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 從祭拜介子推到清明掃墓

核心提示: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不過,重耳回到晉國,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不曾想竟將其燒死。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清明時逢陽春三月,正是郊遊的好時候。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俗。據宋朝史籍記載:「清明前後十天,城中士女艷妝飾,金翠琛縭,接踵聯肩,翩翩游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人們帶著食物,來到郊野,投向大自然。宋代踏青之風盛行,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了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遠足的熱鬧情景。

踏青娛樂,是清明節出城郊遊的一種風習。清明節期,春暖花開,最適於郊遊,這是踏青習俗形成的客觀原因,清明又是去郊外掃墓的日子,因此形成掃墓兼踏青的節俗。明人劉洞、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說:清明來到,「是日簽柳,游高梁橋,日踏青。多四方客未歸者,祭掃日感念出遊。」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掃墓之後接著游春的。

宋朝的時候,圍繞掃墓、踏青而形成大型的娛樂活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清明之娛樂時說:「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囿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各攜棗錮、炊餅、黃胖、掉刀,名花異果,山亭戲具,鴨卵雞芻,謂之『門外土儀』。」宋吳自牧《夢梁錄》記載臨安清明節俗時說:「宴於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於湖者,則彩舟畫肪,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宋人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宋汴京汴河兩岸的景物以及清明人們遊樂的情景。畫面人物多達五百五千,牲畜五十多頭,船二十多艘,車轎二十多乘,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行各業集於游市,充分反映了清明日踏青娛樂的情景。

清明節踏青,最早的源頭應是古之游春習俗。《論語·先進》中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談論志向的一段對話。當孔子問到曾皙的志向時,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曾皙的話,說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願望和習俗。後來的清明踏青,應該說是發源於上古而又繼承古上已節祓禊遺風的結果。提到踏青,人們自然會想到唐崔護清明日游城南庄之事。崔護清明游春到城南,因口渴而得村女之杯水。第二年清明,崔護又來城南庄,可那女子卻因思念崔護而死,於是崔護寫了《游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堪當趣事。

清明節正是大地春動的時節,故此節雖起始於祭祀先人,但在長期的發展巾也複合有遊樂的內容。《東京夢華錄》載,清明日,都市人出郊,田如市,人們遊玩于田野園圃之問,至暮而歸。這種郊遊活動,後來便被稱為「踏青」,含有一冬蜷縮,春動出外,舒展身手,振奮精神的:卷思。同時古代又在清明節匯聚了插柳植樹的活動。至於清明戴柳免蠆(折)毒的說法,則反映了這一節日也包含有驅災內容的印記。作為綜合性質的節日,還增加了競技遊藝的內容。現在人們往往視清明節為外出旅遊的最佳季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祭祀先人的節日,故俗稱鬼節。相傳漢元帝為追念前將軍蕭望之,故有「使祭其冢」之舉。直至隋唐,清明祭奠才形成俗例並見之官方文書,《舊唐書》載,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敕雲:「寒食卜墓,禮無經文,近代相沿,寢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人五禮,永為常式。」《東京夢華錄》說:「清明日,官員士庶俱出郊祭墳」。

上海清明節習俗

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因此前往上述區域的人次達到一百餘萬之多,從而在清明前後數天往往會造成出省交通的擁擠。

此外,青團是江南地區的清明時令點心。其主體由糯米粉製成,經青艾(草頭汁)調和而呈綠色糕團,一般為豆沙餡或芝麻餡。食用時保留了寒食的習慣。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河北清明節習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農曆鬼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周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

福建清明節習俗

福建閩南並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後。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後(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後祭拜祖先。祭拜完後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清明節當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潤餅,這是源於寒食節的習俗。

四川清明節習俗

四川都江堰放水節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會(二王廟廟會)(成都都江堰)。

山西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裡。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肴,祭畢祖先,便在墳地里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麵餅,形如盤蛇。回家後將麵餅放在院里,吹晒乾以後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於寒食禁火的緣故。

晉南地區上墳後,回家時要拔些麥苗,並在門上插松枝柏葉或柳條以辟邪。晉北地區多插柳條。還有的地方,在墳上也插一些柳條。

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鏟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彩勝(頭飾)貼在兩鬢。 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麵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台灣的清明節風俗

台灣的清明節既有大陸的風俗習慣,又有自己的特點。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已有2000多年歷史。由於這時風和日麗,空氣清新,百花爭艷,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所以《群芳譜》稱之為「清明」,並成為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台灣,清明節是一年裡所有節日中很重要的節日,這一天是要放公假的。「清明不回厝無祖」,指的是清明節不回家掃墓掛紙的人就等於沒有祖先,即使在外窘困沒有路費回家的人,這一天也想方設法回家掃墓。

台灣的清明節也叫掃墓節,家家戶戶都要在祖墳上「掛紙」和「培墓」。一般在清明節前,人們由一家的長輩率領,帶著鋤頭、鐮刀、酒、祭品等到自家祖先的墳墓上掃墓,一般分成「掛紙」和「培墓」兩種掃墓儀式。「掛紙」在台灣的習俗中稱為「壓紙」、「壓墓紙」,一般用石頭或磚塊將長方形的黃白紙,或紅黃藍白黑五色紙壓在墳上,表示子孫已經祭拜過祖墳。掛紙時,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培墓」的時間多在清明節前夕,先要用鋤頭或鐮刀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清除,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重新描寫,使其煥然一新。【一點就知道:知身邊事;一點就找到:找到你所在的城市最好吃最好玩的。】


推薦閱讀: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原創散文)清明
又是清明
二十四節氣 | 清明
避堵乾貨 | 2017清明節出行預測

TAG:習俗 | 清明 | 掃墓 | 清明節 | 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