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版:金剛經(章節註解 上)
金剛經
在《金剛經》第一部分(法會因由分第一——能凈業障分第十六)中,佛陀以般若正觀之思辨模式透視現象世界萬有以及化法、化處、化主等名言概念,皆因緣所生,虛幻不實,因而得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結論(即非xx)。一個人若能「於相離相」,妄執的心便能得到降伏。正如《六祖壇經》雲,「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
《金剛經》第二部分(究竟無我分第十七——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在「外離一切相」的基礎之上,從心入手,破除世人對「能得」、「所得」的執著心。如同對一個學生來說,通過努力學習,獲得了好的成績,自然會生起我能得到好成績的「能得」與「所得」之心。同樣,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自然會得法、證果、度眾,並能感召好的果報。然而,若有人因此而認為菩薩的「能得」為實有,心便會住於「能得」的執著中,成為修道的障礙。因此,《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從得法不住、得果不住、度眾不住、依報不住四方面說明菩薩在修道的過程中雖能得,心卻不住於「能得」。與此同時,菩薩修成正果後,確有所得,如所觀的妙智、所得的福德、所感的報身、所悟的妙法、所度的眾生、所證的果位和所修的善法。若有人因此而認為諸佛菩薩的「所得」為實有,心便住於「所得」的執著中,是修道的另一種障礙。《金剛經》自「一體同觀分第十八」到「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從如下七方面說明佛陀雖有所得,但心不住於「所得」:正報非真,隨緣度眾;無福之福,其福甚大;相無定相,身相具足;無說而說,法音遍滿;度無可度,自性自度;得無所得,無上菩提;作無可作,無上善法。無論是「能得」,還是「所得」(即非xx),皆隨因緣而變化,並無一個固定不變的「能得」、「所得」(既非xx),因而說能而不能,不能而能;得而不得,不得而得,能、所不住,於念離念,內心便不會受身外之物的污染。正如《六祖壇經》雲,「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外界的現象與名相、內心的能得與所得被破除後(非有),有些弟子執著於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福德、無佛、無法等說空的名相為真實不虛的妙理,墮入斷滅空。針對這種不正確的知見,佛陀在《金剛經》第三部分(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以「無所住而生其心」破除弟子們的迷執,破邪即是顯正,樹立正知正見:「離相」並非「斷滅」,否定萬物的存在以及名相的功能,而是如實了知世間一切現象的緣起存在(非空);不執著於能得、所得,並非否定能得、所得,而是於相「不取」、「不住」,悟入離於空、有二邊的中道實相(是名xx),這才是認識世間一切現象的正確知見,「無住生心」,以便更好地幫助苦難眾生。
上卷 外離一切相
發菩提心是進入大乘般若法門的基石。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糊塗的人太多,受苦的眾生更是無法用數字來計算,何時才能度盡?!眾生不盡,成佛成祖無望,成佛之路遙遙,心何以安?!從「法會因由分第一」到「能凈業障分第十六」為《金剛經》的第一部分,從假入空,破除人們對身外之物、名言概念的執著,於相離相,一切皆非,以此來降伏人們的妄想執著之心,隨緣度眾,獲得自在人生。正如《六祖壇經》云:「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聽佛陀是這樣說的:當時,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隨侍左右。)
賞析與點評: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常隨佛陀的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些聲聞弟子是本經主要聽眾,暗含本經是佛陀轉為初發菩提心救度芸芸眾生的常隨弟子而說。正如《金剛經》雲,本經是「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有一天,臨近吃早飯時,佛陀穿上袈裟,手持飯缽,緩步走進舍衛城乞食。佛陀以慈悲平等之心,不分貧富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食完畢,返回住處。吃完飯,佛陀收好法衣和食缽,洗完腳,鋪好坐墊,就開始打坐靜修。)
賞析與點評:
佛陀講《華嚴經》、《法華經》等大乘經典之前,佛身放光,大地震動,恆沙菩薩、百萬天人云集。而佛陀講本經之前如同常人般生活:著衣持缽,乞食歸來,整理衣服,洗缽洗腳,整理座位打坐……這些看似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無異,卻隱含深意:佛陀於行、住、坐、卧等日常生活中時刻提醒弟子:佛不住佛相,直指本經宗旨——於相離相,無住生心,體現了般若法門的修行風格。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稀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這時,長老須菩提從大眾中站起來,以袈裟覆蓋左肩,袒露右肩,右膝著地,雙手合十,讚歎佛陀說:(如來與常人一般生活),這太稀有難得了!世尊!如來一直以來都是善於以此種善巧方便護持諸大菩薩不舍正念,(住持正法,教化眾生);又能善巧地攝取在步入菩提道的眾生,(使他們不退失菩提心,切入甚深的佛理,得大利益)。世尊!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起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成佛大願,如何才能使之安住正道而不退失呢?當妄念生起時,如何才能降伏呢?)
