報以盡,即轉生人間,受盡人間福報,又升到天上,有這種的往來,而實實在在的,他也就沒有往來;沒有往來,他已經到了生死,可以來,也可以不來;可以有一番生死,也可以沒有,往前一進就證得第三果,就沒有往來了。這個二果,即一往來果,也就是一個名而已,並沒有一個實體。它僅僅就是一個斯陀含的名而已。所以他也不可說是我有所得了。啊!我得? 得個什麼呢?根本就是個名義;給他這麼一個名,前念起妄,後念即止,前念有著,後念即離,所以實無往來,因此名叫做斯陀舍。」

    佛又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第三個證果叫做阿那舍,得了斯陀舍後就能說,我已經得了阿那含果了,可不可以這樣想呢?」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不可以的,不會生起得第三正果的念頭。為什麼呢?因為阿那含,心空無我,已斷塵識思惑,六塵四相,一一證空,而無不來之相。所以阿那含意思雖稱為不來果,其實是永不來欲界受生的意思。因為他沒有這種妄想,所以才叫不來果;不來就是不到,不來受生死了。所以阿那含只是個名而已。」

    釋迦牟尼佛又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呢?這四證果叫阿羅漢,你能有自己就得了阿羅漢證果的念想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是的,我的世尊!我不會生起得了阿羅漢證果的念想的。何以見得呢?因為證得阿羅漢果,這不過也就是一個名而已,根本就沒有一個什麼實體可得的。不要說證阿羅漢果,就是成佛也不能想自已經成佛了,不應該有這種念想的。在行為道,在教為法,道,就是法,佛教本空,有何可得?如果這樣想,那就有了一種執著,那就是放不下,也就是,這個法沒有空。已悟到沒有生滅,不生不滅,所觀之理,能觀之心都驅除,這才是證阿羅漢果。如果認為自己已經證了阿羅漢果,就有了我相了;有了我相就會生出一種對待,有了人相了。人我,這一有,對待法就變成眾生相了;有了眾生相,就有了壽者相。著了這四相的妄念了,就不能叫做心境俱空的羅漢了。我的世尊!你佛陀老人家當日曾經說我須菩提得到了無諍的三昧,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須菩提是最通解空理的,故於弟子中所得之無諍三昧,最為第一。同時又說我是第一個離去六欲的大阿羅漢。即使佛陀你如此的稱許我,我也沒有這種念想,覺得我已證了阿羅漢果了,說我自己是個離去六欲的阿羅漢。我的世尊!假設我有這種的念想的話,說我自己已得到了阿羅漢之道,我就談不上清凈,談不上離欲了,談不上無諍了,便是我已生了妄念,便是有諍,又怎麼能稱得上六欲頓空呢?我要這樣想,世尊你就不會說,須菩提是一個最歡喜修行清凈行的人。因為如有這種念想,須菩提我就不夠清凈,不夠無不夠離欲了。我既沒有我執,又沒有法執。我也不執著,不會自滿的說,哦!我已經得到阿羅漢果了、阿羅漢道了。因為我沒有這種的這個念,所以,這才夠上清凈、無諍、離欲阿羅漢。所以佛才說我是一個第一離欲阿羅漢。如果我要有這個念,佛就不會這樣講啦。而祗不過有一個虛名,說,須菩提,他是一個歡喜修清凈行的這麼一個人。並沒有實體,說,我有一個什麼所得,實無所得。我雖然證了四果阿羅漢,而無所得,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什麼也沒有的。」

【註解】

(1)一相無相:修法修行,得果有四: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佛法無相,而無相中亦可有果,果雖有四種,而得果時卻是沒有相的。一相無相,就是說即使得了果,如果有一相,實無此得果之相。一相,也就是「無相」。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些小乘修行果位統統不過是虛名,修行的人一旦執著於這些虛名,那就談不上「清凈行」,就會墮入「有相」的境界之中

。(2)無諍三昧:梵語音譯「阿蘭那」,華譯「無諍三昧」,是大乘佛教中常見的修行方法之一。「無諍三昧」,就是無「我、人、彼此、高下、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無住,若有住者,即有對待,便生諍論,長系生死矣。在佛弟子中,解空第一之須菩提最通解空理,故於弟子中所得之無諍三昧,最為第一。

(3)須陀洹:舊譯為入流,新譯為預流,是沙門四果之初果名。入流是初入聖人之流的意思,預流是預入聖者之流的意思。須陀洹又作「初果、預流果、入流果、第一沙門果、第一果」,斷身見、戒禁取、疑者,最多七次受生後就證入涅盤。

(4)斯陀含:意譯作一來、一往來。系沙門四果之第二果名。又分為「斯陀含向」與「斯陀含果」,即預流果(初果)之聖者進而更斷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稱為斯陀含向,或一來果向;若更斷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須由天上至人間一度受生,方可般若涅盤,至此以後,不再受生,稱為斯陀含果,或一來果。以其僅餘下品之貪嗔痴,故又稱薄貪嗔痴、薄地。

(5)阿那含:沙門四果中的第三果名,譯為不還,或不來,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不再來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還」。

(6)阿羅漢:沙門四果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阿羅漢有六種:退法羅漢、思法羅漢、護法羅漢、安住法羅漢、堪達法羅漢、不動法羅漢。

(7)境智:所觀之理叫做「境」;能觀之心叫做「智」。

(8)樂阿蘭那行者:「樂」,愛,好的意思;「阿蘭那」,梵語,譯為「無凈」「寂靜」。就是無人我行的意思。涅盤經曰:須菩提往虛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著,我當終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當終日立不移處。即此意也。「行」,萌之於心曰念,見於行為曰行。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翻譯】第十節 心地齋莊嚴肅,便是凈土。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認為以前我在然燈佛那裡,從他那兒有沒有得法呢?」

須菩提回答說:「沒有啊世尊!您在然燈佛那裡,是自修自悟,於法實無所得。」

佛又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菩薩發心從事莊嚴佛土,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莊嚴呢?」

