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面面觀4. 高蹺

高蹺,是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的形式,也叫"高蹺秧歌",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由於演員踩蹺比一般人高,便於遠近觀賞,而且流動方便無異於活動舞台,因此深受群眾喜愛,是一種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      高蹺一般以舞隊的形式表演,舞隊人數十多人至數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個古代神話或歷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飾多模仿戲曲行頭;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絹、木棍、刀槍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場"兩種,撂場有舞隊集體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的"大場"和兩三人表演的"小場",角色間多男女對舞,有時邊舞邊唱。伴奏樂器有兩類,一類如京津高蹺,鑼鼓四件(腰鼓、手鑼各二),自敲自舞並為全隊表演伴奏。另一類用大鼓大鈸等打擊樂伴奏,音量大,氣氛熱烈。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河北、山東高蹺。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作驚險表演:最下層的舞者踩蹺,共用肩扛起兩根長木棍,中層的舞者不踩蹺站在木棍上,他們肩上還站著扮演《白蛇傳》的三名演員,或是站著一名舞弄小花傘的兒童,最下層的演員還能緩步向前移動。河南嵩縣的"托裝"是高蹺與"肘閣"相結合的表演形式。所謂"肘閣",是表演者把一鐵制的特殊道具綁紮於身,另把一二名兒童穩紮在道具的上端,猶如用手托起,形成兩層或三層的各種戲劇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錢豹""丑三打柴"等。該地"托裝"的舞者腳下踩著木蹺,上面有一二兒童,其表演及道具製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雲南玉溪的"彝族高蹺"羅平縣布依族的"高蹺茅人舞"等。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視頻:保定徐水區賈庄村正月初八廟會高蹺會精彩演出】

【網路圖片:高蹺】


推薦閱讀:

Blur 的 Graham Coxon 和 Damon Albarn 為什麼不和?
兩岸三地「曠男怨女」面面觀
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77))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179)) (人民日報海外版)
42℃的天去蘇州吃了十碗面 這絕對是真愛啊!

TAG:民俗 | 面面 | 民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