賞析與點評:
《妙法蓮華經》雲,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引導人們入佛知見。佛陀長期以來一直以常人的生活方式啟發人們領悟「離一切相」之妙理。可惜沒有人知曉其中奧秘。而今,須菩提似有所悟,讚歎稀有,向佛陀請教:如何才能使剛剛發菩提心的人安住於救度眾生的大業中?心生煩惱時,如何才能使之平息?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陀讚歎須菩提說:問得好!你說得真不錯!須菩提!正如你所說,如來的確是能護念眷念諸菩薩,能善巧開導諸菩薩。你們仔細聽吧!現在,我要為你們解說,善男子、善女人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成佛大願後,(要保持此心不退),應當照如下所說把心安住下來,應當如此去降伏妄心。
須菩提得到了如來的應允,歡喜地回答說:是的,世尊!我們願意、歡喜、期盼聆聽您的教誨。)
賞析與點評:
《妙法蓮華經》雲,「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儘管眾生無知,不解佛意,但是佛陀仍像慈母呵護嬰兒一樣,一直在等待機會。而今,須菩提終於有所頓悟,尋問佛陀安心之法,講解《金剛經》的因緣因而成熟。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既非菩薩。
(佛陀告訴須菩提說:諸大菩薩應當如此降伏妄心,「天地間一切形態的生命,不外乎如下三種分類:就生命產生的形式而言,可分為四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就生命的構成而言,可分為三種類型——有形體的欲界與色界眾生、無形體的無色界眾生;就心識活動的強弱而言,可分為三種類型——具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的有情眾生(有想)、沒有明顯心識活動的無想天外道(無想)以及僅存微細心識活動的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的入定者(非有想非無想)。我發願救度以上提到的一切眾生,引導他們進入無餘涅槃的世界,斷盡他們的煩惱、永絕諸苦,讓他們獲得最終的解脫。我願如此度化無量無數無邊的眾生,但在我心中其實並不見有一個眾生為我所度」。為什麼呢?須菩提!若菩薩心中仍有自、他、眾生、壽者等四相的對待分別,以為有個「我」能化度眾生,又見有所謂的眾生為我所度,那他就不成其為菩薩了。)
賞析與點評:
這段經文看起來有點深奧,其實是闡釋了菩薩思維的特點:以一切眾生作為自己救度的對象。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離「我相」入手,才能逐步進入「離四相」的境界。《心經》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意為:所謂的人、我,本來就是由物質元素(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識)組合而成的「假我」,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自我存在,這就是「無我相」;「無我相」則無自、他的分別,這就是「無人相」;既「無我相」又「無人相」,則不會產生我們,你們,他們等相對概念與分別對待,這就是「無眾生相」;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生命,都如同川流不息的河流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延續,這就是「無壽者相」。一旦通達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皆因緣所生,擁有共同的特性——空無自性,即是「無相」,四相便成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生起;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眾生的苦難就是我的困難,眾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擁有如此思維的人,自私的妄心得到降伏,無私的利他菩提心便會生起,將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於利益大眾的事業中去,在利他的過程中完善自己,幫助他人越多,自我提升越高,哪裡會擔心有度不完的眾生?!如此思維,發菩提心的人,便會心甘情願投身於救度眾生的偉業中去,「我執」的妄心便在幫助眾生中得到降伏。
妙行無住分 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佛繼續說道:再者,須菩提!菩薩對於萬法,都應該無所執著,以不執著於報恩而布施,即不要住於色境而行布施,也不要住於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而行布施。須菩提!如果菩薩如此行「無相布施」,沒有行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的無相而行的布施叫「不住相布施」,獲得的福德不可思議、無法估量。)
賞析與點評:
一個人發菩提心後,緊接著要有利於眾生的實際行動。菩薩幫助困難眾生的方法很多,「六度」、「四攝」為其主要內容,而「布施」則為最直接、最首要的方法。布施的福德取決於布施人的心態。布施時若能做到無能施之心,不分別受施之人,不見有施之物,布施後也不存求報之念,這種「無相布施」,代表行善的最高境界,「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你意下如何?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嗎?須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佛陀又問:須菩提!那麼南方、北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及上下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嗎?須菩提回答:不可思量的,世尊。須菩提!菩薩因體悟三輪體空,不執著事相而行布施,其所得的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只要依著我的教法修行,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凈的菩提本心。佛陀說:須菩提!菩薩不執著於諸相而進行布施的福德,也和十方虛空一樣不可想像和度量。須菩提!菩薩就應該是這樣不執著於諸相,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於清凈的菩提本心。)
賞析與點評:
梁武帝一生致力於造佛寺,寫佛經,培養僧人,所化金錢,不可勝計,自以為功德很大。出乎常人意料的是,達摩竟說他「無功德」。梁武帝大惑不解。其實,為了有所得而行善布施,屬於「有相布施」,其目的是為了一己私利,施得越多,自我越大,怎能不煩惱?!「無相布施」則不同,基於對「無我」的認識,不再執著於誰在幫人,幫了「誰」,也不執著於布施了什麼、布施了多少,這種「三輪體空」的布施,出自布施者的大悲心,因而只關注幫助別人的過程,對自我與身外之物的執著便在布施的行動中不知不覺地消除。如此行布施,幫助的人越多,自我提升越快,他所獲得的功德,如同十方虛空一樣,不可限量。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問: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依如來具足相好的身體相貌來認識如來的真實本性嗎?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依如來具足相好的身體相貌來認識如來的真實本性。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具足相好的身體相貌,(是由眾緣和合而成的),並非是真實存在的身相。佛陀告訴須菩提:一切諸相都是虛妄不實的。若能悟得諸相皆虛妄不實,當下就能見到如來法身。)
賞析與點評:
上文講到無我,自然「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弟子們心中有疑問,「每天為我們說法的不是如來又是誰?」現代人更會發問,「大雄寶殿上供奉的佛像難道不是佛嗎?如果不是,拜佛又有何用?」針對這些問題,佛陀以緣起法說明,花草、人我、佛的應化之身等世間一切現象都是由種種條件(因緣)和合而成,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哪裡能找到一個固定不變的「佛陀身相」供我們來執著呢?!所以佛陀提醒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領悟了現象世界的萬有都是緣起而性空,於諸相中見到空性(非相),當下就能見到如來的真身——法身。《金剛經》因而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正信稀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演說章句,生實信不?
(須菩提向佛陀問道:世尊!後世真的還有人聽聞您上面所宣說的義理和言辭,因此而生起真實的信心?)
賞析與點評:
不少人把「於相離相」的般若法門看成是「黑洞」,深不見底。出於對未知的恐懼,人們不敢輕易進入般若法門。進入般若法門的門檻到底有多高?一般人能生起信心嗎?須菩提對此也有疑問。佛陀安慰須菩提說,只要按照如下三個步驟,便可進入般若法門。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佛陀回答須菩提說:你不必有這樣的疑惑。佛陀入滅五百年時期,會有持守戒律、廣修福德的人,能對以上所說的經文生起深切的信心,深信般若不二的解脫法門,能如實悟入深義。)
賞析與點評:
不少人認為,修般若大法的起點一定很高,其實不然。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同樣,對般若法門的修持應從最基本的持戒開始,因戒生定,因定發慧,自然對般若妙法有所領悟。自律是建立信心的起點。事實上,依據《大般若波羅密多經》,佛陀去世後五百年,真是迦膩色迦王(七十八至一〇二)統治時期,大乘般若教法盛行,「舍利子!我滅度已,後五百歲,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東北方大作佛事。」這一史料本身就足以說明,任何一個人,只要從「持戒、修福」起步,打好基礎,逐步對《金剛經》甚深的義理產生信心,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難。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應當知道這些人,不只曾經於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處種下了眾善根前緣,而是已於無量千萬佛處積集深厚的善根。)
賞析與點評
《長阿含經》說,「三善根:一者不貪,二者不恚,三者不痴。」由此觀之,持戒是對人身、口的規範,而善根則重在於對人內在心智的訓練。親近諸佛菩薩、大善知識,耳濡目染,見賢思齊,多聽法,常持戒,廣修福,天長日久,向善、向上的力量不斷增長,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對般若妙法有所領悟。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聽到了這些微妙經義,便會在一念之間產生清凈的信心。須菩提!如來完全盡知盡見,這些善根眾生將會得到無可估量的福報和功德。)
賞析與點評
一提起「加持」,人們便聯想起某種神秘的力量。其實,剛學走路的寶寶,看到目前讚許的目光,摔倒後會爬起來繼續笑眯眯的往前走,這就是「加持」的力量。同理,只要眾生對般若妙法有一點點的領悟,諸佛菩薩立即知曉,並為之印證,成為眾生繼續深入般若法門的直接推動力。這就是加持的力量。持戒與積累善根是生信心的基礎,而諸佛加持是外力的幫助,最終還須通過自身的證悟,才能真正進入般若法門。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伐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這些善根眾生,不再妄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去除了我執);又不再有法相的執著(證得法空),也沒有非法相的執著(證得空空)。這是什麼緣故呢?如果眾生心念中執取於相狀,也就執著於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若眾生執著種種法相,亦會有對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的執著。什麼緣故呢?如果眾生心念中執著於無法相,那也會執著於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所以既不應執著任何法相,也不應執著於非法相。正因為如此,如來才經常告誡你們這些比丘,我所說的法,就像船筏之比喻一樣。佛法尚且應該捨去,何況那些與佛法相違背的非法。)
賞析與點評
佛陀在《中阿含經》說,一個逃亡的人被一條大河阻擋去路,河上沒有橋樑、船隻可供渡河,後有追兵。在這萬分危險時刻,他急中生智,採集草木枝葉,做成木筏,成功渡河,逃過一劫。為此,他時刻背著他的「救命恩人」——木筏。
眾人皆笑他的愚蠢行為。而我們也未嘗布施如此。戒慧成就,久集善根者,一有所悟,又立即得到諸佛菩薩的印可加持,日久努力,悟入「人空」後,便執著佛陀的教法為實有,這是法執。其實,一切教法如木筏,悟入「人空」後就應捨棄,由此而悟入「法空」。不少人又誤認為我、法二空的空相為真實的存在。只有更進一步去除對空相執著的人,才能悟入「空空」。如此悟解「三空」,切入離相、遠離我、我所、有無等一切戲論妄執,方能於般若無相中生一念清凈心。所以《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畢竟空中有、無戲論皆滅。」總而言之,緣起的萬物、佛陀的教法以及由此而獲得的功德等一切有為法,因空無自性,不可取執,更何況是那些不善的非法呢?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陀又問: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來在菩提樹下成道,真的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證得嗎?如來成道後,大轉法論,確有法可說嗎?
