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讓人了解生命短暫,人生無常,勸人不可渾渾噩噩,放逸享樂,消極頹廢,虛度光陰,應珍惜難得的人身,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造福社會,到達生命的圓滿,證得生命的永恆。
唐朝玄奘法師在歷經多劫、千辛萬苦到達印度後,精研佛法,並受到各國國王的尊崇禮待,大家爭相引請他去講經,甚至不惜大動干戈。但他就在他「功各富貴、如日中天」時,卻決定回國。他當時對師父戒賢大師所講的一番話,令一千年後的我們仍不禁感動萬分。他說:「師父,我求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我個人的幸福和才學,如果僅僅為了這些,我就不會冒著生命的危險來這裡了,現在我已學到不少東西,應該回國傳道,去拯救苦難中的同胞,如果不這樣,我就對不起那些苦難的同胞了。」大家看這是何等的抱負!這是何等的胸襟!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這才是真正的菩薩!佛!
一個真正修行的人,應和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就好比儒家所說的「有所為,有所不為。」修行的人應當: 一、不為形役,就是不讓心成為肉體的奴隸。老修行的人都知道「名、利、食、色、睡,地獄五條根」。因為這些能夠覆蓋本心,所以又稱為「五蓋」。大多數人都被這五蓋覆蓋了真如,般若,真心,或說是本來面目。覆蓋的下面,當然是陰暗的,假如不能克服這些障礙,去掉五種覆蓋,修行就絕難達到理想的境界。 二、不為物牽,修行的人一切理、事、物來了,都能清清楚楚的鑒知,事過境遷,卻又事如春夢了無痕,能這樣「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自然就能「不為物牽」了,但如果別人讚美你幾句,你就感到萬有引力對你失效,覺得飄飄然,好像要飛起來了;有人諷刺,毀謗你,你就感覺萬有引力對你加倍,頭重的抬不起來了的話,這就是為物所牽。 三、不為情困:情,有正,有負,有大,有小,有凡,有聖。佛陀號「能仁」,菩薩譯「覺有情」,「情」是人類共同的道德根源,「情」更是成佛的資糧,倘若人不愛父母,怎麼能算「孝」?不愛子女,又怎能是「慈」?不愛國家,不盡國民的義務,顯然就是「不忠」,背棄朋友又豈是「義」?不愛自己名譽,就喪失了「信」。一切道德的德目都只是從一個「情」字萌芽,茁壯的。擴情於家族可以「齊家」,擴情於邦國,可以「治國」,情周萬類,即是「能仁」,即是佛,佛的情就是大慈大悲。
一個學佛者,應該有熾然的熱情而又迥超無我,更不要局限於兒女私情,把情局限在一已之私,綜合地說,我們必須忘掉自己的形骸,不為外在的事物所干擾,然後再把我們的情感擴大到包羅萬生萬物,才是學佛者應具備的風骨。
五、怎樣到達生命的圓滿
人生的使命,就是修正想念行為,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去除「無明」。色受想行識,都是「無明」的範疇,「無明」就是陰暗,「無明」就是習氣。佛說聖者自性主宰,眾生無明主宰,你想想,你想伸手就伸手,你想睡覺就睡覺,你想抽煙喝酒就抽煙喝酒。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主宰你,是你的業力,習氣,念頭主宰你,我們一開始造成習慣,後來習慣成為我們的主人。 「無明」大概有三種,第一是「無始無明」。這好比金礦里的雜質,經過爐火煅煉,把雜質完全去掉,成為純金,才能打破「無始無明」,這必須徹悟和實修才能達到。 第二是「凡夫無明」,也稱為「根本無明」,它是由肉體形骸所形成,而以「末那」起執為根芽,人們常常拿類似電腦的腦細胞當作真我而堅持不舍,這就是「根本無明」。人從出生到現在一直累積著六塵緣影(六塵為:色、聲、香、味、觸、法),人既堅持五蘊(五蘊為:色、受、想、行、識)所積、六塵緣影為「我」。就難免會因為有我之私而產生出佔有、支配、領導、自我保存等慾念,就不免會患得患失,貪生怕死。人類由物種凈化的濁流中脫穎而出,走向人類進化的道路,朝著理想邁進的同時,也還殘存著物種的共性,這才是真正的「原罪」。所以要去掉「凡夫無明」必須去掉貪心,去掉嗔心,去掉愚昧,才能克服無明。要想去掉愚昧,方法很簡單,只要拔除我執——斷掉命根,自然會善果日增,菩提日長。逐漸智慧就會越高,同情心也會加大,從此菩提種子就會在你的心地上發芽,滋長、茁壯了。 第三是「聖人的無明」。凡夫修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祗劫,菩薩要經歷十種境界,然後才能成佛,由初地、二地、一直到十地,上升的過程中,都有美好的境界呈現,難免會或多或少耽著陶醉一段時間,所以每一地都要經歷或長或短的時間,這就是菩薩的微細法執,這就是耽著聖境而形成的「聖人的無明」。 認識「無明」後該如何去修呢?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說不以惡小而為之,也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所以要廣積功德,而此功德必須是「三輪體空」以無住心去做的,你不要以為小惡不要緊,小惡產生小的心垢,心垢累積多了,你就會迷失自己,看不見真實。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指要常常凈化自己的意識,修行的法門最簡易、諸佛菩薩時時不離的法門就是觀心,也就是說一念起時,你要知道:好的可以做的就去做,不可以做的,就不要妄想,那叫空想。惡的念頭要責備自己,我不是這種人,我不可以有這種念頭,我現在修的是菩薩行,菩薩不會有這種念頭,所以我不可以有這種念頭。 如果人生不以修行為使命,不管他追求的是什麼,最後終歸幻滅,所以我們應抱大丈夫衝天之志,誓於今世破除無明,見法身,速成帶角虎,普為人天師。
第二章 信 有了信仰,才有精神去做,沒有信仰,即使去做,也一定無精打采。就如同某些人,碰見感興趣的事,非常開心,非常積極,往往就事半功倍,而碰到沒有興趣的事,就不太容易做成。常言:「人無信則不立」。佛教說:「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就如同我們修凈土法門,就要深信不疑西方確有凈土,我只要發願念佛,臨命終時,必得阿彌陀佛接引往西,然後再精勤念佛,臨終時,方能成就。如一天到晚將信將疑:真有凈土在西方嗎?真有阿彌陀佛嗎?唉呀!我業障重,能生西方嗎?不能吧?如果這樣,那就不行,做起來也無力了。 說到信,我們到底信什麼?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佛首先要有正知正見,有了正知見才有正信,世間的知見有以下幾種: 有的人慷慨豪放,意氣風發,能犧牲自己,利益他人,就是不願學佛,以為為人正直,樂善好施,就是世間最高尚的人了,這是人天乘知見。 有的人學佛理,但自以為是,不管他人生死,所謂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是小乘偏空知見。 有的人見他人苦,即自己苦,為他人修道發奮圖強,這是大乘菩薩知見,更有人受佛學熏陶,因知一切眾生皆具佛一樣的無漏智性,因迷於外境而不覺知,只要迴光返照,即能恢複本性光明,起諸妙用,這是最上乘的佛知見。 另外有人心外取法,住著神通,這是外道知見,接下來為大家分別解說正知見: 一、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我們和諸佛的本性是一樣的,沒有區別,用它來修證,在本體上熏修,把顛倒妄想轉化,恢複本來面目,而不是在色體上修,不向外求,就一定可以成佛,如向外馳求,今天到這裡、明天到那裡,或在色身上著力,求來求去,結果求了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