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 六部九卿 附中國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晏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

 名稱由來
 
  夏朝時即設三公九卿(《禮記》:「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通典·職官一》),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司空、司徒(《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   秦變周法,置左右丞相(右為上),無三公官(荀悅曰:「秦本次國,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史記》「漢初,因秦置丞相,而弘為之,則丞相為三公矣。」),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又設太尉管理軍事、御史大夫(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為丞相副手。
 
 

   

秦朝的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三公,三公為:

    1.丞相,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最高軍政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下達皇帝詔令,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3.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9.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九卿之外,有執金吾掌京師治安,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大長秋掌宣達皇后旨意與管理宮中事務。九卿加上此三卿即為十二卿。
  

三公

  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己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據《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輔佐皇帝治國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軍事長官太尉,但不常置。從武帝時起,因受經學影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漢武帝劉徹為了加強集權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享權重臣如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都居大司馬大將軍之位。於是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成帝綏和元年(前8),採納何武的建議,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又把大司馬、大司空的律祿提高到與丞根相等,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名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頭銜高而無實權。西漢未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如董賢、王莽均以此職而專擅朝政。新朝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以太尉為例,下有分管諸事的西曹、東曹、戶曹、奏曹、辭曹、賊曹、金曹、倉曹等曹。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漢光武帝劉秀推行更極端的帝王集權,不使權歸大臣,名義上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台。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目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們的黨羽和親信。按照經學家的說法,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滅異,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皇帝犯罪責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災,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長統說三公有名無實,「備員而已」。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買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明朝三公
        明朝的太師太傅太保三職的合稱,正一品。負責協助皇帝處理重要國事政務,職位至重。

概述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授李善長為太師、徐達為太傅、常遇春為太保。建文年間,三公職位被撤。直到永樂二十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再恢復三公職位,但無實授。宣德三年,明宣宗授英國公張輔為太師,沐晟為太傅,陳懋為太保,當時三公官職,幾乎為專授。自宣德、正統年間以後,三公成為虛銜,為勛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然而文臣中沒有生加三公者,只有死後追贈。嘉靖二年,明世宗加楊廷和為太傅,楊廷和辭而不受。之後文臣中全加太師、太傅、太保者,只有張居正。其中萬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師[1]

         通常都是由太保加至太傅,之後加至太師。明朝一朝中,獲全部三公銜的武臣有張輔張懋朱永張鶴齡徐光祚郭勛朱希忠文臣中只有張居正[2]

參考文獻

  1. ^ 《明史》(卷72):「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無定員,無專授。洪武三年,授李善長太師,徐達太傅。先是,常遇春已贈太保。三孤無兼領者。建文、永樂間罷公、孤官,仁宗復設。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復置三公、三少。宣德三年,敕太師、英國公張輔,少師、吏部尚書蹇義,少傅、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戶部尚書夏原吉,各輟所領,侍左右,咨訪政事。公孤之官,幾於專授。逮義、原吉卒,士奇還領閣務。自此以後,公、孤但虛銜,為勛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而文臣無生加三公者,惟贈乃得之。嘉靖二年加楊廷和太傅,辭不受。其後文臣得加三公惟張居正,萬曆九年加太傅,十年加太師。」
  2. ^ 《明會要》(卷29):「洪武三年,授李善長太師,徐達太傅。(先是,常遇春已贈太保。 )三孤無兼領者。(《職官志》 ) 建文、永樂間,罷公、孤官。仁宗即位,授張輔太師,沐晟太傅,陳懋太保;蹇義進少師,楊士奇進少傅,夏原吉進少保。於是公、孤之官備。(《山集》。 ) 宣德三年十月乙酉,上以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四人皆春秋高,賜璽書曰:「古者,師保之職,論道經邦,不煩以政。少師義、少傅士奇、少保原吉、太子少傅榮,皆祖宗遺老,畀輔朕躬。今黃髮危齒,尚令典煩劇,兼有司之事,非所以優之也。其輟所務,朝夕在朕左右,討論治理,共寧邦家。其勛階爵祿並如故。」 (《昭代典則》。 )公孤之官,幾於專授。迨義、原吉卒。士奇還領閣務。自此以後,公孤僅虛銜,為勛戚文武大臣加官、贈官。而文臣無生加三公者,惟贈乃得之。(《職官志》。 )嘉靖二年,以楊廷和滿四考,超拜太傅。四辭而止。(《本傳》。 )張原疏:「祖宗設師、傅、保之官,而處之禁密之地。師,導之教訓;傅,傅之德義;保,保其身體;乃其職也。今楊廷和少師也,蔣冕少傅也,毛紀、費宏少保也,皆陛下師臣也。顧未得密勿論道之義,乃登言章奏之間,並置之不聽。師臣如此,臣屬何望?」(《明臣奏議》。 ) 十九年,加方士陶仲文少師,久之加少傅,仍兼少保。二十三年,加少師,仍兼傅、保。(《陶仲文傳》。文彬按:明世一人遍歷三孤者,蹇義、楊士奇、劉吉、劉健、馬文升、李東陽、楊廷和、梁儲、王瓊、楊一清、張孚敬、夏言、嚴嵩、高拱、徐階、李春芳、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凡十九人。若兼領三孤,則方士仲文一人。 ) 二十六年,加大同總兵官周尚文太保。(《尚文傳》。 ) 萬曆五年,遼東總兵官李成梁加太保。二十九年,復鎮遼東加至太傅。(《成梁傳》。文彬按:《明史尚文傳》云:「終明之世,總兵官加三公者,尚文一人而已。」而《成梁傳》,由太保加至太傅。實不止尚文一人。 ) 九年,張居正以十二載滿,加太傅。十年,以遼東捷,進太師。(本傳。文彬按:明加太師者,武臣如張輔、張懋、朱永、張鶴齡、徐光祚、郭勛、朱希忠,皆勛戚也。文臣則自李善長後,唯居正一人。 ) 崇禎三年,加孫承宗太傅,辭不受。四年,以考滿,加太傅,復辭不受。(本傳。州云:文臣無至三公,獨張居正加太傅至太師。錦衣帥無至公孤,獨陸炳加太保兼少傅。方士無至公孤,獨陶仲文加至少師兼少傅、少保。三人皆楚產,前後相去三十年。後皆被追削。 ) 」

