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一千二百多年前,滁州的西澗邊,站著一個落寞的身影,在江風淮雨的吹拂下,這個身影更加的落寞和清瘦,他久久地站在這裡,站在這裡,他喜愛這片土地,深愛著這片土地,他的根深深地扎在這裡,他要用他的筆,記錄這裡,為滁州歌唱,為西澗高亢——他就是韋應物。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在春天繁榮的景象中,詩人獨愛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面對深樹上鳴聲誘人的黃鶯兒卻表示無意,置之陪襯,一相比照,,幽草安貧守節,黃鸝居高媚時,其喻仕官世態,寓意顯然,清楚地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傍晚下雨潮水漲得更急,郊外的渡口沒有行人,一隻渡船泊在河裡。一個「急」字,既是雨後潮漲的實景,也可以理解為詩人所處社會的風起雲湧——詩人在十五六歲就做了玄宗皇帝的侍衛,任俠放浪的性格招致了不少非議。玄宗皇帝一死,他的日子自然不好過,這才發奮讀書作文,由武官變成了文臣。安史之亂的余絮、文臣墨吏們的傾軋,不就像這涌動的春潮一樣么?

    第四句中的「橫」,歷來倍受稱道,說是「寫出了當時船隻的隨意停泊,也寫出了當時作者的心情是進退兩難的:當時想要辭官隱退,卻又被逼無奈又無法辭官,寫出了詩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我卻以為「橫」字固然用得妙,但「自」更勝一籌,它和首句的「獨」相呼應,強調了詩人獨立自主的人格:無論世事怎麼紛繁複雜,我都只情願做一棵默默無聞的小草;無論渡口如何冷落,我也只想做那隻自由自在的小船。

  從寫景來看,詩人選取的只不過是諸如野草、黃鸝、春潮、渡口、小舟這些常見之物,但通過巧妙點染,這些景象又組成了一幅意蘊悠遠的美妙圖畫——下有青翠碧草,上有黃鸝啼鳴,春潮急來是動,野渡舟橫是靜,獨憐是情,自橫是意……有色有聲,動中有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清幽雅緻的景緻與詩人清高恬淡的胸懷相襯,荒涼寂靜的氛圍和詩人寂寞憂傷的情感相融,情景交融,意境深遠。

    當然,這首詩的成功絕不是只因為藝術手法的高妙,而是詩中反映了一種極為高尚的人格:淡於名利,看透世情,任其自然又有所堅持——這也正是韋應物的性格。都說韋應物的山水詩是繼承王維、孟浩然的風格,我覺得韋應物實際上應該是後來居上的。

  據說北宋宣和年間,畫院招考畫師,考題就是「野渡無人舟自橫」。各畫師接到題目後,無不精心構思,大家都絞盡腦汁考慮怎樣才能更好地表現出「無人」之境。經過評選,有一幅名列榜首,被貼出來以供觀賞。原來這幅畫在構圖上比別的畫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別的畫無論構思、設色怎樣不同,卻都只是按原詩句字面的意思,畫了一個幽靜的古渡口橫著一隻空船,表明「無人」。而這幅畫的作者卻獨具匠心,在空船頭上添上一隻小鳥。這樣一來,不但頗具說服力地表明「無人」,而且表現出幽深無人之境中的生趣,一下子在意境上就高出眾作許多。這正是韋應物的詩意所在。大家看了畫後,都認為這位作者深得韋應物的詩魂,將其畫名列榜首,當之無愧。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推薦閱讀:

蔣寅:自成一家之體卓為百代之宗——韋應物的詩史意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洲西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讀韋應物《滁州西澗》

TAG:韋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