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3》
前言 每天學點佛智慧
你問佛:你不賜予我別人那樣沉魚落雁的美貌、腰纏萬貫的財富,為何這樣不公?
佛曰:你怎不知,那些只是曇花一現的東西,是用來蒙蔽本真的障礙物。沒有什麼可以抵一顆純靜仁厚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人,可偏偏有人對它不屑一顧。
你又問:為何世間要有如此多的遺憾?
佛曰:塵世原本就是一個娑婆世界。娑婆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快樂,你也無法感受幸福。
你再問:我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害怕不能把握,我要怎麼做?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緣還是劫!
你似有所悟,問:我要如何才能如佛一般睿智?
佛曰: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在迷的佛。我也曾如你般單純天真……人在旅途,最怕疲於奔命、最怕苦海無邊、最怕茫然若失、最怕無所虔誠。
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壓力和不如意,已經讓我們無法閑適、安靜下來,在某個夜深人靜的時刻,坐在窗前靜靜地面對自己、閱讀自己。在塵世的紛繁喧鬧中,我們嚮往、追逐的東西太多,卻往往唯獨忘記我們自身,忘了我們生命的本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沒有什麼真正屬於我們。只有一樣例外,那就是我們的心靈。茫茫塵世,形形色色,唯有心靈明凈,才能除卻煩惱痛苦,才能看破,才能感悟,才能使生命得以雋永,生活得以適意。
佛說:我是一切根源,一切根源在我。佛的世界是心靈寄居的家園,是領悟萬法自然。與佛結緣,當你感到厭倦塵世喧囂的時候,佛會讓茫然的心靈安寧;當你覺得疲於紛擾煩躁的時候,佛會讓一股清泉流入心間。佛是一種解脫的智慧,一種尋覓適意人生的心境,佛以非凡的智慧道出超脫,點破塵世迷障,以睿智的機鋒指明方向,給世人以啟示。
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在滾滾紅塵中保持一顆明凈安寧的心,用一顆佛心來面對生活,那麼你就會領悟到人生的真諦。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能否與佛結緣,在乎於一心之間。
在俗世紛擾之餘,讓我們找一個可以使自己安靜下來的時間,靜靜地品讀書中的每一個禪意故事吧。讓我們從每一個故事中都能收穫一分智慧,獲得一點感悟,用佛的智慧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去尋覓那永恆的美好和幸福!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
心安得自在,放下是解脫禪宗經常有這樣一個詞:放下。所謂的放下,就是指丟掉,放下所有。禪宗認為,人之所以會煩惱叢生,痛苦不迭,往往是因為個人對外物的追求沒有止境,心有繁雜記掛。因此,要想使自己的心境安定、澄明起來,就要學會放下。當一個人可以放下一切的時候,他自然能夠逍遙自在,快樂無窮。
要放下這些,真是比登天還難的一件事。有的人追求權力,他就放不下權力;有了金錢,就放不下金錢;有了美名,就放不下美名;有了愛情,就放不下愛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不禁試問,「放下」兩個字,世上能有幾個人真正參透呢?也許你會說:「我又不是佛,我怎麼能放下所有呢?」的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完全不受外在物質的影響是不現實的。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要想獲得快樂閑適,就必須要依靠內心世界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質是次要的。對於這一點不難理解,物質豐富的生活並不一定快樂,貧窮的日子也未必就沒有幸福。
由此看來,生活中平凡如你我的人們,忙於追逐財富,忙於鉤心鬥角,結果往往是生活條件好了,內心卻愈發的覺得空虛、覺得壓抑、覺得茫然。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又何談快樂與幸福?相反,假如我們以自己的內心世界為主要目標去追求,並由此獲得自在的話,那麼即使受到外物的干擾與刺激也不會產生多少痛苦。而且,自然而然的,人生之路就會充滿幸福與快樂。而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安詳自在,那麼不管外在的物質多麼美麗漂亮,也會感到索然無味。只有我們的內心已然悠閑自得,那麼對於外在的物質品位自然會去留無意,逍遙隨性,怡然自得。也就是說,物質財富不是我們需要棄絕的東西,迷惑我們的不是現象本身,而是我們對於現象的執著。實際上,我們對於生命的所有感受,大多數都是不正確的。因為不正確,才使得我們內心不安,使得我們生活得矛盾、無奈、慌亂、痛苦、茫然。由此看來,只有學會「放下」,我們才能讓自己輕鬆、讓自己快樂、讓自己心靈純凈、獲得幸福。
doZoom() -->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2)
∷禪心小築∷
佛界有名的凈慧大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學佛幾十年,我對佛理的參悟只有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所謂的放下,就是要去除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讓自己的內心具備一種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的態度。
忘掉肩上的擔子
身處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面對繁雜、忙碌與紛爭,人們常會感到「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可見,置身於社會之中,肩膀上的擔子似乎是無法也不能逃避的。但是,面對沉重的負擔,面對種種的壓力,如果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我開脫,到頭來往往是越來越累,不堪重負;而如果學會忘掉壓力,則能輕裝上陣,向目標一點點邁進。
∷藏經閣∷
被稱為韓國禪宗一代宗師的鏡虛禪師帶著剛出家不久的弟子滿空雲遊四方,滿空對於長期在外行走,感到很不習慣,總說太累了。
一路上,滿空不是嫌行囊太重,就是嫌行路太多,時不常跟師傅說想找個地方歇歇腳。而鏡虛禪師卻總是說:「再走一會兒吧,再走一會兒吧。」可是,滿空發現這個「一會兒」有點太長了,半天的時間都過去了,也不見鏡虛禪師要停下來的意思,不但如此,鏡虛禪師還越走越快,只累得跟著後面的滿空氣喘吁吁。
兩個人繼續前行,在走完好長一段山路後,進到一個村莊里,滿空認為這時候師傅該同意休息一下了吧,於是就說:「師父,咱們在這裡休息一下吧?再走我都要累壞了。」 正在此時,一個年輕少婦迎面走來,鏡虛禪師連忙跑過去,抓住了那個少婦的雙手。少婦嚇壞了,尖聲大叫:「救命啊!老和尚非禮啦!」
少婦的家人和鄰居聽到聲音,都匆匆忙忙趕了出來,一見這種情況,都非常生氣,有身強力壯的年輕男人雙手握緊了拳頭,沖著鏡虛禪師奔來。鏡虛禪師見勢不妙,趕緊鬆手,撒腿就跑。在一旁的滿空也被嚇壞了,背起行囊跟在師父後邊,飛也似的跑了起來。
師徒倆一路狂奔,一秒鐘都沒敢停,一直跑了好遠一段山路。
疲勞至極的師徒二人見沒人追來,這才一屁股坐下來休息。
滿空定了定神,穩了穩情緒,語氣裡帶著埋怨地說道:「師父,沒想到您竟會做出這樣的事情。讓您當我的師傅,我還怎麼參禪悟道嗎?我還是回家算了。」
可是,令滿空沒想到的是,鏡虛禪師聽了不僅沒有生氣,還嘿嘿地笑著問滿空:「現在,你背上背的東西還重嗎?」
滿空回頭一看,頓時明白了師父的用意。
∷浮世相∷ 我們每個人的肩上和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擔子。我們的肩膀無論是否寬厚,都需要我們扛起行囊,挺直腰板;而我們心裡的擔子,卻只有放下才會是一種解脫。
每日的工作繁忙使或許使你肩上的擔子日趨加重,如果你仍然能夠樂在其中,每每看到問題的解決會欣慰和欣喜,認為這是證明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顯然,這種擔子可以激勵你,讓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而如果面對任務,面對壓力,心理上始終放不下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在問題沒有解決之前,你先垮掉,因為你的心理已經沒有支撐下去的力量了。由此看來,為了能夠將我們肩上的責任擔負到底,那麼心裡就要學會放下這一重擔,只有心理上放鬆了,才能有更清醒的頭腦、更清晰的思路和更富有行動力的堅定信念跨越障礙,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當然,身為現代社會的每個人幾乎都肩負著一定的責任,大到為國家為社會,小到為家庭為公司為自己。在這種長期和壓力共存的狀態下,如果心裡始終裝著壓力而無法放下的話,那麼就容易對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要想身體健康,除了保證科學飲食起居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有效地排解壓力。在同樣的壓力下,有的人能夠從容不迫,保持樂觀的心態,有的人則驚慌失措,惶惶不可終日。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反差,並不是天性使然,而是各人緩解壓力的能力不同。近年來,隨著職場上競爭越來越大,公司把裁員作為提升業績的主要手段,有的公司經常裁員,使職員們長期處於一種不知道哪天被裁掉的心理壓力下。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長年累月不愉快、緊張、抑鬱甚至自殺,有的人則能泰然處之,把心態放寬。這就是減壓能力的區別。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3)
doZoom() -->
可見,要想忘掉肩上的重擔,必須學會在精神上尋求超脫。在此,我們為讀者朋友推薦幾種方法,當你心理不堪重負的時候,不妨長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吐出來,連續做幾遍,精神就會感覺好多了。其實這種深呼吸的方法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個最常用的、也是最簡易的消除心理壓力和放鬆的辦法;此外,在感覺煩了、累了的時候,不妨乾脆放下手中的一切,蓋上被子埋頭睡一覺,醒來以後隨著身體狀態的恢復,你的精神也會變得飽滿,心情也會變得舒暢。另外,還有看喜劇電影、讀幽默讀物、聽相聲小品,甚至看動畫片等,讓自己能開心地笑一笑,都是幫助你忘掉重擔的好方法。
總之,在壓力面前,我們首先做的就是不能逃避。從好的方面講,屬於你的終歸是你的。從壞的方面看,出來混的終歸要還的。對任何人而言,雖然都不喜歡壓力,可多數壓力都是躲不掉的,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就好比俠客行走在江湖上,有著自己無法推卸的責任,有無法細數的坎坷,還有無法預知的的恩怨情仇。因此,我們只有去迎接壓力而不能讓壓力壓垮。也可以說,人生就像是趕考,卷面的問題你必須回答。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心理上要卸下包袱,只有這樣才能化壓力為動力,輕鬆迎接挑戰。
∷禪心小築∷
當我們在人生旅途上艱難跋涉的時候,即使手裡只握著一顆小小的石子,時間久了也會覺得沉重無比,而假如我們能夠在此過程中換一換思路,看一看路邊的風景,旅途就會輕鬆很多。所以,當我們身有負擔時,不妨轉移一下注意力,讓自己的身心更加輕鬆。
∷藏經閣∷
在終南山中修行達三十年之久的明雲禪師平靜淡泊,興趣高雅。他不但喜歡參禪悟道,還喜愛花草樹木,其中尤以蘭花為甚。在他所修行的寺廟中,前庭後院都栽滿了種類繁多的蘭花,這些蘭花全是老禪師多年積聚得來的。茶餘飯後、講經說法之餘,他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愛的蘭花。弟子們都說,蘭花就是明雲禪師的命根子。
這一天,明雲禪師下山去辦事情,出發前當然忘不了囑託弟子照看他的蘭花。弟子痛快地答應,他們一盆一盆地認真澆水,照顧得非常細心。待最後要澆那盆蘭花中的珍品——君子蘭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這可是師父的最愛啊!可是,接下來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澆了一上午而感到勞累,還是由於澆這盆花而無比緊張,總之手不聽使喚了,水壺就從手裡滑下來,正好砸到花盆上。霎時間,花架倒了,整架的蘭花也都摔在了地上。弟子頓時嚇出一身冷汗,愣在那裡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心想:師父回來看到這番景象,肯定會大發雷霆!弟子越想越害怕。
傍晚十分,明雲禪師從外面回來了,當他知道了蘭花被弄壞這件事後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平心靜氣地安慰那位「惹事」的弟子說:「我之所以栽種蘭花,為的是修身養性,並且也為了美化寺院環境,並不是為了生氣才種的啊!世間之事一切都是無常的,不要執著於心愛的事物而難以割捨,那不是修禪者的秉性!」
聽完師父的一番話,弟子的心這才放進肚子里;同時,他對師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修行也更加認真起來。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4)
∷浮世相∷
「無所住而生其心」看起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但是做起來卻並不容易。試問,我們身體上的重擔,心靈上的壓力,又何止一個小小的「花盆」呢?但是如果無法放下這些,我們就會活得十分艱苦。因而,在五彩繽紛的社會裡,只有學會放下才可以使我們的心靈獲得解脫,讓自己活得洒脫。
毋庸置疑,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難做到的就是放下了,自己喜愛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愛的也放不下。因此,愛憎之念常常霸佔住我們的心房,哪裡還能快樂自主呢?