三孤

  指少師、少傅、少保。此說出於漢代經學家,見許慎《五經異義》(《北堂書鈔》卷五十引)。《周禮》只有「孤」,無「三孤」之稱;以「孤」在「三公」之下,「卿大夫」之上。賈誼《新書》有三公、三少,尚無「三孤」。《漢書·百官公卿表》有三公、三少,並說:「少師、少傅、少保是為孤卿」。偽《古文尚書·周官》有三公、三孤,足證其出於後人偽造。詳梅鷟《尚書考異》卷五。稱「孤」之意,據杜佑《通典》卷二十,卷「孤,特也,言卑於公,尊於卿。」魏、晉、南北朝以後,三公成尊高的榮稱。北周以三公、三孤同時為榮稱,唐至明、清沿用。

九卿

三代之九卿

  夏朝時即設九卿,(《禮記》:「夏後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條談到建築宮室規模時說:「內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之。」注云:「六卿三孤為九卿。」此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及少師、少傅、少保,合為「九卿」。 三代諸卿雖名號不同,然其官職相沿,與周不異。

秦漢至南北朝之九卿

  秦九卿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宗正、太僕、廷尉、典客、治粟內史、少府。    漢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謂之九寺大卿,即中央各機關的總稱。東漢時九卿分屬三司(太常、光祿勛、衛尉三卿並太尉所部;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並司徒所部;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並司空所部),多進為三公,各有署曹掾史,隨事為員。    梁武帝天監七年,以太常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農為司農卿,三卿是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以衛尉為衛尉卿,廷尉為廷尉卿,將作大匠為大匠卿,三卿是為秋卿。以光祿勛為光祿卿,大鴻臚為鴻臚卿,都水使者為大舟卿,三卿是為冬卿。凡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    北齊改廷尉為大理,少府為太府,合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鴻臚、司農,稱之為九寺。置卿、少卿、丞各一人,各有功曹、五官、主簿、錄事等員。自古「九卿」同「九寺」,但正式將「九寺」與官職連用則始於北齊。