須菩提回答說:就我所理解佛陀所說法義,沒有固定的法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更無定法為如來所說。什麼緣故呢?因為如來所說的法,包括非法、非非法,都是不可取、不可說的。為什麼呢?大聖佛陀、二乘聖者、大乘菩薩等聖賢,皆依如來所說,自證無為法,只是因其深淺不同而顯示出來種種差別相。)
賞析與點評
為吾現正離外道,於暗暝中作燈明,為諸傷害除垢穢,願大醫王斷吾疑。——《佛說德光太子經》
普通人「取法」,執著於我、世間萬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一切現象、名相為實有,產生「有得有說」的思維,陷入「常見」;有一定修行境界的人又「取非法」,執著於空為實有,產生「無得可說」的思維,墮入「斷見」。換而言之,有得有說,固不可說;無得無說,亦不可說。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否定佛陀有所悟、有所證、有所說法呢?以上偈頌為我們解開了這一難題。佛陀如同世間良醫。學醫之人,通過多年努力,獲得醫學博士,僅僅是表明他所學的程度,並非有一個獨立於此人之外的「醫學博士」實物存在;同理,佛陀菩提樹下所悟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僅僅是方便說明他悟證的境界而已,並無一個獨立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存在。針對病人的病情,世間良醫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同理,眾生的煩惱有千萬種,佛陀隨機說法,所以說「無有定法」。疾病痊癒後,病人應舍藥方;同理,眾生的煩惱去除後,不應執取所學之法不放,這是「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的本義。由此觀之,佛陀並未否定一法,而是以「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引導人們了知「無相即實相」,這才是真正的般若精神。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佛陀說: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將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種珍寶,全部拿來進行布施,你說這人所得的功德多不多?
須菩提回答道:多極了!佛陀。為什麼說福德多呢?因為這樣的世間福德尚在有相的福德中,(並未走入無相的福德自性),如來才可以用多少來說福德果報。
佛陀又對須菩提說:(你所說固然不錯,但不要以為那人的福德就算大了!)假使另有人對於本經,不要說受持全部所得的功德,即使受持其中四句偈等,又能夠為他人解說,那麼此人所獲得的功德,更要勝過那人的布施功德。什麼緣故呢?須菩提!因為十方一切諸佛及諸佛具有的無上正等等覺的法,皆從此經緣生。)
賞析與點評
一位老人拜訪友人,看見堆積如山的柴火離爐灶太近,於是便提醒主人應將柴火儘早搬走,否則會有火災隱患。主人因多年來都無事,對老人的提醒一笑了之。不久主人家裡果然失火,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事後,主人設宴感謝,救過火的人都成了座上客,唯獨缺少當初提醒他搬走柴火的那位老人。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財布施固然有福德,卻遠不如法布施。上文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較量,都不及講解、受持《金剛經》四句偈的功德大。因為經中的般若智慧,能啟發人的正知正見,健全人的品德,引導人向上,直至成佛作祖,獲得徹底的安樂,所以非財施可及!經中因而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須菩提!所謂的佛與法,都是佛的應化之身隨機說法,其名相僅僅是個概念,並非實有,如此理解,才是真正的佛與法。)
賞析與點評
前文反覆強調:說無定說,得無定得。而上文則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似乎有佛果可成,有法可說。前後有點矛盾。為了化解初學般若法門人的疑慮,佛陀才說,「諸佛,是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所得法。」但有人因此而執著於佛與法的名相為實有,那就錯了!因為這都是隨順眾生方便而說,畢竟空中,的確是沒有菩提可證、沒有法可說。然而,正因為佛陀領悟到這一道理,才能獲得至高無上的果位,通達「法」的真實含義。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坨洹能作是念,「我得須坨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坨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坨洹。
(佛陀又問:須菩提!你有什麼看法?你認為證得須坨洹聖果的聖者,他會起這樣的想法和念頭:我能得須坨洹果嗎?