而上述故事中的明雲禪師卻並非如此,他做到了無所住而生其心,正是這樣一位清心的人,才會說出「不為生氣才種花」這樣聽起來平平淡淡,但又有著偉大啟示的話。
另一位叫做智尚的禪師曾經這樣說過:「一個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諸行動時,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卻很難。」下面我們就從一些富有禪味的言語中體會如何「放得下」。
能否放下我們的「情」?情是人世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了。凡是陷入感情糾葛的人,往往會失去理智,剪不斷,理還亂。任誰要是能在情方面做到放得下,那可稱作是理智的「放」了。
能否放下我們的「財」?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寫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如此看來,在「財」方面放得下,不可謂不瀟洒了。
能否放下我們的「名」?有統計顯示,那些有著高智商、善於思維的人,患心理障礙的比率相對較高。這多是因為這些人都有著爭強好勝的心理,對名看得過重,有的甚至視「名」如命,為此累得死去活來。倘然能對「名」放得下,真可稱得上是超脫的「放」了。
能否放下我們的「憂」?現實生活中令人憂愁、焦慮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詞人李清照所說的:「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若能對憂愁放得下,那就可稱是幸福的「放」,因為沒有憂愁的確是一種幸福。
既然「放下」有如此之妙,那麼我們一起來學會並運用它吧。「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帶著這樣的心境讓我們的內心「無所住」,我們的心理彈性必將因此而更為強韌,我們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愉悅也必將更多,更美。
∷禪心小築∷
「無所住」,就是要清除掉內心一切不合理的成見、情緒和對善惡、愛憎的執著。「無所住而生其心」,實際上就是清心,只有清心的人才總會表現得如同故事中的明雲禪師那般寬容,那樣單純,那麼恬淡從容。
學會笑看人生人生,就像是一杯香濃的咖啡,開始會有些苦澀,但慢慢品味總會苦盡甘來;人生,就像上一艘漂流著的小船,或許開始會迷失方向,但只要堅持一下總會漂回海岸;人生,就像是一個不倒翁,開始總會搖搖晃晃,但卻始終能夠笑對人生。
可以說,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在孤獨時細細品味,在逆境時不放棄努力,在飄搖時始終快樂,那麼我們就能夠練就快樂的本領,我們也就擁有了享受人生、笑看人生的胸懷和能力。
∷藏經閣∷
一位到山下辦事的禪師,在路上行走時看到一位老太太在一個角落裡小聲哭泣,邊哭邊擦眼淚。於是禪師走過去詢問:「老人家,什麼事情讓你哭得這麼傷心呀?」這位老太太說:「哎,禪師你有所不知啊。這一輩子,我就生了兩個女兒,她們現在都已經嫁人了。可是這倆女兒一個嫁給了賣傘的,一個嫁給了賣鞋的。晴天的時候,我就擔心賣傘的女兒的傘賣不出去;雨天的時候,就不會有顧客去買另一個女兒的鞋。我一想到這裡就傷心難受啊!」
禪師說:「原來是這樣啊。你不妨這樣想,下雨了,我一個女兒的傘肯定好賣了!天氣好了,我另一個女兒的鞋子賣得好了!如果這樣想,不管是雨天還是晴天,是不是都會認為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呀!」
聽完禪師的話,老太太覺得很有道理。從此愛哭的她再也不哭了,無論晴天還是雨天都很開心。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5)
∷浮世相∷ 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過,生命本身就是一團慾望,當慾望不能滿足的時候,生命便痛苦,當慾望滿足後,卻又感到無聊。雖然我們未必會認同慾望滿足後便無聊的說法,但對於在沒能滿足慾望之前的痛苦卻是人所共有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現實中的我們很少去想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而總是竭盡全力去追尋自己還沒有的東西,總認為在那些沒有的東西里才有幸福和快樂在等著自己,只是在追尋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眼下的快樂。
《內經》有言:「老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少一分慾望便多一分快樂。遺憾的是,在順境面前,人們的感覺往往非常遲鈍,而當痛苦來臨,憂慮增多,恐懼增強,人們就變得非常敏感。例如,當你平安無事、無病無災時,對周圍毫無感覺;反之,當健康一旦喪失,其感覺就會十分強烈。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日光、空氣、水,可是我們並不特別關注和揣摩它們存在的意義,可是一旦失去它們,哪怕其中的一個,人就會感覺痛苦非常。如此來看,我們生活的所謂幸福,常常是一些我們最不能感覺到的事情。
此外,我們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有很多。樂觀的人,總是開開心心的,內心充滿愉悅和滿足;悲觀的人,經常悲悲切切,內心充滿煩惱與苦悶。其實,形成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差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於人們觀察生活的角度不同。對此,英國偉大的劇作家蕭伯納有一個比較形象的比喻。他說,假如桌上有半瓶酒,有人高喊 「太好了,還有半瓶」!無疑,這是一個樂觀的人,而有的人則不是這樣,他們會惋惜地感嘆:「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顯然,這是一個悲觀者,他看到的是半個空瓶子。酒本無多少,瓶子也並無不同,可是僅僅是由於觀察它的角度不同,便有了樂觀與悲觀之分,這足以說明從什麼角度來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是多麼重要。
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之一世,在看似平坦之人生旅途中荊棘叢生。挫折之於人,猶如狂風之於陋屋,巨浪之於孤舟。只是,令我們不得而知的是,百世滄桑,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氣消沉;人世千年,有多少心胸狹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萬古曠世,有多少內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於萬劫不復之深淵?
穿行於忙碌世事中的我們,面對挫折,我們不應把痛苦放大,而應直面人生。歷史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不乏英才豪傑。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他卻能達人知命,笑看人生,留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佳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道出了詩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順的挫折後拂袖而去,遍訪名山的瀟洒,「長安市上酒家眠」,終於成就了他千古飄逸的浪漫情懷;中國共產黨在遭遇重重挫折之後,終於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因此說,面對挫折,永不言敗,理當成為我們的勵志名言。
讓我們學會笑看人生風雨路,直面長路漫漫幾度寒,不管晨風暮雨,無論春秋幾度,抑或悲歡離合,都付笑談中……
∷禪心小築∷ 悲觀的人說:「歲月易逝,恐美人遲暮,芳草零落。」但樂觀的人說:「歲月極美,在於它的必將流逝。春花、夏日、秋霜、冬日。」愛情難久,怕時間一長,相愛的人變心,但樂觀的人說:「為與你結一段塵緣,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五千年,為與你相見。」
其實,我們不需錦衣玉食,瓊樓玉宇,只需一顆樂觀的心靈,去高唱生活的歌謠,這樣,我們的心靈就永遠都會滿足。
超然外物,放飛心靈
當整日穿梭於熙來攘往的人群中,行走在鬧市繁雜的塵世間,我們的心是不是漸漸變得麻木?不知不覺間,我們發現,自己心靈的草場一片繁蕪,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修剪它,它逐漸變得雜草叢生。所以,我們應當選擇一些時間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讓心靈的牧場輕鬆茁壯地成長。在這點上,禪者主張的「超越」實在是高人之處的所在,因為只有做到超然外物,才能不為外界塵世所煩擾。
∷藏經閣∷
有一天,神會禪師去拜見六祖慧能大師,六祖慧能問他:「你從哪裡來?」
神會禪師回答說:「沒有哪裡來。」
六祖又問:「為什麼不回去?」
神會回答:「沒有來,談什麼回去。」
「你把生命帶來了嗎?」六祖說。
神會答:「帶來了。」
「既有生命,應該知道自己生命中的真相了吧?」六祖再問。
神會答:「只有肉身來來去去,沒有靈魂往往返返!」
只見六祖拾起禪杖,打了他一下。神會毫不躲避,只是高聲問:「和尚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
六祖又杖打了三下,才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感覺痛,又不痛。」
「痛或不痛,有什麼意義?」
神會答:「只有俗人才會因為痛而有怨恨之心,木頭和石頭是不會感覺到痛的。」
六祖面露微笑,說道:「這就是了!生命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捨棄一切塵想與貪慾的。見與不見,又有什麼關係?痛與不痛,又能怎樣?無法擺脫軀殼的束縛,還談什麼生命的本源?」
接著,六祖又說:「問路的人是因為不知道去路,如果知道,還用問嗎?你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夠看到,因為你迷失了,所以你才來問我有沒有看見你的生命。生命需要自己把握,何必問我見或不見?」
此時,神會禪師雙手合十,默默禮拜。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6)
∷浮世相∷ 現實社會,有多少人為了名利終其一生,世上能做到捨棄名利的人又有幾個呢?因此,超然物外,談何容易?當然,如果你擺脫不了世俗的羈絆,也不要鬱悶。古代聖者告訴我們:「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其中的意思就是說,身處於五濁惡世,很多東西是無法逃避的,這就要看自己的定力如何了。換句話說,能否做到「以出世的心做人,以入世的心做事」,完全取決於自己這顆心,如果做得到,就是品德高尚的聖者;如果做不到,內心陰暗到一縷陽光都容不下,那麼就說明一個人的心靈已經枯萎落敗了,再也沒有放飛的可能。
因此,我們有必要努力給自己找個理由放飛靈,別讓心靈在每天的俗務擠壓中逐漸扭曲變形甚至破碎而無法收拾。當然,這種心靈的放飛並不是放棄對社會對家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也不是無原則地放縱可怕的私慾,而是讓自己別只顧埋頭走路,時常抬起頭來觀賞一下眼前的風景。如果錯過亮麗的風景,會是一生中最大的損失。
對於世事的超然,對於心靈放飛的追尋,古人曾有這樣精闢的闡述:「知成之必敗,則求成之心不必太堅;知生之必死,故保生之道不必過勞。」無疑,這是一種淡然的人生觀,也是高明的養生之道。保持這種泰然的心境,還有什麼邪魔能夠將自己傷害呢?
原來,生命就是要超越一切世俗觀念,捨棄一切貪慾與私心。因為,對於放飛心靈的時刻說,身外的一切都是多餘的。因此,當被世俗羈絆無法超脫的時候,我們就試著放飛自己的心靈吧。比如,聽一段自己喜愛的音樂,讓動聽的樂音將我們帶入情感的天地、清空我們心中的煩惱,只留音樂在腦海迴旋;或者,到海邊去看美麗的海浪,在浪花那不屈的搏擊中,振奮起精神,讓浪花沖走心中的不快,讓它消失在大海那寬闊的胸懷裡;或者,到山頂去望遠聽聽松濤陣陣,讓風吹散那苦悶的心情,讓陽光來照亮那陰暗的心靈;或者,到咖啡廳里,在咖啡的醇香里,將自己心中的不快飄散至空中……
∷禪心小築∷
只有超然外物,才能更清晰地認識人生本相。只有放飛自己的心靈,才能從成功中總結經驗,在前進中尋找不足。靜靜地思考未來的路,勇敢地超越自己吧。不必留戀眼前的輝煌,不讓些微的勝利纏住自己前進的步履,和昨天的勝利說聲再見,然後洒洒脫脫地繼續明天的征途。
該放手時就放手
有一首傳唱已久的歌中有這樣一句歌詞:「該出手時就出手。」在我們的思維習慣中,都喜歡「出手」去獲得眼前的利益,而很少有人懂得,在必要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放手」——放下已經到手的利益,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藏經閣∷
有個叫梵志的人,他是婆羅門教的教徒。
這一天,他要趕到一個村落,為當地的信徒舉行一場祭祀。他日夜兼程不眠不休,一路急奔,生怕錯過了卜算選好的吉日良辰。
然而此時,天空突然間陰暗起來,霎時間豆大的雨滴落下來。沒辦法,梵志只好快速跑到一棵大樹下面避雨,心裡打算天晴之後,再繼續上路。
漸漸地,雨小了下來,可是天色也已經越來越暗,借著微弱的星光,沿著崎嶇陡峭的崖壁,梵志臨淵履冰地蜿蜒前進。在一處難走的路上,梵志突然腳下一滑,踩到一堆泥濘的爛泥堆,他的身體就像折了翅的鳥兒,迅速地向谷底墜去。聰明的梵志並沒有因此而絕望,他急中生智,張開雙臂向黑暗的夜空亂抓一通。就在梵志一陣忙亂的抓取後,他突然觸到了倒掛於岩石縫中的樹枝。梵志趕忙用胳臂順勢一勾,這樣一來,他整個人就像一隻折翅的蜻蜓,懸掛在半山腰,上下不得。
此時,梵志心想:這下可糟了,這樣的地方這樣的黑夜,是不會有人來救我的了。只希望佛陀慈悲,以他的神通救護我這個異救徒吧。就在梵志轉動心念之時,突然聽到一陣安詳慈和的聲音說:「梵志!你真的祈望我能救你嗎?」
梵志暗喜:咦!那不正是佛陀的法音嗎?梵志彷彿聽到一線光明,扯開嗓子聲嘶力竭地向崖上大喊:
「慈悲的佛陀!我就知道您無剎不現身,求求您趕快救我上去吧!」
「要我救你並不難,但是你要依照我的話去做,我才救得了你。」佛陀語重心長地說。
「佛陀,我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只要您能救我上去,我什麼事都依照您的指示。」梵志殷切地請求。
「好!那麼你把攀住樹枝的手放下,我好救你。」佛陀平靜地說。
梵志一聽佛陀要他放下賴以維繫生命的樹根,彷彿霹靂擊頂,石破天驚地大嚷:
「這怎麼能行呢?要是我放掉樹枝,不就跌入深谷了嗎?無論如何我也不能放下。」
「你不放下我怎麼救你上來呢?」佛陀輕輕地鎖著眉頭。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7)
∷浮世相∷ 該放手時就放手,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但卻包含了太多的人生哲理。
凡塵中的我們,都知道奮鬥終生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和索取。然而,如果真想擁有一種健康和快樂的幸福人生,我們還要懂得放棄的道理。放棄,不是怯弱無能的原因所在,更不是悲觀絕望的結果使然;放棄,是人奮鬥的另一個開始,更是生命境界的完全展現。
我們所說的放棄,是要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空想和無法實現的目標,而不是放棄我們為成就理想所做出的巨大的努力;是要放棄那些沒有價值的追求和毫無意義的索取,而不是放棄我們應該堅持的進取心和生命力;是要放棄那些名利追逐的妄想和驕奢淫逸的美夢,而不是放棄我們對美好生活的無比嚮往和創造活力。
在漫漫人生旅途上,只有放棄那些空中閣樓般的幻想,我們才能做到腳踏實地;只有放棄那些難以滿足的物慾,我們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只有放棄那些徒勞無益的等待,我們才能避免虛度光陰;只有放棄那些不該堅持的錯誤,我們才能做到擁抱真理。
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蘊涵的意義,放棄便成了能力的體現,智慧的證據,和一種該放手是就放手的豁達和大度。
放棄是一種策略,更是一門藝術。因為放棄的前提是一種獨具慧眼的觀察,更是一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的洞悉。只有當我們完全了解了得與失的深刻道理,也懂得了生和死的全部意義,我們才可能真正地學會放棄,並在學會放棄的過程中成就自己。
∷禪心小築∷
如果緊握愚痴不放,我們的生命必將是死寂的,我們的生活勢必失去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源頭活水。若如此,又何談洒脫呢?豈不知,放下之處,有更寬闊的落腳地;放下之時,才能有更多的豐收果。人生要進步,要快樂,要成功,就需要放下愚昧迂腐的知見,摒棄根深蒂固的窠臼。
心靜自然涼心靜,指的是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待人接物,或者幽居獨處,都能有一種自然、平和的心態。我們常聽到「心靜自然涼」這句話,其本義正是說心裡平靜,內心自然涼快。後用被引申為在遇到問題、困難、挫折時,要放平心態,以一顆平常心去處理所面臨的問題。
綜觀現代生活中的人們,更多的是馬不停蹄的忙碌,是不安的躁動。殊不知,真正美好的人生,是需要超脫於忙碌與躁動之外的,它的名字叫「心靜自然涼」。
∷藏經閣∷
一位婆羅門教徒特意前去拜訪佛陀,在非常恭敬地頂禮膜拜之後,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尊敬的佛陀,我不是您的弟子,但是我很尊敬、仰慕您,雖然學習了十幾年知識,但依然有個心結,我覺得人生仍陷於矛盾之中。我心中的問題能否請佛陀指點迷津呢?
