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韻規則.平仄格式.對仗要求

詩詞押韻的一般規則:押韻,也稱協韻或叶韻。什麼是押韻呢?先看看下面的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詩經.蒹葭》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以上兩詩,每逢偶句句尾都有一個同韻母的字。霜、方、央,四字的韻母是uang,ang,iang,除去韻頭u、i,都是ang:樓、悠、洲、愁,四字的韻母是ou,iou,除去韻頭i,都是ou。像這種情況,就是押韻。概括地說,押韻是同韻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重複出現。上兩例的同韻母字,是在偶句的句尾這一相同位置上重複出現的。在相同位置上重複出現的同韻母字,稱為韻腳。第一個韻腳的出現,稱為起韻。          

   有的詩詞,第一個韻腳在首句出現,這稱為首句起韻。如《蒹葭》的首句句尾「蒼」,韻母是ang,和霜、方、長、央同韻母,是首句起韻。

   近體詩的押韻 :近體詩的押韻,是很嚴格的。詩詞格律的一個內容,即明確規定了近體詩押什麼韻和怎樣押韻。格律規定,只能押平聲韻,即:只能在三十個平聲韻中選擇韻腳字。在律詩和絕句中,任意找兩個例子,便可看出,其韻腳字是平聲的。

   如五律的例子: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懼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這首詩的「生、聲、明、城」四個韻腳字,都屬下平八庚韻。再如七絕的例子: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遊《示兒》          

   格律規定,一是兩句一押韻,韻腳在偶句的句尾,有一部分是首句起韻的。二是必須一韻到底,不能換韻。三是必須在一個韻中選擇韻腳字,不能鄰韻通押,更不能四聲通押,只有首句起韻的可用鄰韻。四是不能出現重複的韻腳字。前面所舉的《黃鶴樓》、《春夜喜雨》等詩,都可以說明近體詩怎樣押韻的四條格律規定,《黃鶴樓》、《春夜喜雨》,其韻腳都在二、四、六、八句的句尾,也就是在偶句的句尾,是兩句一押韻的。都是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               

   在近體詩中,只有首句起韻的,才允許在首句句尾用一個鄰韻字。這種特例如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   ------陸遊《三峽》「峰」為「空」、「中」的鄰韻字。「峰」屬上平二冬韻,「空」、「中」屬上平一東韻。                                       

   古體詩的押韻  :古體詩不受格律限制,在押韻方面,比近體詩要自由得多。古體詩的韻腳字,可用平聲,也可用上、去、入聲。有一些絕句,用的不是平聲韻,而是上、去、入聲韻。這樣的絕句,不是近體詩中的絕句,即非律絕,而稱為古絕。如李紳的《憫農》第一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古絕的韻腳字是「午」、「土」、「苦」。古體詩的押韻,有的是兩句一押韻,有的是一句一押韻,還有的是三、四句一押韻。第一種情況,像近體詩一樣,第二、三種情況,則是近體詩所沒有的。兩句一押韻的例子,如聶夷中的《詠田家》: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這首詩,首句不起韻,「谷」、「肉」、「燭」、「屋」是入聲的韻腳字,每兩句一押。一句一押韻的例子,在南北朝以前的詩中較多。鮑照以前的七言古詩都是一句一押韻的。此後,一句一押的便少見了。這種一句一押韻的七言古詩,稱為柏梁體。四句一押的例子,如曹操的《觀滄海》。古體詩的押韻,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                  

   杜甫的《前出塞》「挽弓當挽強」,首句起韻,一韻到底,沒有換韻,韻腳字都屬下平七陽韻。古體詩的押韻,可以從一個韻中選擇韻腳字,也可以從相鄰的兩個或幾個韻中選擇韻腳字。前一種情況是用本韻,像近體詩的押韻。後一種情況是通韻,近體詩除起韻的特例之外,不存在這種情況。杜甫的「挽弓當挽強」,不僅是一韻到底,而且是用本韻,即韻腳字都屬一個韻。                                                    

