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洪傳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布衣水心

   在幾年前,我在博客中曾簡單寫過「洪傳太極拳的由來及特點」一文。每每有看過這篇文章的友好問及:「洪公所傳授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而今你卻稱其為「洪傳太極拳法」與世傳其他陳式太極拳法又有何不同之處呢?」我均可大概言之。但,總感覺有些不盡人意之處。反正也是為了相互學習、溝通,在此交流一下心得體會也不無益處。就算做我個人的「體會與漫談」吧!

   其一、所有套路中的動作,在攻、防運用中怎樣合理,在套路中就怎樣練習。去除了只是好看而不好用的花架子、空架子。整個套路組合在不失傳統的基礎上,體現了無處不做到「化發合一」的思想。武術本身有防身禦敵和不違背科學的健身效果。太極拳和其他各門派武術一樣,為了滿足人們在各個層面的需求,充分顯現了除去防身禦敵以外的許多優勢。如:「天人合一」的文化內涵深度、「翩若驚鴻」的藝術觀賞效果、「套路布局」的合理安排……,故而,才取得了「少林寺」電影演出以後,人人都想學習中國「功夫」的全球性熱潮。其實這僅是武術在攻防實用動作之外「藝術表演」效果對人們產生的影響效力。從這一點來講,人們叫她「舞術」並非「武術」,儘管有些偏激,也不無道理。但就打打殺殺的攻防動作,沒有絲毫藝術創新的感染力,想讓傳統武術登上大雅之堂(上層建築,藝術、科學之類的東西),幾千年流傳至今而不衰,那又怎麼可能呢?所以歷代武學大家,在武學的「技擊實用性」和「觀賞藝術性」的結合方面,做出很多努力。在這方面,江湖、舞台藝人、門派的林立……功不可沒!可武術的本身價值也因此削弱了許多,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我曾經讀過田克先生寫的《現代武學和合律》一書,他把武學歸結為「精神的和合律」「力的傳導律」「運動的三圓律」三個方面的學問,很有見地……可亦不免遺憾,不能夠全方位的體現武術「健身養性」「藝術觀賞」「防身禦敵」價值,更難融於社會和談其今後的如何發展。武術界的先賢,用畢生精力為後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東西,經典譜集、優秀傳統套路……是太極拳文化流傳至今不變的法規和依據。所以我說:「山也還是那座山,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洪均生先生所傳的太極拳法,就是在「攻防實用」「觀賞藝術」「遵循傳統」「不失理法」……沒有一個動作是沒有用的優秀典範之作。比如:「金剛搗碓」共七個動作組成。1、嚴格的起右手接對方右手腕;起左手粘貼對方肘部上方,達到控制對方小臂的目的。2、順勢轉身含胸,用雙手纏法化其對方右手攻勢。3、右手逆纏上開正手圈;左手順纏上收反手圈,進步側引使對方拳打、肘擊均落於空處。4、身體摺疊左轉,左手逆纏下開;右手順纏下收化其對方肩靠,連隨完成擠按對方的目的。5、左轉化掉對方按勢,抱纏控制對方關節。6、摺疊右轉身體,加大對關節的控制,提膝攻其對方襠部。7、左轉落足,周身和合捩其對方左臂,傷其對方腳面。又如:「攔擦衣」共五個動作、「白鶴亮翅」共兩個動作、「摟膝拗步」共五個動作、「初收」、「再收」……無有例外者也!

   對武學研究者,無不熟知「以假修真」「以真修真」的教學道理,故而,要求練習時要做到「無人若有人」;對敵時要做到「有人若無人」的精神狀態。洪公均生先生所傳《陳式太極實用拳法》一路、二路拳法近兩百餘個動作,無不嚴格到尺、寸、分、毫不差的地步,「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高級武學境界,理法精妙至極矣!