須菩提回答說:「不是。世尊!為什麼呢?因為你所說的莊嚴,不是形相莊嚴,不過假藉莊嚴之名而已。」

佛又說:「就因為如此,須菩提!你等諸菩薩、摩訶薩應該像這樣一心不亂,生清凈心,不可執著在色、聲、香、味、觸、法之上生意念。否則便受六塵所蒙蔽、所束縛,妄念旋起,怎麼能清凈呢?應於六塵之上,總無所往,而生明覺之心。清凈心是本無所住的。」

「須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如須彌山王,你認為怎麼樣?他的身形是否很大?」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大。世尊!為什麼呢?因為你說過。非相法身,乃是清凈本心,是真法身。他的身形再大,也是有生有滅,終受輪迴;豈能與須彌山所比量呢?這只不過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大身而已。」

註解】

(1)莊嚴凈土:不是指一般人所見的色相莊嚴,如修廟建寺、以為金碧輝煌,就是莊嚴。這是大般若的凈土,佛的凈土,不是僅指西方極樂凈土。所謂莊嚴凈土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是心清凈,心空,真凈土。

(2)燃燈佛:又名錠光佛。釋迦佛在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屆滿時,剛好此佛出世,他買了五莖蓮花去供佛,又以頭髮鋪地給佛走路,佛即為他受未來成佛的記別。智度論說:如然燈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燃、然通假。

(3)莊嚴佛土:並不是真的實有莊嚴國土的事。因為佛土與佛土莊嚴如幻如化,是非莊嚴的,不過隨順世俗,稱之為莊嚴而已。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要完成:1.降伏煩惱障,2.破除所知障,3.修種種的福德。在修種種的福德中,要完成:成就莊嚴的報身,成就莊嚴國土,成就眷屬。初地到六地的菩薩並沒有所謂的莊嚴國土,他們是以神通去不同佛國的國土做供養、去修菩薩道的事業。第七地菩薩開始莊嚴國土,到第八地的菩薩就沒有這樣做,佛法說他們無功用心,就是他們再也沒有造作心去做了。菩薩修到八地的果位,就沒有心愿了;有心愿就是有執著,是不能成佛的。

(4)摩訶薩:是摩訶薩埵的簡稱,漢譯為「大心」,或「大有情」,是菩薩中具大覺性者,即大菩薩。

(5)須彌山王:須彌山,漢譯「妙高山」,因為它是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所以稱為妙,因為它是獨出群峰諸山不能與之相比的,所以稱高。須彌山,為古印度人觀念中,人世間最高的山與地理中心,佛經說須彌山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此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水海,鹹水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水海的四方。 因為須彌山是諸山之王,宇宙的中心,所以叫須彌山王。 佛常用須彌山或須彌山王來做比喻,表示一個事物大到極點,大到不能再大了。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翻譯】

第十一節 持經以度人,乃無為之福,勝於布施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像恆河中所有的沙的數目,是不能以數計算出來的。現在以一粒沙比喻一條恆河,那麼這麼多的恆河,河中又復有沙,在你的意思看來,這些各恆河裡的沙,難道你認為不多嗎?」

須菩提回答說:「沙數的確非常多,我的世尊!以一沙各代表一恆河,河尚且就有無數多,何況是所有河中的所有沙呢!」

佛又說:「須菩提,我實言告訴你,也來問你,假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一粒沙當作一個世界,用充滿如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那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

須菩提回答說:「所得福德當然很多。我的世尊!」

佛陀於是又對須菩提說:「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子,為他人說及(受持)此經,不要說全部,哪怕就是受持四句偈頌等,能為他人解說,那麼這人所得的福德,還要比前面所說的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的人所得的福德多得多哩!」

【註解】

(1)無為福勝:指以無為法布施,所得的福報,是無量無邊的,比那用大千世界七寶來布施還要優勝得多。

(2)恆河:梵名,又作恆迦河、恆伽河、殑伽河。意為「由天堂而來」。為印度三大河流之一。發源於西藏岡底斯山脈,在喜馬拉雅山頂4200公尺之高處,向東南奔流八百公里,於東孟加拉國與布拉馬普得拉河會合,流入印度洋,流長約2700公里,兩岸約1500公里之地作為神聖的朝拜地區,於河岸兩旁建築無數寺廟,各教教徒常至此巡禮。印度教視恆河為聖河,傳說由仙人之祈求,恆河水自毗濕奴之腳尖流出,自天而降。佛教亦視為福水,佛陀常至此宣說妙法。其流域一帶稱恆河平原,即印度大平原東半部。上流為阿闥婆吠陀及梵書成立時代之印度文明中心,中流為古奧義書時代之文明中心。至釋迦佛陀應世,恆河兩岸更是佛陀及弟子教化活動之重要區域。其地人口稠密,經濟繁榮,交通發達,物產豐富,故印度人視為神聖之地。恆河沙粒至細,其量無法計算。諸經中凡形容無法計算之數,多以「恆河沙」一詞為喻。

(3)滿爾所:「如許」的意思。可以翻譯成「這麼多」、「那麼多?。

(4)勝前福德:這裡指比較前面第八節所說的「用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所得福德更多。因為七寶布施是「財施」,持經解說是「法施」。財施有盡,法施無窮;財施不出欲界,但可享受世間富貴之報;法施能出三界,可成無上菩提之道。相比之下不能同日而語,當然遠勝得多。

(5)受持:見第八節注。

(6)四句偈:見第八節注。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翻譯】

第十二節 手持正教,天人尊重

佛再次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若有人隨便在什麼地方,演講此經,甚而至少只說四句偈等,使那些聽經的人,消除妄念,悟出人本來的佛性。這個說經的處所,就是聖地。一切世間的天道菩薩神明、人道的眾生、阿修羅的惡魔等,皆受感動。都應前來恭敬供養這說經的人,如同敬仰佛像塔廟一般。何況有人能完全受持讀誦全部般若經典,當然是格外值得尊重和供養的了。」