   古體詩的押韻,可以出現重複的韻腳字,近體詩中是不允許。詞的押韻,同詩比較,比近體詩活動餘地大,比古體詩限制多。不同詞牌的詞,有著不同的押韻情況,押什麼韻和怎樣押韻,詞譜都作了明確規定。詞的押韻,也是詩詞格律的一個內容。詞押韻不同於近體詩,詞可以押平聲韻,還可以押上、去、入聲韻(合稱仄聲韻)。但是,在押平聲或仄聲韻時,要受格律限制。詞譜規定押平聲韻的,不能押仄聲韻,押仄聲韻的,不能押平聲韻。規定押平聲韻的,如《憶江南》、《河滿子》、《鷓鴣天》、《破陣子》、《八聲甘州》、《水調歌頭》、《沁園春》等。規定押仄聲韻的,如《卜運算元》、《醉花陰》、《釵頭鳳》、《鵲橋仙》、《青玉案》、《摸魚兒》、《念奴嬌》、《賀新郎》、《水龍吟》等。有的詞牌,如《浣溪沙》、《如夢令》、《聲聲慢》等,有兩體,一體押平聲韻,一體押仄聲韻。押仄聲韻的,往往是押入聲韻的自成一類,如《憶秦娥》、《滿江紅》等,要押入聲韻。詞在怎樣押韻方面,也都由詞譜作了明確規定。有多少詞牌,就有多少押韻格式。                        

   簡明歸納幾條:第一,押韻有密有稀,不像近體詩只能兩句一押韻那樣。第二,有的一韻到底,有的可以換韻,不像近體詩只能一韻到底那樣。第三,有的用本韻,有的通韻,不像近體詩只能用本韻那樣。第四,有的可以出現重複的韻腳字,這一點也比近體詩自由。詞的押韻,有密有稀,密的有一句一押韻的、兩句一押韻的,稀的有三、四句以至五、六句一押韻的。一句一押韻的,如白居易的《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這首詞的每句句尾都是韻腳,是一句一押韻的。兩句一押韻的,如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水。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這首詞上、下片共八句,每兩句一押韻,韻腳字在偶句句尾。兩句一押韻的,也有首句起韻的情況。如辛棄疾的《玉樓春》:江頭一帶斜陽樹,總是六朝人住處。悠悠興廢不關心,惟有沙洲雙白鷺。仙人磯下多風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須抖擻盡塵埃,卻趁新涼秋水去。這首詞,首句起韻,基本上也是兩句一押韻的。                  

    實際上,單純兩句一押韻的並不多,較多的是兩句一押韻間雜著一句一押韻,或間雜著三、四句一押韻。三、四句以至五、六句一押韻的,在長調(慢詞)中多見。如辛棄疾的《水龍吟》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這片詞的開頭是兩句一押韻。除此之外,其它的是三句或四句一押韻。五、六句押韻的,如張孝祥的《六州歌頭》上片: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這片詞十九句,其中有一句一押韻的,有兩句一押韻的,也有三句一押韻的,從第七句到第十二句,是六句一押韻,可算得上韻腳稀的一個例子。詞的押韻,有一韻到底的,如前面例舉的《長相思》、《卜運算元》等都是。換韻的詞也很多,情況又是多種多樣,《菩薩蠻》、《虞美人》等,一首詞要多詞換韻。如辛棄疾的《菩薩蠻》: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這首詞,一首多韻,「水」、「淚」相押,「安」、「山」相押,「住」、「去」相押,「余」、「鴣」相押。《菩薩蠻》等詞的換韻,是每兩句一韻,依次換下去,不出現同韻。這可稱為相隨式。-

有的詞是兩韻相換,先是甲韻換為乙韻,然後再由乙韻換為甲韻,這可稱為迴環式。

    如歐陽炯的《定風波》:暖日閑窗映碧紗,小池春水浸晴霞。數樹海棠紅欲盡,爭忍,玉閨深掩過年華。獨憑綉床方寸亂,腸斷,淚珠穿破臉邊花。鄰舍女郎相借問,音信,教人羞道未還家。這首詞,三韻相換,「紗」、「霞」、「華」、花」、「家」為甲韻,「盡」、「忍」、「問」、「信」為乙韻「亂」、「斷」為丙韻。甲韻的腳字最多,並且詞的首尾又都為甲韻,所以,是以甲韻為主。另外,這首詞的上片,首尾都為甲韻,中間為乙韻,像懷抱著似的,可稱為懷抱式。詞的押韻,除用本韻外,通韻的情況很多。             

    第一種通韻情況,是不同部的韻通用。如孫光憲的《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雞犬自南西北。菰葉長,水葒開,門外春波漲綠。聽織,聲促,軋軋鳴梭穿屋。這首詞,「曲」、「北」、「綠」、「織」、「促」、「屋」相押,都是入聲韻,但不屬一個韻部,「曲」、「綠」、「促」屬十五部沃韻,「北」、「織」屬十七部職韻,「屋」屬十五部屋韻。                    