須菩提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須坨洹的意思,即是入聖流,而實際又是無所入的,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覺悟到五欲六塵沒有什麼可執著的,因此才叫作須坨洹。)
賞析與點評
不少人認為,佛陀的聲聞弟子重在追求自身的解脫,注重果位的證得,依涅槃而住,看似有所住,很難了解證無可證、說無可說的般若思想。然而,須菩提通過自己親證四果的體驗,告知人們,眾生因執「我」為實有,產生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等不正確的知見,統稱「見惑」,由此而起惑造業,產生種種煩惱。修行之人首先通過「五蘊無我」的理論,去除我執,悟人空,去除見惑,產生正確的知見,標誌著進入聖人之流,故名「入流」,證得小乘初果——
須坨洹果。由須坨洹的定義來看,如果修道之人仍有「我能得果」的想念,這本身足以說明他依然有「我見」,就沒有資格證得須坨洹。由此可見,證須坨洹果位的人能做到能證、所證皆空,契合般若離相法門。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佛接著問:須菩提!你有什麼看法?證得阿那含聖果的人,他會起這樣的想念:我能得阿那含果嗎?須菩提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不再返回欲界),而實際上是沒有真實的不來者,因此才叫作阿那含。)
賞析與點評
當人的感覺器官、被感知的外界實物(如美色)和意識三者(根、塵、識)相接觸時,心隨境轉,隨之而產生含、嗔、痴、慢、疑等不健康的思維,統稱「思惑」,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在初果斷除「見惑」的基礎之上,通過進一步的修行,人們可以斷除欲界之「思惑」,證得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換而言之,一個人只要有「我得斯陀含、阿那含」的想念,那隻能說明他仍貪戀「有所得」,思惑未除,就沒有資格成為二果、三果的聖人。如此觀之,見惑、思惑斷除後的聖者,已切入般若空性之理,絕不會生起「一來」、「不來」的分別概念。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佛繼續問:須菩提!你有什麼看法?證得阿羅漢聖果的人,他會起這樣的想念:我已證得阿羅漢果嗎?須菩提回答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叫阿羅漢。世尊!如果阿羅漢生起「我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心念,那麼,就執著於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壽命的相狀。)
賞析與點評
斷盡三界所有的見、思二惑,悟人空、法空,方能證阿羅漢果,超出三界,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由此觀之,一個人只要有「我得阿羅漢道」的想念,這說明他仍然執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沒有資格稱為「阿羅漢」。反之,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人,因通達人空、法空之理,自然不會有「我為能證之人,阿羅漢果為所證之法」的分別概念,能、所雙亡,徹悟一切法的生滅不可得,才是通達性空離相的聖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依自己的體驗說:世尊曾這樣讚歎我,說我在諸大弟子之中,所得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我是第一離欲(諸煩惱)的大阿羅漢。可我從來沒有這樣想:我是離欲的大阿羅漢,我能得無諍三昧。假使我這樣隨相計著,那就是還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佛也就不會說我是一個樂於用功修習阿蘭那行的人了。反之,因為不執著實有無諍三昧可得可修,世尊才讚歎我是阿蘭那行呢!)