   其二,眼法在整個套路中要求專註進擊方向(對方所在方向),不隨手的動作而動作。克服了眼中只有手而失去關注對手的弊病。首次提出眼睛的順、逆纏法。眼球轉動方向與身體轉動方向一致,則為眼的「順纏」;眼球轉動方向與身體旋轉的方向相反,則為眼的「逆纏」。這一提法,是前無古人的。更有甚者,在武術套路的表演、比賽中,眼神如果不隨主要手變化就要判為扣分處理,要求練者「眼到手到,手眼相隨」。比如:簡單的穿手亮掌動作,目光先視向穿出手,隨即視向另一手迴環亮掌,否則判其「手法與眼神不合」。這一應敵和單獨練習的脫節,在洪公所傳太極拳法中得到糾正,克服了練武過程中,眼中只有手,而沒有人的弊病。並且使眼球真正參入複雜的「纏絲運動」,體現了「一身無處不太極」的準確、嚴格。試想,我們在頭部轉動,而眼睛隨著轉動,而不是視向固定目標的情況下,眼球並沒有自身的運動。另外,如眼睛不是看向進擊目標的話,周身纏絲必然不能完整完成,正向擰毛巾一樣,兩頭不固定,是無法完成纖維拉長,截面積縮小的效果的。

   以《陳式太極實用拳法》上、中、下三次「雲手」動作的完成為例,眼睛要求一直平視向身體的左側(前進方向亦是進攻目標方向),並無眼神的前後轉換要求。又以兩次「倒卷肱」動作的完成為例,退步過程中,眼睛要求一直平視前方假想之敵。另有更多動作,均與其他教授太極拳者不同。洪公強調:「因為眼是傳達信號的器官,又是指揮全身動作的先行,所以眼睛必須注意目標所在,然後身、步、手隨之運動。應該怎樣變換身法、手法的方向,莫不以眼所注視的方向為準。」

   其三,洪傳太極拳的練習,提出身體只有自轉沒有公轉的要求。身體重心的移動只是在自己做到隨遇平衡的前題下,隨步法的變換而變換位置,決不可使其搖來晃去,曲解纏絲的原理。提出身體左右的最大轉角不可超越45度,四肢要求加大自轉減少公轉。根據太極拳「立於平準,活似車輪」旳身法要求和地球在宇宙間平穩運轉的道理,洪公說:「陳式太極拳練習者的重心應當在小腹——丹田,除了身體隨步法進、退、左、右的轉換外,要求重心的穩定,身體各部的隨遇平衡,通過兩膝的提落纏絲,完成身體圍繞重心旋轉的纏絲運動。絕不是當今有些練習者,把身體的搖來晃去,當成纏絲勁的追求。明確告誡練習者,步法不動的情況下,軀體不可能有公轉。」

   在這裡,我並不是評論哪家太極拳的優劣,只是談其特點和風格的不同而已。流傳至今陳式太極拳相互比較就可以看到,洪均生先生所傳的太極拳風格,確實具備練起來纏法精細,身體不亂晃、亂擺動的特點。這一點,尤其在推手練習中優勢盡以顯現。練習者每每與對方搭手的位置做到零點轉換,使支點穩定而不丟不頂,沾粘合理,得機得勢勝算便在手矣!智者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可見在纏絲和槓桿力學研究中,支點穩固的重要所在。練習太極拳者的隨意晃動,正是違背了這一基本原理,盡失了自己應有的支點優勢,愈練愈偏矣!經典拳論:「太極拳進則生,退則死,寧讓一寸進,不讓一寸退」之句,讓我在推手練習中,困惑了許多年,「捨己從人」本身沒有錯,可盲目的隨人走化,往往越走越背,成了取敗之道。直到隨洪公學拳後,才明白了身體只有「自轉」沒有「公轉」,推手雙方接觸點,「零」的轉換「不丟不頂」是「得機得勢「的關鍵。另外所談身體的最大轉角不可超越45度的嚴格要求,保證了接化勁的「無過與不及」的要求,控制了「不丟、不頂」的精確尺度,把握動靜之機勢。例如:「攔擦衣」此式共五個動作,包括轉身掤化;右手採、按;進步靠法;右臂擠法;雙手擠法。「六封四閉」一式也是五個動作的組合,包括右手轉掤法;單引小採法;定式順纏捋法;轉身捩法;進步雙按法。此除去進步動作,都是在身體自轉的情況下完成。絕不可以身體前俯後仰,頂抗搖擺。