    第二種通韻情況,是不同部不同聲的韻通用。這種情況,有一些是隨便通用不同聲的韻,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四種聲互相通押的都有,但以上、去聲通押為常見。                          

    有的詞明確規定,平聲要和上、去、入聲通押。《西江月》、《換巢鸞鳳》等詞就是。如蘇軾的《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倚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這首詞的六個韻腳字,都屬詞韻第八部。但是,「霄」、「驕」、「瑤」、「橋」是平聲韻,「草」、「曉」是上聲韻。前面例舉的《長相思》,有兩個相似句重疊,疊句的句尾是韻腳。這種情況,詞譜作了明確規定,是合格的。有的詞,詞譜雖未明確規定要用重複的韻腳字,但填詞的人卻用了重複的韻腳字。                

     如黃庭堅的《清平樂》上片: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這片詞的四個韻腳字,有兩個是重複的。這在近體詩中是不允許的,但在詞中卻用了。                

     近體詩調平仄的一般規則,調平仄,是區別近體詩與古體詩的一個重要標誌。近體詩在調平仄方面,格律規定是很嚴格的。律詩、絕句在內的近體詩,是怎樣調平仄的呢?舉杜甫的《客至》為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開。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這是一首七律。全首八句,分為四聯。第一、二句稱為首聯,第三、四句稱為頷聯,第五、六句稱為頸聯,第七、八句稱為尾聯。每聯中的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對句。凡是律詩,都是這樣稱呼的。這首詩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從以上這一平仄格式可以看到:一句中各自的平仄關係。 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平仄關係。相連兩聯的平仄關係。一句中各字的平仄,是交替變換,在交替變換時基本上以兩「平」或兩「仄」為一單位,這是因為詩的音調節奏是以雙音為一單位。一聯中出句與對句的平仄,是相反的,即仄對平,平對仄,這稱為對。反之,若不合乎對的規則,則稱為失對。相連兩聯的平仄關係是,下聯出句的平仄與上聯對句的平仄必須相同。即平對平,仄對仄,這稱為粘。反之,若不合乎粘的規則,則稱為失粘。粘對的作用是,使平仄的調配有變化,有迴環。但是,由於還要照顧到律詩偶句押平聲韻等特點,在粘或對的時候,必然會出現不符合粘對要求的現象,如在這一平仄格式中,下聯出句的第五、第七兩字與上聯對句的第五、第七兩字就不可能相同,這種情況是允許的。最重要的是,每句的第二字,必須嚴守粘對要求。   

      近體詩調平仄的一般規則,可以歸納為四條,即:第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第二,平仄在一聯中的對句與出句間是相反的。第三,平仄在下聯出句與上聯對句間是相粘的。第四,凡偶句最後一字必須是平聲。        

      律詩的平仄格式:

        (一)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律詩的平仄有基本的句式,這是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有四個類型,即:(1)平平仄仄仄平平。(2)平平仄仄平平仄。(3)仄仄平平仄仄平。(4)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五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五言律詩比七言律詩每句少兩個字,所以五言律詩的平仄格式,可以看作是七言律詩平仄格式的縮減,把七言律詩每句開頭減去兩個字,剩下的後五個字,就是五言律詩的平仄格式。這樣,五言律詩的基本平仄句式,也有四個類型,即:(1)仄仄仄平平。(2)仄仄平平仄。(3)平平仄仄平。(4)平平平仄仄。

      無論七言律詩還是五言律詩,都可又細分為四種基本平仄格式:a.平起首句起韻的。b.平起首句不起韻的。c.仄起首句起韻的。d.仄起首句不起韻的。五言律詩以首句不起韻為正規。

      七言律詩和五言律詩的基本平仄格式,習慣上稱為正格。 但是,由於內容的需要,詩人往往在不違反格律基本要求的情況下,把該用平的地方用了仄,該用仄的地方用了平,這稱為變格。變格也有各種類型,不再詳細列述了。漢字具有著高低長短的語音特點,古人把它概括為四聲,即:平聲、上聲、去聲、入聲。這同現代普通話中的四聲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平聲,相當於現代的陰平和陽平。古代的上聲和去聲,仍相當於現代的上聲和去聲。而古代的入聲,在現代普通話中卻消失了,入聲字已分別歸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中。                                   

       絕句的平仄格式:

         (一)七言絕句的四種基本平仄格式:絕句都是四句,為律詩的一半。七言絕句的基本平仄格式也有四種,即:(1)平起首句起韻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2)平起首句不起韻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如竇鞏《南遊感興》傷心欲問當時事,惟見江流去不回。日暮東風春草綠,鷓鴣飛上越王台。(3)仄起首句起韻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杜甫《漫興》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腸」、「杖」、「徐」、「輕」這幾個字的位置,可平可仄。(4)仄起首句不起韻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王維《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異」、「每」、「佳」、「兄」這四個字的位置,可平可仄。                                          

         (二)五言絕句的四種平仄格式:(1)仄起首句起韻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牆」和「不」這兩個字的位置可平可仄。(2)仄起首句不起韻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和「願」這兩個字的位置可平可仄。平起首句起韻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平起首句不起韻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如李賀《莫種樹》園中莫種數,種樹四時愁。獨睡南床日,今秋似去秋。「莫」字位置可平可仄。                                         

       近體詩調平仄的一些講究: 

        (一)避孤平  孤平是調平仄的大忌,必須避免。但是,在仄收的句子中,即使只剩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而算拗句。如果由於內容需要,非用仄聲字不可,七言的就要在第五字上,五言的就要在第三字上,想法補救。                                                                      

        (二)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  是近體詩調平仄的口訣。這是對七言來說的。意思是,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格式的規定,該平可以用仄,該仄可以用平。而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的平仄,必須依照格式的規定,該平不能用仄,該仄不能用平。                                                     

        (三)拗救  從廣義來講,凡不合平仄的字,都稱為拗。- 

   古體詩的平仄 :古體詩,在平仄方面,沒有任何規定,漢和六朝詩的平仄是自由的。但自唐以後,由於受近體詩的影響,詩人在寫古體詩時,往往也用律句,這稱為入律古風。因此,古體詩有了一般古體詩和入律古風的區別。 

   一般古體詩的平仄,本來是完全自由的。但自唐以後,有些詩人在寫古體詩時,有意避免律句,反而為古體詩的平仄句式造成了一些特點。   古體詩每句的最後三字,稱為三字尾。就三字尾來看,古體詩有四種常見的平仄類型,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再,平腳的句子,五古第三字或七古第五用仄聲為原則。

   現以五古為例,看一看古體詩的各種平仄類型:

    (1)平平平,也稱為三平調。這是古體詩的專用形式,用得最多。這種情況,一般可分為四類:第一,仄仄平平平。如:「欲取鳴琴彈」 孟浩然《懷辛大》。第二,平仄平平平。如:「窮巷牛羊歸」王維《渭川田家》。第三,仄平平平平。如:「醒時同交歡」李白《月下獨酌》。第四,平平平平平。如:「長歌吟松風」李自《下終南山》。

    (2)平仄平。這種情況,一般也可分為四類:第一,平平平仄平。如:「清光猶為君」常建《宿王昌齡隱居》。第二,仄平平仄平。如:「草深狐兔肥」崔顥《古遊俠》。第三,仄仄平仄平。如:「草色新雨中」邱為《尋西山隱者》。第四,平仄平仄平。如:「松月生夜涼」孟浩然《宿葉師山房》。

    (3)仄平仄。這種情況,一般也可分為四類:第一,平平仄平仄。如:「心隨雁飛滅」孟浩然《秋登蘭山》。第二,仄平仄平仄。如:「況之異鄉別」王昌齡《行子苦》。第三,仄仄仄平仄。如:「竹露滴清響」孟浩然《懷辛大》。第四,平仄仄平仄。如:「衣上灞陵雨」韋應物《長安遇馮著》。

    (4)仄仄仄。這種情況,一般也可分為四類:第一,平平仄仄仄。如:「登臨出世界」岑參《登慈恩寺浮圖》。第二,仄平仄仄仄。如:「十觴亦不醉」杜甫《贈衛八處士》。第三,仄仄仄仄仄。如:「幼為長所育」韋應物《送楊氏女》。第四,平仄仄仄仄。如:「舟楫恐失墜」杜甫《夢李白》。七古的平仄,同五古一樣,就三字尾而言,也有四種常見類型。不過,七古比五古多兩字,變化式樣更多一些,就不一一舉例了。             

   詞的平仄 :詞的平仄格式很多,可以說有多少詞牌,就有多少格式。這與律詩不同。律詩的平仄格式基本的有四種。因為律詩的字數、句數相同,又都押平聲韻。而不同的詞,字數、句數都不同,又平韻、仄韻均用,這就決定了詞的格式必然變化多樣。                  