隋唐至明清之九卿

  隋唐九寺與北齊同,即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僕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   宋九寺與唐同,惟光祿寺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改為崇祿寺。   魏晉南北朝以後,設尚書分主各部行政,九卿專掌一部分事務,職位較輕。   有大小九卿之別。明之大九卿為六部尚書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小九卿為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詹事翰林學士鴻臚寺卿、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清代皇帝的諭旨中常以六部九卿並提,可見不把六部計算在九卿之內。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說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則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僕寺卿、光祿寺卿、鴻臚寺卿、國子祭酒、順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秦漢時掌管政務、魏晉以後逐漸不具實權的朝廷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眾卿之意。先秦文獻中有三公九卿之說,但秦並沒有這種制度,西漢初也不見九卿名稱。僅武帝以後由於儒家復古思想的影響,人們就以秩為中二千石一類的高官附會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時,九卿稱謂出現於詔書中。但《漢書》中所見的卿,有太常、光祿勛、太僕、廷尉、大行、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衛尉、執金吾、右內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幾種官。將九卿定為九種官職,則始於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為卿。即以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樂、共工、予虞為九卿,分屬於三公。   東漢和新一樣,中央政府中設有九卿的官職。《續漢書》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定為九卿。九卿固定為九官後,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員被排斥在九卿之外。東漢末到三國,有人就試圖為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辯護。劉熙《釋名》否認漢有九卿之說,認為所置是十二卿;韋昭《辯釋名》則認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謂外卿。   魏晉以後九卿多同東漢之制,僅廷尉有時改稱大理;北魏改少府為太府。故隋唐九卿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己無行政之權。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並。明、清遂改以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虛銜或加官、贈官。

 
六部九卿

六部九卿是古代中央的行政機構,負責協助皇帝處理國家政務。六部有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隋唐後發展成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在我國古代不斷發展演進,直到清朝滅亡一直存在。 西周   政府機構的劃分,大約是從西周開始的。   西周分管部門共有六個:司徒、司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這六個官職代表了六個部門。擔任這些官職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漢

  秦漢時期有「九卿」之說,「九卿」是對中央各部門長官的一種尊敬的稱號。君主家事與國事不分,政治事務與宮廷事務混雜在一起,是秦漢九卿的重要特點。   ①太常(奉常)掌宗廟禮儀,其屬下有太史令掌天象曆法,太醫令掌醫療,博士掌經學傳授;   ②郎中令掌宮殿門戶的守衛,其屬下有大夫掌議論,有謁者掌引見傳達;   ③衛尉掌宮門警衛;   ④太僕掌皇帝車馬,兼管全國的馬政;   ⑤廷尉為全國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數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務;   ⑧治粟內史掌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的財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   九卿之外,有執金吾掌京師治安,將作大匠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大長秋掌宣達皇后旨意與管理宮中事務。九卿加上此三卿即為十二卿。

魏晉

  魏晉以後,尚書機構得到迅速發展。尚書台的總人數由秦時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總機關。以後尚書各曹逐漸變為部,到隋唐時確定為六部,唐代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此後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後主要的政務部門。   ①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勛封等事;   ②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   ③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   ⑥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因為六部取代的秦漢九卿的大部分職權,九卿名稱雖還存在,但內容有很大變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稱太常寺卿;   ②光祿勛稱光祿寺卿;   ③衛尉稱衛尉寺卿;   ④太僕稱太僕寺卿;   ⑤廷尉稱大理寺卿;   ⑥宗正稱宗正寺卿;   ⑦大鴻臚稱鴻臚寺卿;   ⑧大司農稱司農寺卿;   ⑨太府稱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個: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北魏北齊隋唐

  北魏、北齊設置的昭玄寺,以大統、統為長官,是我國第一個掌管佛教的專門機構。   隋唐開始設五監。唐代的五監是: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①國子監是主管學校教育的機構;   ②少府監是掌皇家錢財、皇室用品供應及各項宮廷服務事宜的機構;   ③將作監是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其他土木營建的機構;   ④軍器監是掌管軍器製造、保管、發放的機構;   ⑤都水監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機構。

明清

  五監到清代只剩下國子監,而另四監都先後歸併工部。在明清時新設欽天監,掌天文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還先後設立太醫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門可以歸結為六部、五寺、二監、二院、一府,共十六個機構。   六部九卿中的六部和九卿一直分別各有所指,但到明代,六部九卿合成一詞,指六部長官,也就是六部尚書與通政使司長管通政使、大理寺長官大理寺卿、督察院長官左督御史,此國家政府中分管國家各項工作的九位最高長官,合稱:六部九卿

參見

  • 中國古代職官
  • 唐朝官職表
  • 清朝官職表

明朝官制

明朝列表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49
小三公然挑釁我束手無策
曹操廢太尉:一場貫穿秦漢五百年的官制嬗變
秦漢時最高階、權利最大的三公九卿是怎麼一步步變為榮譽稱號的?
三公九卿

TAG:中國 | 官制 | 三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