   其四,步法要求「不丁不八,前虛後實;進必塌碾,腰襠抽換」。並詳細規範兩腿順逆纏絲時,兩膝鶴頂穴按足踵方向作到下塌外碾,提落有度。許多年前有練習多年太極拳的好朋友談起我練的洪傳太極拳他說:「說實在的,你們這種前虛後實、進步不進身的步法要求,我連進步子都做不了呀!真的很難!」鑒於此,我在傳授洪傳太極拳時,進退步法教學是教在前面必修的基本功法,否則,真的邁不了步子。洪公所傳太極拳,為了避免雙重,前腳永遠虛著兩分勁,與其他太極拳練習者均有不同。所有練習武術有素者,都明白,「行門過步,動手見招」雙方步法,採取「前虛後實」的步法,幾乎無有例外者。誰也不會把實腿和身體重心放在前腳上,那樣對於進步靈動十分不利。可,我們都可以看到,許多套路練習、編排時沒有顧忌這方面,就以太極拳套路練習為例,後腿蹬勁,前腳實落一類的動作很多,很多,不是嗎?洪公所傳太極拳就在這方面做到了突破。前足虛,後足實,四六分開,不丁不八,兩膝提落,纏絲進退。通過正確的教學、練習,達到周身沉穩而不滯重,輕靈而不漂浮之效果。絕不許雙膝左右擺動,如此才能保證周身的完整一氣、纏法嚴格,內外通順。保證了在實戰迎敵過程中,進步靈動,佔盡先機。前發後塌,虛實分明,得發力渾厚和透靶能連的玄妙效果。如:擠勢、按勢、順攔肘勢、中平掩手拳(惡毒拳)、白猿獻果……都是前發後塌重心偏於後足。

   另,這種步法的正確練習,使練太極拳者不用擔心膝關節傷損矣!有言:「太極拳越到高深階段,虛實倒換越是微乎其微。」我深信不疑,那可能已達到外形已不見相的階段,「襠勁暗換人不知」暫不去談了。

   其五,腕平、腰直、襠圓,尾骨有後翻之意。用內在精神氣、外在手眼身的無處不和協,確保了周身氣脈圓通、立身的中正安舒。腕平,氣血才可通達順暢;腰直,才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周身完整一氣;襠圓,方可圓活自如,順應八面;尾閭後翻之意,保證了三關三丹通暢無阻,力由脊發隨意。洪公當年跟我講:「只有尾骨稍有點後翻的意思,才能保證腹部不形成折線,小腹往下自然成小斜面,『氣』才能順利通達,前走『三丹』,後過『三關』。有的太極拳要求,尾骨向前翻,發科公不是這樣教的。觀察兩腿腹股溝處筋的鬆緊適度,就知道,對,還是不對了。」

   洪傳太極拳要求任何手法「手腕要放平」,包括勾手動作。其他練習者,要求勾手時,五指捏攏,手腕屈曲。而獨洪公告訴我們,手腕要放平,否則氣血阻於腕部,纏法不能完整傳導至稍節「指尖」。如:「單鞭」動作的右勾手;「摟膝拗步」動作的左勾手,其他動作更是以這樣要求為準則。

   太極拳雖屬傳統體育項目,而理精法密,具有完美的藝術形式,又是修身養性增強體質和防身禦敵的最佳方法之一。學者應在鍛煉中,從嚴從難,細找規律。洪公反覆跟學生強調:「拳品高低,實以人品為準。」 「拳雖小技,能強身體。眼身步手,規矩莫失。 動靜開合,剛柔曲直。螺旋協調,對立統一。」