「須菩提!你應知道這持經的人,成就了世上第一無上正覺稀有的菩提法。」

「所以,若是《金剛經》所在之處,就等於有佛在。說經的人就是佛,聽經的人就是弟子,經典是法寶,有佛是佛寶,尊重弟子是僧寶,就像是三寶(佛、法、僧)同居一處,就等於足具三寶,如此稀有的般若大法,我們應恭敬尊重它才是。」

【註解】

(1)正教:所說契於正理。謂之正教。這裡指持般若大法。

(2)阿修羅:這裡指好爭鬥鬼神之一種。

(3)佛塔廟:塔和廟在中國是分開的,但在印度和東南亞佛教國家二者是連在一起的。有塔的地方就有廟,有廟的地方就有塔。

(4)讀誦:對文曰讀,背文曰頌。讀誦,就是口熟其文,心解其意。

(5)是經: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如法受持分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翻譯】

須菩提聽如來佛說完了前節的經,正當這個時候,須菩提對佛陀說:「我的世尊!此經應該取一個什麼名字?我們應當怎樣受持奉行此經呢?」

如來佛就告訴須菩提說:「此經就取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用這個名字為最上第一稀有之法。你們應當奉行和持守之。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密,是妙覺本性,空如太虛。本體既然是虛無,那裡還會有什麼名字。不過恐怕人生斷見,不得已勉強取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稱,為便於眾弟子奉持而已。須菩提!你認為我對此有所說法嗎?」

須菩提回答說:「我的世尊!般若是在於自性自悟,既無可名之名,如來是無所說。」

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的微塵是不是很多?」

須菩提回答說:「實在是太多了,我的世尊!」

佛又對須菩提說:「須菩提!這許多的微塵,在我看來,原是幻妄之物,轉眼即空,非是真有這微塵,不過是名之為微塵而已。如來所說的世界,原無實相,非真有這個實相,非真有這個世界,是不過名之為世界而已。」

佛又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又三十二種妙相,你認為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見,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三十二相,是屬於因緣假合,亦即隨著眾生的妄心所現的假相,根本沒有它的實在自相可得,也是假藉個名稱為三十二相而已。所以說即是非相,是非色身莊嚴之相。是以假名三十二相來接引人而已。」

佛又再提醒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相等恆河沙的生命來布施眾生,以犧牲生命來布施以求福德。再說假如有另一種人,演說此經,甚而至少只說四句偈等,不但自持,還能為他人解說,他持經布施所得的福,還是比前面說的捨身布施的福更多。

1)金剛般若波羅密:智慧如金之剛利,斷絕外妄,便可達到諸佛極樂的彼岸。(見前經名意譯)

(2)三十二相:指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略稱大人相、四八相、大士相、大丈夫相等。與八十種好(微細隱密者)合稱「相好」。如來具容貌相好十二種;身體相好十種;手足相好十種。以三十二種凈行,修成三十二種相好。此三十二種相,都是應身相,應相可見,法相則不可見。(三十二種相名稱如下: 一、足安平相 謂足下安立,皆悉平滿,猶如奩底也。二、千輻輪相 輻即車輪中之輻,謂足下轂網輪紋,眾相圓滿,有如千輻輪也。三、手指纖長相 謂手指纖細圓長,端直[月*庸]好,指節參差,光潤可愛,勝餘人也。四、手足柔軟相 謂手足極妙柔軟,勝余身分也。五、手足縵網相 謂手指中間,縵網交合,文同綺畫,猶如鵝王之足也。六、足跟滿足相 跟,足踵也,謂足之踵,圓滿是足也。七、足趺高好相 謂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種種庄飾,妙好圓滿也。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謂足腨漸次纖圓,如彼鹿王之腨,纖好第一也。九、手過膝相 謂雙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過膝也。十、馬陰藏相 謂陰相藏密,猶如馬陰,不可見也。十一、身縱廣相 謂身儀端正,豎縱橫廣,無不相稱也。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謂身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亂,右旋上向,青色柔軟也。十三、身毛上靡相 謂身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十四、身金色相 謂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眾相莊嚴,微妙第一也。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謂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十六、皮膚細滑相 謂皮膚細膩滑澤,不受塵水,不停蚊蚋。十七、七處平滿相 謂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皆平滿端正也。十八、兩腋滿相 謂左右兩腋平滿而不窊也。十九、身如師子相 謂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師子王也。二十、身端直相 謂身形端正平直不傴曲也。二十一、肩圓滿相 謂兩肩圓滿而豐腴也。二十二、四十齒相 謂常人但有三十六齒,唯佛具足四十齒也。二十三、齒白齊密相 謂四十齒皆白凈齊密,根復深固也。二十四、四牙白凈相 謂四齒最白而大,瑩潔鮮凈也。二十五、頰車如師子相 謂兩車隆滿,如師子王也。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謂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二十七、廣長舌相 謂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而至於髮際也。二十八、梵音深遠相 謂音聲和雅,近遠皆到,無處不聞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謂眼目清凈明瑩,如金精色也。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謂眼睫殊勝,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間白毫相 謂兩眉之間,有白玉毫,清凈柔軟,如兜羅綿,右旋宛轉,常放光明也。三十二、頂成肉髻相 謂頂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無見頂相,謂一切人天二乘菩薩,皆不能見故也。)