佛陀慈祥地說:「你有什麼疑惑儘管提出來。眾生平等,真理是共通的,你的好學,使我感到非常高興。」
接著,佛陀沒有正面回答教徒的問題,而是指著一盆水說道:「你看這盆水,如果你把色料放進去,紅的、綠的、藍的,染色之後,你能否從水中映照出自己的臉?」
婆羅門徒說:「不可能,水既然染色了,還怎麼能讓我看到自己的臉?」
佛陀又說:「這盆水若放在火爐上加熱,沸騰的時候,如果你探頭看看,是否能照出你的臉?」
婆羅門徒說:「那更不可能了呀!沸騰時水在滾動,而且水氣一直往上冒,怎能看見自己的臉呢?」
佛陀接著說:「再比如池中的水,雖然靜止,但裡面如果有許多青苔浮物,你再探頭看,能否照出自己的臉?」
婆羅門教徒說:「這也不可能呀!雖然池水靜止,但是雜物太多,連水面都看不清楚了,怎能照出臉的輪廓?」
佛陀至此才說:「對!道理是一樣的,清凈靜止的水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將人的臉形、五官七孔都能照得清清楚楚,旁邊的景物也會映入水中,因為它很靜、很清澈!人的心也是如此,當心中無欲、無煩惱時,清凈自性就會現前;所以,你所見所分析的都很正確,因此『從心出口』所講的都有道理,而覺得自己辯才無礙;但當心中有慾念煩惱得失時,就像在水中加了色料,既有染欲妄念等煩惱無明,當然看不到本來面目啊!又或者心中看似靜止,但是煩惱的根本仍然存在,就像池中還有浮萍遮蓋,當然也是看不清外境啊!」
「一點點的煩惱,就像無明火一樣,當『色』燃燒起來時,『水』沸騰冒煙,怎能看清自己本來的面目呢?」
至此,婆羅門教徒終於明白,要想內心明朗,最重要的是心念靜止清凈;而慾念像混濁的色彩,煩惱就像火一般,所以,應該洗滌無明、遠離煩惱慾念,才能使清凈的智慧展現出來。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8)
∷浮世相∷ 晚唐詩人杜荀鶴有一首《悟空上人寺院夏日題詩》,詩中寫道:「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竹敞房廊。安禪何須勞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樸實的語句,禪意盎然,讀起來恰如在炎炎烈日下,靜飲一杯涼茶,頓覺心靜神安。七月流火,三伏之內,披一件破僧衣,關門靜坐參禪入定是何等的超脫?又何等的境界?外面喧囂的世界,似火的驕陽,人世的紛雜都被關之門外。主觀上有一顆禪心,滅卻心頭的種種雜念,就會心靜如水。那麼,客觀的季節冷熱又何妨呢?
我們生活在世俗里,儘管浮華的世俗紛繁複雜,難得安寧,但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心靜,就能擁有一片湛藍的天空,一方悠閑的心靈凈土。同時,我們需要告訴自己,人生不是得到而是學到!當我們學會了真誠,我們用真誠的微笑面對別人,我們用真誠的淚水感動別人,我們用澄明的心思對待一切,我們用磊落的言行付諸生命。如此,我們便不會內疚,不會心傷,不會抱憾。當我們學會了堅強,我們就不會懼怕困難,不怕殘缺和醜陋,不怕惡言和冷眼。如此,我們便能坦然處世,讓我們生命充滿溫暖的陽光。當我們學會了放棄,學會了鬆手,學會了知難而退,在恰當的時機悄然轉身。如此,我們的人生便少了很多負累,多了幾分瀟洒。
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總是多端變化,讓我們的心情不能如水一樣長久的平靜,於是便演繹出了一個又一個別樣的人生。可是,不論人生如何演繹,只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做到「心靜自然涼」,那麼我們就會有別樣的收穫與感悟。
∷禪心小築∷
心靜自然涼,它是一種澄澈的心境,一種難得的寬容,是任何物質的東西所取代不了的,也是多少金錢都購買不到的,正如我們經常說的「天天都有好心情」一樣。實際上,心靜自然涼,更是生活在喧囂世界的人們,在煩瑣的、紛擾的、迷茫的時候,一種追求自我心理調節的絕妙方法。
智慧不起煩惱佛說萬事皆由心生!的確,「智慧不起煩惱」這句話,是告訴人們不起煩惱的方法。其實,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糾纏在無日無夜的煩惱中,因為煩惱就好像是在跟自己過不去般愚蠢。而想要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就要學會運用佛法的空觀智慧。有了空觀智慧,煩惱自然就會煙消雲散。
∷藏經閣∷ 一休禪師的一個信徒由於債台高築,以至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唯一的去路就是自殺。於是,他找到一休禪師,請一休務必要超度他。一休婉言勸解這位信徒,並問他除了死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信徒堅定地搖頭說沒有他法,只能去死。因為他除了一個女兒之外,已經一無所有。一休聽後,打算幫他出個主意,他建議這位信徒找一個乘龍快婿來幫他還債。信徒一聽此言,近乎絕望地說:「師父啊!我的女兒才不過8歲,怎麼能嫁人呢?」
「那你就把女兒嫁給我吧!」一休微笑著說。
聽到這裡,信徒大驚失色,說道:「這……這怎麼可以!您是我的師父,怎能做我的女婿?」但是一休胸有成竹地揮揮手說:「沒問題,讓我做你的女婿,幫你還債,你快回去宣布此事吧!」
於是,一休要娶妻的消息立即轟動全城,到了迎親的那天,看熱鬧的人多不勝數,擠得門前水泄不通。當抵達信徒家時,一休在門口擺上桌子,上面放上文房四寶,然後他在桌前便寫起書法來了。來看迎親的眾人一見一休優美的書法,都忘情欣賞,爭相購買,以至於忘了原來要湊的是什麼熱鬧。結果,一休邊寫邊賣,不一會的工夫,就賣了好多幅書畫,錢已堆滿了一籮筐。一休問信徒說:「這些錢夠你還債的嗎?」見此情景,信徒歡喜得幾乎流下淚來,連說:「夠了!夠了!」信徒頻頻向一休點頭,只差沒跪下來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好了,問題解決了,我女婿也不做了,還是做你的師父吧!」一休長袖一擺,飄然而去。
而前來湊熱鬧的人們在目瞪口呆、敬佩嘆服之餘才知道他們湊的這場熱鬧正是一場「義賣」活動。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9)
∷浮世相∷
我們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相應的,也都有擺脫煩惱的權利。任何人都不希望在煩惱中糾纏,因此我們需要化解煩惱。而化解煩惱有很多的方式,但無論哪種方式都離不開我們的智慧。如果學會運用佛法的空觀智慧,我們的煩惱自然就沒有了。
如果說心中的煩惱就像空間里的黑暗,那我們的智慧就是一盞明燈,當明燈閃亮,黑暗即刻被劃破,瞬間便消失了。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正是這個道理。其實,世界上原本並不存在黑暗,只是由於沒有明燈,所以才會黑暗。同樣的道理,煩惱原本也是不存在的,只因為智慧的缺席,人們的觀念上才會產生衝突、矛盾和掙扎,令自己陷入煩惱的境地。
有的人總覺得煩惱是因為別人導致的,可是如果心中裝滿智慧又哪裡來的這些煩惱。當智慧填滿你的心理空間,就沒有人能夠給你添加煩惱,除了你自己。
誠然,人生難免會有溝溝坎坎,崎嶇泥濘。在困境面前,我只有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才可能化險為夷,使自己順利跨過去。不要忘記,在智慧面前,很多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煩惱也必將無所遁形,人生則因此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禪心小築∷ 著名佛經《大般涅經》中說道,「有煩惱時無智慧,有智慧時無煩惱」。佛法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在任何境況下,都能夠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能用般若智慧觀照一切,不被外界所左右,不起貪嗔痴慢之心,不做惡毒傷人之事,不生無謂之煩惱,生命也便獲得了解脫。
一心一用,活的就是現在
時間總是一秒一秒地與我們擦肩而過,在每一個時刻,實際上我們所能做的,所能想的只能是「現在」的事,如果多心多用,總是悵往昔,愁將來,如此的糾結又怎能領悟當下的明澈與喜悅呢!而只有一心一用,認真把握當下的人生,才能真正領略人生的多姿多彩。
∷藏經閣∷
一天,有源禪師來拜訪大珠慧海禪師,請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問慧海禪師:「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嗎?」禪師回答:「用功!」
有源又問:「怎樣用功呢?」
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有源有些不解地問道:「如果這樣就是用功,那豈不是所有人都和禪師一樣用功了?」
禪師說:「當然不一樣了!」
有源又問:「怎麼不一樣。不都是吃飯,睡覺嗎?」
禪師說:「一般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有種種思量;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有千般妄想。我和他們當然不一樣。」
doZoom() -->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0)
∷浮世相∷ 的確,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將時間和精力浪費於瞻前顧後的事情上,很少活在現在。一位智者曾說,這個世界上一大半的悲劇是因為人們的瞻前顧後所造成。這些喜歡瞻前顧後的人不但像故事中的禪師所說的那樣,吃飯時不好好吃飯。睡覺時不好好睡覺,在其他時候他們同樣喜歡讓自己沉溺於各種痴心妄想之中,例如在工作時不好好工作,在戀愛時不好好戀愛,在娛樂時不好好娛樂。
這使得他們總是在「得不到」和「已失去」兩種痛苦狀態間搖擺不定,並感覺自己的人生毫無樂趣!
正如慧海禪師所說的:世人很難做到一心一用,他們總是在利害得失中來回穿梭,囿於浮華的寵辱,由此產生了種種思量和千般妄想。這些人往往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障礙,他們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喪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將心靈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諦。
試想,如果美麗的月光很多年才出現一次,那麼每個現在的人一定都會認真凝望美麗的天空,而且所有看過的人都會說那是他一生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然而,這樣的事畢竟沒有成為現實,美麗的月光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們的上空,只是我們往往是幾個月,甚至是幾年都不願抬頭望向天空,欣賞月光的神秘幽幻之美。這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是一種悲哀嗎!
因此,如果你不想在這樣的生活中匆匆老去,並想了解如何享受已經擁有的時間、金錢和愛,答案很簡單,那就是讓自己做到如故事中慧海禪師所說的那樣:「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禪心小築∷ 活在當下是一個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現。當一個人能由自己種種的「心之世界」中走出來,不憂不懼地面對並觀察真正的自我及人生時,他一定會是個有「能力」享受這個世界的人。因此說來,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正在經歷的事情,實際上是一個人最該具備的生活姿態,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生命歷程負責任的生活姿態。我們只有具備了這種生活姿態,才能在任何時候,放鬆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華,才能夠「盡其性」而發揮自己的能力,才是個快樂的人,從而實現真正完滿的「自我」。
一切順其自然
萬事萬物都是由因緣而起,因緣為「因」與「緣」的並稱。因,指引結果之直接內在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之間接原因。簡而言之,即產生結果的一切原因總稱為因緣。一切萬物皆由因緣之聚散而有生滅,即:緣起緣滅。順其自然,樂知天命,不求開悟,但求一份內心真正的逍遙自在。
∷藏經閣∷
一個三伏天里,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見此情景,一個小和尚說:「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啊!」
可是,他的師父卻揮揮手說:「不著急,等天涼了,什麼時候有空了,我去買一些草籽。什麼時候都能撒,急什麼呢?隨時!」
一晃,到了中秋時節,師父去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小和尚高高興興地去撒草種子了,並且跟師父說:「等草籽撒上,我們很快就能看到綠油油的青草了。」
可是,剎那間秋風乍起,草籽剛剛撒下去,就被風吹著到處漂。「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道。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小和尚撒完種子,正想回屋,只見幾隻小鳥飛過來啄食。小和尚急得直跳腳:「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十分,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1)
∷浮世相∷ 故事中的這位師父是位真正懂得人生樂趣之人。他知道凡事順其自然,不必刻意強求,反而能有一番收穫。可是,世人總是為了求得一份盡善盡美,而去絞盡腦汁,殫精竭慮,而每遇關係重大、情形複雜的狀況,更是為之寢食難安。其實,當我們遇上難越的坎兒,與其百般思量,不如順其自然,反倒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個人如果能夠像故事中的師父一樣,就能夠擁有一顆自由飄逸的心,並放曠於天地之間,隨著清風如同白雲一樣地漂泊,悠閑自在,舒捲隨意。如此,一切順著因緣而行,豁達坦蕩,凡事也就求得安心了。
其實,世間一切皆有佛法,順其自然就是靜靜等待大自然的時機,讓蒼天大地和雨露陽光去滋養。我們若看待自己的命運像故事中的小和尚的師傅對待草籽一樣,我們的生命之舟就會安然漂泊在平靜的水面,而我們每一個個體本身則可以清新愜意地欣賞岸邊的美好風光。
∷禪心小築∷ 知道了生活沒有真正的圓滿,感情也總是千瘡百孔;懂得了人生註定要跋涉溝溝坎坎,要品嘗苦澀與無奈,要經歷挫折與失意……從此,我們就要讓自己學會不再幻想,不再強求,不再悲傷。一切順其自然。
莫執著於「我」
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俗話:作繭自縛。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卻常常像蠶蛹一樣,忙碌地為自己編織一個精緻難破的繭。庸人自擾,自尋煩惱;愚人自縛,自綁天足。這是世間不斷上演的悲劇。也正是南懷瑾先生說的「無故尋愁覓恨」。
究其根底,那就是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我」,最放不下的也是這個「我」,於是所有人都拼盡一生去賺取這個「我」所需要的物質享受和精神享受,最終衍生出無窮盡的痛苦。
∷藏經閣∷
蘇東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禪師打坐坐禪,蘇東坡覺得身心通暢,於是問禪師道:「禪師!你看我打坐的樣子怎麼樣?」
「好莊嚴,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非常高興。
佛印禪師接著問蘇東坡道:「學士!你看我打坐的姿勢怎麼樣?」
蘇東坡從來不放過嘲弄禪師的機會,馬上回答說:「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聽了也非常高興!
