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精神築牢民族新的長城
05-30
作者:顏曉峰《光明日報》( 2015年08月15日 01版)長城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保衛國土家園的永久象徵。120多年前的甲午戰爭,清軍憑仗旅順要塞的堅堡深壕、北洋水師的鐵艦重甲,沒能擋住日本陸海軍的長驅直入。70年前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挺立起凜然正義的錚錚鐵骨、激發出感天動地的抗戰精神,依靠全民抗戰、開展人民戰爭,築成中華民族新的長城,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征途上,面對種種內憂外患,更需要從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築牢民族復興新的長城。一、新的長城之魂 抗戰勝利之源長城雄踞崇山峻岭、橫亘塞北大漠,是古代戰爭中的堅固國防。「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戰爭形態的演變,國防意義的長城在變化拓展。從陸上長城到海空長城,從線型長城到全域長城,從有形長城到無形長城,從物理長城到心理長城,無論什麼時期、什麼結構的長城,建造和堅守長城的是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人民、是人心,真正堅不可摧的是保家衛國、反抗侵略的長城精神。抗日戰爭,就是中華民族構築新長城的不朽史詩;抗戰精神,就是築成民族新的長城的不屈靈魂。抗日戰爭是中國在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不如日本的條件下,進行的一場以弱抗強的戰爭。毛澤東在戰爭初期就深刻洞見:「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軍力和經濟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正因如此,奪取抗戰勝利必須最大程度地動員中國人民的力量、激發民族精神的力量。「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慷慨激昂、蕩氣迴腸的《義勇軍進行曲》,張揚著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奮起抗戰的堅強意志,爆發出悠久文明古國蘊藏的強烈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面對強敵,中國人民誓死反抗、前仆後繼,用血肉之軀築起反侵略的鋼鐵長城。偉大的抗戰精神,無形勝有形、無鋒勝剛強,在抗日戰爭中展現了巨大的無窮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貫通於武器的力量、物質的力量和軍隊的力量之中,是戰爭力量的倍增器。抗戰精神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地發出最後的吼聲。」當亡國奴還是奮不顧身反抗侵略,是每個中華兒女必須面對的抉擇,民族的生死危機喚醒了廣大民眾的愛國主義精神。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把億萬工農群眾吸引到抗日救亡、民族振興、人民解放的恢宏事業中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凝聚起各階級、各黨派、各民族、各行業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這就動員起數萬萬站起來的人民,形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抗戰精神是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窮凶極惡、慘無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妄圖用屠殺的暴行來壓垮抗日軍民的抵抗意志。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不怕犧牲,與日寇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用鮮血和生命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侵略者的英雄讚歌,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捍衛民族尊嚴的壯麗史詩。這種大無畏的民族氣節,體現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奮勇殺敵的千萬英烈身上,也體現在抗日根據地寧死不向日本鬼子告密屈服的父老鄉親身上。民族的巨大犧牲,極大激發了全民族的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抗戰精神是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中國共產黨人和所有抗日愛國將士,擔當民族的脊樑,衝鋒在抗戰最前線,澆鑄出光照千秋的民族魂。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彈盡糧絕戰鬥至最後一人、最後一刻。「劉老莊連」82名官兵頑強阻擊日偽軍「掃蕩」全部壯烈犧牲。戴安瀾率中國遠征軍200師赴緬作戰以身殉國。抗戰英雄,數不勝數。縱觀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歷史,民族的英雄氣概、軍隊的戰鬥精神、軍人的血性骨氣,在抗日戰爭中得到最大迸發,發揮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最大能量。抗戰精神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再到日本宣告投降,抗日戰爭是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取得完全勝利的。14年持久戰的精神支撐,是正義必勝、人民必勝、抗戰必勝的堅定信念。「三光」政策嚇不倒,極端困難壓不垮。陝甘寧邊區開展大生產運動渡過難關,西南聯大在敵機轟炸中傳承科學文化。「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勝利的希望從未熄滅。抗戰精神是一座牢不可破的精神長城,奠基在全民心間。它有多深厚,抗戰的力量就有多大。二、民族空前覺醒 人民昂首挺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偉大的抗戰精神,矗立起民族精神的一座高聳豐碑,寫就了一部珍貴的民族精神教科書。抗戰精神的形成、民族精神的重塑,是民族覺醒、時代進步、人民挺立、先鋒隊成熟等歷史條件孕育的產物。