離相寂滅分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翻譯】

脫離一切形象,則真心寂靜,妄心消滅 

這個時候,須菩提聽佛陀解說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深心領會而得到徹底了解其中的意理和旨趣,自己為聞此經太遲了,於是就自感傷心地涕淚悲切。不禁對佛陀讚歎地說:「稀有的世尊!您所說的這個深奧微妙的經典,我從昔日受學以來,所得於如來的慧眼,仍善能領悟,所聞的經典雖多,卻沒有聽到過您的這部真空無相之妙經。世尊!如果將來再有人得聞此經,發一念篤信的心,其心純正,毫無慾塵,清而不濁,凈而不垢,生般若真實不虛之相,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成就諸佛第一等稀有的功德。世尊!所謂般若實相,空如太虛,無有形跡,即是非有實相可見。所以我師如來您說,名之為實相而已。世尊!我現在得聞此經,自能信而無疑,解其妙理,信奉修持,尚非難事。若當來世後五百年,其時所有眾生,離開我師父已甚遼遠,佛已滅度,又不得親承大教,遙遙曠代,聽聞此經,能信解而受持,那這個人真可謂世間第一等稀有功德的人了。什麼緣故呢?因為此人之心,必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頓悟真空,所以能悟得這樣很深奧的經典。為什麼呢?因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是非相。怎麼會是這樣呢?因為脫離了一切諸般的行相,其心空寂,就能與諸佛並駕齊驅,就得名之為佛了。」

如來佛告訴須菩提說:「誠如你所說的是,若果將來再有人得聞這部真空無相的經,便能信奉受持,不驚(無疑心)、不怖(無懼心)、不畏(無退心)應當知道,這種人是是世上非常少有的。這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如來所說的第一波羅蜜,原非真有這第一波羅蜜,不過特名之為第一波羅蜜而已。須菩提!忍辱亦名波羅蜜,所以如來我說,非真有忍辱的波羅蜜,不過特名為忍辱之波羅蜜而已。為什麼呢?須菩提!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體的時候,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否則當時我在被支解時,如果我著有四相,必定心生忿恨,必成苦果。須菩提,我又想起過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時,就已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了。可見,歷劫頓悟真空,決不是一朝一夕所成的。所以說,須菩提!菩薩之修行,首當空其心,離一切相,方能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此心中不執著於色,不執著於聲、香、味、觸、法,應生無所住心,此心才能圓通無礙。若於六塵中,一有執著,便不能解脫其住心,即非菩薩的住處。所以我說,菩薩心本來是虛而明,若住於六塵就不能覺悟,我所謂的不應住色布施,原因就在於此。須菩提!菩薩不住色布施,發心廣大,不是為己,是為有利於一切眾生,應該要如此無相布施。而如來我所說的一切諸相,即是非相;我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皆是無上的菩提,是真而不妄、實而不虛、如常不變,不是欺人的,也沒有兩種說法。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之法,是真如無相,無實性;是自性自足、無虛妄的。須菩提!如果菩薩是一心執著於法而行布施,則是未離四相,有如人進入暗室,一無所見。如果菩薩心不執著於法而行布施,則如同人張開眼時,日光四照,見種種色;其心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須菩提!當我滅後,到了後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把此經受持讀誦,即到菩提之覺位,成自性之如來,我當知此人,也必以無上智慧照鑒之。而此人成就見性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註解】

(1)涕淚悲切:須菩提自慶現在得聞般若喜極而淚。

(2)慧眼:指智慧之眼。性空之智慧,故稱慧眼。因其照見諸法真相,故能度眾生至彼岸。就是照見真空無相的智慧。

(3)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佛陀本生譚中所出現之王名。又作哥利王、羯利王、迦梨王、迦陵伽王、羯陵伽王、迦藍浮王。意譯作斗諍王、惡生王、惡世王、惡世無道王。佛陀於過去世為忍辱仙人時,此王惡逆無道,一日,哥利王率宮人出遊,遇忍辱仙人於樹下坐禪,隨侍女見之,舍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處聽法,王見之生噁心,他說,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殺你,你會不會嗔恨?釋迦牟尼佛說:此心絕對清凈,假使 我起一念嗔心,你把我四肢分解割掉後,我就不能復元。結果歌利王一節一節把他割了。釋迦牟尼沒有吱一聲,心裡頭也沒有起一念恨他的心理,只有一念慈悲心。完了以後,歌利王要求證明,釋迦牟尼說,假使一個菩薩的慈悲心是真的話,我的身體就馬上復元。結果他立刻復元了,又活起來。這個故事比耶穌的復活厲害多了,所以佛說,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在當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把自己本身的故事,說給修行的人做個榜樣。

(4)忍辱:內心含容謂之忍,外境橫逆謂之辱。忍辱有三種:一為生忍,即人對我雖無禮相加,我要忍受;二為法忍,即菩薩行一切度眾生事不生疲倦厭煩心;三為無生法忍,即不見生忍,不見法忍,忍不生不滅的真法性。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翻譯】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一日之間,早晨(從寅時到辰時)以相當於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於人,中午(從此巳時到未時)又以相當於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於人,晚上(從申時到戌時)也以相當於恆河沙數的身命布施於人。如此經百千萬億劫之久,一日三次皆如此布施於人,自當得布施之福。如果再有人,聽說了此經,而能篤信不生疑惑心,那麼他所得的福德則勝過前面說的以身命布施於人的人。何況是再進一步手書口誦此經,為人解說此經的意義,其所得的福德之無量,就更多了。須菩提!簡而言之,因為此經所得的福德不以用心去思用口去議,不可以用秤去稱,也不可以用尺去量,它實是有無邊際的功德。如來為了要啟發眾生,使他們能修成大乘菩薩,所以講說此經。如果有人能對此經受而信心、持而不忘、對卷而讀、離卷而頌,又能到處為他人解說,如來以智慧的眼,會完全知道這個人,會完全看到這個人,皆得成就他不可量,不可稱,無邊無際,不可思議的功德。這種人既能成就此功德,就足以能擔任如來無上正等正覺的大法。這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那些喜好小乘教法的人,局於妄心,執著於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對此大乘教聖經,不能理解,不能聽、受、讀、誦,更不能為人解說此經。須菩提!無論在什麼地方,如果有這部般若經典在,又有人能講解此經,就足以感天地,動鬼神,則凡世間的眾生,不論是天,是人,是阿修羅,都應當供奉這個人;都應當知道這持經說經之處,即等於是佛塔的地方;都應當尊重恭敬,作禮圍繞,用各種香花,散佈於這持經說經之處。」

