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璐先生—龍泉寺講座之二

二、怎麼修學?      時間: 2010-03-20 二、怎麼修學?

  第一點,修學有序。就是佛經上所說的「次第」,但是我所說的序,並不是嚴格的時間的線性的這個序,而是不同的人心路,「心」開悟之序。人的善根不同,有上根的、有中根的、有鈍根的。不同的人,我想順序,實際上是有不同的。師父們常給大家講的戒定慧、聞思修、信解行證。這是一個邏輯的排序,你只有虔誠地守戒,你才能夠在適當做成的時候,才能夠定,定中才生慧。聲聞之教是需要的,更重要的是修。你要知道怎麼修,你應該怎麼去做,這是要有邏輯的。但是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切入點。我在這裡談一點自己的體會,這是我在讀佛經和儒家經典的時候,我自己的一點體驗。我比不上大家,比不上出家人,每天有固定的時間修行,過堂、做功課和坐禪。但是行住坐卧莫非佛法,我在行住坐卧中來體會。嚴格地說,我最初並不是從佛經上得到一點體驗的,我是在做當中體會的,但是這不夠,還要回過頭來再讀佛經。在讀佛經的時候,我自己認為,豁然開朗、升華了,原來我所做的有些不符合佛法,有些恰好和佛法吻合。時間次第不一樣,但是邏輯的次序是這樣的。

  這裡我也強調,戒是重要的。佛圓寂之後徒弟們沒有老師了,他留下遺言,以戒為師,這句話流傳至今。我不用佛陀這句話,而是用《楞嚴經》中的一句話,「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無論出家還是在家都要受戒。但是,人非聖人,孰能無過。有的時候,有點犯了戒法,那怎麼辦?懺悔。

  聲聞也是重要的,《華嚴經》上說「若因精進,其聞思修,則名為智。」

  信是重要的。你光哇啦哇啦在那兒讀,你心中沒有信仰,沒有一種心的皈依,只有儀式上的皈依,那是不行的。我打比方,無信就像那通往一個美妙境界的門,有門而不入!怎麼能得到正信呢?有聞、有思、有修行等等,也就是師父所開示的修學次第上的東西都要有。在這裡慢慢培養自己虔誠的信仰,我認為無論說了多少,關鍵的問題是你要發心,其中很重要是見性!

  何謂見性呢?平時我們沒有這個思考,所以靜下來想想,到底你心裡追求的是什麼?沒有高尚追求的人可以醒悟,我過的有什麼意思呀?早上起來擦把臉,老婆給準備好了一杯牛奶,咕咚咕咚喝完了,噠噠噠噠下樓,開著汽車嗚嗚嗚嗚到了寫字樓,噔噔噔噔來到辦公室,刷卡,坐在計算機前面嘩嘩嘩嘩,午飯連樓都不用下,就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吃外賣盒飯,吃完弄瓶礦泉水一喝,接著繼續敲電腦。晚上快下班時,老闆說:「咱們的活很急,大家都加班。」一加班加到十點,累得全身都癱了,開著寶馬車回到家,孩子也睡了。一見面老婆說:「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別提了,加班!嗯呀,不說了,不說了。」咕咚!倒在那睡著了。第二天又是如此地重複生活。讓他想一想,我奔的是什麼呀?長此以往,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我的價值在哪裡?就在別墅么?就在存摺上的錢不斷加零么?一部車不夠買兩部,兩部不夠買三部,三部不夠買十部,開都開不過來,年檢都忘了。這時候他如果不滿足了,覺得空了,好了他開始見性了。原來人除了物質外,更高尚的是精神,這就是見性。

  怎麼去修這個精神?你或者學佛,或者學儒,或者學道,都會引導你向上的。關鍵是發心,發心就能見性,見性則成佛。發什麼心呢?發菩提心。行是學之果,學的時候要有行動。我知道龍泉寺的居士們都有行動,常年都有很好的善行。行即是修的果,同時又是修的途徑和表現。行很關鍵,行什麼呢?不外乎「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喜,要給自己的親人、周邊的人帶來喜悅,喜也是一種舍。舍,你可以有捐獻,幫助我們龍泉寺這個道場修得好一點,可以避風雨,但是更重要的像《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師才走入上位,那就是度人。