   其六,對單手圈練法的嚴格規範和對自轉、公轉的提出是前無古人的。關於手的運行,他明確提出,出手時,手領肘,肘領肩轉出;收手時,肩領肘,肘領手收回,細化了古人:「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 之說。這一技法的嚴格準確練習,使拳譜云:「退圈容易,進圈難」「筋骨松,皮肉攻,節節貫穿,虛靈在中」,落到了實處。作為太極拳練習的幾種觀念我認為都無可厚非。前一段時日,有人在網上評論「關於閆芳的偽太極推手」一事,我倒認為她們只是為了高興,得到精神方面的滿足需求,在不去損害別人為前提的情況下,又有何不可呢?當她們慢慢失去興趣後,也就不去繼續玩了,也沒人跟她玩了。另外,有很大一個人群只是抱著一種「動則五穀得消,但不宜過勞」的概念,又不想把自己搞的太累,那就只練練簡單的太極拳動作,活動一下身體就好,大家一起聽著音樂,喊著口令,身體狀況得到了改善,其樂融融不也是一種享受嗎?再有,把比賽,拿金牌做為目的,在動作規範,布局合理,精神飽滿上下功夫,心裡得到極大的滿足,不是也很好嗎?只是,要把太極拳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來繼承,作為高深的武學來研究,那就另當別論了。那就需要去研究不去推、不去拉、不去壓、不去撥,不去用力的太極拳智慧,去研究「粘、黏、連、隨,捨己從人、不頂不抗、步隨身換……」進退纏繞運動的方法了。要研究古聖的典籍,要明師「口傳心授」,要持之以恆,真的好難、好難!!

   在套路中,以「雲手」為例,是周身協調纏繞,完成進步動作和手臂雙正手圈的組合;「摟膝拗步」是周身協調纏繞,手臂雙反手圈的組合。「出手不出肘,收肘不收手」正體現太極拳的「行氣如九曲之珠,無往而不利」的節節貫穿和「打即是化,化即是打」的矛盾統一的道理。

   其七,太極拳套路和推手練習,要求兩手臂在運動過程中,不管向前、向後運轉接化,指尖始終指向對方咽喉的方向。確保手臂「掤勁」不丟,周身得機得勢。並可使來勁巧妙返還彼身,奪其機勢。很多年前,有一位練習太極拳老者,悄悄的跟我說:「過去練楊式拳的衣服袖子很長,往往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裡面的手型,要求屈腕成圓,像個雀尾巴,手心斜向裡面完成「攬雀尾」動作的『掤』手,這是不傳之秘呀!」我且不想評論其說法對否?但,卻從洪公所談中,得到很深的啟示。洪公所傳太極拳法要求「練法即是用法」,是怎麼用就怎麼練,絕無不同之處。指尖始終指向對方咽喉方向,完全與「發勁需沉著松靜專註一方」的拳理一致,指向打點準確,化勁過程中不丟勁的感覺十分良好。太極拳推手中「化打合一處處顯,處處合一世少見」就是告訴我們太極拳高深功夫體現在「打即是化,化即是打」,彼不動我絕不先動,彼若動我必先至的道理,我的意識早就佔盡先機矣!切記,向心力是攻敵必取的地帶;切線方向離心力是化敵發放的樞機。洪傳太極拳的「纏絲勁」既是「內勁」也叫「掤勁」也!之妙、之精細,只可體會而不可言也!

   其八,對於「雙重」之病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虛實互為其根,全虛全實為雙重」。指出一身無處不虛實,周身以丹田為中心的纏繞是三百六十度乘三百六十度的旋轉,兩膝的提落,虛實的暗換十分重要。「纏法者,周身兩大纏。左腳至右手,左手至右腳一出一進。」眼球、身體、四肢乃至微小至每一個手指,都在纏繞和節節貫穿的內勁轉換中,完成陰陽互為其根的變化。洪公論:「雙重者,手足實,手化慢,足轉滯,重心偏,招必失,陳拳法,前足虛,襠松沉,後足實。」處處保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不可出現上下、前後、左右、內外,全實、全虛的狀態。糾正了一些人說:「『雙重』是指,重心在兩腿之間」和「雙重是指,兩人推手時出現頂牛現象」的種種說法。太極拳之所難者,周身全方位的精確配合也。