【註解】

(1)初日分 中日分 後日分:早晨(3:00—9:00)、中午(9:00—15:00)、晚上(15:00—21:00)

(2)信心不逆:不產生疑惑之心。

(3):同「花」。

附說:本節經文是將第十三節的「受持讀誦」內容進行引伸,不是重複。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翻譯】

第十六節 人持此經,能令罪業之障皆凈,轉罪成佛

佛再次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善男信女),能受持讀誦此經,不但不得別人恭敬,卻被人鄙視,這就是因為他在前世造有罪過葉緣,今世本來應該墮入三惡道(地獄、惡鬼、畜生)中受盡苦難,只因今世讀誦般若經典,減輕了他的罪業,被人輕賤,就是在抵消,先世的罪業也在漸漸地消滅。只要他不斷地修持,依然可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佛果。須菩提!我回想從前,在未遇然燈佛之前,歷經了無數無量的劫數,曾經遇到過八百四千萬億之多的一萬萬佛位,都是一一供給奉養,且尊重每一位佛都一樣,無一不全心全意的供養。如果以後有人能受持讀誦此經,他所得的功德,比我以前供佛的功德,還勝過無數倍,我還不及他的一分功德,乃至算數都盡,比喻都窮,總不能及持經功德的百分之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來末世,有能受持讀誦此經,他所得功德的廣大,我若具體說出來,或許有人聽了,其心會痴妄迷亂起來,狐疑不信。須菩提!你當知道我所說的金剛經的意理,是不可思議的;將來所得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

【註解】

(1)三惡道:指地獄、餓鬼、畜生。

(2)阿僧祇:梵語,華譯「無央數」即無數的意思。

(3)得值:遇到過的意思。

(4)那由他:他音tuo,華譯為「億」,即一萬萬。

(5)或有人聞:或許有人聽了。這裡的「人」,指慧根愚鈍的眾生。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翻譯】

第十七節 究到盡頭,總是一個無我

當佛說完了前一章節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的時候,須菩提再稟白佛說:「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發出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如何能常保持這菩提心?又如何能降伏妄念心呢?」

佛告訴須菩提說:「學佛的善男信女,凡事要發正等正覺大菩提心的人,就應當有這樣的念想:『我應消滅度脫一切眾生妄心,等到滅度一切眾生妄心已盡,就是屬於菩薩所應度的,都已度了,而無一眾生妄心,說道底,實無一眾生是我所滅度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如果菩薩以為我能度生,是即有我相;若果菩薩以為眾生是我度的,即使有了人相,;有了人我相,是即有眾生相;有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就會執著生命的存在,是即有壽者相。有了四相的觀念存在,就和普通的凡夫一樣,那裡還有資格稱為菩薩!有了四相的觀念存在就不能稱之為菩薩的原因是為什麼呢?須菩提!你應當知道,菩薩之所以稱之為菩薩,是由於發菩提心而來的,發菩提心,不是有個實在法而發的,我如來原沒有什麼法,就是教人發出無上正等正覺的真心。須菩提!你認為我在然燈佛那裡,有沒有從他那兒學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真菩提心法?」

須菩提立即回答說:「沒有啊,世尊!照我了解師父所說的道理,您在燃燈佛那裡,乃是自性自悟沒有從他那兒學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真菩提心法。」

佛說:「是這樣,是這樣。須菩提!誠如你所說的是。我老實告訴你,在燃燈佛那裡實在無法可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須菩提!如果說有方法可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話,那麼然燈佛就不會為我授記,當時就應該傳授我成佛之法了,又何必以懸記,說我來世方能成佛,並預定來世成佛之名號,稱之為釋迦牟尼!就是因為他當時實在沒有方法使我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所以才給我授記,說出『你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這樣的話來。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意思,就是諸法如意,如果有人說,如來當時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那就錯了。須菩提!就因為當時實在沒有方法可得此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須菩提!我所得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是平等真如,實相妙法,不可以有形相見,乃是無實無虛,不可以言語形容。所以我說,一切法中,只要能自悟真如,都可稱之為佛法。須菩提!所稱的一切法,實際上並非是一切法,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一切法而已。須菩提!譬如有個人的身體高而且大,真的是大身嗎?」

須菩提回答說:「世尊!您所說的人身的長大,實在沒有大身的真實性,清凈法體,量等虛空,才算是大。所言大身,不過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大身而已。」

佛又說:「須菩提!菩薩也是如此。菩薩度生,是本身應做的事。可是,當去度眾生時,決不可有我當滅度眾生的觀念存在,假如菩薩說:『我當滅度無量眾生!』那他就沒有做菩薩的資格了,就不能稱之為菩薩。為什麼說的這樣嚴重呢?須菩提!因為實無有滅度之法,人法兩空,這才可以名為菩薩。因為實在是沒有法可得,所以我說,一切法中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一切法自然都是佛法。須菩提!如果菩薩說,我應當莊嚴整飾佛的剎土,也是著於相,不可稱之為菩薩。為什麼呢?因為所謂莊嚴佛土,是沒有能莊嚴的人及能莊嚴的法,亦即沒有實性的莊嚴佛土可言,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莊嚴而已。須菩提!若菩薩能大徹大悟,通達無我無法的人,才可以真正稱之為菩薩。」

【註解】

(1)         如來:金剛經第二十九節:「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2)         如來者:即法性無有差異者,諸法如意。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翻譯】第十八節 萬法歸一,更無異觀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肉眼嗎?」

須若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肉眼。」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天眼嗎?」

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天眼。」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慧眼嗎?」

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慧眼。」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法眼嗎?」

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法眼。」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具有佛眼嗎?」

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具有佛眼。」

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在恆河中所有的沙,我是不是說它是沙呢?」

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您說它是沙。」

佛說:「那麼,須菩提,如一恆河中所有的沙,如果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恆河,再以所有恆河中的所有沙,以一粒沙比作一佛世界,你認為這樣的佛世界難道不多嗎?」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