  第二點,皈依有宗。中國的七宗,一個禪宗到後來又一花五葉,它出現是有因的,我們不是講因緣嗎?這因是什麼呢?不同的大師對佛法思考的角度不同,不同的時代,社會有不同的需求。每一個宗都有自己的本經,《妙法蓮華經》是天台宗的重要的經典。凈土的本經是《阿彌陀佛經》等。本經不同,法門也不一樣。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是因人、因地而異所定,八萬四千法門說的就是一個法,不同人、不同場合他就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導,不同的開示,慢慢就形成宗了。佛陀滅度幾百年後的印度,佛教本身就是宗,也是宗很多,但是它目標是一樣,視緣起而定。在中國,突出緣起性空的三相宗,萬法為師,天台就一念三千,講止觀,止觀兼修,這些都是法門的不同,方便,但目標是一致的,這就是心清凈,實際上就是培養我們信眾的自立,你要提升不能老靠外力,需要培養自立,最終目標是發菩提心。今天我們多數的寺廟都是禪、凈兼修的,所以我在佛教界提倡,這樣還不夠,其他宗,特別是律宗和唯識還是要發展,雖然它很難。我仿照偈語寫了兩個偈子,第一個偈子:「花有多葉,教有其宗,兼收並蓄,有本圓融。」也就是佛教很多宗,有七宗,對於學佛的人到一定水平,要對各宗都有所了解,但是你要皈依一個宗,否則就亂了。圓融,可以看到七宗之間是相互溝通的。我們不能說在天台宗里就沒有禪宗的東西,沒有華嚴的東西,只不過重點不同,視角不同而已。第二個偈子:「萬法無法,方便多門,殊勝非一,菩提為真。」方便多門是佛陀的開示——教法,佛教也走有一段時間,也有門戶之見。如果認為我這一宗才是殊勝的是不必要的,「殊勝非一 」,那麼關鍵就是,是不是「菩提為真」。

  第三點,動靜皆修。學誠法師曾給大家開示,「上從佛道是靜中修;下化眾生是動中修」。我這麼體會學誠法師所說的內涵的,如果一個人不靜,心猿意馬,聲聞不入,不悟佛道。因此要得佛法就需要靜,你安靜了就可以慢慢得到純凈,安靜而純凈了,你就升發了一種敬,崇敬恭敬。對誰崇敬?對誰恭敬?對佛陀,對為弘法做出無數貢獻的眾菩薩,對歷史上的高僧大德,一句話——三寶。所有的出家人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做出了表率,佛法就更不用說了。不動也不行,不動形同枯樹,或停留於知,就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得解脫。下化眾生,就是行、證。怎麼證呢?我說點個人體驗,當我教學生,學生進步了,當我說了一個道理,我剛說半句,學生把下半句回答出來,這是知識;當我開導一些人的心靈時,這個人的心態從失望變成希望了,有自信了,生活改變了,我這時候的愉快是言語無法表達,同時我也得到了提升。佛經常說不可言說,真是啊!到了這種境界真是不可言說的,只有自己能體會,夫婦之間有時語言都溝通不了。這是證的一端。我非常贊成學誠法師的開示,動靜皆修,歷史上高僧大德也有很多這方面的教導。《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關鍵是不能失掉菩提心。因此我又有一個四句偈:「持守大乘,生大願力,利樂有情,轉化無明。」

  第四點,法不外求。這裡面全是歷代高僧大德所說的,壇經上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兔子什麼時候有角,事實上沒有。法不外求,向哪裡求?在自性上求!在本性上求!我們所說聞思修的思,其中有一個方面就是要反思自身,不要盡想用佛經上的話或師父開示的話,要真正拿那些話對照,自己反思自己過去所作所為,昨天所作所為,反思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是否潔凈?受想行識是否純正?意有所蔽,是否敢於自責?自性在哪裡?行是否發自自然?行中是否證得菩提?我的自性在那裡?是善的還是惡的?在這自性上有什麼灰塵沒有?有,拂拭去了么?如慧能大師說的,如果說本來沒有明鏡台,那就不用拂拭它。他說的是佛法,我們心還是有的,自性還是有的。我做的善事是不是發乎自然?還是經過一種強制自己,師父這麼教導,那我就這麼做了。如果不是,你做的正好和佛教的教導吻合!我們常有這種情況。

  各位善知識,我每天都要看電視,在座不管是善男子、善女人,汶川大地震的時候,誰沒有流淚!為汶川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流淚;為我們的戰士流淚;為我們的志願者,包括我們很多出家人捨身救難流淚。當我們在網上所看到的那些撕人心肺的詩歌,或是對汶川人民鼓舞的言辭,我們也會流淚。這就是發自自然,沒有誰強迫你,沒有誰要求你。行到這樣的境地,還要反思,反思我的行中有否證得菩提,我想這樣的反思,就是自凈其意。不管在家、出家,有罪當懺悔,懺悔得安樂,你自己沒有悔恨之心,那就永遠是痛苦的。「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維摩詰所說大乘經》:「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是即具足。」出家也是一種方便,我們在家一樣也可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我們講人人都應發發四弘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認為發菩提心就是覺悟,讓自己覺悟是學佛的出發點,也是學佛的歸宿。
推薦閱讀:

青未先生:二婚男女有什麼特點
安子介先生生平(1912—2000)
(轉帖)武林巨擘馮志強先生
「小姐」與「先生」
如何在知乎上裝得像個「先生」?

TAG:先生 | 講座 | 龍泉寺 |