   其九,首先提出身體的「隨遇平衡」的道理。大自然中一切物體都在不斷的運動中,動是永恆的,靜卻是相對而言的。整個宇宙萬物,就是在這永恆的動中,保持著彼此相對的平衡關係。談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談人和天、地和大自然的平衡和諧關係。「春種、夏長、秋收、冬藏」,人要和其四時,來養存生息;地球自轉一周是一晝夜,繞太陽公轉一周是一年,來和其「道」。太極拳「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後天學力而有為也!」簡單看來,就是那麼動一動,靜一靜而已!可談來「動靜之機,陰陽之母。」這個所談到的「機」卻絕非簡單的事情。以對方來力按我化解為例,什麼時候該動,什麼時候該靜;該動多少,動多則丟,動少則頂,做到「不頂不丟,無過不及,恰到好處。」可真難!不是嗎?「立如枰准,活似車輪。」也就是身體一轉而已,可怎麼轉,轉動多少,才能得機得勢,佔盡先機,可真叫高深。洪公用畫龍點睛之筆,一語道破了,在「百會」虛領;立身「中正安舒」的前提下,「兩腎上下翻,尾骨在中間」「一寸不多給,一寸不少給,多則丟,少則頂」的隨遇平衡,超立體旋轉纏法的奧秘。此理法是「得機得勢」「偏沉則隨」理論的詳細解讀;是「動手發放」、「內勁轉換」、「能量蓄髮」、「太極十三勢」動作落在實處的根本保證。

   其十,動作小巧緊湊,不顯於形。洪公單手圈一般上手不高於下頜;下手不低於肚臍。如:「雲手」「倒卷肱」「白鶴亮翅」「摟膝拗步」……均無例外者。「不顯於形」在武術套路練習,乃至散手練習中,規定虛步前腳足尖點地,足跟翹起,太極拳套路練習中,也無列外。而洪均生先生所教太極拳的虛步(亦稱釣魚步)要求前面腳後根不必翹起,平放即可。越發體現「道法自然」之妙矣!

   以上幾點淺見,限於個人水平,想說明白「洪傳太極拳」的風格特點、完滿一代宗師形象,我深知是遠遠不夠的,很是慚愧。恩師洪均生先生學貫古今、知識淵博、功底深厚、武德高尚、極具創新精神,所傳太極拳法已在全國乃至世界廣為傳播,顯示它強大的生命力。越來越多的人們從學練中領悟了傳統太極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獲得強健體魄、藝術品位、道德修養境界的升華,這該是多麼讓人感到欣慰的好事啊!

  

   附:若將傳世太極拳各家近百篇拳譜,綜合以細研究;能代表太極拳全部綱領者,當推《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心解》二篇。其《太極拳論》系用於推手,《十三勢行功心解》用於走架子無所異言,此二篇可以完全包括太極拳全部運用之精神。早已流傳於世,近代太極拳家莫不知而採用之。亦可說此拳能遺留至今,而不為他拳種所同化,多賴此二篇作中流砥柱。……故而,各家太極拳練習者,不必拘泥與哪家哪派,只要喜歡從那家入手均可以得其正道而求之!最重要者,得明師而指點,沿正道而上下求索不息,是重中之重也!此既是我名其為「洪傳太極拳」之深意,至於「門,派」是世人認可,隨著時間自然俗成的事情,我們只想區別和表示永不忘師恩的深深敬意而已!僅此!

                   

                        


推薦閱讀:

陳氏小架太極拳一層架初解
李天金是連續多年的太極拳冠軍,太極拳是什麼?
陳式太極拳 教你熟練掌握太極拳的走勁與對拉(1)
陳式太極拳意解(一路)
陳氏太極拳的「內氣」表現及練習方法

TAG:風格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