禪師被人喻為牛糞,竟無以回答,蘇東坡心中以為贏了佛印禪師,於是逢人便說:「今天我贏了!」
消息傳到他妹妹蘇小妹的耳中,妹妹就問道:「哥哥!你究竟怎麼贏了禪師的?」蘇東坡眉飛色舞,神采飛揚地如實敘述了一遍他與佛印的對話。
蘇小妹天資聰慧,才華出眾,她聽了蘇東坡得意的敘述之後,說道:「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禪師才像牛糞!」
蘇東坡啞然,才知道自己禪功不及佛印禪師。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2)
∷浮世相∷ 股神沃倫·巴菲特在華盛頓大學演講時說過這樣一句話:「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能力做我做的每一件事並遠遠超越我。有的能成功,有的卻不能。對於那些不能做到的人來說,是自己阻礙了自己,而非環境不允許。」
實際上,人總是趨向於保護自我,相信自我,信賴自己的感覺,憑自己舊有的經驗行事,將自己抓得緊緊的。
而人生的許多麻煩和苦惱也就來自於我「執」,就在於認死理,耗費了自己的心智而不覺,虛度了自己寶貴的年華而不知,蹲在監獄中渾然忘了自己本身就是囚徒。
其實,一切執著的根本是我「執」,即執著有個自我。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特別在乎自己的人,煩惱往往也特別多;反之,無私的人卻更容易快樂、自在。
「我」是什麼?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比如一本書,本身並不存在你、我的差別。但我們將這本書買來之後,就會在其上附加「我」的標籤。一旦確定這種感覺,這本書的損壞或丟失就會影響到我們。而在此之前,無論它發生什麼變故,都不會對我們構成傷害。再如我們去購房,未買下之前,房子出現什麼問題都無足輕重,因為它還未和我們發生關係。可買下之後,它的任何變化都會牽動我們的心。這種難過,正是由於那些附加的「我」的感覺所致。
為什麼我們會為這瑣事煩惱,而非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間每天有很多災難,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離開人世,但我們只是感嘆一下,不會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會因此寢食難安。這是因為其中還未貼上「我」的標籤,一旦發生的事情中介入「我」,感覺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個遭遇挫折的是「我」,那個離開人世的是「我」的親人,一場普通的人間悲劇便頓時上升為頭等大事。是呵,在我們的世界中,還有什麼比「我」受到傷害更嚴重的事件呢?當一個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們會覺得人皆有一死,未足為奇;可當親人或我們自己面臨死亡時,就不會如此坦然面對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嘆自己薄命。
可見,一切煩惱皆圍繞「我」展開。我們將緣起的念頭和想法當作是「我」,將種種不是我的當作是「我」。若不是受這種錯覺的影響,那些來來去去的念頭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進而傷害我們呢?如果沒有「我」的干擾,世間的無常變化就是我們能夠接受的客觀規律,就如我們能夠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榮那樣。
由此可見,「自我」只是一個虛張聲勢的皮包公司,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內容。而我們卻常常將擁有的一切賦予「我」的錯覺,進而執著於它。其實,被執以為「我」的一切,只是出自我們的設定而非事實本身。如能突破我執,放棄對這片雲彩的執著,就能驅散遮蔽虛空的浮雲,使生命回復清凈無染的本來面目。
∷禪心小築∷ 很多時候,我們所執著的「我」並不是那個真我,而只是一個幻影而已。如果一個人能夠放棄對自我的執著,就會減少很多煩惱,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能夠輕裝上陣,去享受陽光,去擁抱雨露,去收穫幸福和快樂。
超越生死,遊戲人間
面對生命,聖賢之輩沒有認為活得很痛快,也沒有認為死得很痛苦,生死已不存在於心中。「生者寄也,死者歸也。」活著是寄宿,死了是回家。明白了生死交替的道理,就懂得了生死。生命如同夜荷花,開放收攏,不過如此。
∷藏經閣∷
宋朝德普禪師性情天賦豪縱,小的時候隨富樂山靜禪師出家,18歲受具戒之後,就大開講席弘道。周圍很大範圍內的人沒有一個敢和他爭辯,又因其為人急公好義,當時的人們讚譽他為義虎。
宋哲宗元佑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禪師對弟子們說:「諸方尊宿死時,叢林必祭,我以為這是徒然虛設,因為人死之後,是否吃到,誰能知曉。我若是死,你們應當在我死之前先祭。從現在起,你們可以辦祭了。」
弟子們聽了,以為他說的是玩笑話,因而便開玩笑地問道:「禪師幾時遷化呢?」
德普禪師回答:「等你們依序祭完,我就決定去了。」
從這天起,禪師和其弟子們真的煞有介事地假戲真做起來。幃帳寢堂設好,德普禪師坐於其中,弟子們致祭如儀,上香、上食、誦讀祭文,德普禪師也一一領受饗餮自如。
當門人弟子們祭畢,各方前來的信徒開始排定日期依次悼祭,並上供養,直到元佑六年正月初一日,經過四十多天,大家這才輪流祭完。
於是德普禪師對大家說:「明日雪霽便行。」
此時,天上正在飄著鵝毛般的大雪。然而,到了次日清晨,大雪忽然停止,德普禪師焚香盤坐,怡然化去。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3)
∷浮世相∷ 有生必有死,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夠阻止的事實。生死就好像一瞬間的事,速度快得就好像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學會了走路,什麼時候落下第一片葉子,什麼時候太陽從西方落下一般。
生,就像春天一般的令人喜悅,又似秋天一般的獲得豐收,還如夏天一般的熱情、冬天一般的純潔。生,也是一種深沉的渴望,因為它對任何人來講都只有一次。他來的時候是那麼急促,去的時候卻也毫不回顧。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生命的收與放,本質上是一樣的。面對生死,能夠做到悠然自得,便是真正懂得了生命。正如丘吉爾談及死亡時說的那樣,酒吧關門的時候我就離開。
然而,當死亡來臨時,有太多的人是以害怕、膽怯面對的——面對死亡,每一個人都會有一種空虛、恐怖、害怕的感覺,然而那些「死而復生」的人,他們會對生有另一番體驗。他們會更加珍惜,更加明白生的涵義。
有時候死的確是可怕的,可是只要我們能用一種超脫、達觀的態度去面對死亡,把死亡當成一次快樂的旅行,就能減輕生的壓力,從而活得逍遙自在。
在悟道的禪師中,不乏一些言行生活均給人一種遊戲人間的感覺的人,其實,禪者豈止是遊戲人間,就連生死之間都在遊戲。 ∷禪心小築∷
在禪者眼中,生未必就是可喜的事,而死也並非是可悲的事。在他們看來,生和死,不是兩回事,而是一回事;因為既然有生,就必須有死,最要緊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輪迴,就像上面案例中的德普禪師,不但預知生死,而且將身心放在生死中,留下這一段美談,讓世人回味。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4)
心識決定人生
佛教認為,人類的諸多問題、諸多煩惱,其根本源頭都在於「心」,因此佛法主張開發人們心中無量的寶藏,將噁心改為善心,教導眾生如何用心、如何安心、如何尋找心。佛陀說法49年,無論是講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等種種法門,都沒有離開心。因為心才是主宰人的一切行為的東西。一個內心清凈無染的人,其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凈智慧的;如果心有雜染,其所見所聞必然是污穢且不明的。所以經上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凈故,有情清凈。」用句俗語講就是:態度決定一切,心識決定人生。
∷藏經閣∷
慧能禪師見弟子整日打坐,就問他說:「你為什麼終日打坐呢?」
「我參禪啊!」弟子回答。
「參禪與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慧能禪師說。
「可是你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靜地觀察一切,終日坐禪不可躺卧嗎?」弟子說。
禪師說:「終日打坐,這不是禪,而是在這折磨自己的身體。」
弟子迷茫了。
慧能禪師緊接著說道:「禪定,不是整個人像木頭、石頭一樣地死坐著,而是一種身心極度寧靜、清明的狀態。離開外界一切物相,是禪;內心安定不散亂,是定。如果執著於人間的物相,內心就會散亂;如果能夠離開一切物象的誘惑及困擾,心靈就不會散亂了。我們的心靈本來很清凈安定,只因為被外界的物相迷惑困擾,如同明鏡蒙塵,就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問道:「那麼,怎麼去除妄念,不被世間迷惑呢?」
慧能說:「思量人間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間的邪惡,就化為地獄。心生毒害,人就淪為畜生;心生慈悲,處處就是菩薩;心生智慧,無處不是樂土;心理愚痴,處處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來,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對立的,但真正的人卻知道它們都是人的意識,沒有太大的差別。人世間萬物都是虛幻,都是一樣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終點,結束就是開始。財富、成就、名利和功勛對於生命來說只不過是生命的灰塵與飛煙。心亂只是因為身在塵世,心靜只是因為身在禪中。沒有中斷就沒有連續,沒有來也就沒有去。」
聽到這裡,弟子終於醒悟,慧能禪師的話像暮鼓與晨鐘喚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5)
∷浮世相∷ 佛家看來,世間上種種的痛苦煩惱,都是由心造成的,我們的心對名利、金錢、權勢、愛情等這些五花八門的外境往往貪求,從而汲汲營營去追求、計較、分別。其實我們的心原本也與佛陀一般,能夠包容一切;我們的心也如太陽、月亮,可以照破黑暗;我們的心還好比田地,可以滋長善根,種植福德;我們的心又似明鏡,可以洞察萬物,映現一切;我們的心好比大海,蘊藏無限能源寶藏……
我們的心除了貪嗔痴三毒的重病之外,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疾病需要去凈化,去改造,去征服。佛法告訴我們治心的方法有如下幾個方面:
以靜心對治動心:現代生活充滿著競爭和壓力,使得大多數人都患上了浮躁不安的通病。因此,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最好騰出幾分鐘的時間用來靜心,這樣就能幫助我們滌清塵慮,讓心湖的污垢沉澱,智慧也便生髮出來。
以好心對治壞心:我們的心時而如聖賢一般,時而像惡魔一樣,總是浮浮沉沉,時好時壞。當好心佔據主動時,就感覺萬事如意,而當惡念一生,就會有百萬障門橫亘眼前的憂愁,因此,我們要摒除壞心,護持正念,努力培養自己慈悲仁愛的心。
以信心對治疑心:世間有不少悲劇是由猜疑引發的,懷疑朋友不義、伴侶不忠、親人不睦。當疑念一起,就好比繩索縛身,讓你寸步難行。《大智度論》云:「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建立信心不僅讓我們與佛法真理相應,也讓我們更能包容、接納世間的一切,堅定我們的信仰。
以真心對治妄心:芸芸眾生因為總是進行人我之間的計較,從個人喜惡的差異而滋生出種種虛情妄心。因此,我們必須以泯除差別、平等一如的真心,誠懇踏實地生活,才能創造真善美的人生。
doZoom() -->
以包容心對治狹隘心:我們的心要像大海一樣,彙集百川而不改原味;要像虛空一般,榮譽毀辱都不隨境轉。只有擁有尊重與包容的寬大心胸,才能救度我們嫉妒、狹隘的心。
以無心對治有心:人的生命中如果只有金錢,一旦錢財盡失,生活就會痛苦不堪;如果以愛情為生活的重心,一旦愛情變質,就會苦惱無比。既然有所執著,就會有所對待、牽繫,又如何尋得自在?倒不如以無心對治世間假有、虛有的妄執,這樣一來,便能享受隨緣放曠,任運不系舟的逍遙。
以永恆心對治無常心:佛教說諸行無常,世間固然無常多變,心念縱使生滅不已,只要我們發心立願,自利利人,就能夠虛空有盡,願力無窮。
以平常心對治好奇心:現代人事事好奇,在行為處事上喜歡標新立異,更有不肖分子以光怪陸離的招術迷惑人心,污染社會。禪宗說:「平常心是道。」用平常心來生活,必能體會到「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除了以上八點之外,我們還要培養自己的耐心、虛心、細心、直心、誠心、孝心、赤子心、清凈心、慈悲心、寬恕心、平等心、忍辱心、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歡喜心、布施心、供養心、般若心、菩薩心、佛心,發揮心的不可思議的妙用。
∷禪心小築∷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其意思是說,宇宙中的所有現象,對眾生而言都只不過是心所能認識的程度而已,一個人的心能認識多少,對於這個人來講,世間萬物就有多少;一個人的心有多大,對這個人來講天有多大就是這個道理。
莫讓自己束縛了自己每個人的心靈都是個體生命的小宇宙,人在這個宇宙中迷轉,沒有旅伴。可是,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開始無法掙脫自己的內心,心靈的宇宙一時間成了束縛我們的枷鎖,緊得讓我們喘不過氣來,也阻擋了我們原本清明的視野。
∷藏經閣∷
當年,27歲的善靜和尚棄官出家,去樂山投奔元安禪師。元安禪師讓善靜管理寺院的菜園,並告訴他要在勞動的過程中修行。有一天,寺內有一位認為自己已經修業成功的僧人,可以下山雲遊了,於是就到元安禪師那裡向他辭行。
當元安禪師聽了僧人的請求,笑著對他說:「四面都是山,你往什麼地方去?」
僧人想像不出其中蘊涵的禪理,只好轉身回去。
走著走著,僧人無意中走進了寺院的菜園子。
這時,善靜和尚正在給菜園鋤草,看見僧人愁眉苦臉的樣子就驚訝地問:「師兄為何苦惱?」
僧人就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善靜馬上想到「四面的山」就是暗指「重重困難」、「層層障礙」。元安禪師實際上是想考考僧人的信念和決心。可惜,僧人參透不了師父的旨意,於是笑著對僧人說:「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怎阻野雲飛。」意思是: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
僧人於是就來到元安禪師那裡,對禪師說道:「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怎阻野雲飛。」
僧人以為師父一定會喜笑顏開地誇獎他,然後准他下山,誰知元安禪師聽後,先是一怔,繼而眉頭一皺,兩眼直視僧人道:「這肯定不是你擬的答案!是誰幫助你的?」
僧人見師父已經察覺出來,就只好把善靜和尚和他談論的事說了出來。
元安禪師對僧人說:「管理菜園的僧人善靜和尚,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多學著點吧,他都沒有提出下山,你還要下山嗎?」
靈台即靈山,佛自在心間(16)
∷浮世相∷
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一種被「捆綁」的感覺。有時想發揮一下主動性、積極性的,突然之間會冒出一個念頭:算了,別做了,吃力不討好;又或者想:不行,上司、同事可能並不鐘意自己這樣做。這種種想法,無一不是自己束縛自己,自己捆綁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世界彷彿少了自己就不行了。於是乎,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為別人而進行的。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東、考慮西,顧忌別人的感受。一天天下來,你會感覺很辛苦,壓力會大過別人好多。如果這種性格不改,天長日久,不生病才怪。
俄國作家契訶夫在一篇小說中,講到一個小公務員由於一次打噴嚏沒注意,擔心鼻涕沫飛濺到部長的臉上了。他為此憂心忡忡,每當見到部長,就又是道歉,又是謝罪,搞得部長煩不勝煩,結果還是免不了被炒,最終也是憂鬱而死。
不難看出,小公務員就是「自己束縛自己」的典型。事實上,部長根本就沒在意這件事。而小公務員「一廂情願」,以為多道歉,多賠罪,就會得到上司的原諒,沒想到結果適得其反。我們現在再來看這個小人物,似乎很可笑,不可思議。但生活中,很多人會認同這種做法——沒法子嘛,為了養家糊口供層樓,為了升職加薪保飯碗啊。
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己束縛自己,能否解決你的問題?自己捆綁自己,又豈能改善你的環境?