   以下舉出兩個例子:看看詞的平仄格式是怎樣被規定的。第一個是小令《憶江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這首小令只有一段,是單片詞,押平聲韻,五句,二十七字。第二個是長調《永遇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這首長調有兩段,是雙片詞,押仄聲韻,上、下片各十一句,一百零四字。以上所舉的例子,僅是上千個詞譜中的兩個。                                              

   詞譜明確規定:某一詞有多少句、多少字以及韻腳在哪裡,還有平仄的安排。如果想知道詞的平仄格式,就必須查詞譜,如能熟記更好。詞的平仄,雖比律詩的多樣,但就每種格式來說,卻比律詩的平仄更為固定。除原格式規定可平可仄的字以外,填詞者一般都不可以隨意調換平仄。 詞的平仄格式雖多,如想精確掌握它,有一定的困難。但是,詞句基本上是律句,單就詞句來說,其平仄變化還是有規律可尋的。現將二字句到八字句的平仄類型,作一分述。

   (1)二字句。二字句的平仄,常見的只有平仄式,偶然也有平平和仄仄式的。其特點是,往往用於疊句或起句,那種既非疊句又非起句的二字句比較少。如王建的《調笑令》: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這首詞的二字句,既用於疊句,又用於起句,都是平仄式。又如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的二字句,既非疊句,又非起句,而是在上、下片當中的不同位置上,也都是平仄式。

    (2)三字句。三字句一般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如「霜風勁」------張孝祥《六州歌頭》。平仄仄,如「秋已盡」------李清照《鷓鴣天》。仄平平,如「日猶長」(同上)。仄仄平,比較少見。

    (3)四字句。四字句一般是用七言律詩的前四字,其平仄類型有兩種:平平仄仄,如「欄杆拍遍」-。------辛棄疾《水龍吟》。仄仄平平,如「落日樓頭」(同上)。

    (4)五字句。五字句相當五言律句。即:仄仄平平仄,如「睡覺寒燈里」------陸遊《夜遊宮》。仄仄仄平平,如「落日水熔金」------廖世美《好事近》。平平平仄仄,如「天憎梅浪發」------周邦彥《菩薩蠻》。平平仄仄平,比較少見。

    (5)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延伸。在平起的四字句前加仄仄,在仄起的四句前加平平,而成為六字句。這樣有兩種平仄類型:仄仄平平仄仄,如「雪曉清笳亂起」------陸遊《夜遊宮》。平平仄仄平平,如「西園夜飲鳴笳」------秦觀《望海潮》。

    (6)七字句。七字句相當七言律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平岡細草鳴黃犢」------辛棄疾《鷓鴣天》。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老卻英雄似等閑」------陸遊《鷓鴣天》。仄仄平平平仄仄,如「料峭春風吹酒醒」------蘇軾《定風波》。平平仄仄仄平平,如「當年萬里覓封候」------陸遊《訴衷情》。

    (7)八字句。八字句最常用的是上三下五的句式。如果第三字用平聲,第五字往往用仄聲,如「想小樓、終日望歸舟」------張元干《滿江紅》。如果第三字用仄聲,第五字則往往用平聲,如「圖畫里,崢嶸樓閣開」------劉過《沁園春》。以上所說的只是二字句到八字句的平仄類型。這對掌握詞譜規定的平仄格式,是有一定幫助的。              

    對仗要求 :對仗,也就是對偶。詩詞對仗的基本要求,一是在兩句相對時,相對的字詞,其詞性要相同或相近。二是在兩句相對時,兩句的句子組成情況要相同或相近。兩句相對,指的是相連的兩個句子形成對仗。這是對仗的一般形式。

    如孟浩然的《過故人庄》: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首詩的第三、四兩句,是相連的兩個句子,又是形成對仗的兩個句子。在這兩句中,「綠」對「青」,「樹」對「山」,「村」對「郭」(城郭),「邊」對「外」,「合」對「斜」。第五、六兩句,也是對仗句。

    相連的兩句,往往形成對仗,但不是所有的相連句都要求對仗。這首詩的第一、二句和第七、八句,雖都相連,但不對仗。兩句相對的情況,大致是這樣。

   (一)在兩句相對時,相對的字詞,其詞性要相同或相近。

   (二)在兩句相對時,除了要求詞性相同或相近外,還要求相同兩句的句子組成情況相同或相近。兩句相對,是對仗的一般形式。

 

 
推薦閱讀:

女人渴望被「潛規則」5大成因
干支作用規則
命理起名法的操作規則
非禮服的著裝規則(Dress Code)

TAG:規則 | 押韻 | 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