賞析與點評
上文從羅漢四個果位的定義,說明聲聞聖者已能悟得能證所證皆空的般若空性。須菩提唯恐眾生心中仍有疑惑,便以自己悟證羅漢果的體驗進一步的論證。須菩提因悟「無諍三昧」而得第一離欲阿羅漢的美名。一方面,須菩提在修道的過程中,覺得現實人生已經是夠苦的了,怎麼可以再與這些受盡苦難的人爭論,加深他們的痛苦呢?如此修行,大悲心生起,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廣度眾生,證得「無諍三昧」,通達法無自性,一切都是相依相緣的假名而來,還有什麼可諍與無諍呢?由此而悟入離「無諍三昧」之相,證得羅漢果。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佛陀再問須菩提:你有怎樣的看法?我從前在修菩薩行時,在燃燈佛的法會中,有沒有實在的法可得?須菩提回答:沒有的,世尊!如來往昔在燃燈佛前,實際未得到任何妙法。)
賞析與點評
上文論及聲聞乘人通過修行,尚能悟人空、法空、於相離相,證得聖果,降伏有所證、有所得之心,於般若空慧中生起信心。那麼菩薩是如何於般若空慧中降伏其心,證得聖果的呢?本段從受記、傳法入手,說明釋迦牟尼佛並未從燃燈佛處「取得」任何法。以六祖慧能為例,他原是嶺南一個樵夫,因為賣柴,路過街道,聽到一戶人家念《金剛經》,心有所悟。後經五祖弘忍大師八個月的調教,悟境日增。他的悟道偈就是最好的證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隨後五祖弘忍又為他專講《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
由此觀之,慧能之所以有資格繼承五祖的衣缽,並非因為五祖給他傳了什麼法,而是通過弘忍的調教,慧能已達到無生法忍的境界,經弘忍印可而成六祖。換而言之,所謂受記、傳法,是千聖不傳的傳。同樣,因釋迦牟尼佛已證悟無生法忍,得燃燈佛的驗證,才為他授記。因此說,「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陀接著問:須菩提!你有怎樣的看法?菩薩有沒有莊嚴清凈佛土呢?須菩提回答:沒有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所謂莊嚴佛土,是緣起的有,空無自性,所以說即非莊嚴;然而無自性的空,並不破壞緣起施設,世出世間法一切是宛然而有的,所以隨俗說是名莊嚴。佛陀說:所以,須菩提!諸位大菩薩都應當像這樣生起清凈心,不應該對眼識所見的種種色法生起執著心,也不應於聲、香、味、觸及法等塵境生起執著心,應該於了知無任何緣可執著中生起離一切邊執的清凈心。)
賞析與點評
如果法無可傳,佛不可求,那麼是否意味著不必莊嚴佛土?而得無生法忍的菩薩通過莊嚴佛土才能度化眾生到清凈專業的佛土。沒有莊嚴的佛土,菩薩如何行利他的事業?佛陀以「唯心莊嚴」釋之。《攝大乘論釋》雲,比如水,鬼見水是膿血,魚見水是住處,人見水是水,天人見水是琉璃。眾生隨其境界不同,見水相則不同。同理,同樣是一個國土,煩惱眾生見到的是五濁惡世,而在菩薩清凈心中顯現出來的則是莊嚴佛土,哪裡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莊嚴佛土呢?正如《維摩經》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樂邦遺稿》亦云,「凈土唯心,我心既凈,則國土凈。」
從本經開頭到現在,須菩提一直在向佛陀請教應如何降伏其心,至此,終於有了答案:當心與聲、香、味、觸、法六相接觸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則不會被外境所污染,清凈心自然生起,當下就是莊嚴的凈土,不必他求。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譬如菩薩的法性真身,像須彌山王那樣高大莊嚴,你認為大不大呢?須菩提回答:這當然大得很!世尊!為什麼呢?(未證諸法如實相的菩薩,他的身體是眾緣和合而成的),佛陀說它是非身;(一旦領悟其中之意,從大悲願力與功德善業所集成的法性真身),非常殊勝莊嚴,所以名為大身。)
賞析與點評
修菩薩行,得依、正莊嚴。一般人認為報身必居實土,因而會問,若廣大無邊的莊嚴佛土,菩薩的莊嚴法身何處可居?法身無依,困擾著無數修行人。佛陀以法身非身釋之。「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蘇東坡的這首詩形象地道出了「佛陀說非身,是名大身」的原委。未證諸法實相的菩薩,他的身體,不過較我們強健、莊嚴,還是同樣的肉身。一旦悟入緣起性空之理,菩薩的法性身無處不在。聽流水潺潺,賞落花片片,是菩薩的法性身在說緣生緣滅的道理。如此觀之,菩薩的法性身盡虛空,遍法界,大如須彌山,而又無固定的相狀,因此,「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陀說,須菩提!像恆河中所有的無可計數的沙數,假如像這條河中沙粒數目一樣多的恆河,你有什麼看法?所有恆河中的塵沙加在一起,你認為那沙子算不算多呢?)
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僅僅是恆河之沙那麼多的恆河已是無可計數,何況所有河中的沙子的數量呢?
佛陀說:須菩提!我今天實實在在地以真實話語向你宣說,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用遍滿上述所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進行布施,他們所獲得的福報功課多不多?
須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
佛進一步告訴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此經信受奉行,甚至只是受持其中的四句偈,並向他人講解演說,其所獲得的福德勝過前面所說以滿恆河沙數那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作布施的福德。)
賞析與點評
《維摩詰所說經》雲,「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現實社會中,急功近利者多。深知人性的佛陀,反覆展示般若法門不可思議的功德,以增長人們學習般若法門的信心與動力。上一次較量功德時,佛陀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作比較,這次佛陀以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作比較,說明一個人若能領悟《金剛經》的內容,功德極大,大到令入難以想像,這說明學修般若之不可思議,反覆權發信心。
尊重正教分 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接著又說:再次,須菩提!能夠觀機隨緣地向他人宣說此經,甚至只是講解經中的四句偈而已,那麼應當知道此講經之處,一切世間所有的天、人、阿修羅,都應該前來護持、恭敬供養,就如同供養佛塔廟宇一樣,更何況有人能夠完全信受奉行、誦讀這部經。須菩提!當知此人已成就最上第一稀有的無上菩提。這部經典所在之處,那裡就會有佛,要像佛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阿難)一樣尊重《金剛經》。)
賞析與點評
佛在世時,佛在哪裡,般若就在哪裡;佛陀去世後,般若在哪裡,佛就在哪裡。而《金剛經》讓人們領悟般若智慧,如同佛陀親臨說法,等同佛陀的法身,因此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理應以尊重佛陀的方式重視《金剛經》。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陀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這時候,須菩提向佛陀請示:世尊!我們應當怎樣稱呼這部經?我們又應該怎麼受持奉行這部經呢?