∷禪心小築∷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實際上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關鍵在於面對障礙的人,只要下定決心,絕大多數時候,障礙都能被跨越過去。相信自己,只要心是自由的,就沒有什麼能束縛自己。只要自己的心靈隨時保持自由自在,鬆開自己為自己勒緊的繩索,那麼就能超越所有看起來很難應付的困境。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1)
有耕耘,才有收穫
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中,都有著這樣一架天平,它一頭放著「耕耘」一頭放著「收穫」。這是每一個勞動者生存、生活及實現自身價值的不二法門,換句話說,只有付出了血和汗,才能得到它們的洗禮。而假如這架天平失去了平穩,那便是不勞而獲所造成的,這樣的人通常是懶惰無能之人。我們都知道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人生於世,想要有所收穫就必須得付出辛勞,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藏經閣∷
曾經,有這樣一個貧窮的漢子,由於天天在田裡勞作,他感覺非常辛苦。於是,總是抱怨上天不公。有一天,他突然有了這麼一個想法:「與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神靈祈禱,請他賜給我財富,供我享受一生。」
這個又窮又懶的漢子深為自己的想法得意,於是把弟弟喊來,把家業移交給他,又吩咐他到田裡耕作,別讓全家人餓肚子。在確保自己沒有後顧之憂後,窮漢就獨自來到天神廟,為天神擺設大齋,供養香花,不分晝夜地膜拜,他向神祈禱:「神啊!請您賜給我現世的安穩和利益吧!」
天神聽到窮漢這樣說,心中暗自思忖:「這個懶惰的傢伙,自己不幹活,卻想謀求巨大財富。這簡直太不公平了,不妨用些方法,讓他死了這條心。」
於是,天神就化作窮漢的弟弟,也來到天神廟,跟他一樣祈禱。
窮漢看見了,不禁問「弟弟」:「你來這兒幹嘛?我吩咐你去種地,你按我吩咐的做了沒有?」
「弟弟」說:「我也想像你一樣,向天神求得財富,這樣我就不用去種地了,天神會賜給我安穩和利益。」
窮漢一聽「弟弟」的話,怒火中燒,隨口罵道:「你這個混賬東西,不在田裡好好種地,卻只想著不勞而獲,真是異想天開。」
「弟弟」聽見哥哥罵他,卻故意問道:「哥哥,你剛才說什麼?再說一遍讓我聽聽。」
哥哥的氣憤勁越發地強烈,兇巴巴地說:「好,那我就再說給你聽:不辛勤種地,怎麼能收到莊稼呢!你真是個大傻瓜!」
這時,只見「弟弟」變成了天神,他對窮漢說:「正像你自己所說的那樣,不辛勤種地就不能收穫莊稼。一個人若不行善而想得福,那是根本辦不到的!」
∷浮世相∷ 雖然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道理,但仍有許多人不動手去做,總是夢想奇蹟會發生,期待著不勞而獲。例如,在現代靠真本事吃飯的職場上,雖然多數人都會充分施展自己的本領去獲得自己理想中的業績,但也存在著不少這樣的員工,他們只知道報怨公司,抱怨老闆,抱怨同事,卻從不反省自己的問題。對於工作,他們時常抱著應付的態度,甚至發出這樣的言論:「何必那麼認真呢?」「說得過去就可以了。」「現在的工作只是個跳板,那麼認真幹什麼?」存有上面這些想法的人往往不會有好的結果,到頭來他們失去了工作的動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斐然成績。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失去了本應屬於自己的升遷和加薪機會。其實大多數老闆都是十分精明的,他們都希望擁有更多優秀的員工,期望優秀員工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如果你能夠努力付出,儘力完成自己所能完成的工作,那麼總有一天,你能夠在眾多員工中脫穎而出,贏得自己想要的待遇和職位。
古人常說:「吃得苦上苦,方為人上人」。想要出人頭地、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不付出努力是不可能的。每年高考,都會產生高考狀元,他們都是歷經多年的努力才取得這樣的成績的。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世間萬事都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只有勤於付出才能有所收穫。特別是如今這個靠真才識學的時代,如果你成天不想干這,不想做那,想讓天上掉個大餡餅,這絕對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所以說,我們永遠都不要忘記,只有勤奮地耕耘,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實現理想,實現目標的王道。只有努力工作,才能過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禪心小築∷ 對於種田人來講,播撒種子就如同是前因,要想收穫碩果,辛勤耕種是必然的過程。所有的事道理都是一樣的,必須付出才有收穫,古語所說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是此理。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2)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否認勞動對於我們的意義,也都尊崇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價值分配規律。儘管由於或客觀或主觀的原因讓一些人背離了這一點,但在佛家那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思想卻如松柏長青。
∷藏經閣∷ 有一位叫做百丈懷海的禪師,他承繼開創叢林的馬祖道一禪師以後,立下了一套極有系統的叢林規矩——百丈清規,正所謂「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就是這位立下百丈清規的百丈禪師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每天,他除了帶領眾僧修行外,一定要親手勞作,盡一切所能做到生活中的自食其力,而且對於平常的瑣碎事務,也不假手他人。
漸漸地,百丈禪師年紀老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勞作,他仍然每天堅持隨眾年輕僧人上山擔柴、下田種地。弟子們勸說了無數次,但都被禪師拒絕了。弟子們阻止不了禪師服務的決心,只好將禪師所用的扁擔、鋤頭等工具藏起來,不讓他做工。
百丈禪師出於無奈,竟然採用不吃飯的絕食行為進行抗議。弟子們沒辦法,只好將工具又還給禪師,讓他跟隨大家一起勞作。百丈禪師的這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成為叢林千古的楷模!
∷浮世相∷ 我們人生在世,首先離不開的就是足夠的營養。而所有的能夠保證人類營養的食物都是靠勞動得來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一個人如果不勞動,就像沒有合法的、正當的財產,他就不能夠生存,就要腐化墮落,變成獸類。」
「不勞動者不得食」。當我們靠自己的勞動獲得財富時,心裡會非常踏實。不管是靠體力勞動,還是靠腦力勞動,都是通過自身努力創造價值的行為,都是值得尊敬的。一位阿拉伯智者曾經說過:「靠自己的勞動掙來的食物是最好吃的。」勞動之所以使人高尚偉大,就在於勞動者是自己養活自己的,而不是靠依賴或者盤剝他人而生活……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出家之人,也以勞動為生存之根本。這正和有人以為參禪不但要摒絕塵緣,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只要打坐就可以的想法截然相反。在參禪悟道的禪師那裡,認為不去勞動,脫離生活,哪裡還能有禪的存在?百丈禪師為了拯救當時禪者的時病,不但身體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甚至還喊出「搬柴運水無不是禪」的口號。現實社會中的我們是不是也該奉行此道,而踏實工作和認真生活呢?
