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新詞」生生不息 「中式英語」大行其道?——中新網
「網路新詞」生生不息 「中式英語」大行其道?
2011年01月10日 14:11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編者按
2010年11月22日至27日,本報一版刊出系列報道《從手寫漢字看文化傳承》,受到熱烈歡迎。語言、文字都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規範的語言是文化傳統得以維繫、傳承的重要基礎。當然,語言也要與時俱進,更好地擔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當下,語言生活生機勃勃。網路語言潮起潮漲,挑戰常人的接受度;影視方言風生水起,撥動凡人心中的親近感;民間隱語若隱若現,提醒人們對非主流的言語習俗的關注……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語言,需要吐故納新的氣魄,也需要嚴謹規範的操作。和諧的生活應由和諧的語言來承載,既兼顧主體性與多樣性,又兼顧溝通和保護。從今天起,本報刊發「構建和諧語言生活系列報道」,以幫助大家在樹立起應有的母語自尊和母語認同基礎上,傳承蘊含在語言文字中的中華優秀文化。
「2010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剛剛公布,150個流行語折射出社會流行的信號、媒體關注的焦點話題。
稍前出版的《2009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顯示:2009年396個新詞語誕生。
|
或許,每個人會在不斷冒出的新詞語中慨嘆國人語言創造力的充分施展——差不多就是一天一個新詞。
不經意間,悄然產生了諸多新的語言應用學科和語言職業、語言產業。
當生活與語言合二為一,你是在生活中看到語言的奇妙變換,還是在語言中看到生活的絲絲痕迹?
網路新詞,生生不息
新詞語是語言現象,也是社會現象的反映。作為社會變化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新詞語凸顯了社會生活中「動」的一面,也凸顯了語言的動態變化。
如今,網路上產生的新詞語不再局限於帶著遊戲、戲謔色彩的「斑竹」、「囧」、「槑」、「雷人」,也不再僅僅是滿足具有網路傳播特點的「沙發」、「樓主」之類。無論是「躲貓貓」、「樓脆脆」、「寂寞常」,還是「被就業」、「釣魚執法」、「開胸驗肺」,或是「微博」、「給力」、「蒜你狠」、「豆你玩」、「西畢生」,無不是各種社會矛盾、思想理念的顯現、糾結、碰撞。
網路詞語直接與社會生活融合,直接向傳統媒體植入。
「被」,一個尋常的字,卻在2010年揭曉的「漢語盤點2009——用一個字、一個詞描述中國與世界」活動中,當選為年度國內字。
「被增長」、「被滿意」、「被捐款」、「被代表」、「被就業」……這一系列的「被××」頻繁出現,以至於人們不由得驚呼,「被時代」的到來。
在現代漢語中,「被」字的基本用法是與及物動詞搭配,表示被動的意義。新興的「被××」打破了傳統,發生了異變,可以跟不及物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及物動詞搭配使用。它表達出的不僅僅是單純的被動意義,傳遞出公眾對「強加於人」的某些現象、做法的不認同,是他們對自我權利的籲求。
無論是曇花一現,或是對辭彙的正常讀音和規範寫法、用法造成衝擊,一些辭彙讓人費解,抑或進入漢語常用詞庫,在社會變遷中,年度新詞語無疑是一部草根繪就的碎語編年史。
影視方言,隨心所欲
過去僅作為藝術點綴的方言要素,現在卻成為許多影視劇的「賣點」和觀眾的看點,影視劇競相上演「方言秀」。
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里劇中人物通用陝西方言。方言,成為銀幕進行民間敘事的重要手段。2006年,《瘋狂的石頭》引起了電影人對方言的熱衷。《瘋狂的石頭》中幾個主要人物說重慶話、河南話、武漢話、雲南話等各色方言。而另一些影視劇在使用方言上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出現了專門使用一種方言的影片。
熱播劇《武林外傳》中出場的50多個人物幾乎都在說方言,有些至少是帶有明顯方言口音的「地方普通話」。
熱播之王的《士兵突擊》,出場人物基本上都有一種標誌性的方言。許三多說一口帶有河北邯鄲口音的河南話,許三多父親說的是比較純粹的河南話,其他一些人物各說各話,有東北的、武漢的、北京的、陝西的,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為方言而秀方言」的成分。
熱衷於方言秀的影視劇一般都以反映普通人的平凡生活為內容,帶有地方性、草根性和輕喜劇的色彩。影視劇人物的對白適當使用方言,能給人以新鮮、樸實和親近感,但如果過度使用,會讓人有雜亂、拼湊之感。
與此同時,屏幕上的領袖人物語言則由方言向普通話轉變,打破了方言為某種符號化的人物標誌。在《建國大業》中,所有的領袖和革命歷史人物都說普通話而不是方言。
更多精彩內容請進入教育頻道推薦閱讀:
※你怎樣看待網路媒體在輿論傳播中扮演的角色?
※爆笑網路文章4
※《美人為餡》是一部怎樣的網劇?
※互聯網時代,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
※網路版銀聯的樂與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