佛告訴須菩提說:「不必遠說到那麼多的佛世界,就拿你所處的世界來說,所有眾生的心思,隨情而遷,逐境而生,種種心思顛倒妄想,我卻能以清凈的五眼完全看得見,完全知道。為什麼呢?我是這樣說的,因為所有這些心思,皆是眾生的妄心,並非本性常住的真心,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心罷了。這又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常住的真心是寂然不動的,過去的心思不可滯留,現在心思不可執著,未來的心思又不可預期。」

【註解】

(1)肉眼:血肉之軀所具之眼,即平常人的眼睛。只能看見障內所有的東西,隔一層紙就看不見。佛為普度眾生而現身在人間,故亦有肉眼。

(2)天眼:有兩種:一種是修成的,如阿羅漢得神通而發的天眼,可以看到大千世界以內的事;別一種報感的,就是天人所具的天眼,通而不礙,可以觀察一切事物。佛有時為著度天道眾生而現身天道說法,故亦有天眼。

(3)慧眼:能通達諸法,能用智慧照見真空之理,所以稱慧眼。得慧眼的聖者,必然得天眼,而且,所得的天眼勝過天人的天眼,能見天眼所不能見。

(4)法眼:這是菩薩所具有的。不但能通達諸法空性,並且還能以種種法門去化度眾生,所有名為法眼。的法眼比的慧眼更難,有法眼必有慧眼,有慧眼未必有法眼。

(5)佛眼:這是為佛所具有的。傅大師有頌曰: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唯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

(6)爾所國土:即如恆河沙那樣多世界中的國土。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翻譯】

第十九節 盡法界中,無不流通度化

佛問須菩提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果有人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布施眾生,此人用它來布施因緣,你認為他得來的福德多不多?」

須菩提回答說:「是這樣的!世尊!此人用它來布施因緣,他所得的福德非常多。」

佛又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若以有實在大千七寶來布施,因其心執著於福報,其福報亦因其所施的因緣有限,所以我說他因此所得的福德不多;如果以無住實相的福德來布施,因為他心量如空,所以我說他得的福德是無限的。」

【註解】福德無:心量如空,所以福德無量。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翻譯】

第二十節 色相緣生 離之即見性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佛陀可以用圓滿的色身來現身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如來不可以用圓滿的色身來現身。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具足色身,雖有三十二相,變化神通,但仍是緣起而非實相,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具足色身。」

佛又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如來可以用圓滿具足諸相來現身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您不可以用圓滿具足諸相來現身。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圓滿諸相,亦是緣起而無自性的,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具足諸相而已。」

【註解】

1)具足色身:具足,是圓滿的意思,色身的具足,就是像常人的圓滿的肉身。

(2)具足諸相:通常說佛有三十二相。具足諸相就是諸相圓滿(無量相好)。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翻譯】

心法之妙,非言說所可說

佛陀對須菩提說:「須菩提!你不要以為我會作這樣想:『我如來應當是有種種說法以度眾生的。』你們千萬不要用這種念頭來揣度我。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他這麼說,不是稱讚我,是在毀謗我。是不了解我所說的道理,才會這麼說。須菩提!所謂說法的意思,不是假於口說就能盡的,佛的真空妙理,原來無法,只不過為眾生解除外邪妄心而說的,使之了悟真性,自證佛理,此乃假藉一個名,稱之為說法而已,實際上我並沒有說法。」

那時,須菩提向如來佛稟白說:「世尊!恐怕未來世的諸眾生,聽到這個無法之法,無說之說,不能完全了解,不知他們能否生信心?」

佛回答說:「須菩提!眾生本來各具有佛性,所以說他們是非眾生,但他們尚未解脫妄心,所以也不能說他們不是眾生。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因為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超出眾生之外。所以如來說,現在不過先假借一個眾生之名,稱之為眾生而已。」

【註解】

1)無法可說:因為法本空寂,是一種聲音、文字而已,所以說「無法可說」。

2)慧命:凡年齡高的、道的好的、智慧深的、戒行凈的,以惠為命,即為慧命。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翻譯】

第二十二節 法本真空,全無可得

須菩提向如來佛說:「世尊!您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真的是全無所得嗎?」

佛回答說:「正是!正是如你所言。須菩提!我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正法中,不僅沒有所得,甚至沒有絲毫少法所得。因為凡是可以用得失來衡量的,都是身外之物,而不是自性的。有得就有失,就不能稱之為無上。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而已。」

【註解】

少法:一點點法,一絲一毫的法。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翻譯】

第二十三節 以清凈心,行諸善法

「再其次,須菩提!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是人人具足,故曰平等,佛與眾生所具有的菩提心,亦沒有高下,所以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因為在真性中,原本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等四相,如有此四相,則是受浮塵妄念所蒙蔽。所以能修明心見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須菩提!我所說的善法,乃本性中自然的覺性,原本就無善惡,只因為了開悟眾生,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善法而已。」

【註解】

(1)是法平等: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之法;平等,人人具足,世世相同,均平而無偏,相等而無別。

(2)無有高下:上至諸佛,下至眾生一律平等。

(3)善法:接引眾生入道之門,如布施、持戒、忍辱、禪定都是明心見性的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翻譯】

佛繼續告訴須菩提說:「須菩提!如果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如須彌山王那麼多的七寶,來行布施於人;如果另外有人受持、讀誦這個般若波羅蜜經,甚至只是少至其中的四句偈等,來為他人解說,則前者以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比不上後者所得福德的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如算數之多,譬喻之廣,都不及持經者一分功德之多。」