∷禪心小築∷ 勞動是一種能力,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充分運用和施展自己的這一能力。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只有勞動才能獲得人生的成就感,只有勞動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勞動才能獲取更大的快樂和滿足!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3)
以義取利,不得不義之財
人類在追求財富方面從沒有止境。然而,追求財富的前提,應當是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光明正大地賺取。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世人都知道猶太人非常善於賺錢,然而在猶太人眼中,拿不義之財就會受到神的懲罰。
∷藏經閣∷ 有一位猶太婦女去百貨公司購買東西,當她回到家裡,從袋中取出東西時,忽然發現裡面有一枚戒指。她感覺很奇怪,自己並沒有買,怎麼會無緣無故冒出來一枚戒指呢。她把此事告訴了小兒子,並帶著孩子一起去找拉比,向拉比請教怎樣處理此事。拉比給他們講了《猶太法典》中的一則故事:有位拉比平時靠砍柴為生,每天要把砍的柴從山裡背到城裡去賣。拉比為了節省走路的時間,以便研究《猶太法典》,決定買一頭驢回來,結果驢脖子上掉下來一顆光彩奪目的鑽石。徒弟們高興得歡呼雀躍,認為從此可以脫離貧窮的樵夫生活,專心致志地研讀《猶太法典》了。
可是出乎徒弟們意料的是,拉比領著他們趕快去街上把鑽石還給賣給他驢子的阿拉伯人,拉比說:「我買的只是驢子,而沒有買鑽石,我只能擁有我所買的東西,這才是正當行為。」
阿拉伯人非常驚奇:「你買了這頭驢,鑽石是在驢身上,你實在沒有必要拿來還我,我不理解,你為什麼這樣做呢?」
拉比回答道:「這是猶太人的傳統,我們只能拿支付過錢的東西,所以鑽石必須歸還給你。」
阿拉伯人聽後肅然起敬,說:「你們的神必定是宇宙中最偉大的神。」
婦女聽完這則故事,立刻決定回去把戒指還給百貨公司,但不知如何解釋。拉比告訴她:「如果對方問到你退還戒指的原因時,你只需說一句話就行:『因為我們是猶太人。』請帶著孩子一塊去,讓他親眼目睹這件事,他一定會對自己母親的正直與偉大永遠不忘。」
∷浮世相∷ 我們都知道財是好東西,但是我們也知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然而,現實生活中,仍有一些人禁不住誘惑,獲取不義之財。
所謂不義之財,是指通過貪污、盜竊、搶劫以及坑蒙拐騙等非法手段佔有的財富。凡是有理性的正常人,都會深深懂得一個道理:不義之財不可取!具體來說,其原因可概括如下:
一、不義之財是靈魂腐蝕劑
凡是貪取不義之財的人,其心裡都很明白,這些財富本不不屬於自己的,說不定在剛到拿到手中的時候,心裡會忐忑不安,但是,往往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他們會搜腸刮肚地尋找佔有這些財富的理由,即使一條理由都找不到,也不願放棄。長此以往,這些人的心靈便會被腐蝕和扭曲,以至於他們最終可能會認為,這些財富本來就應該屬於自己的,只要自己能獲取財富,哪怕犧牲別人的利益甚至性命也在所不惜!人一旦到了這個地步,其靈魂便已徹底腐蝕了,完全失去了理智和人性。
二、不義之財是「斷途財」
如果是通過非法手段得來的不義之財,那麼一旦被發現,勢必要受處罰甚至獲牢獄之災,其個人名譽也將被損毀,前途也可能就此斷送!所以,不義之財實際上是「斷途財」。
三、不義之財可能是「斷頭財」
那些貪取不義之財的人,輕則斷送了前途,重則有可能付出身家性命,所以,不義之財有時又會成為「斷頭財」。
可見,財富雖好,但若做不到以義取利,被不義之財給誘惑,給腐蝕,必將付出更大更沉重的代價。
∷禪心小築∷
不可否認,錢對人類的靈魂很具有誘惑力,而要抵禦這種誘惑力靠的是高度的自制力。美國牛津大學的一位著名的教授認為:如果一個民族的靈魂變骯髒了,那麼這個民族就會徹底消亡。民族如此,個人更是如此。要知道,一個人靈魂的純潔是最大的美德。人們應當牢記,抓住屬於自己的錢,而不要索取不屬於自己的錢!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4)
不以貌取人
茫茫人海中,男女老幼,高低美醜共同構成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能僅看其表象,而應認真地觀察,友好地相處,同時還要有一種充滿包容的心境。善待他人,不以貌取人,你就會發現,美好、和諧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藏經閣∷
以機智聰慧著稱的一休禪師,對待別人的過失從不直言相勸,而是用機智幽默的方式將別人的過失巧妙地表達出來,讓人在輕鬆愉快中深刻反省接受教育。
一休禪師門下有一位將軍弟子,這天將軍請一休禪師吃齋飯,一休非常高興。他給弟子們講完經法,就如約來到了將軍府。因為來時匆匆,他也沒來得及換衣服,守門的警衛看他衣服破破爛爛,以為是哪裡來的臭和尚,無論如何也不准他進去。沒有辦法,一休禪師只好回去換了一件嶄新的袈裟,門衛這才讓他進去。
將軍左等右等都不見一休禪師來赴宴,心裡就有些著急。他剛想出門去看一看,這時只見一休禪師穿了一件嶄新的袈裟急急忙忙從門外走了進來。將軍有些詫異,但並沒有多問,二人一起來到客廳。
等到用餐的時候,一休禪師自己並不吃,只是一味地把飯菜往衣袖裡裝。將軍看見了有些納悶,不禁問道:「師父,是不是想為家中老母或寺里僧眾帶些飯菜?如果是這樣那就請您先用吧!過一會兒我叫人再給他們送去就是了。」
一休禪師道:「你今天是請我的袈裟吃飯,並不是請我吃飯,所以我就給袈裟吃!」將軍一臉迷惑。
一休禪師解釋說:「我第一次來時穿了一件舊衣服,你的門衛就把我擋在外面。我只好回去換了這身新袈裟,他才肯放我進來。既然以衣服的新舊作為邀請賓客的標準,所以我就認為你是在請衣服吃飯,我只好把飯菜讓給新衣服吃啦!」
將軍聽完,一臉愕然。
∷浮世相∷ 一代聖人孔子有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同樣不可以貌取人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頗具哲理的話實際上是告誡我們一個相貌平庸的人可能是呼風喚雨之輩。提醒我們不可以貌取人。可生活中更有一種情況,是你得在相反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警示。因為有的時候,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一個舉止高雅,舉止有度的人,內心可能卻十分的粗鄙。這讓我們深深感到,人的確是不可「貌相」的。
再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任何人和事物都是處於不斷變化之中的,因此在對待人和事物的時候,不能只盯住眼前一點表象,不要以貌取人,應該把目光放長遠一些,對人和事物從本質上分析、判斷,只有掌握了這樣的方法,才可以做出正確的、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
我們都應該懂得,美麗的白天鵝是從醜小鴨變來的,一個現在很貧賤得人,不一定證明他以後就不能富貴,反之,一個現在很風光的人,也不能證明他以後就不會窘迫。要從這個人的本質看出他以後的情景,否則就會犯急功近利的錯誤。
∷禪心小築∷ 虛偽是要付出代價的,以貌取人,常常會把自己置於難堪的境地,穿衣戴帽僅僅是一種裝飾,並代表不了什麼,我們不應該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與別人和諧共處。
doZoom()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5)
靠自己去成功
《金剛經》中,有一首偈中這樣寫道:「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說的是我們身邊時時處處都是修學的道場,我們應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與佛法相對應,相一致,而不是注重拜師求法、燒香禮拜等形式上的做法。引申開來,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不能把別人當作自己生命的支柱,更不能依靠別人為自己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而是要依靠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尋找生命的彩虹,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藏經閣∷ 有一個人,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天下起了大雨。於是,這人就到屋檐下躲雨。碰巧看見觀音菩薩撐著傘走過。
這人說:「觀音菩薩,您可不可以帶我一程?」
觀音說:「我在雨里,你在屋檐下,屋檐下並沒有雨,你並不需要我來度啊。」
這人立刻跑出來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了,您該來救我了吧?」
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是因為我有傘。你被雨淋,是因為你沒有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是傘度我。」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廟裡求觀音,他在廟裡發現觀音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而且那個人和觀音長得一模一樣。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正是。」
這人不解地問:「你為什麼還拜自己呢?」
觀音笑道:「因為求人不如求己。」
∷浮世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期望有一份依靠:依靠父母,依靠愛人,依靠朋友,依靠孩子……但你終有一天感悟到這個故事中的道理——求人不如求己,天助不如自助,自助者方能天助。
一個人如果要成功只能靠自己,那麼靠自己的什麼呢?若要靠出身富貴、條件優越、智能超常、機遇幸運、環境如意等等所謂有利因素,那是靠不住的,甚至連身強力壯、時間充裕、使人理解和支持這些十分必要的條件也是靠不住的。能靠得住的,只有重新認識自我、爭取積極進步的心理態度,只能靠對自我的正確判斷與肯定,看清自己的能力,並且在此基礎上不斷獨立,保持自信,這樣到頭來你會在自己身上挖掘到一個藏滿了無價之寶的寶藏。那麼,最後你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一個人在自己生活經歷中,在自己所處的社會境遇中,如何認識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認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期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課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命運。
一個人可能渺小,也可能偉大,這取決於這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取決於這個人心理態度如何,取決於能否靠自己去奮鬥。說到底,還是取決於對自己究竟是怎麼看的,是自信,還是自卑。
古往今來,但凡傑出的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無不是通過自己刻苦學習,開發潛能,才能有所創造,有所成就。相信沒有人能教愛因斯坦發現解釋宇宙的根本原理,也沒有人能教魯迅先生寫出一篇又一篇揭露社會困苦引起人們注意的各種作品。所以說,靠自己的學習和創造是個人求得發展、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
愛因斯坦、魯迅也和許多人一樣,固然都有他們各自的啟蒙老師,也都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持,但真正把他們帶入科學發明和文學創作前沿的人,還是他們自己,是他們自己通過勤奮學習、獨立思考,自己教給了自己積極的心理態度。事實上,這些偉大人物和許多成功者不是由於他們有超凡的智能才懂得靠自己,而是由於堅持靠自己才發揮了超凡的智能。所以,我們假如從心底里認識到成功要靠自己,那麼就是一種強烈的自信意識和成功心理。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麼這個上帝就是你自己!
∷禪心小築∷ 相信沒有什麼是自己不能做到的,相信自己只要抱著巨大的熱情和堅強的意志去改變現實,就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實際上,任何一個渴望生活更加美好的人都必須首先是一個能戰勝自己、把握自己的人。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6)
doZoom() -->
不爭辯是一種智慧
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我們的周圍,幾乎無處不存在這樣那樣的爭論:一場電影,一部小說,一個特殊事件,某個社會問題都能引起爭辯;甚至連某人的服飾或裝扮也能引起爭辯。從某種意義上看,爭辯的過程實際上是尋求真理的過程。然而,畢竟爭辯不同於尋常說話,它是帶有」敵意」的語言行為。因為論爭的任何一方都想推翻對方的看法,樹立自己的觀點。因此,但凡爭論留給我們的印象都是不愉快的。如果你能夠在論辯之前多投入一些思考,或許就會換一種方式和別人談論某件事情以至於放棄爭辯,如此,既做到個人心情舒暢,探求了真理,又不傷人際之間的和氣。
∷藏經閣∷
白隱禪師是一位修行很深的禪師,一直以來,在他身上都存在著一種「不爭辯」的胸懷,無論別人怎樣評價他,他總是會淡淡地說一句:「就是這樣的嗎?」
有一對夫婦在白隱禪師所住的寺廟旁開了一家食品店,這對夫婦有一個漂亮的女兒。有一天,夫婦倆發現女兒的肚子大了起來。夫妻倆異常憤怒,感覺太見不得人了。他們逼問女兒,肚子里懷的孩子是誰的,女兒吞吞吐吐地說出「白隱」二字。
這對夫婦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隱理論,但白隱禪師不置可否,若無其事地答道:「就是這樣的嗎?」過了幾個月,孩子生下來了,夫婦倆把女兒生的孩子送給了白隱。此時的白隱已經名譽掃地,遭受著周圍人的白眼或者冷嘲熱諷,但他似乎並不以為然,而且還非常細心地照顧孩子。
事情過去了一年之後,那位未婚的媽媽,終於不忍心再欺瞞下去了。她老老實實地向父母吐露孩子的生父是住在同一幢樓里的一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將她帶到白隱那裡,向他道歉,請他原諒,並將孩子帶回。
此時的白銀禪師依然是淡然如水,在將孩子交到那對夫婦手裡的時候,白隱輕聲說道:「就是這樣的嗎?」彷彿不曾發生過什麼事,一切都平靜異常。
∷浮世相∷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一種最重要的方式。在整個溝通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真之語。造謠誹謗就是失真語言中攻擊性較強的惡意傷害行為。俗話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誹謗與留言並非我們能夠制止的,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滋生流言。而面對流言蜚語,我們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則是至關重要的,就像美國前總統林肯所說:「如果證明我是對的,那麼人家怎麼說我都無關緊要;如果證明我是錯的,那麼即使花十倍的力氣來說我是對的,也沒有什麼用。」
然而,環視芸芸眾生,能做到遭到誤解、誹謗,還能夠不辯解,不報復,選擇默默承受的人能有幾個?毫無疑問,這樣的忍耐,這樣的大度是黑暗中的光芒,是夜空中璀璨的星星。
故事中的白隱禪師為了給鄰居的女兒以生存的機會和空間,代人受過,犧牲了為自己洗刷清白的機會,受到人們的冷嘲熱諷,但是他始終處之泰然。「就是這樣的嗎?」這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就是「寵辱不驚」最好的表現,而我們現代人缺乏的正是這一點。
在一些明智的人看來,用沉默應對誹謗,讓濁者自濁,清者自清,而曾經的流言也就會在事實面前不攻自破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講,擁有「不辨」的氣度,就不會與他人針尖對麥芒,睚眥必報;擁有「不辨」的胸襟,就會讓怨恨遠離,讓寬恕靠近。
∷禪心小築∷ 每當我們要與人爭辯之前,不妨先考慮一下,我到底要什麼呢?爭辯對我有什麼實際用途呢?一個是毫無意義的「表面勝利」,一個是對方的好感。所以我們還是學學美國一家著名的保險公司訓練銷售員的第一條準則吧,那就是「不要與人爭辯」。
一念一地獄,一心一天堂(7)
doZoom() -->
平平淡淡才是真
有人說生活中痛苦和幸福各佔了百分之五,其餘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平淡的。或許你不甘於平淡,但卻總是難以走出平淡。因為平淡之於我們的生活,就像菜里的鹽一樣不可或缺。可以說,平平淡淡才是真!