回溯和思考抗戰精神如同火山噴發的形成機理,是永久傳承抗戰精神、不斷築起新的長城的重要前提。民族復興與民族危機的劇烈碰撞,造就抗戰精神的空前迸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民主革命等,都是民族復興的前行步伐。中國夢、復興夢,深深植入近代以來的民族精神之中。日本軍國主義的全面入侵,造成了中華民族的空前大危機大災難,也造成了中華民族的空前大覺醒、民族精神的空前大激活、抗戰精神的空前大迸發。經歷近百年的民族覺醒、民心啟蒙、民眾成長,中國社會各界形成最大的民族共識和信念,絕不容許近代國恥未消又添新仇,絕不容許民族復興進程毀於日本軍國主義之手,絕不容許日本侵略者「滅亡中國、絕我族類」的罪惡圖謀得逞。要民族復興,就要堅決抗戰;是愛國者,就要做抗戰者。民族復興愈是普及深入人心,抗戰精神就愈是成為全民族精神;民族危機愈是加劇加深,抗戰精神就愈是激昂雄壯。如果說甲午戰爭失敗促成了民族精神的覺醒,那麼抗戰精神則是在更高的層次、更廣的範圍、更新的內涵上實現了民族精神新的升華。在那個抗日救亡的悲壯時代,「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正是中華民族的心聲、脈動和氣勢!民族獨立與民主革命的時代坐標,造就抗戰精神的先進品格。民族精神是歷史與當代、繼承與豐富的統一。抗戰精神作為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產生的民族精神典範,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又是世界歷史進入新時代、中國歷史進入新時期的精神反映。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為尋求中國發展道路的先進中國人指明了新的方向、描繪出新的前景。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高舉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要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轉變為一個獨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國。這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歷史的主題和主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圖謀殖民奴役中國,是要中斷中國革命的進程,將中國歷史拉向倒退和黑暗。因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既是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民族戰爭的繼續,又是民族戰爭與革命戰爭的結合,是民主革命的組成與繼續,是進步與反動、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搏鬥。這就賦予了抗戰精神以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嶄新的進步意義,反帝反侵略與建立新中國是同一個進程,為民族生存而戰與為民主革命而戰是同一項任務。人民解放與救亡圖存的共同目標,造就抗戰精神的偉力根源。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是什麼力量能夠讓千千萬萬的莊稼漢、老百姓,捨生忘死、義無反顧,擔當起救國救亡的重大責任,投入到炮火連天、槍林彈雨中,用自己的血肉築成民族新的長城?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一個根本原因是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分離對立,人民群眾沒有動員起來。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統一起來,把不當亡國奴與人民民主統一起來,實現了全民總動員、全民總參戰,促進了民眾大聯合、民族大團結。這就決定了抗日戰爭最終的勝利,決定了抗戰精神的本質是愛國主義與人民利益的統一。在抗日戰爭中,人民將自己的前途、命運、期盼、利益緊緊地與抗戰勝利連在一起,將自己的熱血、性命、智慧、財物全部貢獻於抗戰事業之中,人民的理想、品德、意志、力量高度注入並塑造了抗戰精神,這就使得抗戰精神成為民族精神的新實現新飛躍新標高,使得抗戰精神堅強無比、力量無窮。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前,作了長期準備,其中包括了解分析中華民族的「國民性」,但他們沒有看到「國民性」的新變化,沒有看到近代以來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精神的覺悟、覺醒和聚變。工人先鋒與民族先鋒的雙重使命,造就抗戰精神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啟了20世紀以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我們黨從成立時起,就立志承擔起建立社會主義與實現民族復興的兩大任務,擔當起「兩個先鋒隊」的雙重使命。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革命戰爭的錘鍊,培育出了以實事求是、一心為民、英勇犧牲、敢於鬥爭、艱苦奮鬥等為內涵,以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為標識的中國共產黨精神。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我們黨又一次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兩個先鋒隊」的歷史責任,從勝利萬里長徵到重築萬里長城,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樣表現為將中國共產黨精神深深融入抗戰精神,參與鑄造抗戰精神,構成抗戰精神的核心。我們看到,共產黨人英勇抗戰的浩然正氣,正是抗戰精神的生動寫照;共產黨人全力抗戰的英雄壯舉,正是激勵民族抗戰精神的航標燈塔。可以說,抗戰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結晶,也是中國共產黨精神的結晶。三、我們萬眾一心 推進偉大復興70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歷史激蕩人心、照亮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標識,設計元素包含襯以長城圖案組成展現勝利的「V」字,意涵著長城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抗日戰爭的勝利以至民族偉大復興的極其重要意義。贏得抗日戰爭需要和依靠新的長城,實現民族復興同樣需要和依靠新的長城。