【註解】

(1)諸須彌山王:「須彌山」是中山之王(見第十節註解)。「諸」,眾多。

(2)四句偈:見第八節註解。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翻譯】

佛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你們切不可認為我如來會有這種念頭——我當用佛法度化眾生。須菩提!你切勿有這種想法,來揣測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實在沒有眾生是被我所度化的。若有眾生說是由我所度化的,那麼我即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須菩提!我雖口稱有我,實際上卻無我見,而在凡夫看來,則執著有我,以為只有我能度化他們。須菩提!事實上,迷則為凡夫,悟則成佛陀,只要能了悟,就不是凡夫,不過在他們未了悟時,稱之為凡夫而已。」

附註:佛與凡夫,本同一性,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如來,凡夫與如來,同具佛性,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哪有能度之如來,所度之眾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翻譯】

第二十六節 清凈法身,非屬色相

佛說:「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你認為可否用三十二相好來觀見如來法身呢?」

須菩提回答說:「是的,是這樣的的!可以用三十二相來觀見您的法身。」

佛因為須菩提尚未明白其中的深義,於是立即加以斥責說:「須菩提!若果用三十二相好來觀看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具有三十二相色身,轉輪聖王豈不就可以成為如來了嗎?」

須菩提聽了如來的反詰,立刻有所領悟,即稟白佛陀說:「世尊!我已理解您所說的意義了,的確不可以用三十二相好來見如來。」

這時,如來見須菩提已領悟了他的真意,於是就引用了以前曾為「聲聞行者」所說過的四句偈言:

「若以色相見我,或以聲音求我,此人已行邪道,不能見我如來。」

【註解】

1)轉輪聖王:梵語音譯,意譯作轉輪王、轉輪聖帝、輪王、飛行轉輪帝、飛行皇帝。意即旋轉輪寶(相當於戰車)之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擁有七寶(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長壽、無疾病、容貌出色、寶藏豐富),統一須彌四洲,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有四種福報:一、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一;二、形貌莊嚴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體健康無病,安穩快樂;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但其所具的三十二相是「有漏」福業所成,所以相欠清凈分明;而佛陀應身所具的三十二相,是由「無漏」清凈業所成,相相清凈分明,兩者 截然不同。

2)三十二相:見第十三節註解。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翻譯】

佛陀接著上節的交談內容再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如果你是這樣想:以為我如來是因為不具圓滿的三十二相的緣故,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果,那你就大錯了。須菩提!你千萬不可有這種想法啊!不要以為我是因為不具圓滿的三十二相的緣故,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果的!須菩提!你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以為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人,說一切諸法都可斷絕滅熄不用了,你切勿這樣想啊!為什麼呢?因為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人,不會說諸法是斷滅相的,在未醒悟時,還是要按佛法進行修行的。」

【註解】

(1)諸法斷滅:即一切的法,都可不用了。

(2)於法不說斷滅相:當還沒有醒悟的時候,還必須按佛法進行修行。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翻譯】

第二十八節 不貪不受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若有發大心的菩薩,以充滿恆河沙一樣多的世界所有的七寶,行布施於人,他所得的功德當然很多,但他因心著相,故所得的功德雖多而有限;如果另有一位行善的菩薩,能知一切法無我,得成無我之忍,心不著相,則這位菩薩,所得的功德要勝過前面那位菩薩的功德。這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因為像後者這樣的菩薩,不是為得福德而度眾生的,他們也沒有想享受這世間的福德,所以,他的功德勝過了前面的發大心的菩薩。」

於是須菩提問說:「世尊!因果受施是理所當然,為何要說菩薩不受福德呢?」

佛告訴須菩提說:「須菩提!菩薩度眾生行布施,本來是應該的,不應因貪求福德才行布施,所以我說菩薩不受福德。」

【註解】

(1)不受:凡人對一切生了動念之心就謂之「受」,是沒有忘記細微的我;無我則無受,故曰不受。

(2)不貪:常衡不足謂之貪;常求樂慾謂之貪。不求樂慾,不求福德,一切無我,就叫做不貪。

偎依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翻譯】

第二十九節 四威儀中,心長空寂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如果有人說,我如來現身人間,一樣的有行、住、坐、卧四種威儀,以為我也著於相。這個人是不了解我所說的意義。為什麼呢?因為如來的本性,是真性自如,充滿法界,隨感而發,來固非來,去亦非去。就因為無去無來,所以稱之為如來。」

【註解】

(1)如來:「如」亦名「如實」,即真知,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循此真如達到佛的覺悟,故名。如來是佛的德號之一,如來的意思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所以如來與佛,二者只能稱其中一種。如來又是一種稱號,是一種境界的稱呼。

(2)諸法如意:就是不二不異的意思,佛法是無取捨的即諸法如意。如金剛經說,如來者即諸法如意。如此如此,無二無別,一切無彼此,如來就是如意的現實,即不能說有能得所得。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翻譯】

第三十節 理本無形,一合之,便落相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若有一個善男子或善女人,將三千大千世界,搗碎成為微塵,在你的意思這些微塵難道不多嗎?」

須菩提回答說:「這微塵非常多,世尊!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如果這些微塵是有實體的,那您就不會說微塵眾多了。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因為您所說的微塵眾多,也是緣起非真實的,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微塵眾而已。世尊!您所稱的三千大千世界,同樣也是緣起的假像,也是非真實性,也只是假藉一個名,稱之為世界而已。為什麼呢?如果有一真實性的世界,即是一合相,渾然成一體。不能被碎為微塵的。所以您說一合相亦非實有,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一合相而已。」

佛說:「須菩提!所謂一合相之理,空而不空,妙不可言喻。但世間未悟的凡夫,依戀眼前實體幻境,以為有一合相的實體。

【註解】

一合相:一個由眾多極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質。如世界是由無數的微塵集合而成,世界稱為一合相,人體是由四大五蘊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翻譯】

第三十一節 知識簡潔,皆屬虛妄,盡滅不生,方成正覺

佛問須菩提說:「須菩提!若有人說:『佛說過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種話。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是否了解我所說的意思?」