∷藏經閣∷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女兒。有一天,富翁對女兒們說:「你們現在對我都很好,現在你們都說說愛我像什麼一樣啊?」
大女兒說:「您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對您的愛就像是對我自己生命的愛一樣。」富翁聽了,非常開心。
二女兒說:「您就像是我光明的使者,所以我愛您就像愛我的眼睛一樣!」二女兒這麼說,讓富翁也很開心。
這時,輪到三女兒說話了,只聽她說:「您對我來講非常重要,所以我愛您就像愛菜裡面的鹽一樣!」沒想到,富翁聽了非常生氣,一氣之下把三女兒趕出家門。
歲月不居,時光流轉,大女兒、二女兒都出嫁了,並且霸佔了富翁的全部財產,把他趕出家門。曾經的富翁如今已是又老又窮的乞丐。
一天,他乞討到一個大戶人家門前,正巧女主人望見了他,吩咐下人把他讓進來,並做一桌好菜給他吃,但每道菜都不許放鹽。富翁已經餓得不行了,見菜就吃,可是吃遍所有的菜都沒有滋味。這時他放聲大哭:「我現在才明白只有三女兒對我是真心,沒有鹽的菜,再好也沒味道啊!」
這時,女主人走了出來與他相認,他這才發現這位女主人竟是被自己趕出家門的三女兒,頓時慚愧不已。但是三女兒並沒有怪罪父親,而是讓他在這裡頤養天年。
∷浮世相∷ 許多人認為,人的一生應該是色彩繽紛、波瀾壯闊地度過,成功的人生更應該是光彩奪目的,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輝煌亮麗的背後,卻是平淡務實的實幹精神。平淡雖不是我們生命長河中最華美的樂章,但它卻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底色和基調。平平淡淡是一份感覺,也是一種境界。生活不可能總是金色陽光,也不可能都是灰色天空,有輕輕的風,也會有瓢潑的雨,用平平淡淡的心去看,你會發現,美,其實無處不在。
平平淡淡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寬廣的胸懷。當我們擁有了一顆平平淡淡的心,我們也便擁有了淡泊與寧靜,從容與美好。
平平淡淡是一份簡簡單單的美麗,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歸宿。人生一世,無論孤獨還是喧鬧,都如小河流水一般自然,從來的地方來,到去的地方去,得失彈指一揮間,得志而不驕,失意而不餒,渡盡劫波情意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所有是是非非都隨風而去。
當然,面對平淡,需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份善於感動情懷。生活中有很多的幸福點滴需要我們去發現,而每個幸福的瞬間都值得我們去感動。
在平淡中,只要我們做到不矯情,不做作,不虛度年華,不機關算盡,那麼這樣的生活就會給予我們一雙洞穿世事的慧眼,使我們擁有一個坦然充實的人生。
∷禪心小築∷ 菜里沒有鹽就沒有味道,而生活中沒有平淡也不能稱其為生活。實際上,甘於平淡是一種意願,是一種超越,是一種福分,是一種境界。真正的平淡就像吃到嘴裡的菜一樣,要靠自己去體味、去把握、去觀察、去實現。因為處於平淡之中,方能去靜觀,去判斷;方能心境恬淡開闊;方能什麼都看得開,什麼都放得下;方能將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過失和存在過的傷害,都看作是過眼雲煙;方能讓自己領略和享受這美好的人生。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1)
把誘惑抵擋在心門之外
有一條「短消息」這樣寫道:口渴時覺得能喝下整個大海,這叫貪念;真渴時只喝下屬於自己的一杯清水,這叫自律。而現實生活中,如果能劃清貪念與自律的界線,才可能將誘惑抵擋於心門之外,臻至清廉的境界。毋庸置疑,抵禦聲色名利的誘惑,是一種嚴峻的考驗。這不同於戰爭年代血與火的洗禮,而是一場靈與肉的搏鬥。
∷藏經閣∷
有一次,世尊釋迦牟尼在法會上給諸比丘僧講述了一個很久以前的故事。
在往昔無量阿僧祗劫以前,有兩個商人各有五百個商人的商隊,在波羅奈地區籌集了金錢、資糧,準備好許多帆船,決定遠行尋寶。
他們揚帆起航,乘風破浪,駛向大海深處。
商船在大海中行駛了很長時間。這一天,他們突然發現一座寶島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在那個島上有眾多的珍寶、美女,他們一個個都看得目瞪口呆。
這時,第一隊商人的頭領說道:「我們舍財捨命去尋寶,辛辛苦苦來到這裡,這裡美女、財寶無所不有,人生一世能享受這些也就足矣!我們還不如就住在這裡吧!」
可是,第二隊商隊的頭領看到此景,卻冷靜地說道:「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這個寶島雖無奇不有,但一定不會長久的!」
眾人聽了,正在猶豫不決之際,有一個天女恰好路過此處,心中憐憫這些商人,便在空中對眾商人說道:「你們在此地雖然暫時能享受一些快樂,但這一切都將不長久,再過七天,這座小島將要被大海吞沒!」
這個天女說完,即消失而去。又有一個魔女從此經過,她想讓這些商人都被大海吞沒,就在空中對眾商人說道:「你們不要走,這個寶島怎會被海水吞沒呢?如失去機會,這些鉤人魂魄的美女、奇妙的珍寶,世上去哪兒再找呢?剛才那個天女是騙你們呢,你們可別相信她所說的!」
她說完後,也隨即消失而去。
第一個商人的頭領聽後,即對他的手下說道:「你們不要信那第一個天女的話,我們大家還是呆在這島上,享受五欲之樂吧!」
第二個商隊的頭領則對他的手下說道:「你們切莫因為貪享一時之樂而將性命丟掉,還是快快裝些珍寶,不要貪戀此地。那第一個天女的話是真實不虛的啊!」
果然,過了七天後,如第一個天女所說,大海的波濤將寶島吞沒了。第二個商隊的人,由於早有防備,都呆在船上,所以安然無恙。而第一支商隊的人,由於只顧貪戀玩樂,都被大海吞噬了。
∷浮世相∷ 很多人都能吟誦這樣的名言佳句:良田萬頃,不過日食一斗;廣廈千間,不過夜眠八尺。我們的聖祖先賢們也早就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孔子最為得意的門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而自得其樂的清苦生活,對於現代人來講只是久遠的童話。而酒池肉林、夜夜笙歌、不醉不歸的誘惑成了很多人在困苦中苦苦掙扎時,所勾勒的成功生活的標尺。豈不知,美食的誘惑,讓我們大腹便便,疾病纏身;物慾的誘惑,讓我們如陀螺般迷醉,喪失生活的方向;美色的誘惑,一顰一語如此溫柔妖嬈,讓英雄連江山都不要。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懈怠的誘惑,讓我們放棄自律嚴謹的生活,而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
可以看出,誘惑是可怕的,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直指我們內心的最軟弱處,也是我們人性最薄弱處。人當然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他身上有神的光芒,但還有尚未蛻化徹底的獸性。我們一旦被誘惑俘虜,可能一開始會為我們帶來某種難以言傳的顫慄般的快感,但是不知不覺的,這種快感就會讓我們迷失、沉醉,隨之而來的很可能就是慾望滿足後的空虛和悔恨。可不久我們就會淡忘這種自省的力量,繼續追求那種欲仙欲死的快感,直至我們習以為常的麻木、什麼都不想的沉淪。
所以,我們有必要謹記:誘惑是一杯止渴的毒藥,是蛇蠍心腸的美人,是溫軟耳語後的利刃鋼刀。因為陷入這場拉鋸戰,最後的輸家一定是我們,而不是誘惑。
當然,誘惑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我們遠離它,不試圖和它較勁、抗爭,就不會被誘惑的毒所侵襲。
∷禪心小築∷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因此我們可以說,想要離誘惑遠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嘴、手、腿,同時在誘惑面前將我們的心門關閉。即使別人花樣百般,其又奈我若何!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2)
內心清凈,視百年如一夢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因此,只有內心清凈,才能得到幸福,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人生。一個人無論他是什麼地位,過哪一種階層的生活,只要他內心清凈、安謐就可以過得幸福。
∷藏經閣∷
有一天,李端願太尉問曇穎禪師:「禪師!請問人們常說的地獄,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
曇穎禪師回答說:「無中說有,如同眼見幻境,似有還無;太尉現在從有中死無,實在好笑。如果人眼前看到地獄,為什麼心裡看不見天堂呢?天堂與地獄都在一念之間,太尉內心平靜無憂慮,自然就沒有疑惑了。」
太尉發問:「那麼,內心如何無憂慮呢?」
曇穎禪師回答:「善惡都不思量。」
太尉又問:「不思量後,那心歸何處啊?」
曇穎禪師說:「心無所歸。」
太尉再問:「人如果死了,歸到哪裡呢?」
曇穎禪師問:「不知道生,怎麼知道死啊?」
太尉說:「可是生我早已經知曉了的。」
曇穎禪師又問:「那麼,你說說生從何來?」
太尉正沉思時,曇穎禪師用手直搗其胸,說:「只在這裡思量個什麼啊?」
太尉說:「是啊,只知道人生漫長,卻沒有發現歲月蹉跎。」
曇穎禪師說:「百年如同一場夢。」
太尉李端願當下有悟,而說偈曰:「三十八歲,懵然無知。及其有知,何異無知?滔滔汴水,隱隱惰堤。師其歸矣,箭浪東馳。」
∷浮世相∷ 世俗中的我們,都懷有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然而,世界上的種種繁華虛榮,並不能使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因為刺激只能片刻,無法永恆,運用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感官快樂往往是暫時的,好比看一場電影或一場演奏,場散,曲終,終有結束。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有生必有滅,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離,一切皆如夢幻泡影。
正如曇穎禪師所說,百年如同一場大夢。因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減少憂慮,淡泊明智,寧靜致遠。人生每一個夢的實現,每一份由此而來的快樂,都是生命之歌的一個動聽音節,都是人生旅程的一個美麗足印。我們應該使我們的心理具有彈性,放鬆心情,享受現在。
《金剛經》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了達事物無常、無我的本質,我們才能淡然面對,不隨其所轉。
另外,從《道德經》關於「五色」、「五味」、「五音」的闡釋來看,它們之所以會傷害我們的器官,是我們自身的慾望無限膨大的緣故。老子最後還提出「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點明了聖人的生活方式:只滿足吃飽肚子這一低級需求,而不滿足眼睛欣賞外物的欲求。
當然,老子並不是反對人們享受生活,而是警醒人們追求享受要適可而止,不要對自己的貪慾進行無限制地滿足。他希望人們過上建立內在恬淡寧靜之上的生活,而不是外在私慾的滿足。要知道,一個一味地滿足自己外在私慾的人,必然會產生自我疏離感,其心靈將會越發空虛。因此,老子是在提醒我們,要徹底摒棄各種外在慾望的誘惑,始終保持內心的清凈和滿足,才能生活得自在快樂。
∷禪心小築∷ 只要內心清凈,隨意在市井裡,在陋巷裡,都可以感受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像中飛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聖人同游。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3)
doZoom() -->
doZoom() -->
丟掉煩惱,才能輕裝上陣
歲月不居,人生沉浮。徘徊於歲月的浮塵里難免會感受到來自生活的無奈與蒼涼,乃至悲戚,乃至絕望。可是,人生在世苦辣酸甜,離合悲歡,豈能沒有煩惱?而重要的是要有攆走煩惱的信心和勇氣,將煩惱排除在你的生活之外。凡事多往好處想,心靈也就會充滿陽光。
∷藏經閣∷
佛印正坐在船上與蘇東坡把酒話禪,突然聽到喊聲:「有人落水了!」
佛印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了上來。被救的原來是一位少婦。
佛印趕忙問這位少婦:「你年紀輕輕的,為什麼要尋短見呢?」少婦回答說:「我結婚才五年,丈夫就拋棄了我,孩子也得了不治之症去世了,我活著實在是沒意思啊!」
佛印接著問道:「那五年前你是怎麼過的呢?」少婦眼睛裡流露出一點點光芒:「那個時候我當然是無憂無慮,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啊。」佛印說:「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少婦回答說當然沒有啊!接著,佛印說:「那你不過是被命運送回到了五年以前而已。現在你依然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只要你忘掉曾經的煩惱就是了。」
少婦彷彿明白了什麼,揉揉眼睛,向佛印道過謝之後就離開了。自此以後,少婦再也沒有尋短見。
∷浮世相∷ 人生有時候就像天氣一樣變幻莫測,就像李商隱的詩中所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任何人的人生,都很難是一帆風順的,況且,一帆風順的人生,就如同沒有顏色的畫布,缺乏生機。
不可否認,生活在俗世中的我們難免被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煩惱所侵擾。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讓你喘不過氣,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讓你焦頭爛額,房貸、車貸讓你一刻也不敢放鬆……每時每刻,我們似乎都處在各種煩惱的包圍之中,隨之而來的,是焦躁、抑鬱,甚至厭世等情緒的滋生。
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能讓我們像吃下「忘憂草」般立刻忘記所有煩惱,徹底得到放鬆呢?
其實,每一個對於「放鬆」有著強烈渴望的現代人,其「緊繃的身體就像一張糾結成團的紙」,其真正的放鬆,就是將這張紙團的每一處褶皺輕輕地撫平、攤開……
試想,如果將自己的整個身體都浸泡在舒服的溫泉之中,完全不用力,整個身體就能夠自然地浮在水裡,隨之,全身的每個細胞都舒展開來。如果天氣熱的話,就想像自己浸在冰涼的泉水裡。當我們這樣想的時候,由於內心的習慣,立刻會釋放出那種泡在溫泉中無比舒適放鬆的體驗,進而會體現在此刻的身體上,身體會立刻感到無比放鬆。
還可以想像自己的身心像楊柳那般輕柔。面對壓力時,就想像柳枝被一陣微風吹過,讓身心像楊柳一樣隨風擺一擺,壓力也就會隨風而逝。這並不是讓你躲避壓力,而是讓你內心放鬆去面對壓力。在緊張的狀態下面對壓力,則更容易出差錯,只有身心放鬆,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從你每天睜開眼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對自己說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不管昨天發生了什麼事,畢竟昨天成為過去,無法改變,不要讓昨天的煩惱影響到今天的好心情,一切從現在開始!
∷禪心小築∷ 命運常常喜歡和人開玩笑,我們又何必太認真呢?緣起緣滅,得到失去,好或不好,都是生命的常態,然而這一切都將過去。只要你學會了忘記,你就可以輕鬆前進,哪怕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依然能夠把握今天這最後時刻的精彩。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4)
doZoom() -->
不要總和別人比較
每個人都有煩惱的時候,這煩惱的來源有很多,但其中不乏是因和別人比較而滋生的。別人升官發財了,想著嫉妒;別人買了洋房轎車了,看著羨慕;別人的老婆如何漂亮,孩子如何聰明,父母如何有錢有權等等不一而足。但實際上,這樣的比較除了增添無謂的痛苦和煩惱,其他實在沒有什麼用處。如果想獲得理想的生活,倒不如腳踏實地,按照自己的人生路線堅定地走下去。同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去和他人做比較。如此這樣,你的煩惱就會減少許多,人生的亮色也就增添許多了。
∷藏經閣∷
有一個學僧道岫,一心向佛,但他苦心修行了十多年,始終悟不出什麼禪理來。眼看著師弟們一個個悟道出師了,而自己卻沒有多大的進步,仍是大俗人一個,他不由得心急如焚。
道岫心想,自己既不懂得幽默,頭腦又不靈活,所以入不了門。他不想再這樣苦苦修鍊下去,認為不會有什麼結果,還是做個苦行僧算了!