今天,《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時時叩擊心扉,「我們萬眾一心」的呼喚每每引發深思。實現民族復興,需要物質力量的支持,更需要精神力量的驅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怎樣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築成民族新的長城,推進民族復興偉業,是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也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任務。始終保持憂患意識,確保國家總體安全。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深重的憂患意識,長城就是憂患意識的產物,抗戰精神則表明從歷史的憂患意識發展為現實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表現為安全意識,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前提和保證。西漢賈誼的《治安策》,憂國憂君涉及政權安全、政局安全、體制安全、邊防安全、糧食安全、禮治安全等,但無法與今天的安全領域之廣闊相比。新形勢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國家安全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國家安全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一個文恬武嬉、忘戰懈怠、自毀長城的民族是瀕臨危險境地的民族。甲午戰爭前夕,國家危在旦夕,滿朝文武卻迷戀於歌舞昇平,熱衷於為慈禧祝壽,留下百年國恥和軍恥,不能不引為鏡鑒。抗戰精神是全民族的憂患危機意識達到頂點的產物,由此全民皆兵、共築長城。軍隊與國家安全關係最為緊密,軍人對國家安全責任最為重大。總體國家安全觀,以緊迫的憂患意識、深厚的愛國情感、強烈的責任鞭策、深刻的安全理念,為我軍官兵注入了履行強軍使命、勇擔時代重任的強大精神動力,激勵我軍以對歷史負責、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的精神,自覺擔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責任,築牢中華民族新的長城。始終保持先鋒精神,帶領人民爬坡過坎。先鋒是人民的傑出代表和前驅楷模,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轉折關頭,先鋒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抗戰精神由抗戰先鋒奮力疾呼和忠實踐行,先鋒精神帶動萬眾鑄造了抗戰精神。和平建設時期沒有大量的流血犧牲,但時代仍然需要並呼喚先鋒精神。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鋒精神表現為使命擔當、為民造福、犧牲奉獻、開拓創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揚光大。當前,實現民族復興處於由大向強的關鍵期,全面深化改革處於破除障礙的攻堅期,國家經濟發展處於「三期疊加」的風險期,各種社會矛盾處於易發多發的凸顯期,建設法治國家處於現代治理的轉型期。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更加需要8700萬共產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站在推進偉大復興的第一線,在全面從嚴治黨中重整行裝再出發,更好發揮先鋒隊作用,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偉業,更要有走在群眾前列的時代先鋒,更要有擔當民族脊樑的先鋒精神。這就要求黨員幹部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始終保持先鋒精神,始終堅守精神高地,不放棄理想、不放鬆鬥志、不放縱私慾,展現共產黨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要讓廣大群眾從黨員幹部的模範事迹、先進行為、純潔品格中看到民族復興希望、增強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始終保持命運與共,凝聚萬眾追夢偉力。從一盤散沙到萬眾一心,從對立衝突到強大合力,依靠命運共同體的形成和命運共同體意識的建立,抗戰精神是全民族共同抗戰、團結抗戰、協力抗戰的凝結劑。國家與民眾命運與共,領導與群眾命運與共,軍隊與人民命運與共,是一個民族和國家不可戰勝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利益「最大公約數」不同於抗戰時期的民族共同利益,但中華民族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同樣是社會和諧、同舟共濟、互助互愛的精神支撐。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進利益關係、利益格局的調整,把利益分化轉變為利益共享,利益矛盾轉變為利益相容,利益衝突轉變為利益合作。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實現中國夢的總綱領,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築牢新的長城的基礎工程。「四個全面」是在籌劃實現民族復興的戰略目標,用「兩個實現」來展現發展前景和樹立共同理想,引領民族復興走上新的征程;是在強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動力機制,用銳意改革、破除藩籬障礙來轉變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是在夯實實現民族復興的制度基礎,用長治久安的法治之道來增強大眾信心和良好預期;是在造就實現民族復興的核心力量,用重振黨心來重鼓民心。我們有充分的自信:在包括抗戰精神在內的民族精神的激勵和推動下,我們萬眾一心,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者顏曉峰 單位: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為什麼漢服和滿語在已經沒有生存條件的情況下會再次"復興"?已經失斷的傳統有必要保護或繼承嗎?
※解決民族問題的最優解是完全同化嗎?為什麼?
※調研長鼓舞,對視瑤族文化。
※中國的英語翻譯從China更正為Zhongguo,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仇視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