須菩提回答說:「沒有,世尊!這個人並不了解您所說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便不是真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個人見、我見、眾生見、壽者見,其實都是虛妄的;本來沒有相,也沒有見,不過,佛說般若的妙法,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而已。」

佛又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凡是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心的人,對於一切佛法,不應別生知見,應如此認知,應如此為見,應如此信解,而不生法相。須菩提!你要知道,所謂法相,我說即非法相;不過是虛空中有幻相,所以才稱之為法相。」

【註解】(1)如是:知就是知道,要了解知道金剛經這些一層一層的道理。(2)如是見,也看到過這個現象、境界,就是知見要有這樣一個見解(3)如是信解確信和了解。佛教謂對佛法心無疑慮﹑明見其理為信解。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翻譯】

第三十二節 應現設化,都非真實

佛對須菩提說:「須菩提!假若有人以充滿了無量無限無數世界的七寶來行布施於眾生,這個人所得的功德,是多得不可計算的。如果另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為了普度眾生而發了無上菩提心,受持讀誦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部或半部,甚至少至其中的四句偈等,或者為人演說,使人悟性,那麼此人因此所得的福德勝過前面以七寶布施的人更多。而受持此經的人要如何為人演說呢?必須要不著於相,不動心。為什麼呢?因為世間,凡是有所為而成的法,都是生滅無常,如夢想非真、如幻化之無實、如水泡之易散、如光影之難捉、如朝露之易消、如閃電之剎那,凡屬有所為,終究是虛幻的,應該都視為有如此六種一般的情況去觀察一切所作為之法。」

佛反覆闡明這部般若之典,至此已說解完畢,金剛法會圓滿了。當時,長老須菩提,與同時在法會聽經的諸僧人、女尼、男居士、女居士、及從一切世間來的天、人、鬼、神等,聽完佛所說的般若大法,無不歡喜感化,信受其言,領之於心,奉行其教,弘揚光大。

【註解】

(1)阿僧祇:華譯為無央數,是多到沒有數目可以計算的意思。(見十六節註解)

(2)七寶:諸經所說的略有不同,般若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法華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阿彌陀經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3)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因為七寶布施不過想世間之福,其福有盡。而持經演說,乃是出世間之福,其福無窮。

(4)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修行成功的佛與阿羅漢們的心。他們面對一切世間的境緣,心裡不產生執著。不取於相是指他們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一種事物;如如不動是指他們心的平靜狀態,指他們面對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隨緣與平靜來應對。

(5)應作如是觀:夢、幻、泡、影、露、電,謂之六觀。六者之相變滅無常,應該把法都看著是變滅無常的。

(6)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的男女二眾。即和尚和尼姑。

 

(7)優婆塞優婆夷:在家學佛的男人叫優婆塞  , 在家學佛的女人叫優婆夷,都是佛教的居家信徒,還可以叫「居士」。

(8)天人:又作天眾。即住於欲界六天及色界諸天之有情。亦指住於天界或人界之眾生。據經典記載,天人歡喜讚歎佛事,奏天樂,散天花,薰天香,飛行於虛空。以多披掛瓔珞,飛於天空,故稱為飛天,自印度以來,佛教多用以表現其莊嚴。於諸經中,甚少有關色界天人之記載,然欲界六天之記述則頗為詳備。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黃、黑等七種身色光明,清凈微妙,無皮肉筋脈脂血髓骨等,可隨意變現各種長短大小粗細等形象。其發柔軟潤澤,其齒白凈方密。其去來行步,無邊無礙,緩急自如。兩目清澈,久視不瞬。欲界諸天仍有淫慾,其成淫事之法,夜摩諸天互執兩手,兜率天彼此憶念,化樂諸天相互熟視,他化自在天則須共語,魔身諸天僅須相視。諸天之壽量竭盡時,必呈五種衰敗之相,稱天人五衰。有關天人之圖像迄今仍存者,有印度秣菟羅博物館所藏之「石造釋迦說法像」,像中佛陀光背上刻有二飛天。敦煌千佛洞之壁畫中,亦有散花奏樂之飛天圖繪。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三尊像之後光中亦刻有飛天像,其天衣宛如火焰,栩栩如生。日本法隆寺、藥師寺、岡寺、法界寺、平等院等名剎亦大多存有天人圖像之壁畫、屏風等。

(9)阿修羅:又作阿須羅。舊稱阿修羅,阿須倫,阿蘇羅,阿素羅。譯曰無端,容貌醜陋之義。又曰無酒,其果報無酒之義。新稱阿素洛。譯曰非天。其果報勝似天而非天之義。為常與帝釋戰鬥之神。六道之一。國人稱其為天神,且兇狠而好鬥。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遊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髮時,帝釋天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划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几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斗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10)皆大歡喜,信受奉行:皆大歡喜,所有在場的大眾,都高興滿意。信,信仰;奉,執行。接受教誨,虔敬奉行,比喻堅信不移,奉行不悖。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無盡藏真言

納謨薄伽伐帝 缽唎若 波羅蜜多曳 怛侄他

唵 紇唎 地唎 室唎 戍嚕知 三密栗知 佛社曳 莎訶

金剛心真言

唵 烏倫尼娑婆訶

補闕真言

南謨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 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 虎啰吽賀賀蘇怛拿(luo)

吽 潑抹拿(luo) 娑婆訶

補闕圓滿真言

唵 呼嚧 呼嚧 社曳穆契娑訶

普迴向真言

唵 娑摩啰 娑摩啰 弭摩曩 薩縛訶 摩訶斫迦啰(la)嚩(wa)吽

金剛贊

斷疑生信 絕相超宗 頓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嘆無窮

南無祗園會上佛菩薩(三稱)

迴向文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推薦閱讀:

2011年12星座年度運勢分析(連載八)
【2011年12生肖運程搶先報_】
2011 年春節你琢磨明白了什麼事兒?
2011年化解二黑煞的方法
屬虎人的2011年運程

TAG:編譯 | 2011年 | 波羅蜜 | 金剛 | 般若 |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