於是,道岫就打點二斤半的衣單,計劃遠行。臨走時,便到法堂去向廣圄禪師辭行。
道岫稟告道:「師傅,學僧辜負您的教導,自從皈依在您座下,習禪已有十年之久,但卻始終悟不出一點東西來。我想,我實在不是一塊學禪的料,因此,想到四處雲遊,特來向您老人家辭行。」
廣圄禪師聽了,非常驚訝地問道:「哦!為什麼沒有覺悟就要走呢?難道在這裡覺悟不出來,到別處就可以覺悟了嗎??」
道岫誠懇地再稟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將自己的全部時間與精力都花在了參禪悟道上了,這麼用功還是不能開悟,我想我和禪可能是無緣吧。看著師弟們一個個都出師了,我心裡難受。師傅,還是讓我去做個苦行僧吧,這樣,我心裡就會好受一點。」
廣圄禪師聽後,開示道:「悟,是一種內在本性的流露,根本無法形容,也無法傳達給別人,更是學不來也急不得的。別人是別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禪道,這是兩回事,為什麼要混為一談呢?」
道岫非常沮喪,辯解道:「師傅,您不知道,我跟師弟們一比,就好像小麻雀見到了大鵬鳥,心裡慚愧極了。」
廣圄禪師裝著不解似地又問道:「大鵬鳥怎樣的大?小麻雀又怎樣的小?」
道岫答道:「大鵬鳥一展翅,就能飛越幾百里,而我只囿於草地上的方圓幾丈而已,無論怎樣努力,也只能飛出幾丈。」
廣圄禪師聽了他的話,意味深長地說:「大鵬鳥一展翅就能飛出幾百里,它能飛越生死界限嗎?它能不能輕易地站在樹枝上呢?」
道岫禪僧聽後,默默不語,若有所悟。然後收起自己的行李,再也不提雲遊的事了。
∷浮世相∷ 記得在《微笑PASTA》這部電視劇里男主人公說過他只跟自己比。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卻總是不斷地和別人比這比那。和自己同時參加工作的老同學都是副廳級幹部了,自己才混了個小科員;鄰居炒股賺了大錢,自己卻趕上股市大跌被套牢;親戚朋友都開上四輪了,自己還得天天擠公交、地鐵……凡此種種,無一不是在和別人比較,無一不是在為自己增添煩惱。
是啊,人為什麼就一定要和別人比呢,這種比較除了給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又能有什麼好處呢?與其做這些無謂的比較,還不如自己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事,過好自己擁有的生活。
心理學家認為,有許多人之所以不成功,往往是因為他們老是跟別人比。一個人可能比他的鄰居成功,也可能比他的兄弟或比他的父親成功,可是他還是一個失敗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的天賦比他的鄰居、他的哥哥、弟弟或者是他的父親要高得太多太多。所以,如果他沒有發揮他的潛在能力,沒有達到他應該達到的目標,即使他比那些人都成功,甚至於比他所有認得的人都要成功,他仍舊還算是一個失敗者。
其實,一個人是否成功,完全要用他自己的潛能而不是別人的成就來衡量。當他能不斷地發揮潛能,並完成自己所定的目標時,他就會一步一步地走上成功的大道。
∷禪心小築∷ 成功的人,永遠都懷著美麗的夢,就像一個執著的孩子,不斷地去尋找實現夢想的方法。在他們看來,生命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不以別人的目光而生存。佛家認為,世人所有聰明人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個堅持夢想的人聰明。引申開來,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有一定的潛能,而將這些潛能發揮出來的辦法,不是藉助外在的力量,而是靠自身的改變。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5)
擁有良好的心態
我們每個人都隨身攜帶著一種看不見的法寶——「積極心態」,而它的另一面寫著「消極心態」。一個積極心態的人並不否定消極因素的存在,他只是學會了不讓自己沉溺其中。一個積極心態者常能心存光明遠景,即使身陷困境,也能以愉快和創造的態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
∷藏經閣∷
塞爾瑪陪伴軍人丈夫駐紮在一個沙漠里,她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習,她一人留在陸軍的小鐵皮房子里,天氣熱得讓人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陰影下也是華氏125℃。沒有人與她交流,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們不會說英語。她太難過了,就寫信給父母,說要丟開一切回家去。她父親的回信只有兩行,這兩行字卻永遠留在她心中,完全改變了她的生活:兩個人從房中的鐵窗望出去,一個看到沙礫,一個卻看到星星。
塞爾瑪反覆地讀這封信,覺得非常慚愧。她決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
塞爾瑪開始和當地人交朋友,他們的反應使她非常驚奇,她對他們的紡織、陶器有很大的興趣,他們就把捨不得賣給觀光客人的紡織品和陶器送給了她。塞爾瑪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種沙漠植物,又學習有關土撥鼠的常識。她觀看沙漠日落,還尋找海螺殼,這些海螺殼是幾萬年前、這片沙漠處于海洋時代留下來的……
而沙漠依然沒有改變,印第安人也是原來的樣子,但是塞爾瑪的念頭改變了,心態改變了。於是,原本難以忍受的環境變成了令她興奮、流連忘返的城堡。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認為惡劣的環境變為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冒險。她為發現了一個新世界而興奮不已,並為此寫了一本書,這就是《快樂的城堡》。她從自己造的「牢房」里看出去,終於看到了星星。
∷浮世相∷ 社會生活節奏在加快,競爭在日趨激烈,人們都面臨著壓力與挑戰。因此,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就需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心態決定性格,良好的心態會產生完美的性格,良好的心態會使你的人生綻放不一樣的光彩。
美國成功學學者拿破崙·希爾關於心態的意義說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一個人面對失敗和挫折所持的心態如何,將決定他一生命運的好壞,而心態的好壞則由一個人的自信心強弱來決定。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隨時會碰到困難與挫折,甚至還會遭遇致命的打擊。在這種時候,心態的積極與消極會對事業乃至人生的成敗產生重大的影響。拿破崙·希爾認為,如果你常流淚,你就看不見星光,對人生對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東西,我們要心存感激。要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一切,人生也就會顯得美好許多。
一個良好的心態不是與生俱來的,它與一個人的性格、環境、知識層次、職業等方面有著密切的關係。通常情況下,心態會隨著你的人生閱歷的不斷豐富,而變得日臻成熟。良好的心態也是不分年齡,不分性別的,或許你是一個年輕人,但你卻具有良好的心態,或許你是一個中年人,但你的心態卻並不成熟。
具有良好的心態的人,在生活中,面對喜怒哀樂能夠泰然處之,沉著應付。做到寵辱不驚,臨危不亂。碰到高興事時,不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忘乎所以。遇到煩心事時,不會牢騷滿腹,心情沮喪,萎靡不振。
∷禪心小築∷ 生活中,既有花香鳥語,也有風霜雨雪;既有花開花落,也有潮起潮落;既有緣來緣去,也有分分合合。所有的美好不可能都屬於你一個人,所有的如意不會時時刻刻與你相伴。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微笑著面對生活中的順境與逆境,告誡自己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在一定的情況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告誡自己有顛峰時期,就會有低迷時刻。
良好的心態不是遙不可及的追求,它可以屬於你,也可以屬於我,可以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6)
貪慾會吃人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求知上進的慾望,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假如讓慾望佔據了內心,便等於是給人生的悲劇拉開了序幕。對一些人來說,生命就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慾望滿足後便感到無聊,其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可悲的。
∷藏經閣∷ 一天傍晚,兩個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這時,有位僧人從林中驚慌失措地跑了出來,兩人見狀,便拉住那個僧人問道:「你為什麼如此驚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僧人忐忑不安地說:「我正在移植一顆小樹,忽然發現了一罈子黃金。」
兩人感到好笑,說:「這僧人真蠢,挖出了黃金還被嚇得魂不附體,真是太好笑了。」然後,他們問道:「你是在哪裡發現的,告訴我們吧,我們不害怕。」
僧人說:「還是不要去了,這東西會吃人的。」
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不怕,你就告訴我們黃金在哪裡吧。」
僧人告訴了他們埋藏黃金的地點,兩個人跑進樹林,果然在那個地方找到了黃金。好大一罈子黃金!
其中一個人說:「我們要是現在把黃金運回去,不太安全,還是等天黑再往回運吧!這樣吧,現在我留在這裡看著,你先回去拿點飯菜來,我們在這裡吃完飯,等半夜時再把黃金運回去。」
於是,另一個人就回去取飯了。
留下的這個人心想:「要是這些黃金都歸我,那該多好呀!等他回來,我就一棒子把他打死,那麼這些黃金不就都歸我了?」
回去的那個人也在想:「我回去先吃飯,然後在他飯里下些毒藥,他一死,黃金不就全歸我了?」
回去的人提著飯菜剛到樹林里,就被另一個人從背後用木棒狠狠地打了一下,當場斃命了。然後,那個人拿起飯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沒過多久,他的肚子里就像火燒一樣的疼,這才知道自己中毒了。臨死前,他心裡暗想:僧人的話真的應驗了,我當時怎麼就沒有明白呢?
∷浮世相∷ 貪慾,人之貪心、貪婪的慾望。貪慾之心,人皆有之,是人性中「惡」的一面。貪慾造成的後果,輕則為社會公德所譴責,重則為法律所不容。人都有慾望,人的慾望與生俱來、揮之難去,但同時人又是具有理性的高級動物,應該而且能夠把握好慾望的「度」。人活在世上,有些東西應該得到,也能夠得到;有些東西不該享有,也不能攫取。因為,貪慾是把無形的刀,輕則傷害身體,重則導致斃命。
慾望就像是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運不能滿足。很多人都明白,貪慾會把人帶向罪惡的深淵,讓人失去理智。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殘,甚至是最好的朋友都能反目成仇。貪字頭上一把刀,人的內心一旦被貪慾所吞噬,那他必將被其毒害。
人生就像是一條河流,有自己固有的源頭,有自己特定的流程,當然也有自己註定的終點,而不管它的流程有多長,有多短,終究都會到達終點,匯入大海。那麼在我們活著的時侯,有什麼慾望是一定非要滿足不可的呢?為什麼要讓慾望肆意滋生呢?
尼采說,人最終喜愛的是自己的慾望,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能控制慾望而不被其征服的人,無疑是個智者。被慾望控制的人,在失去理智的同時,也會葬送自己的前程或生命。
∷禪心小築∷ 貪慾會讓一個人滑向罪惡的深淵,讓人失去理智;貪慾可以使人相互摧殘,相互欺詐,甚至使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因此,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慾望。切記:「貪」這把無形的刀,一旦和它沾邊,就會深受其害。
第八篇 三千世界裡,無欲則為剛(7)
快樂,只給知足的人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失望和不滿的時候,不是你的希望沒能實現,就是你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每當這時,我們不是怨天尤人,就是破罐子亂摔。卻很少能靜坐下來,仔細想想,我們為什麼會有不滿和失望。
活著不要祈求太多,要學會知足。正所謂知足者常樂。
∷藏經閣∷
有一個以砍柴為生的山民,他日夜辛苦勞作。他在佛前也不知燒了多少炷香,祈求大運的降臨,幫助他走出困境。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個金羅漢!
轉眼間,他榮華富貴加身,又是買房子又是買地的。一時間親朋好友竟多出了好幾倍,大家都向他祝賀,目光里充滿了羨慕。
山民只高興了一陣子,繼而發起愁來,食不知味,睡不安穩。
「偌大的家產,就是賊偷,也一時不能偷光啊!你愁什麼呀!」他老婆勸了幾次沒效果,不由得高聲埋怨。
「你一個婦道人家哪裡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那山民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十八羅漢我只挖到一個,其他十七個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要是那十七個羅漢一起歸我所有,那我就滿足了。」
原來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啊!
心有妄求,永無寧日,人不能救,佛不能救,天不能救!
∷浮世相∷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經常會有人發出這樣的一些議論:「誰的老公又陞官了!」「某某做生意發財了!」「哪個孩子考上清華了」等諸如此類的話題。言下之意,正是倒霉的總是自己,總也沒有好運氣。於是乎生出太多的不平衡來。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生命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都是赤條條的,一無所有,而我們的生命本身是上蒼賦予的,有了它,我們才能體驗整個生命過程的精彩。可以說,上蒼已經待我們不薄了,使我們擁有了這麼多。可是,我們還不滿足,依然在祈求上蒼給予更多。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看到自己身邊的人有的發財有的陞官了。心裡很不服氣,心裡想:我讀書也不少啊,為何上蒼這樣待我?於是,為了能讓自己成大器,他們不斷地給自己或者伴侶甚至孩子施加壓力、動力。今天求學,明天求官,後天求財。在他們的「努力」下,伴侶、孩子或者自己終於「實現」了當初的願望時,這時他們依然不會感到快樂,因為他們會把更高層次的目標設立出來,讓上一輪的「努力」繼續上演,周而復始。而快樂,似乎從不會來到他的身邊。
其實,人生最大的煩惱是從不知足開始,是從沒有意義的比較開始,大千世界總不能讓你像別人送的「事事如意」的祝福那樣,也總有不如你的和比你強的人。當心理不滿足的時候,請想一想這句話:當我哭泣沒鞋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腳。因此,我們不要祈求太多,要學會知足。只有腳踏實地去做事,實實在在去做人,實實在在地對待每一天,我們才會擁有一份實實在在的成功;我們的生活也才會過得輕鬆起來。
∷禪心小築∷ 常樂,這是需要我們建立在自己知足的心理之上的。只要我們用好的心態來接受,用正確的心理來面對,那麼知足之心就會平地掘起。開心就會溢滿整個生活的空間。
當然,知足並非保守或是停滯不前,不思進取和創新。它只是要求我們有顆平常之心。學會知足吧,知足才會常樂,常樂一生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推薦閱讀:
※「菩薩」是一個果位嗎?嚴格來說「菩薩」可以作為一種榮譽稱號嗎?
※萬惡佛為首嗎?
※境隨心轉是什麼意思呢?
※為什麼佛教徒總和家人吵架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