佛陀告訴須菩提:這部經就取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此名稱,你應當奉持。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並不是實有的般若波羅蜜,而在名相上稱之為般若波羅蜜。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如來說過什麼法嗎?須菩提回答道:世尊!如來沒有說過什麼法。)
賞析與點評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上文重在破除人們對現象世界的各種執著,自本段起重在破除人們對化法、化處、化主名相的執著,得法空。如來所說之法,猶如燃燒的火,發出智慧之光。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散發出光和熱的現象,並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叫「火」,這種對「火」的理解,是破除對「火」這種物質現象的執著;人們口頭上說小孩玩「火」很危險,在這種語境下的「火」只是名相,並不代表真實有火。否則,火從口出時,嘴唇就會被烤焦。同理,佛陀把以上所說的法稱之為「般若波羅蜜」,如果有人執著於這一名相為真理,則墮入法執。「般若波羅蜜」的本義,只能心悟,不能言傳。所以說,「如來無所說」。如果有人誤把《金剛經》中的經文當真理,唐古靈禪師則有如下忠告:「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陀再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你認為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的微塵,算不算多呢?須菩提答:非常多,世尊!佛陀說:須菩提!所有的微塵,如來說它不是微塵,才假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即是非世界,並非實有世界,只是假名為世界而已。)
賞析與點評
「中國」確實是一個地域概念,但若有人因而把「中國」看成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則是認知上的錯誤,因「中國」的含義隨唐、宋、元、明、清之更替而不同。同理,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若有人因而將「三千大千世界」看成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而加以執著,則是錯誤的,因為每一尊佛因其福德,因緣之不同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教化區,並無一個永恆不變的「三千大千世界」實體讓我們去執著。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是否可以通過三十二相而見到說法的如來?須菩提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通過三十二相而見到說法的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並沒有固定相可得,不過是如幻入化的莊嚴身相,名為三十二相罷了。)
賞析與點評
佛陀在前面問,「可以身相見如來不?」重點在破除聽者對如來應身(色身)的執著,而此處佛陀問,「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重點闡明說法主如來莊嚴相不可得。如同講師的學術成果到達一定程度時,被授予教授職稱,這僅僅是對這位講師知識結構的認同,並非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教授」存在。同理,菩薩智慧、福德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修得三十二相的報身,這僅僅是衡量一個人修行程度的方便說法,並非有一個固定不變的三十二相讓我們來執著,更不應把三十二相與佛劃等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佛陀說:須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數那樣多的身體和生命來布施,又如果再有人,能信受奉持這部經,甚至只是經中的四句偈而已,並廣為他人宣說,他得到的福報功德就更多了)
賞析與點評
這是第三番較(校)德:生命的奉獻比上次校德時所用的七寶布施要珍貴的多,以此說明因法空比人空讓人更難理解,為他們講解時所得功德自然要大得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稀有,世尊!佛陀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這時候,須菩提聽了這部經,深深理解了經文的要義,禁不住感激涕零地對佛陀說:稀有!稀有!如來所說的甚深微妙法門,我從過去所得慧眼以來,未曾聽說過這樣甚深的法門。世尊!如果有人聽聞了這樣的經義,而能生起清凈的信心,即能證悟萬法實相,應該知道此人已經成就了最殊勝稀有的功德。世尊!這個真如實相,並不是真實的真如實相,所以如來才說它假名為實相。)
賞析與點評
佛經云:「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須菩提及與會大眾聽聞佛陀宣講人空、法空教義之後,深解義趣,進入力行實踐階段:讚歎稀有、生清凈信心、安忍精進,自己受持,並為他人演說,這是菩薩起修的重要內容。本段把「讚歎稀有」看成是修菩薩行的起點。「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據說,《華嚴經》翻譯完成後,呈送給武則天看,她讀後十分歡喜,就提了這四句「開經偈」,說明對所學之法生起稀有難得之心,才會努力去修。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稀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世尊!)我今日能夠親聞佛陀講這部經典,理解其義並受持此經不算難得稀有。如果到了後世的第一個五百年後,有眾生聽聞這微妙經義,並能信受奉持,此人才是非常稀有難得的。為什麼呢?因為此人已沒有對自我相狀、他人相狀、眾生相狀和壽命相狀產生執著。為什麼是這樣呢?因為他已經了悟我相本非真實,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一樣本非真實。為什麼呢?遠離一切對虛妄之相的執著,就可以稱之為佛了。
佛陀告訴須菩提說:是這樣的,是這樣的。如果有人聽聞這部經典,而能夠不驚疑、不恐怖、不生畏懼,應當知道此人是非常殊勝稀有的。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所說的第一波羅蜜,實即並非實有的第一波羅蜜,只是假名的第一波羅蜜。
賞析與點評
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曾說過,「人一生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雖然長江、黃河的名稱並沒有變,但河中的水在不斷流淌,水中魚兒在游,水上船在走,第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時已不是上一次踏入的河流了。覺知此河非彼河,才能真正了知河流的真相。同理,無論是生於何種時代的人,一旦領悟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皆無固定的相讓我們去執著,即可通達「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序》)的道理,聽到「實相非相」的妙法,心中自然不驚、不怖、不畏、而生清凈心。至此,真實的信仰才算建立起來。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如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須菩提!所謂的忍辱波羅蜜,如來說並非實有的忍辱波羅蜜,只是假名的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須菩提!比如我過去被歌利王用刀肢解身體,我在當時就沒有心存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和壽命的相狀。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我當時被節節肢解時,在心中執著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和壽命的相狀,就必定會生起嗔恨的心。)
賞析與點評
在於世界中,
從非怨止怨,
唯以忍止怨;
此古聖常法。
——《南傳法句經》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無緣無故地受到別人的誤解、謾罵、侮辱、迫害時,普通人的做法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仇恨的種子因而被深深地埋藏在內心。即使等到報仇的機會,又會帶來新一輪的報復,冤冤相報,永無了期。佛教從三世因果引導人們看透仇恨的前因後果,便能以包容、慈悲心化解內心的仇恨。譬如說,佛陀於過去世為忍辱仙人時,歌利王無道。一日,他率宮人出遊,遇忍辱仙人於樹下坐禪。隨行宮女趁國王休息時,聽忍辱仙人講法,無限歡喜。國王見之,心中生起嗔恨心,砍下仙人的手腳,看他是否能忍。當時,仙人毫無怨恨,神色不變,不但不嗔恨,反而對國王生起大悲心。唯有難忍能忍,才能成為大丈夫。
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我回想起我在過去五百世做忍辱仙人時,那時,我就不執著於自我的相狀、他人的相狀、眾生的相狀和壽命的相狀。所以,須菩提!菩薩應該舍離所有一切的相狀,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不應該執著於色塵而產生心念,不應該執著於聲、香、味、觸、法諸塵而產生心念,應當生起無所執著的清凈心。如果心中有所執著,就無法做到無住而生其心了。所以,佛陀說,「菩薩的心念不應該執著於色相而布施」。須菩提!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的眾生,應當如此進行布施。如來說一切所有的形相都是因緣聚合的假名形相,又說一切所有的眾生也不是真實的眾生。)
賞析與點評
忍受人世間迫害、欺凌、以怨報德等不平事所帶來的痛苦,叫生忍;忍受大自然的各種災難、與生俱來的生老病死以及工作壓力、心靈壓力所帶來的苦,叫法忍。俗說說得好,忍字頭上一把刀。因強忍而帶來的負面情緒若得不到及時的疏導,遲早都會如同火山一樣,積壓越久,爆發出來的威力就越大。化解這種危機的關鍵就是悟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通達一切法不死不滅的智慧,得「無生法忍」,方能心甘情願地行無相布施。從這種意義上講,安忍精進、無相布施是菩薩行的重要內容。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如來是講真話的人,講實話的人,講真理的人,而不是說謊話的人,不是講怪異話的人。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法,即非實有又非虛無。須菩提!如果菩薩心裡執著於法相而行布施,就會好像人進入黑暗中什麼也看不到。如果菩薩心裡不執著於法相而行布施,就好像人有雙眼,在日光的照耀下,能一清二楚地看見各種色法一樣。須菩提!未來之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這部經信受奉行和誦念受持,如來憑佛無礙的智慧可以悉見這種人,也可以悉見這種人,一定能成就無量、無邊、無盡的功德。)
賞析與點評
為了證得聖果而行有相布施,發心的動機是自私的。這種形式的修行,難以見到實相非相的妙法,在知見上仍會在黑暗中摸索;若「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布施便與般若相應,產生般若正觀,達到自性空而離相生清凈心,是自己受持《金剛經》的要點,進而為他人演說「離相發心」、「無相布施」、「實相非相」的妙法,引導人們學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修行法門,自然會獲得無量功德。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